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员工质量意识培训

车间员工质量意识培训

质量意识培训资料

综合类:

领导带头,全员参与,提升品质

不重视品质,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也就是砸自己的饭碗

人人是主角,全员参与品质管理

降低成本,不能以降低品质为代价

质量是设计出来的,是生产出来的,是管理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 市场类:

用户是员工的“老板”,也是企业的“衣食父母”

有了用户的喜悦,才有员工的喜悦(顾客就是上帝)

产品质量是本,市场口啤是金。

现场类:

下道工序就是用户

不制造、不放过、不接受不合格品

人人都是检验员,个个把好质量关。

用户在我心中,品质在我手中

站在用户立场去思考:

一、质量方针

听顾客的声音,以QDC(质量-交货-成本)为企业营运原则,采用DBS(丹纳赫商务管理系统)作为改善的基础,全员参与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达到客户按世界级的满意标准。

二、质量目标(KPI)

1、产品一次合格率98%

2、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100%

3、合同履约率达到100%(顾客违约除外)

4、顾客投诉解决率100%

5、准时交货率96%

三、质量基本知识

1、质量定义: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特性:可区分的特征。如物的特性、感官特性、行为特性、时间特性(准时性、可靠性)等。

固有特性:指事物本来就有的,尤其是永久的特性。如螺栓直径,机器生产率等。

要求: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明示的---指规定要求;通常隐含的---指惯例或一般做法;必须履行的---指法律法规要求的或有强制性标准要求的。

程度:质量的优劣是满足要求程度的一种体现。必须在同一等级基础上做比较,不能与等级混淆。

2、与质量相关的概念

过程: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三个要素---输入、实施活动与输出。

产品:过程的输出。

四种产品类型---服务、硬件、软件、流程性材料

顾客: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顾客分为内部顾客与外部顾客。

3、质量管理: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包括六大内容---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质量改进

4、全面质量管理含义(TQM)

理解要点:TQM是对一个组织进行管理的途径。是针对组织的管理。是以全面质量为中心,全员参与为基础,对组织活动实施全过程的管理。

5、质量管理的发展

三个阶段:质量检验阶段(20世纪初)--通过检验来控制质量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一战后期)--以统计为基础,着重过程分析。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

四、质量管理法规

1、培训合格上岗

----员工的素质高低,关系到能否很好承担本职工作和保证生产质量,所以必须通过质量基本知识及实际技能教程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ISO9000体系管理

●质量手册是企业质量管理纲领性文件

----我公司是按照GB/T19001-idt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的要求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手册》对标准中各个要素在公司的运作情况作出了明确阐述,是总体描述和实施质量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让每一个员工在日常工作中能进行活用的一本手册。

●质量体系的基本要素

----依据GB/T19001- idt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包括:产品实现,管理职责,资源管理,测量、分析和改进。

●体系的建立与有效运行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是通过执行一系列质量管理文件,并对执行结果进行验证,来实现的。

---要求企业所有与质量有关的人员必须遵守质量文件的规定,否则品质管理技术将无法有效实施。

3、生产标准化的管理(SOP)

●标准的作用和意义

---标准是评价产品质量的尺度,用户的需求是通过一定的产品标准加以体现的;

---标准是维护产品品质保证的基准;

---通过“采标”、“贯标”活动可以提高企业管理素质和整体竞争力,全面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标准的特征与分类

---技术标准:是企业进行生产活动的基本依据。

---管理标准:是企业整体管理素质的重要体现。

---工作标准:是明确工序中的工作要领,确保品质的目标值,提高工作效率,确保生产安全性。

●我国标准的体制

---层次:国家标准(GB)、行业标准(JB…)、地方标准(DB)、企业标准(QB) ---分类:强制制标准和非强制性标准

4、现场“5S”管理

●“5S”管理意义

---企业内员工的理想,是要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融洽的管理气氛。5S 能营造安全、舒适、明亮的工作环境,提升员工真、善、美的品质,从而塑造一流公司形象。

●“5S”管理实施

---整理(Simplify)

定义:区分要用和不要用的,不要用的清除掉。

目的:把“空间”腾出来利用。

---整顿(Straighten)

定义:要的东西依规定定位、定量摆放整齐,明确标示。

目的:不用浪费“时间”找东西。

---清扫(Scrub)

定义:清除职场内的脏污,并防止污染的发生。

目的:清除“脏污”,保持职场干干净净、明明亮亮。

---清洁(Standard)

定义:将上述3S实施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并维持成果。

目的:通过制度化来维持成果,并显现“异常”之所在。

---素养(Sustain)

定义:人人依规定行事,从心态上养成好习惯。

目的:改变“人的素质”,养成工作讲究认真的习惯。

另外:现在有些公司实行7S管理(加Safe—安全,Saving—节约)

五、生产过程品质保证

●现场首件三检

---质量从源头控制,每日必须做好首件“三检”(即自检、互检、专检)从而及早发现问题所在,能够及时予以纠正。

●现场设备点检

---每日对设备的油路、电路、工模、夹具进行点检,是保证设备正常和有效运行的必备工作,是防止零部件加工产生批量质量事故的有效措施。

●不合格品不得流入下道工序

---各道工序各守其责,严格质量标准,视下道工序为“用户”为“上帝”,不让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更不允许流入市场。

●工艺纪律(SOP)不可违

---工艺纪律是保证产品有序化生产以及达到质量目标的基础,如同法规一样,谁违背了,谁就会出差错。没有工艺纪律,就等于做事没有规律,没有程序,也就达不到保证产品质量的目的。

