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风险评估方案

公路桥梁风险评估方案
公路桥梁风险评估方案

1编制依据

1、《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实行》交质检发【2011】217号。

2、《高速公路施工合同段合同文件》、施工图纸及技术规范。

3、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2009年版)》、《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7年版)》、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现行《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等相关规范。

4、现行《公路施工手册》、现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

5、现场踏勘调查、搜集的实地资料。

6、我单位在类似工程中的施工经验和相关工程的技术总结、工法成果等。

7、依据以上文件、规范、标准集工程实地勘察情况,结合我公司装备、施工能力、管理水平,以及多年从事复杂地形地质条件桥梁施工的丰富经验,并针对本工程施工特点,以“保质量、保工期、保安全、创精品”为目标,编制本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2 工程概况

2.1桥梁工程概况

本标段内主线桥主要有中桥2座,大桥1座。

鸽子湾中桥全长66米,0#桥台采用桩接盖梁桥台,3#桥台采用肋板式桥台,柱基础;桥墩采用桩柱式墩,桩基础。上部采用3×20m预应力小箱梁。

E匝道中桥全长88米,0#桥台为重力式桥台,扩大基础,4#桥台为肋板式桥台,,桩基础。桥墩采用桩柱式墩,桩基础。上部采用4×20m预应力砼简支小箱梁。

樟木湾大桥全长148米,0#桥台为重力式桥台,扩大基础,7#桥台为肋板式桥台,桩基础。桥梁下部采用钢筋砼圆柱墩,上部为7×20m预应力砼简支小箱梁。

2.2工程地质情况

(1)地质岩性

全线经过区域内覆盖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筑层(Q4ml)、冲击层(Q4al)、坡残积层(Q4el+dl)、崩坡堆积层(Q4col+dl)等。出露基岩为白垩系上统夹关组(K2j);侏

罗系上统蓬莱镇组(J3p)、遂宁组(J3s),侏罗系中统的上沙溪庙组(J2s)、下沙溪庙组(J2xs)、新田沟组(J2x)、侏罗系下统自流井组(J1z);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T3xj)等。

(2)地质构造及地震动参数

全线区内主要构造形迹有:长山背斜、永安背斜等;荣县-威远大断裂、瓜瓢洞断层、麻石岩断层等。

区内挽近期构造活动迹象不大明显,属相对稳定地区,不具备发生强震的构造条件,稳定性先对较好。根据GB50011-2001(2008年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K68+600-K78+253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烈度为Ⅳ度。

(3)水文地质特征

沿线地表水系主要有岷江、沱江水系,水深数米至十数米,一般河水随季节性降雨变化,雨季江水汹涌,江水冲刷对桥台基础有微弱影响。通常水量较为丰富,但河流冬春枯水期流量变化较大。

测区地下水类型较齐全,包括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等类型。

3评估过程和评估方法根据《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桥梁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标准补充规定》及《公路桥梁作业要点手册》的有关内容、及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监理我标段桥梁工程风险指标体系。

3.1桥梁工程风险评估分级

(1)桥梁施工安全风险总体评估主要考虑建设规模、地质条件、气候环境条件、地形地貌条件、桥位特征及施工工艺成熟度,评估指标的分类、赋值标准可参见表1。

表1公路桥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总体评估指标体系

序号评估指

基准分值备注

1 建设规

模(A1)

单孔跨径Lk(总长L)超过或达到国内外

同类桥型最大单孔跨径Lk(总长L)

]6~8

应结合工

程建设经

验及水

平,综合

判定,其

中拱桥应

按高限取

值。

L k>150米或L>1000米3~6

100米≤L≤1000米或40米≤L k≤150米1~3

L<100米或L k<40米0~1

2 地质条

件(A2)

不良地质灾害多发区域(包括岩溶、滑坡、

泥石流、采空区、强震区、雪崩区、水库坍

岸区等)

3~6

特殊性岩

土主要包

括:冻土、

膨胀性岩

土、软土

等。

存在不良好地质灾害,但不频发或存在特殊

性岩土,影响施工安全及进度

1~3

地质条件较好,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因素0~1

3 气候环

境条件

(A3)

极端气候事件多发区域(洪水、强风、强暴

雨雪等)

3~6 应结合施

工工艺特

征综合判

定。

气候环境条件一般,可能影响施工安全,但

不显著

1~3

气候条件良好,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0~1

4 地形地

貌条件

(A4)

