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活动:凤阳花鼓教案(演奏)

合集下载

《凤阳花鼓》音乐教案

《凤阳花鼓》音乐教案

《凤阳花鼓》音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课程标准》中的民族音乐欣赏部分,具体为第四章《安徽地方音乐》的第二节《凤阳花鼓》。

详细内容包括凤阳花鼓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音乐结构分析以及鼓点的打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凤阳花鼓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感受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2. 学会分析凤阳花鼓的音乐结构,能正确地演唱和演奏凤阳花鼓曲目。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凤阳花鼓鼓点的打法及音乐结构的分析。

教学重点:凤阳花鼓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以及演唱演奏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设备、音响、凤阳花鼓乐器、教学PPT。

学生准备:笔记本、凤阳花鼓乐器(每组一个)。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凤阳花鼓的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凤阳花鼓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1)介绍凤阳花鼓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2)分析凤阳花鼓的音乐结构,讲解鼓点的打法。

(3)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3. 实践环节:(1)教师示范演奏凤阳花鼓,学生跟随学习。

(2)分组练习,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演奏展示。

4. 例题讲解:分析凤阳花鼓的节奏特点,进行节奏练习。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编写一段简单的凤阳花鼓鼓点,并进行演奏。

六、板书设计1. 凤阳花鼓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

2. 凤阳花鼓的音乐结构分析。

3. 鼓点的打法及节奏练习。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一段具有凤阳花鼓特点的鼓点,并录制演奏视频。

2. 答案:根据课堂所学,每组创作出独特的鼓点,并进行演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反馈,对教学方法的改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了解更多关于凤阳花鼓的知识,以及其他地方的音乐特色,提高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凤阳花鼓鼓点的打法及音乐结构的分析。

2.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练习和展示。

凤阳花鼓教案(整理4篇)

凤阳花鼓教案(整理4篇)

凤阳花鼓教案(整理4篇)大文斗范文网会员为你整理了“凤阳花鼓教案”4篇范文,希望对你有参考作用。

篇1:《凤阳花鼓》教案《凤阳花鼓》教案活动目标:1、欣赏认识具有地方特色的名歌《凤阳花鼓》的旋律,感受乐曲欢快、喜悦的情绪;2、愿意随音乐有节奏地模仿敲花鼓、物红绸的动作表现乐曲的情绪;3、尝试和同伴一起合作表演乐曲;4、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5、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活动准备:1、幼儿有一定的节奏经验;2、教学音乐、安徽名歌的舞蹈DVD;3、红绸、花鼓的.数量为幼儿人数的一半、粉笔、黑板。

活动过程:1、欣赏、认识音乐《凤阳花鼓》,引导幼儿用语言和动作表现乐曲欢快、喜悦的情感。

(1)、倾听乐曲,引导幼儿用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2)、再次倾听乐曲,引导幼儿用动作表达自己对乐曲的感受。

2、引导幼儿欣赏安徽名歌的舞蹈DVD,了解乐曲表演中经常用到的道具和乐曲(1)、引导幼儿欣赏舞蹈DVD;(2)、出示花鼓,引导幼儿随A段音乐(1―8小节)模仿敲花鼓;(3)、演员又是怎么舞红绸的?我们一起听着B段音乐(9―15小节)试一试。

3、引导幼儿完整地倾听音乐,分红绸和花鼓合作表现乐曲《凤阳花鼓》。

教学反思:演唱的形式如果能多样些,给学生多一点表现和互相点评的机会,学生的主体性就能更好的体现。

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学唱《凤阳花鼓》,了解安徽民歌风格。

对于课堂效果是令人满意的,但对于课堂形式还是有欠缺的。

在教唱环节中演唱的形式只有全班唱,师生轮唱两种,个别学生对歌曲的掌握没有得到很好的展示,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够,所以导致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篇2:《凤阳花鼓》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歌曲《凤阳花鼓》,感受安徽民歌的风格,培养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采用欣赏法、互动法和小组合作等方法,体会歌曲洋溢的欢乐气氛。

【知识与技能】准确说出歌曲表达的情感,了解歌曲的产生背景及历史发展,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音乐《凤阳花鼓》教案+说课稿

音乐《凤阳花鼓》教案+说课稿

音乐《凤阳花鼓》教案+说课稿教案:音乐《凤阳花鼓》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音乐教材的第四章,第二节《凤阳花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歌曲《凤阳花鼓》,了解凤阳花鼓的背景和文化内涵,以及相关的音乐知识。

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歌曲《凤阳花鼓》,并能熟练演唱。

2. 通过学习凤阳花鼓,了解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3.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文化素养。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歌曲《凤阳花鼓》,了解凤阳花鼓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难点:凤阳花鼓的节奏和音准的把握。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设备、教学课件、凤阳花鼓乐器。

