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毕业论文

中西医结合毕业论文
题目: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研究
摘要:
本文通过对100例高血压患者的观察与分析,探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血压,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首先介绍了高血压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临床表现,同时也介绍了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应用。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采用了中医药、针灸、运动干预以及西医药物治疗等多种手段,通过对患者的整体管理,综合调理身心,以实现治疗的最佳效果。
通过对100例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观察,我们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明显高于单一治疗的效果。
其中,中医药治疗和针灸疗法对于控制血压和缓解症状的效果尤为显著。
同时,配合西医药物治疗和运动干预,能够更好地降低患者的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的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是一种有效的高血压综合治疗方式,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压、改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
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具体应用方法和机制,以更好地服务于患者的健康。
关键词:高血压;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临床应用。
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师承制)专业毕业论文 [精品论文] 蔡瑞康
![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师承制)专业毕业论文 [精品论文] 蔡瑞康](https://img.taocdn.com/s3/m/8f5d10f5524de518964b7d9b.png)
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师承制)专业毕业论文 [精品论文] 蔡瑞康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白癜风学术思想与临床研究关键词:白癜风白驳汤中西医结合治疗心理干预学术思想摘要:蔡瑞康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皮肤科临床工作50余载,勤求古训,博采众长,立法遣方,灵活善用,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他在临床工作中结合现代医学进展,将中医与西医两种诊疗体系有机结合,提出了皮肤病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的诊治理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白癜风、皮炎、湿疹、银屑病、痤疮等常见的皮肤病,效果显著,享誉全国。
白癜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获得性色素脱失性皮肤病,发病率1%~2%,治疗方法虽多,但起效慢、疗程长、治愈率低,是皮肤科顽症之一。
蔡教授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是由肝肾不足、气血不和、气滞血瘀所致;治法以滋补肝肾、调和气血、活血化瘀为主,同时重视情志因素的致病作用,辅以疏肝理气解郁药物,精心研制出经验专方“白驳汤”。
本课题通过采用皮肤镜、皮肤图像分析系统、皮肤颜色测量仪等现代医学观测方法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客观测量,研究导师白驳汤中医西结合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及辨治思想。
结果证实,结果证实,(1)白驳汤中西医结合组起效快,各时间段总体疗效均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并且随治疗时间的增加白驳汤方显示了更佳的疗效;(2)两组白斑的色素恢复的过程都是渐进的,疗效与治疗时间的程正相关性,说明对于白癜风这种慢性难治性皮肤病,应强调坚持连续治疗的重要性,疗程长是该病的治疗特征之一;(3)疗效观测指标可以量化,比以往的临床单纯感官判断更加敏感和客观。
皮肤镜及图像分析技术可观察到毛囊周围出现的色素点和毛细血管充血扩张等白斑早期复色迹象;(4)白癜风发病和加重与精神因素密切在本次研究中得到证实,让患者及时了解到疗效进步,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辅以疏肝理气解郁调治,有助于减轻患者精神压力、增加治疗信心、配合医生完成治疗,进而提高总体疗效。
本课题还通过对门诊120例白癜风患者进行心理问卷调查、心理干预和分组检验,目的是判断心理干预在白癜风治疗中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质量的影响论文(共2篇)

中西医结合治疗质量的影响论文(共2篇)文章一:中西医结合治疗质量的影响中西医结合治疗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尤其在中国,中西医结合治疗已经成为了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相结合的主流治疗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不断发展,中西医结合治疗质量问题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定义、中西医结合治疗存在的问题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质量对疾病治疗的影响这三个方面来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质量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指中医和西医两种不同的医疗模式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疾病治疗方式。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综合利用中医和西医的优势,提高疾病治疗的效果,特别是在一些复杂的疾病治疗中,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很大的优势。
但是,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由于中西医的理论和治疗方法不同,中西医结合治疗需要进行相应的医学知识和技能培训,以及对中医和西医实践经验的适应性调整,否则极有可能对治疗效果造成负面影响。