●安全生产不可少----SQDIP

---没有安全生产就没有产品质量保证,不断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做到有制度、有措施、有检查、有考核、搞好安全生产及职业防护工作。

●质量原始记录很重要

---生产过程中,随机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是最原始、最真实反映出的产品状况,及时做好原始记录,是质量提升工作最可靠的质量整改依据。

●质量问题的迅速反馈

---质量问题反馈是质量信息流中的关键环节。为做到预防不合格品的发生,对任何质量问题应迅速、准确地传递到有关部门和人员,然后加以分析,以便在质量问题刚出现苗头时便能及时解决。

六、质量标准的把握与判定

●标准的一致性:检验基准是严格按照产品设计要求并结合有关法规而制定的科学、严谨的标准,是约束生产一致化的重要保证手段。

---它不因生产厂家及检验员的不同而改变,不因各自企业的需要而自行改变,只要是同一项目的检验,必须保持一致。

●外观标准讲述及判定SL-03-146-

1.目的和范围

此文件定义了所有制造的采购零部件及印刷材料的可接受标准

2.参考文件

QSD111.0,Apperrance-001, D1096100 (Fluke corporation)

3.分类定义

根据消费者(使用者)的视野可接受程度,将外观件分为以下几种视野区域

3.1关键视野区域

包括透镜,LCD,视窗口及带有FLUKE字样的面板

3.2主要视野区域

包括面板控制区,被检查对象正面和侧面

3.3次要视野区域

包括被检查对象背面

3.4内部区域或被隐藏的区域

4.样品

准备可靠的样品,作为检验参照。样品须由供应商和客户共同封样并签名,每半年需重新封样

5.检查条件

5.1观察距离:裸眼正常观察,18~24英寸(457.2~609.6毫米,一手臂的距离)

5.2观察背景:黑色背景(检查白点、划痕或气泡)和白色(检查黑点) 5.3观察时间:每区域观察5~10秒

5.4观察角度:45~135(被检查对象与水平面的角度)

6.外观检查标准

缺陷

关键视野区域

主要视野区域

次要视野区域

内部区域

字体、数字和线条已断裂、破损并影响辨认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只要是可辨认,可容许所有列出之缺陷

字体、数字和线条有断裂、残缺但不影响辨认

单个大小0.005in(0.1mm);最多不超达5处,且两者间距不小于5in 断裂、残缺最大为0.02in(0.5mm),且最多5个/5英寸2

断裂、残缺最大为0.04in

(1mm),且最多5个/5英寸2

字体、数字或线条有偏移误差(位置缺陷)

不超过10%

不超过15%

不超过15%

字体和数字的笔划内有空洞缺陷

不超过15%

不超过20%

不超过50%

只要是可辨认,可容许所有列出之缺陷

涂污、渗出,塑胶成型时留下的痕迹或表面呈现不一致、模糊(注塑缺陷)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满足电子和机械要求

空心的、实心的斑点、污迹和圆形气泡(点形缺陷)

直径最大为0.01in (0.25mm),且每个不良点的间距应大于0.5英寸

直径最大为0.02in (0.5mm),且每个不良点的间距应大于0.5英寸

直径最大为0.04in (1mm),且每个不良点的间距应大于0.5英寸

只要是可辨认,可容许所有列出之缺陷

空心的、实心的斑点、污迹和线形气泡(线形缺陷)

不允许

最大尺寸为0.01X0.02英寸(0.2__0.5mm)

最大尺寸为0.01X0.1英寸(0.2__2.5mm)

刮痕、划伤(类线形缺陷)

不允许

最大尺寸为0.45X0.004英寸(0.1__10mm),且每个不良点的间距应大于0.5英寸(13mm)

#FormatImgID_0#

最大尺寸为0.5X0.01英寸(0.25__13mm),且每个不良点的间距应大于0.5英寸

7.特别说明:如有某种零部件之特殊规格要求(如LCD),请依照执行。

质量警示标语

为什么要狠抓质量工作?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一旦产品质量发生问题,会给用户带来很多的麻烦和抱怨,他会告诉朋友不要再去买这种产品。失去了用户,也就失去了市场,企业的生命也该结束了,所以,每位员工都要明白这个道理,在工作中认真抓好质量。

入职新员工质量意识培训

入职新员工质量意识培训 入职新员工质量意识培训 一、引言 质量意识是指个体或整个组织对产品或服务质量的认识和追求程度。拥有良好的质量意识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作为入职新员工,准确了解和培养质量意识,将对我们的工作起到关键作用。本次培训将重点介绍质量意识的含义、重要性以及培养方法。 二、质量意识的含义 1. 定义与特点 质量意识是指员工在工作中始终关注产品或服务质量的意识和态度。它是一种基本的质量观念,包括对质量的认识、理解和追求。质量意识具有以下特点: - 全员参与:每位员工都应该具备质量意识,无论岗位大小。 - 持续改进:质量意识是不断进步的动力,不满足于现状,要追求更高的品质。 - 综合思考:不仅关注产品或服务的单一方面,而是从多个维度考虑质量。

