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有机化学实验报告总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大学生有机化学实验报告总结

大学生有机化学实验报告总结

导言

有机化学是大学化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课程,实验是有机化学学习

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我们可以亲自操作化学实验装置,观察反应现象,加深对有机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为了加强实验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实验

操作和实验设计能力,我们在此次实验中进行了一系列有机化学实验,并撰写

了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加深对有机化合物结构、性质和反应的理解,培养

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数据分析能力。

一、实验背景

本次实验以有机合成为主线,试验的合成目标是合成一种具有特定结构和

性质的有机化合物。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纯

化方法和表征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实验准备

在进行实验之前,我们通过文献查阅和资料整理,了解了实验所需试剂和

设备的性质和用途,并对实验操作流程进行了规划。

2.实验操作

第1页/共3页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实验中,我们首先按照实验操作要求,精确称取所需试剂,并在适当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完成后,我们通过结晶、过滤、洗涤等操作对产物进行纯化。

3.数据分析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记录了实验操作和观察到的现象,并按照实验报告要求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通过数据的比对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反应的效率和产物的纯度,从而评估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

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地合成了目标化合物,并通过相关实验数据对合成的产物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所采用的合成方法和条件下,我们获得了高纯度的产物,并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合成反应的选择和优化、产物的纯化和结构表征等方面都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改进。通过和同学们的讨论和老师的指导,我们逐渐完善了实验操作技能,并对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学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四、实验总结与展望

通过此次有机化学实验,我们加深了对有机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通过与同学们共同探讨和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我们培养了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有机化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理论知识只是基础,只有通过实验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开展实验,加强实验操作和实验设计的能力。同时,我们也期望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能够继续深入研究有机化学,并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工作中。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在有机化学实验中,实验报告是总结和经验的重要记录。通过撰写实验报告,我们不仅能够总结实验的目的、内容和结果,还能够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总之,通过此次有机化学实验,我们不仅掌握了实验操作技能,还培养了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的能力。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为将来的学习和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3页/共3页

有机化学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一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 1、使学生明白进入有机化学实验学习,必须阅读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的内容及安全实验是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 2、仪器的清点和玻璃仪器的清洗、安装。 教学内容: 一、实验室的安全、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1、实验室的一般注意事项 2、火灾、爆炸、中毒及触电事故的预防 3、事故的处理和急救 二、有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设备和应用范围 1、玻璃仪器 2、金属用具 3、其它仪器设备 三、有机实验常用装置的安装练习 1、回流装置 2、蒸馏装置 3、气体吸收装置 4、搅拌装置 四、仪器的清洗、干燥和塞子的配置 1、仪器的清洗 2、仪器的干燥 3、塞子的配置和钻孔 五、实验预习、记录和实验报告 六、实验产率的计算 实验二萃取和洗涤 实验目的: 1、学习萃取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学习分液漏斗的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 萃取和洗涤是利用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来进行分离的操作。萃取和洗涤在原理上是一样的,只是目的不同。从混合物中抽取的物质,如果是我们需要的,这种操作叫做

萃取或提取;如果是我们不要的,这种操作叫做洗涤。

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两种不互溶(或微溶)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比的不同 来达到分离、提取或纯化目的的一种操作。 实验仪器及药品: 仪器:分液漏斗、试管 药品:0.01%I2—CCl4溶液、1%KI—H2O溶液 实验操作步骤:(本次实验为间歇多次萃取操作) 一、多次萃取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1、选择容积较液体体积大一倍以上的分液漏斗,把活塞擦干,在活塞上 均匀涂上一层润滑脂,使润滑脂均匀分布,看上去透明即可。 2、检查分液漏斗的顶塞与活塞处是否渗漏(用水检验),确认不漏水时方可使用。 3、将被萃取液和萃取剂依次从上口倒入漏斗中,塞紧顶塞(顶塞不能涂润滑脂)。 4、取下分液漏斗,并前后振荡,然后再将漏斗放回铁圈中静置。 5、待两层液体完全分开后,打开顶塞,再将下层液体自活塞放出至接受瓶: 6、将所有的萃取液合并,加入过量的干燥剂干燥。 7、然后蒸去溶剂,根据化合物的性质利用蒸馏、重结晶等方法纯化。 本次实验成败关键: 1、分液漏斗的使用方法正确(包括振摇、“放气”、静置、分液等操作) 2、准确判断萃取液与被萃取液的上下层关系 安全事项:CCl4蒸气对人体有伤害,请注意安全。 萃取实验:(用KI—H2O溶液从I2—CCl4溶液中萃取I2) 1、一次萃取 (1)准确量取10ml0.01%的I2—CCl4溶液,放入分液漏斗中,再加入40ml1%KI—H2O溶液进行萃取操作,分去KI—H2O溶液层,取I2—CCl4层3ml于编号为1的试管中备用。 (2)准确量取10ml0.01%的I2—CCl4溶液,放入分液漏斗中,再加入20ml1%KI—H2O溶液进行萃取操作,分去KI—H2O溶液层,取I2—CCl4层3ml于编号为2的试管中备用。 2、多次萃取 取10ml0.01%的I2—CCl4溶液分别每次用20ml1%KI—H2O溶液进行二次萃取操作,分离后,取经二次萃取后的I2—CCl4层3ml于编号为3的试管中备用。 3、完成下列工作 (1)将盛有3ml0.01%的I2—CCl4溶液的试管(编号为4)分别与编号为1、2、3的试管的颜色进行比较,写出结果。 (2)通过比较总结所用萃取剂量、萃取次数与萃取效应的关系。 实验三蒸馏练习 实验目的: 1、了解蒸馏和测定沸点的意义; 2、掌握圆底烧瓶、直型冷凝管、蒸馏头、真空接受器、锥型瓶等的正确使用方法,初步掌握蒸馏装置的装配和拆卸技能;3、握正确进行蒸馏、分馏操作和的要领和方法。 实验原理:纯粹的液体有机化合物在一定的压力下具有一定的沸点,利用有机化合物沸点不同可将不同的化合物分离。 实验装置:(见图)

