我国主要植物油料及油脂生产与需求分析

合集下载

2021中国食用植物油市场供需、价格及进出口情况分析

2021中国食用植物油市场供需、价格及进出口情况分析

2021中国食用植物油市场供需、价格及进出口情况分析一、产量食用植物油是以食用植物油料或植物原油为原料制成的食用油脂。

生活中常见的如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芝麻油、食用植物调和油等。

2021中国精制食用植物油产量为4973.1万吨,同比下降9.19%。

从月度数据看,2021年中国精制食用植物油12月产量最高,产量为509.1万吨;精制食用植物油7月产量最低,产量为374.2万吨,相差134.9万吨,变动较大。

2021年初,全国豆油零售价格为12.09元/升,到年后豆油零售价格为12.94元/升,相差0.85元/升。

2021年初,全国花生油零售价格为27.5元/升,到年后花生油零售价格为28.69元/升,相差1.19元/升,价格相对稳定。

2021年,全国菜籽油零售价格起伏不大。

2021年初,全国菜籽油零售价格为15元/升,到年后菜籽油零售价格为16.36元/升,相差1.36元/升。

2021年,全国调和油零售价格持续上涨。

2021年初,全国调和油零售价格为14.53元/升,到年后调和油零售价格为15.56元/升,相差1.03元/升。

二、进出口情况2021中国食用植物油进口数量为1131.5万吨,同比减少3.2%;食用植物油出口数量为12.1万吨,同比下降29.4%。

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21年中国食用植物油进口金额为115.7亿美元,同比增长32.8%;食用植物油出口金额为2亿美元,贸易逆差113.7亿美元,增33.6%。

2021年中国食用植物油进口均价为1.02美元/千克,同比增涨37.08%;中国食用植物油出口均价为16.5美元/千克,同比增涨42.15%。

三、需求量食用植物油是人民群众的生活必需品,其消费量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并在国家食物安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保障其供给安全,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021中国食用植物油表观需求量为6092.5万吨。

食用植物油加工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食用植物油加工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食用植物油加工行业市场前景分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食用植物油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食材。

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食用植物油加工行业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本文将对该行业的市场前景进行详细分析。

一、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对食用植物油的总体需求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

居民饮食结构的改善,使得食用油的消费不仅在数量上有所增加,在品质和种类上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例如,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橄榄油、玉米油等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同时,餐饮行业的蓬勃发展也为食用植物油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各类餐厅、食堂对食用油的需求量巨大,而且对品质和稳定性有一定的要求。

二、消费升级推动产品创新消费者对于健康、营养、安全的食用油产品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这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多创新产品。

例如,低油烟、零反式脂肪酸、有机认证的食用油逐渐成为市场的新宠。

此外,功能性食用油也开始崭露头角,如添加了维生素 E、植物甾醇等营养成分的食用油,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群体的特殊需求。

三、行业竞争格局变化目前,食用植物油加工行业竞争激烈,市场集中度逐渐提高。

一些大型企业凭借其规模优势、品牌影响力和完善的销售渠道,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然而,中小企业也并非毫无机会。

通过专注于细分市场、打造特色产品,或者与大型企业合作,中小企业仍能在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四、原材料供应的影响原材料的供应和价格波动对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利润有着重要影响。

例如,大豆、花生、油菜籽等主要油料作物的产量和价格受到气候、种植面积、国际贸易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为了降低原材料供应风险,一些企业开始建立自己的种植基地,或者与农户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以保障原材料的稳定供应。

五、技术创新的作用先进的加工技术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还能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例如,采用低温压榨、精炼技术可以更好地保留食用油中的营养成分,提高产品的品质。

2023年国内油菜籽生产及市场形势分析

2023年国内油菜籽生产及市场形势分析

2022年国内油菜籽生产及市场形势分析油菜籽作为国内油料生产的主要品种,每年产量220-240亿斤左右,约占国内油料总产量的20%;菜油每年消费约90亿斤,约占国内食油消费量的25%。

本文对今年国内油菜籽生产及市场状况进行分析,供参阅。

一、今年国内油菜籽的生产状况今年国内油菜籽呈现“一增三降”的生产形势,即播种面积增加,单产下降,总产降低,总体质量降低。

依据国家气象局前期测算,今年国内油菜籽播种面积约1.11亿亩,同比增加约1.8%;单产约217.3斤/亩,同比削减约10.1%;总产量约241.24亿斤,同比削减约8.5%。

