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一览解读

世界遗产一览解读
世界遗产一览解读

世界遗产一览

(限于篇幅,不全)

柬埔寨

吴哥窟区1992

孟加拉

巴凯尔哈特清真寺历史名城1985

帕哈尔普尔的佛教毗诃罗遗址1985

老挝

琅勃拉邦的古城1995

占巴塞文化风景名胜区2001

越南

顺化历史建筑群1993

圣子修道院1999

会安古镇1999

阿富汗

查姆回教寺院尖塔和考古遗址2002

巴米扬谷文化景观和考古遗址2003

澳大利亚

皇家展览馆和卡尔顿园林2004

日本

法隆寺地区的佛教古迹1993

姬路城1993

屋久岛1993

白神山地1993

古京都历史古迹(京都、宇治和大津城) 1994

白川乡和五屹山历史村座1995

广岛和平纪念公园(原爆遗址) 1996

严岛神殿1996

古奈良的历史遗迹1998

日光的神殿与庙宇1999

琉球王国时期的遗迹2000

纪伊山脉胜地和朝圣路线以及周围的文化景观2004 知床2005

石见银山遗迹与文化景观2007

朝鲜

高句丽古墓群2004

伊朗

恰高·占比尔(神塔和建筑群) 1979

波斯波利斯1979

伊斯法罕王侯广场1979

塔赫特苏莱曼2003

帕萨尔加德2004

巴姆城堡2004

印度

阿旃陀石窟群1983

埃洛拉(埃卢鲁)石窟群1983

亚格拉古堡1983

泰姬·玛哈尔1983

科纳拉克太阳神庙1984

默哈伯利布勒姆古迹群1984

果阿教堂和修道院1986

卡杰拉霍建筑群1986

汉皮古迹群1986

法塔赫布尔西格里1986

帕塔达卡尔建筑群1987

埃勒凡塔石窟1987

坦贾武尔的布里哈迪斯瓦拉神庙1987

桑吉佛教古迹1989

德里的胡马雍陵1993

德里的顾特卜塔及其古建筑1993

大吉岭喜马拉雅铁路1999

菩提伽耶的摩诃菩提寺2002

温迪亚山脉的比莫贝卡特石窟2003

贾特拉帕蒂·希瓦吉终点站2004

尚庞-巴瓦加德考古公园2004

尼泊尔

加德满都谷地1979

佛祖诞生地兰毗尼1997

巴基斯坦

摩亨佐达罗考古遗迹1980

塔克希拉1980

塔克特依巴依寺庙和萨尔依巴赫洛古遗址1980 塔塔城的历史建筑1981

拉合尔古堡和夏利玛尔公园1981

罗赫达斯要塞1997

土库曼斯坦

古梅尔夫国家历史文化公园1999

哈萨克斯坦

霍贾·艾哈迈德·亚萨维陵墓2003

泰姆格里考古景观岩刻2004

菲律宾

菲律宾巴洛克教堂1993

菲律宾科迪勒拉水稻梯田1995

维甘历史古城1999

韩国

石窟庵和佛国寺1995

海印寺及八万大藏经藏经处1995

宗庙1995

昌德宫建筑群1997

华松古堡1997

庆州历史区2000

高昌、华森和江华的史前墓遗址2000

济州火山岛与熔岩洞窟2007

韩国40座王陵成功申遗以儒教风水传统为基础2009 斯里兰卡

阿努拉德普勒圣城1982

波隆纳鲁沃古城1982

锡吉里那古城1982

辛哈拉贾森林保护区1988

康提圣城1988

加勒老城及其城堡1988

丹布勒金殿1991

泰国

素可泰历史城镇及相关历史城镇1991

阿育他亚(大城)历史城及相关城镇1991

班清阿考古遗址1992

乌兹别克斯坦

伊特察思·卡拉1990

布哈拉历史中心1993

沙赫利苏伯兹历史中心2000

处在文化十字路口的撒马尔罕城2001

蒙古

鄂尔浑峡谷文化景观2004

印度尼西亚

婆罗浮屠寺庙群1991

普兰巴南寺庙群1991

桑义兰早期人类遗址1996

贝宁

阿波美王宫1985

博茨瓦纳

措迪洛山2001

多哥

古帕玛库景观2004

埃塞俄比亚

拉利贝拉岩石教堂1978

贡德尔地区的法西尔盖比城堡及古建筑1979 阿瓦什低谷1980

蒂亚1980

阿克苏姆考古遗址1980

奥莫低谷1980

冈比亚

詹姆斯岛及附近区域2003

加纳

沃尔特河阿克拉中区和西区的要塞和城堡1979 阿散蒂传统建筑1980

几内亚和科特迪瓦

宁巴山自然保护区1981-1982

肯尼亚

拉穆古城2001

马达加斯加

安布希曼加的皇家蓝山行宫2001

马耳他

哈尔·萨夫列尼地下宫殿1980

瓦莱塔古城1980

马耳他巨石庙1980-1992

马里

杰内古城1988

廷巴克图1988

阿斯基亚王陵2004

尼日利亚

宿库卢文化景观1999

塞内加尔

戈雷岛1978

圣路易斯岛2000

津巴布韦

大津巴布韦国家纪念地1986

卡米国家遗址纪念地1986

马托博山2003

南非

罗布恩岛1999

斯泰克方丹,斯瓦特科兰斯,科罗姆德拉伊和维罗恩斯的化石遗址1999

马蓬古布韦文化景观2003

乌干达

巴干达国王们的卡苏比陵2001

坦桑尼亚

基尔瓦基斯瓦尼遗址和松戈马拉遗址1981

桑给巴尔石头城2000

阿根廷

库埃瓦—德尔阿斯—马诺斯1999

科尔多巴耶稣会牧场和街区2000

塔夫拉达·德乌玛瓦卡2003

阿根廷和巴西

瓜拉尼人聚居地的耶稣会传教区:阿根廷的圣伊格纳西奥米尼、圣安娜、罗雷托和圣母玛利亚艾尔马约尔村遗迹以及巴西的圣米格尔杜斯米索纳斯遗迹1983-1984

玻利维亚

波托西城1987

奇基托斯基督教传教区1990

苏克雷城1991

萨迈帕塔考古遗址1998

蒂瓦纳科文化的精神和政治中心2000

智利

拉帕努伊国家公园1995

奇洛埃教堂2000

瓦尔帕莱索港口城市历史区2003

巴西

欧鲁普雷图历史名镇1980

奥林达历史中心1982

巴伊亚州的萨尔瓦多历史中心1985

孔戈尼亚斯的仁慈耶稣圣殿1985

巴西利亚1987

卡皮瓦拉山国家公园1991

圣路易斯历史中心1997

蒂阿曼蒂那城历史中心1999

戈亚斯城历史中心2001

加拿大

拉安斯欧克斯梅多国家历史遗址1978

安东尼岛1981

美洲野牛涧地带1981

魁北克古城区1985

卢嫩堡旧城1995

哥伦比亚

卡塔赫纳港口、要塞和古迹群1984

蒙波斯的圣克鲁斯历史中心1995

铁拉登特罗国家考古公园1995

圣奥古斯丁考古公园1995

洪都拉斯

科潘玛雅古迹损址1980

古巴

哈瓦那旧城及其工事体系1982

特立尼达和洛斯因赫尼奥斯山谷1988

古巴圣地亚哥的圣佩德罗德拉罗卡堡1997

比尼亚莱斯山谷1999

古巴东南第一座咖啡种植园考古风景区2000

多米尼加

圣多明各殖民城市

厄瓜多尔

基多旧城1978

昆卡的洛斯·里奥斯的圣安娜历史中心1999

萨尔瓦多

霍亚-德赛伦考古遗址1993

危地马拉

安提瓜危地马拉1979

基里瓜考古公园和玛雅文化遗址1981

海地

国家历史公园:城堡、圣苏西宫、拉米尔斯堡垒1982 墨西哥

帕伦克古城和国家公园1987

墨西哥城与赫霍奇米尔科历史中心1987

特奥蒂瓦坎1987

瓦哈卡历史中心与阿尔班山考古遗址1987

普埃布拉历史中心1987

锡安卡安1987

瓜纳托历史名城及周围矿藏1988

