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人格心理学》期末考试题整理大全

合集下载

(完整版)《人格心理学》期末考试题整理大全

(完整版)《人格心理学》期末考试题整理大全

二、填空1.人格心理学研究的途径有:临床法、相关法、实验法。

2.人格的特性有: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社会性。

3.人格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有:人格结构、人格动力、人格发展、人格适应、人格评鉴。

4.四种基本的人格理论范型是:精神分析范型、特质论范型、学习论范型、现象学范型。

5.弗洛伊德把焦虑分为三类,即现实性焦虑、神经性焦虑、道德性焦虑。

6.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为: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8.梦的工作包括:凝缩、替代、象征、润饰。

9.荣格的集体潜意识中的原型主要有:人格面具、阿尼玛、阿尼姆斯、阴影、自身。

10.荣格的人格发展阶段有:童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

11.荣格认为人格的动力是:生命力。

它按等值原理和熵原理活动。

12.阿德勒的两种错误的生活风格是:自卑情结、优越情结。

13.霍妮提出的神经症的三大类型指:远离众人、接近众人、反对众人。

14.霍妮的理论被称为:神经症文化决定论。

她认为人格发展的动力是:基本焦虑。

15.精神分析论者关于人格动力的基本概念不同,弗洛伊德是性本能、荣格是生命力、阿德勒是自卑感、霍妮是基本焦虑。

16.行为矫正的主要方法有:系统脱敏法、代币制、厌恶刺激疗法、行为协约。

17.斯金纳按强化物的来源把它们分为:一级强化物、二级强化物。

18.艾森克的人格维度是指:内外向维度、神经质维度和精神质维度。

20. 多拉德和米勒关于学习的四个要素:内驱力、线索、反应、奖赏。

21.多拉德和米勒将冲突分为四类:接近-接近冲突、回避-回避冲突、接近-回避冲突双重接近-回避冲突。

2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包括五种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宿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24.人本主义人格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罗杰斯。

25.罗杰斯认为机能完善的人的特点是:经验的开放、协调的自我、机体估价过程、无条件的积极自我看待、与同事和睦相处。

2.个体感知到环境中真实客观的危险产生的情绪反应是( A现实性焦虑)B 神经性焦虑C 道德性焦虑D 防御性焦虑4.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的心理学家是(B 卡特尔6.荣格集体潜意识中的黑暗面是指( C 阴影 )A 情结 B 自卑 D 自性7.顺利完成任务而必须具有的人格特征是( A 能力)B气质 C 性格 D 智力8.荣格个体潜意识的集中体现是( B 原型 )A 幽默C 移情 D情结9. 1937年,美国心理学家()发表名著《人格:心理学的解释》,标志着人格心理学诞生。

完整word版,《人格心理学》试题及详细答案汇总

完整word版,《人格心理学》试题及详细答案汇总

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2 .气质是个人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3 .性格是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和暂时性行为方式的人格特征。

4. 人格评鉴是采用某种测量方法得出人格特征结论的过程。

5. 投射测验是由被试根据所列题目叙述是否符合自己情况进行回答的过程。

6 .个人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事实进入意识的自我防御机制是移情。

7 .个人遇到挫折时以显得幼稚行为来应付现实困境的自我防御机制是文饰作用。

8 .将本能的冲动或欲望转移到为社会许可的目标或对象上去的自我防御机制是9 .荣格把个人潜意识中对自己生活至关重要的特征称为 情结。

情结:富有情绪色彩的一连串的观念或思想。

即, 10 .阿德勒认为,人生来就有基本动机,即追求卓越,其中包含着移情、阿尼玛、成就和自我实现。

11 .移情分为正移情和负移情,它反映了来访者的过去经历,即情绪体验。

12 .奥尔波特认为,人格应具备能够代表个体生活总体的测量单位,这个测量单位即为性格。

13 .卡特尔认为,气质特质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的速度与强度。

14 .场独立型是指人在信息加工中倾向更多利用自我的内在参照。

15 .戴斯根据脑功能研究认为,左优势表现出同时加工的认知风格。

16 .场依存型是指人生信息加工中倾向于更多的外在参照。

17 .戴斯根据脑功能研究认为,右脑优势表现出继时加工的认知风格。

18 .马斯洛认为,健康的人是自我实现的人,而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是在人际关系中实现的。

