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农业生态系统与食品原料安全

合集下载

农村生态农业生产与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村生态农业生产与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村生态农业生产与农产品质量安全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认识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

而在农村,农业生产是农民们维持生计的主要方式之一。

如何在农村实施生态农业,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这个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农村生态农业的定义与重要性生态农业是指在自然生态系统和农业生产之间建立起一种和谐的关系,通过生态手段保护和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的实施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村生态农业的基本原则1. 循环利用原则:推行有机肥、无农药的生产方式,减少农业废弃物的排放,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2. 多样化种植原则:发展多种农作物、养殖业和林果业,实现农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 生态平衡原则:提倡生物多样性和农田生态系统平衡,防止病虫害等造成农产品质量下降。

三、农村生态农业的生产方式1. 有机农业:采用有机肥、无农药的方式,保持土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质量。

2. 绿色农业:选择绿色农药和可再生农产品,减少农残和污染物的含量。

3. 循环农业:通过循环利用废弃物和农业副产物,降低资源浪费,并加强土壤养分。

四、农村生态农业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1. 提高营养价值:生态农业生产方式可使农产品中的营养成分得以完整保留,使人们获得更健康的饮食。

2. 减少污染物:生态农业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有效降低了污染物残留量,保障了人们的健康。

3. 增强食品安全感:生态农业的生产方式也会增加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感,提高了食品安全的保障。

五、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1. 健全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确保农产品质量。

2. 提高农民意识: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

3. 加强宣传:通过农村广播、电视以及宣传册等方式,向农民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

农业生态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业生态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业生态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当今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农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为了满足人们对食品的需求,同时也要保护环境和人们的健康,农业生态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农业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农业生态保护是指保护农业生产环境,维护农田的生态平衡。

农田是农产品生产的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农业生态保护还可以保护农业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土壤资源。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要素之一,土壤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农业生态保护可以通过合理利用有机肥料、防止土壤侵蚀等措施,保护土壤的肥力和结构,确保农作物能够充分吸收养分。

2. 保护水资源。

水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要素之一,保护水资源对于维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至关重要。

农产品的灌溉水源、农药和化肥的施用等都与水资源的保护密切相关。

农业生态保护可以通过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合理利用水资源等措施,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保护水质的安全。

3. 保护生物多样性。

农作物的种植和养殖活动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农业生态保护可以通过生态恢复、生态建设等措施,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维护农业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指农产品在生产、加工、储存和流通过程中不受污染,确保符合消费者的卫生要求和质量标准。

农产品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是农业发展的基础。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保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产环节的监管。

加强对农药、化肥等农药农药和饲料的使用管理,确保农产品的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在安全范围内。

此外,加强农作物品种的选择和培育,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能力,减少农药的使用。

2. 加强农产品加工质量控制。

农产品加工是农产品从原料到成品的过程,加强农产品加工环节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食安原料安全控制作业(2)

食安原料安全控制作业(2)

第二章农业生态系统与食品原料安全作业1、为了进一步进化居民的餐桌,把“三绿工程”推向深入,国家将建设的六大安全保障体系都有哪些?答:⑴加强标准体系建设⑵加强检验检测体系建设⑶加强管理体系建设⑷加强认证体系建设⑸加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⑹加强食品安全设施体系建设2、生态标志型农产品有什么特点?答: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物动力学农产品等。

3、生态农业环境管理要注意哪些问题?答:⑴合理开发和利用农业生态资源,提高环境保护意识⑵珍惜土地,切实保护耕地⑶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⑷推广各种生态农业适用技术⑸加大科技投入,推进农业产业化4、扬州(江苏)生态农业情况调查。

答:1、扬州市星河农业生态园园区占地总面积2650亩,由江苏泰成集团公司投资8000万元建设,以现代高效农业、立体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农业为建设目标,目前园区主要建有全国最大连片的千亩芍药园、新优苗木展示区、垂钓乐水区、水上游乐区等游览休闲区域,并配套建有半岛酒家、会所等接待设施。

2、扬州市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地处优美的仪征市陈集镇,占地面积3000多亩,龙虾养殖1200余亩,塔山水库占地1800余亩,风景优美,交通便利。

作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出产的龙虾个大、体亮、黄鲜、肉嫩。

我基地另外还开辟了虾苗技术的研发与培养,以及常年向全国各地客户供应优质的虾苗。

3、云海生态园是一种综合性的农业区其中有葡萄长廊、西瓜园,另外还放养了土鸡、鸭等各类家禽,游客到此不仅可以观光旅游还可以采果、钓鱼、捕虾、等让您体验到一种清新宁静的农家生活。

