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进贤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

江西省南昌市进贤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

考物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关于物体的重力和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所以重心总是在物体上,不可能在物体外

B .弹簧秤和杆秤都可以直接用来测重力

C .挂在细线下面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重心一定在通过悬点的竖直线上

D .有规则形状的物体的几何中心一定与重心重合

2.如图所示,两根相同的轻弹簧1S 、2S ,劲度系数皆为2510N /m k =?,原长都是010cm l =,悬挂的重物的质量均为m ,若不计弹簧质量,g 取210m /s ,现测得两根弹簧的总长为26cm ,则( )

A .3kg m =

B .2kg m =

C . 1.5kg m =

D .1kg m =

3.2021年8月,我国军事现代化进程中迎来了又一个里程碑,中国第?艘航空母舰试验平台首次进行出海航行试验,某次航母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v 时位移为x 1,紧接着若速度再变化△v 时位移为x 2,据此可知航母的加速度是( )

A .(△v)2(1x 1+1x 2)

B .(△v 2)(1x 1?1x 2)

C .2(△v)2x 2?x 1

D .(△v)2x 2?x 1

4.甲乙两质点以相同的初速度从同一地点同向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t 图像如图所示。关于甲乙在0~t 0时间内的运动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A .甲做减速运动,乙做加速运动

B .t 0时刻甲乙之间的距离最大

C .在0-t 0时间内,甲乙平均速度相等

D .t 0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小

5.一电动汽车装备了具有“全力自动刹车”功能的城市安全系统,当车速v ≤10m /s 、且与前方静止的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接近安全距离时,如果司机未采取制动措施,系统就会立即启动“全力自动刹车”,使电动汽车避免与障碍物相撞。在上述条件下,若某一电动汽车以10m /s 的速度在一条平直公路上行驶,启动了“全力自动刹车”后其加速度大小为4m /s 2,则从开始经1s 与3s 过程中,汽车的位移之比为 ( )

A .1:3

B .2:3

C .1:6

D .16:25

6.甲、乙两车在同一水平路面上做直线运动,某时刻乙车在前、甲车在后,相距x =6m ,从此刻开始计时,乙做匀减速运动,两车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则在0~12s 内关于两车位置关系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 =4s 时两车相遇

B .t =4s 时两车间的距离最大

C .0~12s 内两车有两次相遇

D .0~12s 内两车有三次相遇

7.如图,墙上有两个钉子a 和b ,它们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两者的高度差为l 。一条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一端固定于a 点,另一端跨过光滑钉子b 悬挂一质量为m 1的重物。在绳子距a 端12

得c 点有一固定绳圈。若绳圈上悬挂质量为m 2的钩码,平衡后绳的ac 段正好水平,则重物和钩码的质量比12

m m 为( )

A

B .2 C

D

8.在甲、乙、丙、丁四幅图中,滑轮本身所受的重力忽略不计,滑轮的轴O 安装在一根轻木杆P 上,一根轻绳ab 绕过滑轮,a 端固定在墙上,b 端下面挂一个质量为m 的重物,当滑轮和重物都静止不动时,甲、丙、丙、丁图中木杆P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θ,乙图中木杆P 竖直。假设甲、乙、丙、丁四幅图中滑轮受到木杆P 的弹力的大小依次为A F 、B F 、C F 、D F ,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A

B

C

D F F F F ===

B .D A B

C F F F F >=> C .A C

D B F F F F ==>

D .C A B D F F F F >=>

二、多选题 9.在一平直路面上,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其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在乙车从开 始 运动到停下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车与乙车在t 1时刻的距离达到最大值

B .甲车与乙车在t 2时刻的距离达到最大值

C .甲车与乙车相遇两次

D .甲车的平均速度小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10.一物体的运动图像如图所示,横纵截距分别为n 和m ,在图像所示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该图为x -t 图像,则物体速度始终不变

B .若该图为a -t 图像且物体的初速度为零,则物体的最大速度为2

mn

C.若该图为a-x

D.若该图为a-x图像且物体的初速度为零,则物体最终静止

11.如图所示,一木板B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木板A放在B的上面,A的右端通过

