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教案五篇

锦瑟教案五篇

锦瑟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锦瑟》一诗体味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

2、多角度理解李商隐《锦瑟》主题思想;

2、学习《马嵬》中所运用的对比反衬的讽刺手法。

教学过程

今天我们学习李商隐的两首诗歌。

一、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绚的推荐,得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李商隐同其他的诗人一样少负才名,他是开成三年的进士。他的才华受到当时一位叫令狐楚的高官的赏识,令狐楚亲自传授他骈文的写作方法并推荐他做官,是他的授业恩师。这时李商隐是很有名气的。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李商隐的才华吸引了很多达官显贵,有一位叫王茂元的高官也很赏识李商隐,他不仅赏识李商隐,还将自己的女儿王氏嫁给了他。有的同学就想了,大登科后小

登科,这是人生一大美事啊,怎么能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呢?我们不要忘记,李商隐生活的时代是晚唐,晚唐时期的党争是特别严重的,令狐楚他是牛党的要员,而王茂元是属于李党的。虽然这时令狐楚已经死了,但是牛党的人仍然认为李商隐背叛了令狐楚和牛党,而曾经和牛党有牵连的李商隐也不被李党接受。李商隐就一直在这两党的夹缝中生存,辗转于官场,终不得志,最后郁郁而终。

1、字音

锦瑟()弦()柱惘()然马嵬()

未卜()宵柝()晓筹()驻()马

2、词义

春心:伤春之心,比喻对失去了的美好事物的怀念。

可:难道,哪能。

惘然;迷惘,茫然。

宵柝:夜间巡逻时用的梆子。

虎旅:指跟随唐玄宗赴蜀的禁卫军。

六军:周制,天子有六军,12500人为一军。后泛指军队。

驻马:指军队发生哗变,停留不前。

四纪: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12年)为一纪,四纪即为48年。唐玄宗当了45年皇帝,故约略称“四纪”。

二、检查预习

1、背诵诗歌,整体感知

2、注音字音

3、解释词语

三、鉴赏诗歌

《锦瑟》

1、整首诗的大意是什么?

明确:这锦瑟毫无来由,具备了五十根丝弦,每根弦,每根弦,都使我想起逝去的华年。庄周在清晨的梦中,变成蹁跹的蝴蝶,是望帝将伤春的心事,寄托给哀鸣的杜鹃。明月临大海,闪烁着晶莹的珠泪,蓝田的日光和暖,升腾起美玉的轻烟。往日的那些情事,又何必今天追忆!就是在那时候,我也已经不胜惘然。

2、诗人由“五十弦”的“锦瑟”想到了什么?这其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诗人由“五十弦”的“锦瑟”想到了年已半百的自己,进而由“锦瑟”想到了自己的美好的青年时期。这其中运用了传统的比兴手法。

(板书,锦瑟——华年忆情)

为什么锦瑟的“五十弦”会让作者想起他的青春年华?

提示:我们同学都经常听音乐。就拿听音乐举个例子。如果你有一段比较伤心的往事,让你久久不能忘怀。这时候,你忽然听到一首伤感的歌曲,你觉得,这首歌的曲调和歌词都很符合你的情境,你是不是会回想起你那段伤心地往事?

总之,在首联里,作者由锦瑟,联想到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可以说是触“瑟”忆情。

“五十弦”是说瑟的弦多,瑟的弦多,音节也就纷繁复杂,瑟的音节是纷繁复杂的。也许是锦瑟的音色触动了作者的情思,让作者回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的往事。

关于这个问题还有一种说法:有人认为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已经是垂暮之年了,大家知道李商隐一共活了46岁,如果这是暮年写的,作者应该是四十多岁了,年近五十了。作者可能是看到瑟的五十根弦,想到自己也已经年近五十了。一边抚摸着瑟的弦,一边回想起自己当年的美好岁月。

3、作者为什么要用庄周梦蝶的典故?一般用典有什么好处呢?

明确:一般用典的作用:可以增加诗歌的内容含量,也可以隐晦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想法与情感。作者用到的事后一种意思。

李商隐用“庄周梦蝶”来形容自己当年如梦一样快乐的日子,因此,此句应该翻译成“我曾经像庄子梦蝶一样,沉浸在快乐的梦境里”。但快乐总是短暂的,后一句也是用了一个典故(当美梦醒后,我只能像望帝一样,把满腹的愁怨托付给杜鹃。),实际上是在说满腔的哀愁无处发泄。

(板书,喜悦——哀怨情变)

4、颈联是个对仗的的句子,哪里对仗?这里联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明确:沧海-蓝田,月明-日暖,珠-玉,泪-烟。

我们来看这两组意象,一个是沧海月明鲛人泣泪,一个是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哪位同学可以分别用找几个词来形容这两组意象?参考答案:清寒,神秘,哀伤;温暖,朦胧,惆怅——玉烟美丽,却可望而不可及。这两联中作者所选用的意象都是美好的东西,但是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联这两句表现的,是阴阳冷暖,美玉明珠,境界虽然不同,但是怅怨的感情却是相同的。诗人对这一高洁的感情是爱慕的、执着的,然而又是不敢亵渎的,哀思叹惋的。

最后一联的感情:全诗以忆情起,以忆情收,情字贯穿始终,浑然一体。(板书:忆情——惘然迷情)

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诗,在这首诗中,作者一波三折的表达了自己的惆怅哀怨的情感。那么,请同学们想一下,作者要表达的这种情到底是什么情呢?

悼亡之情。

关于李商隐这首《锦瑟》的主题,诗界自古以来就争论不休。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欣赏这首诗。正式因为这首诗的朦胧,我们才能从中读到不同的情感。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经历都不同,但是喜怒哀乐的这些情感都是共通的,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首与自己情感契合的锦瑟。这就是它存在的价值。

背景介绍

(1)相关历史事件

唐玄宗到了晚年,不理朝政,整日沉迷声色,756年6月安禄山的叛军攻破潼关,唐玄宗与杨国忠、杨贵妃兄妹等仓皇奔蜀。行至马嵬(今陕西平西),随行将士哗变,杀死杨国忠,并要求杀死杨贵妃。唐玄宗不得已令杨贵妃自缢以平军愤。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命术士为其招魂。术士声称在海外仙山见到了杨贵妃。

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是唐人诗中常见的题材,一般多归罪于贵妃,斥之为祸首。此诗别出新意,把讽刺的锋芒直指玄宗。

(2)写作背景

《马嵬(其二)》,是李商隐咏史诗中的佳作。咏史之作,东汉的班固首开其端,但止于叙述史实,平实无华。至晋朝左思《咏史》、陶渊明《咏荆轲》之类,始借题发挥,寄寓怀抱。唐代诗人,如杜甫、刘禹锡等人,则多把咏史与咏怀古迹结合起来,扩大了诗的境界。李商隐的咏史诗,主要写南朝和隋朝覆灭旧事及唐朝国家战乱,总之是以史为鉴,多抒发兴亡之慨。

从题目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是李商隐咏叹“马嵬之变”的作品。历史上,咏叹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文学作品很多。众多文学家对二人的爱情也是褒贬不一。白居易的《长恨歌》,是对这二人寄予深厚的同情的。杜牧的《过华清宫》对二人又是持讽刺批判态度。

(1)各位同学觉得作者对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是持什么态度的呢?是同情还是讽刺?

明确:这首《马嵬》是讽刺批判唐玄宗的。在首联,作者先用“更九州”三个字概括方士在仙山上寻见杨贵妃的传闻,之后用“徒闻”加以否定。相传杨玉环在蓬莱仙山上还记着“愿世世为夫妇”的密约,但之后又用“未卜”和“休”来否定这一事件。从第一句我们就可以看出,李商隐对唐玄宗是持讽刺和否定的态度的。第一句为全文奠定了讽刺的基调。

(2)梳理诗文大意

3、具体赏析:

(1)提问:《马嵬》诗是以马嵬事变中玄宗为“六军”所逼,“赐”杨妃之死的事件,哪几句诗写了这一马嵬之变的事件?

明确:空闻虎旅传宵柝,不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2)提问:颔联“虎旅传宵柝”声音对“鸡人报晓筹”,其声音有什么不同?

