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式太阳能中高温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合集下载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
[;] 热发电将可与常规矿物能源发电相媲美 。
$&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9 $&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特点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结构紧凑, 其太阳能热辐 射收 集 装 置 占 地 面 积 比 塔 式 和 碟 式 系 统 的 要 小 :<= > $<= ; 且槽形抛物面集热装置的制造所需的构 件形式不多, 容易实现标准化, 适合批量生产。用于 聚焦太阳光的抛物面聚光器加工简单, 制造成本较 低, 抛物面场每平方米阳光通径面积仅需 %? @A 钢和
熔盐也再次被送回太阳场以吸收热能。
!" 国内外的发展水平
!# $" 国外的发展情况
太阳能热发电工业经历了几次起落, 原因是多方 面的。早在 *" 世纪初就有关于 太 阳 能 热 发 电 的 研 究, 可由于 * 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近东地区石油的发 现, 使得太阳能的利用发展缓慢。其中, 由于太阳能 热电自身的技术落后、 效率低以及生产成本高也是阻 碍其发展的重要原因。直到 *" 世纪 $" 年代的石油
新成果与技术应用
罗智慧等: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研究各种联合系统, 也可以采用一些储能设备以减少 对气候条件的依赖。
!# !" 跟踪技术
抛物面聚焦集热器只能收集直射光线, 利用跟踪 装置可以使系统截获更多的太阳辐射。用于太阳能 发电的跟踪方式按照入射光和主光轴的位置关系可 分为两轴跟踪和单轴跟踪。两轴跟踪是根据太阳高 度和赤纬角的变化情况而设计的, 它具有最理想的光 学性能, 是最好的跟踪方式, 能够使入射光与主光轴 方向一致, 获得最多的太阳能。但此种 设 备 结 构 复 杂, 制造和维修成本高, 性价比不如单轴跟踪好。单 轴跟踪型只要求入射光线位于含有主光轴和焦线的 平面就行, 且结构简单, 实际生产中在跟踪精度要求 不高或阳光充裕的地方一般优先考虑单轴跟踪。按 焦线位置的不同, 单轴跟踪分为三类[+]: 南北地轴式、 南北水平式和东西水平式。总之, 采用何种方式, 是 一个性价比问题, 要根据实际应用来选择不同跟踪 方式。 近年来, 我国太阳能检测中心开发出太阳能集热 器性能测试系统, 其中就包括了太阳跟踪器。该跟踪 器采用地平坐标系跟踪方式, 主要由水平回转转台、 垂直回转转台、 $ 台步进电机以及集热器台架组成。 集热装置固定在台架平面上, 水平转台相当于集热装 置的方位轴, 由一台步进电机驱动, 绕垂直于当地水 平面的轴旋转, 对太阳进行实时跟踪。从这种太阳跟 踪器的运行情况来看, 它的运行状况良好, 跟踪误差 也不是很大。但总体来说, 我国的太阳能开发利用的 水平还不是很高, 国产太阳跟踪器的精度也不是很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现状及进展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现状及进展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现状及进展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简介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是利用槽式聚光镜将太阳光聚在一条线上,在这条线上安装着一个管状集热器,用来吸收太阳能,并对传热工质进行加热,再借助蒸汽的动力循环来发电。

槽式聚光器的抛物面对太阳进行的是一维跟踪,聚光比为10~100,温度可以达到400℃。

20世纪80年代中期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就已经发展起来了,目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已经安装了354 MW的槽式聚光热发电站,其工作介质是导热油,换热器可以使导热油产生接近400℃的过热蒸汽来驱动汽轮机发电。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特点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最主要的特点是使用了大量的抛物面槽式聚光器来收集太阳辐射能,并把光能直接转化为热能,通过换热器使水变成高温高压的蒸汽,并推动汽轮机来发电。

