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1)

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1)
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1)

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

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

满意答案

相关答案

运动黏度,闪点,倾点,针入度,从这些数据上判定邮品的api质量等级和sae

黏度等级。一般润滑油外包装上会标示,比如API SM SAE5W40就表示该油品

质量级别是sm,黏度等级是5w30 2010-1-16 16:49

润滑油的主要指标有:粘度、粘度指数、倾点和凝点、闪点和燃点、灰分、残炭值。

1、粘度

粘度就是在一定温度下润滑油流动的速度,它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国际上采用40C和100C时的粘度作为标准。粘度是各种润滑油分类分级的指标,对质量鉴别和确定有决定性意义。

2、粘度指数

粘度指数是表示油品随温度变化这个特性的一个约定量值。粘度指数越高,表示油品的粘度随温度变化越小。

3、倾点和凝点

倾点是在规定的条件下被冷却的试样能流动时的最低温度,凝点是试样在规定的条件下冷却到停止移动时的最高温度,均以C表示。倾点或凝点是一个条件试验值,并不等于实际使用的流动极限。

4、闪点

润滑油的闪点是润滑油的贮存、运输和使用的一个安全指标,同时也是润滑油的挥发性指标。闪点低的润滑油,挥发性高,容易着火,安全性差,润滑油挥发性高,在工作过程中容易蒸发损失,严重时甚至引起润滑油粘度增大,影响润滑油的使用。重质润滑油的闪点如突然降低,可能发生轻油混入事故。从安全角度考虑,石油产品的安全性是根据其闪点的高低而分类的:闪点在45C以下的为易

燃品,闪点在45C以上的产品为可燃品。

5、燃点

燃点又叫着火点,是指可燃性液体表面上的蒸汽和空气的混合物与火接触而发生火焰能继续燃烧不少于5s时的温度。可在测定闪点后继续在同一标准仪器中测定。可燃性液体的闪点和燃点表明其发生爆炸或火灾的可能性的大小,对运输、储存和使用的安全有极大关系。

&润滑油的灰分

润滑油的灰分,是润滑油在规定的条件下完全燃烧后,剩下的残留物(不燃物)。润滑油的灰分主要是由润滑油完全燃烧后生成的金属盐类和金属氧化物所组成。含有添加剂的润滑油的灰分较高。润滑油中灰分的存在,使润滑油在使用中积碳增加,润滑油的灰分过高时,将造成机械零件的磨损。

7、残炭值

润滑油中的沥青质,胶质及多环芳烃的叠合物是形成残炭的主要物质。因此残炭是油品中胶状物质和不稳定化合物的间接指标。残炭越大,油品中不稳定的烃类和胶状物质就越多,反之,则越少。根据残炭的大小,可大致判定油品在压缩机中结炭的

倾向。对于润滑油料来讲,残炭值可间接表示润滑油的精制程度,精制程度越深的润滑油,残炭值就越小。

以上是主要指标

2010-1-17 09:19

当你买一桶润滑油时,我指的是车用,主要要从API和SAE两个方面来反映次油品的好坏!但要是工业润滑油则另当别论!

2010-1-18 15:10

好的润滑油有五大功能、六大特性。

五大功能:润滑、清洁、冷却、密封、防腐蚀;六大特性:粘温性、抗氧化性、抗剪切性、抗泡性、抗乳化性、相容性等

以上功能及特性主要是通过机油中所含添加剂实现的,也是车辆的使用需求发动机转数越高、环境越苛刻、对机油的抗氧化能力和抗剪切能力要求越高,而清洁功能可以使发动机里积碳被清理出去。如果你经常跑高速就必须用合成机油。

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有:

(1)外观(色度)

油品的颜色,往往可以反映其精制程度和稳定性。对于基础油来说,一般精制程度越高,其烃的氧化物和硫化物脱除的越干净,颜色也就越浅。但是,即使精制的条件相同,不同油源和基属的原油所生产的基础油,其颜色和透明度也可能是不相同的。

对于新的成品润滑油,由于添加剂的使用,颜色作为判断基础油精制程度高低的指标已失去了它原来的意义。

(2)密度

密度是润滑油最简单、最常用的物理性能指标。润滑油的密度随其组成中含碳、氧、硫的数量的增加而增大,因而在同样粘度或同样相对分子质量的情况下,含芳烃多的,含胶质和沥青质多的润滑油密度最大,含环烷烃多的居中,含烷烃多的最小。

(3)粘度

粘度反映油品的内摩擦力,是表示油品油性和流动性的一项指标。在未加任何功能添加剂的前提下,粘度越大,油膜强度越高,流动性越差。

(4)粘度指数

粘度指数表示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程度。粘度指数越高,表示油品粘度受温度的影响越小,其粘温性能越好,反之越差。

(5)闪点

闪点是表示油品蒸发性的一项指标。油品的馏分越轻,蒸发性越大,其闪点也越低。反之,油品的馏分越重,蒸发性越小,其闪点也越高。同时,闪点又是表示石油产品着火危险性的指标。油品的危险等级是根据闪点划分的,闪点在45C

以下为易燃品,45C以上为可燃品,,在油品的储运过程中严禁将油品加热到它的闪点温度。在粘度相同的情况下,闪点越高越好。因此,用户在选用润滑油时应根据使用温度和润滑油的工作条件进行选择。一般认为,闪点比使用温度高20?30C,即可安全使用。

(6)凝点和倾点

凝点是指在规定的冷却条件下油品停止流动的最高温度。油品的凝固和纯化合物的凝固有很大的不同。油品并没有明确的凝固温度,所谓"凝固"只是作为整体来看失去了流动性,并不是所有的组分都变成了固体。

润滑油的凝点是表示润滑油低温流动性的一个重要质量指标。对于生产、运输和使用都有重要意义。凝点高的润滑油不能在低温下使用。相反,在气温较高的地区则没有必要使用凝点低的润滑油。因为润滑油的凝点越低,其生产成本越高,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一般说来,润滑油的凝点应比使用环境的最低温度低5~7C。但是特别还要提及的是,在选用低温的润滑油时,应结合油品的凝点、低温粘度及粘温特性全面考虑。因为低凝点的油品,其低温粘度和粘温特性亦有可能不符合要求。

凝点和倾点都是油品低温流动性的指标,两者无原则的差别,只是测定方法稍有不同。同一油品的凝点和倾点并不完全相等,一般倾点都高于凝点2?3C,但也有例外。

(7)酸值、碱值和中和值

酸值是表示润滑油中含有酸性物质的指标,单位是mgKOH/g酸值分强酸值和弱酸值两种,两者合并即为总酸值(简称TAN。我们通常所说的"酸值",实际上是指"总酸值(TAN)"。

碱值是表示润滑油中碱性物质含量的指标,单位是mgKOH/g

碱值亦分强碱值和弱碱值两种,两者合并即为总碱值(简称TBN。我们通常所说的"碱值"实际上是指"总碱值(TBN)"。

中和值实际上包括了总酸值和总碱值。但是,除了另有注明,一般所说的" 中和值",实际上仅是指"总酸值",其单位也是mgKOH/g

(8)水分

水分是指润滑油中含水量的百分数,通常是重量百分数。润滑油中水分的存在,会破坏润滑油形成的油膜,使润滑效果变差,加速有机酸对金属的腐蚀作用,锈蚀设备,使油品容易产生沉渣。总之,润滑油中水分越少越好。

(9)机械杂质

机械杂质是指存在于润滑油中不溶于汽油、乙醇和苯等溶剂的沉淀物或胶状悬浮物。这些杂质大部分是砂石和铁屑之类,以及由添加剂带来的一些难溶于溶剂的有机金属盐。通常,润滑油基础油的机械杂质都控制在0.005%以下(机杂在

0.005%以下被认为是无)。

(10)灰分和硫酸灰分

灰分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灼烧后剩下的不燃烧物质。灰分的组成一般认为是一些金属元素及其盐类。灰分对不同的油品具有不同的概念,对基础油或不加添加剂的油品来说,灰分可用于判断油品的精制深度。对于加有金属盐类添加剂的油品(新油),灰分就成为定量控制添加剂加入量的手段。国外采用硫酸灰分代替灰分。其方法是:在油样燃烧后灼烧灰化之前加入少量浓硫酸,使添加剂的金属元素转化为硫酸盐。

(11)残炭

油品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受热蒸发和燃烧后形成的焦黑色残留物称为残炭。残炭是润滑油基础油的重要质量指标,是为判断润滑油的性质和精制深度而规定的项目。润滑油基础油中,残炭的多少,不仅与其化学组成有关,而且也与油品的精制深度有关,润滑油中形成残炭的主要物质是:油中的胶质、沥青质及多环芳烃。这些物质在空气不足的条件下,受强热分解、缩合而形成残炭。油品的精制深度越深,其残炭值越小。一般讲,空白基础油的残炭值越小越好。

现在,许多油品都含有金属、硫、磷、氮元素的添加剂,它们的残炭值很高,因此含添加剂油的残炭已失去残炭测定的本来意义。机械杂质、水分、灰分和残炭都是反映油品纯洁性的质量指标,反映了润滑基础油精制的程度。

2010-1-21 12:51

润滑油质量指标的意义

一、水分

1.石油产品中水分的来源有几种?

