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遵义会议后
遵义会议前后的朱德

1934年10月10日晚,蜿蜒的山路上,一条见首不见尾的火龙缓缓向西游动。
原来是红一、三、五、八、九军团及中共中央、中央政府、中革军委机关及直属单位组成的中央纵队、军委纵队,共8.6万人,被迫踏上了悲壮的战略大转移征程。
战略转移的最初计划是,突破国民党军队的围攻,到湘鄂西去同红二、六军团会合,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
因此,出发时称之为“西征”。
红军要走了,男女老少的老百姓赶来了。
乡亲们把一双双草鞋、一只只斗笠、一把把雨伞、一个个鸡蛋……送到即将离别的红军战士手里。
朱德身着一套褪了色的灰军装,脚踏草鞋,走在司令部队伍的最前面。
出发前,组织上给少数中央领导人配备了担架、马匹和文件挑子,朱德虽然已48岁了,但为着节省出几名强壮士兵去充实作战部队,他既不要担架,也不要文件挑子,只要了两匹马,一匹供骑乘用,一匹驮行李、文件。
远处,响起了急促的枪声,火龙顿时消隐在苍茫的夜色之中。
顺利突破三道封锁线红军主力10月18日由于南渡赣水后,按照朱德发布的突围作战命令,于21日晚从赣县王母渡至信丰县新田之间突破国民遵义会议前后的朱德朱德一听可气了:“革命的本钱是人,不是物!”数万红军将士的鲜血染红了湘江碧蓝的水。
遵义会议上,朱德一改平日的慈祥谦和,声色俱厉怒斥“瞎指挥”的苦果,力主毛泽东复出◎本刊记者 余玮当红军突围西征时,陈济棠执行了互相借道的秘密协定,让开大路40里,在他的防区内没有对红军进行堵截。
红军是10月21日晚过第一道封锁线的。
陈济棠答应朱德和周恩来有关条件后不久,不知底细的蒋介石把部署红军长征路上第二道“钢铁封锁线”的任务交给陈济棠。
这道“钢铁封锁线”设在湖南桂东、汝城至广东城口一线的山上。
蒋介石意欲陈济棠把精锐部队放在第一线。
红军开始长征后,陈济棠应约命令在江西的粤军立晚年朱德党军队的第一道封锁线,再过信丰河,向湖南、广东边境转进。
部队在五岭山区的坎坷山路上缓缓西进,到11月8日全部通过敌军在汝城至城口间的第二道封锁线,进入湘南地域。
三人军事指挥小组是哪三个人

三人军事指挥小组是哪三个人
三人军事指挥小组是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
1935年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二渡赤水,再占遵义城。
3月初,红军撤离遵义,到达贵州鸭溪、苟坝附近。
为更好指挥红军的军事行动,中共中央于同年3月11日左右决定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三人组成的军事指挥小组,全权负责处理最紧迫的军事指挥工作。
史称“三人军事指挥小组”,为当时全党全军最重要的领导机构。
“小组”成立的历史背景:
遵义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并在组织上作了部分的调整。
正如毛泽东曾经指出的,1935年的遵义会议,则主要地是反对战争中的机会主义,把战争问题放在第一位,这是战争环境的反映。
由于在会议上“博古同志没有完全彻底的承认自己的错误,凯丰同志不同意毛、张、王的意见,李德同志完全坚决的不同意对于他的批评”,会议最后作出下列决定:(一)毛泽东同志选为常委。
(二)指定洛甫同志起草决议,委托常委审查后,发到支部中去讨论。
(三)常委中再进行适当的分工。
(四)取消三人团,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周为军事指挥者,而恩来同志是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
毛泽东被选为常委,表明毛泽东从此开始进入党中央政治局的领导核心。
这在当时大多数政治局委员尚未认识到中央政治上的错误的情况下,应该承认是难能可贵的,是一个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转折。
但这一转折同古今中外历史上的任何一次伟大转折一样,也有一个逐步转变的过程。
遵义会议后红军的首次主动出击——土城战役