2. 组织的质量意识 组织的质量意识是一个组织内部员工对质量的共同认知和追求。它是制定和执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能够提升产品或服务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竞争力。 三、质量意识的重要性 1. 客户满意度提升 拥有良好的质量意识,我们可以更加关注产品或服务的质量问题,从而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与期待,提升客户满意度。 2. 组织形象提升 质量意识的培养,将使我们对组织形象保持高度关注。组织通过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建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赢得市场认可和尊重。 3. 效率提升 质量意识不仅仅是关注最终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还包括在生产或提供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通过不断改进流程和规范操作,我们可以提升工作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和不合格品的产生。 4. 提高竞争力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质量是企业持续发展和增强竞争力的关键。有了良好的质量意识,我们能够不断提升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与竞争对手保持差异化。 四、培养质量意识的方法 1. 学习与培训 通过学习相关的质量知识、了解市场标准与需求等途径,从理论上建立对质量的正确认识与理解。定期参加质量相关的培训课程,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 2. 规范操作与流程 遵循标准操作规程,不断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操作效率,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质量问题。在每一个环节中都要高度重视细节,确保每个步骤都符合质量要求。 3. 奖惩机制 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激励员工主动关注质量,并不断改进工作。对于质量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和处理,同时也要对表现出色的员工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肯定。 4. 持续改进 质量意识要不断进步和提高,需要每个员工在自己的岗位上积极主动地参与问题的解决和质量的改进。每次发生问题都要进

工厂生产及质量培训

工厂生产及质量培训 工厂生产及质量培训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工厂生产及质量培训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工厂生产及质量培训旨在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素质,增强员工的综合能力,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满足市场需求,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本文将详细介绍工厂生产及质量培训的重要性,培训内容和方法。 一、工厂生产及质量培训的重要性 工厂生产及质量培训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它可以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培养员工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员工对质量的认识和责任意识,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通过培训可以帮助企业发现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工厂生产及质量培训的内容 1. 培训员工的生产操作技能和操作规范:员工需要掌握正确的生产操作流程和操作规范,熟练掌握生产设备的操作方法,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2. 培训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知识:员工需要了解产品质量的重要性,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掌握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提高产品质量。

3. 培训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操作知识:员工需要了解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掌握安全操作的方法和技巧,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4. 培训员工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员工需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加强团队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5. 培训员工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员工需要注重创新思维,学会主动发现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不断改进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三、工厂生产及质量培训的方法 1. 内部培训:企业可以通过组织内部培训,由专业人员讲解企业的生产流程、质量要求和工作规范,进行现场演示和操作指导,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质量意识。 2. 外部培训:企业可以请专业培训机构或行业协会组织培训班,邀请专家教授相关知识和技能,提供专业的培训材料和案例分析,帮助员工全面提高综合能力。 3. 在职培训:企业可以利用员工的工作时间,结合实际工作任务开展培训,通过岗位轮换、实际操作等方式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质量意识。 4. 线上培训: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和现代技术开展线上培训,通过网络平台提供培训课程和学习资源,灵活安排学习时间和

车间员工质量意识培训

车间员工质量意识培训 车间员工质量意识培训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那么,要如何去培训员工的质量意识呢?下面就随爱汇网店铺一起来了解下吧! 质量意识培训资料 为什么要狠抓质量工作?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一旦产品质量发生问题,会给用户带来很多的麻烦和抱怨,他会告诉朋友不要再去买这种产品。失去了用户,也就失去了市场,企业的生命也该结束了,所以,每位员工都要明白这个道理,在工作中认真抓好质量。 质量警示标语 综合类: 领导带头,全员参与,提升品质 不重视品质,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也就是砸自己的饭碗 人人是主角,全员参与品质管理 降低成本,不能以降低品质为代价 质量是设计出来的,是生产出来的,是管理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 市场类: 用户是员工的“老板”,也是企业的“衣食父母” 有了用户的喜悦,才有员工的喜悦(顾客就是上帝) 产品质量是本,市场口啤是金。 现场类: 下道工序就是用户 不制造、不放过、不接受不合格品 人人都是检验员,个个把好质量关。 用户在我心中,品质在我手中 站在用户立场去思考:

一、质量方针 听顾客的声音,以QDC(质量-交货-成本)为企业营运原则,采用DBS(丹纳赫商务管理系统)作为改善的基础,全员参与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达到客户按世界级的满意标准。 二、质量目标(KPI) 1、产品一次合格率≥98% 2、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100% 3、合同履约率达到100%(顾客违约除外) 4、顾客投诉解决率100% 5、准时交货率≥96% 三、质量基本知识 1、质量定义: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特性:可区分的特征。如物的特性、感官特性、行为特性、时间特性(准时性、可靠性)等。 固有特性:指事物本来就有的,尤其是永久的特性。如螺栓直径,机器生产率等。 要求: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明示的---指规定要求;通常隐含的---指惯例或一般做法;必须履行的---指法律法规要求的或有强制性标准要求的。 程度:质量的优劣是满足要求程度的一种体现。必须在同一等级基础上做比较,不能与等级混淆。 2、与质量相关的概念 过程: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三个要素---输入、实施活动与输出。 产品:过程的输出。 四种产品类型---服务、硬件、软件、流程性材料 顾客: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顾客分为内部顾客与外部顾客。 3、质量管理: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包括六大内容---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保证、质

