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试题(含答案)

最新《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试题(含答案)

一、八年级下册全册材料辨析综合题

1.融入情境,解决问题。

材料一: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毛泽东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节选《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1)你认为材料一中的“敌人”、“各方”具体指谁?

(2)材料二中揭示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主要目的词句是什么?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参战的极大“利益”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1)敌人:美国;各方:中国;朝鲜等。

(2)保和平,卫祖国,保家乡。

(3)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打击了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等。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一“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可知反映了抗美援朝。结合课本所学,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国趁机出兵朝鲜,一直打到中国边境,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美国第七舰队开进中国台湾海峡,企图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干涉我国内政,中朝唇齿相依,唇亡齿寒。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司令员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抗美援朝是一场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敌人”是指美国;“各方”具体又指朝鲜、中国两国。

(2)依据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是抗美援朝的是战歌。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主要目的词句是“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3)依据材料一、二内容可知反映的是抗美援朝。结合课本所学,抗美援朝的胜利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打击了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等。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上的多民族国家在处理民族问题方面有不同的制度模式,中国的是A。A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

由于成功实行A制度,中国少数民族依法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务,民主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保证了中国各民族不论大小都享有平等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权利,共

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材料二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概况

(1)材料一中“A”指的是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哪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国设立了哪几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政治制度通过哪一法律文件被确定下来?该制度的确立有什么现实意义?

(3)根据材料二分析分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在20世纪末实施什么发展战略?

【答案】(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自治区。

(2)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奠定了基础。

(3)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工业都得到迅速发展。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在人员、技术、资金、物资方面的援助。

(4)西部大开发战略。

【解析】

【分析】

【详解】

(1)第一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第二问,我国设立的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有: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2)第一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想基本政治制度。第二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奠定了基础。

(3)第一问,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可知,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工业都得到迅速发展。第二问,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在人员、技术、资金、物资方面的援助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在20世纪末实施的发展战略是西部大开发战略。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空军一号”起飞不久,派驻机场的同志跑来报告说:外交部值班室来电话,说联大通过了“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席位的决议”。

材料二叶帅(叶剑英元帅)说:刚才基辛格在汽车里还对我讲,美国的两个提案肯定能得到半数以上的赞成票,中国进入联合国还得等一年。美国总统专机配备最先进的通讯器材,基辛格这时也一定会知道这个消息,不知他作何感想?

——引自:熊向晖《毛泽东“没有想到”的胜利回忆我国恢复联合国席位经过》

(1)材料一、二所述情形应发生在哪一年?其涉及到的新中国重大外交成就分别是什么?

(2)归纳上述成就的主要影响。

【答案】(1)1971年

成就: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或中美建交)

(2)提升了中国国际地位;为中国现代化建设赢得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有利于中国为国际事务发挥重要作用;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有利于建立世界新秩序等。【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一“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席位的决议”“中国进入联合国”可知是1971年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依据材料二的“刚才基辛格在汽车里还对我讲,美国的两个提案肯定能得到半数以上的赞成票,中国进入联合国还得等一年。”结合所学可知是中美关系正常化。

(2)依据材料一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以及中美关系正常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外交成就的取得主要是因为: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胜利完成,使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两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下,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为我国社会生产力开辟了迅速发展的道路。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已经建立起来。同时,农业基本建设和运输建设都取得很大成就,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生活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材料二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人民日报》1954年1月25日报道:“今天,首都人民白天的生活,比往常开始得更平。当晨雾还未消散时,街道上即出现了一队队打着红旗敲着锣鼓的人群,他们走过到处挂着和贴着‘庆祝普选’的标语的街道到选举站去。”

(1)根据材料一,指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成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普选”是为哪一重要会议做准备的?在这次会议上制定的重要法律文件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有何联系?

【答案】(1)进行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农业和交通运输业得到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确立了民主政治制度,为一五计划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一“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为我国社会生产力开辟了迅速发展的道路”得出进行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依据“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已经建立起来。同时,农业基本建设和运输建设都取得很大成就,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生活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得出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农业和交通运输业得到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2)第一小问依据“《人民日报》1954年1月25日报道”等信息,可见与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关。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综合上述材料,材料一反映了一五计划的进行,材料二反映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结合所学知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确立了民主政治制度,为一五计划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5.“长鞭呀,那个一呀摔,啪啪地响哎……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这是一首老歌的歌词,它反映了人民满怀豪情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喜悦心情。阅读材料,探究我国是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

步骤一:史实探究

(喜看稻麦千重浪)

材料一下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农业总产值统计表。(单位:亿元)

——《中国统计年鉴》(1)据材料一,分析1952—1956年我国农业的发展状况。这一状况的出现与当时在农村开展的什么运动有关?

