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社区医疗服务系统设计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健康医疗系统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健康医疗系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物联网已经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中,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健康医疗系统在近年来备受关注。
这样的系统利用了各种传感器和设备来记录和跟踪患者的健康状况,同时将收集到的数据传输至云端,在医生和患者之间实现了信息的共享,从而更好地实现了健康医疗服务的全方位监控和管理。
一、智慧健康医疗系统的应用场景和意义智慧健康医疗系统的应用场景众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医疗场景中的使用。
以医院为例,传统的医疗服务往往只能在医院内提供,要求患者不断跑出入不同的诊室等待检查、诊断和治疗,过程繁琐且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随着智慧健康医疗系统的出现,患者可以在家中就可以进行预约和支付,不必跑医院,医生通过这样的系统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实时跟踪和诊断,使得医疗服务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智慧健康医疗系统在家庭和社区中也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家庭中老人和儿童的健康问题需要特别关注,通过智能硬件的监测和云端数据分析,智慧健康医疗系统可以实时监控老人或者儿童的体温、心率、血压等健康数据,及时发现健康风险,帮助预防疾病的发生。
二、智慧健康医疗系统的技术架构和应用案例智慧健康医疗系统通常采用传感器与设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数据的采集和传输,包括蓝牙、WIFI、NFC等无线通信技术,同时采用物联网大数据进行分析。
具体来说,智慧健康医疗系统应该由端末设备、边缘网关、网络传输、数据云分析以及应用服务等模块组成。
其中,端末设备通常包括智能手表、智能眼镜、身体传感器等,边缘网关用于将数据实时推送到云端和终端。
网络传输为数据的传递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数据云分析则是实现数据挖掘和分析的关键环节。
案例:医院内的智慧化服务最近,北京一家医院启用了一款新的应用——智慧医疗服务系统,这款系统旨在改善患者体验和医学管理。
患者可以通过这个应用程序在线上预约医生、取药、缴费等。
同时,该系统还提供了辅助功能,如提供患者的病历记录和药品所剩余量等数据。
徐汇智慧社区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徐汇智慧社区管理系统设计方案设计方案:徐汇智慧社区管理系统一、简介徐汇智慧社区管理系统是一种基于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综合管理系统,旨在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区管理效率。
通过智能化的信息采集、数据分析和多功能的社区服务平台,实现社区居民和管理者之间的无缝连接,提供全方位、高效便捷的社区服务。
二、系统架构1. 信息采集与上传:利用物联网技术以及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实时采集社区中的各类数据(如环境数据、能耗数据、人流数据等),并通过网络上传到云端服务器。
2. 数据存储与处理:云端服务器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和处理,包括数据清洗、分析、建模等过程,生成各类数据报告、统计分析和决策支持。
3. 社区服务平台:通过一个统一的网页或手机应用程序,居民可以登录社区服务平台,获取社区公告、活动信息、物业管理、便民服务等各类服务。
4. 档案管理:将社区居民的基本信息、房屋信息、车辆信息等整理归档,方便管理者进行管理和查询。
5. 安全监控与智能设备管理:通过安装摄像头、门禁系统等设备,实现对社区安全的监控和管理。
同时,对智能设备(如智能家居设备、智能水表等)进行管理和控制。
6. 报修与投诉反馈:居民可以通过社区服务平台提交报修和投诉申请,管理者能够及时处理和回复,提高服务质量。
7. 社区活动管理:管理者可以通过社区服务平台发布社区活动信息,并进行居民报名、活动场地预约等管理工作。
三、功能模块1. 社区公告与活动发布:管理者可以通过系统发布社区公告和活动信息,居民可以通过平台获取并报名参加。
2. 社区服务查询:居民可以通过平台查询社区物业管理、便民服务、生活资讯等信息。
3. 安全监控和报警:系统连接社区监控设备,可实时监控社区安全状况,并在发生异常情况时及时报警。
4. 能耗监控与管理:系统监控社区的水、电、燃气等能耗情况,并通过数据分析提供节能建议。
5. 社区档案管理:整理归档社区居民信息、房屋信息、车辆信息等,方便管理者进行管理和查询。
医疗服务系统设计的应用与研究论文(共5篇)