奇琴伊察古城1988

莫雷利亚城历史中心1991

埃尔塔津古城1992

萨卡特卡斯历史中心1993

圣弗兰西斯科山脉岩画1993

埃尔比斯卡伊诺鲸鱼保护区1993

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坡上最早的16世纪修道院1994

乌斯马尔古镇1996

克雷塔罗历史遗迹区1996

瓜达拉哈拉的卡瓦尼亚斯救济所1997

大卡萨斯的帕魁姆考古区1998

塔拉科塔潘历史遗迹区1998

霍齐卡尔科的历史纪念区1999

坎佩切历史要塞城1999

坎佩切卡拉科姆鲁古老的玛雅城2002

克雷塔罗的谢拉戈达圣方济会修道院2003

路易斯·巴拉干故居和工作室2004

加利福尼亚湾群岛及保护区2005

龙舌兰景观和特基拉的古代工业设施2006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大学城核心校区2007

圣米圭尔保护城镇和圣堂2008

莫那其蝴蝶生态保护区2008

尼加拉瓜

莱昂·别霍遗址2000

巴拿马

巴拿马加勒比海岸的防御工事:波托韦洛-圣洛伦索1980

巴拿马城考古遗址及巴拿马历史名区1997,2003

圣基特和尼维斯岛

硫磺石山要塞国家公园1999

巴拉圭

塔瓦兰格的耶稣和巴拉那的桑蒂西莫-特立尼达耶稣会传教区1993

苏里南

帕拉马里博的古内城2002

美国

梅萨维德印第安遗址1978

独立大厅1979

卡俄基亚土丘历史遗址1982

大烟雾山国家公园1983

波所黎各的古堡与圣胡安历史遗址1983

自由女神像1984

查科文化国家历史公园1987

夏洛茨维尔的蒙蒂塞洛和弗吉尼亚大学1987 陶斯印第安村1992

秘鲁

科斯科古城1983

夏文考古遗址1985

昌昌城考古地区1986

利马的历史中心1988-1991

纳斯卡和朱马纳草原的线条图1994

阿雷基帕城历史中心2000

阿尔及利亚

贝尼·哈玛德的卡拉城1980

杰米拉1982

蒂帕萨1982

蒂姆加德1982

阿尔及尔城堡1992

埃及

孟菲斯及其墓地金字塔1979

底比斯古城及其墓地1979

阿布辛拜勒至菲莱的努比亚遗址1979

伊斯兰开罗1979

阿布米那基督教遗址1979

圣卡特琳娜地区2002

伊拉克

哈特拉1985

亚述古城2003

约旦

佩特拉1985

库塞尔阿姆拉1985

乌姆赖萨斯考古遗址2004

黎巴嫩

安杰尔1984

巴勒贝克1984

比布鲁斯1984

提尔城1984

利比亚

莱波蒂斯考古遗址1982

萨布拉塔考古遗址1982

昔兰尼考古遗址1982

塔德拉尔特·阿卡库斯石窟1982

加达梅斯古镇1986

也门

萨那古城1986

城墙环绕的希巴姆古城1982

乍比得历史古城1993

突尼斯

突尼斯的阿拉伯人聚居区1979

迦太基遗址1979

杰姆的圆形竞技场1979

科克瓦尼布尼城及其陵园1985-1986

苏塞古城1988

凯鲁万1988

沙格镇1997

耶路撒冷(由约旦提请加入世界遗产名录)耶路撒冷旧城及其城墙1981

毛里塔尼亚

瓦丹、欣盖提、提希特和瓦拉塔古镇1996 摩洛哥

非斯的阿拉伯人聚居区1981

马拉柯什的阿拉伯人聚居区1985

阿伊特·本·哈杜筑垒村1987

历史名城梅克内斯1996

瓦卢比利斯考古遗址1997

缔头万城1997

索维拉城(原摩加多尔)2001

马扎甘葡萄牙城2004

阿曼

巴赫莱要塞1987

巴特·库特姆和艾因考古遗址1988

乳香之路2000

苏丹

博尔戈尔山及纳巴塔地区2003

叙利亚

大马士革古城1979

布基拉古城1980

帕尔米拉古城遗址1980

阿勒颇古城1986

西班牙

西班牙是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国家之一。目前共43处历史古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

Arquitectura mudéjar de Teruel (Teruel) (Aragón)

1986 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阿拉贡自治大区特鲁埃尔的穆德哈风格建筑群(13 世纪)。

2.

Arte Rupestre del Arco Mediterráneo Peninsular

地中海原始岩画艺术。主要分布于瓦伦西亚自治大区的卡斯特伊翁

Castellón

)。

3.

Casa Batlló(Barcelona) (Catalu a)

位于巴塞罗那的

20

世纪现代主义建筑之父安东尼·高迪的作品巴特约府。

4.

Casa Milà(Barcelona) (Catalu a)

位于巴塞罗那的

20

世纪现代主义建筑之父安东尼·高迪的作品米拉府。

1984

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5.

Casa Vicens (Barcelona) (Catalu a)

位于巴塞罗那的

20

世纪现代主义建筑之父安东尼·高迪的作品文森特府。

6.

Catedral de Burgos (Burgos) (Castilla y León)

位于卡斯蒂利亚

-

莱昂自治大区的布尔戈斯大教堂。

1984

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

13

世纪哥特式建筑。

7.

Centro Histórico de Córdoba (Córdoba) (Andalucía)

位于安达卢西亚自治大区的科尔多瓦古城建筑群。

8.

Ciudad Histórica de Toledo (Toledo) (Castilla-La Mancha)

位于卡斯蒂利亚

-

拉曼恰自治大区的托莱多古城。

1986

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9.

Ciudad Histórica Fortificada de Cuenca (Cuenca) (Castilla-La Mancha) 位于卡斯蒂利亚

-

拉曼恰自治大区的昆卡古城。

10.

Ciudad Vieja de vila e Iglesias Extramuros ( vila) (Castilla y León)

位于卡斯蒂利亚

-

莱昂自治大区的阿维拉古城及古城墙周边教堂。

11.

Ciudad Vieja de Cáceres (Cáceres) (Extremadura)

位于埃斯特马杜拉自治大区的卡塞雷斯古城。

12.

Ciudad Vieja de Salamanca (Salamanca) (Castilla y León)

位于卡斯蒂利亚

-

莱昂自治大区的萨拉曼卡古城。

13.

