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红色文化
宁化军民与长征

宁化军民与长征作者:赖晨来源:《档案天地》2013年第06期“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1930年1月7日,毛泽东指挥红四军第二纵队经连城姑田进入清流县洞口、林畲,归化县(现明溪)的盖洋、张地以及宁化的青瑶、罗坊坝、泉上、泉下、水茜、安远,19日经肖坊、营上、吴家等地进入江西。
在这次翻越武夷山的行军途中,毛泽东在马背上吟就了光辉诗篇《如梦令·元旦》。
不经意间让素有“福建西伯利亚”之称的山区小县——宁化名扬天下。
宁化是闽西一块红色沃土,又是毛泽东、朱德等开国领袖亲自建立的革命老根据地。
它是中央红军长征四个起点县之一,又是诞生、养孕中央红军的故乡;它是中央苏区重点县之一,又是中央苏区8个红旗不倒、坚持革命最久的“红色堡垒”;它是中央苏区“扩红支前”重点县,又是中华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认定的苏区“乌克兰”。
宁化军民不论在长征的准备阶段,还是在长征的整个过程中,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目前学术界对宁化军民与长征关系的问题有所涉略,如林强的《宁化人民对红军长征的三大贡献》(见《福建党史月刊》,2005年第S2期);石仲泉的《中央红军长征与宁化》(见《福建党史月刊》,2005年第S2期);周积源的《红军时期的宁化人民:纪念长征70周年》(见《战争年代》,2005年第4期);王岳良的《宁化的扩红运动》见(《福建党史月刊》,2005年第S2期);陈大猷、李万成、曾钦祯的《宁化对红军长征的作用》见(《福建党史月刊》,2005年第S2期);上述论文是本文的起点和基础,但它们均侧重于某些方面,不够全面,随着时间推移,新的史料大量涌现,很有必要重新系统论述此问题,而且上述论文的一些观点有待商榷纠正,比如林强说红三军团红四师主要由宁化人构成,就有待商榷。
本文试图从扩红、后勤保障、出发点、湘江战役四个方面,系统论述宁化军民对长征的贡献,以就教于方家。
宁化客家文化

宁化红色历史文化 content
宁 化 革 命 纪 念 馆 宁 化 红 军 医 院 旧 址
客家人结婚历来有闹洞房的习俗, 又称搞新娘。婚礼闹房连续三天, 这三天内不分大小,男女老幼均 可参加。而客家闹房,还受一种 观念的支配,认为越闹越吉祥。
宁化红色历史文化 content
宁化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第二次 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宁化 石壁是 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 红军长征的四个起点县之一,毛 泽东、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无 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宁化进行过 革命实践活动
2008年宁化石壁客家祭 祖习俗入选福建省第三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1年宁化石壁客家祭 祖习俗入选国家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
宁化客家祖地 content
宁化石壁客家公祠是世界客家人的总家庙。1995年落 成后,每年都举办一届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并 将每年公历10月定为“祭祖月”,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 一届。宁化石壁客家祖地被海内外客家人公认为客家人 的“麦加”,客家人的“朝圣中心”
宁 化cont生活中,但凡有宴席必有此 道菜。酿豆腐是中原传统饮食习 惯与迁徙地特殊产生生活方式相 结合的典范食品。
“汀州八大干”之一的宁化老鼠干 是用捕获的山、田鼠,剥去皮毛, 置糠入铁锅,将鼠架其上加盖薰成 干。有滋补功能,以猪肉、冬笋、 大蒜炸炒田鼠干,香酥适口,为下 酒名菜
宁化 客 家 婚 嫁 content
开伞出门是由新娘的亲兄弟
开伞,无亲兄弟的由其他亲属代替。 开伞者站在大门口左边,打开伞后, 由陪娘拉上新娘从伞底下穿过。走到 轿门前新娘有点假意不愿进去,还流 泪哭唱,甚至用脚踢轿门,陪娘就用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或者回去早生贵 子的吉利话劝她上轿。
宁化县红色文化故事演讲稿三分钟