医疗服务系统设计的应用与研究论文(共5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分析的社区老人智能医疗服务系统在人口快速老龄化、家庭规模日益小型化和机构养老发展不足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发展社区养老逐渐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建立起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分析的社区老人智能医疗服务系统,在市区大医院、社区医疗站以及社区老年人三者之间建立起信息网络,使社区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得到更好的保障。
一、系统概述现如今,大型医院普遍存在床位紧张、人员调配效果不佳、管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建立社区老人智能医疗服务系统是完善现有医疗体系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同时,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互联网与大数据分析技术用于社区医疗服务系统,已成为该方面的一项新技术。
二、技术分析根据上述分析,需要开发一套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分析的社区老人智能医疗服务系统,此系统可以最优化利用资源,帮助老人方便、快捷的解决突发状况。
为满足需求,该方案需要具备以下技术:1)概率统计。
收集社区老人的体温、心率等生命体征数据。
以河师大社区为例,运用概率统计技术采集社区老人的生命体征数据。
2)大数据分析。
分析老人生命体征数据。
在信息协作平台上,利用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中不确定性推理技术,对采集到的老年人信息进行分析及推断。
3)互联网技术。
构建“三角服务”模型。
运用互联网技术,构建一个以老人为中心,社区家庭、社区医疗站、市区医院三大子系统相互连接的“三角服务”模型,实现智能管理。
三、设计方案1、总体流程。
整个医疗服务系统可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服务方式。
线上:系统按照固定方案进行老人身体数据采集;线下:社区医疗站会定期派专业人士到老人家里对其进行全方位检查以及相关医疗知识的普及。
2、数据采集与处理。
首先利用智能手环采集社区部分老年人的身体数据,通过社区中建立的互联网网络把数据传输到手机APP以及信息协作平台上。
物联网在医院的应用及案例

物联网在医院的应用及案例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物联网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各个领域,医疗行业也不例外。
物联网在医院中的应用,为医疗服务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提升了医疗效率、质量和患者体验。
一、物联网在医院的应用领域1、医疗设备管理医院拥有大量的医疗设备,如核磁共振成像(MRI)、计算机断层扫描(CT)、呼吸机等。
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对这些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
设备上安装的传感器能够收集设备的运行状态、使用频率、维护需求等信息,并将其传输到中央管理系统。
这样,医院管理人员可以及时了解设备的情况,合理安排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计划,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设备故障对医疗服务的影响。
2、患者监护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患者的实时监护。
患者佩戴的智能手环、传感器等设备能够监测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体温等,并将数据实时传输到医护人员的终端设备上。
医护人员可以随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此外,对于住院患者,物联网还可以用于监测患者的睡眠质量、活动情况等,为医护人员提供更全面的患者信息。
3、药品管理在药品管理方面,物联网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在药品上粘贴电子标签,医院可以实现对药品的全程追溯,从药品的采购、入库、存储、配送,到患者的使用,每一个环节都可以进行监控和记录。
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药品过期、假冒伪劣药品的流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同时,物联网技术还可以实现对药品库存的实时监控,自动提醒补货,优化药品的库存管理。
4、医院环境管理医院的环境质量对患者的康复和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物联网技术可以用于监测医院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环境参数,并自动调节空调、通风等设备,保持医院环境的舒适和安全。
此外,物联网还可以用于医院的能耗管理,通过智能电表、水表等设备,实时监测能源的使用情况,实现节能减排。
二、物联网在医院的应用案例1、某大型综合医院的医疗设备管理系统该医院引入了一套基于物联网的医疗设备管理系统。