长江中下游油菜籽主产区气候条件总体不抱负,是造成今年国内油菜籽产量和质量下降的主要缘由。

年初,湖北、湖南、江苏、安徽等主要油菜籽产区消失低温雨雪天气,五月上旬部分地区又连续消失的降水对油菜籽后期生长产生不利影响,油菜籽产量和质量均大幅下降。

依据农业部门统计,除了四川油菜籽产量略有增加(产量约33.64亿斤,同比增加约1.9%),今年湖北油菜籽产量约40.40亿斤,同比削减约8.2%;安徽油菜籽产量约34亿斤,同比削减约10.8%;江苏油菜籽产量约30.60亿斤,同比削减约8.4%;湖南油菜籽产量约21亿斤,同比削减约7.9%。

油菜籽质量和含油率也总体低于去年,其杂质和水分含量均高于去年。

据从湖北黄冈地区了解的状况,2022年当地菜籽含油率38-39%,今年仅36-37%;湖南、安徽、江苏等省油菜籽含油率同比也降低约2个百分点。

二、今年国内油菜籽的市场状况(一)油菜籽的收购量和收购价格均低于去年同期。

目前,湖北南部油菜籽(标准水分,下同)到厂价1.08元/斤,较去年1.30元/斤降低16.9%;湖南北部到厂价1.08元/斤,较去年1.28元/斤降低15.6%;安徽中部到厂价1.08元/斤,较去年1.36元/斤降低20.6%;江苏南部到厂价1.13元/斤,较去年1.35元/斤降低16.2%。

我国牡丹籽油产品市场分析

我国牡丹籽油产品市场分析

牡丹籽油产品市场分析国内市场分析1、我国油料生产分析我国地域广大,地理和气候条件多样,适合多种油料作物生长,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油料作物范围越来越大,因而国内食用油产品极为丰富,草本作物如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芝麻油、葵花籽油、棉籽油,还有新开发出来的米糠油和玉米胚油等,等:木本植物有油棕、桃油、茶油等。

我国国内油料年生产量约4000~5000万吨,主要以油菜籽与大豆为主,两者约占80%,但大豆绝大部分是作为粮食,用于榨取食用油的不足一半,所以表中数据大豆榨油约150万吨左右。

从表中也可看出国内生产的木本油料以油茶为主,但所占的比重还很低(见表1)。

表1:国内主要油料生产结构品种油品播种面积(万亩)总产量(万吨)折油(万吨)占当年比例(%)菜籽油10715 1053 402 40.6 大豆油13183 1615 382 38.6 花生油7517 1495 70.3 7.1 棉籽油6276 337 43.8 4.4 芝麻油1198 90 36.0 3.6茶油5500 90 18.0 1.8我国牡丹油产业还处于立项、规划、筹建阶段,牡丹油目前只有山东菏泽采用现代工艺进行精炼,作为高档食用油尝试进入消费市场。

年产量很少,目前全国各大城市尚无国产牡丹油上市。

2、我国油料消费分析我国年人均食用植物油由“八五”期间的约4.9公斤(未包括进口数量)提高到了目前的lO公斤,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5公斤,更远低于发达国家的20-30公斤。

国内食用油年消耗量为1400万吨,量从1995-2001六年共17490万吨,年平均折合油600万吨。

消费缺口从“八五”的28%到如今的60%,油料生产主要是油菜籽和花生,2001年油菜籽和花生的产量分别是1132和1447万吨。

大豆油在九十年代起逐步成为新的食用油品种,1998年产量150多万吨。

棉籽油在“八五”期间曾占16.5%,大幅度减少。

国内植物油类消费量每年都大幅度增加,从1998年的1097万吨到2003年的1436万吨(见表2)。

1世界油脂生产和供给现状及各个国家主要食用油的分布

1世界油脂生产和供给现状及各个国家主要食用油的分布

1 世界油脂生产和供给现状及各个国家主要食用油的分布1.1 世界油脂的生产现状(油料作物产量及最终用来制取油脂的比例)世界油料作物多以一年生为主,包括大豆(有时也将大豆列为粮食作物)、花生、油菜、向日葵、芝麻等,另外,棉籽、亚麻籽、大麻籽也是榨油原料。

多年生油料植物(如油橄榄、油棕、椰子和油桐等)占次要地位。

油料作物生产的地区分布与粮食作物有些类似。

世界上人口密集的地方都有油料作物的种植,只是品种不同而已。

不过,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个别油料作物的分布比较集中。

世界上产油料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大豆、棉籽、花生等)、中国、苏联(向日葵、棉籽)和印度(芝麻、花生、油菜籽和棉籽)等。

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许多油料的生产上都占重要地位:花生、芝麻各占五分之四,亚麻籽占五分之三,大麻籽占70%,油菜占三分之一,大豆占近四分之一以及100%的油棕和椰子。

