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慢性咳嗽调查总结报告(10819)
慢性咳嗽92例临床分析

慢性咳嗽92例临床分析咳嗽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慢性咳嗽在呼吸科门诊亦非常常见,约占呼吸科门诊的25%~30%。
慢性咳嗽通常是指咳嗽时间超过8w,以咳嗽为主要症状或唯一症状,X线胸片无明显病变者[1]。
慢性咳嗽病因繁多且涉及面广,很多临床医生忽视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造成误诊。
在病因不明的情况下,往往反复应用大剂量抗生素和止咳化痰药,疗效不佳,临床上此问题非常突出,也成为临床医生所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
本文对2013年03月~2015年06月我科诊治的92例成人慢性咳嗽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13年03月~2015年06月,本院内科诊治成人慢性咳嗽患者92例,其中男60例,女32例,年龄18~74岁(平均45岁)。
全部患者均以咳嗽为唯一临床症状,多为干咳、少痰或无痰,无咯血,无胸痛、呼吸困难,连续或反复咳嗽时间2个月~10月,经检查已排除如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肺癌等疾病。
92例均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痰找嗜酸性粒细胞,均行胸部X 线或CT检查,肺功能检查、气道激发试验,必要时摄鼻窦片、食管钡餐。
1.2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两项均正常78例;白细胞20%;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有效;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2.2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是引起慢性咳嗽最常见病因之一,因鼻、咽、喉等部位也分布有丰富的咳嗽感受器,所以各种鼻、咽、喉的疾病均可引起慢性咳嗽。
它的特点是发作性或持续性咳嗽,以白天咳嗽为主,入睡后较少咳嗽,鼻后滴流和(或)咽后壁黏液附着感,有鼻炎、鼻窦炎、鼻息肉或慢性咽喉炎等病史,检查发现咽后壁有黏液附着。
慢性鼻窦炎影像学可见鼻窦黏膜增厚、鼻窦内出现液平面。
普通感冒引起咳嗽可能也是分泌物沿鼻后滴流刺激咽喉部所致。
2.3变应性咳嗽(AC)变应性咳嗽临床上亦不少见,患者多表现为慢性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检查肺通气功能正常,支气管激发试验阴性;具有下列指征之一:①有过敏性疾病史或过敏物质接触史;②变应原皮试阳性;③血清总IgE 或特异性IgE增高;④咳嗽敏感性增高,口服抗组胺药物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141例慢性咳嗽的诊断及治疗体会

141例慢性咳嗽的诊断及治疗体会近年来,慢性咳嗽已成为普遍发病的疾病,影响到了很多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日常活动。
为了深入了解慢性咳嗽的诊断及治疗体会,本研究对141例慢性咳嗽患者开展了为期1年的调查研究,由此收集到的宝贵的经验总结如下。
一、诊断方面1、表现:慢性咳嗽患者的主要表现为:咳嗽持续时间超过3周,咳嗽期间发出干哔声或咳出黄白色痰,咳嗽伴有疼痛感。
另外还有一些不明原因的头痛、头晕、乏力等症状。
2、检查:身体检查和血液检查对于确诊慢性咳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更重要的是通过胸部CT和胸部X线片进行深入检查。
3、诊断分层:慢性咳嗽的诊断分层可分为:一级诊断、二级诊断和三级诊断。
一级诊断主要围绕症状,重点关注咳嗽的特点,根据病人表现进行仔细、全面的描述;二级诊断主要从检查方面入手,重点关注慢性咳嗽的检查;三级诊断主要从器官症状出发,依据胸锁乳突肌肉痉挛、肌间质病变、石膏状变等征象来确诊慢性咳嗽。
二、治疗方面1、西药治疗:主要根据慢性咳嗽的病因进行抗炎治疗,并给予抗感染能力的药物如抗生素等进行联合治疗;重点治疗包括:一是抑制咳嗽反射的表治药物,如止咳糖浆、止咳片等;二是抑制咳嗽紊乱信号传导的中枢药物,如阿托品、咪唑啉等;三是抑制炎症性物质的药物,如抗细菌药物、抗病毒药物、抗过敏药等。
2、中药治疗:中药治疗的治疗方案是个体化的,因为每个患者病情和体质状况都不一样,所以根据每个患者的个体情况,综合多种中医辩证,应用不同的中药技术组合,选择合理、安全、有效的中药配伍,形成科学、合理的方案,以更好地治疗慢性咳嗽。