因为太阳能是不确定的,所以在传热工质中加了一个常规燃料辅助锅炉,以备应急之用。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的缺点是:(1)虽然这种线性聚焦系统的集光效率由于单轴跟踪有所提高,但很难实现双轴跟踪,致使余弦效应对光的损失每年平均达到30%。

(2)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结构庞大,在我国多风、高风沙区域难以立足。

(3)由于线型吸热器的表面全部裸露在受光空间中无法进行绝热处理,尽管设计真空层以减少对流带来的损失,但是其辐射损失仍然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集热系统结构(一)集热管集热管是槽式太阳能热发电集热系统的一个关键部件,能够将反射镜聚集的太阳直接辐射能转换成热能,温度可达400℃。

目前使用的集热管内层为不锈钢管,外层为玻璃管加两端的金属波纹管。

内管涂覆有选择性吸收涂层,以实现聚集太阳直接辐射的吸收率最大且红外波再辐射最小。

两端的玻璃一金属封接与金属波纹管实现密封连接,提供高温保护,密封内部空间保持真空。

减少气体的对流与传导热损,又加上应用选择性吸收涂层-使真。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进展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进展
550oC B 非真空集热管Non evacuated ?吸收率(absorptivity):0.92-0.95 ?发射率(emisivity): 0.25 – 0.3 (300oC) ?碳钢金属管carbon steel
metallic tube ?价格(price) (4m) ? 800 – 1000RMB/m ?最大工作温度(maximum operation temperature at present):
300oC
A 金属板基铝反射镜 反射率(reflectivity )? 0.83 – 0.87价格( price )? 150RMB/m 2 B 聚合物基铝或银反射镜 反射率(reflectivity )? 0.84 – 0.93 价格( price )? 150RMB/m 2
C 厚玻璃银反射镜 反射率(reflectivity )? 0.935 价格( price )? 350-650RMB/m 2 D 金属复合薄玻璃银反射镜 反射率(reflectivity )? 0.95 价格( price )? 650RMB/m 2 E 玻璃复合薄玻璃银反射镜 反射率(reflectivity )? 0.95 价格( price )? 350RMB/m 2
●新型集热管设计 New receiver tube designs ●新型太阳反射板研究 New solar reflectors ●新型支架结构设计 New support structure designs ●新工质开发 New working fluids for the solar field ●新储热系统 New thermal storage systems ●其他新材料的开发 Else new material
青海省土地面积72万平方公里,人口500余万人,地大人 稀,有大量适合发展太阳能热发电站建设的土地,其中柴达 木盆地就有超过20万平方公里的荒漠化戈壁滩,平均海拔高 度3000米,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按 1平方公 里建设25MW 槽式太阳能热电站计,理论上可满足装机 50亿 千瓦的用地需求,可供电力可超过15万亿千瓦时,足可以满 足全国电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发展 康达12米单元测试平台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1、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研发背景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在当今世界的能源结构中,人类利用的能源是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为主的化石能源。

在 2008 年世界主要能源需求比例中,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量占了能源总需求量的 75%以上。

然而这些常规能源是一次性不可再生能源,其蕴藏量十分有限,随着开采量和使用量的急剧增加而逐渐枯竭,预计到2020 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 200-250 亿吨标准煤。

与此同时,化石能源燃烧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了全球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和破坏。

随着世界能源匮乏与环境恶化日益加剧,开发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充分利用清洁能源,逐步改变以煤、石油为主的能源结构,将会成为全球性的研究问题。

世界各国的煤炭需求情况,2008年中国、美国、印度、俄罗斯、欧盟和日本消耗的煤炭量占当年全球煤炭消耗总量的 83%,这六个国家CO2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占到了当年全球CO2排放量的70%。

产生电力是煤炭消耗的最重要途径之一。

从2008年的数据可以看出,全球电力部门发电燃烧的煤炭量将近占全年世界煤炭消耗总量的三分之二。

因此,世界各国开始关注一次能源在产生电力方面的替代,并积极调整以燃煤发电为主的能源结构,大力研究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新型的能源发电技术和节能技术也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可再生能源在整个能源消耗中所占的比例必然会逐步地提高,这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于中国来说,能源短缺与环境恶化的问题显得更为严峻。