高等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对甲氧基肉桂酸的合成 张玲玲6130601012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分析化学一、目的 1.掌握丙二酸常用合成方法 2.熟悉各种基本操作 二、原理 三、实验装置 四、步骤及现象

五、数据记录 对甲氧基肉桂酸的实际质量:9.3g 理论质量:18.3g 产率:9.3/18.3=50.82% 对甲基肉桂酸的熔点:160.2-178.5 六、思考题 (1)丙二酸二乙酯与茴香醛反应也可制备对甲氧基肉桂酸,且丙二酸二乙酯的价格较丙二酸低,但工厂仍然优选丙二酸为原料,试用有机化学反应基本原理解释之。 答:该反应是丙二酸的α—H进攻茴香醛的醛基,生成羟基后脱水消除成碳碳双键。由于丙二酸二乙酯中两个乙基具有诱导效应,使得亚甲基上的氢不及丙二酸上亚甲基的氢的活性大,即丙二酸亚甲基上的氢更容易进攻羰基上的氧。 (2)如果体系中不加入哌啶,该反应也能够进行,但是反应速度稍慢,试用有机化学基本原理解释并用反应机理式表示哌啶在反应中的催化作用。 答:哌啶分子提供氢原子的能力较强,可通过提供氢来引发反应,使反应速度加快。哌啶环上的氮原子有一对未共用电子对处于sp2杂化轨道上,因它不参与共轭而能与H+结合,所以具有弱碱性,易夺取丙二酸中间碳上的氢离子而形成碳负离子,碳负离子再去进攻茴香醛羰基上的碳正离子。而哌啶是六氢吡啶,不含有双键,性质与脂肪族仲胺相似,N上也存在一对未共用电子对,再综合烃基的给电子效应,碱性增强,夺取质子的能力增强,所以,加入哌啶后可明显加速反应。 七、实验小结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对甲氧基肉桂酸的合成方法。并进一步巩固了冷凝回流、常压蒸馏等基本操作。在查找实验文献的过程中也学习了如何去筛选有用信息等技能。

有机化学实验心得体会范文(精选2篇)

有机化学实验心得体会 有机化学实验心得体会范文(精选2篇) 我们有一些启发后,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机化学实验心得体会范文(精选2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有机化学实验心得体会1 分析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分析化学实验课的任务是使我们进一步加深对分析化学基本理论的理解。正确掌握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和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将来从事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化学的魅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源泉,更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分析化学实验的意义在于以下几点:首先,分析化学实验能提高学习的兴趣。其次,分析化学实验能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最后,实验能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 大一暑期实践期间,我曾随学院学生科协进行了北京市城区饮用水水质调查。那次活动是我第一次比较系统的作分析化学实验,以下借用几段我对于那次活动的总结。 活动的目的除了在于培养科协成员的分析化学试验能力外,还使成员体验了比较正规的科研项目的步骤——讨论、立题、取样、分析……通过这次活动,科协成员面对涉及外专业或目前学术水平难以达到的课题时,将更有能力与信心运筹帷幄。调查是学生科协的传统活动——化学实验技能竞赛的拓展。化学实验技能有机的溶于调查的水硬测量阶段,使单纯的实验提升到科研的高度。 从调查的取样阶段开始,全体成员充分参与到活动当中。取样的范围是北京市城八区居民的饮用水。原则上每个城区两个水样。我被分配采集一个朝阳区的水样。朝阳区是北京的大区,我选取的社区是

有机化学实验心得体会范文(精选2篇)

有机化学实验心得体会范文(精选2篇) 有机化学实验心得体会范文(精选2篇) 我们有一些启发后,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机化学实验心得体会范文(精选2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有机化学实验心得体会1 分析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分析化学实验课的任务是使我们进一步加深对分析化学基本理论的理解。正确掌握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和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将来从事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化学的魅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源泉,更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分析化学实验的意义在于以下几点:首先,分析化学实验能提高学习的兴趣。其次,分析化学实验能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最后,实验能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 大一暑期实践期间,我曾随学院学生科协进行了北京市城区饮用水水质调查。那次活动是我第一次比较系统的作分析化学实验,以下借用几段我对于那次活动的总结。 活动的目的除了在于培养科协成员的分析化学试验能力外,还使成员体验了比较正规的科研项目的步骤——讨论、立题、取样、分析……通过这次活动,科协成员面对涉及外专业或目前学术水平难以达到的课题时,将更有能力与信心运筹帷幄。调查是学生科协的传统活动——化学实验技能竞赛的拓展。化学实验技能有机的溶于调查的水硬测量阶段,使单纯的实验提升到科研的高度。 从调查的取样阶段开始,全体成员充分参与到活动当中。取样的范围是北京市城八区居民的饮用水。原则上每个城区两个水样。我被分配采集一个朝阳区的水样。朝阳区是北京的大区,我选取的社区是

有机化学实验蒸馏实验报告

有机化学实验蒸馏实验报告 有机化学实验蒸馏实验报告 引言: 有机化学实验是化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实践课程,通过实验掌握有机化合物 的合成、分离和鉴定等基本技术。蒸馏是有机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分离技术,通过利用不同物质的沸点差异,实现对混合物的分离。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蒸馏 法分离和纯化混合物,加深对蒸馏原理和操作的理解。 实验方法: 1. 实验仪器与试剂准备 本次实验所需仪器包括蒸馏装置、温度计、冷却器等。试剂方面,我们选择了 混合物A和混合物B作为待分离的样品。 2. 实验步骤 首先,将混合物A倒入蒸馏烧瓶中,装好蒸馏装置,并将温度计插入烧瓶中。 然后,用加热器逐渐升温,观察温度变化。当温度稳定在某一数值时,开始采 集收集液体。 3. 收集液体 通过冷却器将蒸馏出的液体冷却,并收集于试管中。由于混合物A中含有两种 不同沸点的成分,因此在收集液体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温度变化及时更换试管。 实验结果与讨论: 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地将混合物A分离成两个组分。通过观察温度的变化,我 们发现在开始升温时,温度迅速上升,达到一个平台后保持稳定。这是因为混 合物A中的低沸点组分首先蒸发出来,导致温度上升,而高沸点组分则在较高