Ciudad Vieja de Santiago de Compostela (Santiago de Compostela) (A Coru a)

位于加利西亚自治大区拉科鲁尼亚省的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古城。

14.

Ciudad Vieja de Segovia y su Acueducto (Segovia) (Castilla y León) 位于卡斯蒂利亚

-

莱昂自治大区的塞哥维亚古城及古罗马高架引水桥。

15.

Conjunto Arqueológico de Mérida (Mérida) (Badajoz)

位于埃斯特马杜拉自治大区巴达霍斯省的梅里达古罗马建筑群。

16.

Conjunto Monumental Renacentista de Baeza (Baeza) (Andalucía)

位于安达卢西亚自治大区哈恩省的巴埃萨文艺复兴建筑群

17.

Conjunto Monumental Renacentista de beda ( beda) (Andalucía)

位于安达卢西亚自治大区哈恩省的乌贝达文艺复兴建筑群

18.

Cripta de la Colonia Güell (Santa Coloma de Cervell ó

) (Catalu a)

位于加泰罗尼亚自治大区的

Santa Coloma de Cervelló

的古埃尔教堂地下室。也是高迪的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经典之作。

19.

Cuevas de Altamira (Santillana del Mar) (Cantabria)

位于坎塔布里亚自治大区

Santillana del Mar

的阿尔塔米拉原始岩洞。

20.

Eivissa, biodiversidad y cultura (Ibiza) (Islas Baleares)

位于巴利阿里群岛的伊维萨古城和当地生态环境及文化。

21.

El Camino de Santiago (Santiago de Compostela) (A Coru a)

位于加利西亚自治大区拉科鲁尼亚省的圣地亚哥朝圣之路

-

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市。

22.

El Conjunto Arquelógico de Tarraco (Tarragona) (Catalu a)

位于加泰罗尼亚自治大区塔拉戈纳的古罗马建筑群

23.

Iglesias Románicas de la Vall de Boí(Lleida) (Catalu a)

位于加泰罗尼亚自治大区莱里达省的波伊峡谷罗马式教堂

24.

Jardín Huerto del Cura (Palmeral de Elche) (Alicante) (Comunidad Valen ciana)

位于瓦伦西亚自治大区阿利坎特省的埃尔切棕榈树林。

25.

La Alhambra, el Generalife y el Albaycín de Granada (Granada) (Andalu cía)

位于安达卢西亚自治大区格拉纳达的阿尔罕布拉宫、赫内拉斯菲御花园和阿尔巴辛区的犹太民居。

26.

La Catedral, el Alcázar y el Archivo General de Indias de Sevilla (Sevill a) (Andalucía)

位于安达卢西亚自治大区首府塞维利亚的塞维利亚大教堂(世界第三大天主教堂)、王宫和美洲资料馆。

27.

La Sagrada Familia (Barcelona) (Catalu a)

位于巴塞罗那市内的圣家族教堂,是高迪的巅峰之作。

28.

Las Médulas (Carucedo, León) (Castilla y León)

位于卡斯蒂利亚

-

莱昂自治大区莱昂省卡鲁塞多的拉斯梅杜拉斯古罗马矿场遗址

29.

Lonja de la Seda (Valencia) (Comunidad Valenciana)

位于瓦伦西亚市内的丝绸市场。

30.

Monasterio de Guadalupe (Guadalupe) (Extremadura)

位于埃斯特拉马杜拉自治大区的瓜达鲁贝修道院。

31.

Monasterio de Poblet (Vimbodí, Tarragona) (Catalu a)

位于加泰罗尼亚自治大区塔拉戈纳省

Vimbodi

的波布雷特修道院

32.

Monasterio y Real Sitio de San Lorenzo de El Escorial (San Lorenzo d e El Escorial) (Madrid)

位于马德里自治大区的圣罗兰索·德埃尔埃斯科利亚修道院是西班牙王室墓葬所在地。

33.

Monasterio de Suso y Yuso (San Millán de la Cogolla) (La Rioja)

位于拉里奥哈自治大区

San Millán de la Cogolla

的苏索和尤索修道院。

34.

Monumentos de Oviedo y del Reino de Asturias (Oviedo) (Asturias)

位于阿斯图里亚斯自治大区奥维多和阿斯图里亚斯王国古建筑群(前罗马式风格)。

35.

Murallas de Lugo (Lugo) (Galicia)

位于加利西亚自治大区卢戈市的古城墙。

36.

Paisaje Cultural de Aranjuez (Aranjuez) (Madrid)

位于马德里自治大区阿兰胡埃斯王宫及其他文化景观

37.

Palacio Güell (Barcelona) (Catalu a)

位于巴塞罗那市内的古埃尔宫是由现代主义建筑大师高迪设计建造的。

38.

Palau de la Música Catalana y el Hospital de Sant Pau (Barcelona) (Ca talu a)

位于巴塞罗那市内的加泰罗尼亚音乐宫和圣保罗医院,是另一位杰出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路易斯·多梅内赤·蒙塔内

(Lluís doménech i Montaner)

的经典作品。

39.

Parque Güell (Barcelona) (Catalu a)

位于巴塞罗那市内的古埃尔公园是现代主义建筑大师高迪的经典之作。

40.

Parque Güell, Palacio Güell y Casa Milà(Barcelona) (Catalu a)

古埃尔公园、古埃尔宫和米拉府堪称高迪最经典的作品。因此于

1984

年共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41.

San Cristóbal de la Laguna (Tenerife) (Islas Canarias)

位于加那利群岛特内里费岛上的拉拉古纳古城。

42.

Universidad y recinto histórico de Alcaláde Henares (Alcaláde Henares) (Madrid)

位于马德里自治大区的阿尔卡拉·德埃纳雷斯大学及古城区。阿尔卡拉·德埃纳雷斯是西班牙大文豪塞万提斯的出生地。

43.

Yacimiento de Atapuerca (Atapuerca, Burgos) (Castilla y León)

位于卡斯蒂利亚

-

莱昂自治大区布尔戈斯省的阿塔普尔卡考古发现。

世界遗产的保护与旅游(武当山)

世界遗产与旅游 ——以武当山古建筑群的发展为例《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属于下列各类内容之一者,可列为文化遗产:①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②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③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地带。 凡提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项目,必须符合下列一项或几项标准方可获得批准。①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②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大影响;③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④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入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⑤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⑥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或该项标准与其它标准一起作用时,此款才能成为列人《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 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证,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体现着一个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它既属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这一点已成为社会共识,因此,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但是,在改革开放、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不同的人往往看到遗产不同的价值,而其经济价值与经济效益往往成为很多人关注的头等目标,更加倾向于将文化遗产看作一种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资源,这就必然带来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矛盾问题。如何做到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发展和谐统一,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以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为例,分析资源优势、历史文化价值,探讨其作为优质旅游资源应如何将开发与保护结合,寻求有效的发展方案。 武当山的微观环境 武当山古建筑群于1994年12月根据世界文化遗产评选标准C(I)(II)(VI)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评价如下:武当山古建筑中的宫阙庙宇集中体现了中国元、明、清三代世俗和宗教建筑的建筑学和艺术成就。古建筑群坐落在沟壑纵横、风景如画的湖北省武当山麓,在明代期间逐渐形成规模,其中的道教建筑可以追溯到公元七世纪,这些建筑代表了近千年的中国艺术和建筑的最高水平。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位于中国中部湖北省丹江口市的西南部。相传为道教玄武大帝(北方神)修仙得道飞升之胜地, 历代道教名流曾在此修炼。据记载, 唐太宗贞观年间即在灵应峰创建五龙祠。宋、元以来, 代有开拓扩建。明成祖于永乐十年(1412)曾动用军夫30多万人在此大兴土木。现存的36处宫观大多是明代所建, 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道教古建筑群。宫观内保存的各类神像、法器、经籍等都有较高的文物和艺术价值。明代(公元1368~1644年)时,武当山被皇帝敕封为“大岳”、“玄岳”,地位在“五岳”诸山之上。武当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周围又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等胜景环绕,风光旖旎,气势宏伟,被世人赞为“万山来朝”。

