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番茄中提取番茄红素和胡萝卜素
从番茄中提取番茄红素实验报告

实验现象 水浴搅拌过程中,随着搅拌的时间加长, 以及水浴的温度升高,加入圆底烧瓶内的无 色萃取剂变成橙黄色,并且不断有气泡产生。 不同萃取剂抽滤过程所得液颜色呈浅黄 色到橙红色,程度不等,所得液经过萃取剂 润洗倒入分液漏斗,液面呈现分层,上层为 有机层,呈橙色(颜色有差别,有些萃取剂 润洗时加入偏多,该颜色仅作参考),下层为 水层,静置一段时间后,颜色逐渐变浅,为 淡黄色。 水浴蒸干加入洗脱液后,三个萃取剂得出 色素的橙色由浅入深顺序为,石油醚,乙酸 乙酯,环己烷。
2
五 实验装置图
图 a 搅拌回流装置
图 b 抽滤装置
图 c 水浴蒸馏装置
六 实验步骤及现象
实验步骤 1、提取 回流搅拌法:称取 30g 新鲜番茄,捣碎,放入 100 毫升三角瓶中,加入 15 毫升无水乙醇, 装上搅拌装置和回流冷凝管,搅拌回流 5 分 钟,抽滤。残渣中加入 15 毫升萃取剂,搅拌 回流 5 分钟,抽滤。合并抽滤所得液,倒入 分液漏斗,加入几滴饱和氯化钠,摇震,静 置分层。分出提取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 水浴蒸干待用。
7
整个实验坐下来最大的感受就是,技能不用就会很快退化,对有机实验的操作实在太 生疏,做什么事情,如果想要做好,就要事先做好足够的了解和准备。最大的收获就是可 以练习到了各种实验操作,增强了自己做事动脑的意识,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
参考文献: 1、杨春文 番茄红素的提取及纯化条件的研究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 23 卷第 1 期 2、侯纯明,刘德志,谢颖,李文泽 番茄红素提取及优化研究 辽宁化工 第33卷第8期
能有气泡和裂缝。氧化铝柱表面放上 0.5 厘米 黄色,一个底部是红色。
厚的石英砂,放走多余的溶剂直到液面刚刚
达到石英砂表面。
番茄红素的提取(DR出品)

从新鲜番茄中提取番茄红素一、实验目的1.掌握从番茄中提取分离番茄红素的原理与方法;2.巩固用柱色谱和薄层色谱分离、检测有机化合物的实验技术;3.学会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番茄红素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番茄红素在成熟的红色植物果实如番茄、西瓜、胡萝卜、草莓、柑桔等中含量最高,其中含量最多的是番茄。
由于番茄红素不具有维生素A原活性,因此长期以来不被人们所重视。
但近年来研究表明,番茄红素是一种优越的天然色素和生物抗氧化剂,它可以预防前列腺癌、乳腺癌和消化道(结肠、直肠与胃)癌的发生,在预防心血管疾病、动脉硬化等各种与衰老有关的疾病及增强机体免疫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正因为如此,近年来国内外对番茄红素的研究方兴未艾,不仅有大量的研究文章公开发表,而且还有一些相关产品面市。
番茄红素作为新型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化妆品和药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番茄红素的分子式为C40H56,分子量为536.85,番茄红素的熔点174℃。
番茄红素是不饱和碳氢化合物,难溶于甲醇、乙醇,可溶于乙醚、石油醚、正已烷、丙酮,易溶于氯仿、二硫化碳、苯等有机溶剂。
根据番茄红素的上述性质,故可利用石油醚、乙酸乙酯等弱极性溶剂将它们从植物材料中浸提出来。
然后,根据它们对吸附剂吸附能力的差异,用柱色谱进行分离,用薄层色谱检测分离效果。
并根据它们在可见光区有强烈吸收的性质,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番茄红素的最大吸收峰为472nm。
