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提法提取番茄红素的工艺
番茄红素不同提取工艺及其对性质影响

mi e ta t g t r et e , h x r c i n r t s8 . 9 ; h p i m x a t n c n i o s r : n, x c i e i s t e e ta t ai wa 9 8 % t e o t r n h m o o mu e t ci o d t n e r o i we t e r t fs l o l u d wa h ai o i t i i s 1:3 m ir wa ep we 6 , ir wa e t S e ta t g t o o d q , c o v o r3 0 W m c o v i me 1 , x r c i 5 n wo t s v ro s f co s i e m ir wa e p we n c o v i o mi i z e i a t p a st e i me , a u a t r t c o v o ra d mi r wa e t i nh me t n mi et mp c , l y h h a x l r l t e e ta t n r t s 75 % , O k o a e eo g n cs l e t n a c s .9 , u i ay r e, x ci a i wa . 8 i o h r o o 9 S a s mp d t t r a i ov n h n e 6 % c r oh e 7
番茄红素提纯工艺条件的研究

番茄红素提纯工艺条件的研究本文主要研究番茄红素的提纯工艺条件,首先介绍了番茄的提纯的历史背景和技术,然后根据现有知识对提纯工艺条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比较和评估,以得出较完善、比较高效的番茄红素提纯工艺。
一、番茄红素提纯工艺历史番茄红素作为食物用途十分广泛,于是有许多方法开发出提纯番茄红素的方法,其中有两类比较常用的提取方法:一是经典的化学衍生法,二是固定液相萃取法。
1、化学衍生法这种方法是利用碱性浸提溶剂与番茄汁里的红素反应,溶解出红素的脂溶性化合物,然后把红素物质与其他杂质分离,最后利用醚沉淀或浓缩处理以达到提纯番茄红素的目的。
2、固定液相萃取法这种方法将番茄汁与溶剂混合,然后过滤,将粗提液进行抽提,将红素结合在吸附剂上,经过洗脱和蒸发完成提纯步骤,获得提纯的番茄红素。
二、番茄红素提纯工艺条件分析1、提纯前的准备工作番茄汁的准备工作十分重要,需要挑选无污染的新鲜番茄,新鲜度越高、红素质量越好,质量费更低,提纯效果也能得到更好地保证。
2、碱提取条件提取前需要探测番茄汁中的酸度,优化浸提溶剂的种类、浓度,使其达到最佳提取效果;此外,还需要适当控制浸提温度以及时间以保证浸提效果。
3、固定液相萃取条件萃取时需要选择良好的溶剂,以确保最佳的萃取效果;此外,需要考虑抽提的压力,以尽量提高抽提的效率。
另外,还要注意洗脱工序的控制滤液的温度和流速,确保提纯物的纯度。
三、结论番茄红素的提纯工艺条件有不同的选择,比如化学衍生法和固定液相萃取法,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根据番茄汁的特点,选择最佳的参数条件,即碱提取前要探测番茄汁的酸度,以及萃取时需要选择良好的溶剂、考虑抽提的压力,和洗脱滤液的控制温度和流速。
因此,只有掌握正确的参数和条件,才可以获得更高质量的番茄红素提纯。
番茄红素提取工艺的优化

番茄红素提取工艺的优化番茄红素是一种天然色素,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和医药领域。
为了提高番茄红素的产量和提取效率,科研人员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了大量研究和优化。
本文将就番茄红素提取工艺的优化进行探讨。
一、番茄红素的特性番茄红素是一种具有丰富抗氧化活性的类胡萝卜素,其在番茄果实中的含量较高。
番茄红素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对于抗氧化、抗癌、降血脂、保护心血管健康等方面有积极的影响。
因此,提取番茄红素对于开发和应用其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二、番茄红素提取工艺的步骤番茄红素的提取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预处理:选取新鲜成熟的番茄作为原料,对番茄进行清洗、切片、去皮等预处理操作,去除杂质和不需要的部分,保留番茄红素所在的细胞结构。
2. 提取:用适当的溶剂将番茄红素从番茄细胞中萃取出来。
常用的溶剂包括正己烷、乙醇等,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溶剂。
3. 过滤:将提取液通过滤纸或滤膜进行过滤,去除残渣和悬浮物,获得纯净的番茄红素提取液。
4. 浓缩:将提取液进行浓缩,去除溶剂,获得浓缩的番茄红素提取物。
5. 结晶或凝胶化:通过结晶或凝胶化等方法将浓缩的番茄红素提取物进行进一步处理,提高番茄红素的纯度和稳定性。
三、番茄红素提取工艺的优化策略为了提高番茄红素的产量和提取效率,提取工艺的优化具有关键意义。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优化策略:1. 确定最佳的提取溶剂和比例:选择合适的溶剂和溶剂比例可以提高番茄红素的提取效率。
不同的番茄品种和不同的工艺条件可能需要不同的溶剂和比例。
2. 优化提取时间和温度:提取时间和温度是影响番茄红素提取效率的重要因素。
通过合理调节提取时间和温度,可以提高番茄红素的提取率。
3. 选择合适的预处理方法:预处理对于保留番茄红素并提高提取效率也很重要。
合适的预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去除干扰物和提高番茄红素的释放率。
