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ppt课件(56张)
合集下载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ppt课件

受俱乐部的委托,以麻省理工学院D.梅多斯为首的研究小
组,针对长期流行于西方的高增长理论进行了深刻反思,并于
1972年提交了俱乐部成立后的第一份研究报告——《增长的
极限》。
精选PPT课件
5
二、《增长的极限》——引起世界反响的“严肃忧虑”
报告深刻阐明了环境的重要性以及资源与人口之间的基 本联系。报告认为:由于世界人口增长、粮食生产、工业发 展、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这五项基本因素的运行方式是指数 增长而非线性增长,全球的增长将会因为粮食短缺和环境破 坏于下世纪某个时段内达到极限。就是说,地球的支撑力将 会达到极限,经济增长将发生不可控制的衰退。因此,要避 免因超越地球资源极限而导致世界崩溃的最好方法是限制增 长,即“零增长”。
➢ 1.工业化国家。这些国家答应要以1990年的排放量为基础进行削 减。承担削减排放温室气体的义务。如果不能完成削减任务,可以 从其他国家购买排放指标。美国是唯一一个没有签署《京都议定书》 的工业化国家。
➢ 2.发达国家。这些国家不承担具体削减义务,但承担为发展中国 家进行资金、技术援助的义务。
➢ 3.发展中国家。不承担削减义务,以免影响经济发展,可以接受
《我们共同的未来》分为“共同的问题”、“共同的挑 战”和“共同的努力”三大部分。
精选PPT课件
8
《我们共同的未来》
报告将注意力集中于人口、粮食、物种和遗传资源、能 源、工业和人类居住等方面。在系统探讨了人类面临的一系 列重大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之后,提出了“可持续发展” 的概念。布伦特兰鲜明、创新的科学观点,把人们从单纯考 虑环境保护引导到把环境保护与人类发展切实结合起来,实 现了人类有关环境与发展思想的重要飞跃。
精选PPT课件
18
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ppt课件(56张)

•
它不仅是要满足人的基本需求,而且要满足
人与社会一系列复杂的多方面的需求,包括社会、
文化和精神方面的需求。
•
虽然“以人为核心的发展”战略比“以满足
人的基本需求为目标的发展战略”在认识上更进
了一步,但这两种发展战略都没有考虑人类活动
对环境的影响,特别在全球出现人口、资源和环
境问题的大背景,人类自身发展所受到的来自自
•
80年代中期,全世界至少有5亿人处于严重营
养缺乏状态,而低于营养水平临界值的人口超过
10亿人。
•
除了耕地外,世界上的森林覆盖率已经由古
代60%下降到22%左右,而且世界森林还在以每
年2000万hm2的速度减少。
• 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和一 切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地球上水量 极大,但淡水资源有限,且在地理上分布 极不平衡。由于人口的增加和工农对水的 需求的增大,世界上缺水的国家和地区愈 来愈多。
危机。矿物资源虽然贮量很大,虽在短期内不会
枯竭,但由于矿物资源分布不平衡,许多矿物的
开采还有待科学技术的发展,矿物资源在短期内
面临短缺是完全可能的。
•
在人类大规模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
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
大气中CO2日益增多,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
冰川消退、海平面上升、土地荒漠化加剧都给人
代初期提出了“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为目标的发
展战略”。
•
这种发展战略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以平等
为基础的社会,承认每一个人只要在世界上生存,
就有满足其基本需要——食品、居住、教育的不
可剥夺的权利。
•
因此,满足人的基本需求是所有发展中国家
可持续发展概述ppt

一、启蒙与探索
1.奥尔多·利奥波德(Aldo Leopold) 《沙乡年鉴》 2.蕾切尔·卡尔逊(Rachel Carson) 《寂静的春天》
特权福利
特权说明
VIP用户有效期内可使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下载或阅读完成VIP专享文档(部分VIP专享文档由于上传者设置不可下载只能 阅读全文),每下载/读完一篇VIP专享文档消耗一个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1933年,威斯康星大学农业管理系野生动物管理 学教授利奥波德在威斯康星河畔购买了一座荒芜的沙 乡农场。他购买沙乡农场的动机,是想要了解为什么 尽管政府提供着可观的贷款,而这一带的农民还要迁 往他乡。
他决意要在这里重新恢复生态上的平衡。在此后 的十几年间,利奥波德孜孜不倦地在沙乡上进行恢复 生态完整性的探索。沙乡生活的经验,对于利奥波德 思想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三部分:《结论》。
这一部分有四篇文章,是利奥波德观察和思考的总 结。他从人与环境、美学和伦理学的角度,系统地论述 了其独到见解。
《土地伦理》是《结论》中的最后一篇,它篇幅 不长,却是利奥波德思想中最有影响的部分,体现 出其建立在深厚哲学基础之上的创新思想。
首先,利奥波德阐述了人在生态共同体中的地 位。
在这里,他当终于认识到生命与死亡、发展和停 滞上的种种深不可测的因素时,他形成了一种高尚的 对待大自然的谦恭态度。
通过长年的细心观察和深刻思考,他写下了文采 优美、充满哲理的“木屋随笔”——《沙乡年鉴》。
《沙乡年鉴》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一个沙乡的年鉴》。
在这一部分,利奥波德以一种抒情的文学手法,生 动地描述了这个普通的沙地农场一年12个月中出现的不 同景象,以及通常为人们所忽视的种种事情。
他指出:历史和生态学的综合证据似乎提出了一个 总的结论:人为改变的激烈程度越小,在金字塔中的重 新适应的可能性就越大。反过来,激烈的程度是以人类 人口的密度而不同的,稠密的人口要求比较激烈的转化。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课件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理论 第三节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行动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源远流长,可 持续发展的实践也是由来已久。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寂静的 《增长的 《我们共
春天》
极限》 同的未来》
《寂静的春天》
一.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 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 害的发展”——(WECD,《我 们共同的未来》)
