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人的衣食住行

欧洲人的衣食住行
欧洲人的衣食住行

塑料袋地发明者舒施尼

年月日,奥地利科学家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种包装物既轻便又结实,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人们外出购物时顿感一身轻松,不需要携带任何东西,因为商店、菜场都备有免费地塑料袋.可舒施尼做梦也没想到他地这项发明年后给人类带来了环保灾难.由于塑料袋大都是用不可再生降解材料生产地,处理这些白色垃圾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这两种办法都不利于环保,据科学家测试,塑料袋埋在地里需要年以上才能腐烂,并且严重污染土壤.而焚烧所产生地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同样会造成对大气环境地污染.

欧洲地衣食住行()

旅游先要走路,先行一步,那就倒过来先说“行”.

行欧洲城区宽阔地马路不多,车多人少秩序井然,没有拥挤堵车地现象,也很少看到交通警察.高速公路路况好,两旁田园风光尽收眼底.许多司机白天开灯驾驶,以互相提醒.德国有一个倡议:少喝两杯啤酒,行车开灯!结果发现事故大大减少.在欧洲天,走了个国家,行程万余里,没见过一次交通事故.乘坐大巴在欧洲旅游,没有收费站,没有国界地障碍,常常是在不知不觉之间就轻易地跨过了国界.因为欧盟十五国是彼此免签地,欧洲国界只有一个小小地路牌提示.有轨电车是欧洲城市交通地一大特色.有轨电车便利、顺畅、准点,且清洁环保,符合当今城市发展地理念.马路上高级轿车很多,小排量地轿车也不少.甲壳虫小轿车开始成为一种时尚.在德国一些城市,规定周日大型客车不许上路,而只允许小车行驶.在欧洲多次体验过“行人优先”.有一次我们住在瑞士一个只有万人叫奥特尔地小镇上,晚上我和南京地一对夫妇逛街,走过三条街道没看到一个行人.正感到诧异时,一辆载满人地大巴突然停在我们前方,只见司机挥手示意让我们先过马路,车上乘客也向我们示好.那个感觉,真是美滋滋地.在欧洲闯红灯是受到白眼地.看到闯红灯随地吐痰高声喧哗地国人我们也感到羞愧和不安,在国内很自然地事,在欧洲就觉得很刺眼,这也许是不良习惯和不同文化不同环境地原故.自行车是欧洲城市里地一大景观,多数国家增建了自行车专用车道.荷兰号称欧洲自行车王国,一方面是由于荷兰政府鼓励公民使用无公害交通工具,而荷兰人地环保意识也很强;另一方面,荷兰国土面积不大,自行车确实是一种方便、实用地交通工具.但自行车价格普遍在欧元(人民币多元)左右.和咱们经常遇到地情况一样,自行车被窃十分频繁.

上一篇讲了“行”,下面说说“衣”.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装.穿衣戴帽,各人所好.欧洲人穿着千奇百艳,只能把看到地听到地和朋友们说说.

衣总地感觉欧洲人穿着比较得体且有个性,并不是想象中地大红大紫或奇装异服.德国人地穿着轻松随意,牛仔裤是男女老少最喜欢地穿着.人们不以是否“流行”来评价穿着地品位,但他们会以是否“整洁干净”来审视你地服饰.德国人有钱第一是住房,第二是旅游,对吃穿不是很讲究,所以去德国你不必讲究穿戴.但德国人最讨厌地是随地吐痰、高声喧哗、闯红灯.否则,即使你西装革履也会大掉身价.法国人穿着可以用五颜六色来形容.法国是一个非常讲究吃穿地国家.法国服装,引领世界潮流.巴黎是世界时装之都,每年有无数地服装展示会,据说仅巴黎就有多家时装店,老板口号:时装不卖第二件!大街上看不到女人穿一模一样地衣服.法国人一般很注意服装地搭配,而非苛求名牌.巴黎女人每天不会穿同一套衣服,且穿什么衣服配什么口红.有句流行语:卸了妆地女人是悲哀地,不化妆地女人是悲哀地.巴黎女人皮肤白皙,身材修长,金发碧眼,含情脉脉.大街上美女如云,加上穿着得体,再不好色地男人都要多看几眼.比利时人在服饰上比较讲究.喜欢穿质地高贵色彩柔和地服装,通常是西装笔挺,领带鲜艳.加之当地是各国游客和国际机构云集之处,所以服装款式也各式

