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7课明朝的灭亡课件(共17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17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17张PPT)

清世祖福临顺治帝
皇太极太宗文皇帝第九子
天下第一关——山海关 1644年,镇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 因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部下所虏,开关 迎接清军。清军在山海关大败李自成农 民军,随后,进入北京,建立起对全国 的统治。
1616年
清 朝
后金1

努尔哈赤


1636年 1644
清2 清朝统治全国 皇太极 顺治帝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后果: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 下降;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皇室贵 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兼并土地,侵占民田, 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延伸阅读 木匠皇帝
明熹宗朱由校就是那个传说中的木 匠皇帝。他在位期间,内忧外患一 个不少(外有金兵的侵扰,内有明 末的起义),是国家最动乱的时期。
明朝灭亡时间:1644年
明末大旱和鼠疫
当时除了原有的征税,还加派了对辽东作战的“辽响”、训 练军队的“练响”和镇压人民起义的“剿响”,合称“三响”
人物扫描
李自成出身于陕西 米脂县的一个农民家庭 ,童年给地主放羊,长 大后当过兵。陕西爆发 农民起义后,他投奔起 义军。由于他英勇善战 ,被称为“闯将”。后 来他成为起义队伍的领 袖,人称“李闯王”。
D
B.“尊王攘夷”
C.“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D.“均田免赋”
2.明朝灭亡后,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引清兵入关,夹攻李自成的军队,
B 最后起义军失败。这里的“将领”是(

A.张献忠
B.吴三桂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
B 3.1616年,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为大金的是(

A.皇太极
第17课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课件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共19张PPT)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课件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共19张PPT)
复习反馈:
明 朝
科技 名著
李时珍 宋应星
《本草纲目》 《天工开物》
“中国17世纪的 工艺百科全书
徐光启 《农政全书》
的 科
明长城和
明长城: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
技 北京城 、
北京城:由成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组

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
筑 与
小说和 小说
施耐庵:《水浒传》
文 学
戏剧
吴承恩:《西游记》
A.皇帝昏庸无能 B.政治腐败
C.天灾人祸
D.满清强大
2.李自成起义提出的口号是( )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
下大吉。 C.均田免赋 D.大楚兴,陈胜王
16
3.下列关于明朝末年社会状况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
①政治腐败 ②灾旱连年 ③赋税沉重 ④各地起义
爆发
A.①②③
表现:
① 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 断下降,官吏贪赃枉法
② 土地兼并严重,大量 农民流离失所
明代《流民图》局部
小结:政治日益腐败,经济上土地兼并严重, 导致社会动荡不安,统治危机日益加深。 7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下面是史书记载的1628年陕西北部遭受旱
灾后的情形: 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
13
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2.清兵入关
明朝灭亡以后,正当李自成力图推 进全国统一的时候,驻守山海关的明军 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并与清 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在山 海关交战失利,退回北京,随机离京西 行,转战各地,最后失败。
14
课堂小结: 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
政治腐败与 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下降,农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第17课明朝的灭亡课件(共18张PPT)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第17课明朝的灭亡课件(共18张PPT)

李自成起义的结果
政治:1、皇权与专制达历史新高;2、首创内阁 制;
3、最后一个汉人统治王朝。 军事:重修长城。 文化:1、八股取士;2、文人市井小说大发展;
3、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科 技著作众多。 外交:1、郑和下西洋;2、戚继光抗倭; 阅读和3明、朝葡有萄关牙的攫书取籍澳,门探居讨住明权朝。灭亡的原因, 周一分享会见
_1__6_3__5__年,皇太极改族满名洲知为识_分__子__和__官_;员次。年清,改
国号为______。

清军入关


朝鲜书记官成以性:“(吴) 三桂以大寿外侄,颇有材略, 受君命守此城,为敌国所惮。 闻流寇陷京,称以复仇,举兵 入关,名则正矣,既入山海关, 战败以死,则志虽未伸,忠亦 可尚。而先卖其身,击走自成, 自结成合既课走文,,更这无段所话营描,述身了为哪降段 虏史,实为?天作下者之持罪什人么。样”的态度?
材料一 明人所著《建业风俗记》记载,之前 “富厚之家多谨礼法,居室不敢淫”,而到嘉靖 末年“士大夫家不必言,至于百姓有三间客厅费 千金者,金碧辉煌,高耸过倍”。 材料二 当时世界范围内正经历着一场经济变 革,农业收入在一些发达的欧洲国家GDP中占比中 已经下降到40%左右,以纺织业为代表的工业经济 及以交通运输业为代表的服务业所占比例不断上 升。 材料三 管汉晖、李稻葵《明代GDP初探》认为 整个明代“基本是农业主导的经济结构,大部分 时间农业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都在90%以上”,
结合所学和材料,试着分析明朝中后期出现 材了料哪一些危在机明?代中期的嘉靖时,通行的社会准则
就已经是:" 贿赂盛行,先朝犹暮夜之私,而今 则白日之攫!大臣污则小臣悉效,京官贪则外臣 无畏。"

