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1)
机械润滑知识练习题库

机械润滑知识练习题库姓名:________ 部门:________ 成绩:________1. 润滑管理“五定”原则:定点、定质、定量、定期、定人。
()A、正确B、错误2. 润滑剂一定为液体。
()A、正确B、错误3. 润滑剂具有润滑、冷却、防锈和密封等作用。
()A、正确B、错误4. 润滑剂中的钠基润滑脂耐热不耐水。
()A、正确B、错误4. 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是粘度。
()A、正确B、错误5. 润滑油的牌号越大,粘度越高。
()A、正确B、错误6. 润滑油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A、正确B、错误7. 润滑油的闪点范围为120~340ºC。
()A、正确B、错误8. 润滑油的添加剂中无防冻剂。
()A、正确B、错误9. 润滑油的作用很多,但不能做到防振。
()10.润滑油的牌号是指在40ºC时润滑油运动粘度数字的整数值。
()A、正确B、错误11.润滑油的牌号按油的粘度划分为20种。
牌号数字越大,油粘度越高,即油越稠。
()A、正确B、错误12.润滑油的粘度表示油的稀稠程度,粘度值越小,表明油越稠。
()A、正确B、错误13.润滑脂由润滑油添加各种稠化剂和稳定剂制成的膏状润滑剂,习惯上称为黄油。
()A、正确B、错误14.润滑脂摩擦阻力较大,散热快,不宜于高速、高温场合。
()A、正确B、错误15.润滑脂适用于在冲击、振动、间歇运转、变速等条件下使用。
()A、正确B、错误16.润滑脂在一般转速、温度和载荷条件下应用较多,特别是滚动轴承的润滑。
()A、正确B、错误17.润滑脂的主要性能指标是针入度和滴点。
()A、正确B、错误18.润滑脂中润滑油占70% ~90%。
()A、正确B、错误B、错误20.润滑脂的针入度牌号由大到小分为0~9,牌号越大,针入度越小,润滑脂越稠。
()A、正确B、错误21.润滑脂和润滑油在使用时能完全互相代替。
()A、正确B、错误22.润滑点多而集中、负荷较大、转速较高的重要机械设备(内燃机、机床主轴箱)应选用压力强制润滑。
润滑油基本性能指标

润滑油的基本性能指标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
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
润滑油基础油主要生产过程有:常减压蒸馏、溶剂脱沥青、溶剂精制、溶剂脱蜡、白土或加氢补充精制。
润滑油的基本性能包括一般理化性能、特殊理化性能和模拟台架试验。
润滑油最主要的性能是粘度、氧化安定性和润滑性,它们与润滑油馏分的组成密切相关。
粘度是反映润滑油流动性的重要质量指标。
不同的使用条件具有不同的粘度要求。
重负荷和低速度的机械要选用高粘度润滑油。
氧化安定性表示油品在使用环境中, 由于温度、空气中氧以及金属催化作用所表现的抗氧化能力。
油品氧化后,根据使用条件会生成细小的沥青质为主的碳状物质,呈粘滞的漆状物质或漆膜,或粘性的含水物质,从而降低或丧失其使用性能。
润滑性表示润滑油的减磨性能。
一、一般理化性能 1、外观($6皿^2M6)定义:油品的外在表观形象。
意义:油品的颜色,往往可以反映其精制程度和稳定性。
对于基础油来说,一般精制程度越高,其烃的氧化物和硫化物脱除的越干净,颜色也就越浅。
但是,即使精制的条件相同,不同油源和基属的原油所生产的基础油,其颜色和透明度也可能是不相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的。
对于新的成品润滑油,由于添加剂的使用,颜色作为判断基础油精制程度高低的指标已失去了它原来的意义。
检测方法:目测。
影响因素:原料油的化学组成与性质,加氢精制反应程度(反应温度、压力、氢油比、空速、催化剂活性等),与白土接触时间长短,补充精制过程中白土类型与用量。
2、色度(chromaticity)定义:用来评价色质刺激。
颜色是由亮度和色度共同表示的,而色度则是不包括亮度在内的颜色的性质,它反映的是颜色的色调和饱和度。
其值由色度坐标或主波长(或补色波长)和纯度确定。