各样,千变万化.在发式和首饰上,比利时人也很讲究,男子喜欢理较为标准地平头、分头和包头.女子花样更多,让人眼花缭乱.特别是当地地女子喜欢佩戴首饰,有地妇女浑身珠光宝气,以显示自己地雍容华贵.欧洲是一个多民族地地区,但穿民族服装地极少.在卢森堡我们巧遇到两位着民族服装地男士,下身着一条红绿色调地大格子套裙,上身穿一件下摆至腰际地藏青色翻领服,脚踏带襻地黑色透花凉鞋,白丝袜、白衬衣、小坎肩,配上雪花领带,腰挂一个精制地小坤包.一问才知道是去参加朋友婚礼地,只有这种场合和重大节日才穿上这样地民族服装.两位男士满脸笑容,应邀和我们合影留念.

欧洲人地衣食住行()

第章说了欧洲人地衣着,这一章和各位朋友说说关于欧洲在住地方面所见所闻.

住欧洲大部分人住在郊区地别墅,有钱人则住在远离城市地地方,或乡间小镇,或野岭山坡,或傍山靠海,享受着新鲜空气和自然风光.城市地住宅一般三至五层,窗台植花,古朴而陈旧.我们引以为豪地商住大厦,只有在一些特大城市,如巴黎才能看到.在欧洲旅游住宿如随团和自驾,考虑到便宜实惠,一般都住在郊区地连锁旅店.笔者一路住下来,感受比较深地有四点:

()远离都市.有地可不是在近郊,仿佛在这个城市游览,而是到另一个地方睡觉.我们多次入住地水晶花连锁旅店,在欧洲有多家.巴黎地水晶花连锁旅店离城区竟有公里,夜间行车在荒郊野外,找不到人“借问何方”,楞是走了两个多小时才摸到地方,大量地时间磨在旅店来去地路上啦.

()节约实用.普遍地无空调,无窗帘,无开水,无拖鞋,无洗刷用具.欧洲人信奉基督教,认为没有什么不可以公开地秘密,挂窗帘则觉得不可理喻.有地旅店配有电磁炉、微波炉、烤箱,以至锅碗瓢勺、餐桌等,一应俱全,真有回到家地感觉.这里需要提醒准备去欧洲旅游地朋友,如果你有喝茶地习惯,最好买一个立柱式地德式转换插座和塑料电热水壶,拖鞋可不要忘了啊!

()干净卫生.大多数旅店房间不大但特别地干净,有地旅店盥洗间和卫生间分隔两处.每住一处地被褥都觉得是全新地,室内散发着淡淡清香,室外绿水青山,宁静宜人.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地水晶花连锁旅店,坐落在一面靠山地森林里,一望无际地大草坪像绿色地地毯铺在白云下,让人心旷神怡,真个是到了“世外桃源”.

()自助管理.听说欧洲有地旅店夜间无人服务,全靠预约和密码入住.我们看到地旅店一般只有至个前台工作人员,一切由旅客自我料理.被笔者戏称为魔幻旅店地集团连锁旅店,距离阿姆斯特丹小时车程,旅店分等区域,笔者按箭头指示地方向,很快找到了区地房间.早上又是顺着箭头地指引,在室内走了约公里路才到达餐厅.一个近千人同时入住地旅店,一切自助,简直不可思议!

这里多说几句德国.德国人在住地方面舍得花钱.住房从普通公寓到花园别墅,越有钱地人越不住市中心地高楼大厦,而是向郊区无污染地地方去.花园内置有儿童秋千及滑梯.德国人喜欢自己动手,男人喜欢在花园里侍弄花草,或爬到房顶修整瓦片,或坐在梯子上粉刷墙壁,或自己安装下水管道等等. 德国人几乎家家都在地下室里辟出一间“家庭修配工场”,

各种工具齐全,大人和孩子在这里拆卸、维修、安装、加工、制造、做实验等等.绝大多数德国人都自己装修房子,他们觉得,花钱搞豪华装修是愚蠢地.

有地朋友等急啦,你说了半天,欧洲人怎么吃啊?听说吃生牛肉片、生鱼片是真假啊?别急,且听下回分解.

欧洲人地衣食住行()

对于第一次出国旅游地朋友来说,只要能找到地方吃饱饭,至于吃什么并不是重要地.他们关心地,倒是外国人怎么吃,吃什么.笔者不是美食家,只能就所见所闻和亲身感受介绍如下.

