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分析及2015年备考指导左慧星

合集下载

2015年山西中考满分作文赏析

2015年山西中考满分作文赏析

2015年山西中考满分作文赏析:乡关何处【真题】春节拜新年,端午赛龙舟,中秋赏明月……一个个传统节日,荡漾着两千年不曾间断的精神涟漪,连系着泱泱华夏的繁衍生息,演绎着中华民族的文明。

请任选一个传统节日,自拟题目,结合生活经历,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作文题目中必须包含我国一个民族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腊八等等;2.叙事感情真挚、朴实、自然;3.文体不限(诗歌除外);4.避开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5.书写4分。

(40分)【解读】从题目命制来看,今年的作文题与2014年一脉相承。

2012年的“的魅力”或者“魅力”的半命题作文,关注的是对“魅力”一词的精准理解,2013年的“我书”的半命题作文,关注的是对我与“书”之间的学习生活,到了2014年发生变革,延续多年的半命题作文改为材料作文,以材料为依托,以材料为引导,2014 年选取“曾参与的某一次语文活动”为考察重点,而今年则继续与山西高考接轨,将材料作文作为作文能力考察的手段,是为稳。

从写作内容上看,今年的作文更侧重于生活实际的考察。

2013年的“我书”的半命题作文,关注的是对我与“书”之间的学习生活,2014年的“曾参与的某一次语文活动”的材料作文,虽然在命题上发生变化,但依旧把侧重点放在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上,可今年的作文题明白了然地直指学生的日常生活来,让给学生没有畏惧感、疏离感,而是有亲近感、熟悉感,是为变。

审题关键点:给定的“传统节日”的选材范围,以“文化”为立意点,自拟题目,引导学生书写自己的生活经历。

命题的立意点在于引导我们关注日常生活的同时,能积极地传承传统文化,发现传统节日的内在魅力。

我们在这里提醒考生,要想写好“一个传统节日”,就要从以下3方面深入思考:1.审题。

要想写好一篇文章,审题是至关重要的。

要学会从字里行间捕捉有用的信息,明确写作的范围和内容。

该作文的核心词汇是“传统节日”,那么我们所知道的“情人节”“圣诞节”等就不符合题意要求。

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分析及今后复习应对策略

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分析及今后复习应对策略

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分析及今后复习应对策略发表时间:2015-11-10T10:42:27.33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5年10月总第220期供稿作者:张文芳[导读] 甘肃省西和县稍峪乡九年制学校最后,在平时教学中要将“勤”字刻在毕业班老师的心中,教师的“勤”来带动学生的“勤”,只有将这两个“勤”字有机结合。

才会出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效果。

张文芳甘肃省西和县稍峪乡九年制学校742100摘要:本文通过对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加以分析,结合当前中考语文复习实际,总结了一些中考语文复习的应对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语文中考复习今年中考语文已落下帷幕,从试题的难易程度而言,遵循了考纲中提到的7∶2∶1的关系,题型设置仍然为五大板块,试题内容却发生了变化。

这些变化给九年级语文教师发出了一些信息,对我们今后语文教学及复习方向有着重要意义。

掌握这些信息中包含的内容,便于明年中考前复习做到有的放矢,便于提高语文成绩。

现将这些信息归纳如下:一、试卷结构相对稳定,格式规范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引用、鉴赏评价五个能力层次在试卷中有不同的考查。

其中“语言积累与运用”近几年分值都在30分左右,题型有字音、字形、词语运用、病句修改、名著阅读、综合性运用和古诗文默写等,比较固定,都是以客观性试题出现,让学生加以选择。