(1)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进入石油产品中的水。

(2)石油产品有一定程度的吸水性,能从大气中或与水接触时,吸收和溶解一部分水。汽油、煤油几乎不与水混合,但可溶有不超过0.01%的水。把这为数极少的溶解水完全除去是较困难的。

2.石油产品中存在的状态主要有几种?

(1)悬浮状:水分以水滴形态悬浮于油中。多发生于粘度较大的重油。

(2)浮化状:水分以极细小的水滴状均匀分散于油中。这种分散很细的乳浊液,

由于水滴微粒极小,比悬浮状水更难从石油中分出。

(3)溶解状:水分溶解于油中。其能溶解在油中的量,决定于石油产品化学成分和温度。通常,烷烃、环烷烃及烯烃溶解水的能力较弱,芳香烃能溶解较多的水分。温度越高,水能溶解于油品的数量越多。一般汽油、煤油、柴油和某些轻润滑油溶解水的数量很少,用GB/T260无法测出,可忽略不计。

3.水分对生产和应用有何意义?

(1)轻质油品中的水分会使燃烧过程恶化。并能将溶解的盐带入汽缸内,生成积炭,增加汽缸的磨损。

(2)在低温情况下,燃料中的水会结冰,堵塞燃料导管和滤清器,妨碍发动机燃料系统的燃料供给。

(3)石油产品中有水时,会加速油品的氧化和胶化。

(4)润滑油有水时不但会引起发动机零件的腐蚀,而且水和高于100度的金属

零件接触时会形成蒸汽,破坏润滑油膜。

(5)加速有机酸对金属的腐蚀,造成锈蚀。使添加剂失效,低温流动性变差,堵塞油路,防碍油的循环及供油。

(6)还能使油品乳化加剧,使变压器油的耐电压下降。

二、水溶性酸碱1.什么叫石油产品的水溶性酸碱?石油产品的水溶性酸或碱是指加工及贮存过程中落入石油产品内的可溶于水的矿物酸碱。矿物酸主要为硫酸及其衍生物,包括磺酸和酸性硫酸酯。水溶性碱主要为苛性钠和碳酸钠。它们多是由于用酸碱精制时清除不净,由其残余物所形成的。

2.石油产品水溶性酸碱在生产和应用中有什么意义?

(1)石油产品中有水溶性酸碱,表明经酸碱精制处理后,酸没有完全中和或碱洗后用水冲洗得不完全。这些矿物酸碱在生产、使用或贮存时,能腐蚀与其接触的金属构件。水溶性酸几乎对所有金属都有强烈的腐蚀作用,而碱只对铝腐蚀。汽油中如有水溶性碱,在它的作用下,汽化器的铝制零件会生成氢氧化铝的胶体物质,堵塞油路、滤清器及油嘴。

(2)油品中存有水溶性酸碱会促使油品老化。因为油中存有水溶性酸碱,在大气中的水分、氧气的相互作用及受热情况下,天长日久就会引起油品氧化、胶化及分解。所以在出厂的成品分析中,哪怕是发现有极微量的水溶性酸碱,都认为是不合格,是不能出厂的。

三、酸值

1.什么叫酸值?酸值是表明油品中含有酸性物质的指标,中和 1 克石油产品中的酸性物质所需的氢氧化钾毫克数,称为酸值(用mgKOH/g表示)。所测得的酸值为有机酸和无机酸的总值。但在多数情况下,油品中没有无机酸存在,因此所测定的酸值几乎都代表有机酸。油品中所含有的有机酸主要为环烷酸,是环烷烃的羧基衍生物(多为五碳环)。此外,还有在贮存时因氧化生成的酸性产物。在重质馏分中也含有高分子有机酸,某些油品还含有酚、脂肪酸和一些硫化物、沥青质等酸性化合物。

2.石油产品的酸值对生产和应用有何意义?

(1)根据酸值的大小,可判断油品中所含有的酸性物质的量。一般来说,酸值越

高,在油品中所含有的酸性物质就多。油品中酸性物质的数量随原料与油品精制程度而变化。

(2)按酸值可概略地判断油品对金属的腐蚀性质。油品中有机酸含量少,在无水分和温度低时,对金属不会有腐蚀作用。但当含量多及存在水分时就能腐蚀金属。有机酸的分子量越小,它的腐蚀能力越大。当存在水分时,即使是微量的低分子酸也有强烈的腐蚀作用。石油馏分中的环烷酸虽属弱酸,在有水分情况下,对于某些有色金属也有腐蚀作用,特别是对铅和锌,腐蚀的结果是生成金属皂类。这样的皂类会引起润滑油加速氧化。同时,皂类渐渐聚集在油中成为沉积物,破坏机器正常工作。汽油在储存中氧化所生成的酸性物质,比环烷酸的腐蚀性强,它们的一部分能溶于水中,当油罐中有水落入时,便会增加其腐蚀金属容器的能力。

(3)柴油的酸值对柴油发动机工作状况有非常大的影响。酸值大的柴油会使发动机内的积炭增加,这种积炭是造成活塞磨损和喷嘴结焦的原因。

(4)由酸值大小可判断使用中润滑油的变质程度。润滑油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油品受到氧化逐渐变质,表现在酸值增大。当酸值超过一定限度,就应更换新油。

四、闪点

1.什么叫石油产品的闪点?

在规定的条件下,将油品加热,随油温的升高,油蒸气在液面上的浓度也随之增加,当升到某一温度时,油蒸气和空气组成的混合物中,油蒸气含量达到可燃浓度,若把火焰拿近这种混合物,它就会闪火,把产生这种现象的最低温度称为石油产品的闪点(用C表示)。闪点分为开口闪点和闭口闪点两种测定方法。通

常挥发性较大的轻质石油产品多用闭口杯法测定。对于多数润滑油及重质油,多用开口杯法测定。

在闪点温度下,只能使油蒸气与空气所组成的混合物燃烧,而不能使液体油品燃烧。这是因为在闪点温度下油蒸发速度慢的缘故。这时蒸气混合物很快烧完,来不及产生一批燃烧所需的新蒸气,于是燃烧也就停止。闪点实际上,是微小的爆炸。可燃气与空气混合后,形成爆炸混合物,当火焰靠近它时就发生爆炸。但不是所有的混合都能爆炸,在混合物中可燃气体过少或过多都不会爆炸。过少时由于过剩的空气吸收爆炸点放出的热,因此没有使热扩散到别的部分,以及引起其他部分气体燃烧的可能;过多时,因为混合物内含氧不足,混合物也不会爆炸。按物理本质,闪点相当于加热油品使空气中油蒸气浓度达到爆炸下限时的温度,也就是说油品通常在爆炸下限时闪火。除汽油外,所有其它油在室温条件下,不能形成爆炸混合物所需的蒸气浓度,必须对油品加热才能引起闪火。

2.石油产品的闪点对生产和应用有何意义?