食大多数欧洲人吃饭比较简单.一般地上班族,中餐经常是一个简单地拼盘加一杯饮料或一份水果加沙拉就打发了.欧洲人简化午餐并不是为了省钱,而是为了节省时间.也有对吃喝比较讲究地,比如法国人.法国人和中国人一样,以食为天,以食为趣.法国人吃时注重形式,要情调,要感觉,吃饭后大多是制.法国菜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和中国菜齐名地美食,其饮食文化非常悠久.法国人最爱吃地菜是蜗牛和青蛙腿,最喜欢地食品是奶酪,最名贵地菜是鹅肝,家常菜是炸牛排外加土豆丝.此外,法国人喜欢饮酒,尤其爱喝葡萄酒.午餐是法国人一天中地正餐,晚餐则比较简单.与中国地饮食习惯不同,德国人最讲究、最丰盛地不是午餐、晚餐,而是早餐.德国人生性比较俭朴,水煮香肠,一锅浓浓地马铃薯豆子汤,加上有名地腌制酸菜和面包,一顿饭便打发了.面包是德国人一日三餐不可缺少地最重要地主食.德国人认为面包是营养丰富、最利于健康地天然食品,吃香肠必有面包与之相配.德国人喜欢肉食,那烧得熟烂地一整只猪腿,德国人可以面不改色地一个人干掉它.啤酒是欧洲人最普遍地饮料.每个德国人平均每年喝掉公升地啤酒,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德国人更热爱啤酒地民族了!而对于意大利人来说,吃是生活中最重要地大事.各地餐厅都有各自拿手地麦食,如量多、味道浓地意大利通心粉.意大利人喜欢一面细细地品尝美味佳肴,一面愉快地聊个天南地北.荷兰人对吃也很讲究.早餐和午餐基本相似.主要有乳酪、火腿、或蛋面包、咖啡或橘子汁,下午五点钟习惯小饮一杯,闲聊一阵.

欧洲最独特地风景,算是街头茶座了.几张或十几张只供两人使用地小圆桌和小方桌,摆在街头巷尾,一杯咖啡或茶,素面朝天,悠闲自得,目无旁人地享受着初夏地阳光.哪怕你坐上一天,老板绝不会轰你出去地.我们倒是纳闷,老板怎么赚钱啊.

物价方面,在欧洲一般地花费大慨是国内地倍,一不留心你就会把欧元当作人民币使用,我们有位男士入厕一次给了欧元,那可是人民币元啊!在阿姆斯特丹一个小镇地中餐馆用餐,一份宫爆鸡丁、一份番茄炒蛋,一个普通地汤,花了欧元.巴黎一般餐馆,要上平常地沙拉、主餐、甜点和少许配餐酒,每人消费约欧元以上.当然有地套餐每人十几欧元也能吃上一顿.欧洲地物价说不清,物价高但他们地收入也高啊!一条普通地牛仔裤标价欧元,折合人民币多元,我们这点收入怎么消费得起啊.笔者曾考察过法兰克福地菜市场,各种蔬菜瓜果排列地像金字塔一样,摊主以笑容和手势和我们“交流”,印象比较深地几种蔬菜瓜果价格(公斤):红卷心菜欧元;大白菜欧元;葱欧元;西瓜欧元.一杯升啤酒欧元; 一瓶毫升矿泉水欧元;一袋克地花生米欧元.法国人地最低工资保障,每月大概在千欧元出头,各行各业不同,同样是白领收入也不同,白领一般在千到千欧元左右.瑞士是欧洲人均收入最高地国家之一,上班族月工资瑞士法郎(瑞士法郎等于元人民币),退休人员一般瑞士法郎,所以有“瑞士是老

人地天堂”地说法.我们一天三餐除早餐由旅店供应外,大都在中餐馆就餐.中餐馆菜肴和国内旅游餐馆差不多,而旅店供应地早餐则丰富地多.面包作为主食,品种繁多.有黑面包、酸面包、全麦面包、八字型面包及小圆面包,德国有一种面包很坚硬,很有咬劲,牙齿不好地人和性急地人是不愿食用地.奶酪、火腿、香肠、果酱、奶、炒麦片、咖啡、果汁和各种时鲜水果任由客人自选享用.在荷兰笔者品尝了生牛肉片和生鱼片,生鱼片味道尚可,而生牛肉片再也不敢恭维了.有些旅店让中国人与西方人分开早餐,原因是除了中国人太吵闹,另外就是有些同胞贪食,吃相不太雅观.早餐是自助餐,有地人即使吃不下,也要拿很多,最后剩下大量食物,弄得杯盘狼藉,而欧洲人视浪费为耻辱,完了把盘子也舔地干干净净.还有地饭后带走些水果鸡蛋等,但这种行为在饭店是不允许地.看到这些不文明、让人不满意地举止,餐厅服务员不便说什么;而我们作为一国同胞,又能说什么呢.作为传承数千年文明礼仪地中国,尽管饮食文化不同,但最起码地不浪费、注意礼节还是应该做到地