温度时才开始蒸发。 在收集液体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试管中的液体逐渐变清澈,呈现出纯净的状态。这说明我们成功地将混合物中的杂质分离出去,得到了纯净的有机物。 实验中还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混合物A中的两个组分沸点相差较大,因此在收集液体时需要及时更换试管,以免混合两个组分。另外,温度的稳定性也是实验成功的关键,需要控制好加热器的火候,避免温度波动过大。 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利用蒸馏法将混合物A分离成两个组分,并得到了纯净的有机物。实验结果验证了蒸馏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加深了我们对蒸馏原理和操作的理解。 在实际应用中,蒸馏法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等领域,用于分离和纯化各种有机物。通过掌握蒸馏技术,我们可以更好地处理和利用有机化合物,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生产提供有力支持。 总结: 有机化学实验中的蒸馏实验是一项重要的实践内容,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蒸馏原理和操作技术,并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分离和纯化方法。在实验中,我们需要注意温度的稳定性和试管的更换,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蒸馏法在化工和制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蒸馏技术,为相关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大学实验总结(通用5篇)

大学实验总结(通用5篇) 大学实验总结(通用5篇) 总结是对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等方面情况进行评价与描述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帮我们理顺知识结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那么总结应该包括什么内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实验总结(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学实验总结1 物理作为一门实验学科,理论源于实验,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回归实验。通过基础物理实验的学习实践,我们增长了理论知识,提高了操作技能,避免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将从课本上学到的抽象的理论知识同实验操作的具体时间相结合,使理论得到落实和检验,也使实验现象得到升华成为理论。 物理实验是一门说难也难,说易也易的学科。其实,“难者不会,会者不难”。要想做好物理实验,个人认为在实验过程中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拿这个“分光仪”实验来说:对于这个之前没有接触过的实验内容和实验仪器,必须得在实验前真正的预习好实验,把握好实验重点,弄清楚实验的原理,搞清楚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实验中要用到的光学仪器分光仪构件还是比较复杂的,大大小小有30多个部件,实验中要调节的有一半以上,必须是在实验前,了解此仪器的构造、原理和调节方法,不要等到试验时手足无措。实验前熟练掌握分光仪的调节步骤和注意事项对实验而言,可以说是事半功倍的。 光学仪器第一步基本都是粗调,本实验粗调结果要求达到光轴与主轴垂直,平台平面与主轴垂直。调节望远镜调焦于无穷远时,必须达到’绿十字’与叉丝无视差,否则的话,实验可能不会出现象,或者后面测量时的数据误差会非常大。 除了具体操作外,实验过程中,还要遵守仪器操作规则,爱护实验仪器,精密仪器要轻拿轻放,光学仪器切记用手碰触光学表面。做完实验之后一定要整理好实验器材,本实验的钠光灯要及时关掉,电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心得5篇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心得5篇 _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心得1_ 有机化学是高等学校化工专业的必修课,要想学好有机化学,首先,要认真读书,读懂书上的定义,只有明白了定义才是解决以后所有问题的关键.其次,就我个人 而言,我喜欢读完书之后做笔记,就是把书上的知识有条理的自己整理在本子上, 记住方程式是重中之重,而且有机化学的方程式比较复杂,副产物多,而且在不同 条件下产物不同,主要应记住特征反应以及重要反应条件.再就是整理网络图,就 是有什么能氧化或还原成什么,这样让知识点成为知识面,方便在做推断题的时候能更好更快的推出产物. 想学好一门课程,死记硬背是肯定不行的.中学化学的知识比较散杂,要记的东西很多.例如:反应的颜色变化.沉淀的颜色.反应方程式等,这些都很重要,容易在推断题中出现.但是这些内容在教材上没有说明其原理,你就可以利用网络查询资料简单了解原理来帮助记忆.你还可以查找一些有关化学史的资料,了解一些物质的发现过程或者一些化学家的资料来培养兴趣,有了兴趣才能学好知识. 学习过程中,老师的授课很重要,所以上课不可以不听,即使对老师不满意也要认真听讲.根据老师讲的内容作适当的笔记,但是记住,不可以老师讲什么记什么,那样对学习没有任何好处,只会浪费上课的时间. 要定期整理笔记,对笔记进行删剔与补充.在阶段考试前将笔记拿出来看,对不扎 实的知识夯实.而且要将新旧知识穿线,不要让知识结构发生断层. 要重新学习已经学过的东西,首先你要知道老师对这部分知识进行的怎样的补充,所以建议你借鉴同学的笔记,不要只看教材.在学新知识时,遇到问题要马上解决,因为你遇到的问题很可能是因为你对旧知识不了解所产生的.多背,多练习,多总结. 学有机化学要及时地对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加以归纳与总结.比如:碳的四价键原理,抓住烷.烯.炔.苯等等的官能团,官能团思想是有机化学的重要学习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各类有机反应,学习时切记主要反应记牢;.完成一定量的习题,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报告1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肉桂酸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2.掌握水蒸气蒸馏的原理、用处和操作; 3.学习并掌握固体有机化合物的提纯方法:脱色、重结晶。 二、实验原理 1.用苯甲醛和乙酸酐作原料,发生Perkin反应,反应式为: 2.反应机理如下:乙酸肝在弱碱作用下打掉一个H,形成CH3COOCOCH2-, 三、主要试剂及物理性质 1.主要药品:无水碳酸钾、苯甲醛、乙酸酐、氢氧化钠水溶液、1:1盐酸、活性炭 2.物理性质 主要试剂的物理性质:名称苯甲醛分子量106.12熔点/℃-26沸点/℃179外观与性状纯品为无色液体;工业品为无色至淡黄色液体;有苦杏仁气味乙酸酐肉桂酸102.09148.17-73.1133138.6300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气味;其蒸气为催泪毒气白色至淡黄色粉末;微有桂皮香气 四、试剂用量规格 试剂用量 试剂理论用量 苯甲醛5.0ml乙酸酐14.0ml无水碳酸钾7.00g10%NaOH40.0ml 盐酸40.0ml五、仪器装置 1.仪器:150ml三口烧瓶、500ml烧杯、玻璃棒、量筒、200℃

