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前三章试题

高二生物周测二试题

一、选择题

1.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红蛋白、神经递质、激素、葡萄糖和CO2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B.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反应、艾滋病都是免疫过强引起的

C.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主要由T细胞产生抗体消灭

D.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调节,可使机

体的多项生理指标保持相对稳定

2. 2007年5月,《新民晚报》消息:上海科学家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的沉默之迷。此前发现,在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科学家对此项研究取得了的相应的成果。下列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②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③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受体④突触前膜不能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 下列关于人在剧烈运动时生理变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

B.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为弱酸性

C.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元和肌糖元分解

D.血液中O2含量下降,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

4. 与下图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一中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a表示感受器

B.图一②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C.图二①中递质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

D.图二中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5. 下图是甲状腺分泌活动的一种调节机制示意图。对有关环节正确的理解是

A .a、b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a和b同时作用于z,对z产生促进作用

C.甲状腺激素过多,会抑制x、y的分泌功能

D.x、y分别表示垂体和下丘脑

6. 下列对人和高等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激素调节是通过调节细胞的代谢而发挥作用的②激素调节的启动较慢,持续时间长③人和高等动物的生理活动,主要是通过激素调节来协调的④激素调节迅速而精确,反应时间短⑤冲动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⑥激素是参与体液调节的唯一化学物质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①③④⑤ D.④⑤⑥7.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就与NaHCO3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H2CO3

B.血液中Na2CO3过多时,就与H2CO3结合形成NaHCO3 C. 机体维持pH的相对恒定,有利于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

D.剧烈运动中,内环境的pH有下降趋势

8.

刺激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产生兴奋,膜内外产生局

部电流流动方向是

A.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膜内与膜外相同B.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膜内与膜外相反C.膜外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膜内与膜外相反D.膜外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膜内与膜外相同9. 如图为一突触的结构,在a、b两点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已知ab=bd,若分别刺激b、c两点,灵敏电流计指针各能偏转几次

A.b点2次,c点1次 B.b点1次,c点1次C.b点1次,c点2次 D.b点2次,c点0次10.下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先缩手后产生痛觉。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E为感受器,A为效应器

B.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D处的电位分布是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

C.刺激D处,产生的兴奋传到E处引起的反应不属于反射

D.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质只能引起乙的兴奋

11.乙酰胆碱是兴奋型的神经递质,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直接或间接调节细胞膜上例子通道,进而改变细胞膜电位,假如某一神经递质使该细胞膜上的氯离子通道开启,氯离子进入细胞内,正确的判断是

A. 形成局部电流

B. 细胞膜两侧电位差保持不变

C. 抑制细胞兴奋

D. 使细胞膜内电位由正变负

12. 下列免疫反应,属于体液免疫反应的是

A.眼泪中的溶菌酶破坏侵入人体的细菌

B.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C.抗体与病菌结合抑制病菌繁殖

D.体液中可溶性免疫活性物质干扰素抵抗病毒感染

13. 将小鼠 B 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血清能使小鼠T 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 细胞凝集成团。T 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小鼠B 细胞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

B.小鼠T 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

C.小鼠B 细胞和小鼠T 细胞有相同抗原

D.小鼠T 细胞和家兔T 细胞有相同抗原

14.麻疹病毒减毒活疫苗的广泛接种,显著降低了麻疹的发病率,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麻疹列为优先消灭的目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疫苗是小分子物质,起表面的抗原决定簇可被免疫细胞识别

B.初次接种该疫苗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可产生效应T细胞和抗体

C.再次接种该疫苗后,记忆细胞分化成效应B细胞释放淋巴因子

D.入侵的麻疹病毒被抗体结合失去致病能力,被T 细胞吞噬消化

15.下列关于代谢和调节叙述中,正确的是

A.糖尿病患者多尿主要是因为蛋白质分解加强导致尿素增加而带走大量水分

B.促甲状腺激素经体液运输并作用于甲状腺细胞

C.在200m短跑比赛中,人体产生的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产物

D.水平放置的幼苗,其茎的背地性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16. 关于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狼在追捕猎物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②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膜上的电位是外负内正

③某人大脑皮层H区受损,将失去听觉

④感觉的形成在大脑皮层

⑤在一简单反射弧中,只有感觉神经元A和运动神经元B,则当A接受刺激后,兴奋的传导方向是:A的轴突→B的树突

⑥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与此反应相对应的结构分别是大脑、小脑、脑干A.①③⑤⑥ B.②③④⑥ C.③④⑤⑥ D④⑤⑥17.下列有关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寒冷环境刺激可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加

B.寒冷环境刺激可使皮肤血管收缩,机体散热减少C.炎热环境刺激可使甲状腺分泌的激素增加,机体散热增加

D.极端炎热环境中,人体不能只靠神经和体液调节来维持体温恒定

18. 为验证胰岛素能降血糖,某同学给几只刚进食的小鼠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胰岛素溶液(用生理盐水配制),观察现象,若出现惊厥,则达到目的。该实验需要完善的是

①为使反应出现得较快且明显,实验前应将小鼠饥饿处理,以消耗肝糖元

②应设置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的对照组,且注射的部位、方法同实验组

③应设置口服胰岛素的实验组,对照组灌喂等量的清水

④出现惊厥现象后,还应对其中的一半注射葡萄糖溶液抢救,另一半不予抢救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

19. TNX-355是一种新型的具有治疗艾滋病的单克隆抗体药物,过去的抗艾滋病药物的作用主要是直接抑制艾滋病病毒复制或增殖所需要的酶的作用,然而长期使用的患者常会出现抗药性的问题;TNX-355注射进人体后可与T细胞表面的CD4受体结合,阻断病毒与细胞的结合,进而确保人类免疫系统运作正常。下列最可能正确的推断是

