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免疫调节功能的研究
间充质干细胞调控细胞自噬机制的研究进展

间充质干细胞调控细胞自噬机制的研究进展米向斌; 赖宽; 魏姗姗【期刊名称】《《实用医学杂志》》【年(卷),期】2019(035)015【总页数】4页(P2495-2498)【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自噬; mTOR通路; STAT3通路【作者】米向斌; 赖宽; 魏姗姗【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皮肤科广州510280;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皮肤科广州510515【正文语种】中文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1]。
MSC可产生大量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调节免疫、激活内源性干/祖细胞、促进组织损伤修复、促进血管新生、抗细胞凋亡以及归巢等多方面的作用,被认为是一种有前景的治疗手段[2]。
MSC在许多疾病治疗中都表现出很好的疗效,特别是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组织损伤性疾病和退行性疾病,但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明确。
自噬是细胞内一种通过溶酶体降解长寿命蛋白和受损细胞器的代谢途径,在细胞应激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MSC是近年来广为研究的新治疗手段,在自噬调控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仍在探索。
本文就MSC对宿主细胞自噬的调控机制作一综述,为其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 MSC与细胞自噬自噬是真核生物特有的溶酶体介导的分解代谢过程,分为巨自噬、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和微自噬3种[3]。
目前巨自噬研究较清楚,mTOR通路、JNK/Bcl-2/Beclin 1通路、IP3和细胞内Ca2+都可以调控巨自噬的活性[4]。
巨自噬是一种具有高度选择性的降解过程,其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其途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微自噬是将胞质直接吞入溶酶体,其分子机制与调控及对人类疾病的影响尚不完全清楚。
Atg8家族蛋白是细胞自噬过程中重要的适配器蛋白,广泛分布于自噬体的内外膜上,参与了细胞自噬过程中的许多关键步骤,比如自噬体的形成、成熟、招募降解底物等[5]。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对K562细胞增殖影响的研究》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对K562细胞增殖影响的研究》一、引言近年来,干细胞及外泌体研究在生物医学领域逐渐成为热点。
其中,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以其多能性及低免疫原性等特性,在细胞治疗和再生医学中表现出巨大潜力。
而hUC-MSCs分泌的外泌体(Exosomes)在细胞间通讯及疾病治疗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K562细胞作为慢性髓性白血病(CML)的典型细胞株,其增殖特性的研究对于CML的诊疗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着重探讨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实验采用hUC-MSCs外泌体、K562细胞株及相关培养基等。
2. 方法(1)外泌体的提取与鉴定:采用超速离心法提取hUC-MSCs 分泌的外泌体,通过透射电镜及纳米粒度分析进行鉴定。
(2)K562细胞的培养与处理:在体外培养K562细胞,并分别用不同浓度的hUC-MSCs外泌体进行处理。
(3)细胞增殖检测:采用MTT法检测K562细胞的增殖情况。
(4)流式细胞术分析:分析K562细胞的周期及凋亡情况。
三、实验结果1. hUC-MSCs外泌体的提取与鉴定结果成功提取了hUC-MSCs分泌的外泌体,透射电镜观察显示其形态特征符合外泌体的特点,纳米粒度分析表明其粒径分布主要集中在特定范围内。
2. hUC-MSCs外泌体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1)不同浓度的hUC-MSCs外泌体处理K562细胞后,MTT 法检测结果显示,适当浓度的外泌体能够显著促进K562细胞的增殖。
(2)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hUC-MSCs外泌体处理后的K562细胞,其细胞周期进程加快,S期细胞比例增加,同时凋亡细胞比例有所降低。
四、讨论本实验结果显示,hUC-MSCs外泌体对K562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这可能与外泌体内含有的多种生物活性分子,如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等有关,这些物质可能通过与K562细胞的相应受体结合,从而促进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外泌体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

合 向外 界分泌 I L V s , 被 释放 的囊 泡称为 细胞 外囊 泡, 外 泌体是 细胞 外囊 泡 的一种 。
2 . 2 外泌体在抗原呈递 中的作用 在多种 自身免 疫 性疾 病及 肿瘤 的研究 中被 证 明 , 自身 免 疫性 疾 病
具有快速传递信号及信号放大 的能力 , 在 自身免
疫 性 疾病 中的作用 也 逐渐 成为 新 的研究 热点 。
还有一些蛋白质( 例如脂蛋白) 不依赖 E S C R T , 而是 通 过 富含神 经 酰 胺 的微 区域 进 入 I L V s ’ m J 。可 见 ,
无 论 是细胞 表 面 的蛋 白或 是 高尔 基 体 的蛋 白、 还 是