温度计、直形冷凝管、电磁炉、球形冷凝管、表面皿、滤纸、布氏漏斗、吸滤瓶、锥形瓶2.装置: 图1.制备肉桂酸的反应装置图2.水蒸气蒸馏装置 六、实验步骤及现象 实验步骤及现象时间步骤将7.00g无水碳酸钾、14.5ml乙酸酐和5.0ml苯甲醛依次加入150ml三口烧瓶中摇匀现象烧瓶底部有白色颗粒状固体,上部液体无色透明加热后有气泡产生,白色颗粒状固体13:33加热至微沸后调解电炉高度使近距离加热回流30~45min逐渐溶解,由奶黄色逐渐变为淡黄色,并出现一定的浅黄色泡沫,随着加热泡沫逐渐变为红棕色液体,表面有一层油状物冷却到100℃以下,再加入40ml14:07水浸泡用玻璃棒搅拌、轻压底部固体14:15搭好水蒸气蒸馏装置,对蒸气发随着冷却温度的降低,烧瓶底部逐渐产生越来越多的固体;随着玻璃棒的搅拌,固体颗粒减小,液体变黏稠烧瓶底部物质开始逐渐溶解,表面的生器进行加热,待蒸气稳定后在通入烧瓶中液面下开始蒸气蒸馏;待检测馏出物中无油滴后停止蒸馏将烧瓶冷却,再把其中的物质移至500ml烧杯中,用NaOH水溶液清洗烧瓶,并把剩余的NaOH溶液也加入烧杯中,搅拌使肉桂酸溶解,再加入90.0ml水和0.50g活性炭加热至沸腾趁热过滤,移至500ml烧杯冷却至室温后,边搅拌边加入1:1盐酸调节溶液至酸性量油层逐渐融化;溶液由橘红色变为浅黄色加入活性炭后液体变为黑色抽滤后滤液是透明的,加入盐酸后变为乳白色液体冷水冷却结晶完全后过滤,再称烧杯中有白色颗粒出现,抽滤后为白色固体;称重得m=6.56g实验数据记录 七、实验结果 苯甲醛 5.0ml乙酸酐14.5ml无水碳酸钾7.00ml10%NaOH40.0ml活性炭0.14g1:1盐酸40.0ml表面皿30.20g 表面皿+成品36.76g试剂实际用量成品 6.56g理论产量:0.05x148.17=7.41g实际产量:6.56g 产率:6.56/7.4xx100%=88.53% 八、实验讨论

有机化学乙酸乙酯制备实验报告[推荐五篇]

有机化学乙酸乙酯制备实验报告[推荐五篇] 第一篇:有机化学乙酸乙酯制备实验报告 实验五: 实验名称 乙酸乙酯制备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酯化反应原理,以及由乙酸和乙醇制备乙酸乙酯的方法; (2)学会回流反应装置的搭制方法; (3)复习蒸馏、分液漏斗的使用、液体的洗涤、干燥等基本操作。 二反应式(或实验原理) 本实验用冰醋酸和乙醇为原料,采用乙醇过量、利用浓硫酸的吸水作用使反应顺利迚行。 除生成乙酸乙酯的主反应外,还有生成乙醚等的副反应。 三实验装置图 四实验步骤流程装置在 100 mL 圆底烧瓶中加入 14.3 mL 冰醋酸、23.0 mL95%乙醇,在摇动下慢慢加入 7.5 mL 浓硫酸,混合均匀后加入几粒沸石,装上回流冷凝管,通入冷凝水,如图4-14-1-a。反应水浴上加热至沸,回流 0.5 h。 稍冷后改为简单蒸馏装置,如图4-14-1-b,加入几粒沸石,在水浴上加热蒸馏,直至丌再有馏出物为止,得粗乙酸乙酯。 首次蒸出的粗制品常夹杂有少量未作用的乙酸、乙醇以及副产物乙醚、亚硫酸等,洗涤干燥等操作就是为了除去这些杂质。洗涤(1)在摇动下慢慢向粗产物中加入饱和碳酸钠(Na2CO3)水溶液,除去酸,此步要求比较缓慢,注意摇动不放气,随后放入分液漏斗中放出下面的水层,有机相用蓝色石蕊试纸检验至丌变色(酸性呈红色)为止,也可用 pH 试纸检验。 放气是为了避免因产生 CO2 气体导致分液漏斗内压力过大。因为有以下反应产生: CH3COOH+Na2CO3→CH3COONa+CO2↑+H2O