意义:油品的颜色,往往可以反映其精制程度和稳定性。
润滑油知识问答

润滑油知识问答1、润滑油种类和作用如何?汽车使用的润滑油主要有内燃机油、齿轮油、制动液和润滑脂等。
其作用是降低摩擦、减少磨损、散热冷却、密封防护、促进汽车的正常工作。
润滑油在机械中可以起到润滑、冷却、冲洗、密封、保护、减震、卸荷等作用。
2、润滑油主要指标是什么?润滑油的主要指标有:粘度、粘度指数、闪点和燃点、灰分、残炭值。
3、润滑油应具有哪些性能?(1)合适的粘度及良好的粘温性能;(2)清洁分散性能(3)抗氧化安定性能好;、(4)抗磨性能好;(5)防腐、防锈性能好(6)抗泡性能好。
4、润滑油有哪些作用?(1)润滑与减磨作用;(2)冷却发动机部件作用;(3)密封燃烧室作用;(4)保持发动机部件清洁作用;(5)防锈和抗腐蚀作用。
5、我国润滑油按粘度等级分类是如何分类的?我国润滑油粘度等级分类是采用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 分类标准,共分为0W、5W、10W、15W、20W、25W、20、30、40、50、60号十一个级别。
在我国, 夏季一般使用粘度为40 号的发动机油. 南方少数地方使用50 号的发动机油. 我国冬季南方一般使用粘度为30 号的发动机油.北方,则需使用10W、15W的油,极少数严寒地区还需5W油。
此外,还有冬夏通用,南北通用,同时具有节能效果的多级油(XW/XX)。
“ W ”代表(冬天),W前的数字(0、5、10、15、20),和W后面的数字(30、40、50)均代表油品在100℃时的运动粘度分级。
0W、5W、10W、15W、20W、25W,泵送极限最高温度分别为-35℃、-30℃、-25℃、-20℃、-15℃、-5℃。
(数字越大,适用温度越高尾缀W的牌号,适用于冬季;不带尾缀W的牌号,适用于常温和夏季;若两个号连在一起,则表示是多级油,其性能满足两个粘度等级的要求)。
6、不同粘度等级的润滑油使用温度范围如何确定?润滑油的粘度等级与使用的大致气温范围见下表:粘度等级使用的大致气温范围(C)粘度等级使用的大致气温范围(C)0W -55--10 15W/40 -15-40 5W/20 -30--5 20W/40 -5-4010W -20-10 30 0-40 10W/30 -20-30 40 20-50 15W/30 -15-307、我国润滑油按质量分类是怎么分的?答:我国润滑油的标准已与国际标准接轨,质量档次采用美国美国石油学会(API)提出的标准.汽油机油按质量水平分为SC、SD、SE、SF、SG、SH、SJ(一般情况下油质与性能的良好顺序为SC至SJ)柴油机油按按质量水平分为CC、CD、CE、CF-4 (一般情况下油质与性能的良好顺序为CC至CF)。
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1)

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满意答案相关答案运动黏度,闪点,倾点,针入度,从这些数据上判定邮品的api质量等级和sae 黏度等级。
一般润滑油外包装上会标示,比如API SM SAE5w40,就表示该油品质量级别是sm,黏度等级是5w302010-1-16 16:49润滑油的主要指标有:粘度、粘度指数、倾点和凝点、闪点和燃点、灰分、残炭值。
1、粘度粘度就是在一定温度下润滑油流动的速度,它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一般国际上采用40℃和100℃时的粘度作为标准。
粘度是各种润滑油分类分级的指标,对质量鉴别和确定有决定性意义。
2、粘度指数粘度指数是表示油品随温度变化这个特性的一个约定量值。
粘度指数越高,表示油品的粘度随温度变化越小。
3、倾点和凝点倾点是在规定的条件下被冷却的试样能流动时的最低温度,凝点是试样在规定的条件下冷却到停止移动时的最高温度,均以℃表示。
倾点或凝点是一个条件试验值,并不等于实际使用的流动极限。
4、闪点润滑油的闪点是润滑油的贮存、运输和使用的一个安全指标,同时也是润滑油的挥发性指标。
闪点低的润滑油,挥发性高,容易着火,安全性差,润滑油挥发性高,在工作过程中容易蒸发损失,严重时甚至引起润滑油粘度增大,影响润滑油的使用。
重质润滑油的闪点如突然降低,可能发生轻油混入事故。