A.TNX-355应该是一种蛋白质,能阻断病毒与T细胞的结合

B.TNX-355可能是一种RNA,能与T细胞表面受体特异性结合

C.艾滋病病毒的DNA不断变异,过去的抗艾滋病药物无法长期使用

D.TNX-355可抑制艾滋病病毒复制,从而抑制艾滋病病毒的繁殖

20. 如图表示机体的免疫反应清除抗原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抗原刺激机体后,不会同时刺激T细胞和B细胞增殖、分化

B.浆细胞与效应T细胞相比,具有更加丰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C.抗体能够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D.若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机体,引发的二次免疫比初次免疫应答反应快而强

21. 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子房发育成无子番茄;用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获得三倍体西瓜,

给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雌蕊授以二倍体

西瓜花粉,子房发育成无子西瓜。若用此无子番茄和无子西瓜的果肉细胞分别进行组织培养,从理论上分析所得植株的果实中依次为

A .无种子、有种子

B .有种子、有种子

C .有种子、无种子

D .无种子、无种子 22. 关于下图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若某植物幼苗已经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其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f ,则其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大于f

B .若某水平放置的植物幼苗表现出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且测得其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f ,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小于f

C .除草剂灭草的原理是使杂草的生长素浓度处于大于h 状态下

D .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g ,产生顶端优势现象的侧芽生长素浓度是图中曲线的

E 点及E 点以后区间

23. 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品种番茄的花进行人工

得到的无籽番茄果实平均重量见下表。 据表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2,4-D 浓度超过25 mg /L,对果实发育起抑制作用

B. 2,4-D 与生长素的作用效果相同

C. 2,4-D 可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D. 2,4-D 诱导无籽番茄的最适浓度范围为20-30 mg /L

24. 下列因素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A. 骨骼肌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

B. 血浆蛋白含量过少

C. 肾脏疾病导致蛋白尿

D. 长期营养过剩导致肥胖 25.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

与此图无关的结论是

A .生长素对三种器官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B .A 、B 、

C 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

C .

D 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和芽都具有促进作用 D .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不灵敏

26.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两类植物生长的影响,则A 、B 曲线分别表示何类植物,以及应当选用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是

A .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a 点浓度

B .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b 点浓度

C .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b 点浓度

D .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c 点浓度

27. 下面是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部分实验示意图。下列关于这些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

A.实验一证明了感受单侧光刺激的是胚芽鞘尖端,而不是尖端以下

B.实验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通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C.实验三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会造成鞘尖端的弯曲生长

D .实验四说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生长素 28.将植物横放,茎弯曲向上生长,根弯曲向下生长。这与重力影响生长素的分布和根、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有关。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A 处生长素浓度较B 处高,茎对生长素敏感性高,A 处生长受抑制,B 处生长快,茎向上生长

②D 处生长素浓度较C 处高,根对生长素敏感性高,D 处生长受抑制,C 处生长快,根向下生长 ③C 处生长素浓度较D 处高,根弯曲向下生长 ④B 处生长素浓度较A 处高,茎弯曲向上生长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29.下列关于“探究促进葡萄插条生根的最适NAA 浓度”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用葡萄插条应尽量少带些幼叶或幼芽

B.各组葡萄枝条在NAA 溶液中浸泡时间应相同

C.各组生根数量应取该组葡萄生根数量的平均值

D.促进葡萄枝条生根的最适NAA 和IAA 浓度相同 30. 下图表示了一个健康人饭后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变化,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的原因是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

B .进食后的2h 内,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C .2h ~3h 之间,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有所增加

D .3.5h 时,血糖浓度较高是肌糖原开始分解所致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8分)下图表示反射弧及局部放大的示意图,据图回答:(在[ ]中填序号,在 上填名称)

(1)在A 图中,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_________。 (2)B 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在a 、b 、c 中兴奋部位是_________。在兴

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这样就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 (3)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导的原因是在A 图的[ ] 结构中,即信号在C 图中的传递不能由乙传到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在此结

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__________________。C图中的乙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已知甲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使乙兴奋,当完成一次传递后,该种物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物质的分解,该药物的即时效应是____________。32. (5分)某医生接待了甲、乙两位手被割伤的病人,在详细询问后,决定给接种过破伤风疫苗的甲注射破伤风类毒素,给未接种过破伤风疫苗的乙注射抗破伤风抗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破伤风杆菌初次入侵时,进入机体内的外毒素会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这属于特异性免疫反应中的________免疫。

(2)甲病人注射的破伤风类毒素是破伤风外毒素经甲醛脱毒后形成的,从免疫学上说,类毒素属于_______。(3)甲病人注射破伤风类毒素后,体内的_________会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的_______,继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

(4)两种治疗方法中,_____________(甲病人、乙病人)的治疗方法会更快地发挥疗效。

33. (16分)下图是人体生命活动部分调节示意图,其中甲~丙表示细胞,①~③表示相关过程,X~Z表示相关激素,激素X是一种糖蛋白。请分析回答:

(1)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刺激______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导致激素Z_______________(填名称)分泌增加,该激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2)如果用含激素X的饲料饲喂正常动物,则该动物激素X的分泌量将会______,如果对正常动物注射含激素X的液体,则①、②过程的生理效应

____(“有”或“无”)明显变化。

(3)图中甲细胞是_______。图中淋巴因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Graves氏病”是由于机体产生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而该种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但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该抗体的分泌(如图)。与正常人相比,“Graves氏病”患者Y激素的分泌量_____,体温_____。