(1)从油品的闪点可判断其馏分组成的轻重。一般的规律是:馏分轻的闪点低,馏分重的闪点高。

(2)从闪点可鉴定油品发生火灾的危险性。因为闪点是有火灾危险出现的最低温度。按闪点的高低可确定其运输、贮存和使用的各种防火安全措施。

(3)对于某些润滑油来说,同时测定开口和闭口闪点,可作为油品含有低沸点混入物的指标,用于生产检查。通常开口闪点要比闭口闪点高20~30 度,这是因为开口闪点在测定时,有一部分油蒸气挥发了。但如果两者结果悬殊太大时,则说明该油混有轻质馏分,或是蒸馏时有裂解现象,或是脱蜡过程中用溶剂精制时,溶剂分离不完全等。

五、铜片腐蚀

1.铜片腐蚀试验法的实质是什么?铜片腐蚀试验法的实质是:把一块一定规格的铜片磨光,用溶剂洗涤晾干后,浸入试油中,加热到一定温度并保持一定时间后,取出铜片,根据其颜色变化,来定性地检查试油中是否含有腐蚀金属的活性硫化物或游离硫。活性硫化物包括:元素硫、硫化氢、低级硫醇、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磺酸和酸性硫酸酯等。二氧化硫多数是用硫酸精制及再蒸馏时,残留的中性及酸性硫酸酯分解生成的。铜片对硫化氢和硫元素的存在非常敏感。铜片在元素硫为百万分之十五的油中,在50 度下经过3小时即覆盖上黑色薄层。在百万分之三的硫化氢作用下,就会有紫红色斑点。在油品中所含有的其它非活性硫化物,如二硫化物,噻吩、多硫化物等,在50 度下对铜片的腐蚀很小,几乎没有颜色的变化。

2.铜片腐蚀试验对生产和应用有何意义?

(1)通过试验可判断油品中是否含有腐蚀金属的活性硫化物。为了脱除原油中所含的硫化氢和低级硫醇,通常在管线里打进碱液或用酸碱精制法,使活性硫化物生成胶质叠合物而除去。

(2)可预知油品在使用时对金属腐蚀的可能性。油品在运输、贮存和使用过程,都和金属接触。它所接触的金属当中,除钢铁之外,还有铜和铅合金、铝合金等。尤其对供油系统中的金属接触关系更大,故铜片腐蚀是油品的重要指标。

六、倾点和凝点

1.什么是倾点和凝点?油品在规定条件下冷却,油品能够流动的最低温度称为倾点,不能流动的最高温度称为凝点。石油产品是多种烃类的复杂混合物。每一种烃类都有它自己的倾点。因此它不象均匀的单体物质,具有一定的倾点。当温度降低时,油品并不立即凝固,要经过一个稠化阶段,在相当宽的温度范围内逐渐凝固。油品凝点只是油品丧失流动性时的近似的最高温度。是测定石油产品力学特性变化温度的常用方法之一,受条件局限性很大。特别是残渣重油,往往同一种产品,由于测定方法和测定条件不一样,所得结果也各不相同。所以,油品凝点从科学观点来看,不是一般意义的物理常数,而是一种条件试验所得的相对数值。为此,不得不在严格的试验条件下测定油品的凝点。2.石油产品在低温时失去流动性的原因是什么?

(1)油品随着温度的降低而粘度增大,当粘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油品丧失流动性。

(2)由于溶解在油品内的石蜡发生结晶所引起。油品冷却到某一临界温度时,石蜡开始形成小结晶体。再进一步冷却时,液相中分出石蜡的现象加剧,并使各单位微粒的结晶体聚合起来,形成所谓“石蜡结晶网络”。在凝固过程中,这种网络延展到全部液体,逐渐地吸住液体,最后完全控制住液相。这样的油品凝固,严格说来只是油品中所含百分之几的石蜡凝固,大部分油品依然是液体。然而这种析出的石蜡结晶是如此均匀地分布在液体中,完全牵制着全部液体微粒,以致全部油品失去流动性。

3.影响石油产品凝点的因素有哪些?

(1)凝点与油品的化学组成有关。由石蜡石油制成的直馏重油,其凝点要比以环烷- 芳香基石油制成的重油高;正构烷烃的凝点随链长的增加而升高;异构烷烃的凝点比正构烷烃的要低;不饱和烃的凝点比饱和烃的凝点低。

(2)凝点与冷却速度有关。冷却速度太快,有些油品凝点偏低,因为当迅速冷却时,随着油品粘度的增大,晶体增长的很慢,在晶体尚未形成坚固的“石蜡结晶网

润滑油基本性能指标

润滑油的基本性能指标 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润滑油基础油主要生产过程有:常减压蒸馏、溶剂脱沥青、溶剂精制、溶剂脱蜡、白土或加氢补充精制。润滑油的基本性能包括一般理化性能、特殊理化性能和模拟台架试验。 润滑油最主要的性能是粘度、氧化安定性和润滑性,它们与润滑油馏分的组成密切相关。粘度是反映润滑油流动性的重要质量指标。不同的使用条件具有不同的粘度要求。重负荷和低速度的机械要选用高粘度润滑油。氧化安定性表示油品在使用环境中,由于温度、空气中氧以及金属催化作用所表现的抗氧化能力。油品氧化后,根据使用条件会生成细小的沥青质为主的碳状物质,呈粘滞的漆状物质或漆膜,或粘性的含水物质,从而降低或丧失其使用性能。润滑性表示润滑油的减磨性能。 一、一般理化性能 1、外观(semblance) 定义:油品的外在表观形象。 意义:油品的颜色,往往可以反映其精制程度和稳定性。对于基础油来说,一般精制程度越高,其烃的氧化物和硫化物脱除的越干净,颜色也就越浅。但是,即使精制的条件相同,不同油源和基属的原油所生产的基础油,其颜色和透明度也可能是不相同的。对于新的成品润滑油,由于添加剂的使用,颜色作为判断基础油精制程度高低的指标已失去了它原来的意义。 检测方法:目测。 影响因素:原料油的化学组成与性质,加氢精制反应程度(反应温度、压力、氢油比、空速、催化剂活性等),与白土接触时间长短,补充精制过程中白土类型与用量。 2、色度(chromaticity) 定义:用来评价色质刺激。颜色是由亮度和色度共同表示的,而色度则是不包括亮度在的颜色的性质,它反映的是颜色的色调和饱和度。其值由色度坐标或主波长(或补色波长)和纯度确定。

发动机地性能指标

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发动机的性能指标用来表征发动机的性能特点,并作为评价各类发动机性能优劣的依据。同时,发动机性能指标的建立还促进了发动机结构的不断改进和创新。因此,发动机构造的变革和多样性是与发动机性能指标的不断完善和提高密切相关的。 一、动力性指标 动力性指标是表征发动机作功能力大小的指标,一般用发动机的有效转矩、有效功率、转速和平均有效压力等作为评价发动机动力性好坏的指标。 1.有效转矩 发动机对外输出的转矩称为有效转矩,记作Te,单位为N·m 。有效转矩与曲轴角位移的乘积即为发动机对外输出的有效功。 2.有效功率 发动机在单位时间对外输出的有效功称为有效功率,记作pe 单位为KW。它等于有效转矩与曲轴角速度的乘积。发动机的有效功率可以用台架试验方法测定,也可用测功器测定有效转矩和曲轴角速度,然后用公式计算出发动机的有效功率pe: 式中:Te—有效转矩,N·m; n—曲轴转速,r/min。 3.发动机转速 发动机曲轴每分钟的回转数称为发动机转速,用n 表示,单位为r/min 。发动机转速的高低,关系到单位时间内作功次数的多少或发动机有效功率的大小,即发动机的有效功率随转速的不同而改变。因此,在说明发动机有效功率的大小时,必须同时指明其相应的转速。在发动机产品标牌上规定的有效功率及其相应的转速分别称作标定功率和标定转速。发动机在标定功率和标定转速下的工作状况称作标定工况。标定功率不是发动机所能发出的最大功率,它是根据发动机用途而制定的有效功率最大使用限度。同一种型号的发动机,当其用途不同时,其标定功率值并不相同。有效转矩也随发动机工况而变化。因此,汽车发动机以其所能输出的最大转矩及其相应的转速作为评价发动机动力性的一个指标。 4.平均有效压力 单位气缸工作容积发出的有效功称为平均有效压力,记作pme,单位为MPa 。显然,平均有效压力越大,发动机的作功能力越强。 二、经济性指标 发动机经济性指标包括有效热效率和有效燃油消耗率等。 1.有效热效率 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热量转化为有效功的百分数称为有效热效率,记作ηe。显然,为获得一定数量的有效功所消耗的热量越少,有效热效率越高,发动机的经济性越好。 2.有效燃油消耗率 发动机每输出1kW 的有效功所消耗的燃油量称为有效燃油消耗率,记作be,单位为g/(kW·h)。 式中:B—发动机在单位时间内的耗油量,kg/h; Pe—发动机的有效功率,kW。 显然,有效燃油消耗率越低,经济性越好。 三、强化指标

