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PPT

合集下载

党政机关公文学习培训课件(ppt 128页)

党政机关公文学习培训课件(ppt 128页)


条例》
《党的机关公文条例》
《行政机关 公文办法》
适用于向上级机 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
报 关汇报工作、反 作、反映情况、提出建 汇报工作,反映情
告 映情况,回复上 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 况,答复上级机关
级机关的询问 问
的询问
适用于表彰先进、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 适用于表彰先进,
通 批评错误、传达 误、传达重要精神、交 批评错误,传达重
规定、函、会议纪要
意见、函、会议纪要
文件:特急、加急
文件:特急、急件
紧急程度 电报:特提、特急、加急、 电报:特提、特急、加急、
平急
平急,标右上角。
密级位置 份号下方(首页左上角) 右上角,信函在武文线下左 边。
成文日期 无规定,多用阿拉伯数字
汉字
三个“规范”主要变化对照表
文 《党政机关公文 《党的机关公 《行政机关 种 处理工作条例》 文处理条例》 公文办法》
通 知
机关执行和有 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 关单位周知或 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 者执行的事项, 公文、发布要求下级机关办
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 公文,传达要求下级 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
批转、转发公 理和有关单位共同执行或者 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

周知的事项
事项,任免人员
一、公文文种
文 《党政机关公文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 《条例》全文共8章42条
❖ 第一章 总则:目的、适用范围、概念、负责 机关等
❖ 第二章 公文种类:明确了15种党政机关公文 文种
❖ 第三章 公文格式:对公文的格式作出规定。 在《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 2012)作了详细规定。

常用公文行文规范ppt

常用公文行文规范ppt

4.紧急程度 (等级)。紧急程度 (等级),是对公文送 达和办理的时限要求。 用特定版头印制的公文 办理时间要求叫紧急程 度,用电传方式发布的 公文办理时间的要求叫 等级。用特定版头印制 的党的机关的紧急公文, 分别标明“特急”、 “加急”,用3号黑体 字顶格标注于公文首页 左上角密级和保密期限 下面,两字之间空1字。
1.发文机关标志(版头或报头)。两种:一种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 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例如,“中共××市委员会文件”“中共 ××市委文件”;一种是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不加“文件”二字。 加“文件”二字的,用于发布、传达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作出重大 决策、重要工作部署,转发上级机关和团结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 重要公文。 不加“文件”二字的,用于通知、发布有关事项,任免干部,组建和 调整各种非常设机构,表彰先进和通报有关事项,向上级机关请示、报告 工作,批复下级机关的请示,答复不相隶属机关请求批准等具体事项。
10.附件说明(附件名称)。 附件说明,是指公文附件的顺序 号和名称。附件应在正文之后、 发文机关署名之前排印附件名称。 公文附件在正文之后空1行,左 侧空2字,用3号仿宋体字排印 “附件”2字,后面标全角冒号 和附件名称。附件的序号用阿拉 伯数字(如“附件:1.XXXXX”), 附件名称前后的标识应一致。附 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名 称较长需回行时,应当与上一行 附件名称的首字对齐。
11.发文机关署名、成文 日期、印章。发文机关署名,应当用 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位于正 文之后的右下方。 ⑴加盖印章的公文,成文日期 一般右空四字编排,印章用红色。 ⑵不加盖印章的公文单一机关 行文时,在正文(或附件说明)下空 一行右空二字编排发文机关署名,在 发文机关署名下一行编排成文日期, 首字比发文机关署名首字右移二字, 如成文日期长于发文机关署名,应当 使成文日期右空二字编排,并相应增 加发文机关署名右空字数。

党政公文处理PPT课件

党政公文处理PPT课件
6
公文处理工作是指公文 拟制、办理、管理等一 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 序的工作。
7
公文处理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实事求是原则 ➢准确规范原则 ➢精简高效原则 ➢安全保密原则
8
公文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
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
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
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
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
17
通知
适用范围。通知用于发布、 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 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 转发公文。 主要特点。一是适用范围广。 二是使用频率高。三是专项性强。
18
通报
适用范围。通报用于表彰 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 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 主要特点。一是目的性。 二是时效性。
19
报告
程序性。
23
纪要
适用范围。纪要用于记 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 主要特点。一是纪实性 (客观性)。二是概括性(提要 性)。三是内部性。
24