基于物联网的医疗健康服务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物联网的医疗健康服务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周波1郑树军2(1.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南岗镇卫生院;2.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四队中心卫生院江苏连云港222200)摘要:医疗健康服务信息系统是物联网技术在医疗行业应用的重要体现,在物联网技术与5G、大数据等技术不断融合与应用的背景下,医疗物联网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和推动了我国医疗事业发展。
尤其是在当前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问题的背景下,强化物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大有可为。
因此,该文主要在物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对医疗健康服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探究。
关键词:物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研究中图分类号:TP2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2)05(b)-0016-03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ZHOU Bo1ZHENG Shujun2(1.Nangang Town Health Center,Guanyun County,Lianyungang City,Jiangsu Province;2.The Fourth TeamCentral Health Center,Guanyun County,Lianyungang City,Jiangsu Province,Lianyungang,Jiangsu Province,222200China)Abstract: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 information system is an important embodiment of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in the medical industry.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ntinuous integ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5G,big data and other technologies,the influence of medical Internet of Things has further improved and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edical industry.Especially under the background that 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health issues,there is great potential to strengthen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in the medical field.In this regard,this paper mainly explores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 information system with the support of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Key Words:Internet of Things;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 information system;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生活水平的提升让人们对健康问题越来越关注。
基于健康物联网的社区卫生服务系统设计

应
用 服 务 层
应用 : 物联 网 技术与 医疗 信息技 术 中 结 合 闷 社 卫生 服务 系统
网
;
I tr e 网络 nen t
提供 邮件 或 诊 断书 式 的 医疗建 议 。 1 _ . 3管理 员用 户 管 理员 用 户 的 主 要 功 能 是对 管 理 员 个 人 2
21 0 2年 8月第 9卷第 2 2期
・
工 作 探讨 ・
1 . 通 用 户的健 康 服 务设 计 2普 为 了提 供综 合性 的医疗服 务 , 系统 设定 了三 类用 户 群 : 本 普通 用 户 、 生用 户 和管 理 员用 户 , 功能 结 构如 图 2所 示 。 医 其
分歧 目前 物联 网 尚未拥 有 一个 技术 上公 认 的 定义 。一种 强 调终 端 和处 理 的定 义是 “ 过射 频识 别 ( F D) 红外 感应 器 、 通 RI 、
中社 区卫 生服务系统采用 如图 3所示的技术架 构 , 共分 为 3层 ,
字 、 音 、 频等 形 式 咨询 , 语 视 并且 用 户 也可 与 在线 用 户 进 行交
流。
自上 而 下 分别 是 : 息感 知 层 、 信 网络 传输 层 和 应用 服务 层 。
1 . 医生用 户 医 生 用户 的主要 功 能 包括 个 人信 息 管 理 、 .2 2 用
一
—
—
_
注 册
社区
卫 生
服务 功 能 粲构
登砧
- — — — —
2 1信 息 感 知 层 .
在 信 息感 知层 中 , 要 有 穿戴 式 生 理 参 数 检 测 传感 器 、 主