而第一题有变化,但这种题型比较呆板,考的范围仍是语音中给汉字注音,其二,阅读与理解内容设置未改变。

与以往试题不同之处是,连续两年八年级或九年级文言文,就会交替变化。

但今年仍考初三语文,这让教师在复习时会出现文言文的误导。

现代文也如此,小说与散文逐年交替考试,今年仍然是散文。

为本人从08年试题分析到14年现代文试题设置,推断今年为小说内容,恰巧仍考散文,这给学生复习产生了误导,或许在考试中会出现丢分现象。

甚至词、诗、曲与平时复习完全一致,也未失分。

其三,综合性引用,所考内容与热点、生活常识在复习中变化较少,所占分值基本符合平时复习。

近三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分析及2015年备考指导左慧星

近三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分析及2015年备考指导左慧星
39
2012——2014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知识点分布表(一)
2012年 《我们会努力 》 理解性默写 同义词辨识 2013年 《绿茵场上的非主流 》 规范书写 概况内容 2014年 《大师治学》 段落的作用 表达方式的作用
1 2
3
4
省略号的作用
概况内容
赏析句子
标题作用
理解内容
赏析句子
5
8.请分别写出“先帝不以臣卑鄙”中 “卑鄙”一词的古今意思。
古义: 今义:
第8题考查的是文言文重点知识点:古 今异义。
9.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第9题是句子翻译,要注意句子中 的关键字。
27
10.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是( )(2分) A、深入不毛——吹毛求疵 B、庶竭驽钝——殚精竭虑 C、三顾茅庐——顾此失彼 D、猥自枉屈——猥琐不堪
2012——2014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知识点分布表(二)
2012年 《青春》 复句辨识 文化常识 修辞的作用 分析探究 迁移拓展 2014年 《希望在你们身上》 理解内容 引用的作用 仿写句子 分析探究 迁移拓展
1 2 3 4
2012——2014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知识点分布表(三)
• 本题意在考查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强调 读书对人的影响。 • 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一直是语文学习着重 提高能力之一,教师应该多为学生创造机 会,提供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来切实地促 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
2012——2014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基础知识点分布表
2012年 1 2 3 4 5 汉字书写 修辞(对联) 单句 读书活动 古诗文默写 2013年 古诗文默写 词语
2012——2014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 古诗词阅读知识点分布表

2015年山西省中考作文名家解读及范文、点评(Word版)

2015年山西省中考作文名家解读及范文、点评(Word版)

2015山西省中考作文名家解读及范文【真题再现】春节拜新年,端午赛龙舟,中秋赏明月……一个个传统节日,荡漾着两千年不曾间断的精神涟漪,连系着泱泱华夏的繁衍生息,演绎着中华民族的文明。

请任选一个传统节日,自拟题目,结合生活经历,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作文题目中必须包含我国一个民族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腊八等等;2.叙事感情真挚、朴实、自然;3.文体不限(诗歌除外);4.避开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5.书写4分。

(40分) 【名家解读】 从题目命制来看,今年的作文题与2014年一脉相承。

2012年的“的魅力”或者“魅力”的半命题作文,关注的是对“魅力”一词的精准理解,2013年的“我书”的半命题作文,关注的是对我与“书”之间的学习生活,到了2014年发生变革,延续多年的半命题作文改 为材料作文,以材料为依托,以材料为引导,2014年选取“曾参与的某一次语文活动”为考察重点,而今年则继续与山西高考接轨,将材料作文作为作文能力考察的手段,是为稳。

从写作内容上看,今年的作文更侧重于生活实际的考察。

2013年的“我书”的半命题作文,关注的是对我与“书”之间的学习生活,2014年的“曾参与的某一次语文活动”的材料作文,虽然在命题上发生变化,但依旧把侧重点放在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上,可今年的作 文题明白了然地直指学生的日常生活来,让给学生没有畏惧感、疏离感,而是有亲近感、熟悉感,是为变。

【名家解读】 给定的“传统节日”的选材范围,以“文化”为立意点,自拟题目,引导学生书写自己的生活经历。

命题的立意点在于引导我们关注日常生活的同时,能积极地传承传统文化,发现传统节日的内在魅力。

我们在这里提醒考生,要想写好“一个传统节日”,就要从以下2方面深入思考: 1.审题。

要想写好一篇文章,审题是至关重要的。

要学会从字里行间捕捉有用的信息,明确写作的范围和内容。

该作文的核心词汇是“传统节日”,那么我们所知道的“情人节”“圣诞节”等就不符合题意要求。

)山西中考试题分析及复习策略

)山西中考试题分析及复习策略

2014年山西中考语文试题分析及2015年复习策略中考语文复习内容广泛,形式多样,若面面俱到去复习,则如大海捞针,劳而无功。

某些阅读题的不开放性和不确定性,使得有些学生片面地认为语文没法复习,考试靠运气。

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

凡是根据语文学科特点,了解命题趋势,针对中考语文试卷命题的特点和要求,合理复习的班级或个人,他的语文成绩是不错的。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积极探讨中考语文复习策略,发现问题又探讨,吸取众家之长,全面探讨语文中的各个专题。