从安全角度考虑,石油产品的安全性是根据其闪点的高低而分类的:闪点在45℃以下的为易燃品,闪点在45℃以上的产品为可燃品。
5、燃点燃点又叫着火点,是指可燃性液体表面上的蒸汽和空气的混合物与火接触而发生火焰能继续燃烧不少于5s时的温度。
可在测定闪点后继续在同一标准仪器中测定。
可燃性液体的闪点和燃点表明其发生爆炸或火灾的可能性的大小,对运输、储存和使用的安全有极大关系。
6、润滑油的灰分润滑油的灰分,是润滑油在规定的条件下完全燃烧后,剩下的残留物(不燃物)。
润滑油的灰分主要是由润滑油完全燃烧后生成的金属盐类和金属氧化物所组成。
润滑油常规五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润滑油常规五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概述部分旨在对润滑油常规五项进行简要介绍和概括,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的了解。
润滑油在机械设备运转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主要用于减少摩擦、冷却和密封。
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提升,润滑油的质量和性能也受到了更高的关注。
本文将重点介绍润滑油常规五项,它们是指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满足的基本要求。
这包括黏度、氧化稳定性、抗磨性、防锈性和清洁性。
黏度是润滑油流动性的指标,不同的设备对黏度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氧化稳定性则是衡量润滑油在高温环境下的耐氧化性能,它直接影响润滑油的使用寿命。
抗磨性和防锈性是润滑油对机械设备起到保护作用的指标,能够减少零部件的磨损和腐蚀。
而清洁性则是指润滑油对设备内部的杂质和污染物的清除能力,保持设备内部清洁,减少故障和损坏的发生。
通过对润滑油常规五项的介绍和了解,读者可以更好地选择和使用适合自己设备的润滑油,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和更换的频率。
在今后的文章中,将逐一详细介绍这五项要求,并探讨润滑油在不同条件下的应用和优化方法,希望能给读者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参考。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编写: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本文的整体构架和各个部分的内容安排,以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全文的组成和逻辑。
本文按照以下结构来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为引言,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在概述中,将简要介绍润滑油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的背景,以引发读者的兴趣和关注。
接下来,将详细说明文章的结构,即各个部分的主题和内容安排,以便读者对全文的脉络有个清晰的了解。
最后,在目的部分,将明确阐述本文的写作目标和意义,解释为什么要撰写这篇长文,以期为读者提供有关润滑油常规五项的全面知识。
第二部分为正文,主要分为第一要点和第二要点。
在每个要点中,将详细介绍润滑油的常规五项,包括其定义、作用、相关的技术要求和实际应用等内容。
润滑油主要指标

润滑油主要指标⼀、润滑油的主要质量指标1、粘度:粘度是选择润滑油的⾸要指标。
应根据设备摩擦部位的速度、减息、负荷、温度、功率、⼤⼩、密封程度选⽤油品,粘度过⼩会形成半液体润滑或边界润滑,⽽加速运动副磨损,同时也易漏油;粘度过⼤,流动性差,渗透性差,散热性差,内摩擦阻⼒⼤,启动困难,消耗功率⼤,也会增加运动副磨损。
