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鉴赏论文
本科艺术鉴赏类毕业论文范文

美术鉴赏的含义论文 1000字欣赏一般局限于感知、想象、情感体验等感性认识方面。
而鉴赏是运用视觉感知以及其他器官的综合作用、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
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一种比较深刻的认识。
在美术鉴赏的基础上就能够产生一定的“美术批评”,自己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美术作品或美术现象所做出的理论分析和价值判断。
要在文化情境中来认识和理解美术,“情境”,即指影响各个时期美术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背景。
美术作品中所反映的各种思想、观念,都与艺术家所受到特定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背景的影响有关。
感悟式鉴赏所要求的主要是从观看者自身的经验出发,充满想象力和激情地去欣赏美术作品。
在欣赏过程中,可以任由思维驰骋而不受限制。
这种鉴赏方式比较适合于写意性和表现性的艺术作品,因为这类作品所追求的不是客观地记录形象,而是通过主观化的形象处理来表达艺术家的情感。
求一篇美术鉴赏论文,600左右,谢谢经过一学期《美术鉴赏》课的学习,欣赏到了许多东西方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绘画风格,对东西方美术的发展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从中感受到了东西方艺术的特点与异同。
西方是以人作为艺术表现对象的主体,主体是人物,从古到今,都是这样弧海岗剿瞢济哥汐工搂。
因此,在一个人身上,体现出的每一个时代的审美观点也不一样。
比方从希腊、罗马时代到拉斐尔、提香、达•芬奇,这些人表现的人体是很古典的,很完整的。
那么波提切利则不同了,他表现人体的韵律感、线、节奏,多方面地表现人体。
因为时代不同,每个人的感受也不同:比方画人,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与凡高的《自画像》,都是肖像画,但两者就完全不一样了,同样的肖像,他们画得都很像,都达到了艺术的高峰,但是,每个人都不一样,每个时代的差异很大很大。
另外,西方古代绘画都是以人为主题,树木、风景只是作为一种陪衬,作为一种背景,是次要的,到后来获得了独立的发展,才有了风景画、花卉等独立的画种。
现代美术作品鉴赏论文

现代美术作品鉴赏论文摘要:每一件成功的美术作品都不是单纯的一件东西那么简单,他们都有自己所处的特定历史阶段的独特历史含义,而且其中还蕴含着丰富的感情色彩。
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就应该培养学生在浓厚的文化情境中去体会美术所特有的那种感觉,使学生能够将美术作品和其所处的文化历史联系在一起,进而能够加深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认识,并且激发学生对自己祖国的优秀历史文化的热爱,促进学生对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的理解和尊重,以期他们在人类文化的继承以及发展进程中做出贡献。
关键词:文化情境;美术鉴赏社会在进步,新课程的要求也在不断改革,而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应该要放在特定的历史文化情景当中,对加深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认识,对提高他们在美术鉴赏方面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在文化情境中进行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作品的作者当时所在的具体环境,在这一基础上进行美术作品的鉴赏,是最好的鉴赏方法。
因此,老师在平时美术鉴赏课程教学的时候,在向学生教授美术鉴赏方法、技巧的同时,还应该要注意对文化情境的创设,达到不断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以及他们的人文素养。
1 美术鉴赏与人文精神美术鉴赏作为当代学校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而且还能使学生在更高层次认识人性的真、善、美。
如果说其他课程锻炼的是学生的理性思维,那么美术鉴赏就是在培养学生的感性认知。
