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行土地使用制
我国现行土地制度资料

我国现行土地制度资料一、土地制度的历史背景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土地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首个重大政治任务,通过实行土地国有化,打破封建土地制度,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方向。
2.计划经济时期:土地国有化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国家实行土地所有权、承包经营权和土地收益权分离的制度安排,农民以集体经营为主体,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进行农村生产活动。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土地制度,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实现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现行土地制度的主要内容1.土地国有制度: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土地是国家所有,国家行使对土地的所有权。
这是我国土地制度中的核心制度,土地所有权归国家所有,不可侵犯,也不能买卖、抵押。
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国家将土地承包给农民,授予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由农民依法享有经营土地的权利,有权自主安排生产经营活动,并享有承包地红利。
3.农村土地承包期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有效期为三十年,可以延长,确保农民有稳定的土地经营权,保障农民的承包利益。
4.农村土地流转:为了推进农村土地的集约化和经营规模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我国推行了农村土地流转政策,使农村土地能够在农民之间、农户之间流转。
5.城市土地制度:城市土地是国家所有,根据我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国家对城市土地实行出让、出租等方式进行利用。
城市土地使用权可以通过购买、租赁等方式获得,但仍属于国家所有。
6.城市建设用地增值收益:我国通过土地使用权出让和土地收益共享机制,实现了城市建设用地增值收益的回归国家和公共利益,促进了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开发。
三、我国现行土地制度的特点和问题1.农村土地流转不平衡:土地流转存在着大地小农、利益不均等问题,一些农户在土地流转中面临流转额度有限和土地价值较低的困境,制约了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和农村经济发展。
我国现行土地制度

其他方式: 兴办乡镇企业
村民建设住宅经依法批准使用本集体经济组 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
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
出让方式:
协议出让
招标、挂牌、拍卖
2002.5.9《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 权规定》(11号令)
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房等经营性用地, 从2002.7.1起禁止协议转让
2004.3.30国土资源部、监察部,通知从 2004.8.31起一律执行“招拍挂”
耕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五)土地整理制度
国家鼓励土地整理。县、乡(镇)人民政 府应当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土地 利用总体规划,对田、水、路、林、村综 合整治,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 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地方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改造中、低 产田,整治闲散地和废弃地。
(六)土地登记发证制度
我国土地的等级分类: 一等:
上海:长宁区 虹口区 黄浦区 静安区 卢湾 区 普陀区 徐汇区 杨浦区 闸北区 二等: 北京:朝阳区 崇文区 东城区 丰台区 海淀 区 石景山区 西城区 宣武区 上海:浦东新区
部分四等:杭州市(滨江区 拱墅区 江干区 上城区 西湖区 下城区) 宁波市(海曙区 江东区 江北区)
我国现行土地制度
一、我国土地的基本制度 公有制 1.全民所有制
2.集体所有制
二、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回顾
1.农民土地所有制(1949-1952)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土地改革 法》
按人口将土地分配给农民
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 所有的土地以外均属农民私人所有、允许 农民享有私有1958) 农民享有土地所有权,但土地交由合作社集中经营, 农民以土地取得分红 限制农民土地的买卖、出租
我国现阶段土地制度及其形成

一.土地所有制
1.土地全民所有制及其形成 2.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及其形成
二.土地使用制
1.城市国有土地使用制度及其形成 2.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及其形成
土地所有制
我国现阶段的土地制度为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分 为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 农村土地国有制的建立过程:
1.1944年颁布《陕甘宁边地区地权条例草案》中第
八条对公有土地进行了说明。 2.1947年9月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 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 地制度,并且土地平均分配。 3.新中国成立后,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 有关规定。
5.1951年政务院发布《关于没收战犯、汉奸、官僚资本家及 反革命分子财产的指示》。 6. 《宪法》中规定: “矿藏、水流、森林、山林、草原、荒 地、滩涂自然资源属于国家即
(1) 国家在城市土地上的收益大量流失。 (2) 无法保证经济合理地利用土地。由于土地无偿划拨, “多占少用”、“早占晚用”、“占而不用”、“优占劣用” 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 (3) 土地无偿使用,掩盖了土地级差收益。使企业间不平 等,不利于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各单位占地面积、地段优 劣的差异在考核企业的指标中反映不出。 (4) 不利于对外开放政策和吸引外资。因为所有外商投资 项目都涉及土地使用问题,如果土地使用权不能以法律的形 式,按国际惯例加以确认,就会影响投资者的信心。 (5) 土地行政划拨,不仅手续繁琐,而且也容易滋生各种 不正之风,导致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的产生。
(2) 无偿、无限期使用 (3) 禁止土地使用权的转让
即禁止城市土地的使用者以买卖、出租、抵押、赠与、交 换等方式将土地转给其他单位和个人使用。 1953年政务院办公室公布的《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办法》规定: “凡征用之土地,产权属于国家,用地单位不需要时,应交还 给国家,不得转让。” 198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0条规定:“任何组织 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 1983年 11月国务院颁发了禁止土地买卖、租赁的通知。 《通知》规定:如果土地使用者不再需要使用该块土地,必须 将它无偿地交还给国家有关部门,由国家重新安排。
国有土地使用制度

