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红素提取工艺(终稿)

合集下载

番茄红素提纯工艺条件的研究

番茄红素提纯工艺条件的研究

番茄红素提纯工艺条件的研究本文主要研究番茄红素的提纯工艺条件,首先介绍了番茄的提纯的历史背景和技术,然后根据现有知识对提纯工艺条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比较和评估,以得出较完善、比较高效的番茄红素提纯工艺。

一、番茄红素提纯工艺历史番茄红素作为食物用途十分广泛,于是有许多方法开发出提纯番茄红素的方法,其中有两类比较常用的提取方法:一是经典的化学衍生法,二是固定液相萃取法。

1、化学衍生法这种方法是利用碱性浸提溶剂与番茄汁里的红素反应,溶解出红素的脂溶性化合物,然后把红素物质与其他杂质分离,最后利用醚沉淀或浓缩处理以达到提纯番茄红素的目的。

2、固定液相萃取法这种方法将番茄汁与溶剂混合,然后过滤,将粗提液进行抽提,将红素结合在吸附剂上,经过洗脱和蒸发完成提纯步骤,获得提纯的番茄红素。

二、番茄红素提纯工艺条件分析1、提纯前的准备工作番茄汁的准备工作十分重要,需要挑选无污染的新鲜番茄,新鲜度越高、红素质量越好,质量费更低,提纯效果也能得到更好地保证。

2、碱提取条件提取前需要探测番茄汁中的酸度,优化浸提溶剂的种类、浓度,使其达到最佳提取效果;此外,还需要适当控制浸提温度以及时间以保证浸提效果。

3、固定液相萃取条件萃取时需要选择良好的溶剂,以确保最佳的萃取效果;此外,需要考虑抽提的压力,以尽量提高抽提的效率。

另外,还要注意洗脱工序的控制滤液的温度和流速,确保提纯物的纯度。

三、结论番茄红素的提纯工艺条件有不同的选择,比如化学衍生法和固定液相萃取法,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根据番茄汁的特点,选择最佳的参数条件,即碱提取前要探测番茄汁的酸度,以及萃取时需要选择良好的溶剂、考虑抽提的压力,和洗脱滤液的控制温度和流速。

因此,只有掌握正确的参数和条件,才可以获得更高质量的番茄红素提纯。

番茄红素提取工艺的优化

番茄红素提取工艺的优化

番茄红素提取工艺的优化番茄红素是一种天然色素,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和医药领域。

为了提高番茄红素的产量和提取效率,科研人员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了大量研究和优化。

本文将就番茄红素提取工艺的优化进行探讨。

一、番茄红素的特性番茄红素是一种具有丰富抗氧化活性的类胡萝卜素,其在番茄果实中的含量较高。

番茄红素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对于抗氧化、抗癌、降血脂、保护心血管健康等方面有积极的影响。

因此,提取番茄红素对于开发和应用其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二、番茄红素提取工艺的步骤番茄红素的提取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预处理:选取新鲜成熟的番茄作为原料,对番茄进行清洗、切片、去皮等预处理操作,去除杂质和不需要的部分,保留番茄红素所在的细胞结构。

2. 提取:用适当的溶剂将番茄红素从番茄细胞中萃取出来。

常用的溶剂包括正己烷、乙醇等,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溶剂。

3. 过滤:将提取液通过滤纸或滤膜进行过滤,去除残渣和悬浮物,获得纯净的番茄红素提取液。

4. 浓缩:将提取液进行浓缩,去除溶剂,获得浓缩的番茄红素提取物。

5. 结晶或凝胶化:通过结晶或凝胶化等方法将浓缩的番茄红素提取物进行进一步处理,提高番茄红素的纯度和稳定性。

三、番茄红素提取工艺的优化策略为了提高番茄红素的产量和提取效率,提取工艺的优化具有关键意义。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优化策略:1. 确定最佳的提取溶剂和比例:选择合适的溶剂和溶剂比例可以提高番茄红素的提取效率。