19 .罗杰斯是心理辅导个人中心疗法的创始人。

20 .能力不同于知识和技能,但能力与知识、技能密切联系。

9.人格作为一个整体(精神或心灵) ,包括思想、感情和行为,无论是意识或潜意识,它的作用是调节和控制个体使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 判断题(X) 1 .人格是探讨情意过程与个体发展的心理学领域。

作用而形成起来的相对稳定的独特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2(X) (X (X (X (X(^否认退化作用 升华作用。

《人格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

《人格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

人格心理学复习题(课程代码364006)一、名词解释1、利他主义2、特质3、人格4、自我效能感5、认知疗法6、泛化7、压抑8、自我同一性9、观察学习10、挫折11、唤起的交互作用12、个体意识13、主题统觉测验14、积极性理学二、简答题1、无意识的特点有哪些? 54-552、简述产生错误生活风格的原因。

833、简述观察学习的四个阶段。

2114、弗洛伊德自我防御机制的特点是什么? 605、简述弗洛姆社会性格的基本特性。

1016、简述大脑不对称性概念的含义及其与个体的情感的联系。

183—1847、简述安娜自我发展的六条发展路线或发展方面。

878、集体潜意识及对其理论意义1519、简述米勒的移置作用的特点20310、简述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特征。

11、简述行为治疗的特点。

12、集体潜意识及对其理论意义13、简述厌恶疗法的概念及其形式。

三、论述题1、论述什么是大五因素及其应用。

1272、论述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

91-933、论述沙利文的人际关系论。

228-229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利他主义:人们通过采取某种行动,一方面满足了自己的需要,另一方面又帮助了别人,在某种极端情况下,甚至肯能不惜放弃自己的需要来满足别人的愿望。

特质:特质构成一个人完整的人格结构,由此引发人的行为和思想,它除了应答刺激而产生行为外,也能主动引导行为。

人格: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自我效能感:个体相信自己能成功的做出某种行为的主观体验认知疗法:根据人的认知过程影响其情绪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求治者的不良认知,从而矫正适应不良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

泛化:一种条件反射建立之后,个体可能不仅对条件刺激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而且对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其他刺激也作出相应的行为反应。

压抑:那些不能被意识所接受的冲动、观念或回忆压抑到潜意识中区自我同一性:埃里克森提出人对自我一致性或连续性的感知,常常出现在青年的后期。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哪三个部分?A. 自我、本我、超我B. 意识、潜意识、前意识C. 认知、情感、行为D. 需要、动机、能力答案:A2. 根据艾森克的人格理论,神经质和外倾性是描述人格的两个维度,那么第三个维度是什么?A. 开放性B. 宜人性C. 责任心D. 情绪稳定性答案:D3. 以下哪个理论是关于人格发展阶段的?A.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B.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C. 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D.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答案:B二、填空题4. 荣格的人格类型理论中,将人格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类型。

答案:思维型、感觉型、直觉型、情感型5. 根据卡尔·罗杰斯的理论,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如果体验到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会形成______。

答案:自我实现倾向三、简答题6. 简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答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他认为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7. 描述弗洛伊德的防御机制中的“压抑”。

答案:压抑是弗洛伊德提出的防御机制之一,指的是个体将不愉快或痛苦的记忆、情感和冲动从意识中排除,使之进入潜意识,从而避免心理上的冲突和焦虑。

四、论述题8. 论述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及其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答案: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认为,人类共享一个深层的心理结构,这个结构包含了人类共同的经验和象征,如神话、宗教和梦境中的普遍象征。

集体无意识中的原型,如“大母神”、“英雄”等,影响着个体的人格发展和行为模式。

个体通过与这些原型的互动,实现自我的整合和成长。

结束语:通过本次人格心理学试题的练习,我们对人格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重要概念和关键人物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希望这些知识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促进个人成长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人格心理学期末考试卷a答案

