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解决途径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解决途径一、环境问题的类型与成因(1)自然环境问题:如地震、洪水、台风等。
(2)生态环境问题:如森林破坏、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3)环境污染问题: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4)环境与发展问题:如资源枯竭、能源危机、人口爆炸等。
(1)自然因素:如地质构造、气候变化等。
(2)人类活动:如工业生产、城市化、农业生产等。
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内涵1.公平性:指代际公平、区域公平、人与自然公平。
2.持续性:指经济、社会、环境的持续发展。
3.共同性:指全球共同参与可持续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的途径1.环境保护与治理:(1)加强环境法律法规建设。
(2)实施环境治理工程。
(3)推广环保技术和产品。
2.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1)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发展循环经济。
(3)倡导绿色消费。
3.绿色经济与低碳发展:(1)发展清洁能源。
(2)优化产业结构。
(3)推进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
4.人口控制与教育:(1)实施计划生育政策。
(2)提高人口素质。
(3)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5.环境教育与宣传:(1)普及环保知识。
(2)增强公众环保意识。
(3)推广绿色生活方式。
四、我国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政策1.环保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
2.政策规划:如“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等。
3.国际合作与公约: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等。
4.国家和地区措施:如设立环保部门、推行绿色GDP、实施节能减排等。
五、中小学生如何参与可持续发展1.学习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2.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如节约用水、用电,减少垃圾产生等。
3.参与校园环保活动,如植树造林、垃圾分类等。
4.倡导环保理念,影响家人和朋友。
5.关注国内外环保动态,了解可持续发展最新进展。
通过以上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为自己和人类未来的生存环境负责。
如何在生活和工作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如何在生活和工作中实现可持续发展随着现代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
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大家在生活和工作中都积极采取措施。
本文将介绍如何在生活和工作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生活中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1. 减少消费消费是生活中不能避免的一部分,但是我们可以尽可能减少无谓消费。
比如说,我们可以选择购买二手物品,这不仅能够节省开支,还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所需的资源。
此外,在购买物品时,我们可以优先选择环保产品,这样可以降低生产产品所需的能源和化学品的成本。
最后,我们还可以避免投资优先考虑短期收益,这也是一种减少无谓消费的方式。
2. 改变出行方式出行是生活中的必需品。
如果我们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改变我们的出行方式。
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工具是推广可持续出行方式的最佳选择。
步行和自行车不仅可以减少汽车排放的温室气体,同时也对我们的健康有益。
公共交通工具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它不仅可以减少交通拥堵和汽车排放,而且还能节省大家的时间和金钱。
3. 减少能源消耗我们的生活中会使用很多能源,比如说电力、燃气和水等。
假如我们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减少能源消耗。
例如,我们可以设置温度计和节能灯,它们可以减少我们家中的用电量、燃气,水也可以通过自来水公司给予节省。
此外,在使用电器时,我们可以尽可能地减少 standby 模式的使用,减少不必要的耗能。
二、工作中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1. 实践绿色办公绿色办公主要针对的是办公设备,在我们的工作及日常生活中提高对节能、节电和节水的认识,每个办公室都应该能够对这些方面提出自己的要求。
绿色办公包括:减少文件的打印、收集、传输等纸质工作,使用节电器和自然光线,拒绝办公室内食品的浪费以及减少通勤次数等。
2. 采用可持续物资在工作中,我们必须采用可持续物资,这样可以保护环境。
可以选择环保、符合标准要求的材料或供应商,并尽可能避免不环保的产品,这样有助于保护环境,减少浪费和资源的使用。
如何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

如何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全球可持续发展是世界上的一个重要议题。
它涉及到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个方面,对于人类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需要各国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通力合作,共同推动实现这一目标。
一、加强国际合作全球可持续发展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合作。
各国政府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制定、实施并跟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计划。
同时,国际组织和社会组织也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例如,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就是一个加强国际合作的平台。
二、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2015年,联合国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该议程中列出了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即SDGs。
这些目标涵盖了对于可持续发展所有方面的意愿和方向。
各国政府应该贯彻这些目标并制定适当的政策和计划,以支持可持续发展.。
三、促进创新和技术转移创新和技术转移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
各国政府应该加强对创新和技术转移的支持,鼓励企业和研究机构开展可持续发展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四、实行资源优化资源的优化是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核心之一。
各国政府应该制定并做出实际行动,节约能源和自然资源使用,推动可持续消费模式的发展,以减轻环境的损害。
五、实施环境监测可持续发展需要对环境的保护和管理的积极参与。
各国政府应该制定并实施环境监测,确保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六、发展可持续的金融和经济模式可持续发展需要强有力的经济和金融支持。
各国政府和金融机构应该共同努力,发展可持续的金融和经济模式,以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以上是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一些途径和方法。
在不断推进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完善和创新手段,以更好地保护和改造人类的资源和环境,从而创造更美好、更可持续的未来。
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清洁生产的意义:
(1)从环境效益来看,它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生 产的过程中控制大部分污染、减少工业污染的来源;
(2)从经济效益来看,它可以在技术改造和工业结构调 整等方面大有作为。(P102)
清洁生产对环境影响评估环节图:
产品生产制造
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循环经济
(2)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 ——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用生态学的观点,将农业生产和生态 平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充分发挥生态经济效益 以促进持续增产的农业经营方式。
农业生产模式——生态农业
1.生态农业:
一种社会、经 济与生态效益密 切结合的现代农 业模式
今后该村的发展方向:绿色食品;农业观光;生态旅游。
活动:公 众 参 与
结合自己的 实际情况,日 常生活中我 们可以采取 哪些行动?