国有土地使用制度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土地实行所有权,而将土地使用权授予居民、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的一种制度。
该制度确保了国家对土地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利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国有土地使用制度在中国实行的初衷是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和人民的公共利益。
该制度始于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作为整个国家和人民的代表,对土地实行所有权,为了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将土地使用权授予居民、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
通过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政府能够统筹规划土地的使用和开发,使土地能够更好地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服务。
国有土地使用制度具有多种形式,包括出让、出租、出资等方式。
其中,土地出让是其中的主要形式之一。
土地出让是政府将土地使用权通过公开招标或竞争性洽谈的方式出让给需要使用土地的单位或个人,以期能够获得较高的收益和更好的利用效果。
土地出租则是政府将土地使用权通过租赁的方式出租给需要使用土地的单位或个人。
此外,国有土地使用权还可以通过出资的方式由政府与企事业单位共同投资建设项目,共同享有土地使用权。
国有土地使用制度的运行主要由国土资源部门和房地产部门来管理和监督。
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土地的规划、供应、出让、出租等工作,确保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房地产部门则负责土地使用权的交易和管理,确保土地使用权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国有土地使用制度的实施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国有土地使用制度能够实现土地资源的统筹管理和规划,避免了土地的滥用和乱象。
其次,国有土地使用制度能够促进土地的有效利用,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通过土地出让和出租,政府能够获得相应的收益,用于国家的建设和发展。
再次,国有土地使用制度能够保障居民、企事业单位等各方的合法权益,确保他们能够依法使用土地,并享有相应的权益。
然而,在国有土地使用制度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土地出让和出租的过程中往往涉及到腐败和权力寻租等问题,需要加强监督和管理。
第十章 中国现行土地使用制

二、现行城市土地使用制
(一)城市土地使用制改革的目标与进程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了城市土地使用制的 改革。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实行城市国有土地的 有偿使用制度,把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从所有权 中分离出来,推向市场进行流转,即全面开放城 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市场。
20多年来经历了以下历程 1.征收土地使用费(税):1988年7月20日颁布《中 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 2.开展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和转让试点:1987年在深
第二节 中国现行城市土地使用制
一、传统城市土地使用制的特征及其弊端 传统城市土地使用制,是指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 革之前的那种城市土地使用制度。其基本特征可 以概括为:行政划拨;无偿无限期使用;禁止土 地使用权转让。
传统城市土地使用制度的弊端 1.不利于土地的集约利用与合理配置 2.不利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与公平市场竞争 环境的建立 3.不利于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4.降低了政府管理效率,极易滋生腐败,造 成国有土地资产的大量流失
三、农地用途管制与土地利用
产权流转是市场交易的基础,也是资源有效配置 的保障。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因有国家用途管制规 定,其流转受到一定的限制,使市场机制难以充 分发挥作用。 在用途管制条件下,土地产权不能充分流转,市 场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资源难以达到最优配 置。 建议:政府应进行农耕补贴,稳定农业;逐步放 开非耕地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提高农民收益。
第十章 中国现行土地使用制
第一节 中国农村现行土地使用制 第二节 中国城市现行土地使用制
第一节
中国农村现行土地使用制
一、现行农村土地使用制的构成与特征 1、我国现行农地使用制的特征 (1)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一个不很完整和明晰的 土地使用权,只能从事农业。 (2)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一种尚不十分稳定的土 地使用权,现实中经常调整。 (3)严格的土地用途管理。
我国现行土地制度资料

我国现行土地制度资料一、土地管理体制:我国土地管理体制主要包括国家所有制土地和农村集体所有制土地两种形式。
1.国家所有制土地:国家所有制土地是指由国家集中统一所有和管理的土地,包括城市土地和农村宅基地。
国家所有制土地实行国有土地使用权制度,即土地使用权归国家所有,土地使用者只能取得土地使用权,而不是土地所有权。
国有土地使用权可以通过出让、划拨、租赁等方式进行流转。
2.农村集体所有制土地:农村集体所有制土地是指由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主要包括农田、林地、草地和水面等。
农村集体所有制土地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即将土地承包给农民个体或家庭经营,农民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并可以自主决定土地流转、抵押等。
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是我国土地管理的基本法律,于1986年颁布实施,1998年修订。
该法规定了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流转、征收等内容,明确了土地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农村土地承包法》于2002年颁布实施,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行使、保护和流转进行了规定,保障了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于1994年颁布实施,对城市土地使用、转让和租赁等进行了规定,保护了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4.《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划拨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了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和划拨管理程序和条件,明确了国有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相关规定。
5.《关于农村土地确权发证工作的意见》:该意见于2024年发布,指导了农村土地确权发证的工作,保障了农民土地权益,促进了农村土地管理的规范化和现代化。
三、土地流转和利用:我国土地流转是指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转租、合作经营、股份合作等方式,主要用于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等。
我国土地利用主要包括农业生产、工业建设、城市建设、生态建设等。
近年来,我国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土地整备、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等政策和措施,推动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农民合作社发展、农村产权制度等,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
中国现行土地制度