为了满足迅速膨胀的工业和城市的电力需要,我国对电力的需求量变得越来越大。

据 2007年6月报道中国平均每天都有两个新电站竣工,同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局透露,2010年我国的电力装机总容量超过了8.4亿千瓦。

然而,当前我国将近四分之三的电力来自燃煤的火力发电厂。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原理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原理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原理太阳能是一种广泛可利用的清洁能源,被广泛应用于热水供应、采暖和电力发电等领域。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是一种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的技术,其原理是通过将太阳能聚焦在一条槽中,使槽内的工作介质受热并转化为蒸汽,最终驱动涡轮发电机产生电能。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主要由聚光器、槽型反射器、吸收管、工作流体、热储罐和发电机等组成。

聚光器的作用是将太阳光线聚焦到槽型反射器上,然后经过反射器的折射,将光线聚焦到吸收管上。

吸收管内充满了工作流体,当太阳光线集中在吸收管上时,工作流体受热并转化为高温高压的蒸汽。

蒸汽经过管道输送到热储罐中,用于储存热能。

热储罐是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在夜间或云天时提供热能,以确保发电系统的持续运行。

热储罐内部有一个热交换器,可以将储存的热能传递给工作流体,使其继续产生蒸汽。

这样就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的电力供应。

发电机是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的核心设备,其作用是将蒸汽的热能转化为电能。

蒸汽进入发电机后,通过涡轮的旋转驱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电能经过变压器升压后,通过输电线路输送到用户端,供用户使用。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的工作原理基于热力学和光学原理。

光学原理是利用聚光器和槽型反射器将太阳光线集中到吸收管上,提高能量密度;热力学原理则是利用工作流体的相变过程将光能转化为热能,并进一步转化为机械能和电能。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具有多种优点。

首先,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不会产生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对环境友好。

其次,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具有较高的能量转换效率,可以将太阳能有效地转化为电能。

此外,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结构简单,维护成本低,适用于不同地区和环境的电力供应需求。

然而,槽式太阳能热发电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它对阳光的依赖性很强,需要充足的日照才能正常运行。

其次,聚光器和槽型反射器的制造和安装成本较高。

此外,由于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需要占用较大的面积,因此在空间利用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制。

太阳能热发电槽式高温集热管研发及产业化

太阳能热发电槽式高温集热管研发及产业化

太阳能热发电槽式高温集热管研发及产业化太阳能热发电是一种利用太阳能将光能转化为热能,并进一步转化为电能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清洁能源领域。

而热发电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集热管,其在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太阳能热发电槽式高温集热管的研发和产业化情况。

太阳能热发电槽式高温集热管是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件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并将其传递给工作流体,进而驱动发电机发电。

槽式高温集热管的特点是能够高效地吸收太阳辐射,快速将热量传递给工作流体,并保持相对稳定的热转化效率。

为了研发和产业化太阳能热发电槽式高温集热管,需要解决一系列技术难题。

首先,需要设计出具有高效吸收太阳辐射的表面结构,以提高集热效率。

其次,需要选择合适的传热介质和设计合理的流体路径,以实现快速热传递和稳定流体工作。

此外,还需要研发适用于高温环境的耐高温材料,以保证集热管的长期稳定运行。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许多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始进行太阳能热发电槽式高温集热管的研究。

以中国为例,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家能源集团等单位在该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

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验,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技术突破,促进了槽式高温集热管的进一步发展。

目前,太阳能热发电槽式高温集热管已经开始走向产业化。

国内外一些企业已经开展了大规模的生产,为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然而,目前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成本仍然较高,需要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性。

