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奥鹏古代汉语(2)20秋在线作业2标准答案
奥鹏东师网考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2)

1.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
”中的“园圃”是同义复词。
A. 错误B. 正确【答案】A【解析】2. 布衣属于复音词中的 .A. 连绵词B. 叠音词C. 附音词D. 合成词【答案】D【解析】3. 由两个独立的单词作为词素结合成的,凝固得只表示一个单纯的意义的复音词叫做A. 连绵词B. 合成词C. 重言D. 单纯词【答案】B【解析】4. 下列注释术语中,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被释的词往往是表示某种性质或某种状态的形容词的是A. 读为B. 之言C. 貌D. 谓【答案】C【解析】5. 三十六字母大约反映了唐代末年宋代初年的声母系统。
A. 错误B. 正确【答案】B【解析】6.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中“重”字存在的语法现象是()A. 宾语前置B. 名词用作动词C. 使动用法D. 意动用法【答案】D【解析】7. 下面句子里,有名词用作动词这一用法的是A.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B.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C.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D. 是境内之民,其言谈者必轨于法。
【答案】B, D【解析】8.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其中“然”的意思是()A. 燃烧B. 这样C. ……的样子D. 认为……对【答案】B【解析】9. 兴亡属于复音词中的A. 连绵词B. 叠音词C. 附音词D. 合成词【答案】D【解析】10.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中“穷的词义是()A. 生活困难B. 贫穷C. 仕途不畅D. 走到尽头【答案】D【解析】11. “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 其中“埏”的意思是()A. 黏土B. 模具C. 容器D. 制造【答案】B【解析】12. 复音词是指只包含一个词素的词,有时用一个汉字表示,如走;有时用两个汉字表示,必须合起来才有意义,如含糊。
A. 错误【答案】A【解析】13. 根据字形和词义的联系,埶的本义是A. 种植B. 权势C. 执着D. 逮捕【答案】A【解析】14. 用现代语音理论去分析,所谓“浊”,就是指发音时声带不颤动的不带音;所谓“清”,就是指发音时声带颤动的带音。
东北师范大学奥鹏古代汉语(1)20春在线作业2标准答案

D.周贫且微,诸侯莫朝。
正确答案:A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25分)
1.用“六书”理论分析汉字结构,下列各字属于会意的是
A.既
B.即
C.休
D.亦
正确答案:ABC
2.四体二用说中的“二用”是
A.转注
B.会意
C.形声
D.假借
正确答案:AD
3.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东北师范大学
在线作业
参考答案
试读一页
古代汉语(1)20春在线作业2-0002
试卷总分:100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25分)
1.“甘、本、末、刃、亦、下”属于“六书”中的()
A.象形
B.指事
C.形声
D.会意
正确答案:B
2.下列句子中,“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个的是
A.赵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与“今之从政者殆而!”中的“殆”词义相同。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7.“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中“殿”的文中义是“镇守”。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8.“願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中的“憾”是遗憾的意思。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BCD
7.关于“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中的“夫”说法正确的是
A.词性是指示代词
B.可译为“那”
C.词性是发语词
D.表示将发表议论
正确答案:AB
8.含有介词“乎”的句子()()()()
A.昼游乎江河
东北师范大学2020年5月课程考试(网考)《古汉语基础(二)》参考答案题库汇总奥鹏