轻质弹簧秤固定在直立的墙壁上,用F向左拉动B,使它以速度v运动,这时弹簧秤示

数为T,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块A给木板B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T

B.木块A给木板B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

C.若木板以2v的速度运动,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T

D.若2F的力作用在木板上,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2T

12.一质量为M、倾角θ为的斜面体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小木块(可视为质点)

放在斜面上,现用一平行于斜面的、大小恒定的拉力F作用于小木块,拉力在斜面所在

的平面内绕小木块旋转一周的过程中,斜面体和木块始终保持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A

B.小木块受到斜面的最大摩擦力为F+mgsinθ

C.斜面体受地面的最大摩擦力为F

D.斜面体受地面的最大摩擦力为Fcosθ

三、实验题

13.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

.图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

图.

()1、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中的F 与'F 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 方向的是

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A .理想实验法

B .等效替代法

C .控制变量法

D .建立物理模型法

()3、以下是本实验的主要步骤,其中有重要遗漏的两个步骤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_ A .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 .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 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 .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 ,记录下O 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 .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1F 和2F 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

E .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

F 的图示;

F .比较'F 和F 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4、实验中的一次测量如图所示,两个测力计M 、N 的拉力方向互相垂直,即90,αβ+=若保持测力计M 的读数不变,当角α由图中所示的值逐渐减小时,要使橡皮筋的活动端仍在O 点,可采用的办法是_________ .

A.增大N的读数,减小β角

B.减小N的读数,减小β角

C.减小N的读数,增大β角

D.增大N的读数,增大β角.

四、解答题

14.如图所示,物体甲通过三段轻绳悬挂,三段轻绳的结点为O,轻绳OB水平且B端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乙相连,物体甲及物体乙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物体甲的质量m1=10kg,物体乙的质量m2=50kg,轻绳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sin37°=0.6,cos37°=0.8,g=10m/s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轻绳OA、OB受到的拉力分别是多大?

(2)物体乙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多大?

15.某人以

16/

v m s

=的速率跑动去追赶停在路边的公共汽车.当他距离公共汽车

025

s m

=时,公共汽车以2

1/

a m s

=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前进,10s后汽车将匀速运动.试分析讨论人能否追赶上公共汽车?如果能赶上,请求出从汽车开始启动时到人赶上汽车所经历的时间;如果不能赶上,请求出人与汽车之间的最小距离.

16.如图所示,质量为M,半径为R,内壁光滑的半球形容器静止放在粗糙水平面上,O为球心,有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半球底部O处,另一端与质量为m 的小球相连,小球静止于P点。已知地面与半球形容器间的动摩擦因数μ,OP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30°,求:

(1)小球受到半球形容器的支持力;

(2)轻弹簧的原长;

17.如图所示,质量M=1.8kg的木块A套在水平杆上,并用轻绳将木块A与质量m=1.2kg的小球相连.今用跟水平方向成30的力F=6N,拉着球带动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运动中M、m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取g=10m/s2.求:

(1)运动过程中轻绳与水平方向夹角θ;

(2)木块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A .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故A 错误;

B .弹簧秤可以直接用来测重力,杆秤不能测重力,故B 错误;

C .挂在细线下面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重心一定在通过悬点的竖直线上,故C 正确;

D .有规则形状且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几何中心一定与重心重合,故D 错误;

故选C.

2.D

【详解】

首先确定每根弹簧的弹力大小,然后根据胡克定律列式求解.以下面的重物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得

2kx mg =

则2S 的伸长量

2mg x k

= 以两个重物及弹簧2S 整体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得

1()kx m m g =+

则1S 的伸长量

12mg x k

=

由题意知 0122x l x x =++,

代入数据解得

1kg m =.