宁化县红色文化故事演讲稿三分钟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大家好!爱国主义,这是一个多么光辉的字眼。
古今中外,有多少英雄豪杰,有多少仁人志士,有多少科学伟人,有多少文学巨匠为它而拼搏,为它而奋斗不息!大家都熟悉南宋抗金名将岳x,他牢记母训“精忠报国”,带领岳家军,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情壮志,驰骋疆场,威震敌胆,击退敌人的一次次进攻。
xx末年,x朝江山土崩瓦解之际,文xx奋起卫国,终因寡不敌众而被俘。
他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诗句,表达了他的爱国之情和誓死不屈的决心。
古罗马有一位叫马xx的英雄,当祖国遭受敌人的侵略时,他带领人民奋勇杀敌,在战斗中不幸被俘。
敌人威胁他如不投降,就把他烧死。
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马塞尔临危不惧。
他慷慨陈辞:“为了祖国免遭强盗的蹂躏,我即使葬身火海也在所不辞。
”马xx的生命被火神吞噬了,可是他的爱国主义精神永远激励着x马人民努力奋斗。
正如俄国伟大评论家车尔xx所说:“爱国主义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呀,在它的面前,人的爱生之念,畏苦之情,就连人本身又算得了什么呢!”让我们看看,从解放战争中的董xx到抗美援朝中的黄xx、邱xx,从对越自卫还击战中献身的英雄到新长征途中的雷x、王x,他们哪一个身上不闪烁着爱国主义的烁烁光芒?就说著名数学家陈xx吧,他立志为祖国、为人民摘取那颗数学桂冠。
在这期间,棍子向他打来,帽子向他扣来,这位向“哥达巴赫猜想”进军的人,躲在一间仅十平方米的阴暗潮湿的房子里,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不屑的奋斗,默默地夜以继日工作着。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几年的汗水,换来丰收的硕果。
一位外国科学家看了陈xx的工作成果,惊奇地喊道:“他移动了群山!”是的,他为祖国和人民搬动了受欺挨打、积弱百年的群山,为祖国赢得了崇高的荣誉。
这么多人为我们树立了爱国主义的榜样。
现在,我国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又该怎样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呢?俗话说:“儿不嫌母愁”,祖国就象我们最亲爱的母亲,我们不应该嫌弃她贫穷落后,更不应该被前进征途上的困难迷住了眼睛堵住了心窍,从而看不到祖国的伟大,听不进祖国的召唤,嗅不到祖国的芬芳,看不到祖国的未来。
宁化拥有这么多个全省第一,你知道几个?!

宁化拥有这么多个全省第一,你知道几个?!
宁化县是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21个原中央苏区重点县,
是中央红军长征4个起点县之一,
宁化被誉为“苏区乌克兰”。
2011年底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分部
认定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
宁化
2016年上半年空气质量全省第一
宁化是
全省最大的烤烟生产基地
宁化行洛坑钨矿
是全国大钨矿之一,钨金属含量达30万吨
宁化是
二次国内革命时期扩红人数最多的县之一
▲里坑村闽赣省机关旧址
宁化有
石壁客家祖地
宁化有
全省规模最大、数量最多、
分布最密的溶洞群:天鹅洞群风景区
宁化有
全省最深的天然内陆湖:蛟湖
宁化有
目前全省保存最完整的铁瓦顶寺庙
东华山三仙祠
宁化有
省级自然保护区
牙梳山自然保护区
宁化有
世界罕见杉木王群
宁化有
“闽北长廊”水茜藩维桥
宁化是
“中国薏米之乡”,宁化糯薏米独特而广受欢迎
宁化有
“客家第一壶”
以上这些你都知道几个呢?
你还知道宁化其他的全省第一吗?
如有疏漏欢迎补充哦~。
宁化红色文化课件

宁化红色文化利用的途径与前景
途径
宁化红色文化不仅是一种历史遗产,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可以通过开发红 色旅游、举办红色文化活动、开展红色教育等方式,充分利用宁化红色文化资源 。
前景
随着人们对红色文化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宁化红色文化的前景非常广阔。未来, 可以通过不断创新利用方式,提高宁化红色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地方经 济和社会的发展。
宁化红色文化课件
目录
• 宁化红色文化概述 • 宁化红色文化的主要内容 • 宁化红色文化的影响与价值 • 宁化红色文化的保护与利用 • 宁化红色文化与当地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 宁化红色文化的未来展望
01
宁化红色文化概述
宁化红色文化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宁化红色文化是指在中国共产党 领导下,在宁化地区形成的具有 革命性、斗争性和先进性的文化 。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红色旅游的发展可以带动 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 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 会。
提升区域品牌形象
宁化红色文化可以成为区 域品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 分,提升当地的知名度和 美誉度。
宁化红色文化对当地文化传承的贡献
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
促进文化创新发展
宁化红色文化是当地文化遗产的重要 组成部分,保护和传承红色文化有助 于维护文化多样性。
特点
宁化红色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 征和地域特色,它体现了革命先 烈们英勇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 ,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宁化红色文化的重要性
教育意义
宁化红色文化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 资源,有助于培养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历史价值
宁化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见证了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和人民群众的英勇奋斗。
宁化北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介绍

宁化北山革命烈士纪念碑是一座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纪念碑,位于中国福建省宁化县北山村。
它是为了纪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革命斗争中牺牲的无数革命烈士而建立的。
这座纪念碑见证了宁化北山地区的革命历史,成为了人们缅怀革命先烈的重要场所。
宁化北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建于1963年,是一座石制纪念碑,高约10米。
纪念碑底座上刻有“宁化北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六个大字,显得庄严肃穆。
碑身上刻有众多烈士的名字,他们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为国家和人民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
这座纪念碑的建立是为了表达人民对革命烈士的崇敬之情,同时也是为了激励后代继续坚守革命信念,为国家和人民的幸福而奋斗。
每年的革命烈士纪念日,北山村的居民和前来参观的游客都会来到纪念碑前献花、默哀,并重温革命历史。
这个场景让人肃然起敬,感受到革命烈士们无私奉献精神的伟大。
宁化北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不仅是一座纪念碑,更是一座历史见证。
它记录了北山地区在革命年代的艰苦斗争和无数革命先烈的英勇牺牲。
这些英烈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解放事业,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为我们争取到今天的幸福生活。
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
总之,宁化北山革命烈士纪念碑是一座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纪念碑。
它见证了革命烈士们的无私奉献和英勇牺牲,成为了人们缅怀革命历史和激励后代的重要场所。
我们应该铭记革命先烈的功绩,传承他们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福建三明苏区红色文化在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探究