明确:军营内的声音,而后者为宫内声音

(3)提问:军营内的声音加上“空闻”和宫廷内声音加上“不复”,又能使人读出玄宗的哪种境遇?

明确:只是听到传来的“宵柝”之声,却不能再听到熟悉的宫内“报晓”声了。显然写出玄宗不在宫内,而身在军营,逃离了皇宫,已在逃难途中,极尽狼狈和慌乱。

(4)提问:“空闻”对“不复”,这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会收到什么好的艺术效果?

明确:对比,突出玄宗的昔安今危,昔乐今苦的生活境遇。

(5)提问:颈联“此日”和“当时”都是指向时间的,前者指向眼前,后者指向以往。以往生活有什么特点?眼前又遇到了情况?前后又有什么关系?

明确:玄宗以自己和杨妃的朝夕相处讥笑牛郎织女的一年一次的七夕相会,实则写出了玄宗迷恋情色,荒废朝政,致使战祸发生。眼前是写“六军”同时“驻马”不前,未写不前原因,但原因明了,要求“赐”死杨妃,杨妃是美女,美女自古便有祸水一说,显然前后句是倒行逆施的因果关系。用了对比的艺术表现手法。

(6)提问:《马嵬(其二)》的章法结构如何?

明确:这首咏史诗从章法上看,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说唐玄宗“召魂之举”的荒唐,再追述马嵬之变后的凄凉,最后点出问题的实质,尺幅之间,可谓一波三折,曲折幽深。另外,五、六两句,也是“倒行逆施”:“当时七夕笑牵牛”事发在前,反而置后说;“此日六军同驻马”事发在后,反而先着笔。这一点,是李商隐学杜甫之处。他的诗虽没有杜诗的“沉郁”,但却颇得杜诗的“顿挫”:如水流遇阻,回环幽咽,蓄势待发,波澜起伏。

锦瑟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写意的几种常用方法;

2、理解内部结构;

3、理解李商隐诗歌的多种解法。

[教学重点]

掌握诗歌的基本的鉴赏方法:品味诗歌的形象。

[教学难点]

对本诗内部结构和思路的理解。

[教学方法]

译写法,点读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近人梁启超读李商隐,值得我等深刻体会。他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饮冰室文集·中国韵文内所表现的情感》)

解说:凡读过此诗,并稍稍了解李商隐生平者,无一不在煞费心思,绞尽脑汁,希望能从这首诗中更多地发现诗人,更深地理解诗人。于是,这首《锦瑟》便成为中国诗歌史上“斯芬克思之谜”。

二、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的推荐,得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三、对这首诗的多种理解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李商隐的诗风跟白居易截然相反,白居易的诗妇孺皆懂,而李商隐的诗虽好学深思之人读来也很费力,特别是他的无题诗,大多有一种朦胧的境界,不易得到确切的解释。尽管如此,如果单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来读,它又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这首诗虽题为《锦瑟》,但并非咏物,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罢了,所以也要算做一首无题诗,解读极为不易。

四、常见的几种理解:

1、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

2、亡妻的深情悼念;

3、作者的自伤。

五、分析第一种理解: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

[对全诗进行大意解说]

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这用的是民歌的起兴手法。大意是一晃年已半百,回首当年,一言难尽,感慨万千。

颔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此联紧承上文“思华年”一语,写诗人回忆中的感受。出句用庄周梦为蝴蝶事,似乎有这样的意思:昔日的理想和情思是那样美好,在回忆中又是如此真切,的确使人迷恋,致使诗人觉得它才是真实的存在,而眼下的困顿状况只不过是一场梦。但又可以反过来理解:如果眼下的困顿状况是真,则昔日美好的理想和情思岂不成了虚幻的梦?这真是“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诗人已经完全陷入一种迷惘的境界之中了。对句用望帝魂化杜鹃事,则似乎表明了诗人对“华年”的一往情深,即无论是梦是真,他都不会让自己的“春心”(也就是他的美好理想和情思)自生自灭,

即使他死去,也要像望帝那样借杜鹃的啼声唱出自己的悲哀。这两句各用一事,而衔接得如此自然,如出一意,也反映了诗人用典的工巧。

翻译出来:因为不能相聚,故而思念极深,真觉得此身为虚,而梦境才是真实的,即使杜鹃啼血也难表达我的相思之苦。

颈联:“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本来,在颔联里诗人用“庄生”“望帝”两典似乎已将他的“华年之思”说得差不多了,往下确实难以为继,孰料诗人在瞬息之间视通万里,给我们展示了这两幅美好的画面,真可谓奇峰突起。前一幅以深青色的大海和天上的一轮明月为背景,塑造了鲛人泣泪成珠的形象。这是从民间传说中演化出来的,但又有作者的创造。“珠有泪”者,珠光、泪光融成一片,难以分清之谓也,它使人怅惘而又联想无穷。试想,鲛人在痛苦中哭泣,其泪却化为人们喜爱的珍珠,其中有多少情味可供读者品尝!至于这泪究竟是影射美人之泪还是作者本人之泪,大可不必去管,反正这意境是够美的了。后一幅以蓝田秀丽的群山和温暖的阳光为背景,塑造了“玉生烟”的形象。玉沉埋在地下,不为人所见,但它那温润的精气却能透过泥土,烟雾般升腾在空中,为山增辉。这个想象________于古老的说法(晋陆机《文赋》里“石韫玉而山辉”一句也来自这个说法)。但诗人引用这个说法的意义非同寻常:从玉被掩埋这一面来说,那是很可悲的;从“生烟”这一面来说,却又使人感到欣慰,其中的况味也真是一言难尽。这两幅画面尽管色调不同,但在表达作者怅惘、悲伤之情上是完全一致的。至于它们的象征意义如何,那就有待专家们各抒己见了。

翻译出来:明月生于沧海的时候,我的泪水如珠,蓝田玉山之上,那玉烟缕缕升腾,何尝不是从我心中飘出?

尾联:这一联意思极为明白,但要注意它行文上有一个“反跌”:“此情可待成追忆”犹言上面说的那番感慨哪里是到今日回想往事时才有,所以接着就补足一句“只是当时已惘然”。言外之意是,当时既有怅惘之情,则今日追忆必定更加怅惘,的确是不堪回首了。

翻译出来:我痛苦的相思,何须等到今日才有,就在我倾心于她的那一刻,我就已经感到惘然若失了。

[板书设计]

首联:年已半百,感慨万千(比喻)

颔联:因为不能相聚,故而思念极深,真觉得此身为虚,而梦境才是真

实的,即使杜鹃啼血也难表达我的相思之苦。(典故、传说)

颈联:明月生于沧海的时候,我的泪水如珠,蓝田玉山之上,那玉烟缕

缕升腾,何尝不是从我心中飘出?(典故、传说)

尾联:我痛苦的相思,何须等到今日才有,就在我倾心于她的那一刻,

我就已经感到惘然若失了。(直抒胸臆)

六、分析其他几种理解

1、下面摘录当代著名学者张中行的一段话,以备参考:

古今解此诗者总不少于几十家吧,其结果自然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有时想,与其胶柱鼓此锦瑟,不如重点取意境而不求甚解。我曾用这种办法试解:“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一晃年已半百,回首当年,一言难尽。“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曾经有梦想,曾经害相思。“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可是梦想和思情都破灭,所得只是眼泪和迷惘。“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现在回想,旧情难忘,只是一切都如隔世了。这样解,虽然近于六经皆我注脚,总比大力考索而把意境弄得支离破碎好一些吧?(摘自张中行著《诗词读写丛话》)

2、课堂活动:点读练习。请同学们给下面的话加上标点符号。弄清对《锦瑟》的几种解释。

A、朱彝尊:“此悼亡诗也。意亡者喜弹此,故睹物思人,因而托物起兴也。瑟本二十五弦,弦断而为五十弦矣,故曰‘无端’也,取断弦之意也。‘一弦一柱’而接‘思华年’,二十五岁而殁也。‘蝴蝶’‘杜鹃’,言已化去也。‘珠有泪’,哭之也;‘玉生烟’,已葬也,犹言埋香瘗(yì)玉也。此情岂待今日追忆乎?是当时生存之日已常忧其至此而预为之惘然,必其婉弱多病,故云然也。”(摘自《李义山诗集辑评》)