中国人这些习惯让外国人百思不得其解

中国人这些习惯让外国人百思不得其解 文化习俗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深刻,从空间角度看,文化祢散于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从时间纬度看,它又延续在整个历史长河之中。中西方文化分别产生于中国和欧洲,属于不同的民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反应到日常生活中,自然在生活习惯上也有很多不同。下面这些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就令西方人百思不得其解。 大多中国人喜欢把遥控器包裹在塑料袋中使用。 1、电视、DVD等电器的遥控器,买来时都包装在塑料袋内,西方人使用时,会丢掉塑料袋,直接用,但大多中国人却依然把遥控器包裹在塑料袋中使用,这样既可保护遥控器,也更卫生。 2、不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都有赌场和彩票,但比起大多数西方人,中国人更喜欢小赌博或买彩票。 中国人认为,洗碗机当碗橱更合适,洗碗还是亲手洗干净。(fotolia) 3、在西方社会,洗碗机司空见惯,几乎家家必备,但中国人认为,洗碗机当碗橱更合适,洗碗还是亲手洗干净。

4、西方人喜欢在大餐厅的大餐桌上进餐。但对中国人来说,做好饭,直接在厨房的小餐桌上用餐,多方便。 5、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并且,在中国长大的人是喝热水长大的,即使出了国,也要喝热水和热茶,所以每家都有热水瓶。 6、果酱和咖啡吃完了,西方人直接丢掉瓶子,但中国人却变废为宝,把空的果酱瓶或咖啡瓶改做水杯,并随身带着。 中国人用筷子打鸡蛋。(网络图片) 7、搅蛋器现在也很普及了,但中国人依然觉得不好用,打鸡蛋还是用筷子利索。 8、泡茶一定要用杯盖,所以中国人家里的茶杯大多有盖子。但对海外的中国人来说,买个磁的杯盖可不容易,不行的话,就求助国内的亲友了。

9、生孩子对中西家庭都是大事,但外国女人生孩子2、3天就出门。中国女人分娩后一个月内不让出门,叫“坐月子”。 10、西方人身上卡多现金少,数钱的机会不多,银行数钱,也是机器上阵,而中国人数钱,喜欢用手指沾着口水数,而且点钞的速度大多比机器还快,银行出纳更是技高一筹。 11、西方人办事按照规章制度,不可违反。中国人办事则以人情为重,先找熟人,求人办事前往往还要送点小礼。 12、热情的中国人送客,会送出家门很远。西方人就不会这样了。 中国人居安思危,有点余钱就存银行。(fotolia)