社会属性
系统属性
经济属性
自然属性
目的
社会
经济
基础
生态
条件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 (一)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
低投入、低消耗、 低污染
高投入、高消 耗、高污染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
(二)生态可持续发展
经济社会 发展
资源环境 承载力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
(三)社会可持续发展
➢
人与自然 人与人
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公平 性
可持 续性
共同性
第三节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行动
从1992—2009年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的17年当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转变、重 要行动和政策演进。
❖ 第一声呐喊的前奏 ❖ 展开忧患图卷 ❖ 卡逊思想的力量和影响
返回
《增长的极限》
罗马俱乐部
环境 污染
人口 增长
农业 生产
工业 生产
自然 资源
返回
《我们共同的未来》
提出了“从一个地球走向
人口
一个世界”的总观点。
第一次明确给出了可持续 城市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理论 第三节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行动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源远流长,可 持续发展的实践也是由来已久。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寂静的 《增长的 《我们共
春天》
极限》 同的未来》
《寂静的春天》
一.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 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 害的发展”——(WECD,《我 们共同的未来》)
社会属性
系统属性
经济属性
自然属性
目的
社会
经济
基础
生态
条件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 (一)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
低投入、低消耗、 低污染
高投入、高消 耗、高污染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
(二)生态可持续发展
经济社会 发展
资源环境 承载力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
(三)社会可持续发展
➢
人与自然 人与人
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公平 性
可持 续性
共同性
第三节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行动
从1992—2009年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的17年当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转变、重 要行动和政策演进。
❖ 第一声呐喊的前奏 ❖ 展开忧患图卷 ❖ 卡逊思想的力量和影响
返回
《增长的极限》
罗马俱乐部
环境 污染
人口 增长
农业 生产
工业 生产
自然 资源
返回
《我们共同的未来》
提出了“从一个地球走向
人口
一个世界”的总观点。
第一次明确给出了可持续 城市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理论ppt课件

耗。
ppt课件.
34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 • 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 • 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
好的生态环境
•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ppt课件.
35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人
类生存方式。这种生存方式不 但要求体现在以资源利用和环 境保护为主的环境生活领域, 更要求体现到作为发展源头的 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去。贯 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遵从一 些基本原则:
的行动。
ppt课件.
22
(四)过去100年人类最深刻的一次 警醒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
➢它体现着对人类自身进步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反
思。这种反思反映了人类对自身以前走过的发 展道路的怀疑和抛弃。
ppt课件.
23
➢也反映了人类对今后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发展目
标的憧憬和向往。
➢人们逐步认识到过去的发展道路是不可持续的,
• 公平性原则 • 持续性原则 • 共同性原则
ppt课件.
36
1)公平性原则(Fairness)。可持续发展强调 发展应该追求两方面的公平:
一是本代人的公平即代内平等:
可持续发展要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和给 全体人民机会以满足他们要求较好生活的愿望。 当今世界的现实是一部分人富足,而占世界1/5的 人口处于贫困状态;占全球人口26%的发达国家 耗用了占全球80%的能源、钢铁和纸张等。这种 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世界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 展。因此,要给世界以公平的分配和公平的发展 权,要把消除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特别优先 的问题来考虑。
洋生物学家的名字总会被提起,她就是莱切尔 •卡逊(Rachel Carson)。这是因为在上个世纪 中叶她推出了一本论述杀虫剂,特别是DDT对 鸟类和生态环境毁灭性危害的著作——《寂静 的春天》。尽管这本书的问世使卡逊一度备受 攻击、诋毁,但书中提出的有关生态的观点最 终还是被人们所接受。
ppt课件.