34.(11分)在验证生长素类似物A对小麦胚芽鞘(幼苗)伸长影响的实验中,将如图1所示取得的切段浸入蒸馏水中1小时后,再分别转入5种浓度的A溶液(实验组)和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在23 ℃的条件下,避光振荡培养24小时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取每组平均值),实验进行两次,结果见图2。

请分析并回答:

(1)生长素类似物是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________作用的一类化合物。本实验中________mg/L浓度的溶液促进切段伸长的效果最明显。

(2)振荡培养的目的是:①增加溶液中的________以满足切段细胞呼吸的需求;②使切段与溶液成分接触更________。

(3)生长素类似物A应溶解于__________________中,以得到5种浓度的A溶液。切段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减少_________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图2中,对照组切段的平均长度是________mm。浓度为0.001 mg/L的溶液对切段伸长________(选填“有”或“无”)促进作用;与浓度为1 mg/L的结果相比,浓度为10 mg/L的溶液对切段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2中,浓度为0.1 mg/L时实验二所得数据与实验一偏差较大,在做原始记录时对该数据应_______(“舍弃”或“修改”或“如实填写”),为检验该浓度相关数据的可靠性还应____________。

考试答案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31. (8分)(1)感受器

(2)b 局部电流

(3)⑥突触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细胞体(膜)或树突(膜)

(4)使结构乙所在的神经元持续兴奋

32.(5分)(1)体液免疫

(2)抗原

(3)记忆(B)细胞抗体

(4)乙病人

33.(16分)(1)下丘脑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2)减少有

(3)T淋巴细胞(效应T细胞)促进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

(4)增加高

34.(11分)(1)调节 1

(2)①氧气②均匀

(3)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切段中内源激素

(4)7.0 有促进伸长的作用减弱

(5)如实填写重复实验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3章测试题(含答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高一级生物科试题 1、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和释放的部位依次是 ( ) A.均为下丘脑 B.均为垂体 C.下丘脑、垂体 D.垂体、下丘脑 2、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机体对细胞外液渗透压调节的正确顺序是 ( C ) ①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②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③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抗 利尿激素增加○4摄水量增加○5减少尿的排出 3、动物在饥饿状态下,组织内首先可能降低含量的是:( ) A.糖原 B. 氨基酸 C. 血糖 D. 脂肪 4、将大白鼠从25℃移至0℃的环境中,大白鼠将出现的生理反应是:( ) A.耗氧量减少,竖毛肌放松 B. 耗氧量增加,体表血管收缩 C.耗氧量减少,心率变慢 D. 耗氧量增加,体温升高 5、除哪项外,均为内环境概念的要素:( ) A.细胞内液B.主要组成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C.细胞外液D.体内细胞赖以生存液体环境 6、在人体细胞有丝分裂前期,可以看到的中心体数目是() A.2B.4C.8D.1 7、与分裂前期的细胞相比较,分裂中期的细胞内() A.DNA数目增加一倍,染色体数不变B.DNA数目和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 C.DNA数目不变,染色体数增加一倍D.DNA和染色体数目都不变 8、根据右图所示,能表示细胞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的是() A.甲→甲B.乙→甲 C.甲→乙D.乙→乙 9、对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特征的下列表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染色质螺旋化成为染色体 B、核膜消失,核仁结构逐渐消失解体 C、中心体复制 D、形成纺锤体 10.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错误 ..的是 A.激素在人体内作为信息物而发挥作用 B.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 C.甲状腺激素除了促进人体产热,还有其他生理效应 D.正常人体内,激素的分泌受反馈调节 答案:B 11.现象Ⅰ:小明的手指不小心碰到一个很烫的物品而将手缩回;现象Ⅱ:小明伸手拿别人的物品被口头拒绝而将手缩回。两个现象中的缩手反应比较见下表,正确的是 选项比较项目现象Ⅰ现象Ⅱ A 反射弧的完整性不完整完整 B 是否需要大脑皮层参与可以不要一定需要 C 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多少 D 缩手相关肌细胞数量多少 答案:B 12.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B.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 C.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 D.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答案:D 13.一个健康人若进食较多的糖类和食盐后,其体内不.会出现的生理变化是()A.尿中盐增多,糖无增多B.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 C.糖大量进入细胞并被利用D.肾上腺素分泌增多 答案:D 14.下列有关血糖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下丘脑既可以使血糖升高,又可以使血糖降低 B.血糖升高是神经调节,血糖降低是体液调节 C.血糖升高是体液调节,血糖降低是神经调节 D.下丘脑可以使血糖升高,垂体使血糖降低 答案:A 15.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16.下列关于兴奋沿神经纤维向前传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膜内电流由非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B.膜外电流由兴奋部位流向非兴奋部位 C.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膜内为负电荷 D.兴奋在细胞间的传导方向是树突→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和细胞体 17.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 A.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B.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完全相同 1 / 3