H2SO4+Na2CO3→Na2SO4+CO2↑+H2O (2)有机相再加10.0 mL 饱和食盐水(NaCl)洗涤,用以除去剩余的碳酸钠,否则不下步洗涤所用的 CaCl2 反应生成 CaCO3 沉淀。 注意:丌用水代替,以减少酯在其中的溶解度(每 17 份水溶解 1 份乙酸乙酯)。 (3)最后每次用 10.0 mL 的氯化钙(CaCl2)洗涤两次,以除去残余的醇。干燥将酯层放入干燥的锥形瓶中,加入 2~3 g 左右的无水K2CO3/MgSO4 干燥(分别不水结合生成K2CO3·2H2O、MgSO4·7H2O 而达到除水干燥之目的),塞上橡皮塞,放置 30 min,期间要求间歇振荡。蒸馏蒸馏装置如图4-14-1-c 所示,实验前提前干燥。把干燥后的粗乙酸乙酯滤入50 mL 烧瓶中,水浴蒸馏,收集73~80 ℃的馏分。称量,通过折光率判断其纯度。 纯粹乙酸乙酯具有果香味的无色液体,沸点77.06 ℃,d 2040.901,折光率 20 nD 1.3727。理论产量:0.25 mol,22 g 五实验记录 实验日期时间步 骤现 象备注 13:30 13:45 13:55 安装反应装置 圆底烧瓶中加入 14.3ml 冰醋酸、23ml 95%乙醇,在摇动中慢慢加入 7.5ml 浓硫酸 加入沸石,装上回流冷凝管,水浴加热 所用试剂均为无色液体,混合后仍为无色,放热 14:50 沸腾回流 0.5h,稍冷 烧瓶内液体无色 15:00 加入沸石,改为蒸馏装置,水浴加热蒸馏

大学生有机化学实验报告总结(4篇)

大学生有机化学实验报告总结(4篇) 大学生有机化学实验报告总结(一) 分析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分析化学实验课的任务是使我们进一步加深对分析化学基本理论的理解。正确掌握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和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将来从事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化学的魅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源泉,更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分析化学实验的意义在于以下几点:首先,分析化学实验能提高学习的兴趣。其次,分析化学实验能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最后,实验能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 大一暑期实践期间,我曾随学院学生科协进行了北京市城区饮用水水质调查。那次活动是我第一次比较系统的作分析化学实验,以下借用几段我对于那次活动的总结。 活动的目的除了在于培养科协成员的分析化学试验能力外,还使成员体验了比较正规的科研项目的步骤——讨论、立题、取样、分析。通过这次活动,科协成员面对涉及外专业或目前学术水平难以达到的课题时,将更有能力与信心运筹帷幄。调查是学生科协的传统活动——化学实验技能竞赛的拓展。化学实验技能有机的溶于调查的水硬测量阶段,使单纯的实验提升到科研的高度。

从调查的取样阶段开始,全体成员充分参与到活动当中。取样的范围是北京市城八区居民的饮用水。原则上每个城区两个水样。我被分配采集一个朝阳区的水样。朝阳区是北京的大区,我选取的社区是位于西大望路19号的新近开发的楼盘——金港国际。该地点处于泛CBD,也是近期入市的热门地点,我选取的社区定位是白领公寓,室内除有自来水外还有纯净水的管道以及完备的终水系统。我分别采集了该社区纯净水及自来水的水样各一份,以便比较。 实验阶段中,未学过分析化学的成员得以提前接触到一些高精密仪器,如分析天平。这为大一的同学今后的学习有较大的积极影响。虽然因实验仪器使用的不熟练使得失误的频繁发生,但由于活动参与者的认真态度,我们最终得到了较为准确的实验数据。我采集的两份水样中此社区的自来水水样的水硬水平于城区的自来水水样水硬平均水平相近。纯净水的水硬几乎是自来水的3倍,且PH呈弱酸性,证明该室供纯净水水样中含有较多的离子。由于实验条件以及专业知识的限制,我们无法将该水样中所含离子一一检验出来,但足以证明所谓的纯净水的水样并非如我们通常理解的纯净。由于水样的采集是入户进行,我们没能得到此纯净水水源处的水样。考虑到新房的管道可能还未经使用,水样受管道材质影响较大,此次采集到的不良水样并不能断定此纯净水水源的不纯净。 自第一次接触分析化学实验到现在,已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实践,我发现做好分析化学实验需要做到以下五点: 第一,要做好预习工作。实验前应认真阅读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所需的基本操作技术,明确实验目的,原理,任务,主要的操作步骤及有关事项,做到胸有成竹。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全12个有机实验完整版)总结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全12个有机实验完整版) 试验一蒸馏和沸点的测定 一、试验目的 1、熟悉蒸馏法分离混合物方法 2、掌握测定化合物沸点的方法 二、试验原理 1、微量法测定物质沸点原理。 2、蒸馏原理。 三、试验仪器及药品 圆底烧瓶、温度计、蒸馏头、冷凝器、尾接管、锥形瓶、电炉、加热套、量筒、烧杯、毛细管、橡皮圈、铁架台、沸石、氯仿、工业酒精 四.试验步骤 1、酒精的蒸馏 (1)加料取一干燥圆底烧瓶加入约50ml的工业酒精,并提前加入几颗沸石。 (2)加热加热前,先向冷却管中缓缓通入冷水,在打开电热套进行加热,慢慢增大火力使之沸腾,再调节火力,使温度恒定,收集馏分,量出乙醇的体积。 蒸馏装置图微量法测沸点 2、微量法测沸点 在一小试管中加入8-10滴氯仿,将毛细管开口端朝下,将试管贴于温度计的水银球旁,用橡皮圈束紧并浸入水中,缓缓加热,当温度达到沸点时,毛细管口处连续出泡,此时停止加热,注意观察温度,至最后一个气泡欲从开口处冒出而退回内管时即为沸点。 五、试验数据处理 六、思考题 1、蒸馏时,放入沸石为什么能防止暴沸?若加热后才发觉未加沸石,应怎样处理? 沸石表面不平整,可以产生气化中心,使溶液气化,沸腾时产生的气体比较均匀不易发生暴沸,如果忘记加入沸石,应该先停止加热,没有气泡产生时再补加沸石。 2、向冷凝管通水是由下而上,反过来效果会怎样?把橡皮管套进冷凝管侧管时,怎样才能防止折断其侧管? 冷凝管通水是由下而上,反过来不行。因为这样冷凝管不能充满水,由此可能带来两个后果:其一,气体的冷凝效果不好。 其二,冷凝管的内管可能炸裂。橡皮管套进冷凝管侧管时,可以先用水润滑,防止侧管被折