东北师范大学古汉语基础(二)网考参考试题汇总标准答案(1)关于“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中“园圃”,说法正确的是()A词义指果园和菜圃B偏义复词,指果园C偏义复词,指菜圃D连绵词,种果和菜的地方正确答案:B(2)“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中“树”的意思是( )A树木B树立C种植D成长正确答案:C(3)由两个意义相反、相对或意义相近、相关的词素组合成的、其中一个词素有意义,而另一个词素只充当陪衬音节的复音词是A古用今废词B古今传承词C偏义复词D同义词正确答案:C(4)“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中的“望洋”的词义是A仰视的样子B望着海洋C迷茫的样子D失望的样子正确答案:A(5)五音是我国传统语音学术语,它是按什么的不同划分A发音方法B声带颤动与否C发音部位D发音原则正确答案:C(6)三十六字母中,次清的代表汉字有A帮非端知精心照审见影晓;B滂敷透彻清穿溪;C并奉定澄从邪床禅群匣;D明微泥娘疑喻来日正确答案:B(7)“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
”其中“精”的意思是()A精气B精华C精神D精英正确答案:B(8)“之二虫又何知?”其中“之”的意思是()A去往B这C的D它们正确答案:B(9)古汉语中,“之——往”的差异在于A词义内容不同B语法功能不同C等级观念和感情色彩D习惯用法不同正确答案:B(10)平水韵有韵部多少个A32B106C120D30正确答案:B(11)叠韵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语音现象,就是指两个字的韵A相同B相近C相似D相像正确答案:A(12)指明古籍中多出来文字的现象称为A脱文B敚文C衍文D夺文正确答案:C(13)将军属于复音词中的A连绵词B叠音词C附音词。
最新奥鹏东北师范大学古代汉语(2)20秋在线作业2-参考答案

【选项】:
A司马彪
B郭象
C向秀
D孟氏
【答案】:B郭象|
3.叠音词,前人把它叫做
【选项】:
A连绵词
B合成词
C重言
D单纯词
【答案】:C重言|
4.下列词语中,属于叠音词的是()
【选项】:
A犹豫
B春分
C葡萄
D灼灼
【答案】:C
5. “芝”“淡”“乐”“赐”四字分别属于上古韵部的
21.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是格律诗。
【选项】:
A错误
B正确
【答案】:A错误|
22.对转:在汉语语音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常常有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互相转变的现象,它们互变的前提是彼此的主要元音相同。
17.本义、引申义的关系是
【选项】:
A本义在一组词义中只有一个,而引申义的数量可以很多。
B引申义总是围绕着本义这个中心发展的,即引申义都是从本义发展引申来的。
C词的本义一般都是比较具体的事物或行为,引申义一般比较抽象。
D引申义有直接引申或近引申;有间接引申或远引申.
【答案】:A本义在一组词义中只有一个,而引申义的数量可以很多。|B引申义总是围绕着本义这个中心发展的,即引申义都是从本义发展引申来的。|C词的本义一般都是比较具体的事物或行为,引申义一般比较抽象。|D引申义有直接引申或近引申;有间接引申或远引申. |
B正确
【答案】:B正确|
29. “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与“奏刀騞然,莫不中音”中的“中”意义不同。
东北师范大学2020年5月课程考试(网考)《古代汉语(2)》参考答案题库汇总奥鹏

东北师范大学古代汉语(2)网考参考试题汇总标准答案(1)布衣属于复音词中的 .A连绵词B叠音词C附音词D合成词正确答案:D(2)由两个独立的单词作为词素结合成的,凝固得只表示一个单纯的意义的复音词叫做A连绵词B合成词C重言D单纯词正确答案:B(3)下列注释术语中,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被释的词往往是表示某种性质或某种状态的形容词的是A读为B之言C貌D谓正确答案:C(4)“使民重死而不远徙”中“重”字存在的语法现象是()A宾语前置B名词用作动词C使动用法D意动用法正确答案:D(5)“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其中“然”的意思是()A燃烧B这样C……的样子D认为……对正确答案:B(6)兴亡属于复音词中的A连绵词B叠音词C附音词D合成词正确答案:D(7)“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中“穷的词义是()A生活困难B贫穷C仕途不畅D走到尽头正确答案:D(8)“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 其中“埏”的意思是()A黏土B模具C容器D制造正确答案:B(9)根据字形和词义的联系,埶的本义是A种植B权势C执着D逮捕正确答案:A(10)五言律诗首句入韵的仄起式的首句平仄格式是A仄仄平平仄B平平仄仄平C平平平仄仄D仄仄仄平平正确答案:D1.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