旅游与世界遗产

《旅游与世界遗产》期末论文 人类艺术的殿堂——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它座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四周布满沙丘,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这里也是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而人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体系:中国、印度、伊斯兰和欧美文化体系都戏剧性地在这里交流与融汇了。 莫高窟——历史 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1900年在莫高窟偶然发现了“藏经洞”,洞里藏有从公元四世纪到十四世纪的历代文物五、六万件。这是二十世纪初中国考古学上的一次重大发现,震惊了世界。此后又由此发展出著名的“敦煌学”。 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而莫高窟与云岗石窟、龙门石窟和重庆大足石刻则是中国境内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四座石窟。 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更是兴盛,在武则天时有洞窟千余个。安史之乱后,敦煌先后由吐蕃和归义军占领,但造像活动未受太大影响。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渐趋衰落,仅以重修前朝窟室为主,新建极少。元朝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废弃,莫高窟也停止了兴建并逐渐湮没于世人的视野中。直到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后,这里才重新为人注意。

莫高窟——风格演变 莫高窟现存有壁画和雕塑的石窟大体可分为四个时期:北朝、隋唐、五代和宋、西夏和元。 北朝—开凿于北朝时期的洞窟共有36个,其中年代最早的第268窟、第272窟、第275窟可能建于北凉时期。窟形主要是禅窟、中心塔柱窟和殿堂窟,彩塑有圆塑和影塑两种,壁画内容有佛像、佛经故事、神怪、供养人等。这一时期的影塑以飞天、供养菩萨和千佛为主,圆塑最初多为一佛二菩萨组合,后来又加上了二弟子。塑像人物体态健硕,神情端庄宁静,风格朴实厚重,典型洞窟有第249窟、第259窟、第285窟、第428窟等。 隋唐—隋唐是莫高窟发展的全盛时期,现存洞窟有300多个。这一时期大量出现的是殿堂窟、佛坛窟、四壁三龛窟、大像窟等形式,其中殿堂窟的数量最多。这一时期的莫高窟壁画题材丰富、场面宏伟、色彩瑰丽,美术技巧达到空前的水平,内容主要有佛像、经变、佛教史迹、佛教故事和供养人等。 五代和宋—五代和宋时期的洞窟现存有100多个,多为改建、重绘的前朝窟室,形制主要是佛坛窟和殿堂窟。塑像和壁画都沿袭了晚唐的风格,但愈到后期,其形式就愈显公式化,美术技法水平也有所降低。这一时期的典型洞窟有第61窟和第98窟等,其中第61窟的地图《五台山图》是莫高窟最大的壁画,高5米,长13.5米,绘出了山西五台山周边的山川形胜、城池寺院、亭台楼阁等,堪称恢宏壮观。 西夏和元——莫高窟现存西夏和元代的洞窟有85个。西夏修窟77个,多为改造和修缮的前朝洞窟,洞窟形制和壁画雕塑基本都沿袭了前朝的风格。一些西夏中期的洞窟出现回鹘王的形象,可能与回鹘人有关。而到了西夏晚期,壁画中又出现了西藏密宗的内容。元代洞窟只有8个,全部是新开凿的,出现了方形窟中设圆形佛坛的形制,壁画和雕塑基本上都和西藏密宗有关。典型洞窟有第3窟、第61窟和第465窟等。 莫高窟——艺术特色 敦煌艺术是历代画家们创意性的杰作。在壁画当中,没有完全相同的东西,

我国41项世界遗产名录

我国41项世界遗产名录 自1987年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1届会议批准中国的故宫等6处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2011年6月25日,中国已有41处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26项,自然遗产8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文化景观3项 一、世界文化遗产(26处) 1、北京故宫(沈阳故宫) 2、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北京) 3、长城 4、西安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陕西) 5、敦煌莫高窟(甘肃) 6、曲阜孔庙、孔林、孔府(山东) 7、武当山古建筑群(湖北) 8、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河北) 9、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西藏) 10、丽江古城(云南) 11、平遥古城(山西) 12、苏州古典园林(江苏) 13、北京颐和园 14、北京天坛 15、重庆大足石刻 16、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安徽) 17、明清皇家陵寝(沈阳盛京三陵)(北京及河北) 18、青城山———都江堰(四川) 19、洛阳龙门石窟(河南) 20、大同云冈石窟(山西) 21、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吉林) 22、河南安阳殷墟 23、澳门历史城区 24、广东开平碉楼与村落 25、福建土楼

26、“天地之中”建筑群(河南登封) 二、世界自然遗产(8处) 1、四川九寨沟 2、四川黄龙 3、湖南武陵源 4、云南三江并流(金沙江、澜沧江、怒江) 5、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6、中国南方喀斯特 7、江西三清山国家地质公园 8、中国丹霞 三、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4处) 1、山东泰山 2、安徽黄山 3、四川峨眉山———乐山大佛 4、福建武夷山 四、文化景观(3处) 1、江西庐山 2、山西五台山 3、杭州西湖 附录: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4处) 1、昆曲 2、古琴 3、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4、蒙古族长调民歌 备注:

世界遗产和旅游的关系思考

遗产和旅游的关系思考 班级:12游憩生态1班姓名:吴雁佳学号:201230470120 摘要:中国是目前拥有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而且人口众多,旅游业 又处于如火如荼的发展阶段,繁荣的旅游业已经使部分遗产地不堪重负,处于十字路口的遗产地,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遗产”变“遗憾”的悲剧。因此,思考遗产与旅游之间的关系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应该正确理解这两者的关系并找到协调的方法。 关键词:遗产旅游关系协调 遗产作为历史的见证、历史的载体,记录着丰富的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印证,对其进行保护有助于我们延续历史、传承文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遗产保护体系,在保护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保护了大批遗产,为旅游业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自1978年以来,经过20多年,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的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重要的、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发展前景极为广阔。居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同时还将成为世界第四大旅游客源输出国。中国的旅游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生机蓬勃的大发展时代,而世界遗产地也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的。同时,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及对过去时代纪念和追寻的往日情怀也使得文化遗产旅游地倍受青睐。 要了解世界遗产与旅游的关系,当然要了解世界遗产是什么。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狭义的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四类。广义概念,根据形态和性质,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记忆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① 遗产的概念已经在国际间广为传播和接受,其内涵也在不断扩大,从文物遗产到自然遗产,再到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文化景观、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等。然而迄今也没有国家严格按照这些类别进行分类管理,而是由相同的或不同的多个部门共同管理这些“保护地”。目前我国的遗产保护体系任然比较复杂,就类型而言,它包括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遗产、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森林公园等众多类型,其主管部门更是包括国家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林业局、国家文物局等等。 在很多发达国家,遗产地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在英国,遗产业被称为“英国吸引海外游客的主要力量”,每年约28%的旅游收入来自遗产旅游业,遗产业也因此自称是英国旅游业中的主要潜在增长区。在美国,近400个国家遗产地的年接待游客人数都在亿以上。中国也不例外,目前旅游热点地区大多是世界遗产地、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森林公园等“国家遗产”。以2003年为例,即使受非典的影响,2003年接待游客100万以上的国家风景名