因此油品粘度合理是运动副润滑的重要因素。
2、酸值:酸值是保证机件不受腐蚀的指标之⼀。
在使⽤过程中,因氧化分解作⽤,酸值不断增加,当增加到⼀定程度,就应⽴即换新油,否则可能对机件产⽣腐蚀。
换油时,需把旧油清洗⼲净,否则会加速新油氧化,缩短新油使⽤寿命。
实验证明,只要有1%旧油残存,就会失新油的使⽤寿命缩短75%,因此换油时应彻底清洗。
3、⽔分:⽔分的存在能实在0℃以下⼯作的运动副发⽣油路堵塞;燃料油发热量降低;液压油形成⽓泡,产⽣⽓阻,影响设备⼯作性能。
⽔分会促进油品乳化,降低粘度和油膜强度,促使油品氧化变质,增加油泥,加重含酸油品对机件腐蚀,使油品的添加剂沉淀,失去应有作⽤。
在新油中不允许有⽔分的存在,在储运中要严防⽔分侵⼊油中。
若在油中验证有⽔分存在,应禁⽤和换新油。
4、机械杂质:机械杂质就是指存在于润滑油中不溶于汽油、⼄醇和苯等溶剂的沉淀物或胶状悬浮物。
机械杂质来源于润滑油的⽣产、贮存和使⽤中的外界污染或机械本⾝磨损,⼤部分是砂⽯和积碳类,以及由添加剂带来的⼀些难溶于溶剂的有机⾦属盐。
机械杂质是润滑油质量的重要指标之⼀。
它通常指油中所含的尘⼟、泥沙、⾦属粉末、砂轮粉末等不溶性杂质。
杂质的存在会破坏油膜,加速运动副的磨损,甚⾄直接研损机件,造成抱轴;还会堵塞油路或过滤器,造成设备润滑故障,影响正常⽣产。
因此,当油品中机械杂质超过⼀定量(0.2%)时,就应⽴即换新油。
5、凝点:润滑油试样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冷却⾄停⽌流动时的最⾼温度称为凝点。
⽽试样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被冷却的试样能够流动的最低温度称为倾点。
润滑油性能指标

润滑油性能指标((1)黏度:黏度大,要增加压缩机的功耗,黏度过小,则摩擦面之间不能形成必要的油膜,会加快磨损。
小型压缩机通常使用18号冷冻机油。
(2)浊点:润滑油中都含有微量石蜡。
当温度降低时,石蜡要从油中析出,使油变得混浊,开始析出石蜡的温度称为浊点。
析出的石蜡会沉积在毛细管内辟或膨胀阀节流孔处,使制冷剂流量变小,而影响制冷性能。
电冰箱压缩机使用的润滑油浊点应不高于-28℃。
(3)凝固点:润滑油的流动性随着温度降低而下降,在试验条件下冷却到停止流动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
凝固点太高,会堵塞毛细管或膨胀阀,也会凝结在蒸发器内,影响传热效率。
对于冷藏、冷冻设备使用的机组,润滑油的凝固点应不高于40℃。
对于低温箱应选择凝固点低于其蒸发温度的润滑。
(4)闪点:加热润滑油,直到产生的油蒸气与明火接触能发生闪火的最低温度标为闪点。
闪点越高,质量越好,冷冻机通常要求润滑油的闪点不低于160℃。
(5)化学稳定性,抗氧化性: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要与制冷系统中残留的微量空气、水分相接触,在较高的排气温度下,会产生氧化聚合反应。
润滑油氧化后生成有机酸,对金属和绝缘材料产生腐蚀作用,并产生阀门结炭、零件镀铜等现象。
轻者影响使用寿命,重者可能烧毁电动机,因此,要求润滑油要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和化学稳定性,并以润滑油氧化后生成的沉淀物多少和氧化后的酸值来表示。
(6)击穿电压:是对润滑油电绝缘性能的要求,这对封闭式压缩机至关重要。
一般要求在保持2.5mm间隙的一对电极上施加电压25kV不致产生击穿现象。
(7)水分、机械杂质和溶胶:润滑油含水不大于15mg/kg。
但经过严格脱水的润滑油,具有很强的吸湿性,如长时间与空气接触,每1kg润滑油可从空气中吸收10g的水分,因此,在储运和使用过程,应尽可能避免长时间与空气接触。
机械杂质会加剧摩擦副的磨损,润滑油中应无机械杂质。
润滑油的主要指标

好的润滑油有五大功能、六大特性。
五大功能:润滑、清洁、冷却、密封、防腐蚀;六大特性:粘温性、抗氧化性、抗剪切性、抗泡性、抗乳化性、相容性等以上功能及特性主要是通过机油中所含添加剂实现的,也是车辆的使用需求发动机转数越高、环境越苛刻、对机油的抗氧化能力和抗剪切能力要求越高,而清洁功能可以使发动机里积碳被清理出去。