居 家 环 境检 测 传感 器和 行 为检 测传 感器 。 些 传感 器具 有非 这
物联网的智能医疗移动护理系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医疗移动护理系统所谓智能医疗,是将物联网技术用于医疗领域,借助数字化、可视化模式,将有限的医疗资源让更多人共享。
在目前的大环境下,政策优先扶持,行业技术相对成熟,实际应用前景可期。
就行业技术而言,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医疗必将成为实用性强、贴近民生、市场需求较为旺盛的重点发展领域。
目前,虽然很多医药企业对物联网还是一知半解,但物联网必将在医药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当前,国家正大力监管滥用抗生素问题,智能医疗在电子病历上的应用,能够将一个病人的所有医疗情况通过后台数据库记录在案。
未来通过智能医疗就可以实现对病人就诊情况的实时控制。
随着新医改的推进,国家在公共卫生领域进行了大量投资。
除来自新医改的投入外,政府自筹以及社会资本的参与都将促使智能医疗快速发展,未来医疗信息化行业的增长幅度至少达30%。
智能医疗列入规划重点目前,我国物联网发展与全球同处起步阶段,初步具备一定的技术、产业和应用基础,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在物流领域,物品仓储、运输、监测应用广泛推广;在医疗领域,个人健康监护、远程医疗等应用日趋成熟。
根据工信部的《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培育和发展10个产业聚集区、100家以上骨干企业、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建设一批覆盖面广、支撑力强的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形成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物联网产业体系。
在医疗方面,工信部将重点支持医疗卫生领域的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
发挥物联网技术优势,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和社会公共管理水平,推动面向民生服务领域的应用创新。
在资金支持方面,工信部将增加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规模,加大产业化专项等对物联网的投入比重,鼓励民资、外资投入物联网领域。
发挥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作用,支持中央企业在交通运输领域开展物联网应用示范。
落实国家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支持物联网产业发展。
虽然智能医疗的发展空间巨大,但商业模式仍不够明确。
基于物联网技术在社区医疗中的应甩

1 . 绪论
近年 来 随着 我 国经 济 的快 速发 展 ,人 们 对健 康保健 的关注度越来 越高 ,正逐 步从传统 医疗 行为 的诊 断和治疗 ,向 以预防 为主、防 患 于 未然的预 防医学方 向发展 ,形成 以 日常保健 为 主、诊就 医为辅 的健康 生活理念 。因此 ,社 区医疗对 日常健康监护 等医疗保健 的服务 需求 越 来越迫切 。此时 ,物 联网技术应 用能给社 区 医疗 服务带 来的最主 要好处是提 高社 区医疗 服 务的响应速 度 ,提 高管理水平 。通 过R F I D 感 知 技术 的应 用 ,健康 小屋的建立 、远 程病情监 测 等应用 ,可 以避免 病人奔波 、避 免医生重 复检 查、询 问病史 ;向行动不便 、独 居老人等特 殊 病人提供 便捷服务 :同时 降低 费用 ,缓解 医护 人员 的工作 强度 。 2 . 物联 网技 术简介 物联 网 ( T h e I n t e r n e t o f T h i n g s ) 是继计 算机 、互联 网和 移动通信之 后 引发新 一轮信息 产业 浪潮 的核 心领域 。我 国 “ 十二 五”规划将 物 联 网技 术 的推 广 和应 用 列为 发 展 的重 要 内 容 。国际通用 的物联 网的定义是 :物 联网是指 将物 体通过 射频识别 ( R F I D ) 、红外感 应器 、全 球 定位系统 、激光扫描 器等传感设 备,利用通 信 手段 ,按 约定 的协议 ,实现全面 互联 ,包括 物 与物之 间的互联互通 ,也包括人 与物之 间的 互 联互通 ,进行信息 交换和通信 , 以实现 智能 化 识 别 、定 位 、跟 踪 、监 控 和 管理 的一 种 网 络 。其 中R F I D 是物联 网应用 的主要 载体 。物联 网技术在物 流管理 、远程监控 、智能交通 、环 境 监测 、公共安全等 方面有着 广泛 的应用 。物 联 网技术 在医疗卫 生领域 的也 同样有着广 阔的 应 用前景 。 3 . 社 区医疗 中采 用的物联网技术 3 . 1无线射频识 别 无 线 射频 识别 ( R F I D ) 即无 线射 频 识别 技 术 ,是当前移 动医疗领 域热 门技 术之一 _ 2 。它 是一种 非接触式 的 自动识别 技术 ,利用 空间 电 磁感应 或者 电磁 传播进行通 信,在通信 链路 内 根据 时序关系 实现能量传递 和数据传输 ,从而 自动 识别 目 标对 象并获取相 关信息 。识别工作 无 须人 工 干 预 ,可 在各 种 恶劣 环 境 下工 作 。 随着 无线技术 的不断发 展,使得无 线传 感 网技 术 、G P R S 技术 * O R F I D 走 向融合 ,并辅 之相应 的 软件 ,应用前 景十分广 阔。基于R F I D 技术 的医 疗 急救系统 正是这一融 合的产物 ,对 于推动移 动 医疗的发展 有着重要 的意义 。集 成R F I D 技术 的社 区医疗产品有 : 3 . L 1一卡通 社区 医院面对的主要是 老人 、慢性病人 、 孩 子等 ,因此 采用 的射 频卡应该主 要选用远距 离感 应R F I D 卡, 以方便 患者 。比如 ,患者携带 射频 卡进入社 区医院 门 口,系统就 可 以自动识 别其 身份 。一 卡通里面 包括患者 的身份信 息、 家庭 住址 、联 系方式等 基本信息 ,还应该包括 其 电子健 康档案编码 、医保信 息等 J 。 3 . 1 . 2病 患标签 病 患标 签 采用 腕 带状 , 方便 佩 戴 。一般 的病 患标签可 仅作为 身份识别用途 ,对 于特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社区医疗服务系统设计