番茄中含有番茄红素和少量的B-胡萝卜素,二者均属于类胡萝卜素。
类胡萝卜素为多烯类色素,不溶于水而溶于脂溶性有机溶剂。
本实验先用乙醇将番茄中的水脱去,再用二氯甲烷萃取类胡萝卜素。
因为二氯甲烷不与水混溶,故只有除去水分后才能有效地从组织中萃取出类胡萝卜素。
根据番茄红素与B-胡萝卜素极性的差别,用柱层析可以将它们分离。
分离效果可以用薄层层析进行检验。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材料:新鲜番茄(或番茄酱)。
试剂:95%乙醇;二氯甲烷;石油醚(60~90℃);氯仿;中性或酸性氧化铝(柱层析用);环乙烷;硅胶G;饱和氯化钠溶液;无水硫酸钠。
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的分离提取和鉴定

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的提取分离与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从胡萝卜或番茄中提取分离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的原理与方法;2.巩固用柱色谱和薄层色谱分离、检测有机化合物的实验技术;3.学会用分光光度法测定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的方法。
二、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的主要理化性质三、实验原理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是脂溶性的不饱和碳氢化合物,难溶于甲醇、乙醇,可溶于乙醚、石油醚、正已烷、丙酮,易溶于氯仿、二硫化碳、苯等有机溶剂。
可利用石油醚、乙酸乙酯等弱极性溶剂将它们从植物材料中浸提出来。
然后,根据它们对吸附剂吸附能力的差异,用柱色谱进行分离,用薄层色谱检测分离效果。
四、初步设计实验方案1.类胡萝卜素的提取①称取20g新鲜番茄果肉,捣碎,置于50 mL三角瓶中,再加入5g食盐,用玻棒搅拌,使食盐与番茄果肉充分混合均匀,放置一定时间,便会看到果肉组织中水分大量渗出。
脱水时间持续15~30 min。
随后将脱除下来的水分滤入150 mL分液漏斗中。
②向经过食盐脱水的番茄果肉加入10 mL丙酮,用玻棒搅拌,并静置5~10 min。
然后将丙酮提取液也滤入分液漏斗中。
③向经过丙酮处理的番茄果肉加入10 mL乙酸乙酯浸提5 min。
浸提过程中应不时振摇三角瓶,使番茄果肉与溶剂充分接触;若室温过低,可将三角瓶置于温水浴中温热,但应注意不能使浸提溶剂明显挥发损失。
5 min后将提取液也滤入分液漏斗中,并用玻棒轻压残渣尽量使溶剂流尽。
再用乙酸乙酯重复提取2次,每次10 mL,合并提取液至分液漏斗中。
④充分振摇分液漏斗中的混合溶液,静置,完全分层后,分去水层,有机层(酯层)再用蒸馏水洗2次,每次8-10 mL,弃去水层。
酯层自分液漏斗上口倒入干燥的小三角瓶中,加入适量无水硫酸镁(或无水硫酸钠)干燥15 min(注意:应避光)。
⑤干燥后的酯层滤入50 mL干燥的蒸馏瓶中,水浴加热,小心蒸馏(最好减压蒸馏)浓缩至1-2 mL。
所得浓缩液即为类胡萝卜素样品。
蔬菜中色素的提取

蔬菜中色素的提取食品的色泽是食品的重要感官指标,食品工业中广泛使用着人工合成的色素来增加色泽,但研究表明,一般合成的色素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有的甚至有致癌性。
因此开发天然无害的食用色素对保证人类健康有重要意义。
蔬菜种类繁多,色彩纷呈,是色素的巨大资源库,从蔬菜中提取的天然食用色素,不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的还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
且天然色素价格昂贵,市场前景广阔,能够促使蔬菜增值,是蔬菜深加工的一个发展方向。