世界遗产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的几点思考

世界遗产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的几点思考 旅游学院国旅2班吴琼莉(20093558)众所周知, 世界遗产已成为我国旅游吸引物的重中之重,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这一批自然和文化遗产而旅游业的发展,尤其是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由于对遗产的开发与利用有不同的观点与做法,给遗产保护带来了不同的结果。如何正确认识和利用遗产,在既遵守联合国《世界遗产公约》时, 又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实现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良性互动, 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世界遗产与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含义有多种说法, 根据国家旅游局的规定, 它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 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总结各类说法,构成旅游资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其一,对旅游者来说要有游览价值, 即自然地或经开发后可作为旅游者参观游览的对象; 其二, 对旅游业来说要有经济价值。无论何种自然风光和文物古迹,如果对旅游业没有经济价值,则难以构成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是其得以生存的重要保障。 旅游资源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一是旅游资源必须具有独特性,必须具有观赏价值, 观赏价值是其生命力所在, 它不仅能使人产生旅游动机,而且能使人得到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二是区域性, 即旅游资源植根于一定的区域背景之中,具有明显的区域性色彩旅游资源的区域差异是促使旅游者进行区际乃至国际旅游的重要原因。不过,从资源保护的角度来看,旅游资源的国际性特征表现得日益突出。三是可持续性,通常旅游资源不能向旅游者出售, 也不能转让。正是其可持续性,所以加强保护和管理, 能得到长期的开发和利用,真正发挥其潜在价值。 世界遗产, 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规定,包括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两部分。文化遗产包括:(1)文物,即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 具有考古性质或结构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2)建筑群, 即从历史科学角度看, 在建筑样式,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位或连接的建筑群;(3)遗址, 即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类的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自然遗产包括: (1)从审美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由物质和生物结成为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2)从科学和保护角度看, 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性质和自然地理,以及科学明确为受威胁的动物和植物生活环境区; (3)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分的自然区域。 世界遗产都是旅游资源,无论是自然的还是文化的,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 都可作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而存在。保护好世界遗产, 是发展旅游业的必要条件,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旅游业是一个资源产业, 一个依靠自然禀赋和社会遗赠的产业, 一个以资源和环境为基础的产业。世界遗产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 其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表现得尤为突出保护遗产不仅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需, 也是现在和未来旅游业发展的必需。 二世界遗产保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世界遗产保护的目标为:保护世界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使之永久地流传下去。因为它不仅属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属于全人类;它不仅属于当代, 更属于子孙后代,其次,要保证在任何遗产利用方式下, 相关的国家和全民利益不致受损。遗产事业是大环境事业的一部分, 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要求。如果因开发不当或保护不力, 让遗产严重受损或发生严重蜕变, 将被列入濒危遗产, 这还会产生不良政治影响。我国有许多世界遗产,带动了旅游业的均衡发展, 特别是对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尤为突出, 如湖南的张家界,四川的九寨沟等。但是, 20 多年旅游业的发展, 得力于世界遗产,也对世界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产生了很大影响。由于有些遗产地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的过度开发或不当开发,出现短视,盲目追求

(精)工作心得:对世界遗产的旅游价值分析与开发模式思考

工作心得:对世界遗产的旅游价值分析与开发模式思考 一、引言 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或地区主要是通过遗产旅游的方式来实现遗产资源向公众的展出功能,遗产旅游已成为这些国家或地区旅游产业发展中的名牌产品或 “金字招牌”,且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截至2004年,我国已拥有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资源共30处,其中对遗产资源进行中强度旅游开发的就有27处,占到遗产资源总数的90 %。从遗产旅游的实践来看,这种方式确实使遗产资源的旅游价值得到了一定的实现与传播,但同时也出现了对遗产旅游价值超常开发而忽视对遗产资源的保护等问题,并且与旅游者的感知期望效用也存在较大差距。对于旅游者来说,实际上我国多数遗产旅游的发展还停留在“符号旅游” 阶段,缺乏对遗产旅游价值的深层次开发与研究,也很难让游客充分领略遗产资源的自然与文化内涵。这必然导致人们对遗产旅游价值的理解和领悟缺乏深度,而难以产生共鸣,也不利于遗产价值的有效传播。同时,由于遗产资源的外部性和公共物品属性等经济特征,致使遗产旅游所提供的很多旅游产品并不能受到市

场的适当调节,即不能由市场产生最优的资源配置。因此,如果简单将世界遗产资源按照市场化的方式向旅游产品方向转化,必然造成以旅游价值评价取代遗产价值评价的后果,甚至可能引起遗产资源的核心价值--------------------- 真实性(authe nticity) 和完整性(integrity)的丧失,进而破坏人们对世界遗产的传承和持续享用,也违背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中对遗产保护、保存和遗传后代的责任要求。 因而,对世界遗产的旅游价值开发,必须充分发挥公共政策的潜在作用,对遗产资源要进行多方面的价值挖掘。而目前,我国多数遗产地对遗产旅游价值采取的都是硬开发,即主要是针对遗产旅游的各种服务设施和商业性工程项目的建设,如兴建商店、宾馆、饭店、索道、娱乐城等服务设施,而忽视或脱离了对遗产资源真实价值的软开发,即通过考察研究、审美实践而不断发掘遗产资源的科学、美学和历史文化价值,并不断提高和深化遗产旅游的科教、游览和山水文化创作体验水平,包括对遗产所在地的文化、民风、习俗等资源价值的研究与开发。实际上,遗产资源的软开发是硬开发的基础和本源,也是维持硬开发的生命线,而硬开发只是软开发派生价值的一种实现形式。可见,对世界

世界遗产名录(资料)

世界遗产名录(资料) 世界遗产名录( 资料) 世界遗产标志 为了保护世界文化和 自然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11月16日在第十七次大会上正式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1976年,世界遗产委员会成立,并建立了《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于1985年12月12日加入《公约》,1999年10月29日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 基本信息 被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地方,将成为世界级的名胜,可接受“世界遗产基金”提供的援助,还可由有关单位组织游客进行游览。由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地方能够得到世界的关注与保护,提高知名度并能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各国都积极申报“世界遗产”。 由于申报“世界遗产”的国家和所报的项目越来越多,已有37项。2002年4月28日召开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6 次会议决定,今后审批世界遗产的条件将更加严格,一个国家一次最多申报两处遗产(其中至少包括一项自然遗产提