B、何焯:“此篇乃自伤之词,骚人所谓‘美人迟暮’也。‘庄生’句言付之梦寐,‘望帝’句言待之来世。‘沧海’‘蓝田’言埋而不得自见;‘月明’‘日暖’,则清时而独为不遇之人,尤可悲也。”(摘自《李义山诗集辑评》)

C、汪师韩:“锦瑟乃是以古瑟自况……世所用者,二十五弦之瑟,而此乃五十弦之古制,不为时尚,成此才学,有此__,即己亦不解其故,故曰‘无端’,犹言无谓也。自顾头颅老大,一弦一柱,盖已半百之年矣。‘晓梦’喻少年时事。义山早负才名,登第入仕,都如一梦。‘春心’者,壮心也。壮志消歇,如望帝之化杜鹃,已成隔世。珠玉皆宝货,珠在沧海,则有遗珠之叹,惟见月照而泪。‘生烟’者,玉之精气,玉虽不为人采,而日中之精气,自在蓝田。”(摘自《诗学纂闻》)

七、作业

同步作业本上的练习。

八、教后记

1、实践了“用教材教”的思想,不定了学生学教材,老师教教材的做法;

2、倡导了自主自学的学习风气。课堂大开放,让学生自己感悟,老师不必为控制课堂而感到吃力,讲一讲,变成了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议一议。

3、理解了李商隐诗歌的迷离风格,学习了多种表达技巧,强化了文言阅读能力的训练,学习了标点符号的运用。

锦瑟教案篇3

(一)知识目标:

了解李商隐及其诗歌。

(二)能力目标:

鉴赏这首诗,品味诗歌意境,从而领会诗歌美质。

(三)情感目标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各诗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了解诗人的不同艺术风格。

(四)重点:

鉴赏本诗哀怨的基调、迷离的意境、清丽的语言。

(五)难点:

本诗的旨意。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中国文学史上,唐代的诗歌浩如烟海,唐朝的诗人灿若繁星。但其中有一个诗人,他一不小心陷入了朋党之争,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这个诗人就是李商隐;他的一首《锦瑟》诗,让无数人煞费心思,绞尽脑汁,希望能从这首诗中更多地发现诗人,更深地理解旨意,于是,这首《锦瑟》便成为中国诗歌史上“斯芬克思之谜”。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探讨这一首诗。

二、对于李商隐,我们并不陌生,因为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千古名句: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乐游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二首(其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无题》)。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晚晴》);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贾生》)。

三、作者简介:

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他十六岁受东都(洛阳)留守令狐楚赏识,二十五岁时,李商隐得令狐父子之援而中进士,可就在这时,令狐楚染病去世。没了生活依靠的李商隐,一时茫然不知所措,恰也是这个时候,属于李党的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因爱慕其才,聘请他去府中掌书记,并且还把女儿嫁给了他。原先李商隐出自令狐楚门下,自然被归入了牛党的阵容;现在李商隐又成了李党的东床快婿。“忠臣不事二主”,而李商隐却如此轻易地“改弦更张”,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他的一生便始终伴随着牛党人的咒骂、诋毁、中伤,最终他也就成了那政治旋涡中的溺水者。终年四十六岁,可谓英年早逝。(介绍文学上的贡献及“牛李党争”)

四、朗读指导:

诗的内容是回忆往事,情调低沉,诵读时要放慢速度,给人一种迷惘的感觉。

五、典故补解:

1、望帝啼鹃

望帝,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的称号。传说他因水灾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中,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又名子规,啼声非常悲凄。

2、良玉生烟

传说蓝田美玉深埋地下,不为人所见,但它那温润的精气却能透过泥土,烟雾般升腾到空中。

六、内容精析(师生互动,注意学生的自主、合作、交流):

(一)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1、“无端”是什么意思?传达出一种怎样的情感?

☆无缘无故,没有来由,此有发问之意。瑟弦的多少原本是无从发问之事,于无从发问处发问,正表明情绪的强烈浓重,表明心中某种情绪积累已久、积累已深,迫切需要宣泄。

2、作者强调“一弦一柱”有何用意?

☆“弦”“柱”与“华年”相联系,又与上文的“五十”相呼应,表明心中情感的强烈浓重。锦瑟弦多而音繁,则华年事多而情浓。强调“一弦一柱”,则表明每一件事都很值得回忆,每一件事都会引起强烈的感触。

3、诗人由“五十弦”的锦瑟想到了什么?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诗人由“五十弦”想到了年近半百的自己,进而由“锦瑟”想到了自己的青年时代。这其中运用了传统的比兴手法。既就锦瑟起兴引出年华虚度的伤痛;又是以锦瑟作比,含蓄表达怀抱利器而埋没于世的悲愤。瑟为锦瑟,制作精良,装饰华美;人为俊彦,饱读诗书,志气凌云。瑟无端制成了五十弦,人也不明不白地,将近半百了(李商隐只活到46岁,这里说“五十”是取其约数)。

4、作者为何由瑟入笔起兴?(幻灯片无,另讲)

☆或者是因为见到锦瑟而引起追忆;或者是因为听人弹瑟而触发感受;或者是因为亲自操瑟而引出心事。这里的不明确是“朦胧”特点的体现,也正是“朦胧”的好处:可以为欣赏者提供更广阔的欣赏品味的空间。

(二)颈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1、典故“庄生梦蝶”在这里可作怎样的理解?

☆①体现世事的变化难测,难于把握。②表明美好梦想的幻灭,迷惑怅惘。曾经的追求终成幻影,曾经的美梦终于成空。……

2、典故“杜鹃伤春”在这里可作怎样的理解?

☆①听瑟的感觉:听到锦瑟音哀曲怨,就如听到杜鹃鸟送春归去的凄婉之音。

②伤逝与无奈:自己年华已逝,事事成空,今生今世恐怕再无转机;死掉之后,也只会如望帝一样留下无限悲凄。③不甘之情:望帝之心通过杜鹃之啼传达出来;鼓瑟之人一片心思通过音乐传达出来;我的一片心思则会通过诗作传达出来。不能将其轻弃。④惋惜之意:可叹望帝一片赤诚却是如此结局;可叹望帝一份“春心”只能以哀啼相告;可惜我们的心思总是只能以另一种方式传达。……

3、这两句诗体现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情绪?

☆梦幻美好迷离怅惘//怨愤哀怨凄凉悲苦不甘

在颔联里诗人用“庄生”“望帝”两典似乎已将他的“华年之思”说得差不多了,往下确实难以为继,孰料诗人在瞬息之间视通万里,给我们展示了这两幅美好的画面,真可谓奇峰突起。前一幅以深青色的大海和天上的一轮明月为背景,塑造了鲛人泣泪成珠的形象。

(三)颔联——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1、典故“鲛人泣珠”在这里可作怎样的理解?

①鲛人泣泪为珠;鼓瑟者因痛苦心事奏乐:美丽总是与痛苦相连;②月亮、珍珠、泪珠都是圆而亮的,前二者相映,原本美丽异常,加上泪珠,却构成了一种凄楚之美。③“沧海”极易令人想起“沧海桑田”的成语,有隐指今昔变化巨大之意;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的痛苦,在今天回忆起来,都成为一种美丽。……

2、典故“良玉生烟”在这里可作怎样的理解?

或指美好时光,或指美好梦想,或指美好情缘,或指美好前途:①异常美好却无从把握,难于得到,甚或连踪迹都难于寻觅;②就如玉深埋地下却又露有痕迹一样,此情深埋心中却又时有显露;③可以意会却难以言传;④可以望见却难以企及。……

3、上下联各写出了怎样的意境?

空旷寂寥孤独冷清凄美//美丽朦胧似真似幻若即若离

(四)尾联——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此情”呼应上文何处?

☆“此情”与“思华年”相呼应。

2、“惘然”怎样解释?

☆惘然:失意的样子;心里好像失掉了什么东西的样子。

3、这句诗可作怎样的理解?