P104活动
问题1、分析图6.16中所列举的个人行为对建
设可持续的社会的有意义?
例如:
1、拾粪回田既可减少污染,又增加了有机肥; 2、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可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 3、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4、骑车工作和购物也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5、自备篮子或布袋购物可节约资源,减少“白色污染”; 6、采用节水措施可以节约水资源。
改善生态环境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中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C)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黄土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4、目前,能缓解华北平原春旱期用水紧张状况,且符
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有 ( D )
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 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总量 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 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寻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工业、农业及公众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工业领域
1.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采用环保技术和设备,降低废气、废水、废渣排放,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2.节能减排:鼓励企业采用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同时,加大减排力度,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大气、水和土壤环境。
3.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企业内部实现废物资源化,建立企业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工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二、农业领域
1.农业清洁生产:推广绿色农业技术,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保护土壤和水资源。
2.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实施农作物轮作制度,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3.生态养殖:推广生态养殖技术,实现养殖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三、公众参与
1.提高环保意识:通过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等方式,提高公众对环保的认识,引导大家树立绿色消费观念。
2.参与环保行动:鼓励公众参与环保志愿活动,推动社区、企业和个人参与环境保护实践。
3.环保立法:加强环保立法,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总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涉及多个方面,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
通过工业领域的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农业领域的农业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和生态养殖,以及公众参与的提高环保意识、参与环保行动和环保立法等措施,我们有望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如何实现?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如何实现?概述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壮大,人类对于环境和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浪费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随之崛起,成为今天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
它强调的是在满足当前人类发展需求的基础上,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公正性。
它既考虑长期经济利益,也考虑环境保护和社会公正,被认为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新方向。
那么,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呢?一、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及意义可持续发展,顾名思义,就是可以持续发展的发展,即能够满足当前的需求,而不危及后代满足其自身的需求。
同时,还要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改善,促进社会经济的公平和公正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对资源稀缺性和环境质量的考虑,是人类长远利益的维护。
它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均有重要的意义。
可持续发展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必需品,而且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类幸福的奋斗目标。
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1.加强环境保护,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是重中之重。
我们应该从源头着手,采取环保技术、生态修复等措施,减少环境污染,同时大力推广低碳、节能、环保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模式。
此外,我们还要加强资源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资源浪费。
2.加强社会公正,促进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公正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们需要打破现有的不合理制度和观念,建立公平公正的制度和软环境,保证社会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实现全面小康、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等目标。
3.创新发展,提高技术含量创新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我们需要不断推进科学技术创新,提高技术含量。
作为先进制造业领域,新能源与节能环保将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有助于提高环境治理和资源利用效益,促进产业升级和优化结构。
4.消费升级,培养绿色生活习惯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消费者的行为也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激发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培养绿色生活习惯。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世代的需求,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从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个层面采取一系列措施。
以下是一些可以实施的途径:经济层面:1.促进绿色经济:发展以低碳、清洁能源为主导的产业,鼓励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并且采取政策措施来激励企业投资研发和使用环保技术。
2.推动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减少浪费并延长资源的使用寿命,通过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污染,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建立绿色金融机制:设立可持续发展基金和绿色投资基金,鼓励金融机构投资环保项目,并提供贷款和资金支持。
社会层面:1.提倡公平与包容:确保每个人都能享受到教育、卫生保健和基本社会服务等基本权益,减少社会不平等现象,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保护劳工权益:确保劳工在工作环境中得到公平对待、获得合理工资,并且不受歧视和苦工的待遇,提高劳动条件和保障劳工权益。
环境层面:1.保护自然资源:限制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破坏,推动可持续的土地利用和森林保护,保护水域和海洋生态系统,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减少污染和废弃物:加强环境污染和废弃物管理,推动清洁生产和低碳技术的应用,减少污染物排放和废弃物产生,降低对环境的损害。
3.提倡环保行为:鼓励个人和企业采取环境友好型的行为,如节约能源、减少垃圾产生、推广可持续交通方式等。
政策层面:1.立法和规范: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以推动可持续发展,对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行为进行惩罚,并对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行为给予奖励。
2.促进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通过技术转移、知识分享和资金支持等方式,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
教育层面:1.提高公众意识:通过宣传教育和社会媒体等渠道,增强公众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理解,引导公众采取环境友好行为,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
2.推动可持续发展教育: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纳入学校教育课程和职业培训中,培养人们具备可持续发展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推动可持续发展意识的传承。
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有哪些主要途径?