高中生物必修三1-3章综合题

即墨实验高中高二生物综合检测题 编写人:高会菊 审核人:朱士军 编写时间:2010-11-8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生物个体内的稳态是指在“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作用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A .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B .肾上腺、甲状腺、胃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的 C .组织液是哺乳动物肌肉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液体环境 D .血糖浓度、尿液浓度、体内温度、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相对稳定都属于内环境的稳态 2.下表是某中年男子血液化验单中的部分数据: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男子可能患有糖尿病,可服用胰岛素制剂进行治疗 B .该男子可能患有高血脂,应不吃脂肪,多吃糖类食物 C .该男子可能患有地方性甲状腺肿,细胞代谢速率偏低 D .血浆的生化指标应保持不变,否则将引起代谢紊乱 3.据2008年9月《新安晚报》消息:上海科学家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沉默之谜。此 前发现,在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 请你推测上海科学家对此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可能是 ①突触小泡内没有细胞核 ②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糖蛋白 ③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 糖蛋白 ④突触小泡不能释放相应的递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4.以下有关“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图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静息状态下,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的膜两侧电位均表现为内负外正 B .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穿过了2层磷脂分子 C .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是非特异性的 D .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只可作用于神经细胞 5.下图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 向。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其中的信息传递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 B .如果该图中的a 为下丘脑、c 为甲状腺,则c 分泌的激素对a 和b 的分泌活动有抑制作用 C .如果该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d 过程只发生在细胞核中 D .如果a 表示抗原,b 可表示记忆T 细胞,c 可表示抗体 6.当一个人突然遇到很危险的情境时,血液中的肾上腺素含量立即上升,使机体产生多种生理反应,例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呼吸加强加快,心跳加快,糖元分解增多、血糖升高等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这是机体的一种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B .肾上腺素迅速分泌,因为肾上腺是反射弧的效应器 C.上述生理反应不利于机体提高对刺激的抵抗力 D .血糖升高有利于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求 7.冬天下雪后,有些同学把雪团放在手里,过了一会,发现手比未放前要热乎一点,对此 现象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握雪后,手部的感受器会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入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 B .此过程中,手部皮肤的一些细胞耗氧增加 C .此过程中皮肤血管收缩,立毛肌放松 D .整个过程是由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 8.下图所示哺乳动物的某些生理活动的调节,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激素甲、乙、丁分别为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抗利尿激素 B .激素甲与激素乙相互拮抗维持血糖含量稳定 C .激素丁与水平衡调节有关 D .下丘脑只通过胰岛对血糖浓度进行调节 9.关于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之间的关系,不正确的叙述是 A .不是所有的内分泌腺的激素分泌都受神经系统的控制 B .某些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C .各项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同时也受激素的调节 D .体温平衡主要由激素来调节 10.在寒冷条件下,下列有关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体的产热量远远高于散热量 B .下丘脑和垂体是体温调节的中枢 C .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减少 D .人的体温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一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高中生物必修三1-4章试题

高中生物必修三1-4章过关试题 (范围:必修3 第1-4章) 1.下列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 A .血红蛋白 B .抗体 C .胰岛素 D .尿素 2.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不会引起血浆pH 发生剧烈的变化。其中发挥作用的物质主要是( ) A.碳酸氢钠 B.碳酸 C.三磷酸腺昔 D.钾离子 3.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纤维内部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 B.突触小体将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方向与突触小泡移动的方向相同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只能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4.微电流计连接的两个电极分别放在神经纤维膜的表面,并在图示位置给予一个足够强度的刺激。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微电流计偏转1次,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递的 B.微电流计偏转1次,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递的 C.微电流计偏转2次,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递的 D.微电流计偏转2次,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递的 5.图7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a 、d 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图中①②③合称为突触小体,是神经元树突的末端 B .兴奋由b 传至c 的过程中,①处膜外电流方向是b →c C .③内的递质只能经④释放再作用于⑥ D .经④释放的递质必然引起神经元d 的兴奋 6.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I 、II 、III 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 相应反应是:I-可引起低血糖,甚至昏迷;II-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III-使呼吸、心率加快,并使体内产热量增加。据此判断激素I 、II 、III 的化学名称依次是…( ) A 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B 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 C 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D 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 7.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如果淡水鱼不排卵,可将同种性成熟的垂体提取液注射到雌鱼体内,促进其排卵。这一方法主要是利用了垂体细胞合成的 A 甲状腺素 B 、雌激素 C 、促甲状腺素 D 、促性腺激素 8.图2表示甲状腺活动调节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与乙结构分别表示下丘脑和垂体 B .a 与b 物质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C .乙结构的活动只受甲结构分泌激素的调节

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二章练习含详细解答

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国庆假期作业2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2节细胞生活的环境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1.以下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选项是() 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C.HCO-3、HPO2-4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 2.(2021年湘潭高三第一次模拟)如下列图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请依次填出①~⑤相关内容() 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 B.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 D.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 3.(2021年高考上海卷)某种寄生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会造成下肢肿胀,这是由于肿胀处() A.细胞间隙积聚液体 B.细胞不能承受氨基酸 C.细胞不能对脂肪进展分解 D.细胞外液Na+浓度是内液的12倍 4.根据以下列图判断,正确的描述是() ①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程b和c更为重要②组织液中的CO2有害无益③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④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A.①③B.①② C.②④D.③④ 5.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表达不.正确的成分(mmol/L) Na+K+Ca2+Mg2+Cl-有机酸蛋白质 ①②142 ③147 4.0

④10 140 25 -47 A.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B.②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②至少需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 D.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6.以下列图是人体某组织构造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 B.②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2等物质 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③,再进入④ D.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②→③→④ 7.(2021年江苏高三调查)稳态是人体进展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正常人体内环境的特征是() A.血浆的酸碱度近中性,~ B.血浆的渗透压高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C.男性每100 mL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约为12~15 g D.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低于37 ℃ 8.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A.酶促反响加快B.渗透压下降 C.细胞代谢异常D.血糖含量偏高 9.(2021年西安高三分科检测)以下各项不.能诱发人体组织水肿的是() A.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 B.营养不良造成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C.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的蛋白质不能回流 D.饮水过多,大量水分滞留在组织液 10.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有3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与维持内环境稳态 B.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与外界环境无关 C.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 D.稳态有利于参与其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 11.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 A.降低、CO2、Na2CO3B.降低、乳酸、NaHCO3 C.升高、CO2、H2CO3D.升高、乳酸、NaHCO3 12.(2021年温州八校联考)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以下相关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 A.剧烈运动中,内环境的pH有下降趋势 B.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