34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 • 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 • 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
好的生态环境
•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ppt课件.
35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人
类生存方式。这种生存方式不 但要求体现在以资源利用和环 境保护为主的环境生活领域, 更要求体现到作为发展源头的 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去。贯 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遵从一 些基本原则:
的行动。
ppt课件.
22
(四)过去100年人类最深刻的一次 警醒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
➢它体现着对人类自身进步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反
思。这种反思反映了人类对自身以前走过的发 展道路的怀疑和抛弃。
ppt课件.
23
➢也反映了人类对今后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发展目
标的憧憬和向往。
➢人们逐步认识到过去的发展道路是不可持续的,
• 公平性原则 • 持续性原则 • 共同性原则
ppt课件.
36
1)公平性原则(Fairness)。可持续发展强调 发展应该追求两方面的公平:
一是本代人的公平即代内平等:
可持续发展要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和给 全体人民机会以满足他们要求较好生活的愿望。 当今世界的现实是一部分人富足,而占世界1/5的 人口处于贫困状态;占全球人口26%的发达国家 耗用了占全球80%的能源、钢铁和纸张等。这种 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世界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 展。因此,要给世界以公平的分配和公平的发展 权,要把消除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特别优先 的问题来考虑。
洋生物学家的名字总会被提起,她就是莱切尔 •卡逊(Rachel Carson)。这是因为在上个世纪 中叶她推出了一本论述杀虫剂,特别是DDT对 鸟类和生态环境毁灭性危害的著作——《寂静 的春天》。尽管这本书的问世使卡逊一度备受 攻击、诋毁,但书中提出的有关生态的观点最 终还是被人们所接受。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ppt课件

相关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技兴国战略,
(1)人才强国战略
国策: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发展观:科学发展观
(2)相关路线,方针: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提
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指出: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 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增强发展协调 性,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 1981年,美国布朗(Lester R. Brown)出版《建 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提出以控制人口增长、 保护资源基础和开发再生能源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3
•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缩写为 WCED)出版《我们 共同的未来》报告,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 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 展。”它系统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6
6.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经济的可持续性:要求经济体能够连续地提供产
品和劳务,使内债和外债控制在可以管理的范围以内, 并且要避免对工业和农业生产带来不利的极端的结构 性失衡。
• 环境的可持续性:要求保持稳定的资源基础,避
免过度地对资源系统加以利用,维护环境吸收功能和 健康的生态系统,并且使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程度控 制在使投资能产生足够的替代作用的范围之内。
(3)相关举措:2007年12月4日,我国第一部<<能
源法>>征求意见稿开始面向社会征集意见;2009年1
月1日<<循环经济促进法>>正式生效,全社会开展
节能减排的系列活动。2010年电费、汽车车船税税费
改革正在进行。
(1)人才强国战略
国策: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发展观:科学发展观
(2)相关路线,方针: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提
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指出: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 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增强发展协调 性,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 1981年,美国布朗(Lester R. Brown)出版《建 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提出以控制人口增长、 保护资源基础和开发再生能源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3
•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缩写为 WCED)出版《我们 共同的未来》报告,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 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 展。”它系统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6
6.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经济的可持续性:要求经济体能够连续地提供产
品和劳务,使内债和外债控制在可以管理的范围以内, 并且要避免对工业和农业生产带来不利的极端的结构 性失衡。
• 环境的可持续性:要求保持稳定的资源基础,避
免过度地对资源系统加以利用,维护环境吸收功能和 健康的生态系统,并且使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程度控 制在使投资能产生足够的替代作用的范围之内。
(3)相关举措:2007年12月4日,我国第一部<<能
源法>>征求意见稿开始面向社会征集意见;2009年1
月1日<<循环经济促进法>>正式生效,全社会开展
节能减排的系列活动。2010年电费、汽车车船税税费
改革正在进行。
《可持续发展》》课件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降低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 消耗。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推广绿色出行和低碳生活,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维护地球生态平衡 。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案例:新加坡通过推行“花园城市”理念,实现了经济发 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废弃物回收
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 和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和环境污染。
生态农业
采用生态友好的农业生产 方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 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绿色制造
在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 ,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 护,降低能耗和排放。
绿色建筑的推广与实践
节能建筑
采用保温、隔热、节能材料和设 备,降低建筑能耗。
《可持续发展》 ppt课件
目录