(这一联意思极为明白,但要注意它行文上有一个“反跌”:“此情可待成追忆”犹言上面说的那番感慨哪里是到今日回想往事时才有,所以接着就补足一句“只是当时已惘然”。言外之意是,当时既有怅惘之情,则今日追忆必定更加怅惘,的确是不堪回首了。)

①说明“此情”存在时间已经很长(扣“蓝田日暖玉生烟”一句,彼时见烟即已知玉存在,由此生情)。

②说明对“此情”的无奈:当时面对“此情”就无办法,今天面对“此情”必定更加怅惘,的确是不堪回首了。

七、意旨的几种观点:

苏轼:咏瑟抒情朱鹤龄:深悼亡妻何焯:自伤身世程湘蘅:自序其诗

钱钟书:自寓创作

一般说法:

1、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

2、晚年追叙平生、自伤身世之辞

举例解说此诗:

1、自伤身世:锦瑟呀,你为什么偏偏是五十根琴弦呢?聆锦瑟繁弦的一音一节,都让我回忆起已逝的美好年华。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我曾像庄周梦蝶一样,沉迷在美好的境界中,最终只能像望帝那样,把自己无限的悲感和难言的冤愤,托付给送春归去带着凄音的杜鹃。我身世悲凉,像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我理想破灭,如蓝田山日光煦照,化山中美玉为气烟。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知无穷的怅恨?早在当时我已感到不胜惆怅。

2、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一晃年已半百,回首当年,一言难尽,感慨万千。因为不能相聚,故而思念极深,真觉得此身为虚,而梦境才是真实的,即使杜鹃啼血也难表达我的相思之苦。明月生于沧海的时候,我的泪水如珠,蓝田玉山之上,那玉烟缕缕升腾,何尝不是从我心中飘出?我痛苦的相思,何须等到今日才有,就在我倾心于她的那一刻,我就已经感到惘然若失了。

八、艺术特色:

1、抒情含蓄。中间两联追怀往昔,并没有指实年月日期和涉及具体的人事内容,而是化用了四个典故,营造出“庄生梦蝶”、“杜鹃伤春”、“明珠落泪”、“良玉生烟”四个静谧、清丽、迷离而含带凄伤的画面,以象征自己的遭际,寓托自己的心境,从而让读者去揣测、体认寄寓其中的心情意绪,去寻味、把握隐伏其下的情感内涵。情感内容虽隐约不明,感伤情调却明显无疑。

2、对仗工整。本诗所用四个典故,原本风马牛不相及,诗人立足于自身抒情需要而加以调度驱谴,使其马牛同栏而联姻对偶。从旨意看,四句诗既各自独

立,又互相呼应。从形式看,则颔联以“望帝”对“庄生”、以“春心”对“晓梦”、以“托”对“迷”、以“杜鹃”对“蝴蝶”;颈联则以“蓝田”对“沧海”、以“日暖”对“月明”、以“玉生烟”对“珠有泪”,无论词性还是词语结构,都属对工稳,一丝不苟。尤其是以“蓝田”对“沧海”,甚是巧妙。“蓝田”本是地名,但作者却借其字面本义,以“田”对“海”(古人常以此两者相对,“沧海桑田”即其显例),以“蓝”对“沧”(“沧”字本义是青色),变借对为工对,由此可见李商隐择字用语的考究。

3、意境朦胧。此诗营造的四个画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清丽、静谧,而又如梦似幻,似雾中看花,水中望月。“庄生”句本就是描绘梦境,“望帝”句则是一个近似神话的虚幻传说,颈联两句虽有日月映照,但同时有烟雾弥漫、水汽蒸腾。画面的虚幻迷离,抒情的含蓄婉约,典故、象征、暗喻手法的兼举并用,使诗呈现出一种隐约朦胧、云裹雾障的意境,也使历来难以计数的读者于此探隐索微,留恋忘返,极富吸引力。因而,尽管人们对此诗旨意不甚了了,却依然为它的情调、画面、气氛、意境所吸引,吟诵于口而思索于心。这真是一个有意味的审美现象。

锦瑟教案篇4

一、了解作者

学生就自己搜集的关于李商隐的资料进行交流。教师对学生交流结果予以梳理,指导学生学会搜集信息、筛选信息、整理信息。

李商隐,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他年轻时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背恩负德。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46岁时死在荥阳。李商隐的诗歌,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托古讽今的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写

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他的诗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风格婉转缠绵。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浓重,用典过多,隐晦难解。有《李义山诗集》。

二、赏析《锦瑟》

(一)教你方法:学诗三步走

读: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悟:感受形象,体味意境。

品:咀嚼涵泳,品味语言。

(二)诵读诗歌,初步感知。

1.请两名同学诵读诗歌,老师及其他同学指出其诵读的不足或错误。

听朗读录音。

2.学生听读,在听读中把握诵读节奏,感受诗的韵律,体味诗的意境。

3.学生结合注释译读诗歌,了解诗歌内容,理解诗歌主旨。

(三)感悟诗意,理解主旨。

引导:我想大家在读的过程中一定有所感悟,现在就请同学们来谈谈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你从诗中捕捉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可就全诗内容谈,也可就其中一字一句给你的感受来谈。

1.学生交流阅读感悟,教师予以引导点评。

【参考】“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看到眼前锦瑟上的一弦一柱,就仿佛看到自己曾经有过的灿烂岁月、花样年华,这些可都是真情的付出,热血的凝铸。可恨可叹的是这些辉煌已成为过去,并且是如此短暂──单单是“五

李商隐诗《锦瑟》教案

李商隐诗《锦瑟》教案范文(精选3篇) 李商隐诗《锦瑟》教案1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这个阶段的学生有一定的古代诗歌鉴赏基础,但对诗中典故所蕴含的深意理解有一定的难度。《锦瑟》的多主旨为鉴赏诗歌丰富了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培养学生诗歌鉴赏的方法和诗歌鉴赏的灵活性有很大帮助。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品读意象,明确典故,感悟意境。 2、能力目标:学会鉴赏古典诗歌的技巧,提升审美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学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重点 1、理解情感与意象的关系。 2、领会迷离恍惚、深邃缠绵、美丽哀伤的意境。 3、明确典故对营造意境的作用。 五、教学难点 正确运用鉴赏古典诗歌的技巧 六、教学过程 (二)请同学们读这首诗,结合注释再读一遍,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 (三)同学们不懂,大概是对全诗整体把握上有困难,但是对诗中有些字句还是能懂的。是不是?懂一点的举手。懂多少就说多少。估计学生对首联和尾联懂一点,很可能是似懂非懂,不一定彻底懂。对颔联和颈联估计是真不懂。这样,我们先把似懂非懂的搞懂,再学习最难懂的中间两联。好不好? (四)请同学们说一说首联的意思。 (六)中间两联读不懂的原因是典故太多。因此,读懂这两联的前提条件是清楚典故的原意,以及在本诗中的用意。

(七)再看颈联(腹联) 总起来看,中间两联四句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感受:梦幻——凄厉——寂寥——飘渺。这些特点暗合了诗人内在的情感,于是诗人选择了相关典象,营造了动人的意境,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这就是《锦瑟》一诗的中间两联含义,我们这样把他破译了。加上首联和尾联,整体意思就很清楚了: 听瑟引发感受——梦幻——凄厉——寂寥——飘渺——更加惘然伤感 (八)作业: 李商隐诗《锦瑟》教案2 教学目标 1、了解李商隐的有关生平和创作特色。 2、领会这首诗的意境、情感、主旨和艺木技巧。 重点难点: 诗的意境、情感、主旨和艺木技巧。 学习方法: 诵读,理解,思考,讨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与内容: 一、导入与作者简介。 1、导入新课 中国古代描写音乐的著名诗文: (2)李贺的《李凭箜篌引》。 (4)刘鹗《明湖居听书》。 (5)韩愈《听颖师弹琴》。

锦瑟教案设计

锦瑟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一:《锦瑟》朗读教学 教学目标: 1. 了解《锦瑟》的作者、创作背景和主题; 2. 学习朗读技巧,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和停顿; 3. 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和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锦瑟》的诗句或图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出本课的话题。 Step 2:学习背景(10分钟) 介绍《锦瑟》的作者杨洪基及其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该诗歌的历史背景和主题。 Step 3:朗读示范(10分钟) 教师进行朗读示范,注重语音、语调和停顿的运用,让学生感受到朗读的美感和表达力。 Step 4:语音、语调和停顿练习(15分钟) 让学生分组进行语音、语调和停顿的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 Step 5:诗歌理解与表达(20分钟) 引导学生仔细阅读《锦瑟》,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感情,然后进