福建三明苏区红色文化在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探究作者:陈德钦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01期摘要:三明苏区红色文化内涵深厚,形式多样,是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
三明苏区红色文化与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期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需要。
三明苏区红色文化在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明苏区红色文化可以为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优质载体,提供生动素材,提供理想实践教学范式。
关键词:三明苏区红色文化;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中图分类号: G412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7)01-0001-06福建省三明是重点革命老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先后在三明苏区从事过伟大的革命实践活动,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为争取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明苏区人民在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创造了光荣的革命历史,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数量众多的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
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到陕西视察时强调:“对历史文化,要注重发掘和利用,溯到源、找到根、寻到魂,找准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深入挖掘历史文化中的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治国智慧。
”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我们推进文化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三明苏区红色文化的珍贵价值,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一、三明苏区红色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一)三明苏区红色文化内涵三明苏区红色文化是指在1929年至1934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福建省三明市所辖的宁化、清流、明溪、建宁、泰宁、沙县、将乐等12个苏区县所建立的以建宁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中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革命实践中共同创造的一种特有的区域文化。
宁化北山革命纪念园介绍

宁化北山革命纪念园介绍
宁化北山革命纪念园位于福建省宁化县北山乡,占地面积约
80亩,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红色旅游示范点。
该纪念园于2003年12月21日落成开馆,是为了纪念北山革
命根据地的建立、维护和发展以及宁化人民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而建立的。
宁化北山革命纪念园主要分为纪念广场、北山革命展馆、红岩诗馆和红色博物馆等四个部分。
纪念广场位于园区的入口处,广场中央高耸着一尊铜像,是北山革命的先驱、人民英雄郑维山的塑像。
北山革命展馆是园区的核心部分,展馆分为七个展览区,通过图片、文字、文物和多媒体手段展示了北山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背景、创建和发展过程、革命斗争的艰苦岁月以及当地人民的英勇奋斗等内容。
展馆内还有郑维山纪念室,展示了郑维山的生平事迹和他在北山革命根据地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红岩诗馆是通过展现北山革命时期的诗歌作品,反映了当时人民的思想情绪和民族精神。
红色博物馆则展示了北山革命根据地期间的日常生活用品、军事器械、文物等,让游客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北山革命的历史风貌。
宁化北山革命纪念园通过丰富多样的展览和陈列,深入浅出地向游客展示了北山革命根据地的光辉历史和英勇精神。
这里也成为学习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场所,吸引着大量的
游客和研究者前来参观和研究。
同时,它也为宁化县的旅游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00
惨们团红军红 烈为第军的五 篇中三突国军 章国十破民团 !革四湘党第
命师江军三 史 的浴十 留 惨血四 下余烈奋师 了人战战, 气全斗。与 壮军中在数 山覆,掩十 河没红护倍 的,五主于 的他军力红
卫 师 》
《 绝 命 后
• 经过湘江一战,宁化籍红军大部分魂落他乡,长征胜利到达 陕北后仅存58人。新中国三明籍4名开国少将中,宁化就有3名。
三明红色文化 ——宁化红色文化
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广场
·
• • • • • •
风山直今路宁
《
展下指日隘化 红山武向林、
如
旗下夷何深清
梦
如,山方苔流 画 下,滑、
令
。 。 。归 化
元
,化人刻骨铭心的悲壮。湘江,是国 民党军队设置的第四道封锁线,中央红军为突破这道封锁线进行 的湘江战役,打得十分惨烈,付出了沉重代价。在长征途中的 “湘江战役”,担负后卫任务的红五军团第34师和红三军团第18 团,大部分将士为闽籍,其中一个团为纯宁化籍子弟。为了掩护 红军主力,宁化籍红军将士所在的红五军团34师与几十倍于我军 的国民党军浴血奋战,全部壮烈牺牲。宁化红军用自己的生命和 鲜血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和悲壮的一页。
他们是:张新华少将,孔俊彪少将,张雍耿少将。
张新华 张雍耿
孔俊彪
红军所用的匕首
军用号谱
如今这座小城到处洋溢着红色的芳香、红色的 氛围、红色的情结。
岁月流逝,红军的故事和红军精神依然在 宁化老区被传诵和闪烁着光芒。因为宁化人都 被一股浓郁的红色情结所包围着,他们无法忘 却在心灵中的红色记忆!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