大学有机化学反应总结

有机化学 一、烯烃 1、卤化氢加成 (1) CH CH 2 R HX CH 3R X 【马氏规则】在不对称烯烃加成中,氢总是加在含碳较多的碳上。 【机理】 CH 2 C H 3+ CH 3 C H 3X + CH 3 C H 3 +H + CH 2 +C 3X + C H 3X 主 次 【本质】不对称烯烃的亲电加成总是生成较稳定的碳正离子中间体。 【注】碳正离子的重排 (2) CH CH 2 R CH 2CH 2 R Br HBr ROOR 【特点】反马氏规则 【机理】 自由基机理(略) 【注】过氧化物效应仅限于HBr 、对HCl 、HI 无效。 【本质】不对称烯烃加成时生成稳定的自由基中间体。 【例】 CH 2 C H 3Br CH CH 2Br C H 3CH + CH 3 C H 3HBr Br CH 3CH 2CH 2Br CH CH 3 C H 3 2、硼氢化—氧化 CH CH 2 R CH 2CH 2R OH 1)B 2H 62)H 2O 2/OH - 【特点】不对称烯烃经硼氢化—氧化得一反马氏加成的醇,加成是顺式的,并且不重排。 【机理】

CH 2C H 33H 32 3H 32 CH CH 2C H 3 2 CH CH=CH (CH 3CH 2CH 2)3 - H 3CH 2CH 2C 22CH 3 CH 2B O CH 2CH 2CH 3 H 3CH 2CH 2C 2CH 2CH 3 + O H - O H B - OC H 2CH 2CH 3CH 2CH 2CH 3 H 3CH 2CH 2B OC H 2CH 2CH 3 CH 2CH 2CH 3H 2CH 2CH 3 HOO -B(OCH 2CH 2CH 3)3 B(OCH 2CH 2CH 3)3 + 3NaOH 3NaOH 3HOC H 2CH 2CH 33 + Na 3BO 3 2 【例】 CH 3 1)BH 32)H 2O 2/OH -CH 3 H H OH 3、X 2加成 C C Br /CCl C C Br 【机理】 C C C C Br Br C Br +C C Br O H 2+ -H + C C Br O H

2021年中山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报告有机化学实验报告2

中山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报告有机化学实验报告2 中山大学工学院201*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有机化学》课程实验报告 姓名唐颖学号12312042成绩 日期同组姓名指导教师戴箭 实验名称丁香酚的提取和分离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丁香酚的提取、分离方法。 2、掌握水蒸气蒸馏、分液漏斗的液-液萃取等基本操作技术。二、仪器 直形冷凝管、10ml圆底烧瓶、微型蒸馒头、分液漏斗、长滴管、3ml离心管、10ml锥形瓶、5ml量筒、天平三、药品 丁香花蕾、乙酸乙酯、5%氢氧化钠、1:1盐酸溶液、PH试纸四、实验原理 五、实验步骤及数据记录 丁香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Syzygiumaromaticum(L.)Merr.et.Perry的花蕾,是一种常用的中药。 丁香含挥发油16-19%,油中主要含有丁香酚(Eugenol,CHO)80-87%,β-丁香烯(β-Caryophyllene,CH)12%,乙酰丁香酚(Acetyleugenol)中山大学工学院201*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33%,此外尚含有其他的微量成分2-庚酮、水杨酸甲酯、α-丁香烯、苯甲醛、苯甲醇、乙酸苯甲酯、间甲氧基苯甲醛、衣兰烯等。 丁香挥发油(简称丁香油),是一种局部麻醉镇痛药,药典规定丁香油含丁香酚不少于85%。丁香油主要用于治龋齿,兼有杀菌作用,并用作芳香剂及香料,也可以配制风油精等外用药。丁香油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具有香味和挥发性成分与非挥发性成分,然后再用乙酸乙酯萃取蒸馏出来的挥发性成分,即得丁香油。

丁香酚是一种黄色油状物,沸点bp=225℃,相对密度(比重)d=0664,折光率 n=5410.丁香酚可以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以钠盐的形式存在,加酸酸化可使丁香酚游离出来。因此,为了提取分离丁香中的丁香酚,一般采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提取其挥发油,然后根据酚羟基的性质,用氢氧化钠溶液萃取分离丁香酚,酸化后再用乙酸乙酯提取,最后蒸馏回收乙酸乙酯,即可以得到丁香酚。 中山大学工学院201*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实验步骤1、称取丁香花蕾3g,装入10ml圆底烧瓶,加水9ml浸泡后,如图,从上到下安装实验装置。直接加热进行水蒸气蒸馏,,收集溜液约3ml。实验现象现象分析2、将所得溜液置于分液漏斗中,用乙酸乙酯萃取2次(每次2ml)、合并下层碱液,并立即用1:1盐酸溶液中和至PH3-5。3、上面所得的酸性乳浊液再用乙酸乙酯2ml萃取1次,丁香酚的乙酸乙酯萃取液留作气相色谱分析及薄层色谱用。4、(1)气相色谱分析将丁香酚的乙酸乙酯萃取液作气相色谱分析鉴定(2)薄层色谱法中山大学工学院201*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六、注意事项 七、实验结果讨论 八、思考题 扩展阅读中山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中山大学工学院201*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有机化学》课程实验报告 姓名学号成绩日期同组姓名指导教师戴箭 实验名称丁香酚的提取和分离 一、实验目的 1、明确蒸馏的原理,沸点和费点距的定义。 2、熟悉蒸馏的仪器装置及使用。 3、掌握常压下测定沸点的操作技术。二、仪器 橡皮胶管、温度计、圆底烧瓶、蒸馏接头、直形冷凝管、接液弯管、长颈漏斗三、药品 未知物1(30ML)四、实验原理