其次,耐高温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仍然需要加强,以提高集热管的稳定性和寿命。

为了推动太阳能热发电槽式高温集热管的发展和产业化,需要进一步加强科研合作和技术创新。

政府和企业应将其作为重点支持的领域,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进行研究和产业化。

同时,还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培养一批专业人才,推动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总之,太阳能热发电槽式高温集热管的研发和产业化是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太阳能热发电的应用前景及槽式集热器实验研究

太阳能热发电的应用前景及槽式集热器实验研究

太阳能热发电的应用前景及槽式集热器实验研究首先,太阳能热发电被广泛应用于家庭热水供应系统中。

太阳能热发电利用太阳能直接加热水,可以替代传统的燃气或电能加热方式,实现热水的可再生能源供应。

这样不仅节约了能源,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还减少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对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其次,太阳能热发电在工业生产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许多工业过程需要大量的热能,比如炼油、炼钢等。

传统的热能供应方式通常依赖于化石能源,不仅能源消耗大,且对环境污染严重。

而太阳能热发电可以作为替代能源,为这些工业过程提供清洁的热能,减少环境污染。

此外,太阳能热发电也可以应用于城市供暖系统中。

传统的城市供暖往往依赖于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而太阳能热发电可以利用太阳能直接加热水,为城市供暖系统提供清洁的热源。

通过建立太阳能热发电站,可以大幅度减少对化石能源的需求,降低空气和水污染。

槽式集热器是太阳能热发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热发电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槽式集热器通过聚焦太阳光来加热工作流体,然后将热能转化为电能。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槽式集热器具有较高的太阳光聚焦效率。

槽式集热器通常采用镜面反射器将太阳光聚焦到一个集热器管道中,这样可以提高太阳能的利用效率,减少能量的损失。

其次,槽式集热器具有较高的工作温度。

槽式集热器通常采用真空吸附管作为工作流体,可以将工作温度提高到数百度以上,从而提高热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

最后,槽式集热器具有较为灵活的光学设计。

槽式集热器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太阳辐射情况进行优化设计,以获得最佳的能量利用效果。

目前,槽式集热器在实验研究中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

研究人员通过不断改进槽式集热器的结构和材料,提高了其太阳光聚焦效率和工作温度,从而提高了太阳能热发电的效率。

此外,他们还探索了槽式集热器在不同应用领域中的应用潜力,并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结果。

总之,太阳能热发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在家庭热水供应、工业生产和城市供暖等领域中起到重要作用。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1、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研发背景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在当今世界的能源结构中,人类利用的能源是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为主的化石能源。

在 2008 年世界主要能源需求比例中,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量占了能源总需求量的 75%以上。

然而这些常规能源是一次性不可再生能源,其蕴藏量十分有限,随着开采量和使用量的急剧增加而逐渐枯竭,预计到2020 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 200-250 亿吨标准煤。

与此同时,化石能源燃烧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了全球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和破坏。

随着世界能源匮乏与环境恶化日益加剧,开发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充分利用清洁能源,逐步改变以煤、石油为主的能源结构,将会成为全球性的研究问题。

世界各国的煤炭需求情况,2008年中国、美国、印度、俄罗斯、欧盟和日本消耗的煤炭量占当年全球煤炭消耗总量的 83%,这六个国家CO2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占到了当年全球CO2排放量的70%。

产生电力是煤炭消耗的最重要途径之一。

从2008年的数据可以看出,全球电力部门发电燃烧的煤炭量将近占全年世界煤炭消耗总量的三分之二。

因此,世界各国开始关注一次能源在产生电力方面的替代,并积极调整以燃煤发电为主的能源结构,大力研究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新型的能源发电技术和节能技术也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可再生能源在整个能源消耗中所占的比例必然会逐步地提高,这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于中国来说,能源短缺与环境恶化的问题显得更为严峻。