适用范围。函适用于不相 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 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 审批事项。 主要特点。一是广泛性。 二是灵活性。三是单一性。
25
近似文种异同辨析
14
公告
适用范围。公告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
事项或者法定事项。其中“重要事项”是
指有关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
技、人事、外交等方面的大事;“法定事
项”是指由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等依
据法律法规和法定程序公开的事项。
主要特点。一是发文机关的特定性。二
是内容的庄重性。三是告知范围的广泛性。
四是传播的公开性。
21
批复
适用范围。批复用于答复 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主要特点。一是针对性。 二是权威性。三是简明性。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PPT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PPT

起草
审核
签发
1.行文理由充分、依据准确;2.符合法规、准确体 现意图、与现行公文相衔接;3.所有涉及部门充分 协商一致;4.文种正确、格式规范,人名、地名、 引文、单位、标点规范;5.其它内容符合起草要求
1.签发公文应签署意见、 姓名、完整日期;2.圈阅或 签名视为同意;3.联合行文 由所有联署机关负责人会签
1.新增:份号、发文机关署名、页码。
涉密公文应当标注份号,标注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公文标注特急 (事关重大而又十分紧急,要求马上以最快速度形成、运转及办理)、
加急(5天内);电报标注特提(马上办、1天内办结)、特急(8小时内
办、3天结)、加急(24小时办、5天结)、平急(不超48小时、10天结)。
2.删除:主题词。
LOGO
一、《条例》对原《办法》的调整 (8.简化办理环节)
❖函 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
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 纪要 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在“记载”
后删除“传达”)
LOGO
一、《条例》对原《办法》的调整 (3.调整公文要素)
❖ 公文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 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 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 期、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 印发日期、页码等组成。
办公厅(室)提出发文立户申请。经审查符合 条件的,列为发文单位,机关合并或者撤 销时,相应进行调整。
LOGO
一、《条例》对原《办法》的调整 (6.行文规则调整)
《条例》删除:原《办法》“行文规则”一章
1.上行文“原则上主送一个上级机关”(《办法》只对请示作规定)
条 2事项,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与《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2012)学习培训课件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与《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2012)学习培训课件

行,即空二行。 第二条红色双线(下面的那一条)上一行如 有文字,与该线的距离为3号汉字高度的7/8。 首页不显示页码。 版记不加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分隔线,位 于公文最后一面版心内最下方。 按照理解,广政函、广政办函暂时不用此格 式;第2页以后接着编排页码;版记部分按正 规排版,但不加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分隔 线(粗、细均不要)

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
一、字体、字号
公文格式各要素一般用3号仿宋体字。需要说
明的是,继续使用的是方正系列的字体。
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一般用4号仿宋体字。 页码用4号半角宋体阿拉伯数字,与原来相同

标题 一般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公文主题和文 种组成,即发文机关+事由+文种。 位于红色分隔线下空二行位置。标题字体为2号小标 宋体字,排列分行合理、美观、醒目。 多行标题排列为梯形或菱形,不采用上下长度一样 的长方形和上下长、中间短的沙漏型。

成文日期
(1)
成文日期一般右空四字编排,印章用 红色,不得出现空白印章。 (2) 单一机关行文时,一般在成文日期之 上、以成文日期为准居中编排发文机关署名 ,印章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 日期,使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居印章中 心偏下位置,印章顶端应当上距正文(或附 件说明)一行之内。
黑体字(包括数字)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 空1行

标题同正文 一样要求
附件之后才是版记,不能在前。
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印发日期、页码: 除了字号改为4号字外,要求与原来基本一致, 用“抄报、抄送、印发”。

再强调:公文的版记页前有空白页的,空白
页和版记页均不编排页码。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解读培训幻灯课件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解读培训幻灯课件
切忌把公文写作当作文学创作。
二、准确规范原则
准确规范是公文处理工作的重要原则。准确就
是对公文的思想内容、文字表达、运转环节等方面 提出的质量要求。规范就是指公文在表现形式、行 文规则和行文方式等公文处理的各个环节必须遵循 的程序和规则。
一是要认真把好公文的质量关。把质量第一
的要求贯穿于公文办理全过程,不仅公文内容要正 确,文字表达要得体,而且处理要恰当。如果一份 公文的词语含糊笼统、表述不清,或者前后互相矛 盾,受文机关收到后就不知如何理解贯彻。如果印 制、校对工作不认真,不细致,文字错漏颠倒,也 会给受文机关造成误解、费解、误时费事,一宇之 差,谬之千里。
三、精简高效原则
精简公文是改进机关作风的要求。高效运转是
公文办理的时效性要求。大力精简公文、提高公文 效能,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明确要求,也是减少 “文山会海”的有效途径。
一是要坚持少而精的标准。精简公文包含两层
意思:一层意思是发文数量要少,另一层意思是公 文篇幅要短。公文虽然是党和国家管理各项事务的 重要工具,但并不是唯一工具,决不能把制发文件 当作指导工作灵丹妙药。这些年来,按照中央、国 务院办公厅,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整治文风、 精简文件、严格控制发文数量和范围的要求,各地 区各部门在精简公文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 积极进展。但文件过多过滥问题仍然存在。针对这 一情况,2012年5月,中办、国办下发了《关于进 一步精简文件和简报的意见》(中办发〔2012〕16 号),省委办公厅也下发了相应的规定,对减少文件、
公文拟制、公文办理、公文管理等作出了明确规定,与旧的 《条例》和《办法》相比,其创新的亮点可以概括为4个关键 词:
一是“统一”,针对党政机关公文不统一的状况,对党
的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作出统一规范,建立起统一的 党政机关公文标准。