现就2014年山西中考语文试题进行分析,以及如何取得中考语文总复习的最佳效果提出几点体会,或许给学生一些启示,仅供老师们参考。

一.整体评价:山西省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严格依据依据《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山西省中考科目说明》命题,体现语文课程性质。

统观整套语文试卷,题量适中,难度适宜,考查的内容基本覆盖了中学教科书所涉及的语文知识和对基本能力的要求,便于引导和促进语文教学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所设立的课程目标与内容。

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促进教师教学。

对于初中语文教学和高中教学的衔接起到了稳定和积极的促进作用。

起到了很好的教学导向作用。

2014年山西中考语文试题的整体结构以稳定为主,稍有变化。

全卷分为三个部分-----基础(25分)、阅读(45分)及写作(小作文10分,大作文40分);总分120分,150分钟完成;共24小题。

2014年山西中考语文试题考查的内容也是以稳定为主,重点考查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以考查基本能力为主。

第一部分基础这一部分共25分,约占全卷分值的20%。

其中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语音、错别字、词语运用、语法、语言表达和综合探究)10分,占全卷分值的8%,考查意图主要为检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情况。

而古诗文默写15分,占全卷分值的12%,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古诗文经典名篇名句“会背”、“会写”、“会用”的能力。

2015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及详细试卷解析

2015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及详细试卷解析

2015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一、基础(25分)1.(15分)默写(1)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2)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3)先天下之忧而忧,。

(范仲淹《岳阳楼记》)(4),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5)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6),教然后知困。

(《虽有嘉肴》)(7)陶渊明《饮酒》中用问答形式表明内心清静就能远离喧嚣之意的句子是“”。

(8)周敦颐《爱莲说》中最能体现君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品格的名句是“”。

(9)思乡、离愁是永恒的话题。

崔颢在《黄鹤楼》中吟咏道:“”;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感慨道:“夕刚西下,”;李煜在《相见欢》中长叹道:“,是离愁”。

2.(2分)下列注音、字形有误的一项是()A.悄qiǎo然褒bāo义词并行不悖bèiB.拮据jū 更gēng衣室举一反fǎn三C.倔jué强凹āo透镜诲huì人不倦D.滑稽jì荧yíng光屏别出新裁cái3.(2分)下面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B.卢沟桥上的石狮子,千态万状,绘声绘色....C.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D.你也许有困惑,而今天困惑中的探索正是明天豁然开朗....的准备4.(6分)学校准备开展以“我读书,我思考”为主题的活动,请你踊跃参加。

【活动一:定方向选书目】“主题活动”启动前,图书馆已全天候开放。

面对众多的书籍,你将选择哪一位作家的作品?请写在下面横线上。

作家:示例:冰心作品:示例:《繁星》《春水》【活动二:有步骤深探究】选定书目后,你向老师咨询。

老师建议你深入了解该作家及其作品,并写出研究步骤,完成研究任务。

你的研究步骤是:示例:步骤一:网上搜索与《繁星》《春水》有关的作品,精选研读,并做好读书笔记。

步骤二:多角度分析,与同学讨论后写出自己的收获。

20154试语文试卷分析

20154试语文试卷分析

2015中考模拟测试语文试卷分析我校在四月8、9两天进行了初三的“一模”考试,深入落实了新课标的要求,全面、深入、精细地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试卷依照山西省中招试卷的基本框架,由“基础”、“阅读”(“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三大板块构成,全卷24题。

试卷选材鲜活,题量适中,赋分合理,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命题严谨规范,导向明确,特点鲜明。

