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区地质详查报告
×××铁矿普查报告

×××铁矿普查报告1、矿权概况矿山名称:×××采矿权人:开采矿种:铁矿石矿区面积:19.23 km2开采深度:生产规模:探矿证有效期:矿区范围拐点坐标如下:2、矿区位置、交通及自然地理概况普查区位于塔里木盆地东北缘鲁克塔格之兴地塔格一带,隶属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管辖。
普查区南北长 5.00km,东西宽3.15-3.09km,面积19.32 km2由库尔勒市至矿区有两条道路,其中一条为自库尔勒沿218国道经34团场、甘草厂至工作区,全程约270km。
34团场至工作区沿途约60km的移动沙丘、荒漠戈壁区,4-5月通行困难。
另一条为自库尔勒沿北山便道至工作区,全程约170km。
均为荒漠戈壁路,通行一般。
工作区多为低山沟谷地带,通行条件较差,需修筑道路。
生活物资从库尔勒市供应,驻地通讯联络需无线电台或卫星电话,高山主脊附近可以保持正常的网络通讯。
普查区位于塔里木盆地东北缘,海拔高度1180-1431m,中低山地形,相对高差50-100m。
地形地势北高南低,形成北西-南东向展布的的山洼地形。
属于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干燥多风、雨雪奇缺,年降水量不足38mm,降水期集中在6-8月。
夏季酷热,冬季干冷,最冷季节在12至来年二月,温度均在0℃以下。
最高气温集中在7月至8月份,日最高气温达41.3℃。
植被集中分布在泉水流经地、山间洼地和个别较大洪积扇前缘地带。
3、地质工作概述3.1以往地质工作概述1、1928-1949年,一些俄国、瑞典地质学者进行了探险、地质旅行、路线地质调查和地理考察,初步划分了区内地层。
2、1958年,新疆地质局物探202队根据1:10万区域航磁异常分布,开展了地面磁测检查,发现了一批铁矿化线索,为进一步开展铁矿评价工作提供了资料依据。
3、1977-1978年,新疆地质局科研所和新疆大学队该区的寒武纪、震旦纪地层划分进行了专题研究;并编制了1:50万铁干里克幅地质图、矿产图。
XX铁矿床详查地质报告

6.2.水文地质条件 ························································ 30 6.3 矿坑涌水量预测 ···················································· 33 6.4 矿床工程地质 ······················································· 37 6.5 矿床环境地质 ······················································· 39 6.6 小结 ··································································· 40
《XX 省 XX 市 XX 铁矿详查地质报告》 由 XX 矿院提交, 主要目的是为 XX 铁矿开采规划提供资料依据,本次野外工作年限为 2008~2009 年,完成钻探工 作量为 8303.44m,投入资金总额为 808.88 万元。 该矿床成因类型属于“玢岩铁矿”系列中介于“凹山式“和“陶村式”之间的一 种过渡型贫磁铁矿床;该矿床勘查类型属第Ⅲ类,探矿权范围内共有两个矿体, 其主矿体为Ⅰ号矿体,呈一内部结构具有脉状特征的大囊状体,走向 NE68°,倾 北西,倾角一般在 42°~52°之间,矿段内总体走向长约 734m,沿倾向最大延伸 340m,最大厚度 207m,储量占全矿床的 99.75%;其开采技术条件综合归类为 复杂的以综合问题为主的矿床(Ⅲ-4);矿石技术加工性能为通过单一磁选能获 得合格铁精矿的易选矿石。 矿石中主要有用组分为铁, 平均品位为 25.34%, 伴生有益组分主要为 V2O5, 全矿床平均品位为 0.176%, 伴生主要有害组分为 S、 P, 全矿段含 S 平均为 1.52%, 含 P 平均为 0.612%。 通过估算求得 XX 铁矿工业品位磁铁矿矿石资源储量 1968.18 万吨,平均品 位为 25.34%,其中,332 类 1488.44 万吨,平均品位为 25.45%,333 类 494.74 万吨,平均品位为 24.99%。 报告提交资料含正文 1 册,附图 64 张,附表 16 种,附件 5 件。
黑旺铁矿采空区勘察报告

黑旺铁矿采空区勘察报告一、引言黑旺铁矿采空区勘察报告旨在对黑旺铁矿采空区进行全面的勘察和评估,以了解其地质特征、环境影响和安全风险等方面的情况。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采空区的地质背景、勘察方法、勘察结果和相关建议,以期为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地质背景黑旺铁矿位于某省某市,是一处重要的铁矿资源。
采空区是指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形成的空洞区域,其地质特征对于矿山的安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黑旺铁矿采空区的地质背景包括地质构造、岩性分布、断裂带等方面的情况。