不同的番茄品种和不同的工艺条件可能需要不同的溶剂和比例。

2. 优化提取时间和温度:提取时间和温度是影响番茄红素提取效率的重要因素。

通过合理调节提取时间和温度,可以提高番茄红素的提取率。

3. 选择合适的预处理方法:预处理对于保留番茄红素并提高提取效率也很重要。

合适的预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去除干扰物和提高番茄红素的释放率。

4. 使用辅助技术:辅助技术如超声波辅助提取、微波辅助提取等可以提高番茄红素的溶解度和提取速度,进一步提高提取效率。

天然番茄红素提取工艺研究

天然番茄红素提取工艺研究

FOOD INDUSTRY · 155天然番茄红素提取工艺研究 丁文慧 郝会军 潍坊职业学院 刘新辉 山东拜尔检测股份有限公司天然番茄红素,又名番茄烃,是一种天然脂溶性植物色素,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

目前,天然番茄红素的提取方法存在有机溶剂残留、提取成本高、操作复杂等问题。

本文在对番茄原料预处理工艺研究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利用番茄自有酶反应提取天然番茄红素的方法。

提取过程简单、操作方便,弥补了现有提取方法的不足。

仪器和试剂仪器。

TU19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试剂。

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无水乙醇、苏丹Ⅰ标准品。

试验方法番茄红素标准曲线的绘制。

番茄红素标准品价格昂贵,见光易分解。

因苏丹I标准品与番茄红素有相似的特征吸收峰,故用苏丹I代替番茄红素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

根据GB/T14215-2008,以无水乙醇为空白,在485nm下测定吸光值并绘制标准曲线。

天然番茄红素的提取。

(1)番茄预处理方法。

建立单因素试验,利用不同浓度(0.1、0.2、0.5、0.8、1.0mol/L)的KOH溶液,在不同温度(50、55、60、65、70℃)下,皂化不同时间(10、20、30、40、50min)后,加入稀硫酸中和至pH4-5。

稀释所得滤液测定其吸光值,根据标准曲线,计算番茄红素的提取率。

(2)天然番茄红素的制备。

样品经皂化处理后,建立单因素试验,在不同温度(40、45、50、55、60℃),不同时间(30、60、90、120、150min),微碱性(pH7.0、pH7.5、pH8.0、pH8.5)条件下,使成熟番茄果实中的果胶和纤维素在自身酶的作用下分解,天然番茄红素蛋白复合物从细胞中溶出,得到散性色素。

稀释所得滤液测定其吸光值,根据标准曲线,计算番茄红素的提取率。

结果与分析番茄红素特征光谱的确定。

将提取液置于200nm-600nm波长下,通过紫外可见光扫描,得图1。

从图1可知,吸收光谱的最大吸收峰为485nm,与番茄红素的特征吸收峰一致。

番茄红素生产工艺

番茄红素生产工艺

番茄红素生产工艺
番茄红素是一种天然色素,常用于食品、化妆品和药品等行业。

以下是番茄红素的生产工艺步骤。

1. 采摘:选择新鲜、成熟的番茄作为原料,采摘后立即进行处理,以保持番茄的新鲜度。

2. 清洗:将采摘好的番茄放入清洗机中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泥土、杂质和细菌等。

3. 破碎:清洗好的番茄经过破碎机进行破碎,使番茄的果肉和果汁充分分离。

4. 榨汁:将破碎后的番茄放入榨汁机中进行榨汁,得到番茄汁。

5. 过滤:使用过滤机对番茄汁进行过滤,去除固体杂质和大颗粒物质。

6. 浓缩:将过滤后的番茄汁进行浓缩,以提高番茄红素的浓度。

常用的浓缩方法有真空浓缩和膜浓缩等。

7. 结晶:将浓缩后的番茄汁进行结晶处理,去除杂质和溶液中的无关物质,得到结晶的番茄红素。

8. 过滤:将结晶的番茄红素通过过滤机进行过滤,去除残余的杂质和溶剂,得到纯净的番茄红素。

9. 干燥:将过滤后的番茄红素进行干燥处理,常用的干燥方法有喷雾干燥、真空干燥和冷冻干燥等。

10. 粉碎:将干燥后的番茄红素进行粉碎,使其成为细小的颗粒,方便储存和使用。

11. 包装:将粉碎好的番茄红素包装起来,通常使用铝箔袋或
瓶子进行密封包装,以防止水分和空气的进入。

这就是番茄红素的生产工艺步骤,具体的生产过程可能会因生产厂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食品安全、卫生和质量控制,以确保生产出符合要求的番茄红素产品。