高三生物必修三第一章试题含答案解析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本章练测(人教版必修3) 一、非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人体不同种类的体液之间,浓度差别最大的一组是() A.血浆与组织液的HCO3- B.组织液与细胞内液的蛋白质 C.血浆与组织液的Cl- D.组织液与淋巴的Na+ 2.下列哪项不是由人体内环境成分明显变化引起的病症?() A.浮肿 B.手足抽搐 C.贫血 D.尿毒症 3.正常情况下,动物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O2的数量主要取决于() A.组织液中O2的浓度 B.细胞膜上O2载体的数量 C.细胞液中CO2的浓度 D.细胞中ATP的数量 4.下列物质中,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有() A.甲状腺激素、O2、尿素、小分子蛋白质 B.氨基酸、麦芽糖、CO2、Na+ C.蛋白酶、Ca2+、血红蛋白、葡萄糖 D.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 5.人体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才能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 的相对稳定无直接关系的是() A.尿液与汗液的排出 B.血液中CO2浓度升高使呼吸加快 C.血液运输养料与废物 D.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6.下列关于人体体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体液是人体内的液体,都存在于细胞内 B.体液构成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C.体液包括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两部分 D.体液包括血浆、组织液与淋巴三部分 7.(2012·北京海淀区模拟)下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②为肝脏细胞,则①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④处 B.④是人体内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C.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环境是③④⑤ D.③④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 8.血浆中Na+与Cl-起的作用是()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到3章测试题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到3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2 A.蓝藻和绿藻 B.蓝藻和细菌 C.绿藻和细菌 D.病毒和细菌 2.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所有调节都有反射弧的参与B.所有的稳态都是相对的 C.所有稳态的形成都有许多系统参与D.所有稳态的调节中枢都在大脑 3、人的激素、维生素和酶三者相比,相同点有①都是蛋白质②由活细胞产生③需要量很少④由内分泌腺分泌⑤缺少时都会引起疾病⑥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中不可缺少⑦对新陈代谢的各种化学反应起催化作用 A.①②⑦B.③⑤⑥ C.③④⑤⑥D.③⑥⑦ 4..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表现为A.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C.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D.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5.下图中A、B为两插条扦插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示意,其主要原因是 A.芽能发育成枝条 B.芽能进行光合作用 C.芽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 D. 芽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长 6.美国杜克大学医疗中心的一个研究小组在《科学》杂志上撰文透露,他们利用成年猪的动脉血管细胞和能够模拟胚胎环境的新型生物反应器,成功地在实验室里培养出新的动脉血管。这种血管的外

形和功能都与真的血管一样。这一研究成果是生物组织培养工程领域的重大进展。下列关于以上技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以上技术属于“克隆” B.这项技术中可能要利用去核卵细胞 C.这项技术的关键是激发血管细胞的“全能性” D.这项技术的关键是激发血管细胞发育成血管的 潜能 7. 在小麦地里施用一定浓度的2,4-D能除掉双子叶杂草,而对小麦无影响,对此现象的错误 ..解释是 A.双子叶杂草对2,4-D的敏感性强 B.小麦对2,4-D的敏感性差 C.2,4-D对小麦的生长无作用 D.同一浓度的2,4-D对小麦和杂草的作用不同 8.某人因意外车祸而使大脑受损,其表现症状是能够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谈话,但却不会说话。这个人受损伤的部位是() A.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 B.大脑皮层中央前回底部之前(S区) C.大脑皮层颞上回后部(H区) D.大脑内侧面某一特定区域 9.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甲图所示,则曲线上P点最 可能对应于乙图中的位置是 A.a B.b C.c D.d 10.能够识别抗原的细胞是() ①吞噬细胞②T细胞③B细胞④记忆细胞⑤效应B细胞⑥效应T细胞 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③④⑤⑥ C.②③④⑥D.①②③④ 11.T细胞的作用叙述最完整的一组是() ①处理抗原②呈递抗原③识别抗原④分化记忆细胞⑤分化效应细胞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②④⑤ 12.若一个人的胸腺先天发育不良,可能造成的结果是() A.体内没有B细胞而仅仅有T细胞 B.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各种传染病乘机而人 C.只保留有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D.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合成能力减弱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二章测试题(含答案).总结

高二生物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与人体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是( ) A.体液 B.细胞内液 C.消化液 D.细胞外液 2、下列有关内环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B.内环境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蛋白质 C.正常人血浆的PH稳定在7.35-7.45之间,与内环境中含有的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D.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在37O C左右,即人体的正常体温 3、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 ) A.组织液增加 B.组织液减少 C.血浆量增加 D.淋巴减少 4、下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关于A液、B液和C 液三者之间联系表达正确的一

项是( ) 5、食物中过多的酸性物质被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后,血浆的PH 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 A.与血浆中的强碱中和B.形成Na2CO3排出体外 C.H2CO3 / NaHCO3等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D.很快排出体内 6、碘是甲状腺激素的组成成分,当食物中缺碘时,分泌量增加的激素是( ) A.促甲状腺激素B.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7、如果某人的下丘脑受到损伤,则可能导致( ) ①体温调节能力下降②调节血糖的能力下降 ③影响抗利尿激素的合成④影响渴觉的形成 A.①②③B.①②C.③ ④ D.①②③④ 8、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常见病。流感病毒有不同的亚型,现有多种流感疫苗,有人注射了一种流感疫苗后,在流感流行期间未患流感,但流感再次流行时,却患了流感,不可能的原因是() A.流感病毒发生了突变 B.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短 C.流行的流感病毒与注射的流感疫苗不是同种类型 D.流感病毒使人的免疫系统受损 9、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会引起 ( ) A.冷觉感受器兴奋B.温觉感受器抑制 C.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D.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完整word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测试(答案)