三、调整生活方式1、饮食:建议患者多食用绿叶蔬菜、水果,以获得充足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同时减少高油脂、高糖类食物的摄入,以减轻负担。
2、运动:建议患者选择轻体力的慢跑、游泳、太极拳等有氧性运动,每周运动3-4次,每次20-30分钟,时间可适当延长,可以起到补充皮肤所需营养,改善气血循环,促进机体健康的作用。
126例慢性咳嗽诊治分析

126例慢性咳嗽诊治分析目的探讨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
方法采用Irwin小组提出的慢性咳嗽的解剖学诊断流程,并补充痰液分类检查,分析126例慢性咳嗽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126例慢性咳嗽中,咳嗽型哮喘(CV A)占42.9%,鼻后滴综合征占(PNDS)26.3%,胃食道反流(GERC)占14.3%,嗜酸粒细胞支气管炎(EB)占9.5%,其他病因占7.0%,其他病因中支气管内膜结核4例,心功能不全2例,喉癌1例,气道异物1例,支气管癌1例,本组患者经相应治疗,123例症状明显缓解,缓解率达98%。
结论慢性咳嗽经规范的诊治程序,大多能明确病因,取得良好疗效。
标签:慢性咳嗽;诊断;治疗慢性咳嗽是内科门诊的常见病症,我国《咳嗽的诊断与治疗(2009版)指南》指出[1],慢性咳嗽是指以咳嗽为唯一或主要症状,咳嗽时间>8w,胸部X 线无明显异常。
由于慢性咳嗽病因复杂,涉及呼吸、消化、心血管及耳鼻喉等多学科领域,加之临床非专科医生对慢性咳嗽认识不足,致使大量慢性咳嗽未能得到及时正确的诊冶。
现将2005年1月~2012年3月诊冶的126例慢性咳嗽患者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26例为本人2005年1月~2012年3月门诊及住院部诊冶的患者。
其中男性51例,女性75例,年龄17~73岁,咳嗽时间3个月~5年,中位咳嗽时间8个月,所有患者符合慢性咳嗽诊断标准,并排除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和其他明确的心肺疾患,并排除口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
1.2方法采用Irwin慢性咳嗽解剖学诊断程序+诱導痰细胞检查[2],分析并查找病因:①仔细询问病史和体检检查,对咳嗽伴胸闷、气短,且咳嗽以夜间和运动后明显,伴有过敏史和(或)家族史者,常规拍x线胸片,胸片正常,体检检查无异常者,则行肺通气功能检查+气道反应性测定,本组气道反应性测定87例,激发试验阳性51例(其中4例为4%高渗盐水激发阳性,其余为乙酰甲胆碱激发阳性,为在上级医院检查),舒张试验阳性3例,气道反应性判定阳性者诊断为咳嗽型哮喘。
【VIP专享】全国慢性咳嗽调查总结报告(10819)37

全国多中心慢性咳嗽病因调查总结报告长春2010.08.16地区华南地区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华东地区华中地区华西地区吉林项目进程•项目启动时间:2009.3.•项目中期会议:2009.7.•中期检查时间:2009.9.-2009.11.•项目结束时间:2010.3.研究目的明确国内各个地区慢性咳嗽病因分布特征及规律,为国内慢性咳嗽的临床诊治及研究提供依据。
全国多中心的前瞻性临床研究使用统一的诊断程序、标准及治疗原则只有针对性治疗效果明显者,方可明确诊断研究方法根据既往报道:慢性咳嗽患者的病因中,EB调查样本量估算:时间从受试者年龄≥15岁。
咳嗽作为临床主要症状时间≥8周。
X线胸片无明显异常。
患者的籍贯及居住地均属于研究中心所在地域;或在研究中心所在的地域居住多年。
患者入选条件胸部无效或部分缓解进一步检查结果704 患者(315名男性vs 389名女性)平均年龄40.4±12.8岁平均咳嗽病程: 12 (2-696 )个月764 例次病因诊断(60 例患者为双重病因)一、基本资料各个单位纳入有效病例数量地华南地区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华东地区华西地区总体病因分布各区域病因分布不同年龄层病因分布少见病因分布二、病因分布1.%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3. 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合并变应性鼻炎在704例患者中,按照ARIA定义,符合鼻痒、鼻塞、流涕、打喷嚏四个症状中的两个以上,并有相对应的SPT阳性者,共有109变应性鼻炎患者(15.5%)。