同时,还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要求进行改进和创新,提高番茄红素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番茄红素提取与测定方法的优化

番茄红素提取与测定方法的优化

番茄红素提取与测定方法的优化番茄红素是一种强效抗氧化剂,具有多种保健功效。

因此,提取和测定番茄红素的方法非常重要。

本文将讨论番茄红素提取与测定方法的优化。

1. 番茄红素的提取方法番茄红素主要存在于番茄的果实中,因此提取番茄红素的方法通常涉及番茄果实的处理。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番茄红素提取方法:1.1 有机溶剂提取法有机溶剂提取法是最常用的番茄红素提取方法之一。

该方法利用有机溶剂(如乙酸乙酯、二氯甲烷等)将番茄红素从番茄果实中提取出来。

首先,将番茄果实切碎并加入有机溶剂中,然后通过搅拌和震荡等方式使番茄红素与有机溶剂充分接触,最后使用离心机将有机溶剂层和番茄红素分离。

1.2 超声辅助提取法超声辅助提取法是一种利用超声波的作用增加提取效率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番茄果实置于超声波设备中,利用超声波的高频振动和热效应,促进番茄红素的释放和扩散。

超声辅助技术可以加速提取过程,缩短提取时间,并提高番茄红素的提取率。

1.3 酶解法酶解法是一种利用酶的作用将番茄红素从细胞中释放出来的方法。

该方法首先将番茄果实切碎,并加入适当的酶溶液(如纤维素酶、果胶酶等),然后在恒温条件下进行酶解反应。

酶溶液中的酶可以分解果胶和纤维素等物质,使得番茄红素释放出来。

最后,使用离心机将番茄红素和酶溶液分离。

2. 番茄红素的测定方法番茄红素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以下是对这两种方法的介绍:2.1 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是一种通过测量溶液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来测定物质浓度的方法。

对于番茄红素的测定,常用的波长为471 nm。

该方法通过制备番茄红素的标准溶液和待测溶液,然后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它们在指定波长下的吸光度。

通过比较标准曲线,可以计算出待测溶液中番茄红素的浓度。

2.2 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基于物质在液相中的分配行为进行分离和测定的方法。

该方法通常利用色谱柱将番茄红素与其他物质分离,并通过检测器检测番茄红素的相对浓度。

番茄红素的生产方法

番茄红素的生产方法
1 番茄红素的理化性质及生理功能
番茄红素 ( lycopene)是一种类胡萝卜素 ,其分子式为 C50 H56 ,分子质量为 536. 88 u[ 1 ] 。由于番茄红素 不是维生素 A 原 ,所以很久以来都没引起注意 ,直至 1994年尚未有番茄红素的商品化生产 [2 ] 。番茄红素 为一直链型碳氢化合物 ,一般含有 11个共轭和 2个非共轭碳碳双键 ,约有 72种顺反异构体 [3 ] 。大多数食 品中存在的番茄红素都是反式构型 ,番茄汁中约 94% - 96%的番茄红素为反式构型 ;只有一小部分为顺 式构型 ,如 52顺番茄红素 、92顺番茄红素和 132顺番茄红素 。正常的有氧细胞代谢产生的高活性氧可以与 番茄红素发生反应 ,因此 ,番茄红素具有高效猝灭单线态氧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4 ] ,其抗氧化性是类胡萝 卜素中最强的一种 ,其清除单线态氧的速率常数是目前常用抗氧化剂维生素 E的 100倍 ,是 β2胡萝卜素 的 2倍 [ 2 ] 。它在预防人类某些癌症和慢性病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5, 6 ] ,如能有效地预防前列腺癌 [ 7 ] , 对子宫癌 、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 β2胡萝卜素和 α2胡萝卜素 。而且 ,人体内番茄红素的含量与人 的寿命相关 [ 8 ] 。近 20 a的研究还表明 [ 1, 3, 9 ] :番茄红素能够清除香烟和汽车废气中的有毒物质 ;能够活化 免疫细胞 。因此 ,它是目前国际上功能食品研究中的一个热点 [ 10 ] 。
亚热带农业研究 Subtrop ical Agriculture Research
第 3卷 第 1期 2007年 2月
番茄红素的生产方法
廖益强 , 谢拥群 , 黄 彪 (福建农林大学材料工程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2)
摘要 : 综述了番茄红素的物理化学性质 、生理功能和生产方法 (包括化学合成法 、天然提取法和微生物发酵法 ) 。