一、试卷解答情况(一)基础本大题共6个小题,考查学生古诗文默写、字音、语法、病句、对联、名著等基础知识的把握,以及学生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的掌握。

由于学生平时不注重积累,所以第1古诗文默写的失分较多,古典诗词默写有考生不会、丢字、别字、错字,乱对号等现象;特别是(3)题是一道综合性较强语法的题目,既达到了考查学生灵活运用语文能力的目的,又无形中对学生进行语法学习,有一定难度,学生失分较多。

第6题的名著阅读,虽考查的是常见的名著中的相关内容,但由于目前学生真正进行名著阅读的时间和效果是打着折扣的,大部分是应景式的“快餐式阅读”,导致对故事情节了解不细致,有些情节不清楚,因此此题的得分率极低。

二阅读(一)古诗文阅读文言文的考查采用比较阅读的形式。

课内是《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篇目之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外语段是<<孟母三迁》的故事,课内外衔接紧密,延伸自然,难度适中。

试题侧重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句子的翻译、两文间的联系等。

诗词赏析选取的是杜牧《泊秦淮》,试题侧重考查学生对诗内容的把握和情感的理解上。

试题难度不大,但由于文言词汇的积累不够扎实,导致翻译丢分严重,如10题。

审题不仔细,如12题要求回答的是关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什么现实意义,但学生不能联系现实来说;因此古诗文的总体得分率与预期的要求还有距离。

(二)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由一个记叙文语段和一个说明文语段构成。

记叙文《谁是你的重要他人》主要考查了理解作者情感变化过程,品味词语含义,分析在句子的含义与作用,人物描写方法、以及对学生自我体验、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的考查。

2015.3介休市中考语文复习研讨会

2015.3介休市中考语文复习研讨会





D、矮子骑大马——上下为难 马戏团的猴子——随人耍
2014年为农历甲午马年
该题从多角度——熟语、谚语、成语、歇后语, 比较全面地考察学生的理解。
引导探究

18. 阅读以下两则林语堂的经典名言,结合本文内 容,谈谈你以上中的好老师应该具有怎样的品质? (5分)
名言一: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封相亲,我便已 觉得心满意足。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 觉得很快乐。 名言二: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 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着配 角。
问题: 很多同学都在分析语段中的林语堂,而不是自己心目中的好老师。 有的考生在答好老师的品质时,虽然表述很多,但仅仅围绕一个品质 在谈,不能从多角度进行概括。 还有的考生归纳出的品质完全脱离了文章内容与名言范围或只用几个 词语简洁地归纳了品质,并没有进行阐述。


19.本文第④段中,作者认为“青年人的责任”是什么?(2分)
2012年
《 龙生九子背后的民族文化心理 》
2013年 《解码汉字“行” 》 段落作用 概况内容 说明顺序 说明方法及作用
1 2 3 4
说明方法辨识 文章内容理解 理解题目的含义
2012——2014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写作知识点分布表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1
“魅力 ” 或者 “ 魅力”




2、在字、词、句和语法的理解上

4 小题《谈生命》的错误率高,语境、笔画、
短语、句子成分四个语文知识同时容纳在一道小 题中,增加了学生的做题难度。从错误答案中发 现学生对句子的成分掌握不牢,句子的主干成分 和定状补混淆不清。