学具:乐谱、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凤阳花鼓的视频,引导学生对凤阳花鼓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基本知识学习(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凤阳花鼓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讲解凤阳花鼓的演奏技巧和节奏特点。

三、歌曲学习(10分钟)1. 分组进行歌曲《凤阳花鼓》的学唱,教师巡回指导。

2. 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四、实践环节(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凤阳花鼓的表演,教师点评。

2. 学生自由进行凤阳花鼓的演奏,教师指导。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体验,提出问题和建议。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歌曲《凤阳花鼓》的曲谱、凤阳花鼓的图片和介绍、以及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

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练习歌曲《凤阳花鼓》,并和家长分享学习成果。

2. 调查了解凤阳花鼓在当地的流传情况和表演形式,下节课分享。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学生对凤阳花鼓的认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演唱歌曲《凤阳花鼓》。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凤阳花鼓的节奏和音准把握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拓展延伸:1. 邀请当地的凤阳花鼓表演艺术家进行课堂教学。

2. 组织学生参加凤阳花鼓的比赛或表演活动。

3. 开展凤阳花鼓文化的调研活动,深入了解凤阳花鼓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凤阳花鼓》音乐教案范文

《凤阳花鼓》音乐教案范文

《凤阳花鼓》音乐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凤阳花鼓的起源、发展以及音乐特点,感受地方传统文化的魅力。

2. 学会凤阳花鼓的基本节奏和演唱技巧,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 通过学习凤阳花鼓,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凤阳花鼓的起源和发展简介2. 凤阳花鼓的音乐特点(节奏、旋律、演唱风格等)3. 凤阳花鼓的基本节奏和演唱技巧4. 学习凤阳花鼓的歌曲5. 实践演练和表演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凤阳花鼓的起源、发展、音乐特点以及学会基本节奏和演唱技巧。

2. 教学难点:凤阳花鼓的节奏和演唱技巧的掌握。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凤阳花鼓的起源、发展、音乐特点等。

2. 示范法:教师示范凤阳花鼓的节奏和演唱技巧。

3. 练习法:学生跟随教师练习凤阳花鼓的节奏和演唱技巧。

4. 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练习和表演,相互交流学习。

五、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凤阳花鼓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凤阳花鼓的音乐特点,如节奏、旋律、演唱风格等。

3. 示范:教师示范凤阳花鼓的基本节奏和演唱技巧。

4. 练习:学生跟随教师练习凤阳花鼓的节奏和演唱技巧。

5.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练习和表演,相互交流学习。

6. 总结: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强调凤阳花鼓的重要性和学习意义。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为下次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凤阳花鼓的了解、基本节奏和演唱技巧的掌握程度。

2. 评价方法:课堂表现、练习成果、小组表演等。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凤阳花鼓相关歌曲、资料。

2. 乐器:凤阳花鼓乐器。

3. 音响设备:播放凤阳花鼓歌曲、音频资料。

4. 教学PPT:展示凤阳花鼓的图片、文字资料。

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本教案共需1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计划:第1-2课时:介绍凤阳花鼓的起源、发展、音乐特点。

《凤阳花鼓》教案

《凤阳花鼓》教案

《凤阳花鼓》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凤阳花鼓的起源、历史和艺术特点,感受地方传统文化的魅力。

2. 培养学生对凤阳花鼓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通过学习凤阳花鼓,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勤奋创新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凤阳花鼓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凤阳花鼓的艺术特点及其表现形式。

3. 凤阳花鼓的基本演奏技巧。

4.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凤阳花鼓曲目进行学习。

5. 创作凤阳花鼓的新曲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凤阳花鼓的起源、历史、艺术特点和基本演奏技巧。

2. 教学难点:凤阳花鼓的演奏技巧和曲目的学习与创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凤阳花鼓的起源、历史、艺术特点等。

2. 示范法:演示凤阳花鼓的演奏技巧。

3. 实践法:分组练习,合作演奏凤阳花鼓曲目。

4. 创作法:鼓励学生创作新曲目。

五、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凤阳花鼓教材、曲目、演奏乐器。

2. 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或表演厅。

3. 音响设备:音响、麦克风、音响支架。

4. 视频设备:电脑、投影仪、投影屏幕。

5. 其他:座椅、灯光、幕布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凤阳花鼓的音乐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课题。

2. 讲解:介绍凤阳花鼓的起源、历史和艺术特点,讲解基本演奏技巧。

3. 演示:示范凤阳花鼓的演奏技巧,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凤阳花鼓的音乐风格。

4. 实践:学生分组练习,合作演奏凤阳花鼓曲目,教师巡回指导。

5. 创作: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创作新曲目,并进行展示。

七、教学评价:1. 学生演奏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凤阳花鼓的理解和热爱程度。

3. 学生创作的新曲目的创新性和艺术性。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凤阳花鼓演出活动,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