单纯根据临床临床症状诊断变应性鼻炎则为219 例(31.1%)不明原因咳嗽(65 例, 8.5%)感染后咳嗽(20例)ACE I 性咳嗽( 7 例)结核(2例)支气管扩张(2例)心律失常相关性咳嗽(1例)4. 少见病因分布结论(1)我国慢性咳嗽常见病因为CVA、UACS、EB、AC,各个地区基本一致CVA是国内慢性咳嗽的首位病因。
咳嗽人群调研报告

咳嗽人群调研报告调研对象:咳嗽人群调研目的:了解咳嗽人群的特点、原因及治疗方式,以便提供相关建议和服务。
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共计发放1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95份。
调研内容:一、咳嗽人群特点1. 年龄分布:参与调研者中,20-30岁占30%,31-40岁占25%,41-50岁占20%,51岁及以上占25%。
2. 性别分布:参与调研者中,男性占45%,女性占55%。
3. 咳嗽类型:参与调研者中,干咳占35%,伴痰咳占50%,咳嗽伴咳痰占15%。
二、咳嗽原因1. 呼吸道感染:参与调研者中,50%的人咳嗽是由呼吸道感染引起的。
2. 过敏性咳嗽:参与调研者中,30%的人咳嗽是由过敏反应引起的。
3. 环境因素:参与调研者中,20%的人咳嗽是由环境污染、烟尘等因素引起的。
三、咳嗽治疗方式1. 药物治疗:参与调研者中,60%的人采用药物治疗,包括咳嗽止咳药、痰液稀化药等。
2. 自然疗法:参与调研者中,30%的人采用自然疗法,如喝蜂蜜水、吃梨等。
3. 休息调养:参与调研者中,10%的人通过休息和调整生活方式来治疗咳嗽。
四、服务建议1. 提供药物咨询:针对不同类型的咳嗽,提供相应的药物咨询和建议,帮助咳嗽人群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方式。
2. 提供自然疗法指导:为倾向于使用自然疗法的人群,提供关于蜂蜜、梨等食物的功效、用法等指导。
3. 环境改善:提倡改善环境,减少污染和烟尘对咳嗽人群的影响。
结论:咳嗽人群主要分布在年龄在20-50岁之间,不同性别比例相对均衡。
咳嗽的主要原因是呼吸道感染和过敏反应,一部分人采用药物治疗,也有人选择自然疗法或休息调养。
针对咳嗽人群,我们可以提供药物咨询、自然疗法指导及环境改善等服务建议。
咳嗽人群调研报告

咳嗽人群调研报告咳嗽人群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咳嗽是一种常见症状,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
为了了解咳嗽现象在人群中的普遍性和相关特点,我们开展了一项咳嗽人群调研。
二、调研目的1.掌握咳嗽在不同年龄群体中的发生情况。
2.了解咳嗽的主要原因和病因。
3.分析咳嗽的严重程度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4.收集咳嗽患者对于咳嗽治疗的需求和评价。
三、调研方法我们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了此次调研。
我们在不同地区的医院、社区和网上平台进行了问卷的发放和收集。
共收集了500份有效问卷。
四、调研结果1.咳嗽人群年龄分布:调研结果显示,咳嗽患者的年龄分布较为广泛,以18岁至60岁之间的人群占比最高,占总样本的60%。
2.咳嗽的主要原因和病因:感冒、过敏和气管炎是咳嗽的主要原因,占比分别为55%、20%和15%。
其他如肺炎、支气管炎等疾病也是引起咳嗽的重要病因。
3.咳嗽的严重程度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约30%的受访者称咳嗽较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和工作。
近50%的受访者表示咳嗽对睡眠质量产生了影响。
4.对于咳嗽治疗的需求和评价:大多数受访者希望能够快速缓解咳嗽症状,89%的受访者反映咳嗽药物对其治疗效果较为满意。
五、调研结论1.咳嗽普遍存在于不同年龄群体中,尤其以中年人群为主。
2.感冒、过敏和气管炎是咳嗽的主要原因和病因。
3.咳嗽对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4.大多数咳嗽患者对药物治疗效果较为满意。
六、建议1.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咳嗽,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状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加强咳嗽的预防工作,特别是加强感冒和过敏的防控。
3.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如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勤洗手、饮食健康等。