如果你经常跑高速就必须用合成机油。
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有:(1)外观(色度)油品的颜色,往往可以反映其精制程度和稳定性。
对于基础油来说,一般精制程度越高,其烃的氧化物和硫化物脱除的越干净,颜色也就越浅。
但是,即使精制的条件相同,不同油源和基属的原油所生产的基础油,其颜色和透明度也可能是不相同的。
对于新的成品润滑油,由于添加剂的使用,颜色作为判断基础油精制程度高低的指标已失去了它原来的意义。
(2)密度密度是润滑油最简单、最常用的物理性能指标。
润滑油的密度随其组成中含碳、氧、硫的数量的增加而增大,因而在同样粘度或同样相对分子质量的情况下,含芳烃多的,含胶质和沥青质多的润滑油密度最大,含环烷烃多的居中,含烷烃多的最小。
(3)粘度粘度反映油品的内摩擦力,是表示油品油性和流动性的一项指标。
在未加任何功能添加剂的前提下,粘度越大,油膜强度越高,流动性越差。
(4)粘度指数粘度指数表示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程度。
粘度指数越高,表示油品粘度受温度的影响越小,其粘温性能越好,反之越差。
(5)闪点闪点是表示油品蒸发性的一项指标。
油品的馏分越轻,蒸发性越大,其闪点也越低。
反之,油品的馏分越重,蒸发性越小,其闪点也越高。
同时,闪点又是表示石油产品着火危险性的指标。
油品的危险等级是根据闪点划分的,闪点在45℃以下为易燃品,45℃以上为可燃品,在油品的储运过程中严禁将油品加热到它的闪点温度。
在粘度相同的情况下,闪点越高越好。
因此,用户在选用润滑油时应根据使用温度和润滑油的工作条件进行选择。
一般认为,闪点比使用温度高20~30℃,即可安全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满意答案相关答案运动黏度,闪点,倾点,针入度,从这些数据上判定邮品的api质量等级和sae黏度等级。
一般润滑油外包装上会标示,比如API SM SAE5W40就表示该油品质量级别是sm,黏度等级是5w30 2010-1-16 16:49润滑油的主要指标有:粘度、粘度指数、倾点和凝点、闪点和燃点、灰分、残炭值。
1、粘度粘度就是在一定温度下润滑油流动的速度,它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一般国际上采用40C和100C时的粘度作为标准。
粘度是各种润滑油分类分级的指标,对质量鉴别和确定有决定性意义。
2、粘度指数粘度指数是表示油品随温度变化这个特性的一个约定量值。
粘度指数越高,表示油品的粘度随温度变化越小。
3、倾点和凝点倾点是在规定的条件下被冷却的试样能流动时的最低温度,凝点是试样在规定的条件下冷却到停止移动时的最高温度,均以C表示。
倾点或凝点是一个条件试验值,并不等于实际使用的流动极限。
4、闪点润滑油的闪点是润滑油的贮存、运输和使用的一个安全指标,同时也是润滑油的挥发性指标。
闪点低的润滑油,挥发性高,容易着火,安全性差,润滑油挥发性高,在工作过程中容易蒸发损失,严重时甚至引起润滑油粘度增大,影响润滑油的使用。
重质润滑油的闪点如突然降低,可能发生轻油混入事故。
从安全角度考虑,石油产品的安全性是根据其闪点的高低而分类的:闪点在45C以下的为易燃品,闪点在45C以上的产品为可燃品。
5、燃点燃点又叫着火点,是指可燃性液体表面上的蒸汽和空气的混合物与火接触而发生火焰能继续燃烧不少于5s时的温度。
可在测定闪点后继续在同一标准仪器中测定。
可燃性液体的闪点和燃点表明其发生爆炸或火灾的可能性的大小,对运输、储存和使用的安全有极大关系。
&润滑油的灰分润滑油的灰分,是润滑油在规定的条件下完全燃烧后,剩下的残留物(不燃物)。
润滑油的灰分主要是由润滑油完全燃烧后生成的金属盐类和金属氧化物所组成。
含有添加剂的润滑油的灰分较高。
润滑油中灰分的存在,使润滑油在使用中积碳增加,润滑油的灰分过高时,将造成机械零件的磨损。
7、残炭值润滑油中的沥青质,胶质及多环芳烃的叠合物是形成残炭的主要物质。
因此残炭是油品中胶状物质和不稳定化合物的间接指标。
残炭越大,油品中不稳定的烃类和胶状物质就越多,反之,则越少。
根据残炭的大小,可大致判定油品在压缩机中结炭的倾向。