• 可持续发展概述 •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 • 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案例 • 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展望
01
CATALOGUE
可持续发展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世代 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 足自身需求的能力的发展模式。
04
CATALOGUE
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资源短缺与环境破坏
资源过度开采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资源过度开采现象日 益严重,导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
环境污染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 ,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生态系统退化
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导致生态系统退化,生物 多样性受到威胁。
绿色建材
使用可再生、可回收的建筑材料 ,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详细描述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降低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 消耗。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推广绿色出行和低碳生活,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维护地球生态平衡 。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案例:新加坡通过推行“花园城市”理念,实现了经济发 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废弃物回收
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 和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和环境污染。
生态农业
采用生态友好的农业生产 方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 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绿色制造
在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 ,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 护,降低能耗和排放。
绿色建筑的推广与实践
节能建筑
采用保温、隔热、节能材料和设 备,降低建筑能耗。
《可持续发展》 ppt课件
目录
• 可持续发展概述 •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 • 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案例 • 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展望
01
CATALOGUE
可持续发展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世代 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 足自身需求的能力的发展模式。
04
CATALOGUE
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资源短缺与环境破坏
资源过度开采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资源过度开采现象日 益严重,导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
环境污染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 ,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生态系统退化
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导致生态系统退化,生物 多样性受到威胁。
绿色建材
使用可再生、可回收的建筑材料 ,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ppt

生态平衡的维护与恢复
为了维护和恢复生态平衡,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污染和破坏、恢复退化生态系统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环境保护理论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环境保护理论强调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以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环境保护不 仅包括防止污染和生态破坏,还包括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
发展水平的提升。
应对全球性问题
积极参与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如 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共同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
THANKS
感谢观看
资源化
将废弃物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
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 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推动能源 消费和生产方式的变革,实现经济发 展与碳排放的脱钩。
发展清洁能源
推广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 少化石能源的使用。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采用节能技术和设备,降低能源消耗。
加强信息披露与透
明度
提高可持续发展相关信息披露的 透明度,让公众了解可持续发展 的进展和成果,增强公众的信任 和支持。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与
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分享经验与技术
学习借鉴国际上可持续发展的先 进经验和技术,结合本国实际情 况加以应用和创新,推动可持续
原则
公平性原则
强调在发展过程中,应确保不同 地区、国家、代际之间的公平, 满足所有人类基本的生存和发展
需求。
持续性原则
要求人类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应 保持资源的可持续性,避免过度消 耗和环境破坏。
为了维护和恢复生态平衡,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污染和破坏、恢复退化生态系统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环境保护理论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环境保护理论强调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以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环境保护不 仅包括防止污染和生态破坏,还包括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
发展水平的提升。
应对全球性问题
积极参与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如 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共同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
THANKS
感谢观看
资源化
将废弃物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
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 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推动能源 消费和生产方式的变革,实现经济发 展与碳排放的脱钩。
发展清洁能源
推广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 少化石能源的使用。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采用节能技术和设备,降低能源消耗。
加强信息披露与透
明度
提高可持续发展相关信息披露的 透明度,让公众了解可持续发展 的进展和成果,增强公众的信任 和支持。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与