名),尚没有世界遗产景点的国家将享有优先权。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文化景观”、“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五类。申报程序 现状 从遗产的提名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要经历若干程序 和相对漫长的时间。世界遗产委员会每年7月1日前,按照统一规定的严格格式和内容,将本国自认为条件已经完全成熟的预备项目正式申报文本(包括文字、图纸、幻灯、照片、录像或光盘等)送达世界遗产中心。世界遗产中心将把有关材料转达国际专业咨询机构,由相关的专业咨询机构从当年年底至下一年的三四月份进行考察和论证,并向世界遗产委员会提交评估报告。世界遗产委员会每年的6月底至7月初召开一次主席团(7个成员国)会议,初步审议与世界遗产工作相关的事项,包括新的(上一年)世界遗产申报项目,提出建议;再于每年的11月底至12月初召开主席团特别会议,补充审议第一次主席团会议未尽事宜,然后将包括审定新的世界遗产申报项目在内的相关大事提交紧随此次主席 团会后召开的世界遗产委员会全会通过。 办理申请的程序和时间表大体如下:7月1日,接受提名申请截止。9月15日,秘书处登记并索要所缺材料,材料完整的申请将被交给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或国际自然及自

世界遗产旅游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的分析

世界遗产旅游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的分析 ——以澳门历史城区为例摘要:澳门特别行政区由路环岛、凼仔岛及澳门半岛所组成,一个土地面积只有28.6平方公里的城市,载有常住人口50多万、机动车辆16万辆、机场一个、港口及2006年旅客突破2000万人次.这个总面积从12.69平方公里的小渔村填海造地发展到如今的一个小城市,有400多年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在中西文化交融下建有不少东方传统,西方特式的建筑物,2005年这一系列的建筑物被加载世界历史遗产名录。2005年澳门多座建筑物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遗景观亦制约着景点周围环境,是故,有保留特式建筑物外墙而发展,有旧区重整的意向,即在某些古旧区域,有需要保留的建筑物,保留整修,无需要的,清拆重建;但是,澳门特区的土地所有权,有属政府的、有属私人拥有的、有属政府批租给私人发展的,面对的困难特别多,有需要制订法律,有需有制订赔偿方案。如何令附有包袱的历史城市既保有自己的个性,亦需要配合社会的发展,相信仍有不少反思的空间。 关键字:澳门、城市、世界遗产、旅游 世界遗产旅游作为各国新的旅游产品,促进了旅游业的大发展。世界遗产是指具有突出价值的文化与自然遗产,是大自然和人类留下的最珍贵的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世界遗产旅游以其独特的魅力为国际旅游业开创了新契机。世界遗产旅游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旅游形式不仅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寻幽访古和感受自然的渴望,而且还促进了全球性文化交流。遗产旅游作为特色旅游文化的奇光异彩。城市不仅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而且也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最为集中之地,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城市是人类创造的一种文化景观,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于1972年通过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具有社会、文化、科学和经济意义。 澳门素有“东方蒙地卡罗”、“不夜城”、“购物天堂”之称。澳门是一座国际性的旅游城市,名胜古迹众多,博彩行业兴旺,中西文化荟萃。漫步在历史城区,比比皆是的历史建筑,悠扬顿挫的钟声,香火鼎盛的庙宇,前卫的艺术展览,让游人流连忘返。这座城市文化气息十分浓厚,各种艺术和民间节庆活动。回归以来,在特区政府的领导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 CHINA ■长城The Great Wall 1987 ■明清皇宫(北京故宫、沈阳故宫)Imperial Palace 1987 ■泰山Mount Taishan 1987 ■莫高窟Mogao Caves 1987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Mausoleum of the First Qin Emperor1987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1Peking Man Site at Zhoukoudian 1987 ■黄山Mount Huangshan 1990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庙宇Mountain Resort and its Outlying Temples, Chengde 1994 ■曲阜孔庙孔林孔府Temple and Cemetery of Confucius and the Kong Family Mansion in Qufu 1994 ■武当山古建筑群Ancient Building Complex in the Wudang Mountains 1994 ■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Historic Ensemble of the Potala Palace, Lhasa 1994 ■庐山国家公园Lushan National Park 1996 ■峨嵋山风景名胜区(包括乐山大佛) Mount Emei Scenic Area, including Leshan Giant Buddha Scenic Area 1996 ■平遥古城Ancient City of Ping Yao 1997 ■苏州古典园林Classical Gardens of Suzhou 1997 ■丽江古城Old Town of Lijiang 1997 ■颐和园Summer Palace, an Imperial Garden in Beijing 1998 ■北京天坛Temple of Heaven: an Imperial Sacrificial Altar in Beijing 1998 ■武夷山Mount Wuyi 1999 ■大足石刻Dazu Rock Carvings 1999 ■青城山—都江堰Mount Qingcheng and the Dujiangyan Irrigation System 2000 ■皖南古城:西递和宏村Ancient Villages in Southern Anhui - Xidi and Hongcun 2000 ■龙门石窟Longmen Grottoes 2000 ■明清皇家陵寝Imperial Tomb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2000 ■云冈石窟Yungang Grottoes 2001 ■古代高句丽王国的王城及王陵Capital Cities and Tombs of the Ancient Koguryo Kingdom 2004 ■澳门历史城区The Historic Centre of Macao 2005 ■中国安阳殷墟Yin Xu 2006 ■开平碉楼与村落Kaiping Diaolou and Villages 2007 ■福建土楼Fujian Tulou2008 ■五台山Mount Wutai 2009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每日一题我国的旅游资源与世界遗产(含解析)新人教版

我国的旅游资源与世界遗产 中国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贵州赤水、江西龙虎山和浙江江郎山联合申报的“中国丹霞地貌”,在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下图为广东韶关丹霞山的茶壶峰,据此完成1—2题。 1.广东韶关丹霞山能成为著名旅游地的优势在于 A.地处热带,风景优美,环境承载量大B.景观具有“春翡夏翠秋金冬银”的季节特点 C.地质地貌景观独特,具有较高的游览价值D.水陆交通通达性好,旅游地吸引半径大 2.下列我国的世界遗产中,全部与“中国丹霞”同类型的是 A.泰山、黄山、龙门石窟B.江西三清山、长城 C.北京明清故宫、平遥古城D.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 【答案】1.C 2.D 2.“中国丹霞”是世界自然遗产,泰山、黄山是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A错误;北京明清故宫、长城、平遥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B、C错误;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属于世界自然遗产,D正确。故选D。

