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学校唱游与律动课堂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培智学校唱游与律动课堂教学模式探析

培智学校唱游与律动课堂教学模式探析

培智学校唱游与律动课堂教学模式探析摘要:培智学校教育教学中,唱游与律动是特殊学生喜闻乐见的音乐实践方式,也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与形式。

基于培智学校的唱游与律动课程标准,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师需要明确特殊学生身心特点与认知规律,建构起唱游与律动课堂教学模式,主要策略包括:指导感受欣赏音乐,鼓励表达审美体验;运用多元演唱方式,提高学生演唱技能;组织音乐游戏活动,培养学生规则意识;开展节拍律动活动,增强学生合作意识。

教师应当基于因材施教的理念,突出共同性与个性化,落实教学模式过程渗透康复理念,提高特殊学生音乐学习效果,发展他们社会参与能力,打好社会实践的基础。

关键词:培智学校;唱游与律动;演唱;音乐游戏;节拍律动在培智学校的音乐教育教学中,更好实施唱游与律动教学,构建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需要研读《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唱游与律动课程标准》,基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艺术领域的内容,融合音乐教育特点与音乐学科内容,根据特殊学生身心发育情况、认知发展规律等,才能有效地建构培智学校唱游与律动课堂教学模式。

《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教育和唱游与律动息息相关,指出对特殊学生身心成长的重要价值,教师需要根据当前音乐教育情况,结合过去唱游与律动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优化唱游与律动教学,更好发挥其重要价值。

一、培智学校唱游与律动课堂教学的意义基于《课程标准》的内容,我们可以明确培智学校实施唱游与律动课堂教学的意义:一是唱游和律动是音乐教学的重要方面,具有实践性强、生活性突出、趣味生动的特点,能够激发特殊学生积极学习音乐,调动其多种感官,提高其美感体验,发展特殊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二是培智学校教育中需要注重渗透康复理念,重点提升学生动作灵活性,培养学生与人交流、交往与合作的能力,唱游和律动可以培养学生动作协调性,提高学生语言能力,促进学生团结协作;三是唱游和律动是音乐实践活动,能够在无形中渗透感官、动作、交往的康复训练。

培智学前班唱游与律动教案

培智学前班唱游与律动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唱游与律动的基本乐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2. 通过唱游与律动,锻炼学生的听觉、触觉、运动觉等感官能力,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

3. 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使学生在集体活动中能够相互配合、协调。

二、教学内容:1. 唱游:《小星星》、《小燕子》、《两只老虎》等简单易懂的儿歌。

2. 律动:拍手、跺脚、摇晃等基本的身体动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参与到唱游与律动活动中,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身体各感官的协调运用,以及集体合作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儿歌乐谱、录音机、音响设备、教学视频等。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有利于学生自由活动。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让学生充分活动身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唱游教学(10分钟):教师教授儿歌,学生跟唱,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3. 律动教学(10分钟):教师示范基本的身体动作,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做,锻炼学生的感官能力和身体协调性。

4. 集体活动(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唱游与律动表演,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

注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

注重安全,避免学生在活动中受伤。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唱游与律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2. 关注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

3. 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他评,了解学生在活动中的收获和不足,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教学活动,增进家长对唱游与律动教育的了解和支持。

2. 组织校内外唱游与律动比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演能力。

3. 结合其他学科,如绘画、舞蹈等,开展跨学科教学,丰富学生的艺术体验。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环境安全,避免学生在活动中受伤。

培智学前班唱游与律动教案

培智学前班唱游与律动教案

一、教案名称:培智学前班唱游与律动教案二、年级:培智学前班三、教材来源:《培智学校学前班音乐教材》四、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唱游与律动,培养音乐兴趣和审美能力。

2. 帮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提高音乐感知能力。

3. 引导学生参与集体活动,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内容:1. 唱游:《小星星》、《小兔子乖乖》等简单儿歌。

2. 律动:拍手、跺脚、摇晃等基本律动动作。

六、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带领学生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让学生放松身心。

2. 唱游教学:教唱简单儿歌,引导学生跟唱,注意音准和节奏。

3. 律动教学:教授基本律动动作,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奏进行律动。

4. 实践环节:分组进行唱游与律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5. 总结环节: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唱游与律动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关注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的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收集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八、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包含歌曲、律动动作等图文并茂的内容。