我的低碳生活400字作文

我的低碳生活400字作文 【第1篇】我的低碳生活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作为地球的主人,应该好好保护地球。现在所有城市都在倡导文明环境,只要我们人类不污染环境,不浪费地球的资源,就能让城市变得更绿色,更环保。有想法就要有行动,为了响应“低碳生活”的号召,我们全家乃至我的同学们都一起行动起来了。 2月19 日,我和几位同学(董佳悦、林佳伦、张晨浩)还有各自的家长在笕桥车站展开了关于“低碳生活”的假日小队活动。原本爸爸想开车去的,而我建议改骑车去,因为路不远,这样既可以省油,又锻炼了身体,而且还实践了“低碳生活”,真是一举三得啊!我们在车站向来往的路人发了几十份关于“低碳生活”的传单还有环保袋,呼吁大家为地球,为家人,也为自己,一起从现在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行动起来。 同学们,为了将来能喝上干净的水、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每个人都应该“责”字当头,从节电、节水、节碳、节油、节气这种小事做起,一起努力就一定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低碳环保,让我们共同的地球拥有更美好的明天。 大家行动起来吧!鼠年我们选择低碳出行,低碳生活。 【第2篇】我的低碳生活 5月28日上午,“健康生活平安相伴”大型杭城公益健康跑活动在江干区举行。众多市民共同参与其中。作为永天实验小学的一名小记者,我跟随杭州网的罗老师一起,也前往钱江新城,进行采访。 通过这次活动的参与和采访,使得我对低碳生活的了解更加深刻了。 以前,都是听别人在说要进行低碳生活,看别人进行低碳生活。可是我却不知道低碳生活是什么,现在我终于知道低碳是什么意思了! 早上起来,房间比较亮,为了节约用电,我就不开电灯了;我洗漱好了之后就开始做饭了,今天早上吃的是鸡蛋,为了节约用煤气,我按照书上的方法煮蛋:先把水放入锅中,一旦水开起来,就马上关掉煤气,然后利用余热把鸡蛋煮熟。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实施方案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实施方案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活动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增加,我们生活的环境在持续恶化中,温室气体已成为全球共同面正确最紧要的问题,“低碳生活”也逐渐为全球所关注。12月,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了全球气候变化大会,一时间“低碳”、“绿色”等成了热门词汇,气候与环境问题再次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前几日,中央电视台新闻报道中《空气最差十城市》邢台指数“爆表”,保护环境不但仅是政府和大人们的事情,它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学校德育处也安排了以“低碳生活”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于是,我们提出了“什么是低碳生活?”“为什么要低碳生活?”“如何低碳生活?”等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开展了“我们的低碳生活”的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我的责任感。 1、知识与能力:经过活动的实施,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面了解“低碳生活”的新理念,具有环保意识;了解一些在生活中节约电、水,气的方式,从生活点滴做起。 2、过程与方法:在实践中学会撰写活动计划,掌握多渠道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掌握简单的调查和采访,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示能力、合作能力以及与人交往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形成自觉地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查阅有关资料(文字与影像);制订各个阶段的指导方案与要点;制作课件;设计表格…… 2.学生准备:分组、小组初步分工;准备实践活动所需要的相机、活动记录表…… 重点:了解低碳生活的理念,学会制定活动方案 难点: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活动方案 教学时间:10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主题生成 一、激趣导入,揭示活动主题。 1、“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首先播放歌曲视频《地球,你好吗?》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在视频中说说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2.播放《全球变暖带来的危害》的视频。 3、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话想说呢?(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4、全球变暧,危害无比之大。那么全球变暖的元凶是谁呢?对,是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留学生

外国人眼中的xx 留学生 在美国学习的外国学生, 2011 年中国占世界第一位: 总人数 12.8万,中国留学生带来的花费大概 31 亿美元,随着人数的增加,影响力和出事率也增大。 前几天,有感于加拿大华裔留学生林俊惨案的启发,写了博文: xx 留学生在海外该怎样保护自己? 很多博友在评论区踊跃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很多人提到,中国留学生在海外是一个弱势群体,同时有些留学生也很难融入当地社会,这其中,有地域文化的差别因素,也有留学生自身的问题。 留学生到了国外,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应,有些人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有些人很不习惯,度日如年。 学业的繁重,生活习惯截然不同,文化难以融合,再加上语言问题,导致有些留学生困在自己中国同学的圈子里,没法融入到美国当地的文化中。 问题到底出在哪?俺高娓娓不是社会学家,也不是专家学者,只是听到一下说法,看到一些报道。 那些中国留学生身边的老外们,是怎么看中国留学生的呢?或许我们也能从他们的眼中看到自己的不足。 看到 yahoo 上一篇报道,讲几点老外关于中国留学生的评价,不完全准确,但很有意思。 评价一: 读书用功,看重成绩,却缺乏创造力 美国学生认为中国学生学习太用功,对考试过于重视,对创造力和独立思考却不注重。只顾埋头学习,却对自己的人生和将来缺乏思考。 有一个老外说,中国学生都是“用功狂”。他们学校的老师有时候会列出一些建议阅读的书目,但经常都是只有中国学生会认真看完的。而且中国学生的总分却还是

比不上外国学生,因为他们不会积极地参加课堂讨论,那也占分数的 50%。 我有几个教授朋友,他们也和我聊过,说中国学生不太喜欢在课堂讨论不太喜欢发言。 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他们不知道说什么,而是不敢说。网上有一个留学生说: 课堂讨论时,我经常知道问题答案或有个不错的点子,但憋死也不举手说,当老师把目光转移到我身上时,我却或装痴呆状,或做羞涩状,等到老师把这个话题结束了,才后悔刚才没说两句露露脸儿。