总体来说,中西医结合治疗质量对疾病治疗的影响是积极的。
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充分利用中西医的优势,提高疾病治疗的效果。
例如,在某些疾病治疗中,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充分调动患者的自我免疫力,从而更快速有效的消除疾病。
但是,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如果医生、患者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知识和理解不足,很可能会导致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
因此,对于医生和患者,了解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定义和问题,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质量对疾病治疗的影响进行探讨,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加深入了解中西医结合治疗,并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质量,这对于疾病治疗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文章二:中西医结合治疗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已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其治疗效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而中西医结合治疗质量则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的好坏,因此,对于中西医结合治疗质量的探讨和研究十分必要。
本文将从医生素养、患者意识、治疗环境等方面来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质量的影响因素。
中西医论文范文3000字(优选4篇)

中西医论文范文3000字(优选4篇)关键词:西药中药化;药性研究1中西药的区别与互通按照中西医学理论体系划分,药物分为中药和西药两大类别:中药是具有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等特性,并以中医药术语表示其功效,从而能按中医药学理论体系来使用药物,主要由复方的天然中药材及在此基础上提纯复合而成的中成药构成;西药则是以物理学、化学的指标来表示其特性,并以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表示其功效,从而能按西医药学理论体系来使用的药物,主要为单一或有限几个化合物单体构成,多为化学制剂和生物制品。
正如中医与西医对人类疾病和健康的认识存在差异,中药与西药之间差别也十分明显。
一是用药机理不同。
中药更多考虑人体机能的恢复,治的是“症”,用药的机理多为“调整”,西药以恢复人体脏器的实体为目的,治的是“病”,用药的机理也多为“对抗”。
二是药物的作用模式不同。
中药多采取不同的活性物质作用于多个不同的靶点而产生协同、放大的优势作用,以整体的观念治疗病症;西药多采用化合物单体作用于特定的靶点,具有相当高的选择性和专一性。
三是药物组合方式不同。
中药多为复方而西药多为单一化学成分。
尽管中药西药属于不同的药物体系,区别明显,但在现代科学研究和大量的临床实践中,也发现中药与西药之间存在一定的互通性,如:黄连、麻黄、丹参、川芎、青蒿等传统中药材经过提纯,获得了针对原病症效果更佳的黄连素、_、丹参酮、川芎嗪、青蒿素等多种新型西药,阿托品、强的松等部分西药在广泛的临床使用的基础上暴露出一些中药特性和功效。
经过现代科学的研究,部分中药特别是中成药已可按西医药学理论来使用;西药在治疗艾滋病、高血压等顽疾时,通过采取类似中药复方式的联合用药疗法也取得较好的疗效。
2西药中药化的可行性西药中药化就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以中医药的特性为指标,来研究目前使用的西药,使其具备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等重要的中药基本属性,从而能够按照中医药的辨证施治、“七情和合”等理论来指导中医临床使用。
中西医结合医学论文

中西医结合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医学论文范文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质量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和多样性以及相关知识的缺乏,加之生活节奏过快、工作压力等因素,促使痛风的发病率不断增加。
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知识和方法与西医西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阐明机理进而获得新的医学认识的一种途径。
中西医结合医学论文篇1试谈痛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护理对痛风病的临床护理方法。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接诊的56例痛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主选择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西医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的护理。
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法下,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者的满意度较高。
结论痛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在临床上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痛风;中西医护理;临床研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质量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和多样性以及相关知识的缺乏,加之生活节奏过快、工作压力等因素,促使痛风的发病率不断增加。
痛风是由于机体长期代谢紊乱,引起尿酸增高,从而造成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
痛风的主要特征是尿酸增高、特征性关节炎反复的发作,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关节的活动或出现畸形、痛风性肾病。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痛风属于中医痹证的范畴,主要是由于湿浊瘀阻,留滞关节经络,气血不畅所致。
其外因是由于饮酒过量损伤了脾胃造成脾的代谢障碍;内因是先天禀赋不足和脾气虚弱,亦可由其他疾病内耗所致脾气虚弱或劳倦、饮食、情志所伤[1]。
中医认为痛风多见于中老年和肥胖人群,中老年脏腑功能渐衰,加之肥胖多痰多湿,痰湿重浊,同时又过食滋腻厚味,从而出现痰浊流窜经络,阻滞气机,影响代谢,气血运行不畅,使脏腑功能受损。