作者:于瑞萍韩冬博张明
来源:《科技传播》2013年第14期
摘要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为了改变慢性病人长期得不到较好治疗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社区医疗服务系统,该系统通过将ZigBee无线传感网和IPv6网的结合,实现了家庭中慢性病人健康的实时监控和诊疗,该系统能够提高我国社区医疗服务水平。
关键词智能社区医疗服务系统;物联网;IPv6;ZigBee
中图分类号G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5-0222-02
0引言
世界卫生组织在“预防慢性病:一项至关重要的投资”报告中指出:慢性病已经成为几乎所有国家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80%的慢性病死亡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
在我国,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各种慢性疾病逐年增加,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1];另一方面,中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最大因素就是慢性病。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医疗水平也得到了较大提高,但是由于医疗需求的不断递增,医疗资源缺乏以及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也日益凸显,为了缓解医疗服务行业的压力,社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成为我国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社区医疗服务系统设计旨在实现方便快捷的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系统,以解决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
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实现物联网需要使用无线射频、红外感应、卫星定位、激光扫描等信息传感技术收集物体的信息,以实现对物体的识别、定位、跟踪、管理等,本文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社区医疗服务系统主要是采用ZigBee无线传感技术来解决病人身体生理指标的监测及末端的无线传输,信息的传输最终离不开互联网,目前IPv4网络地址已接近枯竭,实现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互联,只有更先进的IPv6技术才能实现。
1 物联网技术分析
1.1 1ZigBee无线传感网技术
智能社区医疗服务系统的客户端主要是在家庭环境中应用,在家庭环境中,一般要求设备的通信距离在100m以内,并且为了方便使用,监测设备应该使用无线通信方式。
[2]ZigBee协
议是一种短距离、低速率、低功耗、低成本和低复杂度的双向无线通信技术,它工作在无需注册的2.4GHz国际免费频段,传输距离在10m~100m范围[3],比较适合家庭环境中慢性病人的身体状态监测。
ZigBee协议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采用了IEEE 802.15.4标准,从网络配置上,ZigBee网络中有3种类型的节点:ZigBee协调点、ZigBee路由节点和ZigBee终端节点。
ZigBee协调点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叫做汇聚节点,它往往比网络中其它节点的功能更强大,是整个网络的主控节点。
它负责发起建立新的网络、设定网络参数、管理网络中的节点以及存储网络中节点信息等,网络形成后也可以执行路由器的功能。
ZigBee路由节点可以参与路由发现、消息转发,通过连接别的节点来扩展网络的覆盖范围等。
ZigBee终端节点可以通过ZigBee协凋点或者ZigBee路由节点连接到网络,但不允许其他任何节点通过它加入网络,ZigBee终端节点能够以非常低的功率运行。
ZigBee在智能家居、医疗监护、环境监测、工业控制等方面都有广阔应用前景,本文中主要是应用ZigBee技术实现病人监测信息的无线传输。
1.2 IPv6技术
IPv6作为下一代网络协议,采用128位的地址,拥有巨大的地址分配空间,可以为大规模无线传感网部署实现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相联提供丰富的地址资源。