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

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 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 满意答案 相关答案 运动黏度,闪点,倾点,针入度,从这些数据上判定邮品的api质量等级和sae 黏度等级。一般润滑油外包装上会标示,比如API SM SAE5w40,就表示该油品质量级别是sm,黏度等级是5w30 2010-1-16 16:49 润滑油的主要指标有:粘度、粘度指数、倾点和凝点、闪点和燃点、灰分、残炭值。 1、粘度 粘度就是在一定温度下润滑油流动的速度,它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国际上采用40℃和100℃时的粘度作为标准。粘度是各种润滑油分类分级的指标,对质量鉴别和确定有决定性意义。 2、粘度指数 粘度指数是表示油品随温度变化这个特性的一个约定量值。粘度指数越高,表示油品的粘度随温度变化越小。 3、倾点和凝点 倾点是在规定的条件下被冷却的试样能流动时的最低温度,凝点是试样在规定的条件下冷却到停止移动时的最高温度,均以℃表示。倾点或凝点是一个条件试验值,并不等于实际使用的流动极限。 4、闪点 润滑油的闪点是润滑油的贮存、运输和使用的一个安全指标,同时也是润滑油的挥发性指标。闪点低的润滑油,挥发性高,容易着火,安全性差,润滑油挥发性高,在工作过程中容易蒸发损失,严重时甚至引起润滑油粘度增大,影响润滑油的使用。重质润滑油的闪点如突然降低,可能发生轻油混入事故。从安全角度考虑,石油产品的安全性是根据其闪点的高低而分类的:闪点在45℃以下的为易燃品,闪点在45℃以上的产品为可燃品。 5、燃点 燃点又叫着火点,是指可燃性液体表面上的蒸汽和空气的混合物与火接触而发生火焰能继续燃烧不少于5s时的温度。可在测定闪点后继续在同一标准仪器中测定。可燃性液体的闪点和燃点表明其发生爆炸或火灾的可能性的大小,对运输、储存和使用的安全有极大关系。 6、润滑油的灰分 润滑油的灰分,是润滑油在规定的条件下完全燃烧后,剩下的残留物(不燃物)。润滑油的灰分主要是由润滑油完全燃烧后生成的金属盐类和金属氧化物所组成。含有添加剂的润滑油的灰分较高。润滑油中灰分的存在,使润滑油在使用中积碳增加,润滑油的灰分过高时,将造成机械零件的磨损。 7、残炭值 润滑油中的沥青质,胶质及多环芳烃的叠合物是形成残炭的主要物质。因此残炭

制冷压缩机的基本性能参数计算

制冷压缩机的基本性能参数计算 一、实际输气量(简称输气量) 在一定工况下, 单位时间内由吸气端输送到排气端的气体质量称为在该工矿下的压缩机质量输气量,单位为。若按吸气状态的容积计算,则其容积输气量为,单位为。于是 二、容积效率? 压缩机的容积效率是实际输气量与理论输气量之比值 (4-2) 它是用以衡量容积型压缩机的气缸工作容积的有效利用程度。 三、制冷量 制冷压缩机是作为制冷机中一重要组成部分而与系统中其它部件,如热交换器,节流装置等配合工作而获得制冷的效果。因此,它的工作能力有必要直观地用单位时间内所产生的冷量——制冷量来表示,单位为,它是制冷压缩机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 (4-3) 式中-制冷剂在给定制冷工况下的单位质量制冷量,单位为; -制冷剂在给定制冷工况下的单位容积制冷量,单位为。 为了便于比较和选用,有必要根据其不用的使用条件规定统一的工况来表示压缩机的制冷量,表4-1列出了我国有关国家标准所规定的不同形式的单级小型往复式制冷压缩机的名义工况及其工作温度。根据标准规定,吸气工质过热所吸收的热量也应包括在压缩机的制冷量内。 表4-1 小型往复式制冷压缩机的名义工况

四、排热量 排热量是压缩机的制冷量和部分压缩机输入功率的当量热量之和,它是通过系统中的冷凝器排出的。这个参数对于热泵系统中的压缩机来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性能指标;在设计制冷系统的冷凝器时也是必须知道的。 图4-1 实际制冷循环 从图4-1a所示的实际制冷循环或热泵循环图可见,压缩机在一定工况下的 排热量为: 从图4-1b的压缩机的能量平衡关系图上不难发现 上两式中 -压缩机进口处的工质比焓; -压缩机出口处的工质比焓; -压缩机的输入功率;

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发动机的性能指标用来表征发动机的性能特点,并作为评价各类发动机性能优劣的依据。同时,发动机性能指标的建立还促进了发动机结构的不断改进和创新。因此,发动机构造的变革和多样性是与发动机性能指标的不断完善和提高密切相关的。 一、动力性指标 动力性指标是表征发动机作功能力大小的指标,一般用发动机的有效转矩、有效功率、转速和平均有效压力等作为评价发动机动力性好坏的指标。 1.有效转矩 发动机对外输出的转矩称为有效转矩,记作Te,单位为N·m。有效转矩与曲轴角位移的乘积即为发动机对外输出的有效功。 2.有效功率 发动机在单位时间对外输出的有效功称为有效功率,记作pe单位为KW。它等于有效转矩与曲轴角速度的乘积。发动机的有效功率可以用台架试验方法测定,也可用测功器测定有效转矩和曲轴角速度,然后用公式计算出发动机的有效功率pe: 式中:Te—有效转矩,N·m; n—曲轴转速,r/min。 3.发动机转速 发动机曲轴每分钟的回转数称为发动机转速,用n表示,单位为r/min。发动机转速的高低,关系到单位时间内作功次数的多少或发动机有效功率的大小,即发动机的有效功率随转速的不同而改变。因此,在说明发动机有效功率的大小时,必须同时指明其相应的转速。在发动机产品标牌上规定的有效功率及其相应的转速分别称作标定功率和标定转速。发动机在标定功率和标定转速下的工作状况称作标定工况。标定功率不是发动机所能发出的最大功率,它是根据发动机用途而制定的有效功率最大使用限度。同一种型号的发动机,当其用途不同时,其标定功率值并不相同。有效转矩也随发动机工况而变化。因此,汽车发动机以其所能输出的最大转矩及其相应的转速作为评价发动机动力性的一个指标。 4.平均有效压力 单位气缸工作容积发出的有效功称为平均有效压力,记作pme,单位为MPa。显然,平均有效压力越大,发动机的作功能力越强。 二、经济性指标 发动机经济性指标包括有效热效率和有效燃油消耗率等。

润滑油的组成成分

润滑油 lubricating oil 不挥发的油状润滑剂。按其来源分动、植物油,石油润滑油和合成润滑油三大类。石油润滑油的用量占总用量97%以上,因此润滑油常指石油润滑油。主要用于减少运动部件表面间的摩擦,同时对机器设备具有冷却、密封、防腐、防锈、绝缘、功率传送、清洗杂质等作用。主要以来自原油蒸馏装置的润滑油馏分和渣油馏分为原料,通过溶剂脱沥青、溶剂脱蜡、溶剂精制、加氢精制或酸碱精制、白土精制等工艺,除去或降低形成游离碳的物质、低粘度指数的物质、氧化安定性差的物质、石蜡以及影响成品油颜色的化学物质等组分,得到合格的润滑油基础油,经过调合并加入添加剂后即成为润滑油产品。润滑油最主要的性能是粘度、氧化安定性和润滑性,它们与润滑油馏分的组成密切相关。粘度是反映润滑油流动性的重要质量指标。不同的使用条件具有不同的粘度要求。重负荷和低速度的机械要选用高粘度润滑油。氧化安定性表示油品在使用环境中,由于温度、空气中氧以及金属催化作用所表现的抗氧化能力。油品氧化后,根据使用条件会生成细小的沥青质为主的碳状物质,呈粘滞的漆状物质或漆膜,或粘性的含水物质,从而降低或丧失其使用性能。润滑性表示润滑油的减磨性能。

一、润滑油作用 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机械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润滑油占全部润滑材料的85%,种类牌号繁多,现在世界年用量约3800万吨。对润滑油总的要求是: (1)减摩抗磨,降低摩擦阻力以节约能源,减少磨损以延长机械寿命,提高经济效益; (2)冷却,要求随时将摩擦热排出机外; (3)密封,要求防泄漏、防尘、防串气; (4)抗腐蚀防锈,要求保护摩擦表面不受油变质或外来侵蚀; (5)清净冲洗,要求把摩擦面积垢清洗排除; (6)应力分散缓冲,分散负荷和缓和冲击及减震; (7)动能传递,液压系统和遥控马达及摩擦无级变速等。二、润滑油组成 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动机工作循环及性能指标汇总