本文将介绍几种蔬菜中的色素及其提取方法。
一、从番茄中提取番茄红素1.番茄红素的性质及功用番茄红素是油溶性色素,对光线、氧和热都比较敏感,为类胡萝卜素的一种,也是一种强抗氧化剂,抗氧化能力是维生素E的100多倍,远远超过其他诸如。
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的生物活性,能够有效清除体内的自由基,预防和修复细胞损伤,抑制DNA的氧化从而预防癌症的发生。
目前,番茄红素作为色素少量用于番茄酱和番茄汁制品中,多用于保健食品和制药行业。
2.茄红素的提取番茄红素的提取一般分为有机溶剂提取和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两种方法,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在大规模生产上有难度,目前主要采取有机溶剂提取,首先将番茄加工成番茄酱或番茄粉,用乙酸乙酯、乙醇或正己烷等溶剂进行提取,后经过滤浓缩得到番茄红素粗产品----含量6%以下的含油树脂,进一步冷冻结晶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产品。
二、从辣椒中提取辣椒红素1.辣椒红素的性质辣椒红素又名椒红素、辣椒红,纯的辣椒红素为深胭脂红色针状晶体。
用于食品添加剂等方面的辣椒红素为暗红色油膏状,有辣味。
其主要成分为辣椒红素、类胡萝卜素、辣椒碱和植物油等,不溶于水,易溶于植物油和乙醇,在pH值为3--12时,色调不变化,耐光性和耐热性较好,耐酸碱,耐氧化,可用于罐头、糕点上彩装,也可用于油脂食品、调味品、果汁和冰激淋中。
2.辣椒红素的提取常见的提取辣椒红素的方法大致可分为3种油溶法、溶剂法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从番茄中提取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实验综述报告

0 2 6 O ,6 —8
作 为萃取剂 。因为 C H : C l : 不 与水 混溶 , 所 以必须先除去样品中的水 分 才能有效地从组织 中萃取胡萝 卜 素来 。 故在此之前先用 9 5 %的乙 醇 把番茄组织 中的水 分除去 。根据番茄 红素与 B一胡 萝 卜 素极性
的差别 , 用柱层析可 以将它们分离 。分离 效果可 以用薄层层析进行
检验 。 4 实 验 步 骤
_
__
,
{
番茄红素 R,
B 一 胡萝 卜 素
RI
m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g —6 7
6 注意事项 4 . 1 仪器及药 品 6 . 1 B一胡萝 卜 素对光及 氧非常敏感 , 对酸 、 碱也敏感 , 重金 属 始 回流装置 、 旋转蒸 发仪 、 分 液漏斗 、 层析柱 、 层析缸 、 圆底烧瓶 、 离子特别是铁离子也可使其颜色消失。 抽 滤装 置 、 柱色谱 、 玻璃 棒 、 破碎 机 、 番 茄( 市售 ) 9 5 %乙醇 、 二氯 甲 6 . 2番茄红素 的耐光 、 耐氧化性也很差。实验 时要特别注意。 烷、 中性 A l 2 ( ) , 、 环 己烷 、 石油醚( 6 0 — 9 0 ' : C) 、 硅胶板 。 7 思 考 题 4 . 2 步 骤 7 . 1一般每公斤新鲜成熟 的番茄含 O . 0 2克番茄红 素 , 试分析 可 4 . 2 . 1 提 取 能导致提取率降低 的原因。 新鲜番茄洗净 , 称取 3 0克 , 用破碎机破碎 , 放人 5 0毫升 圆底烧 7 . 2柱色谱分离 B一胡萝 卜 素和番茄红素 时若分离效果不好可 瓶 中, 加入 l 5毫升 9 5 %乙醇 , 摇匀 , 装上 回流冷凝管 。 在水浴 上加热 能 的原 因有哪些? 回流 1 0 分 钟趁热抽滤 ( 只把溶液倒 出 , 残渣 留在瓶 中) 。再加入 1 0 参考文献 毫升二氯 甲烷 , 在水浴上 回流 5 分 钟。冷却 , 将上层溶 液倾 出抽滤 , [ 1 】 王清廉, 沈风 嘉. 有机 化学实验【 M】 . 