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有哪些主要途径?协调人地关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包括以下几点:1.发展绿色经济:通过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
绿色经济强调资源的高效利用、环境污染的减少和生态系统的恢复,以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促进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采取措施减少资源的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广循环经济模式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以降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减少环境压力。
3.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系统恢复工作,保护和修复湿地、森林、草地等生态系统,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和生态功能。
4.推动科技创新和绿色技术应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技术水平,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促进,打造绿色、低碳的社会发展模式。
5.加强环境治理和监管:建立健全的环境治理体系和法律法规,加强环境监测、评估和执法力度,推动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促使生产和生活方式更加环保可持续。
6.加强教育与宣传:加强环境教育,培养人们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人们意识到人地关系的重要性,激发积极的环保行动。
7.加强国际合作和跨界治理: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和区域性特点,强调国际合作和跨界治理的重要性。
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信息共享和技术转让,共同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实现共同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协调人地关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多个方面的综合努力,包括发展绿色经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科技创新、加强环境治理和监管、加强教育与宣传以及加强国际合作等。
这些途径有助于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对习题:
(1)酒精厂的厂址临近( )A A.原料产地 B.消费市场 C.动力基地 D.科技发达地区
(2)与该厂废弃物有关的大气环境问题是( B) A.酸雨 B.大气保温(温室)效应 C.臭氧层空洞 D. 扬尘
(3)实施清洁生产后,该厂( D) A.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 B.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C.隔断了与其他工厂的工业联系 D.从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问题探讨:
清洁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废弃物? 清洁生产是一种可持续的生产,因为清洁生产 从原料开采一生产制造一消费使用一废弃物处理的 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克服了传统 工业生产只重视末端治理的弊端。但清洁生产是相 对的,是与现行的技术相比较而言的,随着经济发 展和技术更新,清洁生产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完善的 过程。因此,清洁生产过程中也会有废弃物产生, 只是相对而言,废弃物较少。
• 本节小结:
中 国 的ຫໍສະໝຸດ 中国走可持续发 展道路的必然性
庞大的人口压力
资源短缺 深刻的环境危机
可
持 续
战略 措施
《中国21世纪议程》
发 展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 实 途径——循环经济
工业
模式 工业—清洁生产
践
农业
模式 农业—生态农业
课堂练习:
1、作为中学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应从自身做起,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B C )
废弃物再生资 源化
物质反复循环 流动
经济和生态效 益相结合
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循环经济
(1)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 径——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的含义: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 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即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来评 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克服传统工业生产只重视末 端治理的弊端。
(1)调整产业结构
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2)开展综合循环利用
净化环境,保护土地
(3)开发利用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
不同时空、多层次、 多形式的新能源利用网络。
浙江省青田“稻田养鱼”被列入首批世界农业遗产
案 例 分 析
青田县方山乡龙现村的稻田养鱼
种稻结合养鱼除了可以为市场提供味道鲜美、营养价 值高的淡水鱼外,水稻可为鱼类提供遮阴和有机物质,鱼 类又可以为水提供氧气、吞食害虫、有益于养分循环,达 到粮食增产目的。 生态农业的优点: 资源循环利用、无污染
主要内容:一是清洁的能源,二是清洁的生产过程,三 是清洁的产品。
清洁生产的意义:
(1)从环境效益来看,它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生 产的过程中控制大部分污染、减少工业污染的来源;
(2)从经济效益来看,它可以在技术改造和工业结构调 整等方面大有作为。(P102)
清洁生产对环境影响评估环节图:
产品生产制造
改善生态环境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中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C)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黄土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4、目前,能缓解华北平原春旱期用水紧张状况,且符
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有 ( D )
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 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总量 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 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原则: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和使废弃物再生资源化
图解记忆:
从哪些方面比较传统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差异?