工厂品质管理培训资料

工厂品质管理培训资料 1、质量意识 质量意识是一个企业从领导决策层到每一个员工对质量和质量工作的认识和理解; 质量意识,这对质量行为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质量意识体现在每一位员工的岗位工作中,也集中体现在企业最高决策层的岗位工作中,是一种自觉地去保证企业所生产的交付顾客需求的产品—硬件、软件和流程性材料质量、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意志力。企业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质量意识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思想基础。质量意识是通过企业质量管理、质量教育和质量责任等来建立和施加影响的,并且通过质量激励机制使之自我调节而一步步地、缓慢地形成起来的。 2、品质意识 品质意识就是指人们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品质(包括产品品质、工作品质)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活动的客观及主观的看法和态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对提高产品品质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以及对提高产品品质的决心和愿望。而人的行动受大脑意识支配,有什么样的意识,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动,一个有错误品质意识的人,很难想象他能做出好的产品。只有当他的思想意识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再加上相应的工作技能,他才会做出好的产品。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高度”很重要,它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和内涵,一个做过大事或见过大事的人,想平庸都难。可想而知,品质意识对产品品质的重要作用。 品质作为企业的命脉,产品的品质不好,就会失去市场,没有市场,企业就失去生命。所以,作为企业的职员工,必须具有这种提高产品品质的决心和愿望,也就是要求企业的全体职员工树立良好的品质意识。 二、怎样树立品质意识 第一树立品质是企业命脉意识 树立品质是企业命脉意识, 要全员认识到:产品的品质不好,产品就没有市场,产品没有市场,企业就失去了利润来源,时间长了,企业就会倒闭,随之而来的就是员工失业。当然对于我们公司来说,目前产品市场良好,也希望以后更好,但我们要“居安思危”,要把我们的产品品质做得更好。 第二树立品质的客户意识 树立品质的客户意识, 一切以客户为中心,把自己看成客户,把自己看成是下一道工序的操作者,把自己看成是产品的消费者。这样,在工作当中就会自觉地把工作做好,大家都把工作做好了,产品的品质才会有保证,如果在工作中偷工减料,危害的将是自己的切身利益。 第三,树立品质的预防意识

产品质量问题员工培训

针对产品质量问题,员工培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质量意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质量的概念、质量法律、法规、质量对组织、员工和社会的意义和作用、质量责任等。目的是提高员工对产品质量的重视程度,培养员工的质量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产品质量的重要性。 质量知识培训:这是质量管理培训内容的主体,组织应对所有从事与质量有关工作的员工进行不同层次的培训。在识别培训需要的基础上,应本着分层施教的原则。这类培训可以帮助员工掌握与产品质量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包括产品制造、检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技能培训:技能是指直接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所需的专业技术和操作技能。技能培训是质量管理培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产品质量问题,可以开展针对具体岗位和生产流程的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 全面质量管理培训:全面质量管理是在企业中以质量为中心,建立全员参与基础上的管理。在培训中,可以向员工介绍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原则和方法,帮助员工了解如何在工作中贯彻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 案例分析培训: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可以让员工更加深入地了解产品质量问题可能带来的后果,以及如何通过改进生产流程和提高员工技能等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 沟通与协作培训:在生产过程中,良好的沟通和协作对于产品质量的控制至关重要。因此,培训中也可以包括与同事、上级和下属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和团队协作的技能。持续改进意识培训:通过培养员工的持续改进意识,可以让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质量问题。这类培训可以包括如何识别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以及实施改进措施等内容。 质量检测与反馈培训:培训员工如何进行质量检测以及反馈质量问题,让他们了解在生产过程中如何及时发现并上报质量问题,以便组织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预防性维护与保养培训:为了确保生产设备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的一致性,组织应开展预防性维护与保养培训,让员工了解如何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况、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以及预防设备故障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供应链管理培训:供应链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组织可以开展供应链管理培训,让员工了解如何评估供应商的质量、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及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以上培训内容,组织可以帮助员工全面提高产品质量意识和能力,从而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这些培训还可以增强员工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组织的整体运营效率。

车间员工质量培训内容

车间员工质量培训内容 文章标题:车间员工质量培训内容 1. 引言 在现代制造业中,优质产品的生产是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而车间员工作为生产线上的核心力量,其技能和知识的水平直接影响 产品的质量和客户满意度。车间员工质量培训成为了企业提高产品质 量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环节。本文将对车间员工质量培训内容进行全 面的探讨和分析。 2. 基础知识培训 2.1 产品质量概念解析 通过讲解产品质量的定义、特征以及客户对产品质量的期望,帮 助车间员工明确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 2.2 测量和检测方法培训 介绍常用的测量和检测工具、仪器的使用方法,包括尺寸测量、 光学检测、电子检测等,以提高车间员工的测量技能和质量控制意识。 2.3 5S和标准化培训 引导车间员工了解并落实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管理方法,并介绍标准化工作流程的重要性和操作方法,以提高生产环境的整体质量。 3. 过程控制培训 3.1 生产流程分析 通过分析生产流程中的每个环节,找出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和改进点,培养车间员工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制程能力评估与管理 详细讲解制程能力指标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帮助车间员工了解并改进当前的制程能力水平,以减少制造过程中的变异和不良品率。 3.3 零缺陷管理 介绍零缺陷管理的原则和方法,帮助车间员工树立“零缺陷”思维,通过提前发现和纠正问题,实现质量零缺陷的目标。 4. 团队合作与沟通培训 4.1 团队合作意识与技巧 培养车间员工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和分享经验,共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4.2 沟通技巧与问题解决 帮助车间员工提升沟通技巧,包括有效倾听、有效表达以及冲突

员工品质意识培训心得(精选5篇)

员工品质意识培训心得(精选5篇) 员工品质意识培训心得篇1 以下是一篇关于员工品质意识培训的心得体会: 标题:员工品质意识培训心得 最近公司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员工品质意识培训,我深感受益良多。这次培训不仅让我对品质管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让我意识到了自己在工作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下是我对这次培训的一些主要心得。 首先,我明白了品质管理的重要性。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品质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每一次的品质提升,都代表着企业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品牌形象,进而赢得市场认可。 其次,培训中提到的“客户至上”的理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客户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必须始终将客户的需求放在首位,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赢得客户的信任和支持,从而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 再次,这次培训让我意识到,作为一个员工,我需要通过自我提升来推动企业品质的提升。只有我自己做好了本职工作,才能为企业的品质提升做出贡献。 最后,我明白了持续改进的重要性。品质管理是一个不断优化、不断提高的过程,我们需要时刻关注产品的品质,不断优化流程,提高品质,降低成本。 总之,这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注重提升自己的品质意识,积极参与企业的品质提升工作,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员工品质意识培训心得篇2