北京 : 高等教育 出版社, 1 9 9 2 . 固体仍 留在烧瓶 中, 再加 1 O毫升二氯 甲烷重复萃取一次 。 合并 乙醇 [ 2 】 阚健全 . 食 品化 学[ M 】 . 北京 :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 0 0 8 . 和二氯 甲烷 的提取液 ,倾 人 1 2 5毫升分 液漏斗 中 ,加几 毫升饱和 [ 3 ] z艺旋, 杨志伟等. 番茄红素提取的研 究进展[ J 】 . 安徽 化工, 2 0 1 6 , 0 6 : 8 -2 0. N a C 1 溶液, 振摇 , 静置分层 。将分 出的二 氯 甲烷溶液 置于旋转蒸发 】 仪上 , 旋 蒸 至 仅 有 少 量 的粘 稠 状 物 质 , 盖上盖子待用 。 4 . 2 . 2柱色谱分离 B一胡 萝 卜 素和番茄红素 称取 1 0克 中J 胜氧化铝 , 置 于烧 杯中 , 加人 1 O毫升石油 醚, 搅拌 均匀成浆状 。将 它从 色谱柱顶加入 , 此 时柱 中应 先加入 7毫升石油 醚 。打开活塞 , 让液体流人接收瓶 中。继续将 料注人柱 中 , 直到得到 1 5厘米 高的氧化铝柱 。在这 过程 中 , 应轻 轻 叩击柱子 , 并要 以稳 定 的速率装柱 , 使柱装 得均匀。 装好的柱不能有 裂缝 和气泡 , 否则影响 分离效果 。在装 好的氧化铝柱表 面放 上 0 . 5 厘 米厚 的棉花 , 然后放 走过剩的溶剂 , 直至溶剂 面刚刚达 到棉花顶部上 面, 关闭活塞 。 将粗制的类胡萝 卜 素溶于 1 —2毫升石油醚 中,用滴管加人柱 顶。 并 留下几滴供 以后 的薄层色谱用 , 打开活塞 。 让有色物质 流到 柱上 。当柱顶 刚变 干时 即关 闭活塞 。用滴管沿柱的四壁加人几毫升
番茄红素介绍23

番茄红素介绍今天,给大家介绍以其神奇功效在国际上被誉为“植物黄金”的神奇食品番茄红素。
1、什么是番茄红素?番茄红素是类胡萝卜素的一种,呈红色。
纯品在自然界番茄红素是类胡萝卜素的一种,呈红色。
纯品在自然界,以番茄中含量最高,最早也是从番茄中分离提取,故称番茄红素。
国外在三十年代就关注番茄红素,六十年代开始研究番茄红素,八十年代分析出番茄红素的分子结构及分子量。
我国研究番茄红素的历史有近十年的时间。
番茄红素是类胡萝卜素的一种,由于最早从番茄中分离制得,故称“番茄红素”。
番茄红素是目前自然界中发现抗氧化能力最强的类胡萝卜素可以和单线态氧作用,并且和各种自由基发生反应,清除自由基。
表现出超强的抗氧化能力,抗氧化能力是胡萝卜素的3.2倍,是维生素E的100倍,维生素C的20倍。
由于人体无法制造番茄红素,需从膳食中摄取,吃一个生番茄,只能吸收0.05毫克的番茄红素;吃一粒番茄红素相当于吃15个生番茄。
一个番茄红素分子可以轻松消灭数千个敌人——致病自由基。
当人体器官内番茄红素的含量较高时,就能快速清除致病自由基,从而全面保证人体的健康;反之,番茄红素含量较低时,致病自由基就会猖獗肆虐,使得器官发生严重病变,导致心脑血管等各种常见疾病的发生。
将人类寿命推进20年。
每吨西红柿中仅含20克番茄红素,生产工艺十分复杂,提纯技术要求高,生产成本极其昂贵。
目前国际市场上3%含量的番茄红素价格每千克已经高达数千美元。
随着每一个百分点含量的提高,其价格就会以几十倍、几百倍、甚至几千倍上涨,因此,番茄红素被誉为“植物黄金”。
番茄红素同时具有抑制突变,降低核酸损伤,降血液胆固醇,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并能有效预防肿瘤等多种功效,越来越受到营养学界和医学界的关注。
2、专业化生产,技术水平世界领先,品质国内一流。
目前,中国已成为继美国、意大利的第三大番茄生产国,番茄产业被称为“红色产业”,番茄红素的开发被纳入“国家八六三计划”受到高度重视,由广州优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利氏番茄红素软胶囊,30多位科研项目组的专家,经过近16年的研究,填补国内空白,番茄红素分离提取技术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二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的提取及薄层层析法分离法预习报告