人格心理学期末考试卷a答案

人格心理学课程期末试卷答案A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无意识:是人格结构的最深层部分,主要指不在意识中出现的心理活动和曾经是意识领域却被压抑起来的心理活动;具体包括原始的冲动、各种本能,通过种族遗传得到的,人类早期经验以及个人遗忘了的童年时期经验和创伤性经验还有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感情等;2.自我同一性:是指人对自我教育一致性或连续性的感知,常出现在青年的后期,表现在个人方面是指认识清楚自己固有的特点、爱好、理想,这是确定自己做什么样的人的时期;表现在社会方面是指追求一种社会的认同感;3.人格特质: 一般认为,特质构成一个人完整的人格结构,特质被看作是一种神经心理结构;人以特质来迎接外部世界,以特质来组织经验,没有两个人会有完全相同的特质,因为每个人对待环境的经验和反应都是不同的;4.强化物:如果某一结果性的刺激使这一操作行为发生的概率增加,那么这一刺激就是这一操作行为的强化物;5.自我实现:自我实现概念的两层含义:一是作为一种人格的自我实现,二是作为一种基本需要或动力的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过程意味着发展真实的自我、发展现有的或潜在的能力;自我实现并不是一种终结状态,它是实现潜能的过程,没有时间和质量限制;二、判断题6.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7.个人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事实进入意识的自我防御机制是移情;×8.阿德勒认为,人生来就有基本动机,即追求卓越,其中包含着移情、阿尼玛、成就和自我实现;×9.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包括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机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 √10.霍妮归纳出了三种神经症的人格类型:1、依从型2、敌对型3、退缩型;√11.表面特质处于人格结构的表层,是通过观察就可以发现的一个人内部行为特点×12.集体潜意识:是指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世代积累的人类祖先的经验,是人类必须对某些事件作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 √13.布斯与普洛明区分出三种气质倾向,即情绪性、活动性和交际性; √14.多拉德和米勒认为学习的发生离不开学习的四个要素:内驱力、线索、兴趣和强化×15.马斯洛强调自我概念,并把研究重点放在意识可以获取能够自我报告的这部分主观经验上;×三、单项选择题16.临床研究的特点 C ;A、代表性高B、简单易行C、生态效度高D、信度高17.在人格心理学中,首先提出“防御机制”的人是 D ;A、荣格B、斯金纳C、埃里克森D、弗洛伊德18.个体感知到环境中真实的客观的危险所引起的情绪反应是 A ;A、现实性焦虑B、神经性焦虑C、道德性焦虑D、防御性焦虑19.以下哪一个不是理解生活风格的途径 C ;A、出生顺序B、早期记忆C、自由联想D、潜意识梦境的分析20.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中那一阶段相当于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的潜伏期 B ;A、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B、勤奋对自卑C、自主对害羞和疑虑D、主动对内疚21.把人格特质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的心理学家是 A ;A、卡特尔B、艾森克C、奥尔波特D、马斯洛22.表现出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等特点的是大五人格中的哪一种特性 BA、开放性B、外倾性C、尽责性D、宜人性23.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行为遗传学的研究方法 BA、天才的家族谱系研究方法B、独生子研究C、寄养儿童研究法D、双胞胎的研究方法24.只要老鼠按压杠杆10次就给予一次食物奖励,是什么强化 AA、定比率强化B、定时距强化C、变时距强化D、变比率强化25.小王因为不喜欢现在的工作想要辞职,但又怕辞职后工作不好找,这是什么冲突 CA、接近冲突B、回避冲突C、回避-回避冲突D、接近-回避冲突四、请解释以下现象每小题5分共20分26.自我的控制2;心理的文饰作用或酸葡萄心理3;27.自我效能感低3;趋向他人依从型人格2;28.观察学习3;强化229.需要层次理论3;中年危机2五、简答每小题8分共24分30.