4、江都现代花木产业园创建于2001年10月,位于江都城区东郊,南至宁通一级公路,西至京沪高速,北至328国道,东邻宜陵镇,园区规划面积1.8万亩,计划分三期投资1亿元,已完成一、二期工程,流转土地8000亩,由江苏省林科院、南京林业大学、扬州市林业站、扬州雅典娜园艺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香港建得公司等20多个单位和本地大户承包栽植花木。

生态农业发展与食品安全

生态农业发展与食品安全

详细描述
生态农业能够生产出高品质、安全、健康的农产品, 同时降低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此外,生态农业还有 助于提高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然 而,由于生态农业的生产成本较高和技术推广难度大 等问题,目前市场上的生态农产品价格普遍较高,难 以被广大消费者接受。因此,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和市 场推广,提高生态农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和环保意识的提高,生态农业生产的有机、绿色食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 的青睐,满足了消费者对健康和环保的需求。
03 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
生态养殖模式
总结词
生态养殖模式是一种将养殖业与生态环境相结合的农业发展模式,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实现养殖业与生态环境 的和谐共生。
详细描述
生态养殖模式利用天然生态环境和资源,采用适当的养殖技术,以生产安全、优质的农产品为目标。这种模式注 重养殖动物的健康和福利,同时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养殖效益。常见的生态养殖模式包括生态养殖、生态渔业等 。
需要加强消费者教育和认知:消费者对生态农业和有机 产品的认知度有待提高,需要通过宣传和教育来提高消 费者的购买意愿。
生态农业实践的未来发展方向
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
通过技术创新和研发,不断改进和优化生态农业的生产技术和经 营模式,提高生态农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扩大规模和推广范围
鼓励更多的地区和企业加入生态农业的发展行列,扩大生态农业的 规模和推广范围,提高生态农业在农业生产中的比重。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成功经验
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在发展生态农业的过程中 ,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实现可持续发展。
建立良好的产销对接:通过建立有机农场、发展直销渠 道等方式,使生态农产品直接对接消费者,减少中间环 节,降低成本。

精品范文-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问题研究分析

精品范文-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问题研究分析

精品范文-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问题研究分析研究分析生态农业食品安全1 生态农业的概念生态农业的概念是生物之间的互相生存供养,由此而形成的某种规律。

这是人和生物还有环境,这三者之间,利用现在的科学技术,进行的能量互相交换,以及因地制宜,由而建立不同的农业结构来进行发展,这是有着较高效率的,没有危害作用的,能量互相转换的模式。

生态农业同时也是将各种各样的生物的生存互相联系起来,由此而做到生物与生物直接的能量互换或者互补。

生物和环境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环境能够作用于生物,同时生物又能回馈于环境。

生物与环境这两者之间,即使互利互助的关系,又是互相制约的关系。

生物与环境这两者的关系,就充分表现了生态农业这一概念。

生态农业是一个庞大的综合体,它是有机农业与无机农业的集合体,是农业生产体系,是人工生态系统。

我国的生态农业包含了很多的成分,层次和部门,由生态经济系统原理为指导,由此而形成了复合农业系统。

在上世纪年代,生态农业主要就是实行粮,混种牧草,混合放牧和机械的投入等等,而进行的。

生态农业是综合性的一种生产体系。

2 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开发安全食品是关系到农业整体质量提高和人民身体健康的头等大事,也是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结果。

生态农业有很多的功能,并且生态农业是我国,目前为止,有效的保证我国的食品安全的手段之一。

生态农业能够安全有效的生产出食品,而不是含有危险物质或者某种物质严重超标的食品。

因此,发展生态农业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一是有利于增加农民收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开发安全食品,农民将得到更大的收益,收入持续增长。

农民收入的增加,又可调动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种植粮食作物的积极性,从而为维护粮食与食品安全提供保障。

二是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现在的农业都是对原有的农业生态系统有着严重的危害,由于使用大量的农药和化肥,使得对现在的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威胁,让农业生产力造成下降。