第一章发动机工作循环及性能指标§1-1 发动机理想循环概述 一实际循环向理想循环的简化 (一)实际循环(以车用柴油机为例) 1 进气过程: 0~1 (p > p 0→p < p ) 2 压缩过程: 1~2 (p↑,T↑) 初期: 工质吸热;后期: 工质放热。 3 燃烧过程: 2~3~ 4 (p↑↑,T↑↑) 4 膨胀过程: 4~ 5 (p↓,T↓) 初期: 工质放热;后期: 工质吸热。 5 排气过程: 5~0 (p > p ) (二)实际循环的简化 1 忽略进、排气过程 2 压缩、膨胀过程(复杂的多变过程)简化为绝热过程 3 燃烧过程简化为定容加热过程(2~3)和定压加热过程(3~4) 4 排气放热简化为定容放热过程 5 假定工质为定比热的理想气体 二理想循环及其分析比较 (一)混合加热循环 -车用柴油机的理想循环 1 循环特征参数 (1)压缩比 (2)压力升高比

(3) 预胀比 2 热效率 计算得: ηελρλλρt k k k =-?--+--11 1111()() 3 分析 (1) ε 为定值 λ↑ → ηt ↑ ;ρ↑ → ηt ↓ 。ρ = 1 → ηt = const. (汽油机,定容加热循环) (2) ε↑ → ηt ↑ ;当 ε = 20 左右时,ε↑ → ηt ↑ 不大 柴油机 ε = 12~22 (二) 定容加热循环 (奥托OTTO 循环) - 汽油机的理想循环 1 热效率 因为: 预胀比 ρ==v v 43 1 所以: 热效率 ηεt k =- -111 2 分析 ρ = 1 → ηt = const. ε↑ → ηt ↑ ;当 ε = 10 左右时,ε↑ → ηt ↑ 不大 且汽油机容易爆燃,因此,汽油机 ε = 6~10 (三) 定压加热循环 (狄赛尔DIESEL 循环) -船舶用大型低速柴油机的理想循环

冰箱冰柜压缩机性能参数表

冰箱冰柜压缩机性能参数表 文本标签:冰箱冰柜压缩机 型号输入功率(W)制冷量 (W) 电流(A)制冷剂电源(V) QD2580680.65R12220V-50Hz QD3082780.65R12220V-50Hz QD3686880.68R12220V-50Hz QD431121180.88R12220V-50Hz QD521281380.98R12220V-50Hz QD551251321R12220V-50Hz QD591371461R12220V-50Hz QD65145158 1.1R12220V-50Hz QD66150R12220V-50Hz QD68R12220V-50Hz QD75162176 1.2R12220V-50Hz QD80180R12220V-50Hz QD85184202 1.3R12220V-50Hz QD91192216 1.4R12220V-50Hz QD110232271 1.6R12220V-50Hz QD1282603062R12220V-50Hz QD142280333 2.1R12220V-50Hz QD168330380 2.3R12220V-50Hz QD180380440 2.8R12220V-50Hz QD210435510 3.1R12220V-50Hz 文本标签:冰箱冰柜压缩机 型号输入功率(W)制冷量 (W) 电流(A)制冷剂电源(V)

QD66D241232 1.4R22220V-50Hz QD76D252258 1.6R22220V-50Hz QD91D286300 2.2R22220V-50Hz QD100D340370 2.5R22220V-50Hz QD120D360400 2.5R22220V-50Hz QD150D460546 3.2R22220V-50Hz QD168D510580 3.55R22220V-50Hz QD180D550660 2.96R22220V-50Hz QD210D655790 3.12R22220V-50Hz QD238D1P R22220V-50Hz QD268D1+1/8P R22220V-50Hz QD308D1+1/4P R22220V-50Hz QD350D1+3/8P R22220V-50Hz QM238D1+1/8P R22220V-50Hz QM268D1+1/4P R22220V-50Hz QM308D1+1/2P R22220V-50Hz QM350D1+3/4P R22220V-50Hz QD150H295330 2.1R134a220V-50Hz QD168H303350 2.2R134a220V-50Hz QD180H349410 2.7R134a220V-50Hz QD210H400412 3.1R134a220V-50Hz QD25H69590.62R134a220V-50Hz QD30H75750.62R134a220V-50Hz QD55H1151400.9R134a220V-50Hz QD59H1271550.9R134a220V-50Hz QD65H1361671R134a220V-50Hz QD75H153189 1.1R134a220V-50Hz QD85H170212 1.2R134a220V-50Hz QD91H190228 1.4R134a220V-50Hz QD110H230283 1.6R134a220V-50Hz QD128H2573212R134a220V-50Hz QD142H276347 2.1R134a220V-50Hz 文本标签:冰箱冰柜压缩机

工业润滑油部分性能指标参数

工业润滑油部分性能指标参数 一、密度与相对密度 相对密度,是指物质在给定定温度正气密度与标准温度下标准物质的密度之比值。对石油液体其标准物质是水。 二、粘度 液体流动时内磨擦力的量度叫粘度,粘度值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大多数润滑油是根据粘度来分牌号的。粘度一般有五种表示方式,即动力粘度、运动粘度、恩氏粘度、雷氏粘度和赛氏粘度。 动力粘度:表示液体在一定剪切应力下流动时内磨擦力的量度,其值为加于流动液体的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之比。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以帕/秒(Pa s)为单位。习惯用厘泊(Cp)为单位,1cp=10-3Pa s。 运动粘度:表示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时内磨擦力的量度,其值为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力粘度与其密度之比,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以m2/s为单位。习惯用厘斯(cst),1cst=1mm2/s。 恩氏粘度:在规定条件下,一定体积的试样从恩格勒粘度计的小孔流出200mL 试增所需要的时间(s)与该粘度计测定水的值之比,以0Et表示。 雷氏粘度:在规定条件下,一定体积的试样从雷德乌德粘度计流出50mL试样所需要量的时间,以s为单位。 赛氏粘度:在规定条件下,一定体积的试样从赛波特粘度计流出所需要的时间,以s为单位。赛氏粘度分为赛氏通用粘度(以SUV表示)和赛氏重油粘度(以SFV 表示)。

三、粘度指数 粘度指数是表示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这个特性的一个约定量值。粘度指数高表示油品的粘度随温度变化较小,反之亦然。 四、闪点 在规定条件下,加热油品所逸出的蒸气和空气组成的混合物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火时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以℃表示。闪点的测定方法分为开口杯法和闭口杯法,开口杯法用以测定重质润滑油的闪点;闭口杯法用以测定燃料和轻质润滑油的闪点。 五、凝点 试油在规定条件下冷却至停止移动时的最高温度称为凝点,以℃表示。凝点是评价油品低温性能的项目。 油品的凝点与蜡含量有直接关系,油品中的蜡含量越多,凝点越高。因此凝点在石油产品加工工艺中可以指导脱蜡工艺操作。 六、倾点 倾点是指在规定条件下,被冷却了的试油能流动时的最低温度,以℃表示。倾点和凝点一样都是用来表示石油产品低温流动性能的指标。 七、水分 水分是指油品中的含水量,以重量百分数表示。在石油产品分析标准中有好几

常用润滑油基本知识简介(免费)