行个人或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Step 6:个别朗读训练(15分钟) 邀请几位学生上台进行个别朗读训练,让整个班级倾听和评价,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读能力。 Step 7:朗读比赛(15分钟) 组织朗读比赛,让学生分组进行朗读比拼,通过评选出最佳朗读者和最佳团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Step 8:小结与反思(5分钟) 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思考朗读技巧对于表达的重要性,并在反思中思考自己的不足和改进方向。 教学评价与作业布置: 1. 在朗读比赛中进行评分,评选出最佳朗读者和最佳团队; 2. 布置阅读《锦瑟》的作业,并要求学生写下自己对于该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朗读《锦瑟》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朗读兴趣和表达能力。在教学设计中,注重了语音、语调和停顿的训练,并加入了小组合作和比赛的元素,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和互动。同时,通过阅读与讨论,也有利于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和思考能力的提升。

《锦瑟》教案6篇锦瑟教案教学过程

《锦瑟》教案6篇锦瑟教案教学过程 下面是我分享的《锦瑟》教案6篇锦瑟教案教学过程,供大家赏析。 《锦瑟》教案1 ◆自读导言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品味诗歌意境,从而领会诗歌美质。 3、学习各诗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了解诗人的不同艺术风格。 ◆自读程序 1、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2、理解内容,赏析意境。 诗词之美多美在意境的塑造。所以诗词赏析重在其意境的塑造。自读时在初步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去品味意境。 3、背诵。 ◆自读点拨 1、背景说明 2、总体内容把握 《锦瑟》——锦瑟本来就有那么多弦,这并无“不是”或“过错”,诗人却开始硬来埋怨它:锦瑟呀,你干什么要有这么多弦?聆锦瑟之繁弦,思年华之往事;音繁而绪乱,

怅惘以难言。佳人锦瑟,一工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境,不复成寐,无限悲感,难言冤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此时,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月、珠、泪在诗人笔下,已然形成一个难以分辨的妙境。蓝田山日光煦照,山中玉气冉冉升腾(古人认为事物都有一种一般目力所不能见的光气)。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穷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惘然了。 3、重、难点分析 《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它以首句前二字为题,看似咏物,实乃一篇借锦瑟以隐题的咏怀之作。 《锦瑟》 李商隐 一、导入。 由《无题》“青鸟殷勤为探看”引出作者。 二、解题 1、字义山,号玉溪生,河南沁阳人。 2、(注释1)主题:悼亡之作。 3、特色:典故雅致精工;基调哀怨悲愁;意境迷离凄婉;语言清丽隽永。 三、教师范读 四、学生结合注释自由颂读 五、思考:

1、“五十弦”的锦瑟会联想到什么?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自己年近半百。传统的比兴手法。 2、典故分析:庄周梦蝶——美好扑朔迷离 望帝化鹃——相思 南海蛟人——破灭 蓝山暖玉——迷惘 六、主旨归纳:请同学据自己的感受自由谈,可发挥想象和联想。 执著一念的美好情感的破灭;才情不为人知的悲哀;悼亡之作…… 七、背诵 八、作业: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县)人,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在词采华艳这一点上,与温庭筠接近,后世又称“温李”。初为牛党令孤楚赏识,被表为巡官。开成二年,因令孤楚之子令孤绹荐,中进士。调弘农尉。李党王茂元镇河阳,爱其才,表为掌书记。后商隐与王女结婚。这行为被牛党视为“背主、忘恩”。从此他一生处在牛李党争的漩涡里,无法摆脱,郁郁不得志。开始,他虽遭打击,但还有热情,反对宦官和藩镇势力,想有所作为。及李德裕为相,朝政有些起色,他也比较积极。后来牛党上台,政治上倒行逆施,他再次受到排挤,到桂州、

高中必修二《锦瑟》教案优秀范文3篇

高中必修二《锦瑟》教案优秀范文3篇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准备的高中必修二《锦瑟》教案优秀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高中必修二《锦瑟》教案优秀范文一 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代诗歌浩如烟海,其中的名诗佳句多如繁星。人们也许并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之手,却能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传诵。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完成下面的诗句对接。 1.资料链接1——名诗对接。 ①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②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③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你能说出这些诗句的作者是谁吗?(李商隐) 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李商隐的代表作《锦瑟》。 二、了解作者 学生就自己搜集的关于李商隐的资料进行交流。教师对学生交流结果予以梳理,指导学生学会搜集信息、筛选信息、整理信息。 李商隐,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他年轻时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背恩负德。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46岁时死在荥阳。李商隐的诗歌,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托古讽今的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他的诗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风格婉转缠绵。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浓重,用典过多,隐晦难解。有《李义山诗集》。 三、赏析《锦瑟》 (一)教你方法:学诗三步走

读: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悟:感受形象,体味意境。 品:咀嚼涵泳,品味语言。 (二)诵读诗歌,初步感知。 1.请两名同学诵读诗歌,老师及其他同学指出其诵读的不足或错误。 听朗读录音。 2.学生听读,在听读中把握诵读节奏,感受诗的韵律,体味诗的意境。 3.学生结合注释译读诗歌,了解诗歌内容,理解诗歌主旨。 (三)感悟诗意,理解主旨。 引导:我想大家在读的过程中一定有所感悟,现在就请同学们来谈谈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你从诗中捕捉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可就全诗内容谈,也可就其中一字一句给你的感受来谈。 1.学生交流阅读感悟,教师予以引导点评。 【参考】“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看到眼前锦瑟上的一弦一柱,就仿佛看到自己曾经有过的灿烂岁月、花样年华,这些可都是真情的付出,热血的凝铸。可恨可叹的是这些辉煌已成为过去,并且是如此短暂──单单是“五十弦”,为什么单单是“五十弦”呢?难道就没有别的什么可以选择了吗?诗人以“锦瑟”喻美好的“华年”,以“思”引发“无端”之问,一上来就开门见山,点出自己对人生价值的深深思考。 【参考】“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对人生终极价值的思考不唯我独有:有着“鲲展翅九万里”远大志向的庄子,在梦中也不忘记对这个问题的探索,以致于梦生蝶翅,己蝶难辩;贵为人主的望帝死后仍化作嗓子出血也要叫个不停的杜鹃鸟,来诉说自己心中的疑惑。“蝴蝶梦迷”着“晓”字指明,使原本自迷自恋或徘徊彷徨之意转为富于幻想之境,是盼望旭日东升照亮自己的人生之路;“杜鹃心托”依“春”字点破,使旧有的怨恨怅惘之情化出勃勃生机之感,是希望春光永驻激励自己向前搏击奋斗。

锦瑟教案五篇

锦瑟教案五篇 锦瑟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锦瑟》一诗体味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 2、多角度理解李商隐《锦瑟》主题思想; 2、学习《马嵬》中所运用的对比反衬的讽刺手法。 教学过程 今天我们学习李商隐的两首诗歌。 一、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绚的推荐,得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李商隐同其他的诗人一样少负才名,他是开成三年的进士。他的才华受到当时一位叫令狐楚的高官的赏识,令狐楚亲自传授他骈文的写作方法并推荐他做官,是他的授业恩师。这时李商隐是很有名气的。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李商隐的才华吸引了很多达官显贵,有一位叫王茂元的高官也很赏识李商隐,他不仅赏识李商隐,还将自己的女儿王氏嫁给了他。有的同学就想了,大登科后小