山岭区

峡谷、山间盆地、山口等险要

区域

3~6 应结合勘

察资料,

综合判

定。

一般区域0~3

平原区0~1

5 桥位特

征(A5)

跨江、河、

海湾

通航等级1级-3级3~6 跨线桥应

综合考虑

交叉线路

的交通量

状况。

通航等级4级-6级1~3

通航等级7级及等外0~1

陆地

跨线桥(公路、铁路等)及其

它特殊桥

3~6

6 施工工

艺成熟

度(A6)

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国内首次应用1~3

应考虑施

工企业工

程经验。

施工工艺较成熟,国内有相关应用0~1

3.2桥梁工程总体施工风险标准

评估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所赋分值的确定应结合工程实际,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而定,且所赋分值应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见表2。

风险等级计算分值R

等级IV(极高风险) R≥14分以上

等级III(高风险) 8≤R<14

等级II(中度风险) 4≤R<8分

等级I (低度风险) R<4

3.3事故发生可能性的等级分成四级,见表3

概率范围中心值概率等级描述概率等级

>0.3 1 频繁(很可能) 4

0.03-0.3 0.1 可能 3

0.0003-0.03 0.01 偶然 2

<0.0003 0.001 不太可能 1

注:(1)当概率值难以取得时,可用频率代替概率。

(2)中心值代表所给区间的对数平均值。

3.4事故发生后果的等级分成四级,见表4

等级人员伤亡标准后果定性描述

1 死亡少于3人(含失踪)或重伤人数10人以下一般

2 死亡3-10人(含失踪)或重伤人数10-50人较大

3 死亡10-30人(含失踪)或重伤人数50-100人重大

4 死亡30人以上或重伤人数30人以上特大3.5直接经济损失等级标准,见表5

分值经济损失标准(万元)后果定性描述

1 经济损失Z<10 一般

2 经济损失10≤Z<50 较大

3 经济损失50≤Z<500 重大

4 经济损失Z≥500 特大

3.6专项风险等级标准

风险等级的估算按风险评估矩阵方法计算,其中风险值=风险发生概率×风险损失;按风险值的大小查表6确定风险等级。

严重性等级可能性等级一般较大重大特大1 2 3 4

很可能 4 高度高度极高极高

可能 3 中度高度高度极高偶然或很少发生 2 低度中度高度高度不太可能 1 低度低度中度高度

3.7典型重大风险源事故可能性等级划分,见表7

计算分值R 等级描述等级P≥14分以上等级IV(很可能) 4

6≤P<14 等级III(可能) 3

3≤R<6分等级II(偶然) 2 R<3 等级I (不太可能) 1

3.8风险揭示准则与采取的风险处理措施,见表8

风险等级接受准则处理措施

低度可忽略此类风险较小,不需采取风险处理措施和监测。

中度可接受此类风险次之,一般不需采取风险处理措施,但需予以监测。

高度不期望此类风险较大,必须采取风险处理措施降低风险并加强监测,且满足降低风险的成本不高于风险发生后的损失。

极高不可接受此类风险最大,必须高度重视并规避,否则要不惜代价将风险至少降低到不期望的程度。

4 评估内容

4.1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分为总体风险和专项风险评估

(一)桥梁施工安全风险总体评估指开工前根据桥梁工程地质条件、建设规模、气候环境条件、地形地貌条件、桥位特征及施工工艺成熟度,评估桥梁工程整体风险,估测其安全风险等级,属于静态评估。

(二)专项风险评估是指将总体风险评估等级为Ⅲ级(高度风险)及以上桥梁工程中的施工作业活动(或施工区)作为评估对象,根据其作业风险特点以及类似工程事故情况,进行风险源普查,并针对其中的重大风险源进行量化估测,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属于动态评估。

4.2各项基本风险、引起风险的因素

事故可能性应重点考虑物的状态、人的因素及施工管理缺陷。其中物的状态主要考虑气候环境、地形地貌、施工难度等工程客观条件;人的因素及施工管理主要考虑:总承包企业资质、专业机劳务分包企业资质、历史事故情况、作业人员经验、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及安全投入。

4.3桥梁工程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评分依据《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主要考虑桥梁地质条件、建设规模、气候及地形条件等评估指标,具体见下表。

序号评估指

基准分值备注

1 建设规

模(A1)

单孔跨径Lk(总长L)超过或达到国内外

同类桥型最大单孔跨径Lk(总长L)