设备的润滑管理 设备的润滑管理是设备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设备维护的重要内容,搞好设备润滑工作,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减少设备磨损、防止和减少设备事故,降低动力消耗,延长设备修理周期和使用寿命的有效措施。 ①润滑的基本原理 把一种具有润滑性能的物质,加到设备机体摩擦副上,使摩擦副脱离直接接触,达到降低摩擦和减少磨损的手段称为润滑。 润滑的基本原理是润滑剂能够牢固地附在机件摩擦副上,形成一层油膜,这种油膜和机件的摩擦面接合力很强,两个摩擦面被润滑剂分开,使机件间的摩擦变为润滑剂本身分子间的摩擦,从而起到减少摩擦降低磨损的作用。 设备的润滑是设备维护的重要环节。设备缺油或油变质会导致设备故障甚至破坏设备的精度和功能。搞好设备润滑,对减少故障,减少机件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起着重要作用。 ②润滑剂的主要作用 a. 润滑作用:减少摩擦、降低磨损; b. 冷却作用:润滑剂在循环中将摩擦热带走,降低温度防止烧伤; c. 洗涤作用:从摩擦面上洗净污秽,金属粉粒等异物; d. 密封作用:防止水分和其他杂物进入; e. 防锈防蚀:使金属表面与空气隔离开,防止氧化; f. 减震卸荷:对往复运动机件有减震、缓冲、降低噪音的作用,压力润滑系统有使设备启动时卸荷和减少起动力矩的作用; g. 传递动力:在液压系统中,油是传递动力的介质。 ③润滑油选择的基本原则 设备说明书中有关润滑规范的规定是设备选用油品的依据,若无说明书或规定时,由设备使用单位自己选择。选择油品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a. 运动速度:速度愈高愈易形成油楔,可选用低粘度的润滑油来保证油膜的存在。选用粘度过高,则产生的阻抗大、发热量多、会导致温度过高。低速运转时,靠油的粘度来承载负荷,应选用粘度较高的润滑油。 b. 承载负荷:一般负荷越大选用润滑油的粘度越高。低速重载应考虑油品允许承载的能力。

汽轮机润滑油相关指标及讲解

汽轮机油指标: 美国航空航天工业联合会(AIA)1984年1月发布的NAS1638标准

倾点 倾点是用来衡量润滑油等低温流动性的常规指标,同一油品的倾点比凝点略高几度,过去常用凝点,国际通用倾点。 倾点或凝点偏高,油品的低温流动性就差。人们可以根据油品倾点的高低,考虑在低温条件下运输、储存、收发时应该采取的措施,也可以用来评估某些油品的低温使用性能。 但评估多级内燃机油、车辆齿轮油的低温性能时,应以低温动力粘度、边界泵送温度、成沟点为主要参数。 物理意义;倾点是反映油品低温流动性的好坏的参数之一,倾点越低,油品的低温流动性越好。 检测标准:GB/T3535-2006,该标准与ISO 3016-1994等效 燃料油倾点的定义 燃料油有一个技术指标叫做倾点[1],单位是℃。一般来讲所谓的燃料油倾点就是指它能够流动的最低温度。 我们都知道,燃料油随着温度的降低,流动性会越来越差,甚至达到某一温度时它就会凝固而失去流动性。通常讲,燃料油在低温度下的流动性有两个影响因素:一个燃料油的粘度随温度下降会增高;另外一个是燃料油中原来呈液态的石蜡在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后会以固体的结晶形式出现。所以我们平时说的倾点有时也称之为“含蜡倾点”。根据定义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倾点越高,自然温度下该燃料油的流动性就越差。我们在实际中也可以通过添加适量的倾点下降剂来改善燃料油倾点。由于燃料油很多都是要经过长途运送才能达到目的地,所以说倾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技术指标。

闪点 闪点是可燃性液体贮存、运输和使用的一个安全指标,同时也是可燃性液体的挥发性指标。闪点低的可燃性液体,挥发性高,容易着火,安全性较差。 石油产品,闪点在45℃以下的为易燃品,如汽油、煤油;闪点在45℃以上 的为可燃品,如柴油、润滑油。挥发性高的润滑油在工作过程中容易蒸发损失,严重时甚至引起润滑油粘度增大,影响润滑油的使用。 一般要求可燃性液体的闪点比使用温度高20~30℃,以保证使用安全和减 少挥发损失。 影响因素 闪点的高低,取决于可燃性液体的密度,液面的气压,或可燃性液体中是否混入轻质组分和轻质组分的含量多少。可燃性液体使用过程中若闪点突然降低,可能发生轻油混油事故或水解(对某些合成油而言),必须引起注意。 可燃液体的闪点随其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闪点的高低与油的分子组成及油面上压力有关,压力高,闪点高。 闪点是防止油发生火灾的一项重要指标。在敞口容器中,油的加热温度应低 于闪点10℃;在压力容器中加热则无此限制。 当可燃性液体液面上挥发出的燃气与空气的混合物浓度增大时,遇到明火可形成连续燃烧(持续时间不小于5秒)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燃点高于闪点。 从防火角度考虑,希望油的闪点、燃点高些,两者的差值大些。而从燃烧角度考虑,则希望闪点、燃点低些,两者的差值也尽量小些。 化合物闪点查询方式: 化工空间网可以按照名称、简称、CAS号查询化合物闪点。[1] 临界点 临界点是指石油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到它的蒸汽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闪火时的最低温度。油品越轻,闪点越低。 当油面上油气与空气的混合物浓度增大时,遇到明火可形成连续燃烧(持续时间不小于5秒)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燃点高于闪点。 危险等级 油品的危险等级是根据闪点来划分的,闪点在45℃以下的叫易燃品;45℃ 以上的为可燃品。从闪点可判断油品组成的轻重,鉴定油品发生火灾的危险性。安全性质 闪点是表示石油产品蒸发倾向和安全性质的项目,闪点越高越安全。在储存 使用中禁止将油品加热到它的闪点,加热的最高温度,一般应低于闪点20~30℃。

润滑脂的主要性能指标

润滑脂的主要性能指标 1、锥入度 锥入度是评价润滑脂稠度的常用指标,它是在规定负荷、时间和温度的条件下,标准锥体沉入润滑脂的深度,单位为0.1mm。锥入度愈大,表示润滑脂稠度愈小,反之则稠度愈大。 润滑脂的稠度等级是按锥入度来划分的,国内、外都采用美国润滑脂协会(NLGI>按工作锥入度划分的润滑脂稠度等级,润滑脂的级号愈小,锥入度愈大,润滑脂愈软。 2、滴点 在试验条件下,润滑脂从杯中滴下第一滴或成柱状触及试管底部时的温度,称为润滑脂的滴点。滴点是衡量润滑脂耐温程度的参考指标,一般润滑脂的最高使用温度要低于滴点20-30℃,这样才能使润滑脂长期工作而不至于流失。 润滑脂滴点的高低,主要撒于稠化剂的种类和数量。 3、保护性能 润滑脂的保护性能是指保护金属表面、防止生锈的作用,它包括三个方面:①本身不锈蚀金属;②抗水性好,即不吸水、不乳化、不易被水冲掉;③粘附性好、高温不滑落、低温不龟裂,能有效地粘附于金属表面而将空气和腐蚀性物质隔绝。 4、安定性 润滑脂的安定性包括胶体安定性、化学安定性和机械安定性。润滑脂

在贮存和使用中的抑制析油的能力,称为润滑脂的胶体安定性。胶体安定性差的润滑脂,析油严重,不宜长期贮存。发现润滑脂轻度析油时,可将其搅拌均匀后尽早使用。润滑脂在贮存和使用中抵抗氧化的能力,叫做润滑脂的化学安定性。皂基脂比较容易氧化,严重氧化的皂基脂,颜色变深,有恶臭,对金属产生腐蚀,自身变软或结块。润滑脂的机械安定性,是指润滑脂受到机械剪切时,稠度立即下降,当剪切作用停止后,其稠度又可恢复(但不能恢复到原来的程度)。机械安定性差的润滑脂,其使用寿命短。 5、流变性 润滑脂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形变流动的性能,称为流变性,其参考指标有强度极限和相似粘度。从降低机械摩擦力和便于管道供脂出发,润滑脂的强度极限和相似粘度不宜过大。 6、蒸发损失 润滑脂在使用中常常由于流失、蒸发和氧化变质而逐渐消耗,特别在高温工作时蒸发更易成为严重的问题。蒸发夺去了脂中的润滑液体成分,从而改变了润滑脂组织影响其使用性能。 润滑脂的蒸发性对既需要在高温同时也需要在低温条件下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在零下低温工作的润滑脂,其基础油的粘度和凝点都要求很低,而大多数低粘度、低凝点的矿油都含有较轻的馏分,在不高温度(100℃)时就会大量蒸发。因此,宽温度范围使用的润滑脂常常只能用合成润滑油作基础油。 将蒸发损失和滴点结合起来,可以较好地评价高温润滑脂的高温性

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1)

