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案1 华东师大版-华东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案1 华东师大版-华东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

第1课中华人民某某国成立学习目标:1、知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

2、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3、了解某某解放的具体过程。

新课学习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基础知识(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的时间:1949年9月地点:北平(二)主要内容1、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①《共同纲领》确定新中国的名称是:中华人民某某国。

②《共同纲领》确定新中国的性质是:中华人民某某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某某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③《共同纲领》起到了怎么样的作用:临时宪法的作用。

2、大会产生的国家机构以及领导人①国家机构:中华人民某某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②领导人:选举为中华人民某某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三)其他:①国旗:国旗为五星红旗②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③首都:④纪年公元纪年发散思维1、新中国建立之前,为什么不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由于当时人民解放战争尚在进行中,国民党仍然盘踞在部分地区,全国权威完全解放,在全国X围内进行普选条件还不成熟。

2、为什么说《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共同纲领》除序言外,分为总纲、政权机关、军事制度、经济政策、文化教育政策、民族政策、外交政策共7章60条。

①它肯定了人民革命的胜利成果,宣告了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统治的结束和人民某某某某国的建立。

②规定了新中国的国体(国家性质)和政体,这也是最重要的条件。

国体(国家性质):它确认“中国人民某某专政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某某分子的人民某某统一战线的政权,而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工人阶级为领导”。

政体:它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为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③宣布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④没收官僚资本,进行土地改革;⑤并且规定了新中国的各项基本政策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⑥由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两会”从哪一届开始同步

“两会”从哪一届开始同步

“两会”从哪一届开始同步?今天,我们都知道全国政协会议和人大会议基本上同时召开,前者力早于后者。

而中学历史课本告诉我们的只是: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第一次)召开;1954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届第一次)召开。

那么,究竟从什么时候、从哪一届起两会同时举行呢?原来,在“文化大革命”以前,全国政协会议共召开了四届,而全国人大只召开了三届,而且在召开时间上两会相距也较远。

两会同时召开,则是1959年4月中旬召开的全国政协三届一次会议与全国人大二届一次会议,此后,全国政协与人大就基本上同时了,只是在届次上刚好错位,政协比人大要早一届。

十年“文革”期间,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均遭到严重的破坏。

“文革”一开始,就停止各级人大的活动,同时,各级政协的活动也被迫停止。

直到1975年1月,才单独召开了全国四届人大(第一次)会议,这是十年文革期间首次召开的全国人大会议,而政协组织活动则从未恢复。

“文革”结束后,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逐渐转向正常。

1978年2月,全国政协五届一次会议和全国人大五届一次会议先后在北京召开。

从此,全国政协与全国人大会议在届次上、时间上(稍有先后)才完全同步,并形成定制:五年一届,每年一次。

(全文约550字)作者:刘新胜全国一届政协的双重身份全国一届政协会议不只是统一战线性质的组织,还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而且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以后者职能为主。

因为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尚处于战争状态的情况下,不可能按照法定程序逐级选举人大代表,还有不少地方尚未解放,因而全国一届政协可以说是“一身兼二职”,1949年9月下旬举行的政协会议制定了宪法性质的文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了国家主要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瀾、高岗),决定了首都、国旗、国歌,由此可见其人大职能。

全国政协历届历次会议

全国政协历届历次会议

全国政协历届历次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1949年9月21日至9月30日在北京举行。

中国共产党及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等46个单位的代表(含候补代表)共662人参加了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主席。

1954年9月,中国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诞生。

从此,人民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但作为中国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

每年一次的政协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成为中国最庄重的政治协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时间、地点、内容及作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时间、地点、内容及作用

考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内容及作用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与地点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2.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①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②确定五星红旗为新中国的国旗;③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④北平改名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采用公元纪年⑤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⑥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3.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的作用:为新中国的成立准备了条件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作用(拓展点)《共同纲领》在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难点微析1.第一届政协会议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的原因:①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曾经激励了无数中华儿女奋起抗日。

②以这首歌曲为国歌,能够时刻激励中国人民居安思危,继承传统,奋发图强。

2.为什么说《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通常规定了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国家制度、国家机构、公民的主要义务和基本权力等,《共同纲领》对这些都有规定,因而具备了宪法的作用。

但是宪法应该由普选的人民代表大会来制定,而此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责。

因此,《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易错微析1.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地点易错。

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而不是北京,此时的北京还叫北平。

2.把《共同纲领》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宪法(施政方针)的会议易混淆。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但把《共同纲领》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宪法或者施政方针的会议是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

例如1下列哪项不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决议()A采用公元纪年法 B以《共同纲领》作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C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 D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辨析能力。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成立作了哪些准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成立作了哪些准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成立作了哪些准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新中国成立前作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以下是一些主要准备工作的内容:
1.组织形式的探索:在中国解放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开始
探索建立政治协商机构的方式。

1946年,中共中央提出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以协商国家未来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组织形式为目标。