部编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课件(共16张PPT)

部编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课件(共16张PPT)

探究新知
明末农民起义形势图
请同学们在《明末农民起义形势图》上标出“大顺”政 权建立地。画一画李自成农民军进军的路线,了解李自成起 义的大致经过。
探究新知
当时流行这样的歌谣:“杀牛羊, 备酒 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 粮。”“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 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想一想: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 成的起义军? 由于李自成起义军提出了“均田免赋” 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规定了 严明的军纪,所到之处不仅秋毫无犯,还向 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探究新知
材料四 富者动连阡陌,贫者地鲜立锥。饥寒切身,乱之生也, 职此之由。 ——《明清史料》 材料五 ( 明朝后期 ) 旧征未完,新饷已催,额内难缓,额外复 急,村无吠犬,尚敲催追之门;树有啼鹊,尽洒鞭扑之血。黄埃 赤地,乡乡几断人烟;白骨青燐,夜夜常闻鬼哭。 ——[清]郑廉《豫变纪略》卷二 材料六 数年以来,灾警荐至。秦晋先被之,民食土矣;河洛 继之,民食雁粪矣,齐鲁继之,吴越荆楚又继之,三辅又继之, 老弱填委沟壑,壮者辗转就食,东西顾而不知所往。 ——《明经世文编》卷四十四
上述材料分别明朝末年什么样社会现象? 皇帝昏庸,不理朝政和宦官专权体现了明朝后期 的政治腐败。政治腐败、土地兼并严重、赋税苛重造 成社会动荡不安,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再加上陕 北连年灾荒直接导致农民起义爆发。
探究新知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探究新知
位于现北京昌平的李自成雕像 李自成( 1606 年 9 月 22 日— 1645 年 5 月 17 日),明末 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榆林米脂李继迁寨。他童年时 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崇祯二年( 1629 年)起义, 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荥阳大会时, 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 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共18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共18张PPT)
2.经过: (1)起义军进入中原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2)1643年,李自成率军攻人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3)1644年4月,起义军攻进北京城。明朝末帝崇祯自缢,明 朝灭亡。 3.结果:在明军与清军联合夹击下,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 利,转战各地,最终失败。
努尔哈赤
皇太极
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清兵入关源自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李自成失败
1.李自成在农民起义中提出 了怎样的口号?( ) A、平均地权 B、打倒土豪 C、均田免粮 D、耕者有其田
2、1643年,李自成率军攻 入西安,建立的政权是() A、大通 B、大利 C、大顺 D、顺治
C
3、1636年,改国号为清 的是( ) A、清太祖努尔哈赤 B、清太宗皇太极 C、清世祖福临 D、清圣祖玄烨
清朝的建立:
1626皇太极继位 1635改族名为满洲
1636改国号为清
1644年清朝统治全国开始的时间
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清兵入关:
(1)明将吴三桂 引清兵入关。
(2)李自成遭吴 三桂与清兵联合夹 击,最后失败。
1627年
1643年 大顺政权 1644年 张献忠称帝
1644年攻入京 师,明朝灭亡
B
4、大一统王朝屡屡被农民起义推 翻,一再印证了“舟水之喻”。 秦末和明末农民起义的共同点是 A.以民间宗教为组织形式 B.带有反对民族压迫的特色 C.为反对苛政而举兵 D.以平等的口号相号召
C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
人物扫描
李自成出身于陕西 米脂县的一个农民家庭, 童年给地主放羊,长大 后当过兵。陕西爆发农 民起义后,他投奔起义 军。由于他英勇善战, 被称为“闯将”。后来 他成为起义队伍的领袖, 人称“李闯王”。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17课:明朝的灭亡课件(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17课:明朝的灭亡课件(共21张PPT)