有机实验心得体会(7篇)

有机实验心得体会(7篇) 有机实验心得体会1 转眼间,进入大学已经快一个学期了。而我们上化学实验课也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在化学实验课上,真的收获了很多,不仅仅是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也有很多事课外的,或者是对我们以后的生活有很大帮助的。 下面就说一说我自己的一些实验心得吧! 首先,做化学实验最重要的就是细心了,在这一点上,我们一定要足够地仔细,足够地认真,因为化学实验的要求是很严格的,稍微一不留神,这个实验就可能会失败的,你就得重新做了,而且就算实验做好了,万一你的数据又不小心抄错了,那你的实验不也就白做了吗? 其次,在做化学实验时,我们也要非常的小心,在化学中,有的药品有毒性,有的药品的腐蚀性又很强,所以在做化学实验时,要有高度的警惕性,而这一点有可以归结与上面的细心了,的确,你细心了,你就会完全的投入于实验中,就会好好的把握好做实验的步骤,此时你的失误也就会尽可能的少了,这样安全事故就可以达到最小甚至没有了。 当然,在做化学实验室,事先有预习是非常重要的,老师也有要求我们要这样做。而我个人也觉得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

你有预习了,你就会对这个实验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知道了实验的一些具体步骤,要准备哪些药品和器材,实验过程中又要注意一些什么问题。当然,在预习中,我们也可能会发现一些问题,有一些不懂的地方,而 这些我们都可以把它们标记下来,在老师讲解的时候认真搞懂,这样你不仅能对知识点有一个很好的了解,而且在做实验时也能够得心应手了。既然预习有这么多好处,我们又何乐人不为呢。 其实我认为,在做实验时,最重要的还是合作了,可以这么说实验的成功是离不开合作的。光靠一个人的力量,有时候是很难以完成实验任务的,而且还非常的要时间,况且,一个人的思维总是有限的。而在实验室,我们一般都是两个人来做实验,这样,如果任务多,我们可以每人分派一些任务,而且,我们都知道,大多数实验是要做几次的,所以我们不必担心自己没有机会做。在合作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一人做实验,一人记数据或者帮忙配药或递药品。由此可见,在实验中,合作精神是有多么的重要。而这在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发扬合作精神。 最后,我想说的是在我们做完实验,写完实验报告之后,不是这样就足够的,我们做实验不能只是为了完成任务,为了这门

基础有机化学实验实验报告四

Grignard试剂反应制备三苯甲醇一.实验目的 1.初步学会无水操作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无水乙醚的制备方法 3.Grignard试剂反应 4.水蒸气蒸馏操作和重结晶操作 二.实验试剂要求和实验装臵图 简单无水Grignard反应装置稍热冷凝回流装置 简单蒸馏装置和水蒸气蒸馏装置

试剂要求: 镁屑、新蒸溴苯、苯甲酸甲酯、无水乙醚、氯化铵、乙醇(各试剂用量根据实验过程需要计算) 三.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 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学习无水条件下的Grignard 反应实验操作,因此贯穿整个实 验的核心是无水条件。 Grignard 反应必须在无水、无氧和无二氧化碳条件下进行,最好要在氮气保护下进 行实验。 1. 苯基溴化镁的制备: 基本反应原理: Br + Mg ether Mg Br Mg Br + 主要副反应 反应式: 从主要副反应来看,如果反应温度过高,会提高副反应的产率,但反应温度过低,又会使主要反应的反应完成时间延长,因此,此步骤控制温度很重要(反应本身放热)。如课本所说,“滴加无水乙醚和溴苯的速率控制在使溶液微微沸腾和微热”。 反应完成后,水浴回流0.5小时,由于反应已经完毕,此步温度控制并不重要,但也不要太高,防止产物分解。 2. 三苯甲醇的制备: C OCH 3 OMgBr ether OMgBr

Grignard试剂的进攻反应是放出热量的。 (Question:此步反应为什么要在冷水浴的冷却条件下进行?如果是为了防止副反应,那防止的又是什么副反应?) 控制滴加苯甲酸甲酯速度,使反应保持平稳地进行,滴加完毕后同样水浴回流0.5小时,使反应完全。 此步反应完毕后,在冰水浴中进一步冷却,在搅拌下慢慢滴加NH4Cl饱和溶液: OMgBr 42 OH Grignard试剂与Carbonyl group形成加合物后,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水解(放热,冷却),对遇酸极易脱水的醇或容易发生卤代反应的醇,最好用饱和氯化铵进行水解。 3.产物后处理: 将反应装臵改为蒸馏装臵,蒸去乙醚,再将残余物进行水蒸气蒸馏,蒸至瓶中固体成松散的颗粒状,瓶中水已变清不再混浊(如有大块固体凝结,可以捣碎,以加快反应速度)。抽滤收集,去离子水洗涤,得到粗产物。粗产物质量为46.95-42.12=4.83g,淡黄色棱状晶体。 4.重结晶操作: 本次实验采用水和乙醇的混合溶剂进行重结晶,之所以采用混合溶剂是因为单纯的 乙醇溶剂溶解度很大,在常温或冷却条件下无法析出大量三苯甲醇,导致回收率很 低,而单纯的水的溶解度有很小,所以采用混合溶剂进行重结晶操作。采用混合溶 剂进行重结晶时,可先将待纯化物质在接近良溶剂的沸点时溶于良溶剂中,用活性 碳脱色,乘热滤去(单纯的良溶剂溶解度很大,过滤是晶体不会析出)。再加热过 滤后的溶剂,用水回滴,直至所出现的浑浊恰好不再消失,再加入少量良溶剂使溶 液透明,自然冷却析出晶体。 未干燥的产物质量为:46。95-42。12=4。83g 干燥后的产物质量为:46。27-42。12=4。15g 重结晶后的产物质量为:43。25g-42。12=1。13g 产率为:27。23%(急于求成,大量晶体析出于漏斗和操作不当漏出) 熔程:159。8℃~160。4℃ 95%乙醇:水=37。4:8(乙醇量有一部分在加热时挥发损失) 必须承认,我所做的有机实验很失败。我为此感到痛苦。 5.红外光谱表征:(见附页) 四.实验讨论 1.本实验中为什么要用饱和氯化铵溶液分解产物?还可以用什么试剂替代? 对遇酸极易脱水的醇或容易发生卤代反应的醇,最好用饱和氯化铵进行水解。可以 用pKa值更小的酸,如sodium borohydride NaBH4. 2.本实验中溴苯滴加速度太快有什么不好? 由于反应本身是放热反应,滴加速度过快会使用反应瓶温度升高,提高了主要副产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知识点总结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知识点总结 相关热词搜索:有机化学实验注意事项高二化学有机化学基础高中有机化学实验试题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 篇一: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基本知识 实验一有机化学实验基本知识 课时数:3学时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做有机化学实验时要达到的目的和实验要求,掌握有机化学实验室规则和实验室的安全知识,介绍有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设备使用方法以及实验预习、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的要求,使学生能够在充分安全环境中,以实事求是、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与良好的工作习惯,系统地完成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内容: 一、有机化学实验重要性 有机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许多有机化学的理论和规律都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来的,并接受实验的检验而得到发展和逐步完善。在高校中,有机化学实验课始终与有机化学理论并存。可以说,有机化学离不开有机化学实验。很难想象一个不具备实验技能的人会在有机化学的科学研究和有机化工的生产指导中有重大成就。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实验的教学。二、有机化学实验目的 1、印证课本上学到的有机化学理论知识,并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2、熟悉、掌握有机化学实验基本知识,基本操作能力。 (1)玻璃管的加工。 (2)组装反应装置:不同的有机反应需要不同的仪器装置,做蒸馏实验就组装蒸馏装置,做回流实验就要求用回流装置,等等。(示范组装以上2个装置)。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能够熟练组装各种常用的反应装置。