”中的“园圃”是同义复词。
A. 错误B. 正确【答案】A2. 布衣属于复音词中的 .A. 连绵词B. 叠音词C. 附音词D. 合成词【答案】D。
东北师范大学奥鹏古代汉语(2)20秋在线作业1标准答案

B.正确
正确答案:A
17.近体诗与古体诗在用韵上是不同的。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18.古无轻唇音,即上古时没有轻唇音“非、敷、奉、微”,中古时的轻唇音“非、敷、奉、微”来自于“帮、滂、并、明”,由清代学者段玉裁提出。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19.三十六字母中全浊的有:并奉定澄从邪床禅群匣
东北师范大学
在线作业
参考答案
试读一页
古代汉语(2)20春在线作业1-0003
试卷总分:100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25分)
1.词义从原义过渡到新义后,使新义成为了古义外延的一部分,这种演变叫做
A.词义扩大
B.词义缩小
C.词义转移
D.词义改变
正确答案:B
2.行行属于复音词中的
A.连绵词
B.叠音词
正确答案:A
13.“技经肯綮之未尝。”中“綮”的意思是筋骨聚结处。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14.“朝菌不知晦朔”中“晦朔”是一个复音词。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15.《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16.关于“对”在一首律诗中,前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的出句第二字的平仄必须相反。
C.附音词
D.合成词
正确答案:B
3.“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中的“蓬蒿”是
A.一个复音词
B.一个连绵词
C.两个单音词
D.一个单纯词
正确答案:C
4.布衣属于复音词中的()
A.连绵词
B.叠音词
C.附音词
东师-《古代汉语(2)》21秋学期在线作业2-资料答案3

古代汉语(2)21秋在线作业2-0003阅读:本套试卷是东师课程辅导资料,请认真复习!!!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1.在三十六字母中,次清字母的代表汉字有【选项A.】帮非端知精心照审见影晓;【选项B.】滂敷透彻清穿溪;【选项C.】并奉定澄从邪床禅群匣;【选项D.】明微泥娘疑喻来日【解析】按照课程要求,完成本题目【标准-答案】:B2.关于五言和七言律诗的叙述,错误的一组是【选项A.】五言的以首句入韵为正轨【选项B.】七言的以首句入韵为正轨【选项C.】五言的以仄收式为正轨【选项D.】七言的以平收式为正轨【解析】按照课程要求,完成本题目【标准-答案】:A3.“朝菌不知晦朔”。
其中“朔”的意思是()【选项A.】夏历每月的最后一日【选项B.】夏历每月的十五【选项C.】夏历每月的最初一日【选项D.】夏历每月的初十【解析】按照课程要求,完成本题目【标准-答案】:C4.“之二虫又何知?”中“之”的词义是()【选项A.】去往【选项B.】这【选项C.】的【选项D.】它们【解析】按照课程要求,完成本题目【标准-答案】:B5.“于是灌夫被甲持戟,募军中壮士所善願从者数十人。
及出壁门,莫敢前。
”中“壁”的的文中义是()【选项A.】壁照【选项B.】墙壁【选项C.】院落的围墙【选项D.】军队的营垒【解析】按照课程要求,完成本题目【标准-答案】:D6.下列句子中,有连绵词的是()【选项A.】布帛寻常,庸人不释【选项B.】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选项C.】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选项D.】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解析】按照课程要求,完成本题目【标准-答案】:B7.指明古籍中多出来文字的现象称为【选项A.】脱文【选项B.】敚文【选项C.】衍文【选项D.】夺文【解析】按照课程要求,完成本题目【标准-答案】:C8.五言律诗首句入韵的仄起式的首句平仄格式是【选项A.】仄仄平平仄【选项B.】平平仄仄平【选项C.】平平平仄仄【选项D.】仄仄仄平平【解析】按照课程要求,完成本题目【标准-答案】:D9.“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中“其”的词性和用法或意义是()【选项A.】语气词,表示委婉语气【选项B.】语气词,表示反诘语气【选项C.】代词,其中【选项D.】代词,它【解析】按照课程要求,完成本题目【标准-答案】:A10.义疏唐人也称为“疏”,在唐代取注解经书而得义之正,故又称()【选项A.】集解【选项B.】传注【选项C.】正义【选项D.】笺【解析】按照课程要求,完成本题目【标准-答案】:C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11.“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
最新奥鹏东北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史20秋在线作业2-参考答案