为了满足迅速膨胀的工业和城市的电力需要,我国对电力的需求量变得越来越大。

据 2007年6月报道中国平均每天都有两个新电站竣工,同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局透露,2010年我国的电力装机总容量超过了8.4亿千瓦。

然而,当前我国将近四分之三的电力来自燃煤的火力发电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由新能源利用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槽式太阳能中高温技术
一、研究背景目前,随着全球能源供应问题日显突出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积极推行,国际国内对太阳能中高温技术的开发应用已掀起新一轮高潮。

尽管美国等工业化先进国家早在八十年代即开始了将太阳能中高温技术应用到纺织、建筑、食品加工、木材烘干等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用高温取暖、开水等方面,以获得 100℃以上的热水和蒸汽,但技术和设备工艺一直未获突破,产业规模化因而是不可能的。

国内对此项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大多研究机构的研究也尚未突破以通过转动聚光镜来实现光跟踪这一传统技术路线,技术的商业化和设备的国产化难题一直解不开。

德州华园新能源应用技术研究所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成功地解决了准静态光跟踪这一问题,为技术商业化和产业规模化及设备国产化奠定了基础。

使用这一技术,利用国产材料制造的设备系统,在太阳辐射 0.7~1.2KW/㎡的条件下(适合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实际产生 100~300℃热水和蒸汽;反射板反射率达 0.92 以上,设计寿命 15 年;单位面积造价比普通型真空管热水器还要低,是一种热效率高、经济实用,制造、安装、操作管理方便的新型太阳能中高温集热装置,系国内首创,其技术和应用方面的先进性已领先于国际,为太阳能中高温工程化、产业规模化提供了完全可能。

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属于绿色洁净能源。

从长远来看,在各种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将是最主要的可再生能源,其资源远大于人类对能源的总需求,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广义地讲,地球上的能源约 99.8%来自太阳能。

而通常说太阳能利用是指太阳能的直接转化和利用,如利用半导体光伏器件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把太阳能转换成热能的太阳能热利用和热发电等。

美国是最早把太阳能中温系统用在工业加工的国家,80 年代就在加里福尼亚洲的帕萨尤纳,建造了一座 600m2 太阳能中温装置,产生 170℃蒸汽供洗衣房用热,可以满足洗衣房蒸汽需要量的 75%。

美国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北 80 公里处,建造一座 1070m2 中温装置,产生 173℃汽漂洗布匹,可满足工厂漂洗布匹需要量的 60%。

美国勘萨斯 AAI 公司建造一座太阳能蒸汽混凝土实验厂,产生 150℃汽对混凝土养护。

加拿大一家罐头食品加工厂,建造了一座太阳能中温系统装置,提供 150 -180℃蒸汽,每年可节省全厂电力消耗的 20%。

澳大利亚太
阳能中温把导热油加热至 200 -250℃,用来熔化沥青。

在日本除利用太阳能中温在工业普遍应用外,还在农业上利用太阳能中温对农药解毒,以进行有毒废物的处理。

在罗马尼亚太阳能中温实际应用总量已达 18000 平方米,等等。

近年来,我国太阳能热利用得到快速发展。

特别是近几年,太阳能热水器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2003 年全行业太阳能热水器总产量在 1200 平方米,总保有量 5000 平方米;截止 2003 年底,全国热水器企业已经超过三千多家,年总产值达 120 亿元,年交税金达 4-6 亿元,太阳能热水器与燃气热水器、电热水器并列已经成为三大热水器产品之一。