4. 使用辅助技术:辅助技术如超声波辅助提取、微波辅助提取等可以提高番茄红素的溶解度和提取速度,进一步提高提取效率。
番茄红素提取的实验方案

番茄红素提取的实验方案
组员:黄卓魁(52),戴淼(05),王阳帆(66)
09应用化学
1 材料与仪器
1.1 原料与试剂
新鲜坚熟番茄(又熟又硬);乙酸乙酯、丙酮、乙醇、石油醚、甲苯、甲醇、氢氧化钠、氯化钠等,以上试剂均为分析纯。
1.2 仪器
DZKW-4恒温电热水浴锅 ,TG-328B型分析天平, 定时恒温磁力搅拌器,微波炉900 W,752型紫外分光光度计,BCD-235W家用冰箱,烘箱、离心机、循环水泵、抽滤装置、果蔬打浆机等
2 试验方法
2.1 搅拌浸提法
将新鲜的番茄洗净去皮和番茄皮分别打浆,称取3.0000g番茄浆,加入24mL丙酮,在50℃水浴条件下浸提30min,浸提时不断搅伴。
2.2提取工艺流程
其中,将番茄加热至沸腾2到3分钟可轻松去皮;浸提阶段为多级浸提。
3 纯化
粗产品用30 ml无水乙醇分两次从烧瓶中洗出,置于离心试管离心10 min,分出上层液后,再用10 ml无水乙醇洗涤,离心,分出上层液,减压挥发残留乙醇后烘干,
得到红色粉末状固体。
4 检测
1.测定其化学结构:红外光谱法,其结构具有共轭碳碳双键和非共轭碳碳双键等。
2.热稳定性:去两组色素稀释液在30、60、90摄氏度下分别加热20分钟,测其A 值的变化,比较其热稳定性。
番茄渣中番茄红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China Food A番茄渣中番茄红素的提取工艺研究刘殿锋1,吴春昊1,王建军2,张志轩1,刘明晨1,朱海星1(1.濮阳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与农业经济系,濮阳 457000;2.濮阳市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濮阳 457000) 摘 要:番茄红素可防治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为充分利用番茄渣,研究了番茄渣中番茄红素的提取工艺。
我们首先比较了几种不同的有机溶剂的浸提效果,结果表明氯仿是一种较佳的浸提剂。
然后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
结果表明:当氯仿与番茄渣的比例为4∶1(g∶mL)、浸提时间为5h、浸提温度为50℃、pH为5时,能达到很好的提取效果。
关键词:番茄红素;番茄渣;提取中图分类号:TS20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513(2010)01-0100-04 Studyon the extracti on of lycopene fro m to mato dregsL IU D i a n2feng1,2,W U Chun2hao2,W ANG J i a n2jun3,ZHANG Zh i2xuan2,L IU M i n g2chen2,ZHU Ha i2x i n g2(1.Depart m ent of B i oengineering and Agr onom ics,Puyang Vocati onal&Technical I nstitute,Puyang457000;2.Puyang Center f or B i oengineering Technol ogy,Puyang457000)Abstract:Lycopene can p revent and cure cancer and cardi ovascular disease and has a good p r os pect in market.I n or2 der t o make full use of t omat o dregs,the extracti on technique was investigated.W e p ri m arily studied the influences of different organic s olven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hl or of or m was more efficient in extracti on.The op ti m u m technical conditi ons,based on the results of individual fact or experi m ent and orthogonal experi m ent,were su mmed up as foll ows: the rati o of t omat o dregs t o liquid as1∶1(g∶mL),the extractive te mperature at50℃,f or5hours at pH5.The ly2 copene fr om t omat o dregs could be extracted more effectively in these conditi ons.Key words:lycopene;t omat o dregs;extracti on番茄红素(lycopene)是类胡萝卜素的一种,主要存在于番茄、西瓜、草莓、红色葡萄柚、木瓜、番石榴等多种植物中,其中以番茄含量最高[1~4]。
番茄红素不同提取工艺及其对性质影响

粮食与油脂2010年第6期 43番茄红素不同提取工艺及其对性质影响张素霞(漯河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漯河 462002)摘 要:以新鲜番茄为试材提取番茄红素,比较研究微波法和有机溶剂浸提法两种工艺及其对番茄红素性质影响。