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

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

02 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的关系
生态农业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生态农业强调使用天然、无污染的有机肥料,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从而降低食 品中的有害物质残留,提高食品的安全性。
生态农业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这有助于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降低 农药使用量,进一步保障食品的安全性。
生态农业强调对土壤、水源等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这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 品质和安全性。
积极参与国际生态农业交流与合作,引进 国外先进的生态农业理念和技术,推动我 国生态农业的国际化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01
02
03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和生物农药防治 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的 使用。
有机肥料
使用有机肥料替代化肥, 提高土壤质量和农产品品 质。
轮作和休耕
合理安排作物轮作和休耕 ,保持土壤养分和减少病 虫害。
生态农业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减少化肥和农药污染
生态农业采用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对环境 的污染。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生态农业能够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和生 态破坏,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此外,生态农业还 有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然而,生态农 业也存在一些挑战,如生产成本较高、市场需求有限、缺 乏有效的认证和监管体系等。为了更好地推广和应用生态 农业,需要加强政策支持、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等方面的 工作。
生态农业如何保障食品安全
生态农业采用天然、无污染的有机肥 料,不使用化肥和农药,从而在生产 过程中减少有害物质的残留,保障食 品的安全性。
生态农业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生产、加 工、销售体系,确保从农田到餐桌的 每一个环节都符合安全标准,保障食 品的安全性。

第二章食品原料安全 ppt课件

第二章食品原料安全  ppt课件

ppt课件
24
有机食品必备条件




(1)原料:必须来自于已建立的有机农业生产体系, 或采用有机方式采集的野生天然产品; (2)原料基地:在最近三年内未使用过农药、化肥、 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违禁物质; (3)生产基地:必须远离城市、工矿区、交通主干 线、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等,需在有机和常 规生产区域之间设置缓冲带或物理障碍物,保证 有机生产地块不受污染; (4)提倡自然生长,每年要进行轮播和休耕; (5)有机食品种子或种苗来自于自然界,未经基因 工程技术改造过;
ppt课件 16
主要特征是: 综合性: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 二、三产业综合发展,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多样性: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 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 短。 高效性:通过农业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 用和系列化深加工,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 持续性: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 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
ppt课件 26
有机认 证标志
中国有机食品认证标识矢量图
ppt课件 27
ppt课件
我国食品安全结构图
28
ppt课件
29
第五节 食品原料安全控制的发展趋势





一、国际食品卫生监控的共同要求 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卫生监控法律法规,制定严格的食品 卫生标准,最大限度地降低食源性疫病发生的风险。 建立从农场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卫生监控体系,加强食品安 全卫生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的监控。 加强食品及食品用原料中农、兽药物残留、毒素及放射性 污染的监控 强制性要求在食品生产过程建立实施HACCP管理体系, 并建立有效的食品卫生前提计划与卫生标准操作计划。 对进口食品要求出口国:有健全的食品安全卫生监控法律 法规体系,有严密的食品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与检验检疫监 控资源;建立有效的动植物疫病防疫体系;建立长实施食 品中农、兽药物与毒素残留监控计划; 对出口国出口的食品进行严格的进口风险分析。