实验二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的提取及薄层层析法分离一、实验目的(1)理解薄层层析的分析原理(2)学习从番茄中提取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的方法(3)掌握薄层层析法基本操作(4)学会用薄层层析法鉴定番茄中的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二、实验原理番茄红素主要来源于番茄(西红柿)、南瓜、西瓜、柿子、桃、芒果、葡萄、草莓、柑橘等果实,茶的叶子及胡萝卜、甘蓝等根部也含有番茄红素。
由于番茄红素具有抗氧化、抑制突变、降低核酸损伤、减少心血管疾病及预防癌症等多种功能,因此,番茄红素日益受到营养界的关注。
番茄红素β-胡萝卜素存在于黄、红色蔬菜中,以胡萝卜中含量尤富。
番茄中也含有一些β-胡萝卜素。
它是维生素A的前体,人体中缺乏维生素A可引起夜盲症,而且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
β-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都是类胡萝卜素。
本实验先用乙醇将番茄脱水,然后用环乙烷提取,最后利用二者的极性差异用薄层层析法(TLC法)鉴定。
三、实验步骤(一)、番茄中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的提取1、除水分称取番茄4g于研体中→捣烂→在漏斗中沥去水分→用纸巾包裹残渣→在研体中滤去水分→加3ml95%乙醇→搅拌→压出乙醇液并弃去→重复一次除水操作→得到残渣2、提取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置残渣于研体中→加2ml环己烷→搅拌→提取液移至干燥的小试剂管中→加少量的无水硫酸钠→充分振摇→试管口塞上棉花,置于暗处备用(二)薄层层析1、点样TLC板→画起点线、终点线和标记样品点→点样2、展开层析缸(底部垫滤纸)→加适量环己烷后展开→取出TLC板→立即用铅笔标记溶剂前沿和圈出斑点3、计算计算比移值Rf四、思考题(一)拖尾现象产生之原因及解决方法:1、点样量太多,展开剂不能全部负载。
解决方法:寻出合适之点样量后,再进行层析。
2、展开剂pH值偏高。
如以中性展开剂层析酸性物质时,常形成斑点拖尾。
解决方法:在展开剂中加入酸,使解离受到抑制,即可防止斑点拖尾。
3、展开剂的pH值偏低。
[精品]番茄红素提取与分离的研究
![[精品]番茄红素提取与分离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179dcdb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c1.png)
[精品]番茄红素提取与分离的研究随着人们对健康的不断关注,天然保健品的需求越来越大。
番茄红素因其抗氧化、免疫调节、抗肿瘤等多种功效而备受青睐。
然而,番茄红素在番茄中的含量较少,一般只有0.1%~0.2%,因此从番茄中提取和分离番茄红素,成为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
本文将综述番茄红素提取与分离的研究进展。
1、番茄红素的结构与性质番茄红素是一种大规模生产和广泛应用的类成员,其化学名称为全反式-番茄红素,分子式为C40H56,分子量为536.87g/mol。
番茄红素的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番茄红素是一种四苯基萜类类胡萝卜素,它具有一些特殊的结构和性质,如强的抗氧化作用、免疫调节、降低胆固醇等等,广泛应用于保健、医药及食品工业。
然而,番茄中番茄红素含量较低,提取和分离工艺复杂,成本较高,因此目前主要是通过微生物发酵法、化学合成法、生物合成和植物提取等方法来生产和提取番茄红素。