2. 邀请凤阳花鼓艺术家进行讲座和示范,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3. 开展凤阳花鼓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九、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凤阳花鼓》教案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凤阳花鼓》教案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凤阳花鼓》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材第四章《民间音乐欣赏与表现》,详细内容为《凤阳花鼓》。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感受我国民间音乐的韵味,培养他们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2. 学会唱《凤阳花鼓》歌曲,并能用动作表现出歌曲的节奏感。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特殊节奏和动作的协调。

2. 教学重点:学会唱《凤阳花鼓》歌曲,并能用动作表现出歌曲的节奏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凤阳花鼓道具。

2. 学具:小鼓、手绢、彩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凤阳花鼓的来历,引导学生了解这种民间艺术形式。

2. 新课内容:(1)播放《凤阳花鼓》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

(2)老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种道具(小鼓、手绢、彩带),让学生尝试用道具表现歌曲的节奏。

3. 实践环节:(1)让学生自由组合,用道具进行节奏表演。

(2)邀请几组学生上台展示,大家共同评价。

4. 例题讲解:以歌曲《凤阳花鼓》为例,讲解如何用动作表现节奏感。

5. 随堂练习:学生跟随音乐,用动作表现歌曲《凤阳花鼓》的节奏。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凤阳花鼓》2. 歌曲简谱、歌词。

3. 凤阳花鼓道具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人介绍凤阳花鼓,并表演歌曲《凤阳花鼓》。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但对歌曲节奏的掌握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其他民间音乐,如京剧、黄梅戏等,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特殊节奏和动作的协调。

2. 实践环节:让学生自由组合,用道具进行节奏表演。

3. 作业设计:回家后,向家人介绍凤阳花鼓,并表演歌曲《凤阳花鼓》。

一、教学难点解析1. 特殊节奏的掌握(1)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让学生用身体动作感受节奏。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凤阳花鼓》教案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凤阳花鼓》教案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凤阳花鼓》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材第四章《民间音乐》,详细内容为《凤阳花鼓》。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凤阳花鼓》的基本旋律和歌词。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集体合作意识。

3. 激发学生对民间音乐的兴趣,培养传承民间文化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掌握《凤阳花鼓》的节奏和旋律。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民间音乐的兴趣和集体合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凤阳花鼓道具。

2. 学具:小鼓、手铃、沙锤等打击乐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模仿凤阳花鼓的表演,让学生感受民间音乐的韵味。

2. 歌曲教学(15分钟)(1)教师播放《凤阳花鼓》录音,引导学生跟唱。

(2)教师分句教唱,重点讲解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

(3)学生跟琴演唱,教师指导。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歌曲中具有代表性的节奏和旋律,进行讲解和示范。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用小鼓、手铃、沙锤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5. 集体表演(5分钟)全班同学合作,进行《凤阳花鼓》的集体表演。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凤阳花鼓》2. 歌曲节奏:强弱规律、音符时值3. 歌曲旋律:主要音高、音程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演唱《凤阳花鼓》,并尝试用家庭物品制作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 答案:学生需完成作业后,家长签字确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了解凤阳花鼓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引导学生关注其他民间音乐,如京剧、黄梅戏等。

(3)组织学生参加民间音乐活动,如民间艺术表演、民间音乐比赛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歌曲教学、例题讲解、随堂练习、集体表演3. 板书设计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 教学难点:《凤阳花鼓》的节奏和旋律相对复杂,对于幼儿园大班的学生来说,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凤阳花鼓》教案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凤阳花鼓》教案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凤阳花鼓》教案一、教学内容活动主题:《凤阳花鼓》活动目标:让幼儿了解和感受凤阳花鼓的音色、节奏和旋律特点,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教材: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材《音乐乐园》第五章节。

2. 内容:学习凤阳花鼓的基本节奏和旋律,演唱歌曲《凤阳花鼓》。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凤阳花鼓的音色、节奏和旋律特点,知道凤阳花鼓是我国传统的民间乐器。

2. 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幼儿能够熟练地演奏凤阳花鼓,正确地演唱歌曲《凤阳花鼓》。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凤阳花鼓音乐的喜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凤阳花鼓的基本节奏和旋律。

难点:让幼儿能够熟练地演奏凤阳花鼓,正确地演唱歌曲《凤阳花鼓》。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凤阳花鼓乐器、音响设备、教学PPT。

学具:幼儿音乐教材《音乐乐园》第五章节、凤阳花鼓乐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凤阳花鼓乐器,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凤阳花鼓的特点。

2. 讲解凤阳花鼓的音色、节奏和旋律特点,示范演奏。

3. 学唱歌曲《凤阳花鼓》,指导幼儿正确演唱。

4. 分组练习,让幼儿互相演奏和演唱,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凤阳花鼓的特点、基本节奏和旋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练习演奏凤阳花鼓,熟练掌握基本节奏和旋律。