中国现行土地制度一、土地所有权国有土地分为国有建设用地和农用地两种。
国有建设用地由国家出让或划拨给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使用,用于城市建设、经济建设以及社会设施建设等。
农用地则是由国家统一划定农田、林地、草地等农用地,主要用于农业生产、农村建设以及农民集体经济等。
二、土地使用权国有建设用地的使用权可以通过土地租赁、土地出让等方式取得,用于投资建设不同性质的工程和项目。
而农用地的使用权主要是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实现,对于农民而言,承包土地可以用于农业生产、农村建设以及农民集体经济等。
三、土地承包经营权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土地承包经营权。
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指国家以法律赋予农民的,在一定时间内大规模承包土地用于农业生产、农村建设等用途的权利。
中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特点是以家庭为单位,由农民自愿组成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农民合作社,通过承包土地实现农业生产,并以此为基础发展农村经济。
农民可以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享有土地的经营权益,同时也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对土地的保护和利用要求。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有效期为30年,到期可以继续自由承包,并且允许流转,但流转受到一定的限制条件和程序的限制,以保障农民的权益。
四、土地征收与补偿土地征收补偿的原则包括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公平合理补偿、协商一致等。
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采取土地补偿、经济补偿、安置补偿等方式进行补偿。
总结起来,中国现行土地制度将土地所有权划归国家,土地使用权由国家进行管理和分配,而土地承包经营权则赋予了农民对农村土地的承包和经营权益。
同时,在土地征收过程中,国家对土地使用者进行合理补偿,保障他们的权益。
这一制度旨在保护土地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的利益。
中国的土地制度