番茄红素提取工艺

番茄红素提取工艺

番茄红素提取工艺
目前,世界上提取番茄红素的方法有几种,植物提取法,化学合成法,微生物发酵法。

根据不同的工艺所提取出的番茄红素在品质及对人体的健康保健上有很大的不同。

现在我们就带大家认识一下番茄红素的几种提取工艺及它们的优缺点。

1、番茄原酱提取法(植物提取法)
工艺:首先精选**优质番茄,经过打浆粉碎,去除表皮、种子、纤维等残渣等工序后生产的番茄原酱,再经过科学萃取技术提取天然番茄红素。

(红墺自主研发的单一有机溶剂提取结晶分离工艺法提取番茄红素,获国家相关专利项目。


原料:番茄原酱
优势:产品质量好,品质高,呈完全的自然状态,拥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具有天然活性,是其他工艺所不可取代的天然特性。

缺点:工艺复杂,成本高,提取周期长。

小知识:十吨番茄,十天时间,只能提取40公斤左右番茄红素。

2、超临界CO2法(植物提取法)
工艺:利用CO2作为萃取剂,从番茄皮渣中萃取番茄红素,分离和纯化其有效成分。

原料:番茄皮渣
小知识:农药一般附着在果实表皮,很难清洗,有无农药残留很关键。

3、化学合成工艺:利用化学分子式,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合成番茄红素。

优势:工艺简单,成本低。

缺点:产品质量差,有异味,会增加人体肾功能代谢负担。

4、微生物发酵法工艺:通过藻类,真菌及酵母发酵生产番茄红素,类似于细胞排泄。

优势:成本低,周期快,颜色鲜艳。

缺点:有异味,对人体影响目前不确定!
总结:
在番茄原酱提取的番茄红素中含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具有天然活性,是其它提取工艺所不可替代的。

纯天然的番茄红素对人体无任何毒副作用,适合长期服用,效果佳。

番茄红素的提取工艺

番茄红素的提取工艺

清水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摘要 [目的]确定番茄红素的提取工艺。

[方法]研究液料比、提取次数、各种溶剂、ph值对番茄红素提取率的影响。

[结果]三氯甲烷的浸提效果最好,故选三氯甲烷为浸提润溶剂。

随着液料比的升高,番茄红素提取率增加,当液料比大于3︰1时色素提取率有所下降。

当ph值小于6时随着ph值的增大色素提取率增大;当ph值大于6时随着ph值的增大色素提取率降低。

[结论]番茄红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为3︰1 ,提取3次,在ph值在6时,用三氯甲烷提取。

关键词︰番茄红素;提取;影响因素1辛永强:番茄红素提取工艺番茄红素是番茄与番茄制品中的主要类胡萝卜素,约占番茄中所有类胡萝卜素的83%,是β胡萝卜素的前体物质,因存在于番茄中并呈红色而得名。