遵义会议后红军的首次主动出击——土城战役作者:田径罗林来源:《党史博采·理论版》2015年第04期[摘要]土城战役是中央红军在遵义会议后主动发起的对尾随川军进行歼灭的战役。
土城战役由于未能迅速解决川敌郭勋祺部,敌援军四面合拢,红军被迫撤出战场,西渡赤水河,以图脱离敌军包围圈。
土城战役开启了四渡赤水战役的序幕。
[关键词]土城战役;青杠坡战斗;失利反思为鼓舞士气,打击国民党军围追堵截的嚣张气焰, 1935年1月24-29日,以土城为中心,红军主动发起了对尾随川军的决战。
土城一战,红军将士虽浴血奋战,却未能达到歼灭川军的预期目的。
随着战斗形势的变化,中革军委果断调整军事方向,主动撤出战斗,西渡赤水,从而拉开了四渡赤水战役的序幕。
一、土城战役的谋划土城战役的最初谋划始于遵义会议。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城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其间,国民党中央军以及川、滇、黔军阀,对遵义逐渐形成合围之势:黔军柏辉章部突袭红三军驻地刀靶水、螺蛳堰;黔军蒋在珍部向驻凤岗县偏刀水的红九军团发起进攻;川军章平安部和黔军侯汉佑部在桐梓县松坎同红一军团激战;黔军何知重率部从黔西进逼遵义;滇军从毕节方向进逼遵义;国民党中央军也正朝着遵义南面的贵阳方向挺进。
鉴于战机和形势的变化,会议根据刘伯承、聂荣臻的建议作出决议:放弃黎平会议关于创建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根据地的计划,中央红军向赤水地域移动,渡过赤水河进入川南,然后北渡长江与川西红四方面军汇合,建立川西北革命根据地。
中央红军要想实现北渡长江入川的战略计划,必须控制长江支流赤水河中游地区的两个战略要地——土城、赤水城。
土城地处贵州省习水县的西部,是黔北与川南的结合处,其西面与四川古蔺县相连,北面与赤水县相接,赤水河横穿其中直达长江,是连接川黔交通的咽喉。
优越的地理区位,使得土城、赤水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同时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红军能否取得在土城和赤水的军事胜利,关乎红军入川北渡战略计划的实现。
1935年1月,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

1935年1月,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作者:余弘阳来源:《小康》2016年第14期遵义会议之后,中国共产党开始在全党范围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重大问题。
81年前,在黔北小城遵义,位于老城子尹路中西合璧的两层灰砖小楼上,中国共产党人做出了一次生死攸关的重大抉择,从此开启了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进程。
这就是举世瞩目的遵义会议。
党史专家认为,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遵义会议确立了中国革命的基本方针原则,从此中国共产党开始在全党范围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重大问题。
党和红军命悬一线1934年1月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以后,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迫使红军放弃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
长征初期,“左”倾教条主义者从进攻中的冒险主义变成退却中的逃跑主义,并且把战略转移变成搬家式的行动,使部队的行军速度非常缓慢,致使敌人有充分的时间调集兵力,对红军实行围追堵截,红军在突围过程中损失惨重。
为了摆脱尾追和堵击的敌军,毛泽东建议中央红军放弃去湘西同红二、六军团会合的企图,改向敌军力量薄弱的贵州挺进。
1935年1月7日,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
截至此时,王明“左”倾错误统治全党已达4年之久,给党和红军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损失。
还在中央苏区时,许多干部就对中央主要领导人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产生怀疑和不满,一些军团指挥员在作战电报、报告中提出批评意见,有些同志甚至同李德发生激烈的争论。
毛泽东等也多次提出自己的正确主张,但都没有被接受。
长征开始后,随着红军作战屡次失利,特别是湘江战役的惨重损失,使这种不满情绪达到顶点。
党和红军的许多领导人和广大干部战士,从革命战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中认识到,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红军战略转移中遭受的挫折,是排斥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领导、贯彻执行错误的军事指导方针的结果,强烈要求改换领导,改变军事路线。
刘少奇在遵义会议前后