2.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背景音乐。

3. 教学道具:如手拍板、脚套等,辅助学生进行唱游与律动。

九、教学建议:1.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2. 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鼓励他们在课堂上积极表现。

3.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

十、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十一、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展示所学唱游与律动,增进亲子关系。

2. 家长协助学生练习唱游与律动,记录学习进度。

十二、教学进度安排:本节课内容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教授唱游,第二课时教授律动。

十三、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学习唱游与律动。

2. 运用分组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培智学前班唱游与律动教案

培智学前班唱游与律动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唱歌技巧和律动动作。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集体合作意识。

3. 通过唱游与律动,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简单的唱歌技巧,如呼吸、发声、音准等。

2. 学习基本的律动动作,如拍手、跺脚、摇摆等。

3. 学习简单的合唱曲目和律动曲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唱歌技巧和律动动作,能够进行简单的合唱和律动表演。

2. 教学难点:音准的把握、合唱的协调性和律动的创新性。

四、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户外活动场地。

2. 教学设备:音响设备、钢琴、歌谱、律动道具等。

3. 教学材料:歌曲乐谱、律动动作图示等。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如跳绳、捉迷藏等,让学生充分活动身体,提高身体协调能力。

2. 唱歌教学(10分钟):教授基本的唱歌技巧,如呼吸、发声、音准等,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唱练,如唱音阶、唱简谱等。

3. 律动教学(10分钟):教授基本的律动动作,如拍手、跺脚、摇摆等,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律动练习,如跟随音乐拍手、跺脚等。

4. 合唱与律动实践(10分钟):教授简单的合唱曲目和律动曲目,让学生进行实际的合唱和律动表演,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让学生谈谈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不足,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勇于创新。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对唱歌技巧和律动动作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在合唱和律动表演中的协调性和创新性。

3. 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了解他们在课堂上的收获和不足。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音乐演出或比赛,展示他们在唱游与律动方面的才能。

2. 邀请音乐专业人士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接触到更专业的音乐教育。

3.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厅、剧院等音乐场所,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唱游公开课

唱游公开课

培智《唱游与律动》《小金鱼》一、活动目标知识与技能:A:1、能用歌声表达小金鱼有朋友和没有朋友时的不同情绪。

2、通过游戏表现出小金鱼活泼、快乐的情绪、动作合拍、优美、舒展。

B:1、能在欣赏音乐的同事感受到歌曲中两种不同的情绪2、通过游戏表现出小金鱼活泼快乐的情绪,动作合拍,优美。

C:1、安静地倾听歌曲2、不乱下座位过程与方法:1、通过游戏法和谈话法引发学生兴趣2、情景教学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歌曲明白拥有朋友的快乐2、能够在游戏中体验愉快的情感二、活动准备:1、请三名学生练习歌曲表演《小金鱼》2、小鱼类头饰若干三、活动过程1、在《小鱼游游游》的音乐伴随下,由教师带领学生做鱼游的动作2、发声练习:要求学生保持良好的歌唱姿势,不喊唱,注意教师的范唱3、复习歌曲《小金鱼》(1)教师弹奏歌曲旋律,请学生说出歌名称,提示学生感受三段音乐中的不同情绪:“小金鱼自己没有朋友时,它的心情怎么样?来了好朋友,它怎么样打招呼?又来了一条金鱼时,它更开心了,我们要怎么唱?”(2)在钢琴伴奏下,教师带领学生唱歌曲《小金鱼》,教师用伴奏的快慢变化带领学生的情绪表现。

4、学习歌表演《小金鱼》(1)如果你是小金鱼,没有好朋友和你说,你会怎么样?想想做一个发愁,想想你如果是小金鱼你会怎么样,摇摇尾巴点点头,快快乐乐的做朋友的动作。