简述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回答出黑体字6分,适当说明2分口腔期:弗洛伊德把初生到满周岁这段时间称为口腔期,这个阶段的主要动欲区是口腔;口腔期可以分为两个亚期,即前口腔期和后口腔期;前口腔期从出生到八个月,这段时间内,婴儿的性快感主要来自于吸吮和吞咽活动,唇和舌成了主要的动欲带;后口腔期大约是出生后第八个月到一周岁;随着牙的长生,里比多倾注的动欲区集中在牙,牙龈和咽部;自我的形成是口腔期的最重要的成就;肛门期:这一阶段大约从出生后第二年起到三岁末;在肛门期,幼儿的主要动欲区,从口腔转移到肛门;肛门的排泄活动成为里比多发泄的主要途径,而肛门期的经验对人格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口腔期一样,肛门期也有两个亚期,即前肛门期与后肛门期;前期里比多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肛门排泄粪便解除内包压力以获得快感体验;在后肛门期又称保持期,里比多快感主要来自于保持粪便而不是排泄粪便;性蕾期:大约从 3 岁到 6 岁是性蕾期;在这个阶段,儿童的动欲区转多到了生殖器,他们的行为开始有了性别之分;在这个阶段中,对人格的发展最为重要的事件是在儿童心中产生了有关父母的情绪冲突,即男孩心中的俄狄浦斯情结和女孩心中的伊利克特拉情节;潜伏期:里比多冲动就处于暂时的潜伏状态,性兴趣被其它兴趣,如探索自然环境、知识学习、文艺体育活动和同伴交往等所取代;性潜伏期一直延续到十二岁左右;生殖期 Genital stage :进入青春时期后,由于性器官的成熟,儿童的性冲动再次萌发,他们开始对异性发生兴趣,喜欢参加由两性组成的集体活动;这时儿童的心理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从“自恋”转变成了“异性恋”;31.在奥尔波特看来,人格特质都有哪些特点;答对一个特点1分,总8分1、特质不是有名无实的;每个人都有其内在的、一般的行为倾向2、特质比习惯更具有一般性;3、特质具有动力性;4、特质的存在可以从实际中得到印证;5、一种特质对另一些特质仅仅是相对独立的;6、特质与社会判断或道德不同义;7、特质既可以是个体所具有的,也可以是群体所具有的;8、行为或习惯与特质不一致时,并不证明特质不存在;32.简述马斯洛的人格层次理论回答出黑体字4分,适当说明4分需要层次论是马斯洛理论的核心,马斯洛认为人类价值体系中共有两类需要:低级需要或生理需要、高级需要或心理需要;这两类需要分七个层次,以金字塔的结构形式排列,最低部是生理需要,上面是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最顶端是自我实现的需要;1、生理需要是人的需要中最基本、最具有优势的一种对生存基本条件的需求;如果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一个人对其他东西会毫无兴趣;2、安全需要表现在人们对秩序、稳定、工作与生活保障的需求;3、归属和爱的需要,马斯洛认为,爱是一种人际间健康的、亲热的关系,包括互相依赖;人们渴望在生活圈子里有一个位置,自己能属于某个团体或组织;4、尊重需要包括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重,最稳定、最健康的自尊是建立在当之无愧的来自他人的尊敬之上,而不是建立在外在的名气、声望及虚夸的奉承之上;5、认知需要:人生来就有满足自身好奇心的冲动,喜欢探索周围陌生的世界,尝试了解和理解;6、审美需要是指对秩序、对称、闭合、结构以及存在于大多数儿童和某些成人身上的对行为完满的需要;7、自我实现需要是人类需要发展的高峰,所谓“自我实现”就是要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和才能,对自身内在本性更充分地把握和认可,是朝向个人自身中的统一、完整和和谐的一种倾向;六、案例分析16分33.请仔细阅读以下案例,通过所提供的信息来评估该当事人所遇到的问题或困难是什么,对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治疗或改进方案;问题:该女生所遇到的心理问题,是由其社会适应挫折所引发的人际性压力5分原因分析:6分答出与黑体字的意思可得满分首先,她直接感受到的心理压力来自于不和谐的人际关系,而且经历了两种极端的方式,先是过分地以自我为中心,把自我与群体、社会隔离开来,后又过于以他人为中心,事事自责,迷失和忽略了自我;其次,根本原因,是由于来访者个性中人际沟通能力的缺乏,从而在现实生活中迫切感受到社会适应性压力;再次,从她自身的成长经历,能够清楚地意识到由于人际冲突所导致的自我封闭,是个性形成的主要原因;因而,她有意识地开放自己,但突兀的开放环境,必然在一段时间内给她带来更为巨大的人际性压力,如果应对或自我评价不当,很有可能给来访者带来某种程度上的心理问题;最后,她面临迫切的人际压力时,一开始采取的是比较积极的应对方式,但由于对于个性和能力的培养过程缺乏科学认识,过于急功近利,在受挫后,极易滑向消极的应对方式,从而错误的自我评价,使心理问题不断趋于严重化;预防和治疗方案:5分答出与黑体字的意思可得满分1.首先引导她建立自信心;让她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而不是只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2.布置一些任务,让她试着去和人们交流交往;比如说一天要回答几次老师的提问;和一个或两个同学做一些简单的交流;3.通过认知疗法让她认识到,以自我为中心是不对的,但是也没必要处处以他人为中心;帮助她找到与人交往的那个度;4.让她学会表达自己的意思,而不是把什么事都放在心理;可以做一些表达自己想法或拒绝别人的练习;5.鼓励她多参加一些活动;当然这些活动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要不然都不利于她自信的建立;。