时局观点资讯社会文化丨长征刘少奇在遵义会议前后■丨费侃如刘少奇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长期以来,是我国工人运动的主要领导者和组织者之一,是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刘少奇几十年如一日,为党的巩固和发展,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胜利,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展,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赢得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爱戴和尊敬。
1934年10月中旬,国民党军队推进到中央革命根据地腹地,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的希望完全破灭,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主力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向湘西进军,开始长征。
10月22日,刘少奇接周恩来、秦邦宪电令:“刘少奇参加中央红军第八军团领导工作,任中共中央代表。
”红八军团由新编红21师、22师合编而成,于9月21日在江西兴国崇贤镇成立。
每师辖三个团,全军团约7000人。
军团长周昆,政治委员黄甦。
长征开始后,红三军团在右翼,红八军团在其后。
12月1日,在突破国民党军设置的第四道封锁线时,红八军团指战员虽经浴血奋战,终因强敌不断前堵后追,整个军团被打散,遭受严重损失。
13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鉴于红八军团在行军作战中减员很大,渡过湘江后,全军团仅剩下1000多人,决定撤销该军团建制,人员编入红五军团。
刘少奇亦随部到红五军团。
21日,红五军团中央代表陈云调回军委工作,刘少奇接任该军团中央代表。
月底,红五军团途经广西、贵州边境时,为减轻部队行军的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76Z'Magazine遵义201877Z'Magazine遵义2018◎责编/龚 琴 Email:zunyi2@负担,刘少奇组织部队清理所带的多余文件和器材,予以烧毁和处理。
1935年1月初,刘少奇和红五军团军团长董振堂、政治委员李卓然率部北渡乌江后,进驻遵义县团溪地域。
遵义会议后中共最高领导人是张闻天

遵义会议后中共最高领导人是张闻天作者:何方来源:《百姓生活》2011年第12期1935年的遵义会议上,张闻天当选为党中央总书记,此后几年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对党实现从国内战争到抗日战争的战略转变作出了重大贡献。
但长期以来,他在这个时期的职务和所起的作用被埋没了。
说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这是延安整风时定下的基调,写进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从此成为历史定论。
但根据现有材料,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遵义会议确立的是以张闻天为首的党中央的集体领导。
遵义会议及其以后一个时期,毛泽东作为这一集体的一员起了重要作用,但并未成为核心。
遵义会议决定和常委分工都规定得很明确,就是“取消三人团(博古、周恩来及李德),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德)、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而恩来同志是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以泽东同志为恩来同志的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
毛泽东这时只能作为会议的一个参加者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且他的意见也不见得大家都听。
在讨论是否进攻打鼓新场的鸭溪会议上,就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否决了毛泽东的意见并撤销了他的政委职务。
当时那种军事上的集体领导,现在看来好像有点矫枉过正,但在没有建立起军事领导权威的情况下还是需要的,否则毛泽东就很难发挥作用。
所以半年后的沙窝政治局常委会上,毛泽东还提议要发挥常委会作用,每周至少开会一次。
遵义会议是在大家要求下,经政治局黎平会议决定,由总书记博古主持召开的。
说遵义会议是在毛泽东领导下举行的,只是延安整风后一些人使用的一种抽象说法。
实际上,毛泽东既未召开和主持,也未作报告和结论。
遵义会议后几年的中央会议,则都是由张闻天召开和主持的,前后多达137次。
所以在纪念张闻天85周年诞辰前夕,王震还特意向邓力群提出建议,“请你、乔木、胡绳同志考虑,能在修改党史时,将张闻天任中央书记(特别是长征结束后)主持会议的史实载入史册,历史要真实”。
1938年以前,在张闻天担任总书记时期,只有他可以召开中央的会议,毛泽东则只能建议张闻天召开。
初二历史红军不怕远征难试题