(2)请学生欣赏表演《小金鱼》,激发学生学习歌表演的兴趣(3)学习歌表演中的基本动作。

如鱼游、摇尾巴、点头,自转等。

(4)将学生分组(三人一组)、分配角色(第一条鱼、第二条鱼、第三条鱼)在程度良好学生的带领下,唱到谁,谁就游出来。

教师先清唱歌曲,速度放慢,便于学生的反应,做出动作。

(5)带上头饰,在音乐伴随下进行表演,教师的伴奏速度要慢,提示学生注意歌曲的情绪表现。

四、复习律动《小鱼游游游》(1)复习歌曲(2)复习歌曲中向上游,向下游的动作,提高学生兴趣(3)在音乐伴随下做《小鱼游游》的律动五、在《小鱼游游游》的音乐伴随下,做鱼游的动作结束活动。

培智唱游律动第三册

培智唱游律动第三册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音乐常规教育教学目标:了解音乐课所学内容,学习音乐常规。

教学重难点:熟悉新环境、认识新朋友。

组织教学。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系统及资源,奖品。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组织教学。

2、组织学生排队。

带领学生认识音乐教室,组织进教室就座。

3、本课是新学期新生的第一节音乐课,主要教会学生听音乐节奏走路,学会师生问好歌,学会听音乐口令。

二、介绍1、组织师生进行自我介绍。

学生认识老师,并进行自我介绍2、教师简单介绍音乐课有趣的学习内容,学生简单了解音乐课内容。

三、教唱歌曲1、教唱«师生问好歌»、«师生再见歌»。

2、教师范唱。

师生接唱。

欣赏评价学生演唱部分。

进行动作的编排。

四、组织下课1、放音乐《玩具进行曲》引导学生感受节奏特点。

、听赏音乐《玩具进行曲》,感受节奏特点。

练习打节奏。

2、喊口令组织学生原地走,听音乐随音乐走路。

听口令随音乐,踏足踏走路。

唱«师生再见歌»下课。

3、组织下课。

1、祖国边疆风光好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唱唱《祖国边疆风光好》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祖国边疆风光好》在听赏中感受歌曲的优美。

2、指导学生用欢快的情绪唱歌。

教学准备:录音机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用幻灯片展示祖国边疆美好风光的图片二、新课1、说一说小朋友们,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在教师的指导下说)2、读一读(1)教唱前教师读一读歌词(2)教师带领学生齐读歌词(3)教师播放这首歌后,学生听赏并跟着节奏模仿歌曲(哼唱)(4)教师分句教唱这首歌,在教唱时对语言表达能力差的学生重点给予发音指导。

三、小结1、再次听赏《祖国边疆风光好》2、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祖国边疆风光好》,小朋友们回去自己练一练,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练练教学目标:1、通过歌唱《祖国边疆风光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2、通过律动“挽花”,训练学生腕关节的灵活性。

教学过程:一、复习唱二、教授律动“挽花”1、双手于胸前拍手2、双手在左斜上方做“挽花”动作即手腕转动,双手由里向外翻掌。

教学计划《培智一唱游与律动》

教学计划《培智一唱游与律动》

教学计划《培智一唱游与律动》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学习和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概念。

2. 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集体合唱和合奏来展示个人才艺。

4. 增强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感,提高身体协调性。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音乐基础知识:音符、音阶、节拍等。

2. 音乐鉴赏:引导学生聆听不同类型的音乐,了解音乐表达的情感和特点。

3. 唱游与律动:学生将参与唱歌和舞蹈的活动,培养音乐的表现能力和身体协调性。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活泼欢快的音乐,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为今天的学习气氛做铺垫。

第二步:音乐基础知识1. 向学生介绍音符和音阶的概念,通过图示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

2. 引导学生数出不同节拍的方式,例如4拍、3拍等,并与音乐示范配合。

第三步:音乐鉴赏1. 展示不同类型的音乐,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等,引导学生聆听,并谈论音乐表达的情感和特点。

2. 通过对比不同乐器和声音的效果,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多样性和美妙之处。

第四步:唱游与律动1. 学生分组进行合唱,学习一首简单易学的儿童歌曲,并进行多次排练。

2. 引导学生用身体配合音乐的节奏,进行简单的舞蹈动作练习,培养身体协调性和音乐表现力。

第五步:总结与展示学生进行整体表演,展示他们学到的歌曲和舞蹈动作,以及在音乐鉴赏和音乐基础知识方面的成果。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合作和总结展示,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教学资源:1. 音乐播放设备和音乐录音设备。

