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赵树理》阅读答案
22版:概括内容,分析形象

考点二 概括内容,分析形象——依照思路概括,紧扣主旨分析本考点包含两个重要内容,一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二是“鉴赏散文的形象”,前者着重考查考生把握文章局部内容和理解整篇中心的能力,后者侧重考查对文中的形象特点、内涵和作用的分析能力。
本考点涉及的题型较多,考查形式比较灵活,同时也是考查热点,并且常常与对文中词句的理解结合在一起考查。
归纳概括是一项重要的阅读能力,分析散文中的形象也是读懂散文的关键。
在复习中要掌握归纳、概括的方法,善于把握散文形象的多样性和特殊性,掌握住不同题型的解题规律和组织答案的技巧。
1.散文家都是工于绘画的高手。
本文主要描绘了四幅画面,这些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请分别用两个双音节词概括。
(6分)《荷塘月色》 画面画面意象 画面特征 情感①月下小径小煤屑路,许多树 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 ②月下荷塘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 ③荷塘月色月光、青雾、树影 ④荷塘四面 树色、树姿、远山、蝉声、蛙声 提示 ①幽僻、寂寞②幽静、淡雅 ③朦胧、缥缈 ④和谐、模糊2.文章第5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了月色?试作分析。
(6分)《荷塘月色》提示 多角度多层次描绘荷塘上的月色。
①以流水作比,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
②通过雾写月光:薄薄的青雾,雾的轻飘状。
③通过荷花与荷叶写月色的朦胧,“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描绘荷叶、荷花安谧、恬静的情状。
④以树影写月色:画,浓淡适宜。
⑤通过光与影的和谐写月色:和谐的旋律。
突破一 归纳概括思想内容概括内容要点,就是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解文章的每一段的内容要点,并按照要求用原文或者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主要有三大题型:层(段)意概括,特定信息概括,主旨概括。
其中特定信息概括是考查重点。
对于内容要点概括而言,要有立足全局的意识,作答时应做到“点要全、语要精”,条理简明。
题型1:层(段)意概括一、什么是层(段)意概括层(段)意概括就是对文章某几段或某段的段意进行概括。
语言文字运用练习一则及答案038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乡土小说成为一条最强的主线。
回归乡村,,站在农民的立场上表现农民的命运,以农村生活为主要选材,以农民形象作为主要对象,几乎成为20 世纪中国作家的创作使命。
而赵树理无疑是不能不提的一位。
赵树理能够突破新文学乡村小说的创作传统,在文学大众化道路上___________,毫无疑问,"深入生活"这座桥梁使他了解和把握了中国文化最底层的传统精华。
赵树理是一个农民的儿子,生活在文化信息闭塞的乡村,由于家庭的原因,不但他熟悉乡村的艺术文化,而且还受到农民宗教的深深熏陶。
农民的生活与文化,与他构成了比常人更深刻的紧密联系,所以,在青年期的文化选择中,尽管他也经历了一定的困惑,但他最终仍然是坚定地___________了当时时髦的五四新文化,选择了与他血脉相连的农民文化。
这次文化选择直接影响了赵树理此后的乡村小说创作,他不是站在审视乡村的角度上,而是自觉地站在农民社会的立场、以农民代言人的姿态来看待与描写农村和农民。
当下呼吁关注农村、关心农民的声音日渐其多,三农问题也进入许多决策者和研究者的视野。
然而文坛现状却并不能适应这一国情,文学作品中很少能够看到农民的具体生存状态,农民易读易懂、____________的通俗性文学作品也越来越少。