中国的土地制度中国的土地制度是指中国国家对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和管理权等方面所制定的规定与制度。
首先,中国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全民所有制。
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土地及其资源归国家所有,国家代表全体人民行使土地所有权。
这意味着土地不属于个人或团体,而是属于国家和人民。
其次,中国的土地使用权分为农民集体所有权和国家所有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
这意味着农民可以通过集体经济组织以土地承包的方式进行耕种和经营,但并不拥有土地的所有权。
而国家所有土地的使用权属于国家,国家可以通过土地出让、租赁等方式将土地使用权转让给个人、企事业单位等来进行开发和经营。
再次,中国的土地管理权由国家和地方共同行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务院负责对全国的土地进行管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土地进行管理。
国家对土地的管理包括土地规划、征地拆迁、土地使用权的确权登记等,地方政府则负责具体的土地管理工作。
地方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土地利用政策和规划,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此外,中国的土地制度也规定了土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土地资源必须经过合理开发利用,禁止破坏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
国家加强对土地的保护和监管,禁止非法占用、破坏耕地,推行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最后,在土地利用过程中,中国的土地制度也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中国的土地承包制度是指农民个体或农民集体经济组织以承包的方式获得使用权和经营权,农民在土地承包期内享有稳定的经营权益,这对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收入保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中国的土地制度是完善的,能够保障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和管理权,同时也注重土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这些土地制度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和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
第十章 中国现行土地使用制
第一节 中国现行农村土地使用制
指标面积
序号 出让品种
土地 收益
O
时间
图10-1 产权稳定和产权不稳定情形下的土地收益变动
第十章 中国现行土地使用制
第一节 中国现行农村土地使用制
投资
强度
I100
I60
I30
I30
O
30a
60a
承包期a
图10-2 土地承包期与投资关系
第十章 中国现行土地使用制
第一节 中国现行农村土地使用制
三、农地用途管制与土地利用
产权流转是市场交易的基础,是资源有效配置保障。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受限←用途管制,市场机制难以发 挥作用。 农地用途管制模型
第十章 中国现行土地使用制
第一节 中国现行农村土地使用制
(二)现行“四荒地”使用制及其特征 四荒地: 荒山、荒丘、荒沟、荒滩… 特征: 承包权与使用权适当分离; 使用权限稳定:50-70年; 使用权分配采用拍卖。
第十章 中国现行土地使用制
第一节 中国现行农村土地使用制
(三)现行农村建设用地使用制及其特征 农村建设用地包括: 村办和乡镇办企业用地、乡村公共建 设用地… 特征: 无偿无限期; 安排的随意性; 流转无依据,隐形市场普遍。
第十章 中国现行土地使用制
第一节 中国现行农村土地使用制
价 格
合理补贴
规划指标:
第十章 中国现行土地使用制
第一节
中国现行农村土地使用制
第一节 中国现行农村土地使用制
一、中国现行农村土地使用制及其特征
现行农村土地使用制包括: 农地使用制 “四荒地”使用制 建设用地使用制 宅基地使用制
第十章 中国现行土地使用制
第一节 中国现行农村土地使用制
(一)现行农地使用制及其特征 1956年集体土地所有制建立,集体统一经营; 1978年家庭承包经营制度。 特征: ➢ 土地权能范围受限制、权利内涵不明晰; ➢ 土地承包期不十分稳定; ➢ 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农地农用。
知识回顾
一、中国现行土地所有制
土地所有制性质:社会主义公有制 形式:
全民所有制 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第十章 中国现行土地使用制
知识回顾
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
全民所有制
具体 采取国家所有制 国来自土地第十章 中国现行土地使用制
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具体 采取
集体所有制 集体土地
知识回顾
二、完善现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对策
第十章 中国现行土地使用制
第一节 中国现行农村土地使用制
二、产权与农地利用
➢ 产权不仅对经济主体具有激励和约束作用,而且决 定经济绩效和收益分配;
➢ 产权不稳定→无法形成稳定预期→损害产权效率; ➢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不稳定→未来受益不稳定。
第十章 中国现行土地使用制
第一节 中国现行农村土地使用制
第十章 中国现行土地使用制
第一节 中国现行农村土地使用制
(四)现行宅基地使用制及其特征 宅基地: 农民住宅建设用地。 特征: 无偿无限期使用,继承权; 宅基地不能流转、不能买卖、不能转移非农户…
第十章 中国现行土地使用制
第一节 中国现行农村土地使用制
第十章 中国现行土地使用制
第一节 中国现行农村土地使用制
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建设用地指标(地票)公开出让公告
现对以下拟供应“建设用地指标(地票)”予以公告,公告时间为2011年1月4 日——1月7日。1月4日9:00开始在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渝中区民族路101号重庆 交易大厦4楼)发竞买须知(索取资料、咨询),报名时间为1月4日14:00——1月 7日12:00,保证金应于报名前到账。
“地票”
指将闲置的农民宅基地及其附属设施用地、乡镇企业 用地、农村公益公共设施用地等农村建设用地复垦为 耕地而产生的建设用地指标,通过在土地交易所交易, 转让给有建设用地需求的对象。 本质:土地的开发权转移。
第十章 中国现行土地使用制
第一节 中国现行农村土地使用制
第十章 中国现行土地使用制
第一节 中国现行农村土地使用制
平方米
亩
出让价款起始价 保证金 (万元/亩) (万元/亩)
11001 地票 1666667 2500
16
1
备注: 1.2500亩地票分为二部分拍卖,第一部分2300亩采取“总价优先”的拍 卖方式:将其分成10份(100亩8份、500亩1份、1000亩1份),对总价进 行拍卖。第二部分200亩采取“单价优先”的拍卖方式:拍卖师组织对地 票单价进行拍卖,单价出价最高的竞买单位为该轮竞得单位,竞得单位提 出其需求地票面积(必须是10亩或10亩以上的整数),拍卖师确认后公布 剩余地票面积,并继续组织拍卖,直至100亩地票拍卖完为止。 2.竞买单位需缴纳10亩以上的地票保证金,且竞得地票面积不得大于所 缴纳保证金的地票面积。 3.保证金账户户名: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开户银行:重庆银行人和街 支行,账号:550101040004731。
实质是强制收买,土地所有权改变,不存在返还问题。 土地征用:
实质是强制使用,只是使用权改变,被征用土地使用 完毕需返还被征用人,是临时用地。
第十章 中国现行土地使用制
知识回顾
五、土地征收遵循三原则
• 公共利益需要的原则; • 依照法定程序的原则; • 依法给予补偿的原则。
第十章 中国现行土地使用制
第十章 中国现行土地使用制
主要内容
第一节 中国现行农村土地使用制 第二节 中国现行城市土地使用制
第十章 中国现行土地使用制
第十章 中国现行土地使用制
学习要点
➢ 理解中国现行农村土地使用制内容 ➢ 掌握中国现行农村土地使用制特征 ➢ 掌握传统城市土地使用制特征及弊端 ➢ 理解现行城市土地使用制基本内容
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或代表明确化; 集体土地所有权权能相对完整化; 集体土地权属具体化; 合理解决新建制市土地所有权转换问题。
第十章 中国现行土地使用制
知识回顾
三、土地征收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将农民集 体所有的土地强制转为国有土地的行为。
第十章 中国现行土地使用制
知识回顾
四、土地征收与土地征用区别 土地征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