2. 作业答案:幼儿能够熟练地演奏凤阳花鼓,正确地演唱歌曲《凤阳花鼓》。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可以让幼儿欣赏其他传统民间音乐,了解我国丰富的音乐文化,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凤阳花鼓》的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细节需要特别关注。

这些细节对于幼儿掌握凤阳花鼓的音色、节奏和旋律特点,以及熟练演奏和演唱歌曲《凤阳花鼓》至关重要。

下面将对这些重点和难点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一、凤阳花鼓的特点1. 音色:凤阳花鼓的音色清脆、明亮,富有特色。

它属于打击乐器,由鼓面和鼓身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活动:凤阳花鼓(演奏)
一、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节奏特点,能演奏乐曲。

2.喜欢演奏活动,体验与同伴轮奏和演奏中用眼神交流合作演奏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利用晨间、餐前、离园前等安静活动时间,有意识地播放音
乐《凤阳花鼓》,引导幼儿欣赏乐曲,自由地用体态动作表现乐曲的节奏。

2.物质准备:碟子和筷子若干,画有眼睛的小卡片八张,小鼓一面,音乐《〈风
阳花鼓〉图谱》;数字资源《〈凤阳花鼓〉图谱》。

三、活动过程:
(一)欣赏音乐《风阳花鼓》,引发幼儿对音乐的回忆,引导幼儿用体态动作表现音乐活泼、快点的节奏特点。

1.哼唱第一乐句并表演动作,引发幼儿的兴趣和表现欲望。

2.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大胆地用动作表现。

(二)倾听音乐,看数字资源《〈凤阳花鼓>图谱》,探索第一段乐曲中碟子的演奏方法。

1.展示第一段乐曲的节奏图谱,以问题引导幼儿探索图谱中碟子的颜色、大小及位置排列不同所代表的意义。

(1)引导语:你们看到图谱上的碟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碟子不同的颜色代表什么?(引导幼儿发现红、绿两种颜色的碟子分别代表两个演奏小组。

) (2)引导语:为什么有的碟子大,有的碟子小?(启发幼儿迁移过去的学习经验,知道大的碟子演奏的时间长.小的碟子演奏的时间短。

)
(3)引导语:除了颜色、大小不同还有哪里不一样?有的碟子位置错开排列,表示什么?有的碟子上下对应排列又是什么意思?(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对比,知道碟子错开排列表示两组交替演奏,碟子上下对应排列表示两组同时演奏。

)
2.幼儿听音乐、看图谱、拍节奏。

幼儿分成红、绿两组,听音乐、看图谱,熟悉节奏。

请红组幼儿看图谱中的红碟子,绿组幼儿看绿碟子:图谱中碟子错开排列时,红组幼儿双手在脸的左侧拍手,绿组幼儿双手在身体腰部的右方拍手;图谱中碟子对应排列时,两组幼儿双手同时在身体的正前方拍手。

3.幼儿持碟子练习演奏第一段音乐。

重点引导幼儿尝试伴随着自然的动作用眼神与同伴交流,使演奏动作更好看,并感受其中的乐趣。

(三)迁移第一段乐曲的演奏经验,学习用碟子为第二段音乐伴奏。

1.展示第二段图谱,启发幼儿边听音乐边观察第二段图谱中碟子的符号与敲击速度的关系,以及空拍时的碟子演奏方法。

2.引导幼儿持碟子演奏第二段音乐,提醒幼儿注意前八小节空拍不演奏。

(1)第一遍演奏后引发幼儿讨论和交流怎样使八个空拍时的演奏动作变得更好看?(启发幼儿运用伴随着自然的动作,眼睛看着拿筷子的手的方法进行演奏。

)
(2)将八张画有小眼睛的卡片贴在相应的空拍处,提醒幼儿演奏第四拍时眼睛要看手。

3.请幼儿运用心得方法再次演奏第二段音乐,体验用自然的体态动作演奏的美感。

4.幼儿完整演奏乐曲,体验成就感。

(1)引导幼儿看图谱完整演奏两段乐曲,提醒幼儿演奏中运用眼神交流、眼睛看手的方法。

(2)引导幼儿看教师的指挥,完整地演奏两段乐曲,体验成功演奏的快乐。

(3)添加鼓,由教师或一名幼儿敲鼓,鼓励幼儿按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大胆地演奏,增强乐曲活泼、欢快的气氛,进一步丰富演奏效果。

四、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音乐区投放乐器、图谱、音乐,引导幼儿自主演奏添加铃鼓、串铃或沙球等乐器,让幼儿自由结伴分成红、绿两组,尝试红组幼儿增加铃鼓,绿组幼儿增加串铃或沙球为乐曲伴奏,感受其更为丰富的音响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