B 《起死》 C 《理水》 D 《出关》
【案】:A|B|C|D
24. 艾青创作的诗篇有 【选项】: A 《我爱这土地》 B 《大堰河——我的保姆》 C 《金黄的稻束》 D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答案】:A|B|D
25. 《红旗谱》的民族化风格体现在 【选项】: A 结构借鉴中国古典小说布局技巧 B 通过人物语言、行动粗线条勾勒人物性格 C 深入表现都市中的人与物 D 语言充满乡土气息
【答案】:C
6. 最早介绍到世界去的中国现代小说是 【选项】:
A 《孔乙己》 B 《阿 Q 正传》 C 《狂人日记》 D 《祝福》
【答案】:B
7. 阮章竞同时写了荷荷、苓苓、紫金英等三个妇女不同婚姻遭遇的作品是 【选项】: A 《漳河水》 B 《开花》 C 《死不着》 D 《幸福的灯》
【答案】:A
【答案】:A
35. 从理论上确认文学性散文地位的是周作人。 【选项】: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B
36. 《回延安》由郭小川采用信天游创作而成。 【选项】: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A
37. 秦牧的散文被读者称为知识的“花城”。 【选项】: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B
38. 徐志摩诗歌特点是灵动、飘逸。 【选项】: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B
【答案】:B
29. 讽刺小说《马伯乐》是张天翼的作品。 【选项】: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A
30. 郁达夫《沉沦》等“自叙体”抒情小说,取法于 19 世纪欧洲浪漫主义以及近代日本“私 小说”。 【选项】: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B
31. 《绿化树》描写了知识分子许灵均在苦难的肉体磨难中所承受到的灵魂洗涤的心理历 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附音词
正确答案:C
3.关于“叠韵”和“双声”的定义,下正确的一组是()A.两字声音相同为双声
B.两字声调相同为双声两字韵相同为叠韵
C.两字必须韵母相同才为叠韵
正确答案:C
4.古汉语中,“笑、哂”作为同义词,主要差异在于
A.词义内容侧重点不同
B.语法功能不同
C.等级观念和感情色彩
D.方言的不同
C.附音词
D.合成词
正确答案:A
8.《逍遥遊》“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其中“夭阏”属于()
A.附音词
B.连绵词
C.合成词
D.词组
正确答案:B
9.古代汉语的词汇从音节上看是以什么为主的
A.复音词
B.单音词
C.双音词
D.附音词
正确答案:B
10.关于“则一此人不知黑白之辩矣”中“辩”,说法正确的是()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12.“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中“夭阏”属于连绵词。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13.“杀”是个泛用的动词,适用面广,对一切生物都是适用的,凡致死都可以叫杀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14.根据字形和词义的联系,“際”的本义是两房相合之缝。
A.错误
B.正确
B.正确
正确答案:B
2.南冥者,天池也。”其中“天池”的意思是自然形成的池塘。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3.引申义是从本义发展引申来的。本义在一组词义中只有一个,而引申义的数量可以很多。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4.“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劝”中的“劝”的意思是“鼓励”、“劝勉”。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C.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D.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正确答案:AC
10.本义、引申义的关系是
A.本义在一组词义中只有一个,而引申义的数量可以很多。
正确答案:CD
9.七言律诗两种首句不入韵的平仄格律格式是( )( )( )( )
A.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B.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正确答案:C
5.融融属于复音词中的( )
A.连绵词
B.叠音词
C.附音词
D.合成词
正确答案:B
6.“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其中“埏”的意思是()