的抗原 或肿 瘤 的抗 原 可 以 “ 转移” 到抗 原 呈 递 细 胞 或 T细胞 中发 挥 作 用 …’ J , 可 能 是 通 过 以下 机 制 。
因子 、 信号转导因子、 热休克蛋 白、 细胞特异性抗原、 mR N A、 mi R N A、 l n c R N A等) 或 表 面携 带 有 特 殊 功 能
2 外 泌 体 参 与 免疫 反 应 的 机 制
外泌 体 是 双 层 脂 质 膜 囊 泡 , 主要起 “ 载体 ” 作 用, 而外 泌体 具有 免 疫 调 节 的 能力 主要 是 因为 外 泌 体 内部 富含 众 多 的生 物 活性 分 子 ( 趋 化 因子 、 炎 症
细胞腔内的蛋 白及 R N A , 都 有其各 自的途径 进入 I L V s 。MV B s 可 以 向溶 酶 体 释放 I L V s 使之降解 , 也
将其 内的 m i R N A传递 给靶 细胞 , 实 现对 靶细 胞 的基 因沉 默 j 。下 面 将 对 外 泌 体 发 挥 免 疫 调 节作 用 中 的重 要环 节做 进一 步说 明。 2 . 1 生 物活性 分 子进 入 外 泌 体 P a u l 等 的研 究 证实 , 高 尔 基 体 上 的蛋 白 ( 例如: MH C 1 I 类分子 ) 或 细胞 表 面被 内吞 的蛋 白 ( 例如 : 生 长 因子 受 体 ) 在 胞 浆 中被 泛 素 化 , 泛 素 化 的 蛋 白 结 合 在 胞 内 体 ( E n d o s o m e ) 上, 内 吞 体 转 运 复 合 物 0( E n d o s o ma l
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_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_张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第18卷 第37期 2014–09–03出版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September 3, 2014 Vol.18, No.37ISSN 2095-4344 CN 21-1581/R CODEN: ZLKHAH5955www.CRTER.org张娟,女,1988年生,河北省玉田县人,汉族,内蒙古医科大学免疫学在读硕士,医师,主要从事干细胞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
通讯作者:王彩生,硕士,主任医师,内蒙古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010110;呼和浩特市第二医院,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010031并列通讯作者:魏来,博士,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丙型肝炎和肝病免疫治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 100044doi:10.3969/j.issn.2095-4344. 2014.37.009 []中图分类号:R39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44 (2014)37-05955-06 稿件接受:2014-07-31Zhang Juan, Studying for master’s degree, Physician, Faculty of Graduate Studies,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 Hohhot 010110,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Wang Cai-sheng, Master, Chief physician, Faculty of Graduate Studies,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 Hohhot 010110,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China; the Second Hospital of Hohhot City, Hohhot 010031,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Wei Lai, M.D., Professor, Peking University People’s Hospital, Peking University Hepatology Institute, 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Hepatitis C and Immunotherapy for Liver Diseases, Beijing 100044, ChinaAccepted: 2014-07-31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张 娟1,刘 峰2,张 薇2,丛 旭2,王彩生1,3,魏 来2(1内蒙古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010110;2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丙型肝炎和肝病免疫治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 100044;3呼和浩特市第二医院,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010031)文章亮点:1 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是通过旁分泌有效生物学活性物质外泌体在细胞间进行信息传递,进而通过某种机制发挥组织损伤修复作用。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改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疗效及机制研究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改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疗效及机制研究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改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疗效及机制研究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目前,干细胞治疗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通过其特殊的生物学效应成为治疗微血管病变的研究热点。