第一章单元过关 一、选择题 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2.下列属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环境”的是() A、肺泡腔内的气体B、小肠腔内的消化液 C、心窒腔内的血浆D、膀胱腔内的尿液 3.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 B.内环境中多余的H+主要通过尿液排出 C.血浆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 D.Na+、K+以重吸收方式从消化道进入内环境 4.下列关于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过敏反应中组织胺释放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 B.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小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致使组织液浓度升高 C.组织细胞代谢减弱,代谢产物减少时,引起组织液浓度下降 D.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或细胞内蛋白质减少,使血浆浓度降低或细胞内液浓度下降,水分进入组织液 5.人体血液中不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A.纤维素 B.尿素 C.激素 D.维生素 6.人体发生花粉过敏反应时,由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 () A.血浆量增加B.组织液减少C.组织液增加D.淋巴减少 7.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 是() A.降低、CO2、Na2CO3 B.降低、乳酸、NaHCO3 C.升高、CO2、H2CO3 D.升高、乳酸、NaHCO3 8.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中 错误 的是() A.剧烈运动中,内环境的pH有下降趋势 B.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 C.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造成的,与体液调节无关 D.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 9.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 引起() 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儿童患佝偻病 C.细胞代谢紊乱 D.成年人患肌无力病 10.下图为正常人体内肝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下列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C6H12O6→CO2+H2O”可发生在③中 B.体液①中含有胰岛素和血浆蛋白 C.图中②③构成了肝细胞生存的直接内环境 D.正常情况下,①②④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 11、人体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才能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 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无直接关系的是() A.尿液和汗液的排出 B.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呼吸加快 C.血液运输养料和废物 D.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12、下列关于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C、HCO3-、HPO42-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 13.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双选) ( 成分 (mmol/L) Na+K+Ca2+Mg2+Cl-有机酸蛋白质 ① ②142 5.0 2.5 1.2 103.3 6.0 16.0 ③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④10 140 2.5 10.35 25 -47 A.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B.②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减少 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②至少需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 D.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14.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 行物质交换的4种器官或系统。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双选) () A.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B.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血浆和淋巴 1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及答案

必修三测试题 一、选择题(1~30小题每题1分,31~40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动物内环境及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无机盐等物质的含量有关 B.氧进入血液中红细胞的过程就是进入内环境的过程 C.pH的调节要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实现 D.环境温度下降导致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2.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中,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中某些物质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形成组织液 B.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以相互扩散与渗透 C.一些组织液可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 D.淋巴与组织液之间可以相互扩散与渗透 3.某同学参加学校组织的秋季越野赛后,感觉浑身酸痛,并伴随着大量出汗等。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剧烈运动使其体内产生了大量乳酸,致使其血浆pH显著下降 B.此时应及时补充盐水并注意适当散热,以维持水盐与体温平衡 C.由于能量大量消耗,其血液中的血糖浓度会大幅度下降 D.由于其体内内环境pH发生变化,所以细胞代谢发生紊乱 4.人长时间运动后,产生口渴感觉的原因是 A.血浆CO2浓度升高B.血浆乳酸浓度升高 C.血浆渗透压升高D.血糖浓度升高 5.一般情况下,大脑受伤丧失意识和脊髓排尿中枢受伤的两种病人,其排尿情况分别是A.尿失禁、正常排尿B.尿失禁、不能排尿 C.正常排尿、尿失禁D.不能排尿、尿失禁 6.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的同一组织或器官 C.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减弱 D.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 7.下列属于第一道防线的是 ①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②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 ③吞噬细胞的内吞作用④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 ⑤皮肤的阻挡作用⑥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 ⑦抗体与细胞外毒素结合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二、三章测试题

第一、二、三章综合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激素、唾液淀粉酶和氨基酸 A.①③B.③④ C.①②D.②④ 2.下列哪些疾病是由内环境稳态的破坏直接引起的() ①血友病②色盲③糖尿病④尿毒症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 A.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 B.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 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④为养料和氧气 D.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 接进行物质交换 4.在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 物质交换的正确关系是() 5.在血浆、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中,O2的浓度依次为() A.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B.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C.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D.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6.关于人体内环境中pH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体血液的pH通常在7.35~7.45之间 B.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就会与NaHCO3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H2CO3 C.血液中Na2CO3过多时,就与H2CO3结合形成NaHCO3 D.pH的相对稳定是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独立完成的 7.如图是人体组织内的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有关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A.②可以进入A、C、D B.血浆蛋白主要存在于B中 C.O2浓度最低的液体是③ D.①②③④组成了体液 8.一个人出现组织水肿,其原因可能是()