我国的旅游资源与世界遗产 一、我国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 (一)自然旅游资源:以山水风光最为重要。 1.五岳名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 2.四大佛教名山:山西五台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 3.安徽黄山、广西桂林山水、湖北长江三峡、杭州西湖、苏州无锡太湖、台湾日月潭等都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二)人文旅游资源:以古代文化艺术宝藏和风土民情最为重要。 1.我国著名的文物古迹和古代工程建筑,如万里长城、京杭运河、北京故宫、西安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苏州园林建筑、甘肃敦煌壁画等都举世闻名。 2.春节是汉族的传统节日,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 (三)主要旅游景点 1.我国主要的风景名胜 (1)地质地貌景观(自北向南) 五大连池(黑)、长白山天池(吉)、博格达峰(新)、恒山(晋)、五台山(晋)、泰山(鲁)、嵩山(豫)、华山(陕)、九寨沟、黄龙(川)、武当山(鄂)、黄山(皖)、庐山(赣)、峨眉山(川)、武陵源(湘)、武夷山(闽)、衡山(湘)、大理苍山洱海(滇)、茂兰(黔)、石林(滇)、天涯海角(琼)。 (2)气象气候景观(自东向西) 长白山天池、吉林雾凇(吉)、锡林郭勒草原(内蒙古)、春城昆明、西双版纳(滇)、阿尔泰山(新)。 (3)水文地理景观(自北向南) 镜泊湖(黑)、天山天池(新)、长白山天池(吉)、北戴河、白洋淀(冀)、壶口瀑布(晋、陕)、太湖(苏)、长江三峡(鄂、渝)、杭州西湖(浙)、千岛湖(浙)、大理苍山洱海(滇)、黄果树瀑布(黔)、桂林漓江(桂)、日月潭(台)。 (4)生物景观(自北向南) 阿尔泰山(新)、扎龙(黑)、天鹅湖(新)、博格达峰(新)、锡林郭勒草原(内蒙古)、

世界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世界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世界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也是最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但如果不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世界遗产将成为世界的遗憾。————于富业来自《时代教育》 目前,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地旅游开发中存在盲目兴建旅游基础设施、盲目追求游客数量增加、盲目迎合游客娱乐需要等问题,对文物建筑和历史地段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为了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不受旅游开发和经营服务活动的损害,需要从管理体制、立法、咨询、监督、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坚持功能分区等方面制定相应的对策,并且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旅游业迅猛发展,成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支柱产业。以世界文化遗产地为目的地的旅游活动对遗产地的保护造成了相当的压力。鉴于现代旅游业的急剧发展给被列为遗产的文物建筑和历史地段带来的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 再说随着世界遗产地旅游业的迅猛发展 ,开发商一味追求片面的经济利益 ,导致世界遗产周边土地利用出现诸多问题。文章在介绍目前我国遗产地周边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 ,分析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并提出了世界遗产周边土地合理利用的相关对策。 近年来,在遗产旅游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和开发的矛盾愈加显现,遗产研究明显滞后于遗产实践发展需要。该文综述了20年来我国世界遗产(地)研究,研究内容涉及遗产旅游、遗产价值和景观特征、遗产管理和制度、遗产保护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遗产营销和形象传播、遗产法律和教育、遗产研究方法和遗产保护技术等。研究进展划分为起步阶段、发展阶段、拓展提升阶段,阐述了各阶段的研究特征。分析认为,旅游发展背景下的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和经营管理体系研究是今后遗产研究的焦点,并提出相应的研究框架和理论方法。旅游业的发展在弘扬世界遗产价值、为遗产地保护筹集资金的同时也给其保护工作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存在遗产地过度人工化、城市化和商业化倾向,以及居民背离原有生活方式的问题。建议减轻世界遗产地旅游压力:加强国家对世界遗产的直接管理;加快有关法律制定进程;做好世界遗产地的规划工作;加强公众保护意识。 (一)旅游业发展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 1.经济目标导向。尽管旅游业是关联性极强的综合产业,但在我国旅游业发展进程中经济功能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无论是改革初期强调的“旅游创汇”,还是1998年、2008年两次金融危机中强调的“旅游扩大内需”,宏观的发展方针都侧重于旅游业的经济功能,无形中弱化,甚至忽略了旅游在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综合效益。现阶段旅游业综合衡量指标依然以经济指标为主,如国家旅游局对旅游业统计的主要口径是旅游接待人次数、旅游外汇收入、旅游总收入等,对于旅游发展的生态、文化、社会效应没有涉及,旅游业发展的外部效应也无从衡量。在这一目标导向下,关于旅游业经济功能的社会认知十分普遍,形成了社会共识,决策者的价值趋向十分明显,对旅游业性质和功能的认知局限在了“经济产业”之上。 但单一地或过度地强调旅游业经济功能,以及经济利益至上的旅游发展评价体系客观上将人们对旅游业的关注局限在经济利益上,旅游的综合效益仅停留在观念层面,对具体实践没有明确的指导和约束作用,不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 第一,旅游资源的价值理解狭义化。资源是资财的来源,经济目标的定位将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大全及图片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属于下列 各类内容之一者,可列为文化遗产:①文物:从历史、艺术 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 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 的综合体;②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 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价 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③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地带。 凡提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项目,必须符合下列一项或几项标准方可获得批准。①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②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大影响;③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④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入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⑤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⑥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只有在某些特 殊情况下或该项标准与其它标准一起作用时,此款才能成为列人《世界遗产名 录》的理由。) 长城 The Great Wall 举世闻名的中国古建筑万里长城,东起渤海湾山海关,西至甘 肃省的嘉峪关。穿过崇山峻岭、山涧峡谷,绵延起伏1.2万余华里, 横跨中国北方七个省、市、自治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御敌,便据险修筑长城。秦统一中国后,把分段的防卫墙连接起来,建成规模宏伟的万里长城,以后各朝又陆续加固增修。到了明代(1368年至1644年),在旧有的基础上逐渐改建成如今的面貌。万里长城气魄雄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工程之一。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更多>> 故宫 Imperial Palace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位于北京市区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年),后经多次重修与改建,仍保持原有布局。占地7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屋宇9000余间,周围宫墙高10余米,长约3公里,四脚矗立风格绮丽的角楼,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整个建筑群气势宏伟豪华,布局开阔对称,内外装饰壮丽辉煌,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4年7月1日,沈阳故宫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更多>>

中国的世界遗产名录一览表

中国的世界遗产名录一览表

最新中国历史文化名称名单 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 河北:保定市、承德市、正定县、邯郸市 山西:平遥县、大同市、新绛县、代县、祁县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黑龙江:哈尔滨市 吉林:吉林市、集安市 辽宁:沈阳市 江苏:南京市、徐州市、淮安市、镇江市、常熟市、苏州市、扬州市 浙江:杭州市、绍兴市、宁波市、衢州市、临海市 福建:福州市、泉州市、漳州市、长汀县 江西:南昌市、赣州市、景德镇市 安徽:亳州市、歙县、寿县 山东:济南市、曲阜市、青岛市、聊城市、邹城市、淄博市 河南:郑州市、洛阳市、开封市、安阳市、南阳市、商丘市、浚县 湖北:武汉市、荆州市、襄樊市、随州市、钟祥市 湖南:长沙市、岳阳市、凤凰县 广东:广州市、潮州市、肇庆市、佛山市、梅州市、雷州市 广西:桂林市、柳州市 海南:琼山市 四川:成都市、自贡市、宜宾市、阆中市、乐山市、都江堰市、泸州市云南:昆明市、大理市、丽江县、建水县、巍山县 贵州:遵义市、镇远县 西藏:拉萨市、日喀则市、江孜县 陕西:西安市、延安市、韩城市、榆林市、咸阳市、汉中市 甘肃:张掖市、武威市、敦煌市、天水市 青海:同仁县 宁夏:银川市 新疆:喀什市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由国务院审批,目前已公布三批及10座增补城市,共计109座 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1982年公布,24个: 北京、承德、大同、南京、苏州、扬州、杭州、绍兴、泉州、景德镇、曲阜、洛