(笑迎携手日月新)

材料二清康熙二年(1663年),张小泉剪刀始创于杭州,传统民用剪刀是张小泉的起家产品。它靠磨工精细、刃口锋利等十大特点称雄制剪业。1953年,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开

始了,原先的小作坊全部统一在一起,成立了一个制剪生产合作社。1956年,张小泉剪刀厂诞生了。

(2)我国是如何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手工业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顺应趋势谱新篇)

材料三如图是唐山启新水泥厂工人庆祝公私合营的场景。

(3)该图是当时我国哪一历史事件的反映?这一事件中产生了哪一出创举?

步骤二:激烈讨论

(一分为二看改造)

对于应如何看待三大改造,张明和王刚展开了争论。

张明:在短短三年多的时间里,我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真是了不起。

王刚:三大改造中存在很多缺点和偏差,在一定程度上挫败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4)据此请谈谈你对三大改造的认识。

【答案】(1)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农业合作化。

(2)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实质: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赎买政策。

(4)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解析】

【详解】

(1)据材料一的表格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1952—1956年我国农业农业持续稳定发展。这一状况的出现与当时在农村开展的社会主义改造即农业合作化解放发展了生产力有关。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改造的实质是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依据材料的图片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反映,这一事件中产生的创举是通过有步骤地和平赎买的办法,将它们纳入国家计划的轨道,使资本家私有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由此创造出一条适应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然,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但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完全正确的。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刚刚解放的北平,一切都处于百废待兴之时,要找出适合用于做开国大典升国旗的旗杆的材料,绝非易事,林治远奔赴自来水公司,选用了4根直径不同的自来水管,一节一节地套起来焊接,最后安装在天安门广场上的旗杆是用4根无缝钢管套接后焊接而成的。

材料二 1953年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全体职工送给朱德一段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根无缝钢管。(如图)

(1)材料一中为什么会出现开国大典的升旗杆不得已要用自来水管焊接的情况?国家如何应对这种局面?

(2)材料二中的鞍山钢铁公司及同一时期东北地区重工业企业涉及哪些工业领域?这些企业的出现对我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落后,工业生产水平低下,基础薄弱;国家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

(2)钢铁、机械制造;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一“刚刚解放的北平,一切都处于百废待兴之时,要找出适合用于做开国大典升国旗的旗杆的材料”等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开国大典的升旗杆不得已要用自来水管焊接的情况是因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落后,工业生产水平低下,基础薄弱,国家为了应对这种局面,从1953-1957年实行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2)依据材料二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鞍山钢铁公司及同一时期东北地区重工业企业涉及钢铁、机械制造等工业领域。这些企业的出现,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7.李明对书上的二幅图片(如图)感到十分不解:自己家种的水稻没有大人高、萝卜没有脸盆大,为什么图画上的水稻高耸入云、萝卜硕大赛驴?这究竟是不是真实的现象?

请你进行学习探究,回答问题。

(1)“水稻比天高”、“萝卜比驴大”的情况发生在什么历史时期?

(2)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什么现象?对经济建设造成什么影响?

(3)它给我们留下什么历史教训?

【答案】(1)大跃进时期(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

(2)浮夸风;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生态环境破坏,经济建设变成数据游戏,造成我国进入三年困难时期。(答对其中两点即可,言之有理适当给分)

(3)经济建设,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实事求是,不能急于求成,不能盲目追求高速度、高指标。更不能弄虚作假,玩数字游戏。

【解析】

【详解】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水稻比天高”、“萝卜比驴大”的情况发生在大跃进时期。(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水稻比天高”、“萝卜比驴大”的情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浮夸风现象盛行;大跃进运动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生态环境的破坏,经济建设变成数据游戏,造成我国进入了三年困难时期。

(3)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经济建设,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实事求是,不能急于求成;不能盲目追求高速度、高指标;更不能弄虚作假,玩数字游戏等等。

8.实现祖国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

材料一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

——《台湾通志》

(1)材料一和表格的内容信息反映出的主旨是什么?

材料二

①1949年,国民党政府迁至台北,退守台湾,海峡两岸再度隔绝。

②1895年,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

③1945年,日本驻台湾总督签投降书递交中国政府代表,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等回归祖国。

(2)材料二的史实,说明近代台湾的苦难与近代中华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结合所学,将下面历史事件对应的表格中史实的序号分别写在横线上。

与甲午战争有关的事件是与抗日战争有关的事件是与解放战争有关的事件是

材料三新中国70年两岸关系的发展历程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概括70年来中国共产党对台湾政策的变化,并指出“一国两制”、“九二共识”与《反国家分裂法》共同坚持的原则。

材料四回顾历史,是为了启迪今天、昭示明天。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70载两岸关系发展历程的历史定论,也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两岸中国人、海内外中华儿女理应共担民族大义、顺应历史大势,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4)综合上述所有材料,结合自身说明青少年为两岸关系友好发展,推进祖国统一应有怎样的担当?