应结合各

地工程建

L k >150米或L >1000米

0 设经验及水平,综合判定,其中拱桥应按高限取值。 100米≤L ≤1000米或40米≤L k ≤150米

1 L <100米或L k <40米

1 2 地质条件(A2) 不良地质灾害多发区域(包括岩溶、滑坡、

泥石流、采空区、强震区、雪崩区、水库坍

岸区等)

0 特殊性岩土主要包括:冻土、膨胀性岩土、软土等。 存在不良好地质灾害,

但不频发或存在特殊性岩土,影响施工安全及进度

0 地质条件较好,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因素

0 3 气候环境条件(A3) 极端气候事件多发区域(洪水、强风、强暴

雨雪等)

0 应结合施工工艺特征综合判定。 气候环境条件一般,

可能影响施工安全,但不显著

0 气候条件良好,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

0 4 地形地

貌条件

(A4) 山岭区 峡谷、山间盆地、山口等险要区域 0 应结合勘察资料,综合判定。 一般区域

2 平原区

0 5 桥位特征(A5) 跨江、河、

海湾

通航等级1级-3级 0 跨线桥应综合考虑交叉线路的交通量状况。 通航等级4级-6级 0 通航等级7级及等外 0 陆地

跨线桥(公路、铁路等)及其它特殊桥 3 6 施工工艺成熟度(A6) 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国内首次应用 0

应考虑施工企业工程经验。 施工工艺较成熟,国内有相关应用

0 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大小计算公式为:

R=A1+A2+A3+A4 +A5+A6

乐自高速LJ11合同项目桥梁工程施工总体安全风险

R=2+0+0+2+3+0=7,5<7<8,依据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分级标准,桥梁总体风险等级为Ⅱ级(中度风险)。

4.4桥梁工程专项风险评估

依据《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总则1.0.4条规定:专项风险评估是将总体风险评估等级为Ⅲ级(高度风险)及以上桥梁工程中的施工作业活动(或施工区段)作为评估对象,由于我合同段内桥梁总体风险评估等级为Ⅱ级(中度风险)故不进行专项风险评估。

5 对策措施及建议

风险控制应根据工程特点、风险评估的成果、成本效益比等,选择合适的风险控制措施,应对措施建议应具体翔实、具有可操作性。按照针对性和重要性的不同,措施建议可分为应采纳和宜采纳两种类型。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按照风险接受准则,提出风险控制措施,风险接受准则参见下表9。

风险等级接受准则处理措施

低度风险可忽略此类风险较小,不需采取风险处理措施和监测。

中度风险可接受此类风险次之,一般不需采取风险处理措施,但需予以监测。

高度风险不期望此类风险较大,必须采取风险处理措施降低风险并加强监测,且满足降低风险的成本不高于风险发生后的损失。

极高风险不可接受此类风险最大,必须高度重视并规避,否则要不惜代价将风险至少降低到不期望的程度。

考虑到我合同段内实际情况及桥梁施工的特点,在中度风险中桥梁施工人工挖孔桩、高处坠落、脚手架施工三个危险源作为影响我合同段内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因素,针对其作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并对其他中度风险源加强监控。

5.1人工挖孔桩控制措施

一、防坍孔

1、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拟挖孔的桩位,弄清该桩位的地质结构、水位,认真对该桩位的特点和地质条件等有关

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符合人工挖孔条件的孔才可择为挖孔桩。

2、在挖孔过程中严格按施工要求护壁,一护到底,特别是第一层护壁必须牢固,位置必须精确,还应高出地面30CM,第一层厚度不小于20CM,护壁砼强度等级≥C15。浇注时必须用锤、铁钎将混凝土振捣密实,砼的坍落度、和易性、均匀性和密实度都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严格控制拆模前护壁质量要求,认真检查护壁砼强度达4Mpa

以上方可拆模。

3、挖孔运到地面的土石应暂时堆在距孔口边缘1M以外,堆放高度不应超过1M,并应及时运走,但载重车辆不得进入施工场内。

4、采用爆破方法穿过孔内弧石或开挖岩层时,应精心编制爆破方案,充分考虑爆破对壁体及护壁的不利影响,避免爆破引起塌孔。平时施工时要留意孔内各种动态,特别是孔内爆破以后,如发现护壁变形或出现流砂、漏水等不良预兆时,施工作业人员应迅速撤离工作面,并报告工地领导采取措施妥善处理。空深大于6米时,应采用电雷管引爆。