清统治者入主中原 是偶然的吗?谈谈 你的看法。
答:是必然的。明朝后期的腐朽不堪以 及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的局限性都注定了 他们的失败,满洲贵族的清政权正是蒸蒸 日上的时候,充满了生机,不断发展。 或者回答:是偶然的。吴三桂为了个人利 益而投降,打开山海关让清军入了关。
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明 朝
表现 政治腐败与社会
2.社会动荡 表现:
①朝政的混乱,造成__中_央__对__社__会__的_控__制__力__不__断_下__降___, 法纪松弛,各级_官__吏__贪__赃_枉__法__,对民众百般盘剥。 ②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_兼__并__土__地__,肆 意侵占民田,致使_大__量__农__民_流__离__失__所__。
我承认我是 个好木匠, 不是个好皇
帝.
他自幼就有木匠的天分,技术 十分的好,很多的能工巧匠做 出的东西都不如他。
朱由校整天的和斧子、锯 子、刨子打交道,不仅制作木 器,还盖小宫殿,被世人称为 “木匠皇帝”。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阅读书本P85内容,请归纳明朝社会动荡的表现。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明代《流民图》局部
材料一 材料二
明神宗时期 明熹宗时期 明崇祯时期
南京一带有的富豪之家占地7万顷
一次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万计, 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 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1/3
明《流民图》(局部)
问题“探究政1治:概腐述败材”料一与与“材社料二会之动间荡的关”系之?间也 是问因是果题关因探系果究。关2.系“。政明治朝腐中败后”期与的“政社治会腐动败 田,皇荡致室造使贵”大族成量、之了农宦间社民官有流、会离官什动失僚么荡所、关。地,主系人等?民疯狂生兼活并流土地离,失肆所意侵,占民 越来社越多会的矛农盾民失尖去锐赖。以生存的土地,成为无家可归、无田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课件(共27张PPT)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课件(共27张PPT)
2.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3.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 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2 月21日—1626年9月30日),清朝的 奠基者,后金开国皇帝,通满语和汉 语,喜读《三国演义》。二十五岁时 起兵统一女真各部,明神宗万历四十 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 拉称汗,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建元 天命。萨尔浒之役后,迁都沈阳。之 后席卷辽东,攻下明朝在辽七十余城。
明末农民战争
2. “闯王”李自成
(1)口号:“均田免赋” (2)发展:
1643年,攻入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1644年,攻入北京,崇祯自缢,明朝灭亡
2.86页材料研读 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成 的起义军? (85页找出3点)
1.明朝政治腐败,朝廷不断加派赋税, 灾难深重的广大农民再也无法忍受下去。
1.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是什么? (85页第二段3点)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1. 起义原因 (1)明末,政治腐败越发严重 (2)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3)天灾导致农民无以为生
“均田免粮”,这既是李自成起义军口号,又是
一项政治纲领。 人们到处在唱“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
纳粮。”这是人民对起义军的声援,也是对李自成赋税政策最 直接的支持。虽然李自成的起义最终失败了,但起义军用生命 捍卫的赋税策略,以及建立合理社会制度的愿望,对赋税思想 的影响仍十分深远。
2. 清兵入关
(1)明将吴三桂引清兵入关 (2)李自成遭吴三桂与清兵
联合夹击,最后失败
政治腐败与社 会动荡
明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 造成的后果: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下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课件(共19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课件(共19张PPT)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明《流民图》
木匠皇帝
明 神 宗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No Image
刘瑾
魏忠贤
宦官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明《流民图》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要学生 学的知 识,教 职员躬 亲共学 ;要学 生守的 规则, 教职员 躬亲共 守。20 21/8/9 2021/8/ 9Monday, August 09, 2021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1)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明 代
政治 (2)皇室内部钩心斗角,纷争不已 腐败 (3)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1)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
社会
民众百般盘剥
动荡 (2)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口号:“均田免赋”
“均田免赋”口号反映了广大农民希望得到土地 和减免赋税,要求平等平均的迫切愿望,因此大大激发 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结果:1644年4月,起义军攻陷北京,明朝末帝崇 祯自缢,明朝统治被推翻

末 农 民 起 义 形 势
崇 祯 帝 自 缢 处

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 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 史称后金
(2)金明交战:后金军队 接连取胜,使明朝北 部受到严重威胁
努尔哈赤
(2)结果: 李自成在山 海关交战失 利后,转战 各地,最后 失败
随堂训练
1.下列关于明朝末年社会状况表述符合
D 史实的是( )
①政治腐败
②旱灾连年
③赋税沉重
④各地起义爆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D 2.下列口号与明末农民起义有关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腐败,
社会动荡, 土地兼并、
原 因
阶级尖锐
李自成成 内
为起义主 力军
爆 发