本文结合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接诊的56例痛风临床病例,具体的分析其临床护理方法。
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接诊的56例痛风临床病例,根据患者自主选择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患者;对照组18例男性,10例女性,年龄38~67岁,平均年龄(41 2.3)岁;观察组14例男性,14例女性,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44±3.3)岁。
中医毕业论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65例

中医毕业论文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65例中医毕业论文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65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65例患者,采用中医药治疗结合西医手术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法。
观察治疗前后子宫肌瘤的体积变化及相关症状的改善情况。
结果:经过综合治疗,65例患者的子宫肌瘤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相关症状明显缓解。
其中,30例患者仅采用中医药治疗,疗效显著;35例患者在中医药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西医手术治疗,疗效更加明显。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有效地缩小子宫肌瘤的体积,改善相关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这一综合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引言:子宫肌瘤是妇女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之一,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
目前,西医手术治疗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但手术后易复发。
而中医药治疗因其独特的理论和疗效备受关注。
本论文旨在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有效的治疗方案。
方法与材料:研究选取了65例子宫肌瘤患者,年龄范围在30-50岁之间。
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30例患者接受中医药治疗,35例患者在中医药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西医手术治疗。
中医药治疗包括中药内服和外治疗法,根据患者情况采用个体化的方案,治疗周期为3个月。
西医手术治疗采用最新的腔镜技术,手术治疗后继续中医药治疗,治疗周期与单独中医药治疗组相同。
结果:观察治疗前后,对子宫肌瘤体积的变化进行评估。
30例仅采用中医药治疗的患者中,14例子宫肌瘤体积缩小至正常范围,13例有不同程度的缩小,仅有3例无明显变化。
而35例采用中医药治疗加西医手术治疗的患者中,24例子宫肌瘤体积缩小至正常范围,10例有不同程度的缩小,仅有1例无明显变化。
此外,在观察症状改善方面,30例仅采用中医药治疗的患者中,26例相关症状明显缓解,4例症状有所减轻。
35例采用中医药治疗加西医手术治疗的患者中,31例相关症状明显缓解,4例症状有所减轻。
讨论:子宫肌瘤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中医药治疗的理论与西医治疗有所不同。
中西医结合专业毕业论文

中西医结合专业毕业论文
9、四诊合参在临证中的应用
10、桂枝汤调和营卫见解
11、化痰止咳平喘药的临床运用
12、肾藏精及其临床意义
中西医结合专业毕业论文
13、糖尿病的中医辨证论治
14、失眠的中医辨证论治参考题目
15、六味地黄丸的药用组成及其
1、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病
临床应用
16、浅谈对中医“气”的认识2、辨证治疗感冒后咳嗽
17、气化理论浅释3、当归补血汤在妇科中的应用
18、中西医脏腑之我见4、关节炎的中医治疗
19、小儿泄泻的中医诊治5、补阳还伍汤治疗中风后遗症
20、胃脘痛的中医治疗6、肝主疏泄及其临床意义
21、小柴胡汤的临床意义7、补中益气汤的临床意义
22、逍遥散的临床应用体会8、脉诊的临床意义及其运用
23、病、证、症的概念及三者内在联系
24、参苓白术散的临床应用体会
25、中药治疗不孕症的临床观察
26、中药治疗病毒性皮肤病的临床体会
27、乳腺增生病的中医中药治疗现状
28、血府逐瘀汤的临床应用体会
29、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30、针灸治疗面瘫的应用体会
31、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应用体会。
中西医结合前景论文4100字_中西医结合前景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中西医结合前景论文4100字_中西医结合前景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中西医结合前景论文4100字(一):生物信息学在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论文【摘要】生物信息学是伴随人类基因组计划衍生的一门交叉学科,为解决生物医药问题提供了重要手段。
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过程中,面临着科学技术越来越先进,数据量呈指数增长的现象。
为更加深入研究中医药领域复杂的体系,本文拟通过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的现状、生物信息学应用于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的优势、意义及挑战等几个方面探讨生物信息学在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生物信息学作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能够采集、存储、传递、检索、分析和解读生物信息,从而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各种生物过程[1]。
生物信息学可对生物样本进行系统性研究,并将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糖组学、免疫组学等多组学的数据集加以整合分析后得出各组学与疾病之间的关联性[2]。
与此同时,高通量测序技术能够获取大量的生物分子序列、结构数据,并且检测效率高,为生物信息学的长足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
先进的科学技术被普遍应用于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的过程中,大量的生物数据随之不断涌现。