IPv6支持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可以方便的为大规模无线传感网实现自动编址;IPv6的一致性强制安全措施及IPsec机制能够为传感器网络提供网络层安全保障,将IPv6与无线传感网结合,符合未来网络发展的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
2 智能社区医疗服务系统
2.1系统组成部分
2.1.1人体健康监测传感器
健康监测是日益兴起的物联网概念主要应用之一,这项应用可以对人体的各种生理参数进行实时检测并将数据通过无线网络发送至远程服务器,让医生可以随时了解被监护病人的病情。
人体健康监测传感器是指能够用来测试病人的某些生理参数的设备,健康监测传感器目前有很多种,譬如心脏病病人可以选择心电图传感器,糖尿病人可以选在血糖传感器,高血压病人可以选择血压传感器等,在不同家庭中可以根据慢性病人的不同类型进行定制,健康监测传感器集成到ZigBee传感节点中,实时收集病人的生理参数,并通过无线传感网传输到互联网中的数据库服务器中,供医生诊断参考。
2.1.2 ZigBee无线传感网虚拟的IPv6网
无线传感网的传感节点不具有IP地址,只有一个节点ID,要将无线传感网和IPv6网络进行通信,必须将无线传感节点和一个IPv6地址对应,外部网络使用这个IPv6地址与传感节点进行通信,因此,在外部看来一个传感节点就是一个IPv6网络节点,在传感网内部仍然使用传感节点的ID进行通信,所以在转换网关内部要维护一个传感节点ID号和IPv6地址的转换表,当收到IPv6网发给内部节点对应的虚拟IPv6节点时,在转换网关内部需要找到和虚拟IPv6地址对应的内部节点ID,并用这个ID进行传感网数据的传送[5]。
将家庭中的无线传感网接入互联网需要特定的网关,网关要进行ZigBee协议和IPv6协议的转换,必须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用于与IPv6网进行通信的IPv6协议栈,另一个是用于与传感网进行通信的ZigBee传感网协议栈【6】,如图一所示。
2.1.3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信息管理系统
病人健康参数收集以后必须进行分析、显示等,才能成为对诊断有用的信息,医生工作站计算机必须配备相应的软件系统,才能保证信息的正常使用,该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对医疗服务中心数据库中数据的访问,可同时对多个存储的老人健康状况数据进行分析、显示,医生可根据分析的结果进行治疗方案的确定,同时可以将一些提醒信息和诊断结果发送到病人客户端监控仪的显示屏上或者发送到病人监护人的手机。
2.2系统总体架构
社区医疗服务系统架构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家庭健康状态监测系统,另一个是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信息管理系统,如图二所示。
家庭客户端主要由健康监测传感器、ZigBee无线传感网和双协议栈网关组成,这些传感器可以动态的实时监测病人身体状态,并将数据通过传感网和IPv6网传输到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数据库服务器上。
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主要包括数据库服务器和医生用工作站计算机,在医生工作站计算机上的病人信息管理系统中,可以显示出病人的身体健康指标以及其他一些和病人相关的信息,医生可根据信息做出诊断并提出治疗方案,并进行反馈。
3 结论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及成熟,物联网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开始发挥重要作用,该系统的设计主要是应用于医疗行业中,本系统关注的重心是得不到充分照顾和治疗的慢性病人,该系统可以使慢性病人在家中被实时的监测到身体健康状况,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合理的治疗
措施,保证慢性病人正常的生活状态,与此同时节省了病人的治疗费用,足不出户就可以将自己的病情传输到医生手中,该系统中使用的技术均已是物联网技术中较成熟的技术,可行性好,对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提高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旭峰,姚志洪.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慢性病管理系统.YiGu,2011.
[2]王鲁,王志良.基于ZigBee技术的老人身体状态监测系统设计.小型微型计算机,2011,9(9).
[3]PAT RICK Kinney, etc. ZigBee technology: wireless control that simply works. Communications Design Conference,Oct 2,2003.
[4]霍宏伟,牛延超,郜帅,张宏科.一种IPv6无线传感器网络以太网接入网关设计.传感技术学报,2007,2,20(2).
[5]C.-C.Han, R, Kumar, R, Shea, E.kohler, and M.Srivastava.A Dynamic Operating System for Sensor Nodes. Proceddings of the 3rd Ine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bile
System.Applications and Services,2005:163-176.
[6]成继中,彭真.基于IPv6的网与ZigBee无线传感网的协议网关转换研究.科技传播,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