【答案】(1)主旨: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或中国自古对台湾地区进行有效管辖,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2)与甲午战争有关的历史事件是②与抗日战争有关的事件是③与解放战争有关的事件是①

(3)变化:由武力统一到争取和平统一(或由敌对到一国两制和平统一)

原则: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4)担当:了解台湾的历史,知道其与祖国血脉相连,牢记实现祖国统一的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一的表格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表格的内容信息反映出的主旨是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2)依据材料二的“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信息可知,第一小问:近代台湾的苦难与甲午战争有关;第二小

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与甲午战争有关的事件是②;与抗日战争有关的事件是③;与解放战争有关的事件是①。

(3)依据材料三的图片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小问:70年来中国共产党对台湾政策的变化是由武力统一到争取和平统一;第二小问: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一国两制”、“九二共识”与《反国家分裂法》共同坚持的原则。

(4)综合上述所有材料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青少年应该了解台湾的历史,知道其与祖国血脉相连,牢记实现祖国统一的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这样才能为两岸关系友好发展,推进祖国统一做贡献。

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统计表

品名单位1985年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5年彩色电视机台17.259.089.8116.6134.8122.3

空调台0.38.130.880.7114.6

家用汽车辆0.5 3.430.0

移动电话部19.5137.0223.8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编制(1)材料一所示票证有什么用途?使用这些票证的原因是什么?

(2)结合实际生活,分别说出材料二统计表中所列耐用消费品在生活中的作用。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影响人民生活水平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1)用途:城乡居民凭证购买生活必需品;原因:改革开放前,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不能满足人们生活需要。

(2)作用:彩色电视机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空调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汽车方便了人们的出行:移动电话方便人们之间的联系。

(3)主要因素:实行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

民群众生产积极性高。

【解析】

【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所示票证的用途是城乡居民凭证购买生活必需品。粮票、布票、油票等购物票是改革开放前,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不能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产物。(2)根据实际生活可知,彩色电视机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空调提高了人们的失活质量;汽车方便了人们的出行;移动电话方便人们之间的联系。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影响人民生活水平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斯提:科学投术的不断进步;人民群众生产积极性高涨等。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必须凭借各种票证才能购买到物品。粮票、煤票、肉票、糖票、布票各种票证让人眼花缭乱。如今,票证已经退出我们的生活。走进商店、超市,琳琅满目的商品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

——摘编自《百年中国》材料二在计划经济的时代,物资严重匮乏,为缓和供应的紧张,保持物价的稳定,国家对生产和供应加以控制,大到钢铁,煤炭粮食、布匹,小到毛巾、肥皂,都是按计划生产和销售的。1983年,国务院发文宣布取消粮票。此后,各种票证陆续退出历史舞台。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跨越近40年的“票证时代”宣告结束。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努力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不断改善人们的吃、穿、佳、行、用的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进医疔卫生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江泽民(1)结合材料一、二,分析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凭借票证购买物品的原因。其结束的政策性因素又是什么?

(2)材料三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前提条件是什么?请举例说明材料三中,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吃穿、住行、用的条件改善的表现”。

(3)在当今生活逐渐富裕的情况下,我们应倡导怎样的生活方式?

【答案】(1)当时物资匮乏,国家对生产和供应不得不按计划加以控制和分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

(2)改革开放以来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

衣:衣着丰富多彩,服饰成为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

食:不但能“吃饱”,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

住: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了明显改善。

行:公路运输获得较快发展,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居世界前列。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城市道路建设发展迅速,很多城市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改善城市交通状况。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3)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

【解析】

【详解】

(1)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物资匮乏,国家对生产和供应不得不按计划加以控制和分配。人们凭借票证购买物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当时物资匮乏,国家对生产和供应不得不按计划加以控制和分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

(2)依据题干“改革开放以来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努力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和结合所学知识,”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改革开放以来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吃穿、住行、用的条件改善的表现”。

衣:衣着丰富多彩,服饰成为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

食:不但能“吃饱”,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

住: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了明显改善。

行:公路运输获得较快发展,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居世界前列。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城市道路建设发展迅速,很多城市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改善城市交通状况。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3)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在当今生活逐渐富裕的情况下,我们应倡导是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生活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