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分享经验与技术
学习借鉴国际上可持续发展的先 进经验和技术,结合本国实际情 况加以应用和创新,推动可持续
原则
公平性原则
强调在发展过程中,应确保不同 地区、国家、代际之间的公平, 满足所有人类基本的生存和发展
需求。
持续性原则
要求人类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应 保持资源的可持续性,避免过度消 耗和环境破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临着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
• 人口膨胀、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已经成 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
•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
约。如果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数量超过了自然资
源和生存空间的容纳能力,人口必然会遭到强制
性和灾难性的数量减少。
•
尽管人类有着与动物具有本质区别而高度发
达的大脑和聪明的智慧,但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
• 《吕氏春秋》:“竭泽而渔,岂不获得? 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 而明年无兽。”
• 在近代社会,英国经济学和人口学家马 尔萨斯(1766~1834年)可以说是论述人口 和资源关系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 他首先看到了人口迅速增长和粮食需
求不足的巨大矛盾,并提出限制人口增长
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
• 人口的过快增长意味着人类对资源的 需求不断增加和对资源的消耗日益加大。
• 对于可再生资源,如果人类的利用超 过了资源的再生能力,资源的再生能力就 会退化和消失,从而导致资源的消失。
•
对于不可再生资源,其总量在地球上
的贮量是一定的。如果人类对不可再生资
源的消耗过大,不仅会影响到本代人的生
存,而且会使后代人失去生存的条件和发
展的基础。
•
自工业革命以后,特别是自本世纪以来,随
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对资源开发的强度
和利用程度达到了空前规模,世界上许多资源因
此而面临着退化和枯竭的危险。
•
土地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
•
根据联合国估计,世界上每年有600万hm2
土地退化为沙漠化地区,每年2100万hm2的
农田由于沙漠化而变得完全无用或近于无
• 西方经济学在19世纪对林业的研究和 20世纪对渔业的研究,也提出并分析了可 再生资源的“可持续产量”问题。
• 由此可见,虽然那时还没有形成关于国 家应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想,但 东西方所强调的可再生资源的永续利用已 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萌芽。
2.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客观现实
•
人类在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世界各国相继
的或者是特定的时间内是有限的。
世界人口增长迅猛
•
从目前全球人口态势看,人口数量正加速增
长,特别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人
口增长迅猛。
•
从人类产生到公元1800年前后,人类经过了
大约300万年漫长的发展,人口数量才首次突破
10亿大关;
•
到1900年时,人类经过了100年,人口数量
16亿;
•
到1930年时,人口数量就超过了20亿;
用的思想。
• 例如,《孟子·梁惠王上》:“不违农 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
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 木不可胜用也。”
• 《荀子·王篇》:“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
山林不瘦而百姓有余材也。”
• 《逸周书·大聚解》:“春三月,山林不登
斧斤以时入册林,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
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
用的状态。
• 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面积的减少直接影 响到世界粮食的安全。
•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非洲、南美洲和亚洲
相继出现粮食短缺的现象。尽管世界粮食产量不
断上升,但粮食供应的地区差异巨大,世界上处
•
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
•
发展”。
•
它包括两个关键性的概念:
•
一是人类需求,特别是世界上穷人的需求,即“各种
需要’’的概念,这些基本需要应置于压倒一切的优先地
位;
•
二是环境限度,如果它被突破,必将影响自然界支持
当代和后代人生存的能力。
• 八、可持续发展定义的基本点有以下三个方面:
•
•
到1960年,经过了短短的30年时间,地球上
的人口 数量就增加到了30亿;
•
到1975年, 人口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只用
了15年时间,人口数量就增加到了40亿;
•
到1987年,只用了12年时间,世界人口正式
步入50亿。
•
到2000年,只用了13年时间,人口数量60亿。
•
2010年世界人口达到68亿。
第四讲
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本讲要点
• 一、古今中外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概述
• 二、人口膨胀、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威
•
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
• 三、 非洲、南美洲和亚洲部分国家相继出现粮食
•
短缺的现象。
• 四、传统发展理论的失败。
• 五、受联合国的委托,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编
么人口会出现过剩,人口过剩就意味着浪 费。
• 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也主张限 制人口增长,使人口数量保持适当的规模,
以维持人口和土地的平衡。
中国古代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
我国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
先儒就有了保护正在怀孕或产卵期的鸟兽
鱼鳖的“永续利用”思想,和定期封山
育林的法令等明确的对可再生资源持续利
产生的背景
•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
和迫切的现实需要。
• 1.历史渊源
•
可持续发展对当今人类来说似乎是一个新概
念,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古代早已有之。
•
在古希腊时期出现的“适度人口”思想就带
有浓厚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
• 著名思想家色诺芬(Xenophon,公元前
430~前354年)认为人口和土地需要有一 定的比例关系,如果人口多而耕地少,那
•
制并于1987年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
报告,首次将可持续发展引入政治和经济领
域并阐明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 六、 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召开了“环境与发展”首脑会 议
•
并通过了指导各国发展的纲领性文件《21世纪议
•
程》,把可持续发展的浪潮推向了高潮。
• 七、布伦特兰夫人1987年提出的是:“既满足当代人的 需
•
2012年世界人口达到70亿。
•
世界人口每十二年增加十亿。
•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全球人口变化趋势
1800 1900 1930 1960 1975 1987 1999 2010 2012
人口
• 人口的增长,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人 口迅速增长已经给许多国家的经济和社会 的发展带来沉重的包袱。
•
一是需要,即指发展的目标是要满足人
•
类需要;
•
二是限制,强调人类的行为受到自然界
•
的制约;
•
三是公平,强调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
• 种群之间、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之间的公平。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理论概述
•
一、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