目前,我国已成为太阳能热水器应用的绝对大国,总保有量已超过 7500 万平方米,企业 5000 多家,年产值达 300 亿元。

但是,这仅是太阳能的低温热利用一个方面,通常用来提供 40℃—80℃的生活用热水。

二、应用领域太阳能热利用更为广阔的领域是工农业生产中的中高温热利用,太阳能热利用更为广阔的领域是工农业生产中的中高温热利用,见表 1 所示。

表 1:太阳能中高温系统可应用的领域
用途工业利用领域
能源发电
热能形式
蒸汽
温度
300℃
冲洗食品加工浓缩干燥引发快速分离塑料加工挤压干燥混合压平玻璃加工干燥纤维
水蒸气蒸汽蒸汽(空气) 蒸汽蒸汽蒸汽蒸汽(空气)蒸汽空气空气
80-150℃ 130-190℃ 130-240℃ 130-150℃ 150℃ 150℃ 180℃ 150℃ 110-150℃130-180℃
加热浸折化学工业烘干牛皮纸漂白造纸工业干燥窖内烘干木材加工胶合板制备热压纤维板引发合成橡胶单体回收干燥漂洗纺织工业处理干燥公路建设烟草行业融化沥青制丝
蒸汽(空气)蒸汽(空气)蒸汽蒸汽空气蒸汽蒸汽蒸汽蒸汽蒸汽(空气) 水蒸汽蒸汽(空气) 蒸汽蒸汽
150-180℃ 150-180℃ 150-180℃ 150℃ 80-120℃ 120-180℃ 200℃ 130℃ 130℃ 130℃ 80-100℃ 80-130℃ 80-140℃ 120-180℃ 150-200℃
从表中可看到,太阳能中高温热利用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很大市场,应用的关键在于要有先进、实用、可靠,且价格合理的太阳能中高温集热器。

三、技术特点普通的太阳能集热器采用平板型吸热面,这种集热器由于吸热面与外界存在热对流等损失,难以满足 150℃以上中高温范围热利用要求。

华园新能源应用技术研究所研制成功一种聚光真空管型新型太阳能集热器,该集热器采用非成像低倍率聚光镜、高反射比反光材料和高效集热管,构成一个中高温集热系统。

该系统集热效率高,工质温度可达 150~200℃,而且制造、安装和运行管理都很方便,造价低于其他集热器,属国内首创。

这一研究成果在工农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该项槽式太阳能技术采用一种全新的聚光跟踪原理,实现了两项革命性的突破:首先,突破了以往通过转动反射镜来跟踪太阳的传统技术路线。

将庞大而笨重的反射聚光镜固定在地上,一年四季保持不动,而跟踪移动部件不仅重量轻,
结构简单、而且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

由于反射镜是固定在地上的,所以不仅能更有效地抵御风雨的侵蚀破坏,而且还大大降低了反射镜支架的造价。

其次,更为重要的是,该设备技术突破了以往一套控制装置只能控制一面反射镜的限制。

华园新能源采用菲涅尔凸透镜技术可以对数百面反射镜进行同时跟踪,将数百或数千平方米的阳光聚焦到光能转换部件上(聚光度约 50 倍,可以产生三、四百度的高温),采用菲涅尔线焦透镜系统,改变了以往整个工程造价大部分为跟踪控制系统成本的局面,使其在整个工程造价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

同时对集热核心部件镜面反射材料,以及太阳能中高温直通管采取国产化市场化生产,降低了成本,并且在运输安装费用上降低大量费用。

这两项突破彻底克服了长期制约太阳能在中高温领域内大规模应用的技术障碍,为实现太阳能中高温设备制造标准化和产业化规模化运作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华园新能源利用该项技术生产一套 200 平方米的太阳能热水系统约二十万元左右,一年四季都可以产生 100 度以上的热水(温度还可以更高,如二、三百度的工业用热),且适用于我国绝大部分地区。

四、市场瞻望太阳能的中高温应用在工业领域具有无限广阔商业前景,在我国还是一个空白,该技术大幅度地降低了太阳能中高温应用的成本,使其具有了明显的商业竞争优势,为其通向商业运行扫清了障碍。

该项技术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太阳能热发电、日常饮水、采暖、空调、发电、纺织、印染、造纸、橡胶、海水淡化等各种需要热水和热蒸汽的生产和生活领域。

可以预期该技术必将为二十世纪太阳能的广泛应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