文学的不在场,是乡村痛苦得不到传递和表达的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改革开放的重心转移到城市,都市精神面貌被充分表现,农村题材写作却陷入沉寂。
中国城市与农村不仅存在经济差距,也有着文化_____________。
著名文学评论家陈思和说∶"中国一些知识分子,站在比民间高的位置,俯视民间,这样写出来的民间是没有生气的。
"今天,我们仍需要赵树理这样的作家,敢于把自己投入到农民写作之中去,真正能够为农民说话。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独树一帜摒弃喜闻乐见隔膜B.匠心独运撰弃喜闻乐见隔阂C.独树一帜摒弃脍炙人口隔膜D.匠心独运挨弃脍炙人口隔阂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由于家庭的原因,使他不但熟悉乡村的艺术文化,而且还受到农民宗教的深深熏陶。
“才子赵树理” 阅读试题及答案 (2011高考语文湖北卷)

“才子赵树理”阅读试题及答案(2011高考语文湖北卷)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才子赵树理汪曾祺①赵树理是个高个子,长脸,眉眼也细长,看人看事,常常微笑。
他是个农村才子。
②有时赶集,他一个人能唱一台戏,口念锣鼓,拉过门,走身段,夹白带做还误不了唱。
他是长治人,唱的当然是上党梆子。
严文井说赵树理五音不全,其实赵树理的音准是好的,恐怕倒是严文井有点五音不全,听不准。
他爱“起霸”①,也是揸②手舞脚,看过北京的武生起霸,再看赵树理的,觉得有点像螳螂。
他能弹三弦,不常弹。
他会刻图章,我没有见过。
他的字写得很好,是我见过的作家字里最好的。
字是欧字底子,结体稍长,字如其人。
他的稿子非常干净,极少涂改。
他写稿大概不起草。
我曾见过他的底稿,只是一些人物名姓,东一个西一个,姓名之间牵出一些细线,这便是原稿了。
考虑成熟,一口呵成。
赵树理衣着不讲究,但对写稿有洁癖。
他痛恨人把他文章中的“你”字改成“妳”字,说:“当面说话,第二人称,为什么要分性别?——‘妳’也不读‘你’!”他在一篇稿子的页边批了一行字:“排版,校对同志请注意,文内所有‘你’字,一律不准改为‘妳’,否则要负法律责任。
”赵树理是《说说唱唱》副主编,实际上是执行主编。
他是负责发稿的。
有时没有好稿,稿发不出,他就从编辑部抱了一堆被审掉的稿子回屋里去看,不好,就丢在一边,弄得一地都是废稿。
有时忽然发现一篇好稿,就欣喜若狂。
他说这种编辑方法是“绝处逢生”。
陈登科的《活人塘》就是这样发现的。
有次实在没有好稿,康濯就说:“老赵,你自己来一篇吧!”,赵树理关上门,写出了一篇名著《登记》(即《罗汉钱》)。
赵树理吃食很随便,随便看到路边的一个小饭摊,坐下来就吃。
后来是胡乔木同志跟他说:“你这么乱吃,不安全,也不卫生。
”他才有点选择。
他爱喝酒。
每天晚上要到霞公府间壁一条胡同的馄饨摊上,来二三两酒,一碟猪头肉,吃两个芝麻烧饼,喝一碗馄饨。
他和老舍感情很好。
每年老舍要在家里请市文联的干部两次客,一次是菊花开的时候,赏菊;一次是腊月二十三,老舍的生日。
A3现代文阅读之语言赏析

【2013· 浙江卷· 牛铃叮当】 19.赏析第5自然段中画线句。(4分) ⑤水牛天生就能游泳,还是长距离泅渡的高手。水浅处水牛游得很慢,一 边游还一边不忘啃食水中的荷叶、蒿草和野生水稻;一旦游到水深处,它 便变得特别快捷,一边用力划动四肢,一边高高抬起头角,“嗯呀——嗯 呀”十分得意地叫唤不停。夏天,水牛成了我和一班好伙伴的“游泳老 师”。跟着水牛学游泳,我们先是用柳条鞭子将水牛赶至河里,双手死死 地拽住牛尾巴,待水牛飞速抢渡时,再使劲用双脚拍击水面。不消两日, 我们便掌握了“牛刨”“蛙泳”等全套的游泳本领。 ⑥与水牛朝夕相处,我们也摸透了它温和、驯良的习性。只要你往牛头前 一站,哪怕它正在吞食草料,也会赶紧把头一低,让你攀住牛角,爬到它 背上。待你坐好,水牛还不忘摆动头角,“嗯呀——嗯呀”撒娇般地叫唤 几声,牛铃也会“叮当——叮当”地响个不停。骑在牛背上的我们,头上 扎着柳条帽,腰间别着把弹弓,右手高高扬起柳条鞭子,活像一个个舞剑 骑马、披挂出征的大将军。
这个句子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提醒读者注意 ,引发思考(设置悬念)
反问——语气强烈,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强调……