4.继续开展咳嗽治疗的研究,提高治疗效果和质量。
七、总结通过此次咳嗽人群调研,我们了解到咳嗽在人群中的普遍性和相关特点。
这对于进一步提高咳嗽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将结合调研结果提出的建议,为咳嗽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保健服务。
咳嗽人群调研报告范文

咳嗽人群调研报告范文引言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感冒、过敏、病毒感染、支气管炎等。
咳嗽的出现不仅给患者带来不适,也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了解咳嗽人群的特点及其需求,本次调研对300名咳嗽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进行了数据分析和总结,以期为咳嗽人群提供更好的服务和解决方案。
调研方法与流程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设计了一份包括基本信息、咳嗽类型、咳嗽频率、咳嗽症状、咳嗽的影响程度、咳嗽缓解方法、对医疗服务的需求等问题的调查问卷。
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共收集到300份有效问卷。
收集到的数据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调研结果1. 基本信息调研结果显示,参与者中男性占比52%,女性占比48%。
年龄分布较为均匀,18-30岁占比为25%,31-45岁占比为38%,46-60岁占比为30%,60岁以上占比为7%。
2. 咳嗽类型和频率问卷中咳嗽类型的选项包括干咳、有痰、咳痰等,参与者可以选择多项。
结果显示,干咳占比为36%,有痰占比为42%,咳痰占比为22%。
咳嗽频率方面,每天咳嗽1-3次占比为39%,每天咳嗽4-6次占比为35%,每天咳嗽7次以上占比为26%。
3. 咳嗽症状参与者在问卷中可以选择多项咳嗽症状,结果显示最常见的咳嗽症状为咳嗽伴有疼痛(52%),其次为咳嗽伴有胸闷(47%),咳嗽伴有呼吸困难(27%)。
4. 咳嗽的影响程度问卷中,参与者需要评价咳嗽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程度。
结果显示,咳嗽对工作生活影响较大的占比为57%,影响一般的占比为35%,影响较小的占比为8%。
5. 咳嗽缓解方法问卷中,参与者需选择自己常用的咳嗽缓解方法。
结果显示,最常用的咳嗽缓解方法为服用咳嗽药物(64%),其次为喝热水(52%),多休息(39%),使用咳嗽止咳糖浆(32%)等。
6. 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调研结果显示,参与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供咳嗽的准确诊断和治疗方案(78%),提供专业的用药指导(65%),提供咨询和康复指导(42%),提供在线医生问诊服务(35%)。
咳嗽人群调研报告

咳嗽人群调研报告引言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感冒、过敏、支气管炎等。
了解咳嗽人群的特点以及相关的就医需求对于改善医疗服务和推动公共卫生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咳嗽人群进行调研,了解其就医行为、影响因素以及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
方法为了进行咳嗽人群的调研,我们使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
调查对象为年龄在18岁及以上的成年人,涵盖了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和居住地等方面的人群。
我们在社区、医院和线上平台发布了调查问卷,并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收集了大约500份有效问卷。
问卷内容包括咳嗽的频率、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平时的就医习惯等方面的问题。
我们还针对咳嗽患者的求医过程进行了调查,了解他们就医的渠道、选择医院的依据以及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等。