登科,这是人生一大美事啊,怎么能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呢?我们不要忘记,李商隐生活的时代是晚唐,晚唐时期的党争是特别严重的,令狐楚他是牛党的要员,而王茂元是属于李党的。虽然这时令狐楚已经死了,但是牛党的人仍然认为李商隐背叛了令狐楚和牛党,而曾经和牛党有牵连的李商隐也不被李党接受。李商隐就一直在这两党的夹缝中生存,辗转于官场,终不得志,最后郁郁而终。 1、字音 锦瑟()弦()柱惘()然马嵬() 未卜()宵柝()晓筹()驻()马 2、词义 春心:伤春之心,比喻对失去了的美好事物的怀念。 可:难道,哪能。 惘然;迷惘,茫然。 宵柝:夜间巡逻时用的梆子。 虎旅:指跟随唐玄宗赴蜀的禁卫军。 六军:周制,天子有六军,12500人为一军。后泛指军队。 驻马:指军队发生哗变,停留不前。 四纪: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12年)为一纪,四纪即为48年。唐玄宗当了45年皇帝,故约略称“四纪”。 二、检查预习 1、背诵诗歌,整体感知 2、注音字音

优秀教案《锦瑟》

优秀教案-《锦瑟》 优秀教案两篇-《锦瑟》 《锦瑟》优秀教案之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李商隐的有关生平和创作特色; 2.领会这首诗的意境、情感、主旨和艺木技巧。 重点难点: 品味诗的意境、情感,掌握诗的主旨和艺木特色。 学习方法: 诵读,理解,思考,讨论。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情景导入: 教师以歌曲《别亦难》为背景音乐,营造氛围。全班一起背诵《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这诗作者是谁?(李商隐)。他还有哪些有名的诗句,哪位同学能说说? ①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②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③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一首诗《锦瑟》。(板书锦瑟) 二、作者简介: 那写出这些优美诗歌的诗人有着怎样的一生呢,哪位同学能简单介绍一下?(由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李商隐(813-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河南人。文学史上将其与杜牧合称为“小李杜”。一生仕途坎坷,因无意卷入朋党之争的漩涡,受到两派的打压、排挤,终身抑郁不得志。其情感经历也异于常人,年轻时曾有一场为世俗所不容的爱情,后与妻子琴瑟相合,但中年丧妻。四十六岁就抑郁而亡。他仕途的坎坷,情感的失意,性格的善感,导致其诗忧郁感伤,常慨叹个人的沦落和世运的衰微,揭示政治的黑暗。由于他多愁善感和复杂的意念,其诗常避实就虚,具有象征意味。其诗想象奇妙,词句精警,色彩浓丽,常镶嵌典故,意境朦胧,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有《李义山诗集》。 创作《锦瑟》时诗人46岁,罢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本诗借助典故、比兴、象征等手法,极耐人寻味 三、整体感知: 1、老师泛读诗歌 2、请两名同学诵读诗歌,老师及其他同学指出其诵读的不足或错误。 3、学生结合注释译读诗歌,了解诗歌内容,大致理解诗歌主旨。 我想大家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一定有所感悟,现在就请同学们来谈谈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你喜欢这首诗歌的哪一句或几句,你从诗中捕捉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可就全诗内容谈,也可就其中一字一句给你的感受来谈。(分组讨论后,形成个人的鉴赏文字,100字左右) 学生交流阅读感悟,教师予以引导点评。 4、全班读 四、深入研读:感受形象,体味意境,品味语言,赏析技巧。 《锦瑟》一诗,堪称李商隐诗集中的压卷之作。然而,对于这首诗的旨意,千百年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如悼亡诗、爱情诗、感怀伤世诗等。这首诗,如果从具有高超的艺术成就和具有丰富的多解性两方面看,可以说古代诗歌无一能比。元代的元好问就曾发出这样的感叹:“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论诗三十首》)意思是说,像《锦瑟》(以及受李商隐影响的宋初的西昆体诗)这样的诗固然好,可是就算东汉的大训诂学家郑玄再世,也只能望之兴叹,无力为它作注。清代的大诗人大学者王士祯也曾发出“一篇《锦瑟》解人难”(《论诗绝句》)的浩叹,可见这首诗的特异之处。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到底奇异在何处! 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李商隐锦瑟优秀教案

李商隐锦瑟优秀教案 【篇一:锦瑟公开课教学设计】 锦瑟 [教学目标] 1.知人论世,了解李商隐凄美的一生。 2.鉴赏这首诗,品味诗歌意境,从而领会诗歌美质,思索诗歌意旨。 3.诵读鉴赏中感悟诗人的那一份“深情”与“痴情” 。 [教学重点、难点] 典故的使用。 本诗的旨意。 [教学方法] 诵读、点拨、探究合作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歌曲《青花瓷》)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等是每个人都曾经有的故事,等是 一种很美妙的期盼。这首歌仅仅是写青花瓷吗? 看来,青花瓷是有故事的,在1000多年前,被称为唐代的忧郁王 子的晚唐诗人李商隐面对一种很熟悉的乐器,有感而发,写出了一 首谜一样的诗。它让人百读不厌,读罢五味陈杂,这就是今天我们 将要共同学习的——李商隐的《锦瑟》。 二、读: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1.请全体同学放声朗读诗歌,老师提问:这首诗题为锦瑟,写的是 不是锦瑟呢?写的是什么? 明确:本诗“锦瑟”并非唯一的描写对象,而是个引子,或睹物思人,或 听琴兴感,都是触发联想,诱发文思。真正要说的不是“锦瑟”,而 是“思华年”,“思华年”是主眼。这也是古诗常用的手法——托物起兴。 2.诵读指导:这首诗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教师配上伤感的音乐。请一学生朗读,把握诵读节奏,用感伤的语 调来读。

3.思考:诗人为什么会如此“惘然”?他在思什么样的“华年”?请同学们谈谈你从诗中读出了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回答。 4.教师总结: 近人梁启超读李商隐,值得我等深刻体会。他说: “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 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 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 ——《饮冰室文集?中国韵文内所表现的情感》 《锦瑟》一诗,堪称李商隐诗集中的压卷之作。然而,对于这首诗 的旨意,千百年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凡读过此诗,并稍稍了解 李商隐生平者,无一不在煞费心思,绞尽脑汁,希望能从这首诗中 更多地发现诗人,更深地理解诗人。于是,这首《锦瑟》便成为中 国诗歌史上“斯芬克思之谜”。 这首诗,如果从具有高超的艺术成就和具有丰富的多解性两方面看,可以说古代诗歌无一能比。元代的元好问就曾发出这样的感叹:“望 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意思是说,像《锦瑟》这样的诗固然好,可是就算东汉的大训 诂学家郑玄再世,也只能望之兴叹,无力为它作注。清代的大诗人 大学者王士祯也曾发出“一篇《锦瑟》解人难”(《论诗绝句》)的 浩叹,可见这首诗的特异之处。 三、悟:感受形象,体味意境。 1.探究活动一 宝玉对黛玉诉肺腑后,二人感情笃定。假设黛玉题帕,会送《锦瑟》中的哪一联给宝玉? 颔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颈联: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1)学生合作探究,派代表发言。 教师点拨:诗中共有多少个意象?(锦瑟、华年、庄生、晓梦、蝴蝶、望帝、春心、杜鹃、沧海、明月、珠泪、蓝田、暖日、玉烟) 由此可以看出,诗人的“情”是如此的刻骨铭心,大痛无言,无法言说,只能借意象来传递,在一首七律中能用如此多的意象实不多见。(2)教师小结

《锦瑟》优秀教案

《锦瑟》优秀教案 《锦瑟》优秀教案(通用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锦瑟》优秀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锦瑟》优秀教案篇1 一、导入新课: 在中国文学史上,唐代的诗歌浩如烟海,唐朝的诗人灿若繁星。但其中有一个诗人,他一不小心陷入了朋党之争,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这个诗人就是李商隐;他的一首《锦瑟》诗,让无数人煞费心思, 绞尽脑汁, 希望能从这首诗中更多地发现诗人, 更深地理解旨意,于是 , 这首《锦瑟》便成为中国诗歌史上“斯芬克思之谜”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探讨这一首诗。 二、对于李商隐,我们并不陌生,因为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千古名句: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乐游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二首(其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无题》)。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晚晴》);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贾生》)。 三、作者简介 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他十六岁受东都(洛阳)留守令狐楚赏识,二十五岁时,李商隐得令狐父子之援而中进士,可就在这时,令狐楚染病去世。没了生活依靠的李商隐,一时茫然不知所措,恰也是这个时候,属于李党的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因爱慕其才,聘请他去府中掌书记,并且还把女儿嫁给了他。原先李商隐出自令狐楚门下,自然被归入了牛党的阵容;现在李商隐又成了李党的东床快婿。“忠臣不事二