这个句子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语气强烈,具 有无可辩驳的力量,强调了……
反复——突出强调
这个句子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强调了 ……的思想感情。
拟人——使事物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物人格化, 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描写了)……,抒发了……
【2012· 山东卷· 被时间决定的讲述】 21.以③④段为例,简要分析本文语言的两个主要特点。(4分)
【2011· 天津卷· 塔上的树】 19.请细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一段80字以内的赏析性文字。
【2013•天津卷· 胡杨人家】
高中试卷-8.2《小二黑结婚(节选)》(同步习题)(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小二黑结婚(节选)》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闭塞(sè)晌午(xiǎng)脸颊(jiá)畜生(chù)B.空白(kòng)尸骸(hài)荒冢(zhǒng)罗睺(hóu)C.颓唐(tuí)蓬蒿(hāo)悼念(dào)诬告(wū)D.荇藻(zhǎo)绛紫(jiàng)聆听(líng)抵牾(wǔ)【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字音的能力。
A项,晌午(xiǎng)应为“shǎng”;B项,尸骸(hài)应为“hái”;D项,荇藻(zhǎo)应为“zǎo”。
阅读解题经验总结

【试题立意】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和“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探究)。
6.要分析好人物的心理(展示内心世界)
7.要注意细节描写(能以小见大)
8.要分清哪些性格是主要的本质的,哪些是次要的从属的.选出最本质的作主线把其它的统帅起来.
1.由环境(主要指社会环境)看人物
〈巴尔塔萨〉14.小说的结尾部分2011苏13.孟弗之于蒋姓学生、萧子蔚与澹台玮的对话场景,对比鲜明,请从学生形象和对话情境两个方面加以分析。(6分)
3.由语言看人物
4.由动作行为看人物
〈晚秋〉18.小说的高潮是中年男人捡走了小包。如果这个人物没有出现,瓦萨卡会不会将小包据为己有?为什么?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7分)
示例一:瓦萨卡不会将这个包据为己有。1分
因为:A、尽管自己也得了病,他首先想到的是妻子,这瓦萨卡虽然贫穷,但是他有一颗善良的心。2分
要采用总分式结构组织语言,先亮明观点,再分述理由。
二.人物类
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1.要了解小说的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的舞台,性格产生的土壤)
2.要了解小说描写的情节(人物性格形成的历史)
3.应重视分析人物的语言(言为心声)
4.注意分析人物的动作(思想支配行动)
5.要分析好人物的肖像(能反映人物性格,如孔乙已的外貌衣着)
1.对情节意义的理解,要注意说话人的意图,要听其言观其行。
解析:A项彭先生的爱情故事是悲喜剧,不是生动曲折,张医师让彭先生讲故事是为了劝大家验血型。B、“不惜牺牲亲情,以至于以死抗争”错,秀鸾说过如果不答应,她宁可去死的话,但没有这样做,也没有牺牲亲情
【重磅】全国名校高一语文模拟试卷,云南省大理云龙一中

【重磅】全国名校高一语文模拟试卷云南省大理云龙一中11-12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今天,你织围脖了吗?”成为当今网民见面的通常问候语。
“围脖”是国内网民对微博的一种亲密称呼。
从2007年中国第一家带有微博色彩的饭否网“开张”到现在,微博这个全新的名词已经成为最流行的词汇。