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溶剂为氯仿-丙酮(2∶1);有机溶剂浸提最佳条件为:浸提温度40℃,料液比1∶4,提取时间70 min ,浸提次数3次,提取率为89.89%;微波提取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3,微波功率360 W ,微波时间15 s ,提取次数2次,各因素中微波功率和微波时间影响最小,微波起辅助作用,提取率为97.58%,比有机溶剂浸提高出7.69%,且节省时间和溶剂;微波提取所得产品纯度较高,无溶剂痕量残留。
两种工艺所得番茄红素性质基本相同,对光、高温、酸、高浓度N a SO 3,高浓度C a 2+和C u 2+,Fe 3+等不稳定;对氧化剂、低浓度N a SO 3、碱、N a +、K +、苯甲酸钠、V c 和柠檬酸等基本稳定,且弱碱有轻微增色作用。
关健词:番茄红素;微波提取;有机溶剂浸提Extraction process of lycopene and its impact on nature of lycopeneZHANG Su-xia(Profess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of Luohe ,Luohe 462002,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fresh tomato lycopene e x tract as the test material ,comparative study on twok inds process of microwave and or g anic solvent e x traction and its impact on the nature of lycopene. The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um e x traction solvent chloroform –acetone(2∶1);optimum conditions for or g anic solvent e x traction :e x traction temperature 40℃,solid –liquid ratio 1∶4,ee x traction time 70 min ,e x tractin g three times ,the e x traction ratio was 89.89%;the optimum e x traction conditions were :the ratio of solid to liquid was 1∶3,microwave power 360 W ,microwave time 15 s ,e x tractin g twotimes ,various factors in the microwave power and microwave time to minimize the impact ,plays the au x iliary role ,the e x traction ratio was 97.58%,soa k s compared to the or g anic solvent enhances 7.69%,and save time and e x traction solvent ;hi g h purity of the product o b tained b y microwave e x traction ,trace residue solvent–free ;derived from two k inds of processes is b asically the same properties oflycopene :li g ht ,heat ,acid ,hi g h concentrations of N a SO 3,hi g h concentrations of C a 2+,and C u 2+,Fe 3+ and other unsta b le ,of o x idants ,low concentration N a SO 3,al k ali ,N a +,K +,sodium b enzoate ,V c and citric acid and other b asic sta b ility ,a sli g ht hyperchromic effect and the wea k b ase.Key words :lycopene ;microwave e x traction ;or g anic solvent e x traction 中图分类号:TS20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578(2010)06―0043―03收稿日期:2010–02–05作者简介:张素霞(1973~),女,副教授,研究方向:发酵及生物研究开发。
番茄红素提取工艺参数的研究

520nm处有最大光吸收,加入诃子多酚后,可有效阻止番红花红褪色,进而反映诃子多酚和茶多酚对·OH 的清除能力。
3)卵磷脂可被·OH氧化损伤产生丙二醛(MDA)类似物,硫代巴比妥酸(TBA)可与MDA类似物反应生成粉红色物质,该物质在532nm处有最大光吸收,加入诃子多酚后,可有效抑制MDA的生成,进而反映诃子多酚和茶多酚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综上所述,与公认的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相比,诃子多酚能够有效地清除O2-·和·OH,对卵磷脂脂质过氧化损伤有显著抑制作用,目前诃子的市场价格远低于茶叶,这说明诃子作为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为诃子的活性测试提出了一个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1174[2]魏安池,周瑞宝,瞿水忠.诃子抗氧化性能的研究[J].郑州粮食学院学报,1998,19(1):8-12[3]《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394[4]张杰.