三、勘察方法为了全面了解黑旺铁矿采空区的地质情况,我们采用了多种勘察方法,包括地质测量、地质钻探、地球物理勘测等。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获取了大量的数据,为后续的分析和评估提供了基础。
四、勘察结果根据勘察数据和分析结果,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采空区的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存在多个断裂带和褶皱带,这对于矿山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2. 采空区的岩性主要为砂岩和页岩,其中砂岩的强度较高,页岩的强度较低,需要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
3. 采空区存在一定的地下水问题,需要进行合理的排水和防渗措施,以确保矿山的正常运营。
五、环境影响评估黑旺铁矿采空区的开发和利用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我们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估,包括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土壤侵蚀等方面的评估。
评估结果显示,采空区的开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较小,但仍需要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六、安全风险评估黑旺铁矿采空区的开发和利用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我们对采空区的稳定性、地质灾害风险等进行了评估。
评估结果显示,采空区的稳定性较好,但仍需要加强监测和管理,以确保矿山的安全运营。
七、建议基于对黑旺铁矿采空区的勘察和评估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对采空区地质构造的研究,深入了解断裂带和褶皱带的性质和演化规律。
2. 采取适当的支护措施,提高采空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加强地下水管理,合理排水和防渗,确保矿山的正常运营。
铁矿7-4线地段深部详查地质报告

编号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水资源工程系实习报告题目:白草林铁矿7-4线地段深部详查地质报告专业水文与工程地质班级地质0701姓名实用文档指导老师赵志贡赵信峰2010年6月20日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意见实用文档白草林铁矿7-4线地段深部详查地质报告摘要:白草林铁矿已开采十余年,当前,矿山由露天开采已完全转入地下开采阶段,迄今为止,多数采矿工程已属越界开采。
本次对7—4线地段进行工作,通过对矿体地表观察,利用现有坑道开采工程,进行测绘、编录采样,为了解矿体深部变化,在SJ3 YM341与YM342间布置CM304穿脉坑道,并在此坑道布置坑内钻孔1个。
根据以上地质成果,进行资料综合整理。
地质工作有测绘工作、坑道编录工作、采样工作、样品测试工作以及水文地质工作、工程地质工作和环境地质工作。
勘察过程中对区域地质环境有较深研究,探究其成矿条件,重要的是通过合理的勘察方法估算资源储量,实用文档分析矿区开采技术条件,进而进行矿床经济意义评价。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储量估算经济意义实用文档目录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自然地理及地质概况 (8)第一节自然地理 (8)第二节区域地质背景 (9)第三节矿区地质 (10)第四节矿体地质 (13)第三章矿区开采技术条件 (20)第一节矿区水文地质 (20)第二节工程地质 (22)第三节矿区环境地质 (22)第四章地质工作及质量评述 (26)第一节勘查方法及工程布置 (26)第二节勘查工程质量评述 (28)第三节地形测量、地质勘查工程测量及其质量评述 (29)第四节地质填图工作及其质量评述 (31)实用文档第五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及其质量 (33)第六节采样、化验和岩矿鉴定工作及其质量评述 (33)第五章资源/储量估算 (40)第一节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确定 (40)第二节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42)第六章矿床开发经济意义概略研究 (46)第一节矿床开发的基本条件 (46)第二节矿床开发条件分析 (47)第三节矿床开采 (48)第四节矿床开发经济效益估算 (49)第七章结论及建议 (53)第一节结论 (53)第二节建议 (54)致谢 (54)实用文档实用文档第一章绪论一、目的任务白草林铁矿始建于2000年,2001年下半年竣工投产,经历年开采,多数采矿工程已经超过采矿许可证中界定的最低开采标高,已越界开采。