3.D

【解析】

设匀加速的加速度a ,物体的速度分别为v 1、v 2和v 3 ,据运动学公式可知:v 22?v 12=

2ax 1 ;v 32?v 22=2ax 2 ; 且v 2?v 1=v 3?v 2=△v ;联立以上三式解得:a =(△v)2x 2?x 1,故

D 正确,ABC 错误.故选D

4.B

【详解】

A .根据图象可知,乙的加速度增大,甲的加速度减小,但方向不变,都为正方向,当速度与加速度同向,物体做加速运动,故A 错误;

CD .据加速度时间图象知道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速度变化量。据图象可知,t 0时,两图象与t 轴所围的面积相等,即该时刻两辆车的速度变化量相等,初速度相等,则末速度相等,位移不等,故平均速度不等,故CD 错误;

B .速度再次相等时,两者距离最大,即在t 0时刻,甲和乙之间的间距最大,故B 正确。 故选B 。

5.D

【解析】

【分析】

汽车刹车后的运动可以看成是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初速度和加速度,求几秒后通过的位移可以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

【详解】

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刹车时间为t ,则10 2.54v t s s a =

==,刹车后1s 内的位移:22101110141822

x v t at m m =-=?-??=,因汽车刹车2.5s 停止运动,故刹车后3s 内的位移即为刹车后2.5s 内的位移,即:22

031012.5224

v x m m a ===?,所以从开始经1s 与3s 过程中,汽车的位移之比为16:25,故D 正确,A 、B 、C 错误;

故选D 。

【点睛】

关键要注意汽车刹车是一项实际运动,一段时间后汽车就停止运动,所以要判断汽车从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根据这个时间来运用公式。

6.D

AB .由图象求得:4s t =内

1684m 48m 2

x +=

?=甲 1284m 40m 2x +=?=乙 因为:

()6x x >+甲乙

则4s t =时,甲已追上乙,且在乙前面2m 处,A 、B 项均不符合题意;

CD .在48s 内,v v >乙甲,据图象得:

844m 24m 2

x +=

?='乙 84242m 20m 2x +=?'?+=甲 因为:

()2x x >'+'乙甲

8s t =时,乙追上甲,且在甲前面2m 处;

812s 内,v v >甲乙,据图象得:

44m 16m x =?=''甲

404m 8m 2

x '+?'=

=乙 因为: ()2x x '>'+''甲乙

则12s t =时,甲又追上乙,且在乙前面6m 处,由此知0~12s 内两车相遇三次,故C 项不符合题意,D 项符合题意.

7.C

【详解】

对绳子上c 点进行受力分析

平衡后设绳的BC 段与水平方向成α角,根据几何关系有

tan 2α=

,sin α= 对结点C 分析,将F a 和F b 合成为F ,根据平衡条件和三角函数关系得

22F m g F ==,1b F m g =

21sin b m F F m α=

== 所以得

12m m = 故选C 。

8.B

【分析】

由题可知本题考查力的平衡。

【详解】

轻绳上的拉力大小等于重物所受的重力mg ,设滑轮两侧轻绳之间的夹角为?,滑轮受到木杆P 的弹力F 等于滑轮两侧轻绳拉力的合力,即

2cos 2

F mg ?

= 由夹角关系可得 D A B C F F F F >=>

故B 正确,ACD 错误。

9.AD

【解析】

【分析】

首先根据速度大小的关系来判断二者之间的距离关系;

然后根据速度图象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大小等于物体的位移来分析判断平均速度大小的关系;

【详解】

A 、t 1时刻之前,v 乙>v 甲,两者距离增大,t 1时刻之后,v 乙<v 甲,两者距离减小,则甲车与乙车在t 1时刻的距离达到最大值,故A 正确,

B 错误;

C 、t 1时刻之后,v 乙<v 甲,两者距离减小,当甲追上乙时,乙的速度已经为零,故甲车与乙车只能相遇一次,故选项C 错误;

D 、根据图形的面积代表位移的大小,可知,在乙车从开始运动到停下的过程中,乙的位移大于甲的位移,故在相同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小于乙车的平均速度,故选项D 正确。

【点睛】

本题是为速度时间图象问题,关键要明确斜率的含义,知道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含义,利用速度关系判断二者之间的距离关系,利用“面积”关系来判断相同时间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关系。

10.AB

【详解】

A.若该图为x -t 图象,其斜率表示速度,则物体速度保持不变,故A 符合题意.