5、挖孔过程应经常检查净空尺寸和平面位置,保持孔壁垂直和圆度,使孔壁受力均衡,免于塌方。挖孔时如遇透水应及时排水、及时护壁,以利防止水润土质变软面造成塌方。

二、防坠落

1、为防止孔口地面作业人员落入桩孔内,可在孔口设1米左右高的护栏,护栏上留1米左右宽的作业口,在作业口旁,地面作业人员须系好安全带。每工班收工前,孔内作业人员上至地面后应将孔口盖封闭。平时,暂不施工的孔口都应加盖封闭。;

2、为防止施工作业人员上下井时坠落,应配置安全可靠的升降设备,并由培训合格的操作人员操作。严禁作业人员自行手扶、脚踩护壁凸缘上下孔。

3、施工作业前,应认真检查工作台板、升降用的支架或辘轳架、卷扬机、轮轴、绳索、提引钩的自锁装置、桶(篮)是否固定完好,并做好记录。如发现绳索断股、断丝超过规定要求应及时更换;提升绳索放至桩孔最深处时,应在轮轴上保留3圈以上。应保证提升设备机件运转灵活,操作使用方便,装有安全装置,刹车动作灵敏可靠,以防升降途中万一出现供电故障,能稳妥即时刹住吊物不致坠落。

4、挖孔过程中土石不能装得过满。升降桶时应先挂好弹簧保险挂钩,使之居空中心匀速升降。提升大石块时,应绑好石块,并要求孔内人员先回到地面,然后提升,以防超重,绳索拉

断。

5、对桩口设置高出30厘米的凸缘,档住地面的石块、泥沙、工具、器具、短钢筋等物不致掉入空中伤人。及时清理作业现场,对挖出的泥沙、石块随时清运离场,保证孔口周边整洁,

不堆放杂物,去除杂物掉入桩孔的机会。

6、在桩孔内护壁的凸缘上设置半圆的水平防护罩,以遮盖桩孔水平面一半。防护罩随桩空挖深逐步下移,使其保持在距作业面大约3米处。吊桶在孔内吊运泥土时,孔内作业人员应暂停作业,躲避到防护罩下面。半圆形防护罩必须坚固牢靠,可利用角钢或粗钢筋焊成框架,再铺焊一层密眼钢筋网,使其能承受一定的冲击力,从而阻挡坠物伤人。

7、桩孔内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方可作业。空暇需要工具,应用提升设备递送,严禁向桩孔内抛掷。

8、挖孔间隙吊架不能搬动,成孔后盖上钢筋网。施工作业区设防护栏,备有红灯警示,防止人坠入孔内。

9、高空交叉作业在下面挖孔时,孔上面应采取封闭式或遮挡,以防高空坠物,殃及挖孔人员。

三、防中毒

1、在有毒有害气体较多的地质条件下施工,应配备风量足够的通风机和长度能伸至桩孔足够长的风管。作业前应用毒害气体检测仪对孔内气体进行检测,可在每次下井作业前,用动物投入井内30分钟,发现异常先通风处理,孔内空气正常后再入孔作业。孔口设专人监护,监护人要监守岗位,不可擅自离开。

2、针对本项目直径1.5米的桩孔,在孔深超过10米时应采取通风措施,应先通风,再下井作业,风量要足,不应小于25L/S。对于挖孔过程中进行爆破松动铁渣、结固矿渣、强风化和中风化

土质后,要及时通风排烟洒水,待炮烟全都排出或凝聚沉落后,经检查确认安全方可换人下孔作业。

3、在孔内作业,如作业人员感到头痛、脑胀、呼吸困难,应及时停止施工,立即返回地面,待检测孔内气体,针对情况加以处理后,确认安全,方可换人下孔作业。

4、作业中如遇有毒有腐蚀性物质,可采用防碱、防酸衣服和手套,或采取化学方法,即碱水加酸性物质进行中和。

5、桩孔直径较大时,孔内作业人员最好两人一组,以利互相照顾。一般情况下,作业人员在孔内连续作业不能超过4小时。孔口监护人员对孔内发生不适的作业人员,应提供正确的救助措施。当孔内作业人员遇到有不适感觉,应沉着冷静想方设法将不适人员,用运人吊笼尽快运上地面。不可让不适人员抓住吊土石的桶或篮勉强提上地面。