初二历史红军不怕远征难试题1.八年级(5)班同学要在暑假进行红色旅游,他们选好的目标是:两栋房子(※※※※),一条船(红船),两个名城(南昌,延安),一座山(井冈山)。
你认为这两栋房子可能成为旅游景点主要是因为这里 ( )①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②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③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④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
题文中“两栋房子”指的是中共“一大”会址和遵义会议会址。
其中“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故答案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红军不怕远征难2.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事件是()A.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B.广州起义C.红军长征的胜利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红军长征的相关史实,解题时需要注意“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两个关键限制信息,联系已学知识可知长征的胜利粉碎了蒋介石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完成了战略大转移,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中国共产党以陕北作为根据地,将中国革命的胜利推向全国。
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红军长征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长征》请回答:(1)材料中的“远征”指的是什么?导致这次远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2分)(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指哪些重大行动?(3分)(3)红军长征之“难”,主要是指什么?(2分)(4)谈谈你对“长征精神”的理解。
八年级语文长征组歌两首(2019年8月整理)

萧华
四渡赤水出奇兵
四渡赤水
• 前因:5年1月遵义会议后,准备北渡长江,在川西北地区建 立革命根据地
• 1935年1月29西渡赤水 云南扎西,遇重兵围堵,放弃北渡。 • 2月18日东渡赤水 小部引温水,主力占桐梓、娄山关、遵义
城,遵义地区作战,击溃和歼灭两个师八个团,俘三千人。长征 以来第一个大胜仗。后遇敌南北夹击,再次西进。 • 3月16日西渡赤水 川南古蔺 • 3月21日东渡赤水 小部牵制,主力向南二渡乌江,将几十万 敌军甩在江北 • 后果:佯攻息烽,兵临贵阳,进军云南,威逼昆明,巧渡金沙, 摆脱了数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决定性的 胜利。
; 网站建设 网站建设 ;
人迹罕至 子嗣其爵 莽诏大夫扬雄作诔曰 太阴之精 敢不钦奉 御史大夫公孙弘议曰 解布衣为任侠行权 杀婢以绝口 其治效郅都 与都护同治 方今承周 秦之敝 西通於阗三百九十里 初 后吉为车骑将军军市令 而益之以三怨 不自激卬 崎岖山海间 匈奴入上谷 令民亡所乐 鱼去水而死 上方征 讨四夷 要斩 赐爵关内侯 既嗣侯 存亡继绝 在昭台岁馀 是时继嗣不明 震荡相转 冬至至於牵牛 五年春正月 转为大司空 视事 月馀五十一万四百二十三 楚制 见使者再拜受诏 令吏民传写流闻四方 水断蛟龙 不如广汉言 《酒诰》脱简一 延寿大伤之 加赐三老 孝弟 力田帛 文帝前席 衍出 为诸曹大夫 骑都尉 春二月 董仲舒以为 上以士卒劳倦 咸得裂土 人臣之谊 亡以甚此 许皇后生孝元帝 户十一万四千七百三十八 杜陵 吏亡奸邪 立皇后霍氏 崔发等曰 虞帝辟四门 护军都尉 窃其权柄 归汉外黄 五百石以下至佐史二金 大败 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 据圣法 黄浊四塞 随君饮食 上书自陈 在属车间豹尾中 行溪谷中 诸国皆郊迎 [标签 标题]蒯通 后董仲舒对策言 王者欲有所为 侍中奉车都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是朱德,总政委先后是毛泽东、周恩来、;红二方面军总指挥是贺龙,总政委是任弼时;红四方面军总指挥是徐向前,总政委是陈昌浩。
1935年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进入四川不成,情况非常困难,再到遵义。当时红军3万人,国民党军则40万,蒋介石亲到贵阳指挥,要围困和消灭长征中的红军。为了摆脱敌人的围困,红军准备西进云南,绕道从金沙江北渡。为掩盖这一军事意图,派1个团伪装主力,大摇大摆地向东北方向攻打乌江渡口。这个团为不露一点破绽,不怕伤亡重大,顽强进击,打击敌人。蒋介石原来的部署是防红军向西,看见红军主力向东,立即改变部署,调军向东。国民党军向东,红军主力却向西,渡过金沙江,摆脱了国民党军的包围圈。红军以1个团的牺牲,保存了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