AAA菲律宾domaco铁矿地质详查报告

菲律宾domaco铁矿地质详查报告(阶段报告)菲律宾国隆矿业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8月31日第一章绪论1.1目的和任务菲律宾国隆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年10月1日至2008年7月20日,对菲律宾北甘马仁省domaco铁矿进行了地质详查。
预获详查区内铁矿资源量1000万吨。
1.2工作区位置、交通domaco铁矿位于北甘马仁省(camarines norte)巴格尼班市(jose panganniban)西南部,直线距离2.5千米,有简易土路到达工作区,属该市管辖。
从首都马尼拉到巴格尼班有公路相通,距离34 0千米。
矿区北1千米为菲律宾海,多天然良港,到政府码头约4千米,到卡拉巴涌甘(calambayungan)码头约5千米,从码头走海运到中国大陆约800海里,交通及为方便,本矿区面积约为1.97平方公里。
详查工作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22°40′10′—122°41′10′;北纬:14°16′00′— 14°16′50′。
1.3工作区自然地理、经济状况工作区位于菲律宾国吕宋岛中东部,赤道北侧,东北部为太平洋,属典型的季风型热带雨林海洋性气候,全年四季如夏,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28°。
每年10月至笠年3月份为雨季,其它月份为旱季,年降雨量达3000毫米以上。
domaco地区保持着热带雨林生态环境,以高大乔木和椰林为主,局部灌木丛生,地表植被发育,覆盖率达50%以上。
地形多为平缓丘陵,最高峰海拔176米,最低约15米左右,相对高差161米。
矿区西侧500米为达洼汗(dawahan)河,山上溪流均流入该河,该河自东西转向北西向流入大海。
水力资源充沛。
工作区西侧200米有人居住在马路两侧,约几十户人家,人口相对稀少。
电力为政府供电,有5万千伏安的高压线路,而必可地区仅使用1万千伏安的电力,电力能满足建设两个以上的百万吨级铁选厂。
本地区仅有一家较大的耶油加工公司,少许加工维修业及商业,耶子为本区主要经济来源。
铁矿地质勘查工作总结报告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铁矿地质勘查工作总结报告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苇子沟乡移民铁矿地质勘查工作总结报告提交单位:宽城满族自治县中瑞矿业有限公司勘查单位:华北地质勘查局五一四地质大队二○○八年十月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苇子沟乡移民铁矿地质勘查工作总结报告提交单位:宽城满族自治县中瑞矿业有限公司勘查单位:华北地质勘查局五一四地质大队队长:周荣总工:编写:审核:提交日期:二OO八年十月目录1 绪论 (1)1.1工作目的任务 (1)1.2矿权设置情况 (1)1.3位置及交通 (3)1.4自然地理及经济状况 (5)1.5以往地质工作评述 (6)1.5.1基础地质工作 (6)1.5.2矿产地质工作 (6)1.6本次工作概况 (7)2区域地质 (9)2.1地层 (9)2.2、构造 (9)2.3岩浆岩 (9)2.4矿产 (9)3矿区地质 (10)3.1地层 (10)3.1.1太古界迁西群拉马沟组(Arl) (10)3.1.2元古界长城系(Ch) (10)3.1.3第四系(Q4) (11)3.2构造 (11)3.3岩浆岩 (11)3.4围岩蚀变 (12)4矿床地质 (12)4.1矿体特征 (12)4.2矿石质量 (13)4.3矿石的化学成份 (14)4.4矿石类型及品级 (14)4.5矿体围岩和夹石 (14)4.6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14)4.6.1地层标志 (15)4.6.2航磁异常标志 (15)4.7矿区内共(伴)生矿产综合评价 (15)5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15)6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17)6.1水文地质条件 (17)6.2工程地质条件 (18)6.3环境地质条件 (18)7勘查工作方法及质量评述 (19)7.1勘查工作方法及工程布置 (19)7.1.1勘查类型的划分 (19)7.1.2勘查类型确定的原则 (20)7.2勘查工作质量评述 (20)7.2.1测量工作 (20)7.2.2地质测量工作 (21)7.2.3探矿工程 (22)7.2.4采、加、化工作质量评述 (22)7.2.5物探工作及质量评述 (24)8资源/储量估算 (26)8.1工业指标的确定 (26)8.2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及依据 (27)8.3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确定 (27)8.3.1面积的测定 (27)8.3.2矿石体重的测定 (27)8.3.3矿体厚度的确定 (28)8.3.4矿体平均品位的确定 (28)8.4矿体圈定原则 (29)8.4.1矿体的圈定 (29)8.4.2矿体的内推与外推 (29)8.5资源/储量分类及矿块划分原则 (29)8.5.1矿块划分原则 (29)8.5.2资源/储量分类 (29)8.6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30)9矿床开发经济意义初步评价 (32)9.1资源形势分析 (32)9.2矿山建设内部条件 (32)9.2.1矿产资源 (32)9.2.2矿石技术加工性能 (33)9.2.3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33)9.3矿山建设外部条件 (33)9.4未来矿山建设方案 (34)9.4.1矿山规模及服务年限 (34)9.4.2主要的技术经济指标 (34)9.4.3基本数据 (35)9.4.4企业经济评价 (36)10结论 (36)10.1矿床勘查程度 (36)10.2成矿规律及区域远景 (37)10.3勘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37)10.3.1存在的主要问题 (37)10.3.2建议 (38)附图目录1、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苇子沟乡移民铁矿区地质、物探及工程位置综合图 1:50002、大彭杖子Ⅰ号矿带地表采样平面图 1:20003、大彭杖子Ⅱ号矿带地表采样平面图 1:20004、大彭杖子Ⅲ号矿带地表采样平面图 1:20005、大蔡家沟—棺材沟Ⅰ号矿带地表采样平面图 1:20006、蔡家沟西Ⅰ号矿带地表采样平面图 1:20007、蔡家沟东Ⅱ号矿带地表采样平面图 1:20008、大彭杖子Ⅱ号矿带B6线地质(储量估算)剖面图1:1000 9、大彭杖子Ⅱ号矿带B4线地质(储量估算)剖面图1:1000 10、大彭杖子Ⅱ号矿带B0线地质(储量估算)剖面图1:1000 11、大彭杖子Ⅱ号矿带B1线地质(储量估算)剖面图1:1000 12、大蔡家沟—棺材沟Ⅰ号矿带F33线地质(储量估算)剖面图 1:1000 13、大蔡家沟—棺材沟Ⅰ号矿带F37线地质(储量估算)剖面图 1:1000 14、大彭杖子Ⅰ号矿带Ⅰ—1、Ⅰ—2号矿体纵剖面投影图1:2000 15、大彭杖子Ⅱ号矿带Ⅱ—1号矿体纵剖面投影图1:2000 16、大彭杖子Ⅱ号矿带Ⅱ—2号矿体纵剖面投影图1:2000 17、大彭杖子Ⅱ号矿带Ⅱ—3、Ⅱ—4、Ⅱ—5号矿体纵剖面投影图 1:2000 18、大彭杖子Ⅲ号矿带Ⅲ—1、Ⅲ—2号矿体纵剖面投影图1:2000 19、大蔡家沟—棺材沟Ⅰ号矿带Ⅰ—1号矿体纵剖面投影图1:2000 20、大蔡家沟—棺材沟Ⅰ号矿带Ⅰ—2号矿体纵剖面投影图1:2000 21、大蔡家沟—棺材沟Ⅰ号矿带Ⅰ—3、Ⅰ—4号矿体纵剖面投影图 1:2000 22、蔡家沟西Ⅰ号矿带Ⅰ—1、Ⅰ—2号矿体纵剖面投影图1:2000 23、蔡家沟东Ⅱ号矿带Ⅱ—1、Ⅱ—2号矿体纵剖面投影图1:200024、大彭杖子ZK1号钻孔柱状图 1:20025、大彭杖子ZK2号钻孔柱状图 1:20026、大彭杖子ZK3号钻孔柱状图 1:20027、大彭杖子ZK5号钻孔柱状图 1:20028、大彭杖子ZK6号钻孔柱状图 1:20029、大彭杖子ZK11号钻孔柱状图 1:20030、大彭杖子ZK13号钻孔柱状图 1:20031、大彭杖子ZK14号钻孔柱状图 1:20032、大蔡家沟—棺材沟ZK19号钻孔柱状图 1:20033、大蔡家沟—棺材沟ZK20号钻孔柱状图 1:200附表目录表1 单工程平均品位及平均厚度计算表表2 面积测定结果表表3 面平均品位及平均厚度计算表表4 各矿块资源/储量估算表表5 各矿体资源/储量估算总表表6 全区资源量总表1 绪论本区的勘查工作于2008年初开始,是在采矿权范围内的基础上进行的,基本上是按详查工作布署的,此报告也是按详查提纲编写的。
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大青山铁矿详查报告

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大青山铁矿详查报告(报告正文、附件)辽宁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地质勘查研究院二OO七年十月项目承担单位:辽宁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地质勘查研究院院长:苏建江总工程师:任群智项目负责人:王国强报告编写人:王国强赵登科杨志辽安云海方明苗介内容提要辽宁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地质勘查研究受赤峰千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对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大青山铁矿进行地质勘查工作。