进行美术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帮助人们发现和感受到所处社会和大自然的美,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美,教会学生用一种艺术的眼光来看世界,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在老师进行美术鉴赏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带领学生,让他们学习到如何去欣赏那些古今中外的非常优秀的作品,通过接触那些不同的艺术手法,再清楚地了解到各个艺术流派特色的同时,还能够感受到在不同的文化情境之下所产生的不同的美术作品所特有的美感,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使之建立起良好的审美观。
2 在美术鉴赏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美术也是一种很重要的历史文化的集成和发展的方式,他除了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之外,还能够起到对学生的人文教育的作用。
艺术鉴赏论文2篇

艺术鉴赏论文艺术鉴赏论文第一篇:印象派与现代艺术艺术是人类情感和创造力的表达方式,不同流派的艺术作品展现出了各种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本文将探讨印象派艺术与现代艺术的联系与发展。
印象派艺术起源于19世纪末的法国,其代表人物包括莫奈、雷诺阿、德加等。
印象派的艺术家们追求对自然景物的直接观察和描绘,并通过运用明亮的色彩和轻快的笔触来呈现光线和气氛的变化。
他们强调视觉感受的瞬间性和流动性,突破了传统艺术的规范和束缚,使创作更富个性和自由。
印象派的出现对后来的现代艺术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现代艺术的特点之一是对传统艺术规范的突破和冲击。
印象派艺术家们对色彩和光线的运用,为后来的画家们提供了新的启示和创作思路。
例如,凡高通过对色彩的运用和画面的构图等方面的探索,开创了后印象派的艺术风格,对后来的表现主义和立体主义等艺术流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印象派的艺术风格也与现代艺术对观念的追求密切相关。
印象派艺术家们强调对瞬间感觉的捕捉和表达,突破了传统绘画的静态表现形式。
这种对瞬间性的追求与现代艺术中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解有着共通之处,呈现了一种更加开放和综合的艺术观。
另外,印象派的艺术风格也在艺术市场和观众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和影响。
印象派的艺术风格和独特的创作理念打破了传统观念,引发了当时许多观众的争议和骚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印象派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印象派作品成为了艺术市场中的热门品种。
总之,印象派艺术与现代艺术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发展。
印象派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理念对后来的艺术流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在艺术市场中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印象派艺术家们对自然景物的独特描绘和对感觉、时间和空间的追求,展示了一种更加个性化和自由化的艺术语言。
第二篇:抽象艺术与当代艺术发展艺术作为一种表达方式,一直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抽象艺术与当代艺术的联系与发展。
抽象艺术是20世纪初的一种重要艺术流派,其核心思想是通过简化和提炼形象和色彩等元素,表达出一种更加纯粹和直观的情感和思想。
大学生艺术欣赏鉴赏论文范文

大学生艺术欣赏鉴赏论文范文艺术教育在育人方面,特别是在大学生人才素质培养方面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艺术欣赏论文,供大家参考。
大学生艺术欣赏论文篇一:《试谈大学生艺术欣赏》悲剧和喜剧戏剧是综合艺术的一种,狭义专指以古希腊悲剧和喜剧为开端。