鞣质的药理作用(Ⅲ)—抗氧化,降脂,降压等多种作用[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1995,10(3):99-103[5]万素英.食品抗氧化剂[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33-38[6]关庭.有“第七类营养素”之称的多酚类物质[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0(1):28-29[7]乃武,金兰萍,黄磊,等.诃子醇提取物对活性氧的清除和对抗TPA对人体白细胞DNA的损伤[J].中草药,1992,23(1):26-29[8]博乃武,郭蓉,刘福成,等.诃子鞣质和五倍子鞣质抑制体内亚硝胺生成和对抗活性氧的作用[J].中草药,1992,23(11):585-589 [9]张速禹,白喜翠,李春汇,等.诃子醇提取物对实验动物肝功的影响[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1997,3(4):41-42[10]张自力,吴天荣.酒石酸铁比色法测定茶多酚的误差分析[J].中国茶叶加工,1995(4):28-30[11]刘杰超,王思新,焦中高,等.苹果多酚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体外试验[J].果树学报,2005,22(2):106-110[12]王巨存,邢国胜,胡文铎,等.有机锗Ge-132对氧自由基和由羟自由基诱导的脂质过氧化的影响[J].中国药学杂志,1994,29(1): 23-24[13]吕晓玲,朱惠丽,姜平平,等.紫苏提取物抗氧化活性体外实验研究[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3(5):22-25收稿日期:2008-03-03番茄红素提取工艺参数的研究侍朋宝1,陈海菊2,柴菊华1,刘福1(1.河北科技师范学院食品工程系,河北昌黎066600;2.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园艺园林系,河北昌黎066600)摘要:对影响番茄红素提取的各因素,如浸提溶剂、料液比、提取温度、浸提时间、pH值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番茄糊中添加丙酮:乙醚=2∶1(体积比)的混合溶液,料液比为1∶3(g/mL),在30℃,pH=6的环境下浸提4h可取得最佳提取效果。
番茄红素的提取工艺及在食品中的应用

is p o u t n c p ct s v r i t d t r d c i a a iy i e y l o mi .Th p r v d p o u t o t i i g l c p n r an y i h e e a p o e r d c s c n an n y o e e a e m i l n t e f l fh a t o d n o d r t r v d h a i f r f r h r e p o t to i d o e lh f o .I r e o p o i e t e b s s o u t e x l i i n,t e e t a to fl c p n e a h x r cin o y o e e
文 献标识 码 : B
文章 编号 :0 0 9 3 2 1 ) 6 1 6 0 1 0 —9 7 (0 2 0 —0 0 - 5
E ta to n p i a in o y o n n f d x r c i n a d ap l t f lc pe e i oo c o
H UANG i g la g,SUN n M n -i n Yi g,W ANG e yi Xu - ng,W U e - a W n bio
21 0 2年 第 6 期 总第 3 7卷
CHl NA CoNDI ENT M
中 目
调
味 昌
食 品添 加 剂
番 茄 红 素 的提 取 工艺及 在 食 品 中的应 用
黄 明亮, 孙颖 , 王雪莹, 吴文标
( 西南大 学 食 品科 学学 院 , 重庆 40 1) 0 7 5
摘要: 番茄 红素是 一种 天然 的脂溶 性 色素 , 广泛存 在 于 自然界 中; 尤其是 它具有抗 氧化性 强 , 可有效 清 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 品 科 技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2年 第37卷 第9期生物工程· 234 ·番茄红素是一种不饱和类胡萝卜素,分子式为C 4OH 56[1],末端无芳香环,为开环结构。
番茄红素在自然界中主要存在于番茄、西瓜、柿子、南瓜、灯笼大红魏椒、葡萄柚、番石榴等[2]食物中,其中在番茄中含量最高,且随成熟度的升高而升高,在成熟番茄果实中,含量可达3.14 mg/100 收稿日期:2012-02-10作者简介:刘雪凌(1976—),女,河北三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天然产物有效成分提取。
g,我国新疆产加工用番茄的番茄红素含量可达40 mg/100 g [3]以上。
它的一系列生理功能[4]如抗氧化作用、抗癌作用、保护心血管作用、延缓衰老、增强免疫力作用等已经在保健品市场崭露头角。
目前的常规提取方法包括直接粉碎法、浸提法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酶反应法以及微生物发刘雪凌1,姜 玲1,2,陈旭华3(1.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三河 065201;2.南京博润医疗集团有限公司,南京210003;3.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北京 100193)摘要:以正己烷、石油醚、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以及丙酮这些有机溶剂为提取溶剂,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进而比较各个影响提取效果的因素,探讨有机溶剂提取番茄红素时的最佳工艺条件。