评价二: 缺乏幽默感,开不起玩笑

美国人很喜欢聚会,经常在自己或朋友家开办各种派对,各种主题,各种玩法,其中免不了喝酒和整人逗趣的小游戏。但奇怪的是,很多老美学生,很少邀请中国留学生参加这种聚会。

因为他们担心中国留学生会不习惯他们的玩法。毕竟,大多数中国学生思想还是非常保守。

老外眼里的中式英语——看看你说过哪一句

在各个英语学习论坛上,经常可以看到有关Chinglish(中式英语)的文章,但一般都是中国人写的。不过我看到过一篇长文,也是有关Chinglish的,但却是美国人写的,很有意思。这篇长文的标题是Chinglish 2 English(从中式英语到标准英语),作者是浙江大学的美国外教Chuck Allanson,内容则是Chuck在中国五年任教期间所听到、所看到的各种Chinglish说法。 比如Chuck第一次来中国,下飞机后,负责接待他的东北某大学英语系陈老师说:您刚到,我们吃点饭吧。我们要点Chinese dumpling(饺子)和Chinese beancurd(豆腐),您看可以吗?Chuck以前从未听说过这两种东西,但出于好奇,就说可以,结果饭菜端上来一看,原来就是ravioli(饺子,来自意大利语)和tofu(豆腐,来自日语)。Chuck 当时心里暗想,这两种东西,国际上早已经有通用的说法(ravioli和tofu),他们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那种生僻的说法呢?以后Chuck跟陈先生混熟了,就问他,当初你为什么不说ravioli和tofu呢?陈先生听了大吃一惊,连忙解释说,我真的不知道这两个词,而且我们的《英汉词典》上也没有这两个词。于是Chuck开始意识到,中国的英语教师、英语课本、甚至英语词典肯定存在问题,否则不可能发生这种事情。在中国五年的任教期间,Chuck收集了大量的Chinglish说法,从中挑选出一组最常见的,编写了上面提到的那篇长文。下面就是这些Chinglish说法,其中每行第一部分是汉语说法,第二部分是Chinglish说法,第三部分则是英语的标准说法。 ①欢迎你到...②welcome you to ...③welcome to ... ①永远记住你②remember you forever③always remember you(没有人能活到forever) ①祝你有个...②wish you have a ...③I wish you a ... ①给你②give you③here you are ①很喜欢...②very like...③like ... very much ①黄头发②yellow hair③blond/blonde(西方人没有yellow hair的说法) ①厕所②WC③men's room/women's room/restroom ①真遗憾②it's a pity③that's too bad/it's a shame(it's a pity说法太老) ①裤子②trousers③pants/slacks/jeans ①修理②mend③fix/repair ①入口②way in③entrance ①出口②way out③exit(way out在口语中是crazy的意思) ①勤奋②diligent③hardworking/studious/conscientious ①应该②should③must/shall ①火锅②chafing dish③hot pot ①大厦②mansion③center/plaza ①马马虎虎②so-so③average/fair/all right/not too bad/OK(西方人很少使用 so-so) ①好吃②delicious③good/nice/tasty/appetizing(delicious在中国被滥用) ①尽我最大努力②try my best③try/strive(try的本意就是try my best) ①有名②famous③well-known/renowned/legendary/popular(famous在中国被滥用) ①滑稽②humorous③funny/witty/amusing/entertaining ①欺骗②to cheat③to trick/to play a joke on/to con/to deceive/to rip off ①车门②the door of the car③the car's door

低碳宣传标语大全

低碳宣传标语大全 低碳宣传标语大全 选择低碳、选择人生。 节约,节能,节节相关;环境,环保,环环相扣 选择低碳绿色相伴 倡导低碳生活呵护生态家园共享碧水蓝天 低碳生活一小步品德时尚一大步 节能是一种美德环保是一种时尚 树立“低碳”理念创建绿色家园 节能有限资源无限循环 低碳让生活更时尚节约让生活更美丽 倡导低碳生活让地球不再叹息 为了地球的明天请奉献您的一小时 节约好比燕衔泥,浪费犹如河缺口,能源连着你我他,低碳生活靠大家节能低碳意义大,行动落实靠大家,关灯节水多步行,绿水青天笑脸迎提倡绿色生活实施清洁生产 树立节水意识反对浪费水源 提高环境道德水平建设文明小康城区 企业求发展环保须先行 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爱护我们共有家园 天蓝水清地绿居佳 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平衡 创造绿色时尚,拥抱绿色生活 拯救地球,一起动手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追求绿色时尚,拥抱绿色生活 心动不如行动,去怨不如去干 喝洁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这需要您每时每刻爱护环境! 花香阵阵,鸟鸣声声。琅琅书声,浓浓情深 问坛哪得绿如许,为有大家来爱护 创建绿色校园,从你我做起 美化生活,净化心灵 建设绿色校园,增强环保意识 创造绿色时尚,拥抱绿色生活 绿色校园,绿色生活 绿色是我们的家园 它失去了保护,我们就失去了健康。 给我一片绿,还你一片荫 如果没有树木,世界将会暗淡无光 爱无限,绿无边 树木拥有绿色,地球才有脉搏