首先在欧洲各国发展起来继而在世界广泛流行的舞台演出形式,通过舞台演出而诉诸观众感官的艺术形式,其中心是演员的表演。
因之,又被人称为“舞台艺术”或“演员艺术”。
悲剧是戏剧的主要体裁之一。
它渊源于古希腊,由酒神节祭祷仪式中的酒神颂歌演变而来。
在悲剧中,主人公不可避免地遭受挫折,受尽磨难,甚至失败丧命,但他们合理的意愿、动机、理想、激情预示着胜利、成功的到来。
在戏剧史上,根据悲剧所涉及生活范围的不同,一般分为四种类型。
其一为英雄悲剧。
它往往表现政治斗争、阶级斗争、民族斗争中的重大题材。
直接表现各派政治力量、不同阶级之间的正面冲突。
其二为家庭悲剧。
表现家庭之间、家庭内部各种复杂的伦理关系及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念、道德法则酿成的激烈的矛盾冲突及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
其三为表现“小人物”平凡命运的悲剧。
与“小人物”相对立的是来自社会各个角落的有形与无形的巨网。
最后一种其表现的矛盾冲突贯串整个人类社会生活,展现着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艰难历程。
亚里士多德把悲剧定义为:是对一个严肃的、完整的、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卡塔西斯(净化、宣泄)。
后世,很多美学家、戏剧理论家都曾从不同的角度确立悲剧的本质。
在悲剧中,人的欲望、情感、意志、能力都是历史的产物,体现着人类的本质力量,但都不可避免地遭受挫折、磨难,甚至是厄运,而且不可能在现实中实现。
这就构成了“历史必然的要求与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冲突”。
在这种悲剧冲突中,主人公不仅要同为其造成挫折、磨难的强大外在力量搏斗,往往还要同主体的内在本质力量进行搏斗。
尽管突然降临的悲剧性情境似乎是偶然的,但是,这种情境只是为主体行动安排的必要契机,而行动都是源于主体的自我意识,是主体为了极限发挥自身的潜能而做出的。
艺术鉴赏论文六篇

艺术鉴赏论文六篇艺术鉴赏论文范文1群众文化是具有特别性的,所以,在编排群文作品时,需要留意的问题也就比较多。
首先,是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再去谈舞蹈的结构和作品的意义。
【论文关键字】舞蹈艺术鉴赏论文艺术舞蹈我们来了解一下编舞的步骤。
首先是选材。
怎样的题材才是比较适合的,这很关键。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了,群众文化是具有肯定特别性的,包括演员的水平不能按专业演员来要求,所以有许多作品不适合他们表演,同样,许多题材也就不适合。
比如,首先古典舞对于他们就有许多局限了。
我们三明地处山区,有大量的劳动题材作品可供参考。
而且我们还有深厚的文化基础,作品可挖掘的深度还有许多。
选好题材,接下来就是"构思'了。
"构思'是全部编舞工作的基础。
"构思'有时很详细,有时仅是一种感觉。
它就像一个安装在发动机上的启动开头一样在我们这些情愿创作的人身上起作用。
对于"构思'我是这样界定的:它不是类似剧情的故事梗概,不仅仅受戏剧主题的支配。
它更属于情感、感觉和思想世界。
对世界人、事、物产生疑问或感受、印象,"构思'必定地会显现出来,最终迫使自己像马达那样投入创作。
构思,在我的感觉中,它来自这一或那一瞬间感受到的感动:听一段音乐,看一幅画,领会一片风光、日常生活的情景。
我常以劳动为例来阐明怎样观看能够促进我们进入创作:"看吧,人们怎样劳动男人、女人力气制造这样就有了节奏、方向、活力、各种表现力这个例子向我们挑明白我们的制造力取决于我们对世界的敏感性。
世间万物千象中蕴含着很多的示意和信息。
懂得如何去听、去看、去感觉、去触摸,用你的身体和心去倾听围绕在我们四周的一切:领悟了!于是就可顺着很多条路自由拘束的地进入制造!其次就是舞蹈的即兴。
"构思'有了,怎样把这个"构思'进展成舞蹈呢?光有灵感是不够的,其次阶段就在于面对"构思'的各个方面进行思索和通过身体的讨论找到相对应的素材。
大学生艺术欣赏鉴赏论文范文

大学生艺术欣赏鉴赏论文范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快节奏,瞬息万变。
在这种环境下,艺术欣赏和鉴赏显得更加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人们从繁杂的生活中走出来,进入到一个有趣而深邃的世界里。
学校是一个很好的地方,通过不同的教育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艺术教育。
作为今天的大学生,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和欣赏艺术,并过程中提高我们的审美水平。