本文通过对多项实验以及临床研究进行分析,得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能够改善糖尿病人群的微血管病变情况,同时本研究尝试探究其作用机制,以期为研究糖尿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作用机制一、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及其机制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表现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众所周知,高血糖是造成各种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中,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高血糖、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紊乱以及一系列细胞信号通路的异常等。
微血管病变的主要病理变化表现为毛细血管管壁的变性、基底膜的增厚、细胞外基质积聚、内皮细胞肿胀、以及炎症反应的增强等,进而导致微循环的障碍、微血管的受损、微血管萎缩等。
二、干细胞治疗的优势及其应用现状随着干细胞治疗研究领域的不断深入,干细胞治疗也逐渐成为解决许多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干细胞治疗具有很多优势,如来源广泛、自我更新、具备多向分化潜能、可增殖以及能够转化为有益的细胞类型等。
到目前为止,干细胞治疗已经在多个疾病领域得到了应用,包括血液病、器官损伤、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等。
三、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的生物学特点及其应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是目前干细胞治疗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其具有来源广泛且存储易于保存、安全性高、不依赖于个体的局限性等优势。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外泌体的存在。
外泌体是一种极小的细胞外囊泡,它们可以通过传递多种信号分子而产生生物学效应。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余思;刘尧;陈旭【摘要】外泌体是一类由真核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微囊泡,能够介导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间充质干细胞(MSCs)外泌体具有和MSCs相似的生物学功能,在修复组织损伤、抑制局部炎症和调节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与MSCs相比,外泌体更稳定而且易保存,免疫排斥反应的风险较低,为多种疾病的细胞治疗提供了新选择.本文将对MSCs外泌体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期刊名称】《中国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8(047)010【总页数】4页(P939-941,947)【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免疫调节【作者】余思;刘尧;陈旭【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儿童口腔科,辽宁省口腔疾病重点实验室,沈阳110002;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儿童口腔科,辽宁省口腔疾病重点实验室,沈阳110002;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儿童口腔科,辽宁省口腔疾病重点实验室,沈阳11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29.21980年,PAN研究组首次发现羊网织红细胞分泌出一些小囊泡,1987年将其命名为外泌体[1-2]。
外泌体来源于胞内体,胞内体内陷形成多囊泡体,多囊泡体与细胞膜结合并释放到细胞外,形成外泌体。
电子显微镜下,外泌体直径40~100 nm,由双层磷脂分子包围,呈板状或杯状,通常存在于1.13~1.19 g/mL的蔗糖密度层[3]。
外泌体含有丰富的蛋白质、RNA和DNA等,并能在细胞间稳定转运这些活性成份,介导邻近细胞或全身范围内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可作为多种疾病发生的诊断指标[4-5]。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和免疫调节性能的成体干细胞群。
MSCs通过细胞直接接触和旁分泌作用发挥免疫调节性能,从而抑制过度的免疫反应,维持局部微环境内稳态,促进组织的修复,为炎症相关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方向[6-7]。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免疫调节特性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免疫调节特性刘梦婷; 饶巍; 韩兵; 肖翠红; 武栋成【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20(024)007【总页数】6页(P1063-1068)【关键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免疫调节; 免疫抑制; 炎症抑制; 淋巴细胞增殖; 淋巴细胞亚群【作者】刘梦婷; 饶巍; 韩兵; 肖翠红; 武栋成【作者单位】武汉汉密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湖北省武汉市 430075; 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湖北省武汉市 430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59.9; R394.2; R5930 引言 Introduction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是目前临床应用研究较多的一类干细胞[1-2]。