食品原料的安全控制课程体系建设

食品原料的安全控制课程体系建设

性食 品原料的种类 、一般结构与特性 ;② 蔬菜基础 知识与安全控制 ,主要介绍蔬菜的分类 、品种 、化 学成分 、质量问题与安全控制 ;③水果基础知识与 安全控制 ,主要介绍水果的分类 、品种 、化学成分 、 质量问题与安全控制 ;④粮食基础知识与安全控制 , 主要 介 绍 谷 类 、豆 类 和 薯 类 的 的分 类 、化 学 成 分 、 质量 问题与安全控制 ;⑤食用菌基础知识与安全控 制 ,主要 介 绍 食 用 菌 的 品种 、营养 、化 学 成 分 、质 量 问题与安 全 控制 。 46 特产食品原料基础与安全控制 . 本章主要介绍特产食 品原料 的种类 、特性 、安 全 问 题 与质 量 控 制 ,包 括蜂 王 浆 、蜂 胶 、花 粉 、芦 荟 、人参 、西洋参 、银杏 、葛根 、山药等特产食品 原料 。 4 食品调味料与添加剂原料基础与安全控制 . 7 本 章 包 括两 部 分 内 容 :① 食 品 调 味 料 ,主 要 介 绍 咸 味 、甜 味 、酸 味 、辣 味 、苦 味 、香 味 、鲜 味等 调 味 品 的基 础 知识 、安 全 问 题 与 质 量 控 制 ;② 食 品 添加剂 ,主要介绍食用香精 、色素 、膨松剂等食 品 添加 剂 的基 础 知识 、质量 问题 与 安全控 制 。 4 食品原料的品质评价 . 8 本章包括两部分 内容 :①评价指标 ,主要介绍 食 品原 料 质 量 的评 价 指标 ,包 括 感 官 指 标 、理 化 指 标 与卫生指标 ;②食品原料 的品质评价 ,主要介绍 食 品原料 品质鉴定的评 价作用 、准备工作 、评价方 法等 知识 。 4 食品原料处理设备 . 9 本 章 主 要 介 绍 食 品 原 料 在 处 理 时 的 常 用 设 备 ( 包括设备 的工作原理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等) , 以及如何保障在处理时的食品原料质量与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有利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3.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生态农业的原理
原 理
生态系统中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
食物链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渠道。
因此设计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被分 层次利用。
菲律宾的玛雅农场
我国生态农业的主要模式
绿色食品:是指产自优良生态环境、按照绿色食品标
准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 权的安全、优质食用农产品及相关产品。
有机食品
有机食品:是指在生产和加工中不使用任何人工合成
的化学物质,如化肥、化学农药、化学生长调节剂和 添加剂及转基因技术,依靠纯天然物质生产的食品。
有机食品
新平金泰果品有限公司
我国生态农业的主要模式
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
“四位一体”以沼气为纽带,带动畜牧业、林果业等相关农业
产业共同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
我国生态农业存在的问题
1.理论基础上不完备善的地方。
4.服务水平和能力建设不能适应要求。
5.农业的产业化水平高。
6.组织建设存在着不足。
第二章 农业生态系统与食品原料安全
什么是生态农业
原始农业 传统农业
石油农业 生态农业
原始农业(迁移农业)
特点:刀割火种,只有种和收两个环节,农具 以简陋石器为主。 问题:生产方式初级化,耕作水平低下化,只取 不给,土地营养平衡完全靠自然植被的自我恢 复,掠夺经济,易造成水土流失。
传统农业
特点: 1.金属农具和木制农具代替了原始的石器农具 2. 畜力成为主要动力 3.以人和动物粪便等有机肥为土地提供营养 4. 顺应自然规律 5.低能耗、低污染 问题: 1.生态合理,但经济不合理,劳动生产低效 2.靠天吃饭
生态农业的特点
1.综合性:生态系统的综合性,主要是坚持以农业整体 为中心,协调生态、经济和社会三方效益,实现资源的 循环利用和能源的再生,以达到调节整个农业产业结构 的目的。(降低农业成本) 2.多样性:生态农业的核心是科学技术,通过生态模型
的技术方式来实现特定经济作物的增值生产,以生态工
程的技术手段来平衡各地区的区域优势,将技术与社会
“褚橙” “励志橙”
有机食品
有机食品
生态标志型农产品
共同点:
1.三者都是以食品的质量安全为基本目标的,强调食品生产“从 田间到餐桌”的全程控制,都属于安全农产品范畴。 2.三者都有明确的概念界定和产地环境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以及
产品质量标准和包装、标签、运输贮藏标准。
3. 三者都必须经过权威机构认证并实行标志管理
1.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 2.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 3.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模式 4.农林牧复合生态模式 5.生态种植模式 6.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 7.生态渔业模式 8.丘陵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利用型生态农业模式 9.设施生态农业 10.观光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
我国生态农业的主要模式
北方的“四位一体”生态农业
“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是在自然调 控与人工调控相结合条件下,利用 可再生能源(沼气、太阳能)、保护 地栽培(大棚蔬菜)、日光温室养猪 及厕所等4个因子,通过合理配置形 成以太阳能、沼气为能源,以沼渣、 沼液为肥源,实现种植业(蔬菜)、 养殖业(猪、鸡)相结合的能流、物 流良性循环系统,这是一种资源高 效利用,综合效益明显的生态农业 模式。
需要、当地实际协调,形成区域农业多样性发展。 (实
现经济增值)
生态农业的特点
3.高效性:生态农业凭借其循环、再生的综合性,通过 对物质的深加工和能量的循环再利用,提高了农民的增 值收益,加快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同时改变了局部农业 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增值) 4.持续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持续性
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
现代农业(石油农业)
特点: 1.机械化、化学化 2.直接或间接依赖石化能源 3. 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问题: 土壤侵蚀、化肥和农药用量上升、能源危机加 剧、环境污染
生态农业
概念:是根据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
建立起来的综合农业生态系统,是运用生态学
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以科学技术为依托,各 种高新技术优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生态合理、 良性循环的农业系统。
7.推广力度不够。
食品原料生产的安全保障
1.加强标准体系建设。
2.加强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3. 加强管理体系建设
4.加强认证体系建设
5.加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6.加强食品安全设施体系建设
生态标志型农产品
无公害食品
无公害食品:有毒有害物质控制在安全允许范围内,符 合《无公害农产品标准》的农产品。
绿色食品
生态标志型农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