以下是一篇关于员工品质意识培训的心得体会: 标题:员工品质意识培训心得 尊敬的领导,同事们, 我想分享一下我近期的个人发展经历,一次关于员工品质意识培训的体验。这次培训于____年__月__日在____举行。 在这次培训中,我们深入学习了质量意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工作中展现出高质量的标准。我深受启发,对品质的理解有了新的提升。我明白了,品质不仅仅是产品的质量,也包括我们的态度、行为和团队精神。 在培训中,我们通过各种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深入理解了品质的重要性。我特别喜欢那些互动环节,我们作为小组一起解决问题,这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团队合作的力量。 这次培训对我个人和职业生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意识到,作为一名员工,我们需要时刻保持高品质的追求,不仅是为了公司的利益,更是为了我们自己的职业发展。同时,我也明白了,通过持续的学习和提升自我,我们可以不断优化我们的品质意识。 总的来说,这次培训让我更加明白,高品质不仅是个人的责任,也是我们团队的共同目标。我期待在未来的工作中,将我所学的应用到实践中,以提升我们的团队和公司的整体品质。 再次感谢这次培训,它对我影响深远,我会继续努力,以更高的品质标准去影响和帮助他人。 谢谢大家。 此致 敬礼

怎样培训员工品质意识

怎样培训员工品质意识 1、质量在我心中,质量在我手中。 质量是产品的基础,没有质量,谈什么品牌、进展、竞争都是空话。那么质量又是从哪里来呢? 质量是人掌握的。不管在什么状况和条件下,人的因素是第一位,人是管理机器的主体,人确定质量,而非机器确定质量。因此应当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把产品质量深化到每个职工的心中。严把质量关,从如今做起,从我做起。举个例子:上班了,假如我接班后连续生产,产品质量消失问题,经过分析是上个班留在机器里的产品,不是我生产出来的。但责任应当是我的,我应当承当,为什么呢?由于我应当检查啊!假如我检查了,就会将不合格的产品按程序处理。这是我的工作没有做到位。 质量在我心中,强调的是人的责任。假如发生了质量问题我们都推开,那么,企业怎么生存,这是一个看法问题。拒绝承当个人责任是一个易犯的错误。 一个企业无论他的产品广告有多么美丽,但是假如没有质量,那么这个企业的生命将会是短暂的,由于他没有用自己的质量来满意消费者和顾客,很可能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那么消费者自然就会放弃他。企业要生存和进展下去,首先必需以产品的质量取胜,以高质量的产品树立起社会上的信誉。 2、把工作做好是你的责任。 责任是我们常常提到的字眼,由于不管是那个职位,都有其职

责,而承当起责任,就是要求我们立足于职责,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保证正常工作秩序的绽开。 但是事实上许多人对责任的理解不正确,或者是看不到责任,虽然大家都在喊责任重于泰山,但是对于责任本身的理解却只停留在外表上,很少有人能够深化思索自己工作中的详情,所表达出来的责任的意义所在。把责任承当起来,并非要求每一个人要具有多高的战略思维,而是力争把属于自己职责内的每一件事情都做好,不要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心情好就做好,心情不好就不管三七二十一,而是要每一个步骤都能表达出我们的职业素养。承当起这样的责任也才能让企业不断的推动和进展,而当企业推动进展后,作为个人而言,也会由于勇于承当责任而得到更多的责任。 责任承当起来,不是一句口号,更不是一纸空文,而是实实在在的做事,把企业的命运与个人的成长捆绑到一起。把工作做好,是你的责任。 3、产品质量的.重要性。 我们买东西时最关怀的是什么---产品质量!假如产品质量低会带来什么后果→销售价格低、客户不满足、顾客削减→公司利润降低→公司亏损→公司倒闭→我们怎么办?没有好的品质,公司可能明天就会破产,我们就会失业。品质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产品的实现过程环环相扣,牵一发而动全身。换句话说,企业产品的品质,从开发立案,到产品设计、验证,到试产,再到量产,甚至选购,任何一个地方或个人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产品的品质。一旦发生品质问题,

质量意识培训心得

质量意识培训心得 质量意识培训心得(精选6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质量意识培训心得(精选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质量意识培训心得1 近日公司开展了质量意识的培训,通过老师形象生动的讲解、由小见大、面到点的分析质量意识的重要性,让我对质量意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质量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的保障,企业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如果说一个企业所制造出来的产品或所提供的服务失去了质量,那么这个企业也就失去了市场,注定会在这个历史舞台上黯然倒下。尤其像我们这种客车空调制造企业,可谓成也质量,败也质量,质量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这似乎公司的每个员工都有共识。只有我们全体员工都具备了这种质量意识,我们公司的产品质量才能得到保障。质量意识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思想基础。质量意识是通过企业质量管理、质量教育和质量责任等来简历和施加影响的,并通过质量激励机制使之自我调节而一步一步地、缓慢地形成起来的。我们企业也在这次质量意识培训中植入了企业文化,增强了职工的团队精神,真正的把质量管理落到实处,充分发挥了质量意识的意义。 质量意识是一个企业从领导决策层到每一个员工对质量和质量工作的理解,这对质量行为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质量意识体现在每一位员工的岗位工作中,是一种自觉地去保证企业所生产的交付顾客需求的产品—硬件、软件和流程性材料的质量、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意识。产品的质量是员工做出来的取决于人员的品质观念和态度,如果人员的品质观念和态度发生偏差,则品质体系再完善,品质控制方法再先进也没用。 产品质量有产生,形成和实现的过程,这一过程由按照一定逻辑顺序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构成,从原料到产品,从生产到流通,产品质