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多向分化与旁分泌作用发挥组织再生与损伤保护作用,而间充质干细胞独特的免疫调节功能也是其临床应用的基础之一。
既往的研究显示,间充质干细胞对自然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以及B、T淋巴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的活化、增殖与分化均有调节作用,并能提高调节性T(T regulatory,Treg)细胞的比例,维持体内免疫环境的稳定[3-4]。
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特性已被应用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5-6]、系统性红斑狼疮[7-8]、1型糖尿病[9-10]、类风湿性关节炎[11-12]、炎症性肠病等免疫异常和炎症相关疾病的临床研究[13-14],初步结果显示了一定的有效性,但其最终治疗效果尚待进一步的研究确定。
此外,间充质干细胞通过何种途径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尚存在不同的研究结果与解释,倾向性意见是通过细胞接触和/或分泌多种调节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β、肝细胞生长因子、前列腺素E2、白细胞介素10、一氧化氮、吲哚胺2,3双加氧酶发挥调节作用[15]。
与其他组织(如骨髓、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相比较,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原性更低、扩增速率更快、分化潜能更强;尤其是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取材容易,无道德伦理争议,能够大量产业化扩增存储而被广泛关注[16]。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在多种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随着外泌体研究的深入,科学家发现它是参与细胞间物质与信息传递的重要一环。
对外泌体的研究兴趣也日益增长,主要集中在疾病诊断和细胞治疗领域。
由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具备采集方便、增殖能力强和免疫原性低的优势,其分泌的外泌体常被用于再生医学和各种疾病的治疗研究。
外泌体,来源:Alxerion Biotech01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连续传代培养和冷冻保存后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由于其来源无伦理学限制,容易获得且增殖速度快,免疫原性低,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治疗缺血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临床研究中,是细胞治疗和再生医学的首选。
外泌体,来源:Direct Biologics02外泌体(exosome, EXO)外泌体(exosome, EXO)是由细胞分泌的直径为30~100nm的小囊泡,内含来源于细胞相关的蛋白质与核苷酸等生物分子,在细胞交流间起重要作用。
近期研究发现,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可以有效转运mRNA、microRNA及蛋白质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减少细胞凋亡、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血管生成、抑制纤维化、提高组织修复潜力等重要生物学功能。
外泌体治疗的主要优势体现在:免疫原性比细胞更低,内容物稳定易保存,可通过改变细胞环境调节外泌体功能,易于量产。
但是,应用也有一些难点:分离纯化方法的选择和优化,如何向靶细胞递送药物等。
在制备高质量、均匀、大量的外泌体以及优化外泌体储存条件时也存在挑战。
外泌体,来源:Beckman Coulter03脐带MSC-EXO的应用在与MSCs具有相同功能的同时,脐带MSC-EXO还拥有更显著的安全性。
而且采集方便、增殖能力强和免疫原性低的优势,已被广泛用于再生医学及各种疾病的治疗研究。
肾脏疾病研究者发现,脐带MSC-EXO在体外和体内,对抗癌化疗药物顺铂诱导的肾毒性都具有治疗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免疫调节功能的研究
作者:刘明, 汪劲松, 刘沐芸, 胡祥, 徐军, Liu Ming, Wang Jinsong, Liu Muyun, Hu Xiang, Xu Jun
作者单位:刘明,徐军,Liu Ming,Xu Jun(510120 广州,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汪劲松,刘沐芸,胡祥,Wang Jinsong,Liu Muyun,Hu Xiang(深圳市北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刊名:
中华医学杂志
英文刊名:National Medical Journal of China
年,卷(期):2015,95(32)
引用本文格式:刘明.汪劲松.刘沐芸.胡祥.徐军.Liu Ming.Wang Jinsong.Liu Muyun.Hu Xiang.Xu Jun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免疫调节功能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华医学杂志 20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