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 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 满意答案 相关答案 运动黏度,闪点,倾点,针入度,从这些数据上判定邮品的api质量等级和sae 黏度等级。一般润滑油外包装上会标示,比如API SM SAE5W40就表示该油品 质量级别是sm,黏度等级是5w30 2010-1-16 16:49 润滑油的主要指标有:粘度、粘度指数、倾点和凝点、闪点和燃点、灰分、残炭值。 1、粘度 粘度就是在一定温度下润滑油流动的速度,它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国际上采用40C和100C时的粘度作为标准。粘度是各种润滑油分类分级的指标,对质量鉴别和确定有决定性意义。 2、粘度指数 粘度指数是表示油品随温度变化这个特性的一个约定量值。粘度指数越高,表示油品的粘度随温度变化越小。 3、倾点和凝点 倾点是在规定的条件下被冷却的试样能流动时的最低温度,凝点是试样在规定的条件下冷却到停止移动时的最高温度,均以C表示。倾点或凝点是一个条件试验值,并不等于实际使用的流动极限。 4、闪点 润滑油的闪点是润滑油的贮存、运输和使用的一个安全指标,同时也是润滑油的挥发性指标。闪点低的润滑油,挥发性高,容易着火,安全性差,润滑油挥发性高,在工作过程中容易蒸发损失,严重时甚至引起润滑油粘度增大,影响润滑油的使用。重质润滑油的闪点如突然降低,可能发生轻油混入事故。从安全角度考虑,石油产品的安全性是根据其闪点的高低而分类的:闪点在45C以下的为易 燃品,闪点在45C以上的产品为可燃品。 5、燃点 燃点又叫着火点,是指可燃性液体表面上的蒸汽和空气的混合物与火接触而发生火焰能继续燃烧不少于5s时的温度。可在测定闪点后继续在同一标准仪器中测定。可燃性液体的闪点和燃点表明其发生爆炸或火灾的可能性的大小,对运输、储存和使用的安全有极大关系。 &润滑油的灰分 润滑油的灰分,是润滑油在规定的条件下完全燃烧后,剩下的残留物(不燃物)。润滑油的灰分主要是由润滑油完全燃烧后生成的金属盐类和金属氧化物所组成。含有添加剂的润滑油的灰分较高。润滑油中灰分的存在,使润滑油在使用中积碳增加,润滑油的灰分过高时,将造成机械零件的磨损。 7、残炭值 润滑油中的沥青质,胶质及多环芳烃的叠合物是形成残炭的主要物质。因此残炭是油品中胶状物质和不稳定化合物的间接指标。残炭越大,油品中不稳定的烃类和胶状物质就越多,反之,则越少。根据残炭的大小,可大致判定油品在压缩机中结炭的

风机润滑油的性能指标

风机润滑油的性能指标 关键词: 风机润滑油风电场风力发电 风电场要不断提高发电量,就需确保原有及新装的风机能够长期稳定运转,而风机润滑油则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风机润滑油的性能指标: 1.微点蚀保护 为最大限度减少塔身上部重量,变速箱一般采用紧凑型设计,其中包括齿轮的表面硬化设计。经过表面硬化处理(渗碳、氮化、感应和火焰淬火)的齿轮,在复杂的气候条件和运行负荷下极易受到微点蚀的影响。因此,选用的齿轮润滑油必须拥有防止此类磨损的功能。 微点蚀是一种表面磨损现象,主要发生在齿轮和滚动轴承上。当设备运转开始后几个小时内,微点蚀作用就能引起其表面开裂。这些细微的裂痕以与表面成浅斜角(通常小于30°)的状态不断扩大,继而形成直径在10μm以下的微点。在这些微点的共同作用下,其表面的裂痕又会继续扩大。这些微点虽然看起来很小,但它们能降低轮齿的吻合度,严重时可导致齿轮断裂故障。 为了尽量避免意外停机和更换齿轮所造成的损失,维护人员可以使用专门用来防止微点蚀的润滑油。齿轮润滑油对微点蚀保护功效的高低,一般通过FVA 54微点蚀测试来测量。 该测试包括两部分:6次递增负荷,每次运转16h;80h高负荷耐久实验。这两个测试都在1500转/min的转速下进行,并且使用专门用于微点蚀测试的C型齿轮。根据齿形的吻合程度、微点蚀区域所占的比例以及重量损耗情况,润滑油被分为不同的等级,用数字及高/中/低耐久性来表示。各大齿轮生产商都会建议维护人员使用至少是“=10高”等级的润滑油。 需要注意的是,二次注油无法修复之前已经发生微点蚀的齿轮,但一旦更换齿轮后,注入的润滑油可以帮助提高生产效率并延长新齿轮的使用寿命。 2.抗磨损和轴承保护

空气压缩机油性能要求

空气压缩机油性能要求 1. 基础油质量要高 压缩机油的基础油可分为矿物油型和合成油型两大类。矿物油型压缩机油的生产一般经溶剂精制、溶剂脱蜡、加氢或白土补充精制等工艺得到基础油,再加入多种添加剂调合而成。 压缩机油的基础油一般要占成品油的95%以上,因此基础油的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压缩机油成品油的质量水平,而基础油的质量又与其精制深度有着直接关系。精制深度深的基础油,其重芳烃、胶质含量就少。残炭低,抗氧剂的感受性就好,基础油的质量就高,它在压缩机系统中积炭倾向小,油水分离性好,使用寿命相对就长一些。 合成油型的基础油是以化学合成的方法得到的有机液体基础油再经过调配或加入多种添加剂制成的润 滑油。其基础油大部分是聚合物或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合成油的种类很多,用作压缩机油的合成油主要有合成烃(聚α-烯烃)、有机酯(双酯)、聚亚烷基二醇、氟硅油和磷酸酯等5种。合成油型压缩机油的价格比矿物油型压缩机油昂贵得多,但合成油的综合经济效益仍超过普通矿物油。它具有氧化安定性,积炭倾向小,可超过普通矿物油的温度范围进行润滑,使用寿命长,可以满足一般矿物油型压缩机油所不能承受的使用要求。 2. 基础油馏分要窄 研究压缩机油的工况认为:改善基础油构成是提高压缩机油质量的关键性因素。由轻、重两种组分调合成的压缩机油注入压缩机气缸后,其中的轻组分因挥发性过强而提前离开工作部位影响润滑效果,而其中的重组分则因挥发性差,完成工作任务后不能迅速离开工作工作部位,长而久之在热与氧的作用下易生成积炭。因此,在这样的工况下,润滑油应选用窄馏分的组分油,不应选用多种馏分混合的组分油。 19号压缩机油是用含有大量残渣组分的宽馏分油调制而成的,在使用中压缩机积炭量较大。因此,要提高压缩机油的质量应将19号压缩机油中的残渣组分去掉,选用窄馏分基础油。 3. 粘度要适宜 在动力润滑的条件下,油膜厚度随油品的粘度提高而增加,但摩擦力亦随油品粘度的提高而增加。粘度过低的润滑油不易形成足够强的油膜,会加速磨损,缩短机件的使用寿命。反之,润滑油粘度过高,会加大内摩擦力,使压缩机的比功率增大,以致增大功耗和油耗,也会在活塞环槽内、气阀上、排气通道内等处形成沉积物。因此,选择合适的粘度是正确选用压缩机油的首要问题。西安交通大学通过试验证明:在同一型号的压缩机上采用相同的试验条件,使用较低粘度牌号的油品比使用高粘度牌号的油品最多可降低压缩机的比功率约10%,而机件磨损量却无明显差异。因此,在保证润滑的前提下,选择适宜粘度牌号的油品,对于节能和压缩机的可靠运行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西安交通大学通过研究总结出国内各种往复式空气压缩机选择最佳粘度牌号压缩机油的规范,见表1和表2。 表1 传动机构选油表(供参考)