人格心理学(1712055) 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人格心理学(1712055)   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四、简答题 1.奥尔波特认为健康人格具有哪些特点?
答案:(1)自我广延的能力(1分)(2)与他人热情交往的能力(1分)(3)情绪上的安全感和自我认同感(1分)(4) 现实性知觉(1分)(5)自我客观化的表现(1分)(6)一致的认识哲学(1分)
2.简述弗洛伊德的三部人格结构理论
答案:弗洛伊德的三部人格结构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本我由先天的本能和原始的欲望组成,本我中所具有的精神能 力称为力比多。本我的唯一目标是追求快乐,其活动准则为“快乐原则”。(2分)自我是人格中理智的、符合现实的部分。派 生于本我,不能脱离本我而单独存在。自我在本我和超我之间起调节、整合作用,按照“现实原则”办事。(2分)超我是人格 中最文明、最有道德的部分,包括自我理想和良心两个方面。超我是社会道德的化身,按照道德原则行事。(2分)
4.表面特质与根源特质
答是案一:个人表行面为特的质最处终于根人源格,结制构约的表表面层特,质是。通过观察就可以发现的一个人的外部行为特点;根源特质是人格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
5.自我同一性
答案:人对自我一致性或连续性的感知,常出现在青年的后期。个人方面有个人同一性,是指认识清楚自己固有的特点、爱好和 理想;社会方面有集体同一性,是追求一种社会的认同感。
7.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中的无意识具有矛盾性的特点。()
A、正确 B、错误 答案:错误
8.荣格认为,每个人都不是绝对内倾或外倾的,许多人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类型。()
A、正确 B、错误 答案:正确
9.大五人格因素中,内倾性高代表个体自我中心并缺乏精力。()
A、正确 B、错误 答案:错误
答案:错误
4.做梦是无意识存在的一个有力证据。()
A、正确 B、错误 答案:正确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汇总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汇总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汇总一、选择题1. 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

A. 人的行为B. 人的心理过程C. 人的心理特征D. 人的生理机制答案:C2. 以下哪项不属于人格心理学的具体研究内容( )?A. 性格B. 动机C. 能力D. 智力答案:D3. 下列哪项不属于人格心理学的理论观点( )?A. 生物学观点B. 社会文化观点C. 心理动力学观点D. 实证主义观点答案:D4. 以下哪种人格特质理论认为人格特质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 )?A. 五因素模型B. 表面特质与根源特质理论C. 特质论D. 需要层次理论答案:B5. 以下哪种心理治疗方法不是基于人格心理学理论的( )?A. 精神分析B. 认知行为疗法C. 人类潜能疗法D. 系统家庭治疗答案:D6. 以下哪种理论认为人格发展是一个逐渐整合的过程( )?A. 心理分析理论B. 社会学习理论C. 认知发展理论D. 生态系统理论答案:A7. 以下哪种观点认为人格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 )?A. 环境决定论B. 行为主义观点C. 生物学观点D. 社会学习观点答案:C8. 以下哪种人格特质与追求成就和成功相关( )?A. 外向性B. 开放性C. 宜人性D. 尽责性答案:D9. 以下哪种情绪不是基本情绪( )?A. 喜悦B. 愤怒C. 悲伤D. 恐怖答案:A10. 以下哪种理论认为人格是由个体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形成的( )?A. 心理分析理论B. 社会学习理论C. 认知发展理论D. 生态系统理论答案:B二、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答案:人格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的学科,具体包括性格、动机、能力等方面。

它关注个体差异、人格发展、人格评估和心理治疗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2. 请简要介绍五因素模型及其主要特点。