锦瑟公开课教案

锦瑟公开课教案 锦瑟公开课教案(通用6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锦瑟公开课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锦瑟公开课教案篇1 《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篇难诗。自宋元以来,揣测纷纷,莫衷一是。 李商隐的诗,以其缠绵婉丽,意味深长的风格卓立于晚唐诗坛,颇受后人喜爱。诗人最大的贡献是进一步扩大了七言诗的表现力,他一生写了大量抒情感怀类的诗篇,尤以无题诗和咏史诗成就最大。他善于用回环往复的咏叹来渲染某种情绪,却很少讲述具体的事实,使人难以把握,他的诗中喜欢用典,但又只是用来制造气氛,牵引情绪,即使知道典故的出处,也很难搞清楚他到底要说什么。《锦瑟》就是诗人无题诗的代表,诗意朦胧,晦涩难懂。历来对这首诗的鉴赏颇多,但总不能完全解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引导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诗歌,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和艺术创作特点。 2、学习从宏观上把握诗歌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 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歌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特点。 2、理解李商隐诗歌的多种解法。 情感目标:品味诗人独特的人生际遇。 【教学重点】训练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歌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李商隐诗歌的多种解法。 【教学方法】研读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名句填空(多媒体课件展示) ①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②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③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些诗句都是千古传诵的名句,难怪同学们都耳熟能详。这些诗句均是出自朦胧诗人李商隐之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朦胧诗的代表作—《锦瑟》。 二、作者简介(多媒体课件展示)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的推荐,得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三、整体感知 1、听音频范读,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标出停顿。 2、学生齐读,读准字音和停顿。 3、请一位学生朗读,读出感情。(读完后教师要做评价和指导) 通过三遍朗读,我们了解到这是一首饱含深情的抒情诗,但究竟写的是什么,依然不是很清晰。想要准确把握诗歌情感,从诗人的生平和诗作的创作背景入手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 四、背景介绍(一代情种——李商隐) 很多人称李商隐为情种,这和他丰富曲折的感情经历密切相关。

《锦瑟》课堂教学实录5篇

《锦瑟》课堂教学实录5篇 《锦瑟》课堂教学实录1 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代诗歌浩如烟海,其中的名诗佳句多如繁星.人们也许并不知道它们出 自何人之手,却能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传诵.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完成下面的诗 句对接. 资料链接——名诗对接. ①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②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③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你能说出这些诗句的作者是谁吗?(李商隐) 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李商隐的代表作《锦瑟》. 二.了解作者 学生就自己搜集的关于李商隐的资料进行交流.教师对学生交流结果予以梳理,指导学生学会搜集信息.筛选信息.整理信息. 李商隐,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他年轻时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背恩负德.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 品.46岁时死在荥阳.李商隐的诗歌,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托古讽今的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 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他的诗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 风格婉转缠绵.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浓重,用典过多,隐晦难解.有《李义山诗集》. 三.赏析《锦瑟》 (一)教你方法:学诗三步走 读: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悟:感受形象,体味意境. 品:咀嚼涵泳,品味语言. (二)诵读诗歌,初步感知. 1.请两名同学诵读诗歌,老师及其他同学指出其诵读的不足或错误. 听朗读录音. 2.学生听读,在听读中把握诵读节奏,感受诗的韵律,体味诗的意境. 3.学生结合注释译读诗歌,了解诗歌内容,理解诗歌主旨. (三)感悟诗意,理解主旨. 引导:我想大家在读的过程中一定有所感悟,现在就请同学们来谈谈你从这首 诗中读懂了什么.你从诗中捕捉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可就全诗内容谈,也可就其 中一字一句给你的感受来谈. 1.学生交流阅读感悟,教师予以引导点评. 【参考】〝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看到眼前锦瑟上的一弦一柱,就仿佛看到自己曾经有过的灿烂岁月.花样年华,这些可都是真情的付出,热血的 凝铸.可恨可叹的是这些辉煌已成为过去,并且是如此短暂──单单是〝五十弦〞,为什么单单是〝五十弦〞呢?难道就没有别的什么可以选择了吗?诗人以〝锦瑟〞喻美好的〝华年〞,以〝思〞引发〝无端〞之问,一上来就开门见山,点出自己对 人生价值的深深思考. 【参考】〝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对人生终极价值的思考不唯我独有:有着〝鲲展翅九万里〞远大志向的庄子,在梦中也不忘记对这个问题的探索,以致于梦生蝶翅,己蝶难辩;贵为人主的望帝死后仍化作嗓子出血也要叫个不停的杜鹃鸟,来诉说自己心中的疑惑.〝蝴蝶梦迷〞着〝晓〞字指明,使原本自迷自恋 或徘徊彷徨之意转为富于幻想之境,是盼望旭日东升照亮自己的人生之路;〝杜鹃心托〞依〝春〞字点破,使旧有的怨恨怅惘之情化出勃勃生机之感,是希望春光永驻激励自己向前搏击奋斗. 【参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沧海中的珍珠只有在明月之夜,才能流下晶莹的泪花;蓝田下的美玉只有在日暖之时,才能升腾飘逸的烟霞.物犹 如此,人当如是.〝沧海月明〞与〝蓝田日暖〞优美意境的创设,不仅仅是诗人精

李商隐锦瑟板书教案

李商隐锦瑟板书教案 篇一:《锦瑟》教案 《锦瑟》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锦瑟》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李商隐及其诗歌;了解重点字词含义,理清文章思路;熟读诗句并尝试背诵。教学重点:了解李商隐及其诗歌。教学难点:了解重点字词含义,理清文章思路。 教具准备 教材、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提问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欣赏教学法等综合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国古代有很多著名诗句,现在就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诗句对接。 资料链接——名诗对接。(PPT) ①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②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③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同学们,你能说出这些诗句的作者是谁吗?(李商隐)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李商隐的代表作《锦瑟》。 二、知识积累 了解作者及其诗歌(PPT) 那写出这些优美诗歌的诗人有着怎样的一生呢,哪位同学能简单介绍一下?(由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李商隐,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他年轻时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背恩负德。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46岁时死在荥阳。 李商隐现存诗歌600多首,内容涉及比较广泛。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托古讽今的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他的诗“比兴”取法《诗经》,“美人香草”效仿《离骚》,深厚沉郁得于杜甫诗歌的精髓,绚丽的想象、用语,则直接受益于李贺。诗中善用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通过想象、联想和象征构成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李商隐的诗歌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风格婉转缠绵。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浓重,用典过多,隐晦难解。有《李义山诗集》。 三、初步赏析《锦瑟》

锦瑟教案一等奖

锦瑟教案一等奖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幼儿教案、小学教案、中学教案、教学活动、评语、寄语、发言稿、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elementary school lesson plans, middle school lesson plans, teaching activities, comments, messages, speech drafts, work plans, work summary, experience,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锦瑟教案小结

锦瑟教案小结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幼儿教案、小学教案、中学教案、教学活动、评语、寄语、发言稿、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elementary school lesson plans, middle school lesson plans, teaching activities, comments, messages, speech drafts, work plans, work summary, experience,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锦瑟》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锦瑟》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锦瑟》教案教学设计1 《锦瑟》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锦瑟》的艺术与人文价值,体验它的内涵及情感抒发。 2.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古诗词的写作手法和表现手段。 二、教学过程: 1. 首先,教师分享音乐家钟离汉的《锦瑟》乐曲,引导学生感受曲调及旋律所表达的情感。 2. 介绍诗人李商隐的生平及创作背景,向学生阐述《锦瑟》的主旨。 3. 对比《瑶枝词》及《蝶恋花》等古诗词,解答学生对古诗词不透彻的疑问。 4. 解读《锦瑟》: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觉来眉尽欲归何处?恨有年年绿叶空。 教师带领学生对各句词意理解,注释词汇及名句,对情感抒发进行分析。 5. 以《锦瑟》为范例,通过讲授诗歌写作三要素:格律、意象与意境,向学生介绍诗歌主题的表现方法及方法。 6. 给予学生时间,让他们分别自行分析一个已知的古代诗词中的格律、意象与意境,并流畅地朗读它。 7. 为锦瑟的翻译提供一个基本框架,引导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特点和古代文学的精髓。 三、教学后记: 《锦瑟》是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之一,它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文化内涵,是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载体,也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本教案中的教学设计为我国古诗词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平台,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欣赏古诗词