对于润滑油料来讲,残炭值可间接表示润滑油的精制程度,精制程度越深的润滑油,残炭值就越小。
以上是主要指标2010-1-17 09:19当你买一桶润滑油时,我指的是车用,主要要从API和SAE两个方面来反映次油品的好坏!但要是工业润滑油则另当别论!2010-1-18 15:10好的润滑油有五大功能、六大特性。
五大功能:润滑、清洁、冷却、密封、防腐蚀;六大特性:粘温性、抗氧化性、抗剪切性、抗泡性、抗乳化性、相容性等以上功能及特性主要是通过机油中所含添加剂实现的,也是车辆的使用需求发动机转数越高、环境越苛刻、对机油的抗氧化能力和抗剪切能力要求越高,而清洁功能可以使发动机里积碳被清理出去。
如果你经常跑高速就必须用合成机油。
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有:(1)外观(色度)油品的颜色,往往可以反映其精制程度和稳定性。
对于基础油来说,一般精制程度越高,其烃的氧化物和硫化物脱除的越干净,颜色也就越浅。
但是,即使精制的条件相同,不同油源和基属的原油所生产的基础油,其颜色和透明度也可能是不相同的。
对于新的成品润滑油,由于添加剂的使用,颜色作为判断基础油精制程度高低的指标已失去了它原来的意义。
(2)密度密度是润滑油最简单、最常用的物理性能指标。
润滑油的密度随其组成中含碳、氧、硫的数量的增加而增大,因而在同样粘度或同样相对分子质量的情况下,含芳烃多的,含胶质和沥青质多的润滑油密度最大,含环烷烃多的居中,含烷烃多的最小。
(3)粘度粘度反映油品的内摩擦力,是表示油品油性和流动性的一项指标。
在未加任何功能添加剂的前提下,粘度越大,油膜强度越高,流动性越差。
(4)粘度指数粘度指数表示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程度。
粘度指数越高,表示油品粘度受温度的影响越小,其粘温性能越好,反之越差。
(5)闪点闪点是表示油品蒸发性的一项指标。
油品的馏分越轻,蒸发性越大,其闪点也越低。
反之,油品的馏分越重,蒸发性越小,其闪点也越高。
同时,闪点又是表示石油产品着火危险性的指标。
油品的危险等级是根据闪点划分的,闪点在45C以下为易燃品,45C以上为可燃品,,在油品的储运过程中严禁将油品加热到它的闪点温度。
在粘度相同的情况下,闪点越高越好。
因此,用户在选用润滑油时应根据使用温度和润滑油的工作条件进行选择。
一般认为,闪点比使用温度高20〜30C,即可安全使用。
(6)凝点和倾点凝点是指在规定的冷却条件下油品停止流动的最高温度。
油品的凝固和纯化合物的凝固有很大的不同。
油品并没有明确的凝固温度,所谓"凝固"只是作为整体来看失去了流动性,并不是所有的组分都变成了固体。
润滑油的凝点是表示润滑油低温流动性的一个重要质量指标。
对于生产、运输和使用都有重要意义。
凝点高的润滑油不能在低温下使用。
相反,在气温较高的地区则没有必要使用凝点低的润滑油。
因为润滑油的凝点越低,其生产成本越高,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一般说来,润滑油的凝点应比使用环境的最低温度低5~7C。
但是特别还要提及的是,在选用低温的润滑油时,应结合油品的凝点、低温粘度及粘温特性全面考虑。
因为低凝点的油品,其低温粘度和粘温特性亦有可能不符合要求。
凝点和倾点都是油品低温流动性的指标,两者无原则的差别,只是测定方法稍有不同。
同一油品的凝点和倾点并不完全相等,一般倾点都高于凝点2〜3C,但也有例外。
(7)酸值、碱值和中和值酸值是表示润滑油中含有酸性物质的指标,单位是mgKOH/g酸值分强酸值和弱酸值两种,两者合并即为总酸值(简称TAN。
我们通常所说的"酸值",实际上是指"总酸值(TAN)"。
碱值是表示润滑油中碱性物质含量的指标,单位是mgKOH/g碱值亦分强碱值和弱碱值两种,两者合并即为总碱值(简称TBN。
我们通常所说的"碱值"实际上是指"总碱值(TBN)"。
中和值实际上包括了总酸值和总碱值。
但是,除了另有注明,一般所说的" 中和值",实际上仅是指"总酸值",其单位也是mgKOH/g(8)水分水分是指润滑油中含水量的百分数,通常是重量百分数。
润滑油中水分的存在,会破坏润滑油形成的油膜,使润滑效果变差,加速有机酸对金属的腐蚀作用,锈蚀设备,使油品容易产生沉渣。
总之,润滑油中水分越少越好。
(9)机械杂质机械杂质是指存在于润滑油中不溶于汽油、乙醇和苯等溶剂的沉淀物或胶状悬浮物。