一、艺术欣赏的重要性艺术欣赏是一种对视觉、声音和感觉的感性反应。
它可以调节人们的情绪,激发人们对美的追求,使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获得真正的精神享受。
艺术欣赏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
艺术欣赏需要人们在感性认识中对作品进行审美鉴别和感受。
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使人们更好地了解作品的内涵和价值,并培养出自己的审美品味。
艺术欣赏可以开拓人们的精神世界。
艺术作品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表现手法,展现出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欣赏艺术作品可以拓展人们的思维,开阔人们的视野,使人们更加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人类文化,提高个人素质和修养。
艺术欣赏可以增强人们的情感交流和沟通能力。
艺术作品具有多重的情感意义,通过欣赏和交流艺术作品,可以增进人们的情感沟通和理解,提高人们在交往和沟通中的情感表达能力。
二、艺术鉴赏的方法和技巧艺术鉴赏需要我们具备良好的鉴赏方法和技巧,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
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艺术鉴赏方法和技巧。
1.了解作品的背景和历史了解艺术作品的背景和历史是理解作品的第一步。
每一件艺术作品都有其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背景支撑。
通过了解作品的艺术流派、创作时间和创作者等信息,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2.注重作品的整体感受欣赏艺术作品时,应该注重作品的整体感受。
艺术作品通常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
了解作品的构成、色彩运用和表现手法等因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作品的特色和魅力。
3.注重作品的细节作品的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丰富的意义和内涵。
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应该注重作品的细节表现,如画面的构成、线条的变化、色彩的运用等。
2024年当代艺术审美理想论文

2024年当代艺术审美理想论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艺术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不断地演进与变革。
当代艺术,作为现代社会的产物,承载着反映时代精神、塑造审美理想的重任。
它不仅仅是视觉的享受,更是心灵的触动和思考的源泉。
一、当代艺术审美理想的多元化在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当代艺术的审美理想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不同的艺术流派、风格、媒介和表达方式在当代艺术中并存,形成了一种丰富而复杂的艺术景象。
艺术家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艺术形式和审美标准,而是大胆尝试新的艺术语言,以表达他们对于世界的独特理解和感受。
这种多元化的审美理想,不仅体现在艺术的形式和内容上,也体现在艺术的接受方式上。
观众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艺术作品,而是主动地参与到艺术创作和欣赏的过程中,与艺术家进行深入的交流和互动。
这种互动不仅增强了艺术的社会影响力,也丰富了艺术的审美体验。
二、当代艺术审美理想的跨界融合当代艺术审美理想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跨界融合。
在数字化、网络化等技术的推动下,艺术与其他领域的交叉融合成为一种趋势。
艺术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绘画、雕塑等形式,而是广泛涉及到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多个领域。