目前,提取和分离番茄红素的方法有很多种。
其中,传统的番茄红素提取方法主要包括溶剂提取法、超声波浸提法、微波辅助提取法、酶辅助提取法等。
下面将对各种方法进行介绍。
2.1溶剂提取法溶剂提取法常用溶剂为乙醇、丙酮、乙酸乙酯、正庚烷、石油醚等,可实现尽可能高的回收率、分离度和纯度。
由于番茄红素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因此溶剂提取法需要进行反复提取,以提高提取效果。
2.2超声波浸提法超声波浸提法是一种通过高频的超声波波长来破坏细胞壁、破译细胞膜从而释放出番茄红素的技术。
该技术的优点在于操作简便、提取时间短、能提取出更多的番茄红素并且对物质不会产生破坏。
2.3微波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是利用城市和介质之间的能量交换实现提取的技术。
微波的频率和波长特性可以与许多有机物和其他物质结合,从而对此进行可控制的提取和处理。
该技术具有节能、短时间、高效、安全等优点。
酶辅助提取法是利用酶的选择性作用将番茄红素从细胞壁、膜中涤出。
酶的选择性能使提取速度提高,而且还可以避免高温长时间操作带来的漏洞,提高提取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番茄中提取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
1.目的要求
掌握色素提取方法、柱层析分离方法及薄层色谱初步定性方法。
了解β-胡萝卜素与番茄红素性质的差别。
2.方法原理
番茄中含有番茄红素和少量的β-胡萝卜素,二者均属于类胡萝卜素。
类胡萝卜素为多烯类色素,不溶于水而溶于脂溶性有机溶剂。
本实验先用乙醇将番茄中的水脱去,再用二氯甲烷萃取类胡萝卜素。
因为二氯甲烷与水不混溶,故只有除去水分后才能有效地从组织中萃取出类胡萝卜素。
根据番茄红素与β-胡萝卜素极性的差别,用柱层析可以将它们分离。
分离效果可以用薄层层析进行检验。
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新鲜番茄(或番茄酱)。
95%乙醇,二氯甲烷,石油醚(60℃~90℃),氯仿,中性或酸性氧化铝(柱层析用),环己烷,硅胶G,饱和氯化钠溶液,无水硫酸钠。
4.掌握要点
层析柱装填与操作方法,薄层点样与展开方法。
5.实验步骤
1)原料处理与色素提取
称取新鲜番茄20g捣碎,于100 mL圆底烧瓶中,加95%乙醇40 mL,摇匀,装上回流冷凝管,在水浴上加热回流5min,趁热过滤,只将溶液倾出,残渣留在瓶内,加入30 mL二氯甲烷,水浴上加热回流5 min,冷却,将上层溶液倾出抽滤,固体仍保留在烧瓶内,再加10 mL二氯甲烷重复萃取一次。
合并乙醇和2次二氯甲烷提取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加5 mL饱和氯化钠溶液(有利分层),振摇,静止分层。
分出橙黄色有机相,使其流经一个在颈部塞有疏松棉花且在棉花上铺一层1 cm厚的无水硫酸钠的三角漏斗,以除去微量水分。
将此溶液贮存于干燥的有塞子的锥形瓶中。
层析之前,将此溶液在通风橱中用热水浴蒸发至干。
2)柱层析分离
氧化铝层析柱的装填方法:将层析柱垂直固定于铁架上,铺上一层薄薄的石英砂,关闭活塞。
称取15g氧化铝置于50ml锥形瓶中,加入15ml石油醚(顺序不能反)边加边搅,且不断旋摇直至成均匀浆液(稠厚但能流动),向柱内加入溶剂(石油醚)至半满,然后开启活塞让溶剂以每秒一滴的速度流入小锥瓶中,摇动浆液,不断地逐渐倾入正在流出溶剂的柱子中,不断用木棒或带橡皮管的玻璃棒轻轻敲击柱身,使顶部成水平面,将收集到的溶剂在柱内反复循环几次,以保证沉降完全和装紧柱。
整个过程不能让柱流干。
待溶剂刚好放至柱顶刚变干时即可上样。
取一只长15 cm左右内径为1~1.2 cm的层析柱,柱内装有用石油醚调制的氧化铝。
将粗制的类胡萝卜素溶解在4 mL苯中,用滴管在氧化铝表面附近沿柱壁缓缓加入柱中(留1~滴供以后的薄层层析用),打开活塞,至有色物料在柱顶刚流干时即关闭活塞。