车间员工质量培训

车间员工质量培训 车间员工质量培训 生产部管理制度 1、本章规定的生产部管理各项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生产岗位。 公司通过贯彻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6S管理体系加强对产品工艺质量的规范化管理。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凡是不符合ISO 9001质量管理和6S管理要求的一切行为,都要及时纠正。造成质量损失的都将受到处罚。 2、生产部所使用的各种工艺技术文件,由技术开发部项目工程师及相关人员负责编写。经生产、质检部门主管审核,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后执行。它是指导生产作业的基本依据。 3、生产部执行的质量文件由质检部负责编写,经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后执行。有关产品质量文件的编写,要参照国家、部、省相关技术标准,以及国内外同行最高标准。已经批准执行的质量文件是产品质量检验的基本依据。 4、生产厂长和各生产车间主管负责所有产品的生产组织、进度协调、质量监督工作。各小组主管是各工序产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对全小组的产品质量承担直接责任。生产厂长是整个产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人。 5、生产工序主要分为准备工序、装配工序和检测工序。准备工序是指按工艺技术文件要求准备合格的、能流入装配工序的各种原材料,外协件、外购件等,由采购组和仓库管理负责。装配工序指将各种原材料、外协外购件装配成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合格产品,由生产装配小组负责。检测工序是指按相关技术要求将产品的各项技术参数调整到符合质量检验要求,由生产调试小组负责。 6、生产人员的所有生产作业均必须按生产程序进行。生产人员要严格按照工艺技术文件的技要求,抓好产品质量。出现质量问题要追究当时人和主管领导的责任,要将生产质量计入个人和部门考核。

7、各车间主管根据公司下达的生产计划按岗位和能力分配生产任务。生产人员在进行生产作业时,应认真填写《生产部月生产情况考核表》。 8、各车间主管可以根据各生产小组任务完成的情况调整生产力量,各生产小组之间要加强沟通,保证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 9、生产人员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及工艺质量要求进行生产作业,上第一道工序完成时应及时自检,自检合格向质检员申请工序完成检验,检验合格方可流入下道工序。 10、产品销售出库由发货处办理相关手续,生产部负责安排产品包装和搬运。整个产品包装过程质检员、车间主管和各生产小组组长以及发货处相关人员要全程监督检查。不允许出现任何质量问题。对人为质量事故要追究质检员、主管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11、生产部实行考评和计件工资相结合的薪金管理办法,公司按生产任务核定有效用工工时,对车间管理人员采用考评考核,对生产员工实行计件工资。 12、生产部的考评计件工资管理办法按公司有关文件执行。车间管理制度 一、车间员工除按照公司人事制度、考勤制度、生产制度来加强管理外,还要服从本管理制度。 二、进入车间工作前须做到: 1、首先在来公司的路上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整理好自己的厂服,带好厂牌做好工作 2、看生产安排看板中的生产任务或听从主管安排生产,并做好生产准备进行生产。 3、清楚工作台和身边影响工作的物品,做到工作顺畅利索。 4、到仓库找仓管领用生产所需的物料,并做好数据统计。 5、检查生产工具和生产设施是否能正常生产,如果不能正常生产立即上报给主管,由主管到办公室给予解决;如果正常,就开始生产。 三、在工作中应做到:1、对每道工序都不能马虎, ... 5、检查生产工具和生产设施是否能正常生产,如果不能正常生

车间员工品质意识培训

品质意识培训 前言 (质量管理,始于教育,终于教育) 质量教育是质量管理重要的一项基础工作。通过质量教育不断增强员工的质量意识,并使之掌握和运用质量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使员工牢固地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明确提高质量对于整个国家、企业的重要作用,认识到自己在提高质量中的责任,自觉地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以及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工作质量,最终达到全员参与,全面质量管理的目的。 一.什么是质量 1、战场人遭遇敌人,你首先举起枪,而倒下的却是你--不是你没准,而是碰到一颗臭弹! 2、你终于尝试了一次跳伞,但是再也没有机会尝试其它任何东西-—因为降落伞打不开! 3、省吃简用攒钱买了辆私家车,可你却把它直接开到了河里——因为转向失灵了! 4、还有什么比发现月饼中有一个苍蝇更恶心的吗?——有,而且是半只! 5、如果我告诉你,游乐园的过山车不能保证不脱轨—-你还敢去坐吗? 张瑞敏曾说过:“一个产品被淘汰,并不是被你的竞争对手淘汰的,而是被你的客户淘汰的” 在市场学里有一个定律“如果一个顾客满意,他会把这种满意告诉其他6个人;如果一个顾客满意,他会把这种不满意告诉其他22个人. 公司自己内部的客户——你的下一道工序