这种跨界融合不仅拓宽了艺术的边界,也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灵感和表达方式。
跨界融合不仅体现在艺术的内容和形式上,也体现在艺术的传播方式上。
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艺术作品能够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让更多的人欣赏到艺术的魅力。
这种传播方式的变革不仅促进了艺术的国际化发展,也加强了艺术与社会之间的联系。
三、当代艺术审美理想的社会责任感当代艺术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不仅具有审美价值,也具有社会责任感。
艺术家们通过他们的作品,关注社会问题,传递人文关怀,引导观众思考人生、社会和世界。
这种社会责任感不仅体现在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中,也体现在艺术作品的接受过程中。
艺术家们通过他们的作品,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批判,引发观众的思考和行动。
他们关注环境保护、人权、社会公正等问题,通过艺术的形式传递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当代艺术设计赏析结课论文

当代艺术设计赏析结课论文08艺设金胜昔我是艺术设计系08级的学生,当今年选课的时候,一门课进入了我的视线,就是由赵亦武老师讲授的当代艺术设计赏析,顿时我二话没说就点了选择键。
一是这门课与我的专业有关,可以扩展我的视野,增强我的鉴赏能力,另外,我是看到赵亦武老师,所以慕名而来,虽然赵老师没有带过我们班的课,但是听到其他班的同学说过,赵老师很有人格魅力,品味高,思想独到,所以我充满期待的选择了这门课。
经过一个学期的接触与学习,果然名不虚传,赵老师对艺术和时尚的见解与时俱进,非常的独到,而且跟我的见解不谋而合,所以我在听老师讲课的时候,就像和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聊天一样,气氛轻松愉快,内容同学们也都乐于接受,开心中学习到了不少东西。
下面,谈一下我和艺术设计的关系。
我从十二岁开始学习画画,后来接触设计,可以说艺术设计是我人生中重要的一部分。
人需要研究“艺术”吗?为什么要学习理论呢,别人探究几十年,几百年的东西,我们拿过来用不就行了,其实很简单的道理,你想有丰富多彩的人生吗?你想提高生命的质量吗?我说:想呀,我想活的更滋润。
理论是纸上谈兵,是瞎扯。
我有非凡的天资,不需要知识,知识都是垃圾,我的能力足以胜任现实的挑战。
我能轻易地掌握生存技巧,并能驾轻就熟地摆脱生活的束缚,有这些就够了。
有哲人说:知识是前人的经验,知识的意义在于,它为我们提供学习的帮助,我们从中获得规律性东西,知识活用。
知识就不会是垃圾了,相反我们踏着前人的身躯创造新的知识。
积累是为了创新,创新是人固有的秉性。
有技巧固然好,这些还不能使你应对日常的生活工作或创造工作。
你需要艺术寻根,才能遵循艺术的法则而不固执于法则,正所谓无法而法。
我明白了,谙知艺术链是艺术人生的便捷之路,是从事艺术创造的必要修养。
我觉得设计与生活的关系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从一天的早上起床,你就需要开始设计,牙膏挤什么形状,今天化什么样的妆,梳什么样的发型,穿什么样的衣服,配什么样的鞋等等,这些全都离不开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新表现主义与德国表现主义的区别联系
班级:中文111
姓名:张丽华
学号:2011082011
德国新表现主义与德国表现主义的区别联系
摘要:艺术是由灵感或想象得来的理念和真实的印对。
随着艺术领域的发展,当时许多年轻的德国人和欧洲人试图创作出一种关注一些概念、想法的表现主义的新的艺术形式。
德国表现主义绘画与新表现主义绘画有很多共同性,本文将从艺术的起源及发展角度分析德国的表现主义画派,和后来出现的新表现主义的异同。
关键词:德国表现主义,德国新表现主义,差异,联系
一:德国表现主义与新表现主义的区别
当时的以表现主义为代表的德国现代主义艺术家明显的政治色彩。
这种政治色彩由于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不断被强化,而战争中出现的德国的达达主义和战后出现的表现主义特别是新客观现实派,更把矛头直指德国资产阶级的丑恶的阴暗面。
艺术家们不畏权势,暴力,恶势力等。
以真正的艺术家的良心,批评、抨击德国的反动的社会现象。
以德国的古典神话史实,民间传说等为题材和原始素材,透过象征隐喻的手法,将形象压迫容纳在一个画面的空间之内。
达到接触观众的情绪几乎到窒息的程度。