经过平行试验,结果表明:番茄红素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70 nm 、最佳提取溶剂为石油醚。
之后又采用L 9(34)正交试验得出最佳组合条件:当浸提温度为45 ℃,时间为90 min ,提取剂用量为15 mL 时,可取得最佳提取效果。
关键词:番茄红素;浸提法;平行试验;正交试验中图分类号:R 28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9989(2012)09-0234-03Extraction of lycopene with organic solventLIU Xue-ling 1, JIANG Ling 1,2, CHEN Xu-hua 3(1.North College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Sanhe 065201; 2.Nanjing Bo-Run Medical Group, Nanjing 210003; 3.Agricultural Product Process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es, Beijing 100193)Abstract: Using hexane, petroleum ether, ethyl acetate, dichlorome thane and acetone as extraction solvent, extraction with organic solvent, the absorbance to be tested by spectrophotometer, then compare the various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extraction, the best process of organic solvent extraction of lycopene conditions to be discussed. Through parallel experim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absorption of lycopene wavelength was 470 nm, the best extraction solvent was the petroleum ether. Using L 9(34) orthogonal get the best combination of conditions which are: 45 ℃, 90 min, 15 mL.Key words: lycopene; extraction; parallel experiments; orthogonal 浸提法提取番茄红素的工艺研究· 235·食 品 科 技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2年 第37卷 第9期生物工程酵法。
本实验以最基本和简便的浸提法研究了影响提取番茄红素的各种因素,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对优化工业生产提供了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与试剂番茄粉(批号:101127):上海融禾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番茄红素(>98%):上海惠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乙酸乙酯、正己烷:分析纯,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二氯甲烷、丙酮:分析纯,天津市福晨化学试剂厂;石油醚(分析纯):天津市永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1.2 仪器与设备FA1640N电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HH-6恒温水浴锅:国华电器有限公司;SHZ-D(Ⅲ)循环水式真空泵:巩义市予华仪器先公司;722E可见光分光光度计: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R201D旋转蒸发仪:河南省予华仪器有限公司。
1.3 实验方法本实验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将一定质量的番茄粉在一定温度下用有机溶剂提取一定时间,得到粗提液,再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吸光度,计算粗提液中的番茄红素含量[5-7]。
工艺流程如图1。
图2 不同波长下所对应的吸光度图3 番茄红素标准曲线∎䪫 ON≿ ®H N- 图1 实验工艺流程简图↓番茄粉→有机溶剂→减压过滤→旋转蒸发浓缩→浓缩液→测量吸光度—番茄红素标准品→测量最大吸光度→标准曲线回归方程—→计算番茄红素含量(mg/100 g)2 结果与讨论2.1 有机溶剂种类对番茄红素提取的影响2.1.1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和标准曲线回归方程的建立 在实验中,采用乙酸乙酯做浸提溶剂,对番茄粉进行了30 min的避光浸提。