答案:五因素模型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人格心理学研究中的人格特质理论。

它将人格特质分为五个维度: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尽责性和神经质。

(完整word版)《人格心理学》期末考试题整理大全

(完整word版)《人格心理学》期末考试题整理大全

二、填空1.人格心理学研究的途径有:临床法、相关法、实验法。

2.人格的特性有: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社会性。

3.人格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有:人格结构、人格动力、人格发展、人格适应、人格评鉴。

4.四种基本的人格理论范型是:精神分析范型、特质论范型、学习论范型、现象学范型。

5.弗洛伊德把焦虑分为三类,即现实性焦虑、神经性焦虑、道德性焦虑。

6.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为: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8.梦的工作包括:凝缩、替代、象征、润饰。

9.荣格的集体潜意识中的原型主要有:人格面具、阿尼玛、阿尼姆斯、阴影、自身。

10.荣格的人格发展阶段有:童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

11.荣格认为人格的动力是:生命力。

它按等值原理和熵原理活动。

12.阿德勒的两种错误的生活风格是:自卑情结、优越情结。

13.霍妮提出的神经症的三大类型指:远离众人、接近众人、反对众人。

14.霍妮的理论被称为:神经症文化决定论。

她认为人格发展的动力是:基本焦虑。

15.精神分析论者关于人格动力的基本概念不同,弗洛伊德是性本能、荣格是生命力、阿德勒是自卑感、霍妮是基本焦虑。

16.行为矫正的主要方法有:系统脱敏法、代币制、厌恶刺激疗法、行为协约。

17.斯金纳按强化物的来源把它们分为:一级强化物、二级强化物。

18.艾森克的人格维度是指:内外向维度、神经质维度和精神质维度。

20. 多拉德和米勒关于学习的四个要素:内驱力、线索、反应、奖赏。

21.多拉德和米勒将冲突分为四类:接近-接近冲突、回避-回避冲突、接近-回避冲突双重接近-回避冲突。

2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包括五种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宿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24.人本主义人格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罗杰斯。

25.罗杰斯认为机能完善的人的特点是:经验的开放、协调的自我、机体估价过程、无条件的积极自我看待、与同事和睦相处。

2.个体感知到环境中真实客观的危险产生的情绪反应是( A现实性焦虑)B 神经性焦虑C 道德性焦虑D 防御性焦虑4.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的心理学家是(B 卡特尔6.荣格集体潜意识中的黑暗面是指( C 阴影 )A 情结 B 自卑 D 自性7.顺利完成任务而必须具有的人格特征是( A 能力)B气质 C 性格 D 智力8.荣格个体潜意识的集中体现是( B 原型 )A 幽默C 移情 D情结9. 1937年,美国心理学家()发表名著《人格:心理学的解释》,标志着人格心理学诞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填空1.人格心理学研究的途径有:临床法、相关法、实验法。

2.人格的特性有: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社会性。

3.人格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有:人格结构、人格动力、人格发展、人格适应、人格评鉴。

4.四种基本的人格理论范型是:精神分析范型、特质论范型、学习论范型、现象学范型。

5.弗洛伊德把焦虑分为三类,即现实性焦虑、神经性焦虑、道德性焦虑。

6.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为: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8.梦的工作包括:凝缩、替代、象征、润饰。

9.荣格的集体潜意识中的原型主要有:人格面具、阿尼玛、阿尼姆斯、阴影、自身。

10.荣格的人格发展阶段有:童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

11.荣格认为人格的动力是:生命力。

它按等值原理和熵原理活动。

12.阿德勒的两种错误的生活风格是:自卑情结、优越情结。

13.霍妮提出的神经症的三大类型指:远离众人、接近众人、反对众人。

14.霍妮的理论被称为:神经症文化决定论。

她认为人格发展的动力是:基本焦虑。

15.精神分析论者关于人格动力的基本概念不同,弗洛伊德是性本能、荣格是生命力、阿德勒是自卑感、霍妮是基本焦虑。

16.行为矫正的主要方法有:系统脱敏法、代币制、厌恶刺激疗法、行为协约。

17.斯金纳按强化物的来源把它们分为:一级强化物、二级强化物。

18.艾森克的人格维度是指:内外向维度、神经质维度和精神质维度。

20. 多拉德和米勒关于学习的四个要素:内驱力、线索、反应、奖赏。

21.多拉德和米勒将冲突分为四类:接近-接近冲突、回避-回避冲突、接近-回避冲突双重接近-回避冲突。

2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包括五种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宿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24.人本主义人格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罗杰斯。