以自己的洞察入微冷眼旁观社会的百态,然后以一丝不苟的认真。
把它们描绘在画面上。
德国新表现主义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出现了,到了70年代末期,逐渐发展壮大,形成一个新流派。
大多数新表现主义艺术家们出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和战争之间。
这一代人已经抛弃了世纪初期那些前卫艺术家所具有的革命精神,而变得现实得多。
他们不在乎什么惊奇的艺术手法和孤高的理想,他们从当代社会的现实中吸取创作的素材和源流:商业咨询广告,流行时装,影视图像,广告。
插图,摄影照片,杂志,什么都行。
他们以玩笑的态度用自己的艺术形象来抒发自己的理念。
选择绘画来表达自己对于德国现状的担忧和不满。
并以创作来体现对于德国历史的看法和思索。
表达自己对于人类弱点以及人类当前处境的批评和反思。
通常意义的表现主义是相对于写实主义而言的,绘画领域里的表现主义也是如此。
从这种意义上看,所有冠之以“表现主义”的艺术流派自然有它的共同性。
一个多世纪来,在德国画坛上先后登台过两次表现主义,即传统“表现主义”和“新表现主义”。
传统表现主义出现在19 世纪末至20 世纪初。
当年德国的三大艺术运动,即“桥社”、“青骑士派”和“新客观派”,重个性、重感情色彩、重主观表现,在色彩上追求强烈的对比、造型扭曲和多变,强调运笔的节奏和韵律。
新表现主义出现于20 世纪80 年代。
当时一批青年画家反对美国波普艺术和观念艺术,重新使用油彩和画布,大胆表现自我,在画面、笔法、情调等方面显示出对世纪初表现主义传统的回归,他们尤其推崇被誉为表现主义之父的挪威画家蒙克。
主张表达方式要自主、敢反叛、善内省,喜用狂放的线条和强烈的色彩表达内心的悲伤和压抑之情,画面极具表现力。
他们以蒙克的继承者自居,沿袭了表现主义的衣钵,但也展现了自己的个性和特点。
二:德国表现主义与新表现主义的区别
旧表现主义主题多为厌恶都市的喧嚣,或暴露大城市的混乱、堕落和罪恶,充满了隐逸的伤感情绪或是对“普遍的人性”的宣扬。
它的特点是不重视细节的描写,只追求强有力地表现主观精神和内心激情。
新表现主义自觉地把复兴社会当作自己的使命,承认社会要进步要发展,艺术也要进步要发展。
因而颂扬人性、赞美自然是永恒的主题,不管现实中有多少憾缺,热爱生活是人生的基本态度,由此演绎出的恬静的庭院、记忆中的木楼、森林溪流、雄健的山峰、典雅的古画瓷器……面对喧嚣,不是表现出狂躁不安,而是寻求心灵的回归。
旧表现主义强调表现艺术家的主观感情和自我感受,而导致对客观形态的夸张、变形乃至怪诞处理,用以发泄内心的苦闷,认为主观是唯一真实,否定现实世界的客观性,反对艺术的目的性。
新表现主义认为,主观情感是蕴涵在客观事物中的,必须通过具体细腻的画面来反映主观情感。
强烈的激情和温婉的表现并不矛盾,写实和写意并不对立。
创作中对已经燃起的激情进行冷处理,使这种情绪内敛、凝聚,运用近似素描的笔法,透过冷峻的画面可以更好地传达蕴涵的深味。
中国画以形写神的传统被继承下来。
新表现主义有选择地吸取西方表现主义的主要特征。
一般说来,表现是手段,是为作品中的思想内容所决定的,就象燃料的特性决定火焰的特色一样。
在表现主义嘈杂的声响中,反抗是它的主音,这是它的最明显的特征。
内心世界也充溢着一种“急欲爆炸”的感情。
那气势,正如他们的一个喉舌《狂飚》所标示的,大有冲决一切藩篱的味道。
鲁迅要在“铁屋子”里砸出去的情绪就属于这种感情。
新表现主义尤其强调人生感,强调大写的“人”,提高人的尊严和素质。
否定没有人生阅历、没有思想的纯技巧;认识世界、感悟人生的工夫超过对技巧的追求。
而根据表现的需要,可以使用任何材料、任何技法。
如画江南小景为了表现雾气中的山体,抛弃传统皴法,只用擦和染。
新表现主义也可视为具象表现主义。
以直观形象的表现寓含思想灵魂,不主张用抽象符号取代实际事物,这也是与旧表现主义有着根本区别的地方。
反传统、反保守、反对存在就是合理观念。
透过种种生活现象意识到或洞察到人类生存环境中某种异己力量的存在及其普遍性,它的存在正在加剧着人性的变态,造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常,而又不知道有什么办法来遏止或克服这种趋势,正如卡夫卡所说,“生活的纽带”在把我们带往哪里,我们是“不得而知”的。
这种意识的觉醒,反映到创作中,就呈现画面的神秘、神圣、庄严或古朴。
但基于对世界的基本认识,变形、夸张是有限度的。
我们不主张过分扭曲,而忠实于现实世界并作必要的提炼概括,变形是为了更加体现本质,而不是异化。
艺术的道路是光明的,发展的。
参考文献:
[1]欧阳英,潘耀昌.外国美术史(M).浙江: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7.
[2]孔新苗编著.西方后现代绘画(M). 山东美术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