1644年攻 明 克北京, 亡 明朝灭亡
明朝的灭亡
课堂小结
满洲兴起
1636 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外 1635 患
1616
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 建立后金。
清兵入关,吴三 桂、清兵联合败
李自成
课堂巩固练习
D
③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1636 ④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 1644
A.①④③②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②③④
5 .中国的历史是由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我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
王朝有( )
A.宋、元 B.元、清 C.元、明 D.明、清
B
部编人教 版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社会动荡
政治腐败

材料1 (明朝末年)旧征未 完,新饷已催,额内难缓,额 外复急。村无吠犬,尚敲催追 之门;树有啼鹊,尽洒鞭扑之 血。黄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 ;白骨青磷,夜夜常闻鬼哭。
——《豫变纪略》
原因 分析
材料2 明末政治腐败严重,国家 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 税(辽饷、练饷、剿饷),阶级 矛盾异常尖锐。
C 3.明朝中后期,政治日以腐败,统治危机加深,其主要表现有( )
①皇帝昏庸 ②奸臣把持朝政 ③八股取士的科举制 ④宦官专权 ⑤土地兼并严重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4 .将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1616 ①努尔哈赤建立政权,史称后金 ②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满洲 1635
材料研读
当时流行着这样的歌谣:“杀牛
想一想:广大民众为什么欢 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
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
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 1).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
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
口号,深得民心。 2).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
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不许枉杀一人。严禁抢掠,还
骨打的领导下,统一女真各部并建立金,在 1125年和1127年分别灭亡辽和北宋
图中两个人物的主要历史功绩是什么?
看图学史
看图学史
1616年
努尔哈赤统一 女真,建立大 金,史称后金
1635年
皇太极改女 真为满洲
1636年
皇太极改国 号为清
1644年
吴三桂降清,引 清兵入关,李自
成兵败被杀
清兵入关
(2019·山东东营)1.土地和赋税问题是农民普遍关注的问题。“均田免赋”口号
是下列哪次农民起义中提出的?( ) 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巾起义 C.李自成起义
C D.太平天国运动
B 2 .下面不属于明朝灭亡的原因是( )
A.明朝后期皇帝多疏于朝政 B.小说、戏剧等文学繁荣
C.皇室内部勾心斗角
D.地方官员政治腐败
陕北起义
建立大顺 政权
攻克西安
崇祯帝自缢 ,明朝灭亡
01
02
03
免赋” 口号
“均田免赋”口号反映了广大农民希望得到土地和减免赋税,要求平等平均的迫切愿望, 大大激发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第一次把对土地的要求作为一个口号明确提出来,标志 着中国农民战争进入一个新阶段。
八旗制度
知识拓展
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 中,建立了八旗制度,把所属人 员编为八个旗,将生产、行政、 军事三种功能结合在一起,实行 “兵民合一”,军政一体,旗人 “出则为兵,入则为民”,大大 提高了战斗力,推动了满足社会 经济发展。清朝建立对全国的统 治以后,旗人享有政治、军事和 经济上的许多特权。直到清朝后 期,旗人还享受官禄,但他们早 已没有了当年的勇猛善战,而是 养尊处优,败落无能。后来,人 们还把享有特权而又不务正业的 人称作“八旗子弟”。
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3).向贫苦农民发放钱粮等。
启示
中国古代历史上农民起义爆发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我们从中可 以得到哪些启示?
主要原因:统治腐朽、土地兼并、自然 灾害等。
启示:关注民生、建立和谐社会是一个 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因素。
原因
课堂笔记
经过
温故知新 起源于东北的女真族,12世纪时在首领完颜阿
根本原因
材料3 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 ……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 剥树皮而食。……殆年终而树 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 食。 ——《陕西通志》
直接原因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明朝末 期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
图二《明末农民起义形势图》
图一 图一中的“闯王”是谁?他领导了 哪一次农民起义?结合图二《明末 农民起义形势图》简单概括他领导 的农民起义的过程。
满洲兴起
课堂笔记
冲冠一怒为红颜
陈圆圆是明末名满天下的“秦淮八艳”之 一,红颜薄命,先被国舅周奎所掠,献给 了崇祯皇帝,岂料没有得到崇祯的宠幸, 后被吴三桂纳为妾。三月初,崇祯诏封吴 三桂为平西伯,吴三桂亲率所部进京谒见 新皇帝李自成,但途中听闻他的爱妾陈圆 圆也被抢走了。相传吴三桂当时勃然大怒, 厉声喊到:“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 目见人耶?”当即挥师第二次返回山海关, 降而复叛,上演了一幕绝世的“冲冠一怒 为红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