是植物中所含的一种天然色素。

主要存在于茄科植物西红柿的成熟果实中。

番茄红素对日光和紫外光敏感,所以提取番茄红素时要避光。

它可以尽可能的防治因衰老,免疫力下降而引起的各种疾病。

因此,番茄红素受到各大专家的关注。

另外,番茄红素具有生理功能,可以作为保健食品,也可以应用在化妆品中,达到延缓衰老、防紫外线等目的。

番茄红素在番茄的果肉、皮、籽中的含量也各不相同,在新鲜番茄果肉中的含量较高。

番茄红素大部分以红色针状存在于番茄体内,部分与蛋白质结合成复合体存在于番茄细胞内。

本实验是从新鲜的番茄中提取番茄红素,研究在不同的提取的次数、液料比例、溶剂选择、pH值因素下的提取效果,确定了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这种功能性天然色素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1实验用品1.1 材料原料购于小市场的新鲜及无机械损伤的成熟番茄。

1.2试剂试剂: 乙酸乙酯(上海波尔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无水乙醇(烟台市双双化工有限公司),丙酮(天津市标准科技有限公司),乙醚(天津市红岩化学试剂厂),三氯甲烷(天津市福晨化学试剂厂),正己烷,冰醋酸(天津市标准科技有限公司)醋酸钠。