二、质量理念、意识 中国饮食业绝对是中国最成功的产业,中国人在饮食创新、多样化、精益求精上投入了大量热情和资源。为什么外国人在饮食上不如我们,是他们的收入比中国人低?是他们的技术落后?是外国人笨?当然不是! 原因很简单,外国人对吃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如我们。中国人在研究如何吃好的问题上所投入的热情、时间让外国人感觉无法理解,这就是观念上的差别。 故事—-发生在二战中期,向美国空军提供降落伞的制造商通过努力改善,使降落伞的良品率达到99。9%,但美国空军仍然坚持必须达到100%。降落伞制造商的总经理亲自去飞行大队谈判,认为自己做得已经很完美了,没必要再改善。但美国空军一口回绝,认为品质没有折扣。 故事的结局: 美国空军要求改变品质检查的方法,那就是从一周前交货的降落伞中,随机抽出一个,让制造商负责人装备上身,亲自从飞行的机身上跳下。这个方法实施后,不良率立刻变成零。 •故事体会 ✓提高质量,总是有方法,只看你想不想做,改善无止境。 ✓降落伞99。9%的合格率意味着,1000个人当中会有1个人遇到死亡的威胁,对这1个人来讲,是100%。 ✓换个角度去看待问题、处理问题,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品质没有折扣。让你去使用你自己做出来的产品;虽然并非出于故意,但生产出了不良品或所提供的服务不好的话,将会引怎样的结果呢? 你敢吗?

精益生产之品质意识培训

精益生产之品质意识培训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要想保持竞争优势,就必须不断提高产品质量。而精益生产是一种以质量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它强调品质意识培养,致力于消除浪费和提升价值。 品质意识培训是精益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通过培养员工的品质意识,激发他们对产品质量的重视和责任感。以下是一些精益生产之品质意识培训的核心要素: 首先,培训应该从解读和传达企业的质量政策开始。质量政策是企业内部关于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宣言,它包括了企业对质量的承诺和标准。员工应该清楚地了解并认同企业的质量政策,理解它对于企业竞争力和长期发展的重要性。 其次,培训应该强调每个员工的责任和作用。无论在生产线上还是在办公室里,每个员工都对产品质量负有责任。培训应该鼓励员工关注并主动解决质量问题,以确保产品达到预期的标准。只有每个员工都认识到自己在质量控制中的重要性,才能形成一个全员关注、全员参与的品质文化。 此外,培训应该教授员工一些常用的质量工具和方法。例如,流程控制图、直方图和散点图等统计工具可以帮助员工分析过程中的变异性,并找出产生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通过培训员工使用这些工具,可以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也增强员工对质量数据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最后,培训应该注重培养员工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品

质意识的培养不仅仅是一项个人任务,更需要团队的合作和努力。培训可以通过模拟演练、团队讨论和案例研究等方式,培养员工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企业还可以组织跨部门的团队,共同研究和解决复杂的质量问题,加强团队合作的能力。 通过以上的培训,企业可以提高员工的品质意识,推动全员参与的品质文化建设。这种文化的形成将促使员工主动追求卓越品质,同时也能提高产品的标准化和一致性。最终,企业将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并在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品质意识培训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的过程,需要企业不断投入资源和时间。以下是一些补充的内容,帮助企业更好地实施精益生产之品质意识培训。 首先,培训应该注重现场实践和案例学习。理论知识是培训的基础,但真正的品质意识在实践中才能得到巩固和发展。企业可以组织现场观摩和实操实践,让员工直接参与到生产线上,亲身体验质量控制的各个环节和细节。同时,通过案例学习,可以让员工从实际问题中学习和理解品质意识的重要性,并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来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培训应该注重与供应商和客户的沟通。品质是供应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品质意识培训不仅仅限于企业内部,还应该延伸到供应商和客户。企业可以组织供应商培训,帮助供应商了解企业的质量要求和标准,并共同提升供应链的品质水平。同时,企业还可以开展客户满意度调研和培训,帮助员工更好地理解和满足客户的需求,从而提高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

精益生产之品质意识培训

精益生产之品质意识培训 精益生产是一种流程优化的方法,旨在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浪费。在实施精益生产的过程中,培养员工的品质意识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员工对质量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在工作中始终追求卓越的品质,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品质意识培训是一种针对员工的培训课程,旨在帮助他们了解品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达到高品质的目标。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培训内容: 1. 品质的定义:培训课程应首先解释什么是品质,为什么它对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员工需要明白,品质不仅仅是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还包括了整个工作过程中的每个环节。 2. 品质控制工具:培训应介绍常用的品质控制工具,如统计过程控制图、直方图、鱼骨图等。员工需要学会如何使用这些工具来分析和解决质量问题。 3. 客户满意度:一个企业的品质意识应始终以客户满意度为核心。员工需要明白,只有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企业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4. 持续改进:品质是无止境的追求,员工需要了解持续改进的重要性。培训应教授如何通过PDCA(计划、执行、检查、改进)循环来不断优化生产流程和提升产品品质。 5. 奖励和认可:培训过程中应鼓励员工主动参与品质改进,并

为他们的贡献给予奖励和认可。这将激励员工发挥出更大的潜力,积极参与到持续改进的过程中。 通过品质意识培训,员工可以更好地理解品质的重要性,并掌握提高品质的方法和工具。这将为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提升竞争力,并获得客户的认可和信任。因此,持续进行品质意识培训对于实施精益生产是非常关键的。品质意识培训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提升的过程。以下是一些进一步的培训内容,旨在帮助员工深入了解品质意识并应用于实践中: 6. 错误防范和问题解决:培训应教授员工如何防范错误和解决问题。他们需要学会预测潜在问题并采取措施以防止它们的发生。同时,培训还应强调问题解决的重要性,让员工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7. 品质的成本:培训应向员工传达品质问题的成本。员工需要明白,低品质对企业的经济影响是巨大的,包括返工、退货、客户投诉等。通过了解品质问题的成本,员工将更有动力主动追求卓越的品质。 8. 品质与效益的关系:培训应重点强调品质和效益之间的关系。员工需要了解优秀的品质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包括增加客户满意度、提高市场份额和形成良好的企业声誉。 9. 团队合作和沟通:品质意识是一个团队合作的结果。培训应鼓励员工之间的合作和沟通,以确保信息的流动和问题的快速解决。团队合作和良好的沟通可以帮助员工更好地理解品质目