25.罗杰斯认为机能完善的人的特点是:经验的开放、协调的自我、机体估价过程、无条件的积极自我看待、与同事和睦相处。

2.个体感知到环境中真实客观的危险产生的情绪反应是( A现实性焦虑)B 神经性焦虑C 道德性焦虑D 防御性焦虑4.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的心理学家是(B 卡特尔6.荣格集体潜意识中的黑暗面是指( C 阴影 )A 情结 B 自卑 D 自性7.顺利完成任务而必须具有的人格特征是( A 能力)B气质 C 性格 D 智力8.荣格个体潜意识的集中体现是( B 原型 )A 幽默C 移情 D情结9. 1937年,美国心理学家()发表名著《人格:心理学的解释》,标志着人格心理学诞生。

A 阿德勒B 奥尔波特C 罗杰斯D 艾森克10.阿德勒认为()是人格发展的主要动机。

A 生活风格B 保持自卑C 社会兴趣D追求优越11.艾森克研究发现,()特质与大脑皮质兴奋、抑制水平有关。

A 内外倾B 神经质C 宜人性D 精神质12.首先提出“同一性”问题的人是(C 艾里克森)。

A荣格 B 斯金纳 D 阿德勒13.健康的人是自我实现的人,而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是在人际关系中实现的,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 B 马斯洛)。

14.提出个体是通过观察、模仿而学到别人行为的心理学家是(B 班杜拉)。

15.“火可以使黄油融化或使鸡蛋变硬”反映了人格的(D 社会性)特性。

A 整体性 B 独特性 C 稳定性16.“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反映了人格的(C 稳定性)特性。

A 整体性 B 独特性 D 社会性17.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最深层部分是(C 潜意识) A 意识B 前意识 D自我18.弗洛姆认为人克服孤独感的积极方式是()A逃避自由 B 积极自由 C 毁灭 D独裁19.贝利人格理论的核心概念是()A 自卑 B 建构C 强化 D特质20.最早发现并研究个体心理差异现象的人是()A奥尔波特 B华生 C高尔顿 D斯皮尔曼2.荣格根据人的心理活动的指向性,把人格分为() D 内倾 E 外倾3.奥尔波特把人格特质分为()A 首要特质B 中心特质C 次要特质D 个人特质 E 共同特质4.艾森克把人格层次分为( B 类型 C 特质 D 习惯反应 E 特殊反应)A 移情5.马斯洛把人类的基本需要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A 归属需要B 尊重需要D 审美需要E 自我实现需要6.弗洛伊德认为,可以通过()了解无意识。

A 自由联想 B 口误 C 梦 D 集体无意识 E 催眠7.指出下列属于新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A 弗洛姆E阿德勒)B 斯金纳C 霍妮D 艾里克森8.阿德勒提出了以下著名概念( )A创造性自我 B 生活风格 C 追求优越 D 社会兴趣 E自卑感9.荣格研究的集体潜意识主要有( A 阿尼玛 B 阿尼姆斯C 阴影D 自性E 人格面具)10.大五人格模型主要包括( A 外倾性 B 宜人型 C尽责性 D 神经质 E开放性)2.“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自我防御机制是(B 文饰作用)A 压抑 C 自居作用 D 投射作用3.把人格分为类型、特质、习惯反应和特殊反应四级水平的心理学家是(D 艾森克)4.荣格集体潜意识中的黑暗面是指( C 阴影 )A 情结B 自卑 D 自性6.荣格个体潜意识的集中体现是( B 原型 )A 幽默C 移情 D情结二.单项选择1、个体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整合,其中包含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是(D)。

D、人格2.个体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是(A)。

A、气质3.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是(B)。

B、性格4.个体自出生至终身的整个生命全程中,人格特征表现随着年龄和习得经验的增加而逐渐改变的过程称(C)。

A、人格结构B、人格动力C、人格发展D、人格适应5.个体与其生活环境保持和谐状态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反应称(C)B、人格发展C、人格适应D、人格动力6.人是一个能量系统,整体上能量有限.若以某种方式释放能量.那么以另一种方式释放的能量就会相对减少,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