3、在口语交际上 (1)照抄原文材料,无自己的理解、感悟; (2)内容与读书无关,随意发挥,不扣题; (3)形式单一,语言表达无新意,甚至部分学生语句不通, 不能明确把握题意; (4)审题不清,将材料作病句修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本题将汉字的读音、多音字、形近字读音 融合在了一起考查。 • 关注生活中常读常错的字音。 如:惩 祈 膝 冠 创 潜 刽 • 注意方言对字音的影响。 如:跪 着
11
3.下面有错别字的一俗语、谚语 等相关知识点。 •关注生活中常写常错的字
4.阅读下面文段,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2012——2014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 题分析及2015年中考第一轮复习指导
山西省实验中学 左慧星
目录
• 试卷综述 • 试题分析 • 2015年中考复习交流
2
试卷综述
纵观三年来的中考语文命题,试卷结 构基本稳定,考试内容都在《考试大纲》 和《课程标准》规定的范围之内,既体现 了毕业学业水平考试的功能,又彰显了中 考的选拔功能。试题与生活的结合较紧密 。
18.阅读以下两则林语堂的经典名言,结合本文内 容,谈你心目中的好老师应该具有怎样的品质? (5分) 名言一: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 得心满意足。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 得很快乐。 名言二: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远是 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着配角。
第18题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加上对材料的分析, 达到分析人物特点的考查目的。体现了对学生综合 能力的考查。
13.文中画线句阐明了积善成德、____的 道理。空白处正确的选项是( ) A、防微杜渐 B、温故知新 C、礼尚往来 D、得寸进尺 第13题既对文章主旨的考查,又有对 成语含义的考查,稍有难度。
2012——2014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知识点分布表
2012年 《论语》
7 8 9
给加点字注音 解释加点字 虚词的用法
1.默写(15分)
2014年3月山西省考试说明,将必备的 古诗文由50篇增长为新课标要求的61篇,这 无疑给考生们加大了备考难度。同时,古诗 文背诵由原来的10分增加到15分,考题形式 以填空题为主,兼以理解性默写。其中的第 三小题和第九小题考查的是新增篇目。
2.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41
20.引用手法在本文中的使用,好处是什 么?(3 分)
第20题做这道题时,学生们容易理 解成是对议论文道理论证作用的考查, 但仔细读题即可知道,该题考查的是 “引用”这种修辞手法的作用的理解。 引用的是名人的话,所以可以增加文章 的文采,使文章更具可读性,内容更加 丰富。
21.文中第④段赞美青年人“感觉锐敏, 英气蓬勃” ,这使人联想起“青年人是 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 ”请您仿照后一 种形象的语言,再写一句表达对青年人的 赞美。(3分)
基础
古诗文
现代文
作文
试题分析
基础
8
1.默写(15分) (1)悠哉悠哉,______________。 (2)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 (3)前不见古人,______________。 (4)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 (5)__________,死于安乐。 (6)北国风光,__________,万里雪飘。 (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比喻新颖传神,是传诵千古的咏雪名句 。 (8) “酒”在古代诗词中很常见,如李白《行路难》中“金 樽清酒斗十千” ,范仲淹《渔家傲》中“______________” 和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______________” 。 (9)选择以下其中之一,默写省略的文言句子(不含标点) 。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四时俱备。 ” 《桃花源记》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渔人甚异之。 ”
33
现代文阅读
14.第①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第14题考查段落的作用,段落的作 用一般从内容的结构两方面进行分析。 句子的结构上的作用要看段落所处的位 置,段落的内容的作用要联系原段落的 具体内容分析作用。
15.本文第③段描写林语堂、有神态描 写,还有_______描写、_______描写。
2012——2014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知识点分布表(二)
2012年 《青春》 复句辨识 文化常识 修辞的作用 分析探究 迁移拓展 2014年 《希望在你们身上》 理解内容 引用的作用 仿写句子 分析探究 迁移拓展
1 2 3 4
2012——2014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知识点分布表(三)
39
2012——2014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知识点分布表(一)
2012年 《我们会努力 》 理解性默写 同义词辨识 2013年 《绿茵场上的非主流 》 规范书写 概况内容 2014年 《大师治学》 段落的作用 表达方式的作用
1 2
3
4
省略号的作用
概况内容
赏析句子
标题作用