员工质量意识培训总结范文

员工质量意识培训总结 员工质量意识培训总结范文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为此要我们写一份总结。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员工质量意识培训总结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员工质量意识培训总结1 这周三我参加了xxx的员工入职培训,这是我第一次参加xxx的员工培训,我很高兴有这样一个让我成长的机会。在此次培训中,我对员工守则,商务礼仪,以及团队合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知道了一些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期间的史书记,王总的讲话,以及各位同事的发言也给我了很深的感触。 员工守则不用说了,这是我们作为员工每个人应该遵守的,有规矩才能成方圆。对于商务礼仪,之前在xx培训中了解到一点,此次xx 的培训让我更加深刻的了解,尤其是在和领导一起坐车的商务礼仪,它分情况而定,有很大的差别,这都需要我们耐心去学习。 在团队合作上,需要团队成员有共同的目标;成员在不同的领域具有特殊的专才;有容易沟通,互动的环境;还要有共同的价值观及遵守的规范;以及成员对团队的归属感。团队中都会需要成员来扮演协调者,决策者,策划者,监督评估者,外联者,支柱者,实施者和执行者这些角色,每个人的性格爱好,以及处事能力都决定了他们的角色。 每个人都是自私的,但为了共同的利益,团结起来的好处大于个人单方面的努力,就像蚂蚁军团一样,它是一种食人蚁,它们单个的个头很小,但团结起来能吓走非洲野象群,但是若为了各自的利益,就会是一盘散沙。 我觉得我个人在团队合作方面还比较欠缺,自己的性格喜欢自己独立的解决一件事情,不喜欢依靠别人,虽然在某些方面这样是有好处了,能够独当一面,但是在团队合作上,今后我要多与队友沟通协

2021年车间员工质量培训计划

There is a process for everything. Hold on and hold on again.勤学乐观天天向上(WORD文档/A4打印/可编 辑/页眉可删) 车间员工质量培训计划 为严格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方针,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定,按照"强教育、严培训、提素质"全员培训活动要求,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及安全素质,提升车间安全职业健康保障能力,进一步打牢安全管理基础,使车间安全教育培训有规划、有重点、有目的的进行,结合实际制定20__年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一、安全教育培训对象: 仪表车间员工、按要求培训的外来施工人员、实习人员、转岗人员、新上岗人员、参加专项检修人员、参加新项目试车、开、停车人员、车间特殊工种人员、车间非三项岗位人员、调岗人员、复工人员、发生事故或未遂事故后组织的现场教育、防止类似事故发的安全培训等相关人员。 二、安全培训目标: 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率100%,持证上岗率100%,必知必会合格率100%。 三、培训主要内容:

1.安全法纪法规学习:《安全生产法》、《消防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化工企业安全生产41条禁令》、《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煤化工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评级办法》、《仪表安全技术规程》、岗位安全必知必会知识等。 2.《应急处臵》、八大规程、安全规章、制度学习和单位相关应急预案学习,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 YKMH/GJ-YB(安·培计划)-001-(20__)Page2of83.化工企业安全卫生知识的学习,包括职业危害、危险源辨识的学习、《仪表车间应急救援体系》汇编。 4.《消防安全》知识培训通用教材,相关消防规程、重点防火部位、灭火器的种类和使用方法、防火任务和措施、灭火的基本技术措施、防毒面具的维护与使用知识及逃生的方法等。 5.事故案例教育:认真组织学习公司内外安全管理经验和先进典型,深刻剖析公司内外事故案例,以吸取经验教训。 6.安全设备设施重点是火灾报警系统、有毒有害固定式气体报警仪、工业监控系统及DCS系统安全联锁等知识技能。 7.职业健康知识、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技能。 8.及时传达上级安全文件,机动进行培训学习。

员工质量培训总结(精选6篇)

员工质量培训总结(精选6篇) 员工质量培训总结篇1 我作为公司今年招聘的一名新员工,到恒大地产石家庄公司工作已经一个多月的时间了,在这段时间里,我已经完全融入到这个大熔炉中,并且深深感受到了企业的强大和它独特的魅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企业实力消长的长期性、基础性、战略性要素。正如许主席所说:“文化建设是恒大稳健快速发展的重要法宝。以诚信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是恒大的传家宝,各级领导干部和员工务必光大传统,奉公正己,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使企业文化建设生生不息,永葆活力”。 十余年来,恒大公司以吸收创建精神文化为先导,发展制度文化,优化行为文化,完善物质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恒大企业文化。精神文化涵盖企业宗旨、企业精神、工作作风、战略方针等方面。制度化管理,标准化运作和流程再造形成了其特色的制度文化。使我们每个人都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恒大人,想成为一个事业成功的人。 作为恒大人,我们要有主人翁精神,把企业当做自己的家,为公司节省不必要的支出。在工作中,严把图纸关,强化成本意识;在生活中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杜绝浪费。“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社交能力”,对于我们日常工作来说尤为重要,作为房地产开发企业,我们要与政府、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各个部门打交道,好多工作都需要我们去牵头组织。因此,我们要提高自己这几方面的综合能力,才能在工作中应付自如。 我今后应该更好的.将学习和工作实践相结合,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层出不穷,我们应该更新观念,紧跟行业的发展步伐,加强行业间的学习和交流,加强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 虽然,很多要求我尚未完全达到,但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的工作,不断创新,努力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使自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