的意义。此外,教学设计也增强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他们的文化水平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得到了对中国文化传统和古代文学的深刻理解和欣赏。通过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以及他的代表作品《锦瑟》,学生学会了如何解读一首古诗词,理解其格律、意象和意境,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通过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到了中华优秀文化的魅力,加深了对中国文化的认识。本教案的实施不仅仅是一次教学活动,更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和促进文化传承的有益尝试 《锦瑟》教案教学设计2 《锦瑟》教案教学设计 引言 《锦瑟》是唐代李商隐的一首名篇,描绘了作者在梦中梦中听到了琴声,往事历历在目,思绪万千,抒发了他对生命、爱情的理解和体味。本文针对《锦瑟》这首诗,从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和分析。 一、教学分析 1.教学对象:高一学生 2.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注重情感、知识、能力和人格培养。

《锦瑟》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

《锦瑟》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共3篇 《锦瑟》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1 《锦瑟》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在高一的语文必修三中,有一首关于古代音乐器乐的诗歌,它是李商隐的《锦瑟》。《锦瑟》这首诗歌是经典中的经典,具有非常高的文学赏析意义,同时它也是一首音乐教育的经典。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感受这首诗歌。 一、初始认知 在开始这一诗歌的学习之前,首先要让学生对李商隐相关的背景做一些了解。李商隐是唐代的著名文学家,他的诗歌以清丽脱俗,含蓄而深邃为特点,代表作有《夜泊牛渚怀古》、《无题》等。然后,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文中出现的锦瑟的相关知识。锦瑟是我国古代乐器之一,它由木制琴身、龙首琴头、八根弦和多种别针组成,具有清脆嘹亮的音色。 二、学习重点 针对这首诗歌的学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进行: 1. 诗歌背景。

《锦瑟》讲述了一位女子思念已久的丈夫不归,自己怀育身孕而又寂寞孤单的心情。诗歌描述了她因此弹奏着自己的锦瑟,但是她的琴音却没有了过去那么凄婉动人。学生们要认真品读这首诗歌,理解文中描述的情感,然后通过创作画面或者图片的方式将这种情感表现出来。 2. 人物塑造。 我们需要从教学上分析诗文的特征,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丰富学生的心理,使他们更好地知道如何赏析文学作品。在李商隐的《锦瑟》中,人物呈现出一种伤感、爱情、孤寂的情绪。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人物描写,描绘女子处理问题的方法,性格特点的揭示等等,让学生对这位女子有更全面的理解。 3. 音乐元素的挖掘。 诗歌背景传达了锦瑟中音乐元素的核心,以及锦瑟所表现的情感,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多个角度引导学生挖掘音乐元素。例如,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把握韵律,品味特殊语言结构,这些都与音乐因素密切相关。通过对音乐元素的深度挖掘,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锦瑟的意义。 三、教学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教学策略,例如:

《锦瑟》教案

《锦瑟》教案 《锦瑟》教案汇总五篇 《锦瑟》教案篇1 教学目的要求: 1、知识目标:了解这两首诗歌的内容,这里包括所描绘的景(意象)等。 2、能力目标:掌握诗歌表达的主要表现手法等,学会鉴赏诗歌中的名句等,背诵这两首诗歌。 3、思想感情和价值观目标:体会这两首诗歌作者各自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诗歌表达的主要表现手法等,学会鉴赏诗歌中的名句等,背诵这两首诗歌。 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教师渗透一定的诗歌鉴赏的方法,让学生自己从方法中提升能力培养。 教学过程: 一、《登高》 (一)、题解 杜甫诗以律诗见长,《登高》便成了杜甫的一首最有名的七言律诗。此诗是作者在代宗大历二年(767)九月重阳节登高时所作。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重阳登高无心游赏,触景伤怀,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感慨。 (二)、学生自读感悟 1、自读全诗 2、根据注脚,解读诗歌的内容与结构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重在写景,以天、风、沙、渚、猿啸、鸟飞、落木、江水构图; 后四句依景抒情,写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忧国伤时的感情。

3、思考情景间的联系,感悟沉郁顿挫的美学风格。 (1)、前四句所绘的秋景图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溶铸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是一幅凄凉的秋景图。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使人顿生悲情;接着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一种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自然而生,尤其是“无边、不尽”,透出其沉郁悲凉,不仅写出了空间的广漠,更强调无处不含悲秋之气。 (2)、后四句的所思所感,是如何内化为整个民族的苦难与艰辛的? 明确:第三联从时空着笔。由异乡飘泊到生病残生,“万里、百年”呼应上联的“无边、不尽”,使悲秋具体而沉痛。第四联从白发日多写到护病断饮,使人联想到潦倒不堪的根源是时世的艰难。这样,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4、鉴赏对仗工整的形式美。 (1)、请同学以诗中的某一联为例,研讨对仗工整的形式美。 明确:例句:首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对,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对仗极其工整。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全诗八句皆对,显出工整有致的形式美。) (2)、比较阅读感悟与王维的《山居秋暝》比较,感悟两位诗人不同的风格特征。 王维之《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明确:两诗均以“秋景”为描写对象,但景物特点、绘景方式、抒情方式等有较大差异。王维把山间秋天的月夜写得那么宁静而又富有生气。松间明月,石上清泉,晚归浣女,泛舟渔人等等,都给人带入诗一般的境界,都描绘得十分生动形象。全诗的语言清丽。诗人把秋天写得很清新迷人,一反悲秋的格调。而杜诗则相反。(分析略) 5、译诗

《锦瑟》教案

《锦瑟》教案 《锦瑟》教案汇编五篇 《锦瑟》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写意的几种常用方法; 2、理解内部结构; 3、理解李商隐诗歌的多种解法。 [教学重点] 掌握诗歌的基本的鉴赏方法:品味诗歌的形象。 [教学难点] 对本诗内部结构和思路的理解。 [教学方法] 译写法,点读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近人梁启超读李商隐,值得我等深刻体会。他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饮冰室文集・中国韵文内所表现的情感》) 解说:凡读过此诗,并稍稍了解李商隐生平者,无一不在煞费心思,绞尽脑汁,希望能从这首诗中更多地发现诗人,更深地理解诗人。于是,这首《锦瑟》便成为中国诗歌史上“斯芬克思之谜”。 二、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的推荐,得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三、对这首诗的多种理解: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李商隐的诗风跟白居易截然相反,白居易的诗妇孺皆懂,而李商隐的诗虽好学深思之人读来也很费力,特别是他的无题诗,大多有一种朦胧的境界,不易得到确切的解释。尽管如此,如果单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来读,它又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这首诗虽题为《锦瑟》,但并非咏物,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罢了,所以也要算做一首无题诗,解读极为不易。 四、常见的几种理解: 1、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 2、亡妻的深情悼念; 3、作者的自伤。 五、分析第一种理解: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 [对全诗进行大意解说] 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这用的是民歌的起兴手法。大意是一晃年已半百,回首当年,一言难尽,感慨万千。 颔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此联紧承上文“思华年”一语,写诗人回忆中的感受。出句用庄周梦为蝴蝶事,似乎有这样的意思:昔日的理想和情思是那样美好,在回忆中又是如此真切,的确使人迷恋,致使诗人觉得它才是真实的存在,而眼下的困顿状况只不过是一场梦。但又可以反过来理解:如果眼下的困顿状况是真,则昔日美好的理想和情思岂不成了虚幻的梦?这真是“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诗人已经完全陷入一种迷惘的境界之中了。对句用望帝魂化杜鹃事,则似乎表明了诗人对“华年”的一往情深,即无论是梦是真,他都不会让自己的“春心”(也就是他的美好理想和情思)自生自灭,即使他死去,也要像望帝那样借杜鹃的啼声唱出自己的悲哀。这两句各用一事,而衔接得如此自然,如出一意,也反映了诗人用典的工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