三言两语、现场记录、发发感慨、晒晒心情,微博是信息日益碎片化的必然结果。
相比传统博客那种需要考虑文题、组织语言修辞来叙述的长篇大论,以“短、灵、快”为特点的微博几乎不需要很高成本,无论你是用电脑还是手机,只需三言两语,就可记录下自己某刻的心情、某一瞬间的感悟,或者某条可供分享和收藏的信息,这样的即时表述显然更加迎合我们快节奏的生活。
奇妙的是,尽管信息已经高度碎片化,但是它们能自发组织,完成对某个事件的完整报道和传播,也能够记录一个普通人生活中所有的点滴,以至于整体看下来,似乎是一部由俳句组成的个人史。
在看似微不足道的100多个字的背后,微博代表的是具体和生动的个人最真实的即时言论。
因为新鲜,所以有生命力。
简单的关注、评论和转发,完成了“看”和“说”的两大核心社交功能,并以时间上的即时性,虚拟空间上的零距离,实现了即时社交的功能。
微博就像是个人面向网络的即时广播,通过群聚的方式,每个人都可以形成一个自己的听众群落;用微博的方式,将个人的见解和观点发布给自己的听众,以最精练的词汇来表达最高深的观点。
在信息发达的网络时代,人际交往反而成为人们最难做到的事情,“宅男”“宅女”流行,白领们两点一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
越来越多的人需要有机会表达情绪,分享感受,传递信息。
微博作为能实现这一诉求的便捷沟通工具,自然受到人们的关注。
微博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于简单地随时记录自己的感想心得,而在于由其搭建的社交平台。
散文阅读三答案

散文阅读三答案[参考答案]本段主要写赵树理“农民式的幽默”:他在作品中描写人物,现实中抨击时事,都以富有乡土气息的风趣语言出之。
[解题方略]对于直接概括某段段意题,如果有中心句或结论句,直接提取即可;多数情况下是没有中心句或结论句的,对此,首先要确定本段叙述或描写的对象,然后划分层次,提取各层关键词或把层意相加即可。
当然,更要注意该段与前后文的联系。
对于多段落的层意概括题,既要注意段内的层次要点,又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如是并列、对照关系的,要把多个段落的意思有机结合;如是层进、转折关系的,要重在后者,又不能忽略前者;如是总分(分总)关系的,要抓住总说部分概括。
[解题指导]文章先通过人们见面的问话以及养猪卖猪的细节描写,表现了乡下人对粮食的珍惜之情。
然后写大机器时代,人们看到的是食物而不是粮食,因此就对粮食没有了敬意。
文章最后三个自然段,作者先回忆了祖父对粮食的虔诚之心,然后写一家人对粮食的珍惜,最后写粮食成了我们的灵魂。
由此可以看出,文章主要写了作者对粮食的歌颂,表达了珍爱粮食、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思想情感。
[参考答案]文章充满温情地叙写了农业时代粮食与人的血肉联系,并以之与大机器时代粮食生产、消费方式进行对比,表明了粮食是我们生命的源头和全部,表达了应珍爱粮食、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思想感情。
(3分)[解题指导]本题考查对四堡雕版及其文化衰落的原因的分析概括。
答题区间在文章的第⑥、⑧、⑨、⑩、⑪段。
先逐段概括,然后根据内容分层概括:第⑥段“特别是电视屏幕上闪现着各种华屋和豪宅的时候,人们会巴望着逃脱出去,切盼现代化早日来到,把它们作为垃圾处理掉……”是现代商业对其冲击;第⑧段“文化受到自己主人的轻视才是真正的悲哀”是现代人对先人留下东西的不重视;第⑨段“西方的石印与铅印技术相继传入,四堡的雕版便走向衰落”是西方石印与铅印技术的冲击;第⑩⑪段是写专家与政府对这种文化的不重视。
综合以上即是“四堡雕版及其文化衰落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才子赵树理》阅读答案
《才子赵树理》阅读答案
才子赵树理
汪曾祺
①赵树理是个高个子,长脸,眉眼也细长。
看人看事,常常微笑。
他是个农村才子。
②有时赶集,他一个人能唱一台戏。
口念锣鼓,拉过门,走身段,夹白带做还误不了唱。
他是长治人,唱的当然是上党梆子。
严文井说赵树理五音不全。
其实赵树理的音准是好的,恐怕倒是严文井有点五音不全,听不准。
他爱“起霸”①,也是揸②手舞脚,看过北京的武生起霸,再看赵树理的,觉得有点像螳螂。