阳、开封、江陵、长沙、广州、桂林、成都、遵义、昆明、大理、拉萨、西安、延安。 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1986年公布,38个: 上海、天津、沈阳、武汉、南昌、重庆、保定、平遥、呼和浩特、镇江、常熟、徐州、淮安、宁波、歙县、寿县、毫州、福州、漳州、济南、安阳、南阳、商丘、襄樊、潮州、阆中、宜宾、自贡、镇远、丽江、日喀则、韩城、榆林、武威、张掖、敦煌、银川、喀什。 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1994年公布,37个: 正定、邯郸、新绛、代县、祁县、哈尔滨、吉林、集安、衢州、临海、长汀、赣州、青岛、聊城、邹城、临淄、郑州、浚县、随州、钟祥、岳阳、肇庆、佛山、梅州、海康、柳州、琼山、乐山、都江堰、泸州、建水、巍山、江孜、咸阳、汉中、天水、同仁。 增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增补城市10处(2001-2007): 山海关区(秦皇岛)、凤凰县、濮阳、安庆、泰安、海口、金华、绩溪、吐鲁番、特克斯。

世界遗产与文化旅游的关系思考

世界遗产与文化旅游的关系思考 摘要:世界文化遗产本是纯粹文化层面的东西,然而,当它遇上了“旅游”,它就变得不那么纯粹了。世界文化遗产与旅游的关系既可以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也可以是相互阻碍,相互抵触。我们应该正确理解这种关系,从而找到协调的方法。 关键词:世界文化遗产;正面影响;反面影响;协调 世界文化遗产,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具有科学、审美、文化价值的自然景观与人类历史遗存。从它的定义可知,世界文化遗产本是纯粹文化层面的东西,然而,当它遇上了“旅游”,它就变得不那么纯粹了。我认为,世界文化遗产与旅游的关系既可以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也可以是相互阻碍,相互抵触。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这种关系,从而协调这种关系达到“双赢”的目标的方法。 一、世界文化遗产与旅游之间的正面影响。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人们出门越来越便利,到世界文化遗产地旅游的人越来越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一项数字显示,仅在1998年,全世界就有近5亿人游览了552个世界遗产地。为什么人们那么热衷游览世界文化遗产呢? 亲身体验世界文化遗产,真心地感受和领悟世界遗产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人类对文化遗产了解过程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世界遗产旅游”不仅是旅行社屡试不爽、长盛不衰的噱头,也是游客自觉自愿、竞相追逐的目标。由此可见,在“世界文化遗产”的号召力之下,人们积极的投身于旅游当中,旅游业也随之蓬勃发展。并且我个人认为,这种促进作用,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仍会奏效。 在世界文化遗产地的保护和开发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资金问题。完全依靠国家的拨款似乎不大现实,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遗产地的旅游业应运而生。旅游业把文化遗产推广到全世界,让世界人民得以了解。并且,在旅游业这一经济杠杆的推动下,大量资金随即而来,这对世界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保护有着积极的作用。有了资金,就可以引进先进的开发设备与技术,同时也可以吸引优秀的人才加入到开发和保护的工作中。但是,我个人认为,这种促进作用是有隐忧的,下文会分析。 旅游让人们结识世界遗产,世界遗产让人们的旅游增添趣味。“世界遗产旅游”作为一种旅游形式类型,从一开始,就具有了超出其他旅游产品的魅力。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旅游形式,“世界遗产旅游”成为游客提高文化、增长知识、磨炼口味、增加人的心理机能的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二、世界文化遗产与旅游之间的负面影响。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出版的《旅游业、生态旅游和保护区:世界自然旅游的状况和发展指南》一书中将“旅游业的负面影响”归结为六项:地质财富———未经授权的采矿和采集化石活动;土地———土壤的移动和压实,道路对土壤的侵蚀;水资源———污染,藻类的生长;植被———践踏植被和在道路以外使用车辆;生态系统———栖息地的改变,建筑业;美学价值———乱丢垃圾,故意破坏;文化遗产———对文物的掠夺、践踏,未经授权的挖掘。【1】说实在,上面提到的六项,在我们中国随处可见。中国地方上的许多地方官员和惟利是图的商人,在榨取世界遗产的价值的时候,完全不顾子孙后代的利益,视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一纸空文。中国的世界遗产地近年来受到的国内外的痛批,例如在黄山山顶建造酒店,在张家界建户外登山电梯,无一不是源于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所以说旅游业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的的促进作用是有隐忧的,如果这个问题处理的不好,就会给文化遗产带来致命的破坏。 今年有留意国内新闻的人都会对“曹操墓”有所了解。这是因为文化遗产能够造就庞

5-世界文化遗产地对城镇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

世界文化遗产地对城镇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 摘要:在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基本都采取了在属地设立专门机构直接管理的方式,所以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与遗产地所在的城镇的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世界文化遗产地产生的旅游经济效益备受关注。如何全面、理性地把握这种效益对城镇的影响,是我国现有的32处世界文化遗产地及更多潜在的遗产地城镇需要重视的课题。本文拟通过大量数据分析对此进行系统讨论。 关键词:世界文化遗产地,城镇旅游,经济发展 1我国遗产地旅游总体概况 我国已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26年,至2011年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全球第三。其中世界文化遗产地32处,由于联合申遗和扩展项目申报等原因,涉及了全国超过40个城镇。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地(以下简称遗产地)规模普遍较大,在十几公顷到数万公顷不等,是城镇空间中的珍贵资源,也是城镇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自1987年我国始有遗产地陆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二十余年来,随着遗产地知名度提高、交通条件和环境质量改善等客观原因,又适逢我国旅游业步入发展与深化阶段[1],从总体上看,各遗产地的游客量在入遗后都分别保持了攀升的态势。 为切实加强世界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和管理,充分发挥遗产的重要影响,促进遗产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国家文物局于2009年启动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遗产地经济发展研究》课题,本文即在此基础上展开研究。考虑到入遗时间的长度、遗产地城镇的规模可比性和相关数据搜集的完整程度,本研究排除了如下遗产地:北京和沈阳的明清皇宫、长城、拉萨布达拉宫、庐山风景名胜区、颐和园北京皇家园林、天坛、龙门石窟、开平碉楼及村落、五台山、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古迹和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研究范围共涉及26个遗产地城镇,涵盖了历史建筑群、古城、村落、石窟、山岳和考古遗址等多种遗产类型。 1.1遗产地游客量比较 本研究通过对世界文化遗产地管理部门发放调查报表、查阅遗产地所在城镇地方年鉴及相关文献资料等方式,以1990年起20年间全国各遗产地年度游客人数的最大值作为考察标准,进行数据搜集和整理,结果如下(表1): (1)遗产地年度游客量差异巨大。研究范围内,“热门”的遗产地一年最多可吸引500万人次以上的游客量;然而也有6个遗产地年度接待游客人数长期不足30万,甚至不如某些非世界遗产景点(如西安市碑林博物馆2009年接待游客人数为47万[2])。当然该组数据无法反映我国世界遗产之最,研究范围外的北京明清皇宫(故宫博物院)2009年全年接待游客高达1182万人次[3],可见我国遗产地年度接待游客人数最大相差约40倍。 (2)入遗时间先后对游客量有一定影响。年度游客接待量在100万人次以上的遗产地,绝大多数都是在2000年前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老牌”遗产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