用滴管取几毫升石油醚,沿柱壁洗下色素,并通过放出溶剂至柱顶流干,从而使色素吸附在柱上。
然后加大量的石油醚洗脱,黄色的β-胡萝卜素在柱中移动较快,红色的番茄红素移动较慢。
收集洗脱液至黄色的β-胡萝卜素从柱上完全除去,然后用极性较大的氯仿作洗脱剂洗脱番茄红素(注意更换接受瓶)。
将收集到的两个部分在通风橱内用热水蒸发至干。
将样品分别溶于尽可能少的二氯甲烷中,尽快进行薄层层析。
3)薄层层析
在用硅胶G铺成的薄板上距离底边约1 cm处,分别用毛细管点上3个样品,中间点为未分离的混合物,两边分别点上分离得到的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
可以多次点样,即点完一次,待溶剂挥发后再在原来的位置点样。
但要注意,必须在同一位置上点,而且样品斑点尽量小。
点样时毛细管只要轻轻接触板面即可,切不可划破硅胶板。
样品之间的距离为1~1.5 cm。
将此板放入样装
有环己烷作展开剂的层析缸中,盖上盖子。
切勿让展开剂浸没样品斑点。
待溶剂展开至10 cm左右时,取出层析板。
因斑点会氧化而迅速消失,故要用铅笔立即圈出。
计算不同样品的Rf值,比较不同样品Rf值大小的原因以及分离效果。
=溶质最高浓度中心至原点中心的距离/溶剂前沿至原点中心的距离
R
f
实验思考题
1)在本法中,柱层析和薄层层析的操作要点是什么
2)从其它原料提取的类胡萝卜色素,能应用此方法分类类乎萝卜素物质吗
3)能用此法分离类胡萝卜素之外的哪些物质
4、薄板层析
色谱法是分离和鉴定有机化合物的常用方法。
原理:利用混合物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的溶解度不同,即在两相间分配系数的不同而使各组分分开。
特点:时间短;分离效果好;需要样品量少;适用于在较高温度下容易发生化学变化的化合物。
事先准备:用铅笔和尺子轻轻画出起始线和终止线;
点样:用直径1mm的平头毛细管点取提取物,先在废纸上点一下(快速),然后在起始线线上少量多次地点样(保证一定浓度,一般需要50次以上)。
待溶剂挥发以后,轻放到装好展开剂地展开缸内,不要让展开剂溅起或倾斜;
展开(爬板):当展开剂爬到终止线时,停止爬行,取出。
因为b-胡萝卜素(黄点)易挥发,所以要尽快画出黄点的位置;
Rf值的计算:分离效果好时Rf应为~之间。
意义:定性鉴定,监测化学反应等等。
(点样:在薄板一端10mm(下)及另一端5mm(上)处用铅笔轻轻画一道痕迹,用直径小于1mm的毛细管(平口)点样,点样时要做到少量多次,保证样品点小而又有一定的浓度,一块板上可以点两个点。
展开剂的选择:根据样品的极性而定,极性大的化合物可选用极性较大的展开剂。
为达到较好的分离效果,可用混合溶剂。
做多次展开后可确定一合适的配比。
展开时,溶剂前沿离板顶5mm停止。
显示方法:A)有色化合物可直接观察;B)无色的,用显色剂显色,如碘熏法;紫外光显色,用硅胶GF254,有样品点的位置再紫外灯光照射下发暗。
)本次实验使用95%乙醇和二氯甲烷提取。
两种混合后用NaCl水溶液洗涤。
乙醇主要进入水相,建议水相不要弃去。
点样时在一块板上点两点:一为有机相,一为水相。
观察比较有何不同。
展开剂的配比控制在石油醚:丙酮=9:1。
同时可以做一个比较,采用12:1。
在混合展开剂中丙酮的极性大于石油醚,因此如果丙酮含量增大,极性增大,使得分离效果很差。
如果增加石油醚的含量,使展开剂的极性变小,分离效果较好。
观察:如果红点紧追黄点,且Rf>,则要增加石油醚的用量如达到12:1。
番茄红素为红色,b-胡萝卜素为黄色,展开后的薄板放置一段时间后,样品颜色褪去。
因为b-胡萝卜素极易氧化,故在提取和展开过程中,注意不要敞开口,要用瓶盖盖住。
番茄红素的双键比b-胡萝卜素的双键多,因此番茄红素的极性大,在爬板时爬地慢,在下面,b-胡萝卜素的极性小,爬地快,且易氧化。
展开缸用后不要用水洗!
薄板展开后临摹在实验报告上,板用后洗干净放回窗台上地塑料筐内。
在实验报告临摹一块走好的薄板—最理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