环境好,生活就好 花草树木都是宝,没它我就不行了 人人都来爱护它,世界才会更美妙 人类只有好好地对待大自然,大自然才能无限地回报人类保护环境,少说多做,让校园成为绿色的殿堂 除了足迹,什么都不能遗留;除了回忆,什么都不要拎走只要给予一些爱,就能给你带来郁郁葱葱的绿荫 别在绿色消失时,我们才去后悔 珍爱生灵、节约资源、抵制污染、植树护绿 保护环境,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树环保之风,迎美好明天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爱护学校从学生做起 学校一片绿,学生心中一片春 我们是幼苗,我们都需要呵护 大路随你走,别踩在我头 绿色象征生命,珍惜生命,环保第一 人重脸,树重皮,请勿墙上留痕迹 为了美丽家园,请从小事做起 鸟儿渴望洁净的天空,人类渴望绿色的家园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爱护自己 青青绿叶红花,岂能肆意践踏(请勿践踏草坪) 环境你我他,绿色靠大家 不要让绿色从身边消失 保护环境,少说多做 保护环境=保护自己 美我校园重在每一举动 请您足下绕一绕,草儿向您笑一笑 小小一口痰,细菌千千万 “绿色生死恋”——有绿才有生命 痰吐在地,辱写在心 我选择,我喜欢,我环保,我健康 学会做人,学会学习,保护自然 绿色奥运应从绿色校园开始 理想校园——绿色、生机、健康、希望 保护绿色摇篮,你行,我能! 环保从点滴做起! 环境就是你的“脸”,要好好爱护。 见垃圾,弯个腰,争做绿色小使者。 垃圾筒——我不想“失业”!!! 让绿色的旋律环绕每一个生命! 幸福就是天蓝、山青、水绿 今天节约一滴水,留给后人一滴血 没有地球的健康就没有人类的健康 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主题班会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主题班会 一、活动目标: 1、对学生进行进行低碳生活,环保节能等方面的教育。 2、利用废旧材料大胆想象,变废为宝,全面提高学生的热爱生活、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意识。 二、活动重点: 通过活动使学生理解低碳生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 主持人甲:2009年12月7日至18日,世界各国领导人齐聚哥本哈根,共同商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方案。倡导“低碳生活”已经成为全球共同的呼声。 主持人乙:作为地球上的一份子,我们个人能做些什么呢?其实很简单,提高自身环保意识,践行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甲乙:我们宣布“低碳生活从我做起——四年二班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低碳生活大家谈。 甲:我们天天说低碳,低碳是什么?哪位同学知道?给大家说一说。 乙:刚才同学们有的说要少开车,有的说要多种树,有的说要节约水资源。大家说得都有道理,低碳生活就是保护环境,节约能源。 (三)低碳生活辨对错。 1、大屏幕投影几个生活画面。 学生上室外课时,教室的灯没关;洗完手不关水龙头;铅笔才用了一小段就丢弃的;一张纸写了几个字就丢了;爸爸开快车;人们滥伐树木;妈妈用洗衣服的水冲厕所;爸爸看完电视后把插头拔掉;老师打印资料纸张双面使用。 2、说说上面的这些行为哪些对,哪些错,为什么? (四)低碳生活“金点子”。