理解内容
赏析句子
5
第15题识别描写方法,实际考查的 是表达方式。2014年的试题在表达方式 上所占分值比较大,有12分之多。这是 落实新课标内容的体现。
16.林语堂“相面打分”公正公平的原因 是什么?
第16题没有难度,是对学生拣选信息 能力的考查。
17.文中第⑦段画横线的句子浸透着林 语堂强烈的情感,极富感染力,请简要 分析是如何表达的。 第17题考查学生赏析语句的能力。赏析 语句既要求学生要理解文本,又需要一 定的答题技巧。更重要的是教师在平时 训练时对学生语文逻辑思维的培养。
第21题本题考查的是对“青年人是早 上八九点钟的太阳”的仿写,做这类题时 要抓住仿句的要求,即,字数大致相同; 修辞手法使用一致(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 法);抓住例句的关键词即可。
43
22.文章结尾,长者嘱托“青年们,好自 为之” ,那么,青年人应该怎么做?结 合本文内容,请谈谈你的理解。(4 分) 第22题是在对文本理解的基础上,要 求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感悟对文本再次 进行深度理解与思想升华。属于开放性试 题,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
2012——2014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 古诗词阅读知识点分布表
2012年 选择题 6
2013年 简答题
2014年 选择题 赏析 《相见欢》
对课标内4首古 对《春望》中的 诗进行赏析 动词进行赏析
23
文言文阅读
24
7.《出师表》是______率师伐魏,在出 师前写给后主________的。 第7题考查的《出师表》涉及到的两个主 要人物及《出师表》的写作背景。
• 本题意在考查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强调 读书对人的影响。 • 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一直是语文学习着重 提高能力之一,教师应该多为学生创造机 会,提供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来切实地促 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
2012——2014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基础知识点分布表
2012年 1 2 3 4 5 汉字书写 修辞(对联) 单句 读书活动 古诗文默写 2013年 古诗文默写 词语
• 意在考查学生对诗歌主旨的理解。 • 古诗词赏析的知识点有很多,如字词的表 达效果、修辞的作用、表现手法的运用、 诗歌画面的描摹等等。诗歌赏析的难度并 不高,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会提高。教师 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同时更应教给学生 赏析诗歌的方法。
江城子·密州出猎 浣溪沙 宋 苏轼 宋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 为报倾城随太守, 潇潇暮雨子规啼。 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谁道人生无再少? 鬓微霜,又何妨? 门前流水尚能西!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休将白发唱黄鸡。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8.请分别写出“先帝不以臣卑鄙”中 “卑鄙”一词的古今意思。
古义: 今义:
第8题考查的是文言文重点知识点:古 今异义。
9.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第9题是句子翻译,要注意句子中 的关键字。
27
10.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是( )(2分) A、深入不毛——吹毛求疵 B、庶竭驽钝——殚精竭虑 C、三顾茅庐——顾此失彼 D、猥自枉屈——猥琐不堪
第10题是词语的含义,将成语与 文言文糅合在一起考查。
28
11.选段中表明出师条件已具备的语句 是: 第11题着重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以 及信息的拣选能力。
29
12.将文中画线句子用“/”断句。 积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时而用弃义背 理不知其恶有时而亡
第12题的考查是这次文言文考查的 一个亮点,2014年山西省中高考都不约 而同地对文言文断句进行了考查,虽然 这是巧合,但足以证明断句在文言文学 习中的重要性。
6
分析探究
第三人称的好处
分析探究
分析探究 迁移拓展
19.本文第④段中,作者认为“青年人 的责任”是什么?(2分)
第19题考查的是对文本的理解及信 息的筛选,做这类题时,先要定位,在 文中第④段找到“青年人的责任”,答 案往往就在这句话附近,这句话后面的 内容是告诉我们样要怎么做,我们从这 句话的前面即可看到“人类的前途要由 你们来决定,祖国的前途要由你们来创 造”,这样就可得出答案。
2013年 《马说》 《千里之马》
给加点字注音 解释加点字 翻译句子
2014年 《出师表》 《上书谏吴王》
文学常识 古今异义 翻译句子
10
11 12
翻译句子
默写成语或警句
理解文章内容
比较两文,理解内容
解释词语(选择题)
内容理解与信息拣选 文言文断句 主旨的把握(选择题) 32
13
2014年是我省第一次以新课标为考 纲的中考,因为新课标中古诗文内容变 化很大,所以从全省的教学实际情况出 发,古诗文考查内容与往年相比变化不 大,为新课标的更好落实而进行必要地 过渡与铺垫。2015年及未来的中考一定 会以新课标要求的古诗文内容为主。因 而在未来初三复习中,一定要以新课标 篇目为重点复习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