本次工作于2006年10月15日开始野外施工,2007年9月27日结束野外工作。
大青山铁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东130km,敖汉旗东约60km,行政区划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宝国吐乡小范家杖子村管辖,交通方便。
本区处于华北地台,内蒙地轴,建平台隆东段,老虎山穹断束的东北部。
太古宙花岗岩~绿岩地体作为本区的沉积基底,基底断陷盆地中断续沉积了古生界至新生界沉积岩系,构成沉积盖层。
矿体为隐伏矿体,产于太古界建平群小塔子沟组地层中,为沉积变质型铁矿—“鞍山式”铁矿。
矿体呈层状产出,连续性很好,两主矿体Fe1、Fe2控制延长1000m,控制最大延深分别为180m、420m,矿体平均厚8.32m、13.38m,产状较稳定,厚度变化小,品位变化均匀。
本次勘查工作,投入钻探工程4578.43m,基本查明了矿体的形态、规模、产状、矿石质量以及开采技术条件,共获得工业矿+低品位矿(332)+(333)铁矿石资源量1090.9万吨,其中工业矿石(332)+(333)资源量1039.3万吨,低品位矿石(333)资源量51.6万吨。
在工业矿中(332)类资源量为325.6万吨,占工业矿资源量的31.33%。
另外,在该矿区侏罗系地层中赋存有丰富的油页岩矿产资源,本次工作预测矿权区内油页岩远景资源量为8.19亿吨。
矿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环境地质条件简单,未来矿山开发建设条件总体较好,是一处适宜于井下开采的矿山。
目录1绪论 (1)1.1 工作目的和任务 (1)1.2 位置、交通 (1)1.3 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 (3)1.4 以往地质工作评述 (4)1.5 本次工作概况 (5)2区域地质概况 (7)2.1 地层 (7)2.2 构造 (9)2.3 岩浆岩 (10)2.4 矿产 (11)3 矿区地质特征 (11)3.1 地层 (11)3.2 构造 (14)3.3 岩浆岩 (15)3.4 变质作用 (15)3.5 矿区地球物理特征 (16)4 矿床地质 (17)4.1 矿体特征 (17)4.2 矿石质量特征 (18)4.3 矿体围岩和夹石 (23)4.4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23)5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24)5.1 矿石粒度特征 (24)5.2 铁矿石物相分析 (27)5.3 选矿实验 (28)6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30)6.1 矿床地貌、气温与降水 (30)6.2 矿床水文地质条件 (30)6.3 矿床工程地质条件 (36)6.4 矿床环境地质条件 (38)6.5 矿床水文、工程、环境地质综合评价 (38)7勘查工作及其质量评述 (39)7.1 勘查方法及工程布置 (39)7.2 勘查工程质量评述 (40)7.3 物探工作及其质量评述 (45)7.4 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工作及其质量评述 (54)7.5 采样、加工、化验工作及质量评述 (55)8 资源量估算 (59)8.1 资源量估算的工业指标 (59)8.2 资源量估算方法的选择及依据 (59)8.3 资源量估算主要参数的确定 (60)8.4 矿体的圈定原则 (62)8.5 资源量类别的确定 (63)8.6 资源量估算结果 (63)8.7 资源量估算的可靠性 (64)8.8 油页岩矿产资源量的估算 (65)8.9 有关资源量估算中需要说明的问题 (66)9 矿床经济技术概略研究 (67)9.1 我国铁矿资源形势 (67)9.2 铁矿市场概况 (67)9.3 矿床开发建设条件 (68)9.4 矿山建设与经营方案 (68)10 结论 (69)10.1 矿床的基本特征 (69)10.2 矿床控制程度 (70)10.3 工作成果 (70)10.4 对今后地质工作的建议及存在的问题 (71)附图目录顺序号图号名称比例尺1 1 交通位置图1:5500002 2 内蒙古敖汉旗大青山一带区域地质图1:500003 3 内蒙古敖汉旗大青山铁矿实际材料图1:100004 4 内蒙古敖汉旗大青山铁矿地形地质图1:100005 5 内蒙古敖汉旗大青山铁矿地质物探综合平面图1:50006 6 内蒙古敖汉旗大青山铁矿地形地质图1:20007 6 内蒙古敖汉旗大青山铁矿地形地质图1:20008 7 大青山铁矿0m标高水平切面图1:20009 8 大青山铁矿-100m标高水平切面图1:200010 