C、弗洛依德7.个体感知到环境中真实的客观的危险所引起的情绪反应是(A)。

A、现实性焦虑8.个体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的事实进入意识,这种自我防御机制是(B)。

A、压抑B、否认9.人格作为一个整体(精神或心灵),包括思想、感情和行为,无论是意识或潜意识,它的作用是调节和控制个体使之与环境相适应,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

A、荣格10.人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与他人和社会和睦相处,选择和追求与社会理想相一致的人,而不是一个一切为“性”的动物,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

C、阿德勒11.强调自我对健康成长和环境适应以及自我的自主性。

人格发展包括了集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

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

A、埃里克森12.把人格特质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的心理学家是(C)。

C、奥尔波特13.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的心理学家是(B卡特尔)。

14.把人格分为类型、特质、习惯反应和特殊反应四级水平的心理学家是(D)。

D、艾森克17.在人格研究中,从大量相关变量中抽取最基本的维度或因素加以分析的统计方式称(D)。

D、因素分析19.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之中,并决定人的行为,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

C、罗杰斯25.提出智力三元成分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

A、斯腾伯格1.二.单项选择1、个体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整合,其中包含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是(D)。

A、性格B、气质C、能力D、人格2.个体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是(A)。

A、气质B、性格C、人格D、能力3.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是(B)。

A、人格B、性格C、能力D、气质4.个体自出生至终身的整个生命全程中,人格特征表现随着年龄和习得经验的增加而逐渐改变的过程称(C)。

A、人格结构B、人格动力C、人格发展D、人格适应5.个体与其生活环境保持和谐状态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反应称(C)。

A、人格结构B、人格发展C、人格适应D、人格动力6.人是一个能量系统,整体上能量有限.若以某种方式释放能量.那么以另一种方式释放的能量就会相对减少,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

A、荣格B、阿德勒C、弗洛依德D、埃里克森7.个体感知到环境中真实的客观的危险所引起的情绪反应是(A)。

A、现实性焦虑B、神经性焦虑C、道德性焦虑D、防御性焦虑8.个体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的事实进入意识,这种自我防御机制是(B)。

A、压抑B、否认C、自居作用D、投射作用9.人格作为一个整体(精神或心灵),包括思想、感情和行为,无论是意识或潜意识,它的作用是调节和控制个体使之与环境相适应,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

A、荣格B、阿德勒C、卡特尔D、弗洛伊德10.人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与他人和社会和睦相处,选择和追求与社会理想相一致的人,而不是一个一切为“性”的动物,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

A、弗洛伊德B、荣格C、阿德勒D、埃里克森11.强调自我对健康成长和环境适应以及自我的自主性。

人格发展包括了集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

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

A、埃里克森B、弗洛伊德C、荣格D、阿德勒12.把人格特质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的心理学家是(C)。

A、卡特尔B、艾森克C、奥尔波特D、马斯洛13.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的心理学家是(B)。

A、艾森克B、卡特尔C、奥尔波特D、罗杰斯14.把人格分为类型、特质、习惯反应和特殊反应四级水平的心理学家是(D)。

A、卡特尔B、奥尔波特C、罗杰斯D、艾森克15.通过感知、记忆、判断、推理等心理活动来获取信息和运用信息的操作过程称为(A)。

A、认知B、认知风格C、认知方式D、认知类型16.个体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及特性称(A)。

A、认知风格B、认知类型C、认知过程D、认知活动17.在人格研究中,从大量相关变量中抽取最基本的维度或因素加以分析的统计方式称(D)。

A、Q分类法B、语义分析C、内容分析D、因素分析18.健康的人是自我实现的人,而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是在人际关系中实现的,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B)。

A、罗杰斯B、马斯洛C、奥尔波特D、班杜拉19.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之中,并决定人的行为,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

A、马斯洛B、班杜拉C、罗杰斯D、斯腾伯格20.一个人与外界接触或与他人交往而使行为和行为倾向产生比较持久改变的过程称(C)。

A、内驱力B、奖赏C、学习D、惩罚21.提出个体是通过观察、模仿而学到别人行为的心理学家是(B)A、马斯洛B、班杜拉C、罗杰斯D、米勒22.顺利完成任务而必须具有的人格特征是(A)。

A、能力B、气质C、性格D、智力23.提出多元智力理论的心理学家是(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