四、防水淹

1、挖孔时如遇透水严重,水排不干,可挖一将水井孔采水,降水井孔要比桩孔深2米,并用水泵将水及时抽出地面,这样既有利于挖孔,并可防止水润土质变软而造成塌孔现象。

2、通盘考虑,综合设计场地施工降水方案。在设计降水方案时,要通过计算和分析,推断施工降水对邻近建筑物造成不利影响的程序和对桩孔的影响情况。如土质不良时,不能采取在桩孔内抽提的降水方式,以防发声壁坍塌、流沙等事故。如施工场

地地表下浅层地下水丰富,深层较少,必要时可在场地设置水帷幕。

此外,应加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防范能力,做到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安全隐患不排除不施工作业。

5.2高处坠落控制措施

项目部应建立高处作业人员的健康情况台帐,定期对相应人员的身心健康情况予以确认。高处作业实行事先申请制度,必须经项目部审批后方可进行施工。每次作业前必须进行班组安全技术交底。

高层施工时,必须做到:

1 )作业层必须确保全封闭施工,临边封闭高度应超过作业面 1.5 米以上。

2 )30米以上的施工作业层临边外侧防护必须设置两道防护(内档竹笆、外档绿网)。

3 )作业区内的洞口应采用安全网或盖板封闭(必要时洞口内留设钢筋)。

4 )防护设施做到:作业前有验收、过程中有检查、遇到紧急情况时有预案。

5 )电梯专项施工中电梯井道的防护应纳入施工总包的安全管理;井道脚手架必须制定专项施工方案,高度超过 24 米时应

符合高层脚手架的构造要求,架体的垂直方向应做到 10 米一隔离,并按施工实际分段验收挂牌。

5.3脚手架施工控制措施

脚手架的搭设应将质量要求和安全要求有机地统一起来,确保搭设过程以及以后的使用和拆除过程的安全与适用。

(一)搭设前的准备工作

1、搭设前,单位工程负责人应按脚手架搭拆方案的要求,对架子工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交义双方履行签字手续。

2、熟悉图纸和施工现场看,掌握建筑平面和立面的构造特点,环境条件,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中构造要求,决定脚手架步距等等,具体施搭设步骤。

3、材料准备。对进场的钢管、扣件、脚手架、安全网等进行检查验收。

4、搭设场地准备。根据脚手架搭设高度、搭设场地土质情况与现行国家标准<<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BJ202)做好脚手架地基与基础的施工要求,坚实平整,不积水,砼硬化。经验收合格后,按方案的要求放线定位。

5、架子工应持有效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上岗作业。必须戴好安全帽、佩安全带、必须穿鞋,严禁穿塑料底鞋,皮鞋等硬底易滑的鞋子登高作业。操作工具及小零件要放在工具袋内,扎紧衣袖口,领口以及裤腿口,以防钩挂发生危险。

(二)搭设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要求

1、扣件式双排钢管脚手架搭设一般顺序是:里立杆→外立杆→小横杆→大横杆→扫地杆→脚手片→防护栏杆和踢脚杆→

连墙杆→安全网

2、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二步,保证搭设过程中和稳定性。

3、脚手架搭设中累计误差超过允许偏差,难经纠正,每搭完一步脚手架后,按规定校步距、纵距、横距、立杆的垂直度。

4、竖立杆时应由两人配合操作。大、小横杆与立杆连接时,也必须两人配合。

5、当有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和雾、雨或雪雨、雪天气时,应停止脚手搭设作业。雨、雪后上架作业应注意防滑,并采取防滑措施。

6、非操作层脚手架上严禁堆放材料,且必须保持清洁,操作层脚手架上材料堆放不能集中,不能超高,堆放要稳固,每平方米的堆放不得超过300kg,工作完成后及时清除干净。

7、脚手架搭设后由施工企业组织分段验收(一般不超过3步架),办理验收手续。验收表中应写明验收的部位,内容量化,验收人员履行验收签字手续。验收不合格和,应在整改完毕后重新填写验收表。脚手架验收合格并挂合格牌后方可使用。

(三)拆除方案

1、外架拆除前应由单位工程负责人召集有关人员对架子工程进行全面检查与签证确认,建筑物施工完毕,且不需要使用时,脚手架方可拆除。

2、拆除脚手架应设置警戒,张挂醒目的警戒标志,禁止非操作人员通行和地面施工人员能行,并有专人负责警戒。

3、长立杆、斜杆的拆除应由二人配合进行,不宜单独作业,下班时应检查是否牢固,必要时应加设临时固定支撑,防止意外。

4、拆除外架前应将通道口上的存留材料杂物清除,按自上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