B.若该图为a -t 图象且物体的初速度为零,则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速度变化量,所以物体的最大速度为2

mn ,故B 符合题意. C.若该图为a -x 图象且物体的初速度为零,根据v 2=2ax 进行推广知,图象与x 轴所围的面积

表示速度平方的一半,x =n C 不符合题意.

D.若该图为a -x 图象且物体的初速度为零,物体加速度方向不变大小改变,最终加速度为0,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 不符合题意.

11.AC

【详解】

AB.木板在抽出过程中相对于地面做直线运动,这时弹簧秤示数为T,因木块是处于平衡,则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大小等于T,那么木块A给木板B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T,故A 正确,B错误;

C.若长木板以2v的速度运动时,根据滑动摩擦力公式,木块A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木板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所受的其它力的大小无关,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仍等于T,故C正确;D.若用2F的力作用在长木板上,此时木块A仍受到是滑动摩擦力,根据滑动摩擦力大小公式F f=μF N,动摩擦因数与压力均不变,所以此时A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仍等于T,故D 错误.

12.BC

【解析】

试题分析:当F沿斜面向下时,木块所受摩擦力最大,受力分析如图:

由平衡条件:f MAX=F+mgsinθ.故A错误,B正确;选整体为研究对象,当F水平时,整体所受的摩擦力最大,

由平衡条件,f=F,即:斜面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

考点:物体的平衡

13.F′ B CE B

【详解】

(1)图乙中的F与F′中,F是由平行四边形得出的,而F′是通过实验方法得出的,其方向一定与橡皮筋的方向相同,一定与AO共线的是F′.

(2)本实验中两个拉力的作用效果和一个拉力的作用效果相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等效替代法.故选B.

(3)本实验为了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采用的方法是作力的图示法,作出合力和理论

值和实际值,然后进行比较,得出结果.所以,实验时,除记录弹簧秤的示数外,还要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以便确定两个拉力的方向,这样才能作出拉力的图示.步骤C中未记下

两条细绳的方向;步骤E中未说明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位置O.

(4)由题意可知:保持O点位置不动,即合力大小方向不变,弹簧测力计M的读数不变,因此根据要求作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受力分析图如下:

所以由图可知α角逐渐变小时,N的示数减小,同时β角减小.故选B.

【点睛】

这个实验的原理是:记录的是两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以及实际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利用平行四边形画出合力的理论值再和实际的合力进行比较.因此明确实验原理是解答问题的关键.14.(1)125N;75N(2)75N

【详解】

(1)以结点O为研究对象,结点O受F OA、F OB和F三个力的作用,其中F=m1g,将F OA

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两个力,由平衡条件有:

F OB=F OA sinθ

F OA cosθ=F

联立解得:

F OA=125N

F OB=75N

故轻绳OA、OB受到的拉力分别为125N,75N。

(2)乙在水平方向仅受绳OB的拉力F OB和地面的摩擦力f作用,根据平衡条件有:

f=F OB=75N

15.见解析

【详解】

设经过时间人的速度与汽车是速度相等,则有:

1v at =

解得6t s =

在这段时间内,人与汽车的位移分别为1S 和2S ,则

1136s v t m ==

221182

s at m == 由于102s s s <+,所以人不能赶上汽车.

此时人与车之间的距离是最近的,则

min 0217s s s s m ?=+-=

16.(1)mg (2)R+

mg k

【详解】

(1)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由几何关系可知F 与T 间的夹角为120°,根据平衡条件和几何关系可得:

T=F =mg

(2)设原长为x 0,则形变量为0x x R ?=-,根据:

F k x =?

得:

0F mg x x R k k

?==

=- 解得: 0mg x R k =+

17.(1)60(2

【解析】

【详解】

(1)设轻绳上拉力为T F ,小球匀速运动,对小球,由平衡条件得: 水平方向:

cos30o 0c s T F F θ?-=

竖直方向:

sin 3s 00in T F F mg θ?+-=

联立解得:T F =,θ=60°

(2)轻绳拉木块的拉力T T F F '=,木块正在匀速运动,对木块,由平衡条件得: 水平方向:

cos 0T N F F θμ'-=

竖直方向:

sin 0N T F Mg F θ--'=

联立解得:9μ=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