项目
传统经济
循环经济
资源利用方 式 资源利用率
废弃物处置
物质流动
结果
粗放利用
一次性利用,利用 率低 污染和废弃物大量 排放 物质单向流动
获得经济效益的同 时带来环境问题
资源输入减量 化,集约利用
资源再利用, 利用率高
A 等工作后,再培养环保意识 B 积极参加环保活动 C 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D 购买无绿色标志产品
2、关于留民营村生态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C )
①退耕还牧,植树造林 ②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农、林、牧、副、渔全面发
展,既保持生态平衡,又促进经济发展 ③留民营村生产已经步入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经营、
清洁化生产的良性发展轨道 ④留民营村用煤炭代替柴草,有利于保护天然植被,
大气、水、固体废弃物污染
3、酒精厂是如何实施清洁生产的? 有什么好处?
所有生产环节中出现的“废弃物”都 进入了新的生产环节,成为新的资源, 污染物充分利用,减量到最小,得到 永续利用。
实现了生物能开发与利用的良性循环, 对资源的排废降到了最低程度,同时 废物综合利用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 益,实现了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兼顾 的可持续发展。
实 物 图
饲料
饲料
精饲 料
原料 食品
食品
原 料加工厂
粮食、蔬菜、水果等
农户
粪
沼
尿
气
沼气池
鱼 加工 厂
肉
蛋
奶
下脚料
等
太阳 能
沼渣、沼液
秸杆
生产者 粮食、农果品产、品蔬菜
粪、尿
粪、尿(有机 肥)初级消费者 肉蛋奶
适量化肥、农药
饲料及农副产 品
农业资源得以再生 综合效益突出 实现良性循环
2、留民营生态农业主要措施:
今后该村的发展方向:绿色食品;农业观光;生态旅游。
活动:公 众 参 与
结合自己的 实际情况,日 常生活中我 们可以采取 哪些行动?
P104活动
问题1、分析图6.16中所列举的个人行为对建
设可持续的社会的有意义?
例如:
1、拾粪回田既可减少污染,又增加了有机肥; 2、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可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 3、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4、骑车工作和购物也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5、自备篮子或布袋购物可节约资源,减少“白色污染”; 6、采用节水措施可以节约水资源。
5、以下四项中,属于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措施的是( A )
A.将坡度大于25°的耕地退耕还林还草 B.大规模改良现有草原,发展林木生产 C.在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大面积植树造林 D.森林是可再生资源,应大力增加采伐量
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循环经济
(2)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 ——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用生态学的观点,将农业生产和生态 平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充分发挥生态经济效益 以促进持续增产的农业经营方式。
农业生产模式——生态农业
1.生态农业:
一种社会、经 济与生态效益密 切结合的现代农 业模式
产品包装运输
产品销售
原材料加工
产品利用回收
资源的摄取
环境
产品废弃物处理
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 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 程度,从而达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某酒精总厂酒精的清洁生产工艺流程
1影响酒精厂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原料
2传统的酒精生产造成什么环境问题 ?
问题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行动:
①积极参加植树活动;②使用可再生材料制成的 工作、生活用品;③节约能源;④节省使用自然 资源;⑤改变不利于环境保护的饮食习惯;⑥尽 量利用公共交通,短途旅行尽可能骑自行车或以 步当车;⑦在居室、庭院中种植多叶植物;⑧爱 护每一块绿地;⑨动员周围的人为环保尽心尽力; ⑩亲近大自然,和我们的动植物朋友和谐相处; ⑩关心并积极参与科技事业,使之成为改善状况 的动力;⑩从事每项活动前,充分考虑其对环境 的影响,并采取预防措施。
学习目标
1、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的必 然选择。 本节内容: 2、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3、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 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二、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1、循环经济概况:
概念 : 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
特征:以环境无害化为技术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以 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 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