润滑油主要性能指标

润滑油主要性能指标 (1)黏度是指润滑油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表示油液内部产生相对运动时内摩擦阻力的大小。黏度越大、内摩擦阻力愈大、流动性愈差。黏度是润滑油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也是润滑油选用的主要依据。 常用润滑油的黏度主要有三种: ①动力黏度(绝对黏度)η。常用单位是Pa·s(帕·秒)。 ②运动黏度υ。工业上常用动力黏度η与同温下该流体密度ρ的比值称运动黏度υ,国际单位制中运动黏度υ的单位是m2/s,物理单位制中运动黏度υ的单位是斯(St)或厘斯(cSt)(1mm2/s称St),1m2/s=106mm2/S=104st(斯)=106cst(厘斯)。一般现行标准中润滑油的牌号是指该油在40℃时运动黏度以厘斯为单位的平均值。 ③相对黏度(条件黏度)除运动黏度以外还经常用比较法测定液体的黏度。中国用恩氏黏度,代表符号°E;美国常用塞氏通用秒,代表符号SUS。 (2)油性是指润滑油中极性分子湿润或吸附于摩擦表面形成一层边界油膜的性能,是影响边界润滑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吸附能力愈强,油性愈好。 (3)极压性能。普通润滑油的极压性能都不好,需要依靠添加抗磨极压剂(含硫、氯、磷的有机极性化合物)来改善这种性能。 (4)闪点和燃点。润滑油在火焰下闪烁时的最低温度点为闪点。闪烁持续5s以上的最低温度称燃点,这是衡量润滑油易燃性的尺度。在较高温度和易燃环境中的润滑,应选用闪点高于工作温度20~30℃的润滑油。 (5)凝固点是指润滑油在规定条件下不能自由流动时的最高温度,它是润滑油在低温下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低温润滑时应选用凝固点低的油。

(6)其它。包括反映腐蚀性能的酸值;反映氧化变质的氧化稳定性;反映与水混合的抗乳化性;反映激烈搅动而不起泡的抗泡性等。其中有许多性能需用添加剂加以改善,如抗氧化防腐剂、抗乳化剂、抗泡剂、降凝剂、增粘剂等。在实际生产中,在许多工况下添加剂使用可以使润滑油的性能大大改善,使用寿命也可成倍的延长。

润滑油脂的性能及其测试方法、参考标准

润滑剂(润滑油脂)的性能及其测试方法、参考标准 润滑剂(润滑油脂)的性能是润滑剂(润滑油脂)的组成及配制工艺的综合体现。润滑剂(润滑油脂)性能的测试不但在生产上和研究工作上有决定性的意义,而且在生产部分、使用部门对润滑剂(润滑油脂)的选用和检验上也是必不可少的。实践证明理化性能试验、模拟试验、台架试验,是开发润滑剂(润滑油脂)新品必不可少的步骤: (1)在实验室评价润滑油脂的理化性能。试验方法必须有代表性、简单和快速。 (2)模拟试验。将润滑油脂润滑的特定机械部件在标准化的试验条件下(如温度、速度、载荷等)进行试验。所选用的试验条件尽量能模拟实际使用情况。 (3)台架试验。将内燃机油在选用的发动机上按标准化条件进行一定时间的运转后评定其性能。发动机台架试验的结果是判定内燃机油质量等级的依据,对于内燃机油特别重要。 在生产和销售中则以理化试验作为衡量产品性能的主要尺度。现对润滑剂(润滑油脂)性能及三个测试步骤的内容分述于下。 一、润滑油的性能 现代润滑油必备的基本性能,是要保证机械润滑的最低粘度;粘度随温度变化小的高粘度指数;优良的抗氧化性和耐热性;在便用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优良的抗磨损及润滑性;对氧化产物溶解能力强;对机械无腐蚀和锈蚀;在使用环境下的低挥发性;良好的抗乳化和抗泡性等。 二、理化性能试验 理化性能试验简单快速,具有代表性,现在常用的理化性能试验项目为: (1)粘度:是液体流动内摩擦阻力的量度,是评价油品流动性的最基本指标,

是各种润滑油分类分级,质量鉴别和确定用途的重要指标。馏分相同而化学组成不同的润滑油,其粘度不同。 动力粘度:动力粘度是液体在一定剪切应力下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其值为所加于流动液体的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之比。国际单位制中以帕.秒表示。在低温下测定的动力粘度,可以表征油品的低温启动性。 运动粘度:是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其值为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力粘度与其密度之比,国际单位中以米2/秒表示。 (2)粘度指数:是国际广泛采用的控制润滑油粘温性能的质量指标,粘度指数越高,表示油品的粘度随温度变化越小。 (3)倾点和凝点:倾点是在规定的条件下被冷却的试样能流动的最低温度,单位为℃;凝点是试样在规定的条件下冷却至停止移动时的最高温度,单位为℃。倾点和凝点越低,油品的低温性越好。 (4)酸值:中和1克油品中的酸性物质所需的氢氧化钾毫克数称为酸值,单位为毫克KOH/克。酸值是反应油品中所含有机酸的总量,油品氧化越严重,其酸值增值也越大,它是油品质量及其变质的重要指标。 (5)色度:是在规定条件下,油品的颜色最接近某一号标准色板的颜色时所侧得的结果。色度是用来初步鉴别油品精制深度,以及使用过程中氧化变质程度的标志。 (6)闪点:开口闪点是用规定的开口杯闪点测定器所测得的闪点,以℃表示。油品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加热,其油蒸气与周围空气形成的混合物,与火焰接触时,发生闪火时的最低温度。通常闪点越高,油品的使用温度也越高。但闪点绝非高温使用极限。

大连三洋压缩机的性能参数型分类

大连三洋压缩机的性能 参数型分类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怎么样 大连三洋压缩机 性能参数及其分类总结图 回转式大连:靠回转体的旋转运动来改变汽缸的工作容积。 依内部构造分类: ① 滚动转子式大连三洋压缩机:制冷量8~12KW,多用于小型空调机和制冷设备

中。 为全封闭式,结构紧凑,密封性好,噪声低。但功率较小,不易维修。 常见品牌:日本三菱﹑日立﹑松下﹑三洋﹑东芝,中国庆安﹑黄石东贝等。 ② 涡旋式大连三洋压缩机:制冷量8~150KW,可用于各种空调﹑制冷设备中。 为全封闭式,结构简单紧凑,工作性能高,密封性好,噪声低,为今后主导机型。 常见品牌:美德谷轮,法美优乐,日本日立﹑松下﹑大金﹑三洋,中国春兰等。 ③ 螺杆式大连三洋压缩机:制冷量100~1200KW,可用于大中型空调﹑制冷设 备中。 为半封闭式,结构紧凑,工作性能高,制冷能力大并可进行无级调节,但润滑油系统较复杂,噪声较高。分为单,双螺杆型。 常见品牌:德比泽尔﹑格拉索,意大利富士豪﹑莱富康﹑多菱,日本日立﹑大金﹑三菱重工﹑神钢,韩国,国外,台湾复盛﹑汉钟,中国重庆嘉陵﹑大连冰山等。 大连三洋压缩机为制冷系统中的核心设备,只有通过它将电能转换为机械功,把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压缩为高温高压气体,才能保证制冷的循环进行。 依外部构造分为: ①全封闭大连三洋压缩机:制冷量小于60KW,多用于空调机和小型制冷设备中。

②驱动电机和运动部件封闭在同一空间里,结构紧凑,密封性好,噪声低。但功率较 小,不易维修。 ③常见品牌:法美巴西泰康,法美优乐,美谷轮﹑布里斯托,丹麦丹佛斯,意大利恩 布拉克﹑伊莱克斯,日本日立﹑松下﹑东芝﹑三洋,三菱﹑DAKIN大金,韩LG,中国春兰等。 冷冻冷藏产品采用目前替代R12、R502最成熟的工质R22,R404A,可在10~-60℃的广泛蒸发温度范围内工作,并使您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必考虑工质替代问题。 采用低转速、大转矩的风扇,配以大容量的冷凝器,不仅使噪声降低到了很低的水平,而且提高了对环境温度的适应性。同时由于加大了翅片间距,即使空气中粉尘含量很高,也能可靠地工作。 室内型机组可将冷凝器设置于室外或屋顶,使机房占地最小;室外型机组无需准备机房,且采用上向排风方式,节约空间;并联式机组可方便地进行容量调节,达到最佳节能效果;内装型机组高度仅为225~275mm,可使陈列柜获得最大有效容积。 机组出厂时已配齐了各种配套部件,只需简单的接管和接线即可投入使用。 ② 半封闭大连三洋压缩机:制冷量60~600KW,可用于各种空调﹑制冷设备中。 由曲轴箱机体与电机外壳共同构成密闭的空间,工作稳定寿命长,制冷能力较大,可用于多种工况,可维修,但噪声稍高。分为单级压缩型(常规型,碟阀型,卸载型,连通型)和双级压缩型。 常见品牌:美德谷轮,德比泽尔﹑博克﹑格拉索,意大利富士豪﹑莱富康,日本三菱﹑日立﹑三洋,中国泰州雪梅﹑大连冰山﹑南京五洲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