2.协商会议筹备期间:在准备阶段,协商会议筹备委员会成立
并组织了多次会议,商讨协商会议的议程和组织形式。

准备委员会邀请了重要政治派别和人士参与,以确保协商会议的代表性和广泛性。

3.召开协商会议:1949年9月21日至28日,在北京城南公
馆举行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此次会议是中国政治、社会各界广泛代表的历史性会议。

与会代表包括中国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少数民族代表等。

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等重要文件。

4.对国家建设的协商:协商会议围绕国家政治制度和国家建设
的重要问题进行了广泛的协商和讨论。

这包括制定宪法、建立中央政府、确定各级人民政权组织和职权、国内外事务的处理、经济建设的方向等。

通过这些准备工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成立作出
了重要准备。

协商会议的召开为中国的政治过渡和国家建设奠定了基础,确保了各方代表的参与和广泛协商,这也为新中国后来的政治制度和政党合作提供了重要的范例。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地点是北平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地点是北平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地点是北平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内容有1.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确定新中国的国旗
西藏回归祖国的时间是1951年5月
解放初期土地改革运动和抗美援朝斗争的发展的共同作用是..巩固了新生的共和国
1950年10月,彭德怀率兵抗美援朝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指中国结束了100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时间先后顺序: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2.西藏和平解放 3.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完成4.抗美援朝胜利
中国八大以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
1958年,中央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原因是1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
2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3急于求成
“大跃进”运动的主观愿望超越了客观愿望
“文化大革命”10年中我国经济仍有一定的发展,是因为1周恩来和邓小平努力纠正”左”的错误2广大群众,干部对”左”倾错误的竭力抵制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得到改变,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以后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以后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66年5月中共中央开展”文化大革命”,1976年中央粉碎江青四人帮.,象征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1973年毛泽东揭穿林彪的反革命政变的阴谋,”九一三”事件后,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纪实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纪实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纪实作者:武春霞来源:《共产党员·上半月》 2019年第9期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胜利闭幕。

这标志着爱国统一战线和全国人民大团结在组织上完全形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此后,人民政治协商成为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今天,让我们再次转动时光轴,追寻历史的足迹,探究70年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精彩往事。

响应号召,积极筹备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口号,在第五条明确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很快得到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的热烈响应。

5月5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促进会等民主党派与无党派民主人士,联合发表通电致毛泽东,拥护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指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是“适合人民时势之要求,尤符同人等本旨,曷胜钦企”。

收到毛泽东复电后,从1948年8月起,各民主党派的代表人物和著名的无党派民主人士开始进入解放区。

一部分到达中共中央统战部所在地河北省平山县李家庄,一部分到达中共中央东北局所在地哈尔滨。

经过反复协商,在11月下旬,中共中央首先同在哈尔滨的民主人士达成了《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诸问题》的协议,确定在1949年召开新政协,决定由23个单位代表组成新政协筹备会。

政协确定新政协的使命,把原来规定“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发展为直接宣告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组成共和国的中央政府。

这是因为新政协本身,就带有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即可行使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地点选在北平。

1949年1月北平解放后,进入东北、华北解放区和继续由香港、上海北上的民主人士很快汇集到了北平。

3月,中共中央在开完七届二中全会后,也迁入北平。

人民政协简明知识

人民政协简明知识

人民政协简明知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一、历史背景和意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标志着人民政协正式成立。

人民政协植根于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于近代以后中国人民革命的伟大斗争,丰富发展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光辉实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力量。

二、组织机构和人员人民政协由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各界人士共同组成。

全国政协的主要组成单位是:中国共产党、8个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共青团、工会、妇联、青联、科协、侨联、台联、友协等统一战线组织,以及特邀单位。

全国政协设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委员会设立办公厅,专门委员会及其他工作机构的设置,按照当地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由常务委员会决定。

三、主要职能与作用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组织参加本会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参政议政。

人民政协通过有效工作,努力成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

四、历年会议回顾全国政协每年召开一次全体会议。

即通常说的“两会”,一般在每年3月举行。

会议的主要议程有:听取和审议全国政协主席受常务委员会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听取和审议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讨论通过有关人事事项;列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讨论通过有关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和年度协商计划等其他议程。

此外,全国政协还召开多种形式的协商座谈会、专题议政会、专题协商会、双周协商座谈会等。

五、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重点进入新时代,人民政协要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把协商民主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完善协商议政内容和形式,着力增进共识、促进团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时间:1949年9月(2)地点:北平(3)主要内容:
p4(4)性质:P4(5)目的:为新中国成立作了充分准备
二、开国大典(时间、地点、任务P5)
意义:国内影响:1、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结束,开始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2、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三、西藏和平解放(时间地点意义p7)
西藏自古是中国的一部分
唐(1)唐太宗时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2)唐中宗时将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3)唐蕃会盟碑
元(1)设立宣政院,西藏从此成为我国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清(1)册封达赖,班禅制度(2)设立驻藏大使(3)金瓶挚签制度
四、整顿经济秩序(背景、采取经济措施、作用/意义)
五、抗美援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