A.血浆中尿素过多B.皮下脂肪积存过多 C.血糖含量过少D.血浆蛋白质含量过少 9.学生甲在进行1500m比赛时,刚跑至1000m左右,感觉腿部肌肉酸痛难忍,欲放弃比赛,老师安慰说:坚持一下,过一会儿就会感觉好点了。学生甲遂继续比赛,过了一会儿,果然感觉又有劲儿了。试问,引起学生甲肌肉酸痛的物质是() A.碳酸B.乳酸C.二氧化碳D.胃酸 10.人在发烧时食欲差的最根本原因是() A.胃不能及时排空B.摄入食物未消化 C.消化酶活性受影响D.抑制消化酶的分泌 11.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某人长期摄入蛋白质过少,会引起C液增加 B.2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只有淋巴 C.A液成分与B液、C液成分相比,含蛋白质较多 D.A液中的O2浓度比C液中高 12.在一简单反射弧中,只有感觉神经元A和运动神经元 B,则当A接受刺激后,兴奋的传导方向是() A.A的树突→B的轴突B.B的轴突→A的轴突 C.B的轴突→A的胞体 D.A的轴突→B的树突 13.当刺激神经纤维上的某一点时,将会出现() A.所产生的冲动只向轴突末梢方向传导 B.所产生的冲动只向树突末梢方向传导 C.受刺激部位膜外的电势很快下降 D.受刺激部位膜内的电势很快下降 14.如图示意一个反射弧的结构,就此图分析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直接刺激肌肉可以引起其兴奋收缩,但不能在 g、f、e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B.刺激皮肤引起肌肉收缩时,可在e、f、g处检测 到膜电位变化 C.若g以下处受损,针刺皮肤能够在f处检测到膜 电位变化 D.若f处受损,针刺皮肤能在肌肉处检测到膜电位 变化 15.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16.在下列关于酶和激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激素的作用与神经系统的作用密切联系B.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酶 C.激素产生后,一般作用于其他细胞D.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 17.医生给呆小症、侏儒症和糖尿病患者分别口服相应的激素,有疗效的是() A.呆小症和侏儒症B.侏儒症和糖尿病 C.呆小症和糖尿病D.只有呆小症 18.青蛙垂体提取液中有促进雌蛙排卵的激素,该激素作用的器官是() A.甲状腺B.胰腺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二章测试(人教版)含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二章测试(人教版)含答案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 钙离子 B 呼吸酶 C 葡萄糖 D 血浆蛋白 2.血浆中的水来自: A 组织液、消化道 B 组织液、淋巴 C 组织液 D 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3.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其中有 A.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基酸B.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 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D.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4. 肌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A、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靶细胞 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 D、组织液→淋巴→组织液→靶细胞 5. 长时间运动引起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其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 A.降低、CO2、Na2CO3 B. 降低、乳酸、NaHCO3 C.升高、CO2、H2CO3 D.升高、乳酸、NaHCO3 6. 下列三种生物学现象:①给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休克;②当细菌进入人体后,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体与之结合,从而抑制细菌繁殖;③小猪听到主人“噜噜”叫声就奔向主人.它们依次属于 A.体液调节、免疫调节、神经调节 B.神经调节、细胞免疫、激素调节 C.体液调节、过敏反应、反射 D.神经调节、自身免疫、体液调节 7.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 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 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 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

高中生物必修三1—3章精选题(带答案解析)

高中生物必修三1—3章精选题(带答案解析)

前三章挑剔 1.下列有关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兴奋在细胞间传递时,突触前膜通过主动运输释放神经递质 B.由于机体免疫过强,过敏反应时常引起细胞损伤和组织水肿 C.内环境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水盐平衡中枢兴奋形成渴觉 D.学习是人和高等动物通过神经系统不断接受环境刺激形成新行为的过程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兴奋在细胞间传递时,突触前膜通过胞吐方式释放神经递质,所以A不正确。当相同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就会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上述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物质,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多等,引发各种过敏反应,但不会引起细胞损伤和组织水肿,所以B不正确。内环境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水盐平衡中枢兴奋,传入大脑后形成渴

觉,所以C不正确。 考点:生命活动调节 点评:本题以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为背景,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迁移能力,难度不大。 2.对燕麦胚芽鞘作如下图处理: ①放在暗盒里②胚芽鞘尖端的下部用锡箔遮住 ③在尖端横向插入云母片④在尖端横向插入琼脂片 ⑤切去胚芽鞘尖端⑥切去尖端,在切口上放置一含有一定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小块 ⑦切去尖端,在切口上放一含有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琼脂小块,并放在暗盒里 ⑧切去尖端,放在暗盒里. 以下都给予单侧光照射其中仍能直立生长的是 A.①、②、③B.④、⑦、⑧C.①、④、⑦D.①、⑥、⑦ 【答案】D 【解析】

5.糖尿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常见症状有多饮、多尿、多食以及消瘦等。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证明,只有小部分糖尿病患者是绝对缺乏胰岛素的,大部分患者血液中具有正常量或超常量的胰岛素。推测这些大部分患者患糖尿病的原因可能是 ( ) A.靶细胞的胰岛素受体减少或亲和力降低 B.胰岛素不能进入组织细胞直接参与代谢活动 C.体内没有胰岛素的靶器官、靶细胞 D.部分胰岛素在血液中发生了结构改变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糖尿病的病因有两种:一是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二是胰岛素分泌正常甚至超量,但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导致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结合题中条件分析后可得正确选项是A。故本题选A。 考点:本题考查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糖尿病知识的要点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6.若甲、乙两图均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