(3)必须掌握的基本操作:重结晶、熔点的测定、沸点的测定、萃取、分液、洗涤、蒸馏(常压、减压)、色谱分析。 重结晶常用于固体有机物的分离、提纯。萃取、分液以及洗涤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利用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来进行分离。而蒸馏是分离、提纯液态有机物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有的化合物沸点较高,例如乙酰乙酸乙酯,它常压下的沸点达到180.4?,而在这个温度下它已经部分分解为去水乙酸和乙醇,这种情况下,我们往往采用减压蒸馏的方法。mp可用于识别物质和定性地检测样品的纯度;bp测定可用于识别物质和液态有机化合物的分离纯化。至于色谱分析是下学期的实验内容。 3、培养良好的科学素质。 (1)培养认真、仔细的实验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做到准确、及时、详细地记录实验数据现象,应一边实验一边直接在记录本上作记录,不能事后凭记忆补写; (2)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正确控制反应条件和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整理分析; (3)培养理论联系实际、严谨求实的实验作风,不虚报实验数据、现象; (4)正确对待实验的成功、失败。三、有机化学实验规则 1、加强预习:实验前须认真预习有关实验内容并写好预习报告,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了解实验的原理,主要的实验试剂和实验的成败关键点、安全注意点,用简明的图表表示出反应步骤。每次实验开始前进行抽查。 2、仔细听老师讲解实验步骤、注意事项。 3、实验安全: (1)严格按造规程操作。未经老师同意,不得擅自改变药品用量、操作条件或操作程序。 (2)实验中集中思想、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如实记录,不做与该次实验无关的事,不能擅自离

有机化学分馏实验报告

有机化学分馏实验报告 篇一:有机化学实验六简单分馏 有机化学实验六 简单分馏 实验六简单分馏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分馏的原理和意义,分馏柱的种类和选用的方法。 2. 学习实验室里常用分馏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重点和难点: 1. 简单分馏原理; 2. 分馏的操作方法; 实验类型:基础性实验学时:4学时 三.实验装置和药品: 主要实验仪器:酒精灯圆底烧瓶分馏柱冷凝管接液器 温度计量筒锥形瓶(3个)

主要化学试剂:甲醇和水的混合物50mL沸石 四.实验装置图: 五.实验原理: 分馏:是应用分馏柱将几种沸点相近的混合物进行分离的方法。 它在化学工业和实验室中分离液态的有机化合物的常用方法之一。普通的蒸馏技术要求其组分的沸点至少要相差30℃,才能用蒸馏法分离。但对沸点相近的混合物,用蒸馏法不可能将它们分开。若要获得良好的分离效果,就非得采用分馏不可。现在最精密的分馏设备巳能将沸点相差仅1--2℃的混合物分开,利用蒸馏或分馏来分离混合物的原理是一样,实际上,分馏就是多次蒸馏。 基本原理: 蒸馏是提纯液体物质和分离混合物的一种常用方法。蒸馏时混合液体中各组分的沸点要相差30℃以上,才可以进行分离。 应用分馏柱将几种沸点相近的混合

物进行分离的方法称为分馏。它在化学工业和实验室中被广泛应用。现在最精密的分馏设备已能将沸点相差仅1-2℃的混合物分开。利用分馏来分离混合物的原理与蒸馏是一样的,实际上分馏就是多次蒸馏。 有机化学实验六 简单分馏 将几种具有不同沸点而又可以完全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加热,当其总蒸气压等于外界压力时,就开始沸腾气化,蒸气中易挥发液体的成分较在原混合液中为多。为了简化,我们仅讨沦混合物是二组分理想溶液的情况,所谓理想溶液即是指在这种溶液中,相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与不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是一样的。也就是各组分在混合时无热效应产生,体积没有改变。只有理想溶液才遵守拉乌尔定律。 拉乌尔定律 溶液中每一组分的蒸气压等于此纯物质的蒸气压和它在溶液中的摩尔分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