1.3仪器仪器:高速组织捣碎机(欣镇企业有限公司)、721分光光度计(上海欣茂仪器有限公司)、电子天平(慈溪市天东衡器厂)、旋转蒸发器RZ-52AA(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KDM型连续可调控温电热套(山东鄄城永兴仪器厂)、SHZ-D(Ⅲ)循环水式真空泵(巩义市子华仪器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3 4 5 6 7 8
蛋 白 酶 纤维素酶
提取率(%)
酶解pH
酶解温度
80 75 70 65 60 55 50 45 40 30 35 40 45 50 55 60
蛋 白 酶 纤维素酶
45℃时提取率最 高,分别为78.9% 61.5%
提取率(%)
1
2 3 2 3 1 3 1 2 235.5 240.1 242.9 78.5 80.0
77.3
81.5 79.2 82.5 87.0 78.0 76.3 81.3 74.2
76.3
83.1 79.6 83.9 87.6 80.2 76.1 77.9 75.0
76.8
82.3 79.4 83.2 87.3 79.1 76.2 79.6 74.6
不同预 处理液
• 3.3 复合酶破壁提取优化
酶添加量
70
蛋白酶:65.1% 纤维素酶:46.6%
蛋 白 酶 纤维素酶 对照
60
50
酶添加量0.06g 以后,随着量增 加,提取效果 提高不明显
提取率(%)
40
30
20
10
0 0.00
0.02
0.04
0.06
0.08
0.1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酶添加量(g)
酶解pH
pH6.0时,提取率达到最高 77.6%和57.3%
四号 正己 烷
31.9
五号 乙酸 乙酯
27.1
正己烷提取效果最 好,达到31.9%
提取 17.4 率(%)
• 3.2 发酵液预处理
碱液处理
40 35
弱碱Na2CO3 处理效果最好, 提取率40.3%
番 茄红素提取率(%)
30 25 20 15 10 5 0
未处理
NaOH
NaHCO3
Na2CO3
不同碱液处理
乙醇处理
40 35 30
质量体积比为1:2时 提取效果最好,达 到39.5%
番 茄红素提取率(%)
25 20 15 10 5 0
未处理
1:1
1:2
1:3
原料与酒精的质量体积比
不同处理方法的比较
40
混合溶液处理后 提取率达到46.2%
番 茄红素提取率(%)
30
20
10
0
未处理
Na2CO3
乙醇
混合溶液
1 2 3
5.0 6.0 7.0
40 45 50
4:2 3:3 2:4
编号
A(pH)
B(温度)
C(时间)
提取率1
提取率2
平均值
1
2 3 4 5 6 7 8 9 K1 K2 K3 k1 k2
1
1 1 2 2 2 3 3 3 238.5 249.6 230.4 79.5 83.2
1
2 3 1 2 3 1 2 3 236.2 249.2 233.1 78.7 83.1
• 1.3 常见提取方法
有机溶剂提取法:正己烷、丙酮、石油醚、乙酸乙酯等 超临界CO2萃取法 超声波法:超声波的空化和振动作用 微波提取法:穿透萃取介质激化细胞内的极性分子 酶法提取法:酶反应破壁提取
•1.4 各种提取方法比较
提取方法 有机溶剂提取法 优点 工艺及设备简单 成本低 缺点 有机溶剂残留 提取率不高 备注 已实现工业化
番茄红素世界年消耗量(t)
6%:1300元/kg
10%:2500元/kg 15%:4000元/kg
年份
• 1.6 本课题研究内容
1. 对三孢布拉霉发酵液进行预处理,得到三孢布拉霉湿菌丝 体 2. 结合球磨法 ,确定最佳提取溶剂 3. 确定复合酶种类以及酶用量前提下,在提取温度、提取时 间比、提取pH三方面进行单因素实验,并进行正交实验优 化出最佳提取工艺
实验内容:
1. 提取有机溶剂选择:正己烷、乙酸乙酯、丙酮、石油醚 2. 发酵液预处理:碱液、酒精、碱液+酒精混合处理 3. 复合酶破壁提取优化: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pH、 酶解时间比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提取有机试剂选择
分类 一号 无水 乙醇 二号 丙酮
28.7
三号 石油 醚
25.6
酶解温度(℃)
酶破壁时间比
蛋 白
80
酶/纤维素酶
蛋白酶破壁4h后纤维素 酶破壁2h,提取率达到 90.2%
60
提取率(%)
40
20
0 6:0 5:1 4:2 3:3 2:4 1:5 0:6
酶解时 间比 (h/h)
酶破壁提取正交实验
水平 A 酶解PH
因素 B 酶解温度(℃ ) C 酶解时间比( h/h)
影响顺序为: A>B>C最佳组合 为A2B2C3,即 pH6.0、45℃、 破壁时间比2:4 提取率87.3%,没 pH6.0、45℃、 破壁时间比4:2 提取率90.2%高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1. 酶法破壁提取番茄红素,具有反应条件温和、能耗低、环 保、绿色等优点,更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2.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到最佳酶解工艺为:酶添 加量0.3%,酶解pH6.0,45℃恒温水中蛋白酶酶解4h,纤 维素酶酶解2h。在该工艺条件下番茄红素提取率达到 90.2% 3. 与传统破壁工艺对比,去掉了高能耗的高压均质、球磨操 作,节约了成本,降低了能耗,符合国家倡导的“清洁生 产”、“低碳经济”的主题,具有积极的意义。
4.2 展望
番茄红素将被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医学,食品,生物等 等。而伴随着其产业化的进程,我们期待番茄红素的其他 可利用价值被发现。
致谢
谢谢本文的指导老师万红贵老师,也感谢师兄汪文进的支 持与帮助。 感谢在座的各位老师莅临,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谢谢
章训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国内番茄红素年产量(t)
年份
世界消耗量年增长率约为10%
2800 2400 2000 1600 1200 800 400 0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番茄红素提取工艺研究
指导老师:万红贵 生工0701 章训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番茄红素的性质
性质:番茄红素分子式为C40H60。不溶于水,难溶于甲醇、 乙醇,可溶于乙醚、石油醚、正己烷等有机溶剂。其稳定 性较差,长时间加热或紫外照射,容易发生顺反异构和氧 化降解。
• 1.2 番茄红素功能
抗癌,保护心血管 ,抗衰老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原料
三孢布拉霉菌丝体 南京工业大学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 心发酵代谢工程实验室。
• 2.2 实验方法
工艺流程:
分析方法:
1. 番茄红素含量测定 :HPLC法测定 2. 三孢布拉霉湿菌丝体含水量计算 β ( 1- m ) *100% M 3. 提取率计算
提取率 提取液体积 * 提取液中番茄红素浓度 *100% 菌丝体样品中番茄红素质量
超临界CO2提取法
条件温和、无溶剂残 留、提取时间短、提 取率高 能耗低 溶剂用量少 提取率高
低能、缩短工时、温 和、环保、提取率高
成本很高
尚未工业化
场强化有机溶剂萃取 (包括超声波萃取和 微波萃取)
酶法提取法
技术不稳定 无法规模化
尚在研究阶段
仅限于实验室研究
尚未工业化
• 1.5 番茄红素的前景
国内的产量年增长率约为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