这些杂质大部分是砂石和铁屑之类,以及由添加剂带来的一些难溶于溶剂的有机金属盐。
通常,润滑油基础油的机械杂质都控制在0.005%以下(机杂在0.005%以下被认为是无)。
(10)灰分和硫酸灰分灰分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灼烧后剩下的不燃烧物质。
灰分的组成一般认为是一些金属元素及其盐类。
灰分对不同的油品具有不同的概念,对基础油或不加添加剂的油品来说,灰分可用于判断油品的精制深度。
对于加有金属盐类添加剂的油品(新油),灰分就成为定量控制添加剂加入量的手段。
国外采用硫酸灰分代替灰分。
其方法是:在油样燃烧后灼烧灰化之前加入少量浓硫酸,使添加剂的金属元素转化为硫酸盐。
(11)残炭油品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受热蒸发和燃烧后形成的焦黑色残留物称为残炭。
残炭是润滑油基础油的重要质量指标,是为判断润滑油的性质和精制深度而规定的项目。
润滑油基础油中,残炭的多少,不仅与其化学组成有关,而且也与油品的精制深度有关,润滑油中形成残炭的主要物质是:油中的胶质、沥青质及多环芳烃。
这些物质在空气不足的条件下,受强热分解、缩合而形成残炭。
油品的精制深度越深,其残炭值越小。
一般讲,空白基础油的残炭值越小越好。
现在,许多油品都含有金属、硫、磷、氮元素的添加剂,它们的残炭值很高,因此含添加剂油的残炭已失去残炭测定的本来意义。
机械杂质、水分、灰分和残炭都是反映油品纯洁性的质量指标,反映了润滑基础油精制的程度。
2010-1-21 12:51润滑油质量指标的意义一、水分1.石油产品中水分的来源有几种?(1)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进入石油产品中的水。
(2)石油产品有一定程度的吸水性,能从大气中或与水接触时,吸收和溶解一部分水。
汽油、煤油几乎不与水混合,但可溶有不超过0.01%的水。
把这为数极少的溶解水完全除去是较困难的。
2.石油产品中存在的状态主要有几种?(1)悬浮状:水分以水滴形态悬浮于油中。
多发生于粘度较大的重油。
(2)浮化状:水分以极细小的水滴状均匀分散于油中。
这种分散很细的乳浊液,由于水滴微粒极小,比悬浮状水更难从石油中分出。
(3)溶解状:水分溶解于油中。
其能溶解在油中的量,决定于石油产品化学成分和温度。
通常,烷烃、环烷烃及烯烃溶解水的能力较弱,芳香烃能溶解较多的水分。
温度越高,水能溶解于油品的数量越多。
一般汽油、煤油、柴油和某些轻润滑油溶解水的数量很少,用GB/T260无法测出,可忽略不计。
3.水分对生产和应用有何意义?(1)轻质油品中的水分会使燃烧过程恶化。
并能将溶解的盐带入汽缸内,生成积炭,增加汽缸的磨损。
(2)在低温情况下,燃料中的水会结冰,堵塞燃料导管和滤清器,妨碍发动机燃料系统的燃料供给。
(3)石油产品中有水时,会加速油品的氧化和胶化。
(4)润滑油有水时不但会引起发动机零件的腐蚀,而且水和高于100度的金属零件接触时会形成蒸汽,破坏润滑油膜。
(5)加速有机酸对金属的腐蚀,造成锈蚀。
使添加剂失效,低温流动性变差,堵塞油路,防碍油的循环及供油。
(6)还能使油品乳化加剧,使变压器油的耐电压下降。
二、水溶性酸碱1.什么叫石油产品的水溶性酸碱?石油产品的水溶性酸或碱是指加工及贮存过程中落入石油产品内的可溶于水的矿物酸碱。
矿物酸主要为硫酸及其衍生物,包括磺酸和酸性硫酸酯。
水溶性碱主要为苛性钠和碳酸钠。
它们多是由于用酸碱精制时清除不净,由其残余物所形成的。
2.石油产品水溶性酸碱在生产和应用中有什么意义?(1)石油产品中有水溶性酸碱,表明经酸碱精制处理后,酸没有完全中和或碱洗后用水冲洗得不完全。
这些矿物酸碱在生产、使用或贮存时,能腐蚀与其接触的金属构件。
水溶性酸几乎对所有金属都有强烈的腐蚀作用,而碱只对铝腐蚀。
汽油中如有水溶性碱,在它的作用下,汽化器的铝制零件会生成氢氧化铝的胶体物质,堵塞油路、滤清器及油嘴。
(2)油品中存有水溶性酸碱会促使油品老化。
因为油中存有水溶性酸碱,在大气中的水分、氧气的相互作用及受热情况下,天长日久就会引起油品氧化、胶化及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