2. 图示和示范用的音符和音阶图表。

3. 多种类型的音乐资源,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等。

4. 学生合唱和舞蹈的曲目和相关教材。

教学延伸:如果时间允许,教师可以邀请音乐专家或艺术家来学校进行音乐讲座或艺术表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音乐学习机会和艺术享受。

结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进一步培养音乐素养,提高音乐表现能力和身体协调性。

培智学前班唱游与律动教案

培智学前班唱游与律动教案

培智学前班唱游与律动教案本教案旨在通过唱游与律动的方式,让幼儿感受音乐的快乐,并研究唱歌、跟拍和创编歌曲的方法。

第一课《幸福拍手歌》中,首先通过“蝴蝶飞”的律动让孩子们放松身体,然后教唱歌曲并引导幼儿掌握弱拍起唱的方法。

接着,通过创编歌词和动作,让幼儿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最后,提醒幼儿注意安全,慢慢走,一起玩。

第二课《数鸭子》中,教师扮演鸭妈妈,幼儿扮演小鸭,在音乐的伴奏下,一起欢乐地游戏。

通过数鸭子的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数数,并感受歌曲带来的快乐情绪。

总的来说,本教案通过唱游与律动的方式,让幼儿在欢乐中研究,提高了幼儿的音乐素养和动手能力。

同时,也加强了幼儿的安全意识,让他们在玩乐中学会保护自己。

活动准备:准备4-5件打击乐器,音乐伴奏带和录音机。

同时还需要嘴巴、手和脚的图片标志。

活动过程:一、引入。

老师出示并操作打击乐器,引导幼儿说一说是怎么样让乐器发出声音的。

双响绑和三角铁是老师用木棍和铁棒敲一敲发出声音的,XXX和XXX是老师用手摇一摇发出声音的。

二、认识身体乐器。

老师引导幼儿用嘴巴发出多种声音,如弹舌头、搓上下唇和弹上颚等。

接着播放音乐,让幼儿用嘴巴乐器来为音乐伴奏。

同样的方法也适用于认识“手”乐器和“脚”乐器。

三、表演。

幼儿可以自由选择嘴巴、手、脚中的一种乐器为音乐伴奏,也可以结合几种身体乐器为音乐伴奏。

老师还可以进行游戏,让幼儿根据老师举起来的图片标志选择身体乐器为音乐伴奏。

四、亲子同乐。

老师可以邀请家长和孩子们共同表演,用身体乐器为音乐伴奏。

安全教育:课间休息注意安全,慢慢走,一起玩。

第五课:咿呀咿呀哟(三课时)活动目标:1、通过肢体动作和道具感应节奏短短短短长。

2、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特点,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3、在研究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准备音乐、纱巾和钢琴。

活动过程:老师带着幼儿们再次听这首乐曲,让他们尝试听辨乐曲中的快慢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游戏: 规则较为容易理解、学生参与 度高的音乐游戏。
教材版本
奥尔夫音乐 普校音乐教材
好老师幼儿舞蹈 巧虎音乐 等
律动: 1、示范 2、口诀
模仿 帮助记忆
唱歌:联系生活实际、以动作帮助记忆歌词
授课题目: 《大声唱》
授课对象: 五年级(1)班
课堂实录
导入
听一听
综合活动
歌曲演唱
找一找
音乐游戏
谢谢大家!
培智学校 唱游与律动课堂教学
武汉市江岸区辅读学校 王靖
1.器乐表演 《对话 鼓·筝 》
2.舞蹈表演 《让爱传出去》
教什么?
你了解你面对的孩子们吗?
因材施教
主要特点
社手指 精细较差,语言构音 障碍、肌肉容易疲劳。
自闭症
脑瘫
挖掘潜能、补偿缺陷
神经发育不全, 大脑对身体的控 制较差,手眼、 四肢不协调。
武汉市江岸区辅读学校 王靖
我的课堂
律动: 低年级:以形象生动的动物、肢体模仿为主。 中、高年级:带有节奏训练、动作重复性高的 律动,可在队形上做适当的变化。
我的课堂
唱歌: 低年级:简单、互动性强的歌曲。
中、高年级: 歌词重复性高且内容容易 理解的歌曲。
我的课堂
乐器:常规课堂教学内以打击乐器为主, 常规课堂教学外可增加演奏类乐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