他能弹三弦,不常弹。
他会刻图章,我没有见过。
他的字写得很好,是我见过的作家里字最好的。
字是欧字底子,结体稍长,字如其人。
他的稿子非常干净,极少涂改。
他写稿大概不起草。
我曾见过他的底稿,只是一些人物名姓,东一个西一个,姓名之间牵出一些细线,这便是原稿了,考虑成熟,一气呵成。
赵树理衣着不讲究,但对写稿有洁癖。
他痛恨人把他文章中的“你”字改成“癆”字,说:“当面说话,第二人称,为什么要分性别?——‘癆’也不读‘你’!”他在一篇稿子的页边批了一行字:“排版、校对同志请注意,文内所有‘你’字,一律不准改为‘癆’,否则要负法律责任。
”
赵树理是《说说唱唱》副主编,实际上是执行主编。
他是负责发稿的。
有时没有好稿,稿发不出,他就从编辑部抱一堆被审掉的稿子回屋里去看,不好,就丢在一边,弄得一地都是废稿。
有时忽然发现一篇好稿,就欣喜若狂。
他说这种编辑方法是“绝处逢生”。
陈登科的《活人塘》就是这样发现的。
有次实在没有好稿,康濯就说:“老赵,你自己来一篇吧!”赵树理关上门,写出了一篇名著《登记》。
赵树理吃食很随便,随便看到路边的一个小饭摊,坐下来就吃。
后来是胡乔木同志跟他说:“你这么乱吃,不安全,也不卫生。
”他才有点选择。
他爱喝
酒。
每天晚上要到霞公府间壁一条胡同的馄饨摊上,来二三两酒,一碟猪头肉,吃两个芝麻烧饼,喝一碗馄饨。
他和老舍感情很好。
每年老舍要在家里请市文联的干部两次客,一次是菊花开的时候,赏菊。
一次是腊月二十三,老舍的生日。
赵树理必到,喝酒,划拳。
老赵划拳与众不同,两只手出拳,左右开弓,一会儿用左手,一会儿用右手。
老舍摸不清老赵的拳路,常常败北。
赵树理很有幽默感。
赵树理的幽默和老舍的幽默不同。
老舍的幽默是市民式的幽默,赵树理的幽默是农民式的幽默。
他爱给他的小说里的人起外号:翻得高、糊涂涂……他写的散文中有一个国民党小军官爱训话,训话中爱用“所以”,而把“所以”联读成为“水”,于是农民听起来很奇怪:他干嘛老说“水”呀?他写的“催租吏”为了“显派”,戴了一副红玻璃的眼镜,眼镜度数不对,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农村的土路上走。
他抨击时事,也往往以幽默的语言出之。
有一个时期,很多作品对农村情况多粉饰夸张,他回乡住了一阵,回来做报告,说农村的情况不像许多作品描写得那样好,农民还很苦,城乡差别还很大,说,我这块表,在农村可以买五头毛驴,这是块“五驴表”!他因此受到批评。
[注]①起霸:戏曲表演程式之一,即武将上阵前所做的整盔、束甲等一套舞蹈动作。
②揸:把手指伸张开。
16.下列对赵树理才气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赵树理喜爱民间戏曲,唱念做打样样都会,一个人能演活一台戏。
B.赵树理的字写得好,是欧体字的底子,结体也很有个性。
C.赵树理写东西从不起草,考虑成熟,一气呵成,稿子非常干净。
D.赵树理文学眼光独到,有时能使被弃置的好稿起死回生。
17.本文语言很有特色,请结合文中画线的①②两处分别加以赏析。
18.本文细节描写十分精彩,请举两例加以评析。
19.请概括本文最后一段的主要内容,并谈谈该段在塑造赵树理形象上的作用。
参考答案:
16.
C
17.
第①处:句子结构简单、紧凑,句式短小,用“高”“长”“细长”分别形容个子、脸型、眉眼,寥寥几笔,形象地勾画出了赵树理的外貌特征。
第②处:语言简洁,不用修饰语,用“唱”“念”“拉”“走”等一连串生动传神的动词表现了赵树理的艺术才能。
18.
答案示例:
①“他在一篇稿子的页边批了一行字:‘排版、校对同志请注意,文中所有“你”字,一律不准改为“妳”,否则要负法律责任。
’”赵树理在一个寻常字眼的使用上,不盲目从俗,并郑重其事地在文稿中批字强调,凸现出赵树理较真、坚持己见的性格。
②“老赵划拳与众不同,两只手出拳,左右开弓,一会儿用左手,一会儿用右手。
”赵树理不循常规,以出其不意的方式划拳,别具一格,异趣横生。
这个细节表现了赵树理幽默风趣的真性情,以及他和老舍之间的深厚感情。
19.
①最后一段主要写赵树理“农民式的幽默”:他在作品中描写人物,现实
中抨击时事,都以富有乡土气息的风趣语言出之。
②反映出赵树理对农村生活的熟悉,对农民的关注和体恤,展现了有良知的作家的赤诚情怀,使其形象更加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