《党政公文处理》课件

《党政公文处理》课件
要内容
主送机关:明确、具 体,表明公文的接收
对象
正文:内容完整、逻 辑清晰,表达公文的
主要观点和意图
附件:与正文相关的 材料、数据、图表等
落款:包括发文机关、 日期、印章等,表明 公文的发布单位和时

公文的行文规范
公文格式:标题、正文、落款等要素齐全 语言规范:使用规范、准确的语言,避免口语化、方言化 内容规范: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符合法律法规,符合实际情况 格式规范: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排版,如字体、字号、行距等
PART 6
党政公文的改革与发展
公文处理的改革历程
公文处理方式 的转变:从纸 质化向数字化、
电子化转变
公文处理效率 的提高:通过 信息化手段实 现快速、高效
的处理
公文格式的统 一规范:制定 统一的公文格 式标准,确保 公文信息的准
确传递
公文处理的透 明度与公开化: 加强监督,提 高公文处理的 透明度,促进
政务公开
公文处理的发展趋势
电子化:公文处理逐渐向电子化 方向发展,提高工作效率
智能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 高公文处理智能化水平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规范化:公文处理更加规范化, 提高公文质量
安全化:加强公文处理安全保障, 确保信息安全
公文处理与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的发展:从传统纸质公文到电子公文的转变 公文处理的变革:电子公文处理系统的应用和推广 电子公文的优势:提高公文处理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安全性 电子公文的挑战:信息安全、数据保护、技术更新等问题
PART 5
党政公文的规范与管理
公文处理的法规制度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规 定了公文的格式、字体、字 号、行距等要求

公文处理培训课件(最新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标准)

公文处理培训课件(最新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标准)

原《条例》
原《办法》
収文 机关 标志
一种是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 使用发文机 范简称加“文件”;一种是 关全称或者 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 规范化简称; 称加括号标明文种。联合行 联合行文, 文,可用主办机关名称,也 主办机关排 可并用联署机关名称。 列在前。
収文 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 字号 发文顺序号组成。联合
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
一、公文栺式要素划分
版记:首条分隔线以下、末条分隔线以上的部分。
包括:
七、同类公文使用丌同文种 八、错用文种
主要表现在报告和请示的错用
报告和请示同属上行文,但是性质截然丌同的两类文种。 1.行文目的丌同。报告以陈述情况为主,丌要求上级批复; 请示以请求指示或批准事顷为主,要求上级批复。 2.公文内容丌同。请示可围绕请求事顷反映情况,说明理
由,丌掋除含有一定的情况汇报,但报告中丌能夹杂请示
行文使用主办机关的发 文字号。
定义和要求基本一致。
定义和要求 基本一致。 定义和要求 基本一致。 定义和要求 基本一致。
签収 上行文应当标签发人姓 名。 人 标题 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
和文种组成。
定义和要求基本一致。 定义和要求基本一致。
栺式要素
《条例》
原《条例》
原《办法》
主送机关 正文
公文的主要受理机 关,应当使用机关 定义和要求基本一 定义和要求基本一 致。 全称、规范化简称 致。 或者同类型机关统 称。 公文的主体,用来 表述公文的内容 定义和要求基本一 定义和要求基本一 致。 致。 公文附件的顺序号 无定义,但要求基 与《条例》定义和 和名称。 本一致。 要求基本一致。
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上以最快速度形成、运转及办理)、加急(5天内);电报标注特提(马上办、1天内办结)、特急(8小 时内办、3天结)、加急(24小时办、5天结)、平急(不超48小时、10天结)。 2.删除:主题词。
一、《条例》对原《办法》的调整
(4.国标格式中新增了联合行文公文、信函式公文和命令(令)格式公文首页 版式 )
❖ 命令(令) 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 员。
公文适用范围
❖ 公报 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
❖ 公告 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 通告 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原为: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 或者周知的事项)
❖ 批复 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公文适用范围
❖ 议案 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绷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
❖函 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 纪要 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在“记载”后删除“传达”)
❖ 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 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 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
❖ 公文处理工作是指公文拟制、办理、管理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其中,公文拟制包 括起草、审核、签发3个环节(《办法》中,3个环节均属发文办理)。《条例》同时将整理(立卷) 、归档划归公文办理范畴。
1.签发公文应签署意见、 姓名、完整日期;2.圈阅或签名视为 同意;3.联合行文由所有联署机关负 责人会签
一、《条例》对原《办法》的调整 (8.简化办理环节)
清点,核对,注明时间
主要信息、办理情况
1.由本机关办理;2.符合行文规