油料作物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出口商品,西欧和日本油料产量较少,是世界最大的油料进口地区。

大豆流通量占其生产量的30%,是流通量最多油料。

美国、巴西、阿根廷三国的大豆出口量占世界总出口量的92%。

2004/05年度,菜籽主要生产国有中国(1382万t)、加拿大(782万t)、印度及欧盟。

但是除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外,多数仅在本地消费(表2)。

中国是菜籽、棉籽、花生和芝麻生产大国,产量排名均居世界之冠,大豆也居世界第4位。

但是随着经济和人口增长,食用油消费量也快速增加,从1996年起,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油料输入国。

目前,大豆进口量已占世界贸易量的三分之一,且有不断扩大之势,据报导,在近年内将很快会超过40%,而另一个10亿人口大国印度的情况也类似。

目前,世界油料的流通格局正在发生新的变化。

以大豆为例,已经形成了以欧盟、日本及台湾等传统输入地为主的成熟市场;以进口快速增长的中国为代表的成长型市场;以及以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这三种格局。

大豆:油世界称04/05年度全球大豆产量达2.122亿吨,05/06年度为2.20571亿吨,美国农业部认为,06/07年度全球大豆产量为2.36亿吨。

2024年油桐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油桐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油桐市场需求分析1. 引言本文旨在对油桐市场的需求进行分析,以帮助企业了解市场状况和消费者需求,为市场决策提供参考。

2. 市场概况油桐是一种常见的油料作物,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一定的需求。

现在让我们来分析油桐市场的供求情况、消费者需求以及未来趋势。

3. 油桐市场供求情况目前,油桐市场供需基本平衡。

供给方面,油桐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种植技术不断改进,产量逐渐增加。

需求方面,油桐油及其相关产品在食用油、工业油的市场上具有广泛的应用,需求相对稳定。

4. 油桐消费者需求油桐油的消费者需求来源主要分为两方面:食品行业和工业行业。

4.1 食品行业需求油桐油在食品行业中作为一种高品质的植物油有着广泛的应用。

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和健康逐渐关注,在这种背景下,油桐油作为一种天然植物油,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同时,油桐油的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有利于调节血脂、延缓衰老等,受到健康生活追求者的喜爱。

4.2 工业行业需求油桐油在工业行业中主要用于制备油漆、涂料、合成树脂等,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能够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行业对油桐油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5. 油桐市场发展趋势5.1 消费者关注健康食品的增加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对食品安全和营养价值的需求增加,油桐油作为一种天然、健康的植物油,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潜力仍然巨大。

5.2 工业领域应用拓展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行业对于油桐油的需求会逐渐增加。

油桐油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其在涂料、油漆、合成树脂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未来油桐油在工业领域的市场份额有望提升。

6. 结论基于对油桐市场的需求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油桐市场的供求状况稳定,供需基本平衡;•食品行业对于油桐油的需求相对稳定,且在未来仍有潜力;•工业行业对于油桐油的需求有望逐渐增加;•未来油桐市场的发展趋势积极向好。

企业可以基于此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满足消费者需求,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报告:中国油料及其制品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研究报告:中国油料及其制品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研究报告:中国油料及其制品市场竞争格局分析中国是世界上数量庞大的人口和持续增长的经济的重要国家。

因此,其需求量如此之大,以至于中国的油料及其制品市场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之一。

中国的油料及其制品市场体系经历了许多变化,并且在过去的几年里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成熟的竞争格局,本篇文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中国油料及其制品市场竞争格局。

一、中国油料及其制品市场概述2018年,中国共消费油料8833万吨,其中包括食用油料和非食用油料。

从使用量来看,食用油占了大多数。

据统计,2018年,中国购买的食用油份额为90%,而非食用油份额占10%。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中国使用的食用油较多,但其最常用的食用油品种植物油的产量却很少。

在所有的油料中,食用油的最大贡献者是猪油,其次是大豆油和向日葵油。

总的来说,中国的食用油市场具有以下一些特点:第一,在中国,消费者较为注重的是食用油的安全、健康性质,并倾向于选择品质较好,价格适中的品牌。

第二,国内市场上销售的食用油品牌众多,竞争激烈。

第三,食用油市场价格较大的波动和变化,主要由供应量和市场需求量的变化决定。

二、中国油料及其制品市场产品及产业链分析油料及其制品市场的产业链包括油料种植、油轧制造、食品加工、物流配送和销售等环节。

油料种植环节包括种植油料原材料,例如:玉米、豆类、向日葵、棉籽、花生等。

其中,大豆占据了中国油料及其制品市场上95%的份额,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油料种植品种之一,而向日葵油、花生油等品种的使用量则较小。