9 大青山铁矿13 线地质磁法综合剖面图1:100011 10 大青山铁矿15 线地质磁法综合剖面图1:100012 11 大青山铁矿17 线地质磁法综合剖面图1:100013 12 大青山铁矿19 线地质磁法综合剖面图1:100014 13 大青山铁矿Fe1号矿体垂直纵投影图1:200015 14 大青山铁矿Fe2号矿体垂直纵投影图1:200016 15 大青山铁矿17线 ZK1钻孔柱状图1:50017 16 大青山铁矿15线 ZK2钻孔柱状图1:500018 17 大青山铁矿磁法△ Z 等值线平面图1:500019 18 大青山铁矿磁法△ Z 剖面平面图1:500020 19 大青山铁矿ZK1钻孔三分量磁测图1:100021 20 大青山铁矿ZK3钻孔三分量磁测图1:100022 21 大青山铁矿ZK4钻孔三分量磁测图1:100023 22 大青山铁矿ZK9钻孔三分量磁测图1:100024 23 大青山铁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图1:1000025 24 大青山铁矿17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剖面图1:200026 25 大青山铁矿部分钻孔岩石质量指标(RQD)柱状图1:2000附表目录一、样品分析成果表二、品位、厚度计算表三、资源量估算成果表四、测量成果表五、勘探工程地质成果表六、水文地质成果表附件附件一内蒙古敖汉旗大青山铁矿勘查许可证附件二地质矿产勘查资格证附件三油页岩质量检验报告1绪论1.1 工作目的和任务辽宁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地质勘查研究院受赤峰千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对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大青山铁矿进行地质勘查工作。
山西省繁峙县富民铁矿区地质详查报告

3、1976年省冶金勘探公司物探队,在本区工作了108 km2的1:2.5万地面磁测。
4、1981年省地质局211队在该区作过1:2000蓝晶石普查工作,并提交了地质普查报告。
5、1984年12月,冶金部地质勘探公司在此区进行过1:1万地面磁测,测区面积33.08 km2,并提交了该区年度磁测地质报告。
2. X=4342949 Y=19720574
3. X=4342745 Y=19720768
4. X=4342030 Y=19720068
开采标高:由1350米至1750米。
本矿区东部边界与南峪口铁矿相接。
第三节 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
矿区位于五台山山麓北部,滹沱河谷地南侧的低山区,山脉南段与五台山主峰北台相连,地势呈南高北低。矿区海拔最高为1696.3m,最低1372m,相对高差323.7m,坡度一般在20~35°。
12 12 富-1钻孔柱状图
17 17 交通位置图
18 18 区域地质图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目的与任务
繁峙县富民铁矿位于五台山北缘,行政隶属繁峙县东山乡管辖,该矿为一小型沉积-变质铁矿床。目前,矿山经过几年的开采,地表浅部矿基本成采空区,而矿体在深部延深变化情况控制程度不足,影响采矿工程布置。基于这种状况,2008年10月,受富民铁矿委托,我公司组织地质、测量技术人员对矿区现有的地质资料、采矿资料进行了全面整理,在此基础上,编写了《省繁峙县富民铁矿详查地质报告》,进一步查明矿区资源量,为矿山下一步采矿工程的布置提供依据。
经2004年和2005年度检测核查,富民铁矿开采区位于原划定矿界外,故2006年省国土资源厅依据先入为主的事实,给予重新扩界,并颁发了采矿许可证,证号为02,有效期限自2007年1月至9月。矿区面积为0.2815km2,生产规模10万吨/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xxxxx铁矿区地质详查报告太原市瑞裕地质勘察工程有限公司二00八年十一月xxxxxxxxx铁矿区地质详查报告项目负责:编写人:审核人:总工程师:经理:太原市瑞裕地质勘察工程有限公司二00八年十一月目录第一章绪论 (1)第一节目的与任务 (1)第二节位置及交通 (1)第三节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 (2)第四节以往地质工作评述 (3)第二章区域地质 (5)第一节区域概况 (5)第二节地层 (5)第三节构造 (7)第四节岩浆岩 (8)第五节区域变质作用 (8)第六节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9)第七节区域矿产 (10)第三章矿区地质 (11)第一节矿区地质 (11)第二节矿床特征 (13)第三节矿体和围岩的关系 (20)第四节矿床共(伴)生矿产 (21)第五节矿床成因、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 (21)第四章质量述评 (22)第一节质量述评 (22)第五章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26)第六章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 (28)第一节水文地质 (28)第二节工程地质 (30)第三节环境地质 (30)第四节开采技术条件 (32)第七章资源量计算 (33)第一节资源量计算工业指标 (33)第二节资源量计算范围、对象 (33)第三节资源量计算方法选择依据 (34)第四节资源量计算参数确定 (34)第五节矿体(层)圈定原则 (36)第六节块段划分 (37)第七节资源量类型确定的依据 (37)第八节资源量计算结果 (37)报告需要说明的问题 (38)附图:顺序号图号图名比例尺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目的与任务繁峙县富民铁矿位于五台山北缘,行政隶属繁峙县东山乡管辖,该矿为一小型沉积-变质铁矿床。
目前,矿山经过几年的开采,地表浅部矿基本成采空区,而矿体在深部延深变化情况控制程度不足,影响采矿工程布置。
基于这种状况,2008年10月,受富民铁矿委托,我公司组织地质、测量技术人员对矿区现有的地质资料、采矿资料进行了全面整理,在此基础上,编写了《山西省繁峙县富民铁矿详查地质报告》,进一步查明矿区资源量,为矿山下一步采矿工程的布置提供依据。
第二节位置及交通富民铁矿位于繁峙县东山乡寺子村西峪沟,行政区划隶属繁峙县东山乡管辖。
矿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3°35′00″—113°37′25″,北纬39°12′00″--39°13′00″。
矿区面积0.2815km2。
矿区在繁峙县城东南方向100°,直线距离约26km,距108国道及京原铁路五台山车站约9km,部队修筑的公路直通寺子村,距砂台旅游公路约4公里,交通较为方便(见附图17)。
该矿在2001年提交的原《普查》报告所圈定的矿区范围由4个拐点坐标圈定(6°带):①. …………②. ………...③…………④……………矿区面积0.2813km2。
开采标高:由1750米至1690米。
经2004年和2005年度检测核查,富民铁矿开采区位于原划定矿界外,故2006年省国土资源厅依据先入为主的事实,给予重新扩界,并颁发了采矿许可证,证号为1400000720002,有效期限自2007年1月至9月。
矿区面积为0.2815km2,生产规模10万吨/年。
富民铁矿扩界后的矿界范围拐点坐标为(6°带):1…………..2………..3…………4…………..开采标高:由1350米至1750米。
本矿区东部边界与南峪口铁矿相接。
第三节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矿区位于山西五台山山麓北部,滹沱河谷地南侧的低山区,山脉南段与五台山主峰北台相连,地势呈南高北低。
矿区海拔最高为1696.3m,最低1372m,相对高差323.7m,坡度一般在20~35°。
本区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雨量集中,每年7~9月份为雨季,年平均降雨量400mm左右,年平均气温6.3℃,无霜期130天左右,冻土深度1.5m。
矿区北侧2km处的羊眼河,发源于五台山北麓太平沟一带,全长23km,流量0.1~0.5m3/秒,雨季最大洪水量约为2.0~4.0m3/秒,枯水期流量40~50m3/秒,在矿区北部汇入滹沱河。
在矿区南侧沟谷中有长年流水,至水磨村潜入羊眼沟。
区内主要农作物以山药、谷子、玉米、高梁、莜麦为主,经济作物以向日葵为主。
土地贫瘠,农业生产落后,自然条件较差。
本区主要矿产有铁矿、金矿、钼矿和铜矿等。
地方工业有砂河镇与东山乡交界处的县炼铁厂、东山铁矿选矿厂等。
本区地震基本烈度7度。
第四节以往地质工作评述前人围绕本区铁矿进行地质工作的主要有:1、1959年地质局航测大队进行过1∶20万与1:10万航空磁测和航空放射性测量,圈定了一系列航磁异常。
2、1975年冶金部物探公司航测大队,作过1∶5万航空磁测。
3、1976年山西省冶金勘探公司物探队,在本区工作了108 km2的1:2.5万地面磁测。
4、1981年山西省地质局211队在该区作过1:2000蓝晶石普查工作,并提交了地质普查报告。
5、1984年12月,冶金部山西地质勘探公司在此区进行过1:1万地面磁测,测区面积33.08 km2,并提交了该区年度磁测地质报告。
6、2001年4月,太原小店区前进地质服务部对矿区内的矿产资源进行调查,并编写了《繁峙县东山乡富民铁矿地质调查报告》,求得333资源储量54.13万吨。
其储量经山西省储委会审查批准。
7、2004年6月,山西省地勘局211地质队提交了《山西省繁峙县东山乡富民铁矿资源储量核减重算说明书》。
8、2004年山西省矿业联合会技术服务中心提交《山西省繁峙县富民铁矿2004年矿产资源储量检测年度报告》,对越界动用资源储量进行了估算,动用量为1.05万吨,在批准的矿区范围内未进行开采,333类资源储量仍为54.13万吨。
9、2005年山西省矿业联合会技术服务中心提交的《山西省繁峙县富民铁矿2005年矿产资源储量检测年度报告》,富民铁矿仍在矿区范围之外开采,动用储量28.73万吨,(其中含铁绿泥石为26.86万吨,变质沉积铁矿1.87万吨),批准的矿区范围内仍未开采,资源储量仍为54.13万吨。