高二生物必修三试题及答案

兴安高中高二生物4~6章月考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 1、如右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②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③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它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④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③④ 2、要使一生态系统长期存在,除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外,至少必须具有 A.消费者和分解者B.生产者和消费者C.生产者和分解者D.生产者和人 3、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的图解,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共含有七条食物链,桉树、合欢树属于生产者B.叶状虫属于初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C.该生态系统中袋鼬所含的能量最多D.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蜘蛛、蜜雀 4、如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③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图中A、B分别代表消费者和生产者 C.温室效应主要是由⑦过程造成的 D.农业生产中的中耕松土可以增大⑤过程 5、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下列对生物 多样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B.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 C.物种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D.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 6.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往往相差很大B.同一种群的种群密度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C.年龄组成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 D.出生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新出生的个体数目占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 7.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 B.调查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的种群密度不宜用样方法 C.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D.应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标志要非常醒目 8.右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第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A.100只B.200只C.300只D.400只 9.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 C.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10.下列群落中,物种丰富度最大的是 A.西双版纳热带雨林B.温带草原C.高山冻原D.东北小兴安岭红松林 11.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B.只有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才会出现群落的演替 C.群落的初生演替速度通常非常缓慢D.群落的初生演替在海洋和陆地均可发生 12.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A.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都是破坏性的 B.人类活动可以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 C.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演替 D.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 13.右图表示生态系统四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1和2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B.3代表的不一定是原核生物 C.4表示生态系统的基石D.①代表光合作用,②代表细胞呼吸 14.下列关于生产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位于能量金字塔同一营养级B.一定能固定CO2 C.都与生态系统的能量转换有关D.一定是植物 15.一块甘蔗田弃耕几年后,形成了杂草地,该草地群落中 A.没有水平结构B.动物没有分层现象C.物种组成比甘蔗田复杂D.植物没有垂直结构16.当前,我国农业的发展已由科技含量较低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现代农业虽然产量大大提高,但由于大量施用化肥、农药,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我国政府正大力推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生态农业。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农业系统中食物链和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越少 B.生态农业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现代农业的高 C.生态农业系统设计的指导原则是实现生态系统的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 D.生态农业系统属于人工生态系统,人的作用非常突出 17.下列实例中属于竞争的是 A.白蚁和它肠道内的鞭毛虫B.蛔虫和人 C.青霉菌株分泌青霉素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D.狼和兔 18.在右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如果每个营养级能量传递效率圴为 20%,且下一营养级从上一营养级各种生物中获得的能量相等。虎要 获得1KJ能量,则需要消耗草的能量为 A.150KJ B.125 KJ C.100 KJ D.75 KJ 1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河北省定州中学2022-2021学年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定时练:1-3章(二) Word版无答案

河北定州中学高二生物定时练 必修3 第1-3章综合(二) 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 1.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下图中虚线表示对植物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浓度。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可表示水平放置的根近地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 B.该图可表示水平放置的茎近地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 C.该图可表示正常放置的胚芽鞘尖端向光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 D.该图可表示去掉顶芽后侧芽处生长素浓度的变化 2.如图,一棵植物被纸盒罩住,纸盒在左侧开口,右侧照光。假如固定幼苗,旋转纸盒;或固定纸盒,旋转幼苗;或将纸盒和幼苗一起旋转。一段时间后,幼苗的生长状况分别是() A.向右弯曲生长、向左弯曲生长、直立生长 B.向右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 C.直立生长、向右弯曲生长、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 D.向左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 3.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A.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 B.合成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 C.O2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 D.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分解成葡萄糖 4.感染赤霉菌而患恶苗病的水稻,要比四周的健康植株高50%以上,由此可推想赤霉菌( ) A.能产生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 B.能产生促进植株增高的植物激素 C.能产生赤霉素,促进植株发育 D.能产生促进植株增高的特殊物质 5.下图中a表示某种物质,b表示相关细胞,两者关系描述正确的是()A.假如a表示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肌肉细胞b,将导致血糖含量上升 B.假如a表示神经递质,b表示神经细胞,此时b会兴奋 C.假如a表示抗原分子,b可能是效应B(浆)细胞或记忆B细胞 D.假如a表示甲状腺激素,b有可能是下丘脑细胞,也有可能是垂体细胞6.对下列4幅曲线图中a、b两点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甲中,a、b两点叶绿体内C3含量的变化趋势相反 B.图乙中,a、b两点神经纤维膜内外Na+浓度差相等 C.图丙中,a、b两点细胞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速率相等 D.图丁中,a、b两点分别表示茎向光弯曲时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 7.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能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的生物细胞肯定含有核糖体 B.神经细胞轴突末梢形成的突起释放神经递质 C.细胞间进行信息沟通时可依靠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 D.效应T细胞与癌变细胞亲密接触可导致癌变细胞坏死并裂解 8.下列有关物质在生物体内运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动物内不存在O2从细胞集中到内环境的过程 B.人体内存在两种内分泌腺互为靶器官的状况 C.动物体细胞只能吸取葡萄糖,不能释放葡萄糖 D.生长素只能从高浓度一端向低浓度一端运输 9.下列过程,不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是( ) ①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②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③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④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的作用 ⑤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⑥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 A.②④⑤ B.②⑤⑥ C.①③④ D.①③⑥ 10.关于细胞内物质或结构的转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中染色质转变为染色体有利于遗传物质的平均安排 B、人体细胞中ATP和ADP的相互转变只能发生在线粒体中 C、运动时肌细胞中的糖原转变为葡萄糖以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产生的还原氢都来自水中的氢原子 11.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毁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 B.抗体抵制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 C.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癌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 D.人体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 12.如图为神经元结构模式图,电流计A1和A2的两极a、c、d、e分别接在神经纤维外膜上,在b、f两点赐予适宜强度的刺激,则电流计的偏转状况为() (○代表神经元细胞体,<代表神经末梢,且ab=bc、ac=de) A.在b点与f点刺激时,A1、A2各偏转两次,且方向相反 B.在b点刺激时,A1偏转两次,A2偏转一次;f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 C.在b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f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 D.在b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两次;f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 13.溶菌酶是存在于眼泪和白细胞中的酶,有杀菌功能,整个分子大致呈球形,故称为球蛋白(如右图)。下列关于溶菌酶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 ) ①溶菌酶从细胞进入泪液不穿过生物膜 ②溶菌酶是由两条多肽链共同组成的 组题人:王敏审题人:边红云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