A.黏土
B.模具
C.容器
D.制造
正确答案:B
7.由两个字构成的一个词,形成一个完整的声音组织,不可分割地表示一个意义,这种词是( )
A.连绵词
B.叠音词
5.刊,本是砍,引申出“刊误”的“刊”(删改义)是因其与谬误的搭配关系而形成的。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6.“技经肯綮之未尝。”中“肯”的意思是大骨头。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7.关于“对”在一首律诗中,前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的出句第二字的平仄必须相反。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8.对转:在汉语语音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常常有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互相转变的现象,它们互变的前提是彼此的主要元音相同。
正确答案:B
15.“则举图而委,效玺而请兵矣”与“诸将效首虏”两句中“效”的词义相同。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16.脱文简称“脱”,有时做“敚”或“夺”,也叫“脱字”。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17.“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中“怵然”是一个复音词,表示害怕的样子。
东北师范大学
在线作业
参考答案
试读一页
古代汉语(2)20春在线作业2-0005
试卷总分:100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25分)
1.“吾不忍其觳觫。”中“觳觫”,说法错误的是
A.一个复音词
B.一个连绵词
C.两个单音词
D.一个单纯词
正确答案:C
2.两个音节连缀成意而不能分割的单纯词是
A.合成词
B.叠音词
D.故行仁义者非所誉,誉之则害功。
正确答案:CD
7.关于“摶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中的“扶摇”,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一个复音词
B.是一个连绵词
C.旋风的意思
D.飘摇的意思
正确答案:ABC
8.下列句子中含有偏义复词的是
A.布帛寻常,庸人不释
B.齐王闻之,君臣恐惧
C.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D.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9.“南冥者,天池也。”中“天池”的意思是自然形成的池塘。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10.“夫离法者罪,而诸先生以文学取。”其中“文学”的意思是“文学作品”。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11.词义缩小指词义从古义过渡到今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也随之扩大,扩大的结果使古义成了新义外延的一部分。
A.同“辦”
B.通“辫”
C.通“辨”
D.与“瓣”为古今字。
正确答案:C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25分)
1.“恭、敬”这组同义词间的差异是
A.恭和敬在词义的侧重点上有所不同
B.恭和敬在语法的习惯用法上有所不同
C.“敬”指外表有礼貌,“恭”指内心严肃不苟
D.“恭”指外表有礼貌,“敬”指内心严肃不苟
正确答案:AD
2.下列复音词中,属于联绵词的是()
A.扶摇
B.险阻
C.夭阏
D.饥饿
正确答案:AC
3.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关于此句,理解正确的是( )( )( )( )
A.履为踩践踏的意思
B.冠为帽子的意思
C.被为“披”的意思
D.跣是光脚的意思
正确答案:ACD
4.
A.-
B.-
C.-
B.引申义总是围绕着本义这个中心发展的,即引申义都是从本义发展引申来的。
C.词的本义一般都是比较具体的事物或行为,引申义一般比较抽象。
D.引申义有直接引申或近引申;有间接引申或远引申.
正确答案:ABCD
三、判断题(共20道试题,共50分)
1.“靖共尔位,好是正直”中“共”与“供”的关系是古今字。
A.错误
D.-
正确答案:ABC
5.对“夫离法者罪,而诸先生以文学取” ,说法正确的是( ) ( )( ) ( )
A.离通罹
B.取指被举用
C.文学指古代文学名著
D.罪当理解为意念上的被动
正确答案:ABD
6.下列句子中“之”字是代词的是
A.当其无,有车之用。
B.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C.之二虫又何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