10、2004年7月太钢地质工程勘查公司,提交了《繁峙县富民铁矿地质普查报告》。
11、2007年6月山西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对富民铁矿区进行现场地质剖面测量和地面碎部测量,矿区控制采用了手持GPS定位测量。
测量工作方法以采掘区工程测量和地质剖面测量法为主。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为:⑴测量点21个,其中硐口测点7个,铁矿体控制侧点6个,运输路测点2个,矿界拐点测点6个。
⑵ 1∶2000矿区地形地质图修测0.2815km2。
⑶实测地质剖面图2条(1∶500)⑷测量平硐巷道2个,长度200m。
工作过程中严格按“晋国土发(2003)277号文件”要求,修测的1∶2000地形地质图,采用标志层追索与穿越法相结合的填图方法,标注的各类地质点均用手持GPS定位,误差在±5m之内。
测量对象为平硐、探槽、铁矿体、内部运输线路、工业广场等处。
本次工作主要对矿区内的地质、构造、矿床、矿体地质特征、开采技术条件进行了相关调查,编写了《山西省繁峙县富民铁矿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并核实了矿区内各类资源储量如下:Fe1号矿体:333类资源量为26.3万吨;Fe2号矿体:333类资源量为45.1万吨;334类资源量为9.2万吨;最低开采标高线以下硐采资源量为0.9万吨。
Fe3号矿体:333类资源量为47.8万吨;最低开采标高线以下硐采资源量为1.4万吨。
Fe1 、Fe2和Fe3号矿体:累计资源量为128.4万吨。
(其中333为119.2万吨,334为9.2万吨)最低开采标高线以下动用资源量为2.3万吨。
第二章区域地质第一节区域概况矿区大地构造位于山西断隆(II2)五台山断拱(III5)五台山突起(IV5)东北部。
出露地层为五台群金岗库组,构造部位相当于黑豆崖~水磨向斜的中段,矿区岩层倾角较陡,地层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倾角60~75°,发育有北西向和北东向断裂构造。
本区变形以韧性剪切与塑性变形为主。
岩浆岩有五台期黑云斜长片麻岩。
区域矿产有金、银、铅、锌、铁、石材、硅石和电气石等矿床(点)多处。
第二节地层矿区出露地质有太古界五台群金岗库组的经角闪~绿泥片岩相变质变形作用改造的变质岩,新生界第四系上更新统松散沉积物。
一、太古界五台群金岗库组(AW1J)按其岩性组合可划分为基性火山岩段(AW1J1)和中酸性火山岩~沉积变质岩(AW1J2)两个岩性段。
1.基性火山岩段(AW1J1)分布于矿区北东和南西呈北东向条带状,其岩性组合为斜长角闪岩、黑云变粒岩、绿泥石片岩、磁铁石英岩。
斜长角闪岩:出露于矿区北部,岩层产状:倾向150~160°,倾角50~70°,岩石为灰黑色,粗粒变晶结构,片状构造。
组成矿物以角闪石(50~60%)、斜长石(25~35%)、石英(5~10%)为主,少量绿泥石(1~5%)。
黑云变粒岩:分布于矿体的南北两侧,倾向150~160°,倾角40~50°。
岩石为灰黑色,粗粒结构,片麻状构造且欠清晰。
矿物以黑云母(10~20%)、斜长石(40~50%)、石英(15~35%)为主。
绿泥角闪片岩:岩石呈灰绿色、片理发育,鳞片变晶结构,片状构造,矿物成份以角闪石(40~50%)、绿泥石(5~10%)、石英(5~10%)、长石(10~15%)等为主。
磁铁石英岩;岩石呈黑灰色,粒状变晶结构,条带状构造,矿物成份以石英(60%)、磁铁矿(25~35%)为主,其它(5~10%)。
2.中酸性火山岩~沉积岩(AW1J2)分布于矿区的南北两侧,其岩性组合为绿泥石片岩、绢云母石英片岩、绢云母石英岩。
绢云母石英片岩:岩石呈黄灰白色,片理发育,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矿物成份以纳长石(20~25%)、绢云母(10~15%)、石英(40~60%)为主,绿泥石(5~10%)等其它次之。
绢云母石英岩:矿区少量出露,岩石呈灰黄色,中厚层状,鳞片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份主要由石英(60~65%)和白云母(20~25%)、长石(15~20%)组成。
二、第四系1.上更新统(Q3)分布于区内山脊顶部及阴坡地带,为土黄色亚砂土、砂土等。
2.全新统(Q4)分布于区内冲沟及沟谷底部,为构散的砂、砂砾、残坡积物等。
第三节构造区内大地构造位于华北地台五台山隆起之北缘中段。
一、褶皱区域内褶皱构造发育,主要为黑豆崖~水磨向斜(形)中段的黑豆崖~富民~东桃园复式倒转向斜(形),轴向北东~南西、部分地段转向近东西向。
本区褶皱叠加强烈,褶皱轴向舒缓弯曲延伸,向斜(形)槽部以五台群金岗库组基性火山岩段(AW1J1)为主,两翼对称分布着五台群金岗库组中酸性火山岩~沉积岩(AW1J2),地层呈单斜式分布,倾向北西,倾角5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