稀释抽滤后的滤液,以乙酸乙酯做空白,用分光光度计320~550 nm范围进行可见光区扫描,测出番茄红素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 其结果如图2所示。
根据图2所示,在320~470 nm这一阶段,番茄红素的吸光度一直随着波长的增加而加大,在470 nm处达到最大值;当波长继续增加时,吸光度随之下降,由此,番茄红素的最大吸收波长是470 nm。
以番茄红素标准品的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如图3所示。
番茄红素的浓度在6~14 μg/mL,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
统计得出回归方程为:Y=0.094x-0.4305。
由此可计算出番茄红素在提取液中的浓度,通过浓度可计算出番茄红素的产率。
2.1.2 最佳单一溶剂的确定 实验中采用5种不同的有机溶剂对5 g(精确到0.0001 g)番茄粉提取30 min,分别为正己烷、二氯甲烷、丙酮、石油醚、乙酸乙酯,各加入20 mL。
在密封避光条件下静置30 min。
在470 nm波长下测其吸光度值,并记录数据。
再由回归方程计算出番茄红素的浓度,并求得其提取量。
实验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浸提液的吸光度及番茄红素提取量溶剂正己烷二氯甲烷丙酮石油醚乙酸乙酯吸光度0.0660.0730.0680.1120.075番茄红素浓度/(μg/mL) 5.282 5.356 5.303 5.771 5.378番茄红素提取量/(mg/100 g) 2.641 2.678 2.651 2.885 2.689由上述番茄红素提取量比较可以看出:用石油醚提取的番茄红素,吸光度和浓度最大,番茄红素提取量最多,所以石油醚的提取效果最好;乙酸乙酯次之,所以实验中采用石油醚作为提取溶剂。
但考虑到石油醚极易挥发,尤其不宜加热,会影响后面温度、时间因素的试验,所以本试验采用乙酸乙酯作为浸提液提取番茄红素。
2.2 乙酸乙酯提取番茄红素的工艺研究用乙酸乙酯做提取溶剂,采用L 9(34)正交试食 品 科 技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2年 第37卷 第9期生物工程· 236 ·验设计表头,对浸提温度A、浸提时间B、提取剂用量C在3个不同水平进行优选,得出了正交分析表,见表2。
表2 正交试验结果试验号因素吸光度温度/℃ A 时间/min B 提取剂量/mL C 11(40)1(60)1(15)0.073112(90)2(20)0.068113(120)3(25)0.07222(45)130.07922210.08722320.08433(50)120.06533230.07633310.069均值10.0710.0720.078均值20.0830.0770.072均值30.0700.0750.075极差0.0130.0050.006由正交试验分析表可知,从R值看,温度A(0.013)>提取剂用量C(0.006)>时间B(0.005)。
由此可见温度为浸提番茄红素实验中最显著的影响因素。
由以上试验还可知,浸提番茄红素试验中的最佳组合条件为:A 2B 2C 1,即温度45 ℃,时间90 min,浸提剂用量15 mL。
3 结论在实验中,对番茄红素提取效果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得出了如下的结论:(1)单一试剂提取试验数据显示石油醚提取效果最佳,但由于石油醚极易挥发,所以实验中以乙酸乙酯作为最佳提取溶剂。
(2)由正交试验可知:当浸提温度为45 ℃,时间为90 min,提取剂用量为15 mL时,可取得最佳提取效果。
(3)实验中提取的原材料采用番茄粉也大大避免了新鲜番茄由于成熟程度、成熟季节、体积大小等因素造成的试验结果不稳定,从而使试验结果更加稳定、真实。
番茄红素的提取新工艺、新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特别是对提取剂、提取条件的选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使得番茄红素的提取率逐渐提高,但在探索提取番茄红素新技术的过程中,不仅仅要考虑提取率,更应注意提取的成本及能否适应工业化生产。
另外,目前对提取的番茄红素纯度的研究还不多,研究提取高产率、高纯度的番茄红素的新技术将是今后的研究热点。
参考文献:[1] Nguyen, M L, Schwartz S. Lyopene:Chemical and biological properties[J]. Food Technol,1999,53(2):38-45[2] Minhthy, L.Ngugen, et a1. Lycopene:Chemical and Biological Properties[J]. Food Technology,1999,53(2):38-45[3] 孙庆杰,丁霄霖.番茄红素稳定性的初步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1998,24(2):47,51[4] 姜文候.p-胡萝卜素的应用,市场和天然型产品的发酵法生产[J].食品与发酵工业,1994,(3):65-71[5] 李伟,孙新虎,丁霄霖.番茄红素溶解度的测定[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2,28(8):54-56[6] 孙庆杰,丁霄霖.番肺红素的研究进展[J].中围食品添加剂,1998,(2):1-6[7] 祝曙华,胡晓静,李远志,等.番茄红素的性质及提取方法[J].农牧产品开发,2001,(5):14-15食品科技杂志社已许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中国知网及其系列数据库产品中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