在此背景下,生物信息技术应用到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过程中将为大量的生物数据分析带来技术保障,并为中西医结合理论的创新提供便利条件[4]。
因此,本文拟从生物信息学在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展开探讨。
1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的现状中西医结合不仅有中医学的整体观,还具备西医学的微观检测手段,在疾病的诊疗和预后方面发挥特有作用[5]。
目前,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不断开拓创新,在中医证候客观化、中药药物靶点、针灸效应物质基础等方面的研究过程中取得了丰硕成果[6-8]。
在中医证候客观化的研究中常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出生物标志物及生物信号通路来阐释某种疾病中证候的物质基础。
有学者指出[9]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脾虚证候与酶基因表达下调密切相关,并会伴随体内脂类、蛋白质、糖类和核酸代谢水平明显降低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中医学院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毕业综合考核教学点:
年级:
专业: 中西医结合
层次: 专科(业余)
班级:
学号:
姓名:
联系电话:
考核结果:
盐津县中医院实习心得体会
在县中医院实习已经结束1个多月了,但是直到今天,实习留给我的记忆是许多许多,但仍是历历在目。
我不知道那些感觉、那些思路、那些人,会在我脑海停留多长时间。
我相信,有的会在我脑海里一生也不会忘记。
自打有了那样一些经历之后,整个人都有所变化,现在仿佛还在变化着。
通过实习,我感觉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注意个人形象:这个问题似乎从来都就没有在学校的学科和教学中提到过,不过,我相信许多的局外人,包括医学生印象中的医生都应该像电视剧里风度翩翩,玉树临风等等,实际情况有可能让你大跌眼镜。
当你跨进卫生学校那一天起,你就成了一个准医生了。
尽管医生在中国的地位并不高,尽管整个病房谁都想支使你,但是,咱不能自己把自己给看扁了,更何况,没有病人会充分信任一个头发凌乱、拖鞋撒袜、白大褂皱巴巴的医生。
所以,请注意你的形象,从头到脚,从外到里,干净整齐,清爽精神。
(2),时间观念:请不要迟到。
这是个通病,有很多人都是踩着点冲进病房的,不论是实习的,本院的,还是进修的。
在中医内科实习的时候,带教医生曾经要求实习医生提前进病房测量血压,7:30准时,住院医生8:00到,提倡向外科医生学习,养成早起的良好习惯。
并向医院住院的病人都问候一下“昨晚睡得好吗?早饭吃的什么?”等等,让病人与你更亲近。
(3),“秘密武器”:白大褂口袋里的东西。
白大褂口袋里随时要放个小本子。
那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东西,有稀奇古怪的医嘱、综合症、药名、用法和小漫画,有今天要请的会诊要开的化验单要写的阶段小结,还有各种各样的电话,各个科室的、各科住院总的、老师的。
这是你实习的见证,那上面写满了你的快乐、伤心、钦佩和怀疑,也是你发朋友圈图片的‘证据’。
(我至今都没舍不得扔)记得千万不要拿医院里的纸张记东西,不好看,容易丢,印象又不好。
其次有听诊器、手电筒、压舌板。
再次多半有手机,建议查房的时候放到震动或者关机。
否则带教医生查房查得正起劲的时候被你的铃声打断了思路,这一点也不尊重带教医生,不说影响实习成绩,自己想想…。
其次可以装些不容易找到的化验单什么的,这样可以省下很多寻找的时间。
(4),复习:如果可能的话(我强调的是如果可能,因为这属于小概率事件),在进一个科前先把相关的书本内容复习一下。
事实证明要这么做是相当相当困难的!但是,还是要尽量做到。
做不到就边实习边看,这样的记忆是很深刻的,有些甚至终生难忘。
(5),自信:一定要有自信。
当然,自信的前提是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这样做事才能得心应手。
要敢于主动争取承担某项任务,才能争取到提高锻炼的机会。
在现在这个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里,不善于推销自己的人常常会失掉许多很好的机会,不利于自身水平的提高。
在实习阶段,有许多动手的机会都要靠自己争取,你的自信也会让患者更加相信你的医嘱。
在中医院实习的1个多月以来,我接触了许多医生,他们之中有医院领导、主治医生、有住院医生、有护士、实习生,他们职务虽然不一样,但他们对工作的执着和热诚,对病人负责的态度却是一样的且持之以恒的。
与他们相比,我是相差甚远。
我对工作远没他们那么执着和热诚,没那么精益求精。
每天看着他们个个工作都是那么的兴致高昂,什么事都抢着干,每天都来得早走得晚,而且精神抖擞,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不但让我学习了医学知识与实践技能,而且学到了许多生活中的知识和技巧以及思维方式。
这种环境,使我只要听说哪个病人有异常体征,不管那病人是不是我管床或是不是我病区的,我都会去看,去摸,去听。
医学博大精深,千变万化,同样一种疾病在不同病人身上的表现往往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我们多接触病人,多思考,多总结。
在与病人的接触中我们往往可以获得对疾病诊断极有帮助的临床资料。
在这方面,我还做得不够,因为有很多病例其实这一生可能也只见过一次,毕竟将来要独立工作,仅仅是一次,却是毕生难忘。
实习过程中,我还学会了处理各种的人际关系。
科室里面,医生和护士的关系,医生和医生之间的关系,医生和病人及家属的之间关系,最大的体会就是低调——别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医间自有高人在。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原意是:“三个人一起走路,也定有值得学习的老师。
选择优点而学习,看到短处而改正自己。
”我们这么多人在一起实习,虽然学校各有差异,但是学习的知识都是一样的。
每一个人都有其独特之处,也有自
己的不足之处。
我们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谦虚地向他人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看到他人有什么缺点,审视一下自己,是不是也有这样类似的毛病,多反省一下自己,“一日三省己”,又如孔子说的另外一句话那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带教医生相当好,护士老师也相当棒。
病人也非常值得尊敬,需要我们的关心,大家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才能战胜我们共同的敌人——疾病。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我们应该不仅有远大的理想抱负,有较高的境界,能够有一颗仁爱之心,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上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拥有娴熟的技艺,这样才算是一个比较合格的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