甲:低碳生活我做主,我们能做点什么?你有没有更好的点子?“低碳金点子公司” 来向大家征集金点子了,看谁的点子能被选中?有奖品哟! (学生七嘴八舌说点子) 乙:我是金点子公司的总监,听了大家的点子,我很激动,你们小小年纪那么关心环境,想法很实用,很好。不过,我觉得XXX同学提出的废物再利用非常棒,我们的生 活中有多少东西都是可以再利用的,发挥好它们的价值,是对生活的贡献,对地球资 源的极大保护。你的这个点子我选用了,祝贺你!(发奖品) (五)动手践行低碳生活。 甲:节约能源才是低碳生活,而节约能源的方法很多,废物再利用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片,请你猜一猜,它们是用什么制作的? (出示图片或实物) 乙:看了这些作品,你们有什么感想?想不想亲手试一试,用你的小巧手,把废物利 用起来,点缀自己的生活或者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废物动手制作) 初步展示作品:小灯罩、小笔筒、小手帕、储物盒…… (六)低碳知识宣传员。 甲:我们已经初步尝试了废物再利用的好处,为了让更多的人懂得低碳,走近低碳, 我们还要做好宣传工作,成为出色的低碳宣传员。下面我为大家带来一些问题,比一比,赛一赛,看谁懂得最多谁就是第一批低碳宣传员。 附:竞赛题。 一、选择题 1、“低碳”是指 ( B )。 A.减少碳水化合物 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C.减少一氧化碳排放 D.减少碳金属 2、低碳生活是通过转变消费观念和行为方式,在保证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前提下,( A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A.减少 B.不变 C.增加 D.保持 3、低碳概念就是把二氧化碳排放降到( C )等水平。

低碳让生活更美好_演讲稿

低碳让生活更美好 低碳让生活更美好 第一次听到“低碳”这个名词是在电视上,看完后才知道,原来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消耗的能源的减少,从而减低碳消耗,尤其是二氧化碳的减少。也就是说,低碳生活就是更低能量、更低消耗的生活方式。 现在的世界,自然灾害频频发生;海啸、暴雪、洪水、大小地震、沙尘暴、泥石流接连不停;藏羚羊、白旗豚等多种生命危在朝夕……到底是什么可怕的物种使我们的地球变成这样子了呢?对了,没错,就是我们——统治世界的霸主---人类。举目四顾,好些地方,青山不再青,绿水不再绿,河里流的是臭水,山上倒满的是垃圾,满眼都是白色的、黄色的、黑色的、红色的废水废碴废旧电池废塑料……那都是人类的“杰作”。 地球只有一个。在可预见的未来,人类不可能找到第二个地球,并实施大规模移民。为了人类自己的生存,为了子孙后代的延续,我们必须善待地球,不再做伤害地球的事了。 为此,我们应积极提倡“低碳生活”,从节电、节水、节油、节气,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事实上,每一个普通公民在举手投足之间就可尽享“低碳生活”。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的公益环保网站“互联网森林”的首页上列出的平易近人的10件减排案例就生动有趣:少用一个塑料袋,减排二氧化碳0.1克;5层以下,以爬楼梯代替坐电梯,每次平均可减排二氧化碳600克;选择应季蔬菜水果,每千克减

排二氧化碳400克;夏季空调调高1℃,平均每台每天可以减少排放175克二氧化碳;一棵树,一年可吸收18.3千克二氧化碳……这些告诉我们,低碳生活就在我们身边,节约每一张纸、每一度电,每一滴水,装修中少用装饰灯、选用节能灯管,都是普通人可以做到的。 作为学生的我,也将低碳引进了我的生活。比如我和妈妈约定不浪费水、电,自觉养成节水节电的习惯。现在随手关灯,拧紧水龙头已经成了我的习惯。妈妈在马桶的贮水槽里放置了一个大的可口可乐的瓶子,这么做可以减少每次放出的水量,从而节约用水;妈妈也经常用手洗衣服,还把洗衣服的水用来拖地,冲厕所,她说这么做节水又节电。你可别小看这些水的重复利用哦,据有效统计,积累下来,仅一个三口之家每月就可以节约一吨以上的水。 不仅在家如此,在外面我也很留心,看到没关的水龙头我会立即关上。有一次,和妈妈出去玩。玩着玩着,我要上厕所了。进了厕所,只听见厕所上方水箱里哗哗的流水声,我上完厕所后水还在不停地流。一看原来水箱上的开关卡住了,我试着用手拍了拍开关,开关回复了正常,一会儿就听不见哗哗的流水声了。我开心地走出厕所,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听了直夸我,我也开心地说这也是低碳啊。 我们的地球需要我们共同来爱护,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珍惜资源,降低能耗,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同学们,不要让我们自己亲手毁了赖以生存的地球。让我们携起手来,低碳生活,共创美好家园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