油轧制造环节包括从原料加工到成品的制造过程,例如:榨油、精炼油、碱化炼油和合成脂肪酸等。

在中国,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和食品加工企业是致力于研发和制造油料及其制品的主要力量。

食品加工环节包括从食用油到各种混合食品的制造过程。

在中国,食品加工企业是发展油料及其制品市场的重要角色,他们将各种油料产品制成包括食用油、面包、饼干、蛋糕、巧克力、薯片、仙果等多种食品产品。

物流配送环节包括各种仓储、装车、运输、配送和倒卸等流程。

中国食用植物油行业供需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食用植物油行业供需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食用植物油行业供需现状及趋势分析一、食用植物油行业概述食用植物油是以食用植物油料或植物原油为原料制成的食用油脂,主要成分是脂肪酸,包括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同时含有维生素E、植物甾醇、多酚、谷维素、角鲨烯、木脂素等多种微量天然营养物质。

生活中常见的食用植物油有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芝麻油等。

不同种类食用植物油优缺点对比二、食用植物油行业产业链1、产业链结构食用植物油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是大豆、菜籽、花生、葵花籽等油料作物的种植,原材料产量、价格等方面的变化对食用油加工行业有着重大影响,下游主要面向餐饮业、食品加工业等。

食用植物油产业链2、上游食用植物油行业上游为油料作物种植业。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油料生产国,油料总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为食用植物油行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油料产量呈增长态势,从2013年的3348万吨增长至2022年的3654.21万吨,期间年均复合增速为0.98%。

2013-2022年中国油料产量变化趋势图相关报告: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食用植物油行业市场深度评估及投资策略咨询报告》三、食用植物油行业现状1、全球近年来全球食用油市场呈现持续成长态势,从细分品类来看,全球常见油类品种主要包括棕榈油、大豆油和菜籽油等。

2021/22年,在全球主要食用植物油产量结构中,棕榈油、大豆油、菜籽油产量占比位列前三。

其中,全球棕榈油产量为7559万吨,占比35.8%,位居第一。

2021/2022年全球食用植物油产量结构2、中国1)经营情况在人类生活中,食用植物油油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人体健康具有其他营养素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机体重要的组成和能源物质之一。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我国食用植物油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为1564家,较2021年增加39家,工业总产值10211.4亿元,资产总计5508亿元,行业实现销售收入9694.6亿元,利润总额为308.8亿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主要植物油料及油脂生产与需求分析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食用植物油的需求量不断增长。

为满足国内油脂市场需求,我国争渡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来促进和确保植物油料稳步持续增长。

1995年以来,我国植物油料产量总体上保持稳定持续增长,但是仍然难以跟上快速增长消费需求的速度。

为此,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每年需进口大量植物油料和植物油来满足国内消费需求。

据统计,我国2014年食用植物油消费量达到3167.4万吨,人均食用油消费量23.2kg,但是自给率任然不足40%。

表1、表2为主要植物油料1995-2015年产量与所占比例结构情况。

由表1可以看出,植物油料总产量自1995-2012表现为持续增长,增长幅度35.93%,2005年后基本稳定在6000万吨左右。

大豆产量自1995-2005年持续增长,增长幅度达21.11%,此后产量逐步减少,至2013-2014年维持在1200万吨左右,花生、油菜籽及棉籽等除了少数
年份外,其产量总体上呈波动增长,3种油料最高产量(2013年、2014年、2012年)分别较1995年增幅65.82%、51.09%和43.38%,2011年起,花生、棉籽产量分别稳定在1600万吨和1100万吨以上,2012年起油菜籽产量稳定在1400万吨以上,葵花籽、芝麻和胡麻籽产量也表现出波动稳步增长,2010年后分别稳定在230万吨、60万吨和35万吨以上;油茶籽产量一直保持稳步增长,2014年达到202.3万吨,分别较2010年、1995年增加85.26%、224.72%。

另外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2015年我国棉籽、大豆和油菜籽产量有所下滑,分别为1008.6万吨、1100.0万吨和1430.0万吨,花生产量则有小幅度增长。

由表2可以看出,1995年-2014年,主要植物油料产量主要由花生、油菜籽、大豆及棉籽组成,四种植物油料占总产量90.3%~93.1%,平均占比分别为3.7%、1.1%、0.6%和2.2%。

根据预测分析,2015年我国棉籽和大豆所占植物油料比例有所降低,而花生占比有所增加,由此表明,花生、油菜籽、大豆及棉籽等主要植物油料稳产、高产是确保植物油料安全供应的重要因素。

此外,需要进一步挖掘葵花籽、芝麻、胡麻籽及油茶籽的争产潜力,确保产量稳步提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