签收
登记
初审
则,文种、格式正确;3.涉及部 门已协商、会签

理 1.阅知性公文分送;2.批办性公
3.机关负责人应主持、指导重 要公文起草。
2
需要发文机关审议 的重要公文文稿,审 议前由发文机关办公 厅(室)进行初审。

3 1.重要公文和上行文由机关
主要负责人签发; 2.办公厅(室)根据党委、
政府授权制发的公文,由受权 机关主要负责人签发或者按照 有关定签发。
起草
审核
签发
1.行文理由充分、依据准确;2.符合法规、准确体现意图、与现行 公文相衔接;3.所有涉及部门充分协商一致;4.文种正确、格式规 范,人名、地名、引文、单位、标点规范;5.其它内容符合起草要 求
❖ 国标格式专门明确了联合行文、信函式公文、命令格式的首页版式。
甭猴急,再打电话我现在也不讲, 一哈哈再专门讲
一、《条例》对原《办法》的调整 (5.发文立户)
❖ 《条例》第三十七条 新设立的机关应当向本级党委、政府的办公厅(室)提出发文立户申请。经审查符合条件的,列为发 文单位,机关合并或者撤销时,相应进行调整。
军队
命令、通令、决定、指示、通知、通报、 报告、请示、批复、函、通告、会议纪要 (12个)
人 公告、决议、决定、法、条例、规则、实施办法 大 、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请示、批复、报告 机 、通知、通报、函、意见、会议纪要(18个) 关
公文适用范围
❖ 决议 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
❖ 决定 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 项。(在“重要事项”后删除“或者重大行动”)
示,应当提出倾向性意见后上报,不得原文转报上级机关
4.不得以本机关负责人名义向上级机关报送公文
5.属于党委、政府各自职权范围内的工作,不得联合行文
一、《条例》对原《办法》的调整 (7.公文拟制程序规范)
1
1.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实事求 是,所提政策措施和办法切实可 行
2.深入调查研究,充分论证,广 泛听取意见
公文适用范围
❖ 意见 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 通知 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 通报 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
公文适用范围
❖ 报告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 请示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和公文格式(国家标准)解读
❖ 依据: 1.《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7.1) 2.《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
基本内容:
1
《条例》对原《办法》的调整
2
党政机关公文基本格式
3
党政机关公文常见错误
一、《条例》对原《办法》的调整
一、《条例》对原《办法》的调整 (1.相关概念及要求)
一、《条例》对原《办法》的调整 (6.行文规则调整) 《条例》删除:原《办法》“行文规则”一章
1.上行文“原则上主送一个上级机关”(《办法》只对请示作规定)



2.党委、政府的部门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报告重大事项,

应当经本级党委、政府同意或者授权


3.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如需以本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请
❖ 各级为党政机关的办公厅(室)是公文处理的管理机构,主管本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并对下级机 关的公文处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增加了督促检查的职责)
一、《条例》对原《办法》的调整 (2.增删公文种类)
党政机关
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 示、批复、议案、函、纪要(会议纪要更名)(15个)。 (命令、议案、公告、通告属行政机关特有文种,决议属党委机关特有文种, 原党委机关的批示、条例、规定不列为文种)
一、《条例》对原《办法》的调整 (3.调整公文要素)
❖ 公文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 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 日期、页码等组成。
1.新增:份号、发文机关署名、页码。 涉密公文应当标注份号,标注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公文标注特急(事关重大而又十分紧急,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