结果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和分析结果,我们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咳嗽是常见的症状,超过80%的被调查者在过去一年内至少有一次咳嗽经历。
2.咳嗽的持续时间和频率差异较大,有的人只出现轻微咳嗽,持续时间不超过一周,而有的人则长时间咳嗽,持续数月。
3.咳嗽患者在就医过程中,首选的医疗机构为社区医院,其次是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
4.就医选择的主要依据是医院的声誉和医生的经验,而与就医费用相关的因素则对选择影响较小。
5.咳嗽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整体满意度较高,但也有一部分患者对医生的沟通方式和医疗等待时间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讨论本调研报告对咳嗽人群的特点和就医需求进行了初步了解,但还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我们的调查对象主要来自社区和医院,可能无法涵盖所有咳嗽人群。
其次,由于调查采用了自愿参与的方式,存在自愿偏倚的可能性。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对于改善咳嗽人群的就医体验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对咳嗽的预防宣传,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减少咳嗽病例的发生。
2.提供更多的咳嗽相关知识和自我诊断工具,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咳嗽的原因和症状,减少不必要的就医需求。
3.加强医患沟通培训,提高医生的沟通技巧和对患者需求的理解,改善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多中心慢性咳嗽病因调查
总结报告
长春2010.08.16
地区华南地区
华北地区
东北地区华东地区
华中地区华西地区
吉林
项目进程
•项目启动时间:2009.3.
•项目中期会议:2009.7.
•中期检查时间:2009.9.-2009.11.•项目结束时间:2010.3.
研究目的
明确国内各个地区慢性咳嗽病因分布特征及规律,为国内慢性咳嗽的临床诊治及研究提供依据。
全国多中心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使用统一的诊断程序、标准及治疗原则只有针对性治疗效果明显者,方可明确诊断
研究方法
根据既往报道:慢性咳嗽患者的病因中,EB
调查样本量估算:
时间从
受试者年龄≥15岁。
咳嗽作为临床主要症状时间≥8周。
X线胸片无明显异常。
患者的籍贯及居住地均属于研究中心所在地域;或在研究中心所在的地域居住多年。
患者入选条件
胸部
无效或部分缓解进一步检查
结果
704 患者(315名男性vs 389名女性
)平均年龄40.4±12.8
岁平均咳嗽病程: 12 (2-696 )
个月
764 例次病因诊断(60 例患者为双重病因)
一、基本资料
各个单位纳入有效病例数量
地
华南地区
华北地区
东北地区
华东地区
华西地区
总体病因分布
各区域病因分布
不同年龄层病因分布少见病因分布
二、病因分布
1.
%
0.00%
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
3. 0.00%
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
0.00%
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
合并变应性鼻炎
在704例患者中,按照ARIA定义,符合鼻痒、鼻塞、流涕、打喷嚏四个症状中的两个以上,并有相对应的SPT阳性者,共有109变应性鼻炎患者(15.5%)。
单纯根据临床临床症状诊断变应性鼻炎则为
219 例(31.1%)
不明原因咳嗽(65 例
, 8.5%)感染后咳嗽(20
例)
ACE I 性咳嗽( 7 例
)
结核(2
例)
支气管扩张(2
例)
心律失常相关性咳嗽(1例)
4. 少见病因分布
结论(1)
我国慢性咳嗽常见病因为CVA、UACS、EB、AC,各个地区基本一致
CVA是国内慢性咳嗽的首位病因。
首次证实EB是我国各个地区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
结论(2)
UACS比例相对较少,GERC比例不高(与美国相比)。
少数慢性咳嗽患者存在双病因,同时存在
ACEI咳嗽及其他少见病因(结核、支扩、心律失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