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百分数(一)百分数的整理与复习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单元《百分数(一)整理和复习》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单元《百分数(一)整理和复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单元《百分数(一)整理和复习》这一课,是对前面学习的百分数知识的梳理和巩固。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的计算、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百分数的基本知识,对百分数的意义、计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不能灵活运用百分数,对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还需进一步巩固。
此外,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也需要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百分数的意义、计算方法,能够灵活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百分数的意义、计算方法,以及百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以及灵活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黑板、实物等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分数、小数的相关知识,引出百分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梳理:讲解百分数的意义、计算方法,以及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百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
4.实践操作: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强调百分数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百分数的意义、计算方法,以及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另一部分是百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百分数《整理和复习》课件

5.龙龙统计了他家小超市今天的收入,共有150 张纸币。其中面值100元的张数占20%,面值 50元的张数占30%,面值20元的张数占10%, 面值10元的张数占40%。他家小超市今天一 共收入多少元? 150×20%×100+150×30%×50+ 150×10%×20+150×40%×10=6150(元) 答:他家小超市今天一共收入6150元。
4.佳佳玩具厂十月份生产玩具1200件,十一月份比 十月份增产10%,十二月份又比十一月份增产了 15%。佳佳玩具厂十二月份生产玩具多少件?
1200×(1+10%)×(1+15%)=1518(件) 答:佳佳玩具厂十二月份生产玩具1518件。
点拨:由题意得, 十一月份生产玩具数量=1200×(1+10%)=1320(件), 十二月份生产玩具数量=1320×(1+15%)=1518(件)。
(3)某油田去年产油32万吨,今年计划把产油量增加 到40万吨,今年计划的产油量是去年的( 125 )%, 今年计划的产油量比去年增加了( 25 )%。
点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就是用一个 数除以另一个数,所以今年计划的产油量是去年的 40÷32×100%=125%,把去年的产油量看作单位 “1”,今年计划的产油量比去年增加了125%-1=25%。
二、深化知识
对应训练2 1.一种电脑销售中第一次比原价3600元降低了10%,第二次
又降低了10%。这种电脑现价多少元?
分析:根据“第一次比原价3600元降低了10%”是把“原价” 看作单位“1”,可以求出第一次降价后的价格。根据“第 二次又降低了10%”是把“第一次降价后的价格”看作单位 “1”,从而求出电脑的现价。
的分数,再把分数化成小数;也可以把百分号去掉,同
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百分数(一)整理与复习》教案

本次教学中,我努力尝试将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学习百分数知识。但从教学反思来看,我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其次,在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方面,学生们掌握程度不一。有些学生在互化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这提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对这部分学生的个别辅导,帮助他们熟练掌握互化方法。
此外,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的参与度很高,讨论热烈。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在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表达式时存在困难。针对这一点,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问题抽象能力的培养,帮助他们更好地将实际问题与百分数知识联系起来。
1.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关注他们在学习中的困难,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2.设计更多有趣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百分数的应用,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鼓励他们大胆发言,提高课堂参与度。
3.百分数的应用:复习百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折扣、成数、增长率等,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百分数的运算:巩固百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以及如何利用百分数解决简单的比例问题。
5.综合练习:设计一些典型题目,帮助学生巩固本章所学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核心素养: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024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6单元 百分数(一)整理和复习 教案

整理和复习
教材第92、第93页的内容。
1.通过复习,掌握这一单元所学的知识。
2.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复习的习惯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实物投影。
1.回忆这一单元所学的知识点。
2.小组交流。
重点说说这一单元的重要知识点。
3.集体交流。
1.解决下面两个问题。
(1)百分数和分数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2)在实际问题中,什么情况下最多能达到100%?什么情况下达不到100%?什么情况下能超过100%?
老师引导学生比较百分数和分数的含义有什么不同时,要着重使学生明确: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数,又可以表示两个数的比;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比,所以它的后面不能有计量单位。
要让学生举例,从实际生活中体验百分率。
如:花生的发芽率不能超过100%,学生口算的正确率就可以达到100%等。
2.完成教材第92页的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填在教材上。
(2)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第92页的第2题。
提醒学生按正确的格式进行书写。
出米率=出米的千克数
×100%
稻谷的千克数
4.独立完成教材第92页的第3题。
5.完成教材第93页练习二十。
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六《百分数(一)》整理和复习

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六《百分数(一)》整理和复习一. 教材分析《百分数(一)》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一单元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以及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百分数进行数据的描述和比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分数和小数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对百分数的理解和运用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百分数的概念,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和运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意义,学会百分数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百分数进行数据的描述和比较。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沟通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意义,学会百分数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百分数进行数据的描述和比较。
2.教学难点:学生对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百分数的概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教学卡片等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接触和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自主探索和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3.巩固新知: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运用百分数进行数据的描述和比较,巩固所学知识。
4.拓展应用: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百分数的概念,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第6单元百分数(一)整理与复习(课件)

四、拓展练习
2. 家具店新进一批沙发,按进价的50%加价后,再以“大酬宾八 折优惠”售出,结果每套沙发获利1600元,这种沙发每套进价 多少元? 1600÷[(1+50%)×80%-1]=8000(元)
答:这种沙发每套进价8000元。
二、基础练习
5. 图书馆有文艺书1500本,科技书比文艺书多30%,图书馆有科 技书多少本? 1500×(1+30%)=1950(本) 答:科技馆有科技书1950本。
三、易错练习
1. 选一选。
(1)把62.5%的百分号去掉,结果( C )。
A. 不变
B. 缩小到原来的 1
100
C. 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D. 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
三、易错练习
3. 六年级有160人参加了学校举行的诗词大赛,获一等奖的有8人, 获二等奖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5%,获三等奖的人数比获二等奖 的多占总数的5%。请你提出需要用百分数解决的问题并解答。
获得三等奖的有多少人? 160×(15%+5%)=32(人)
答:获得三等奖的有32人。
四、拓展练习
1. 春节快到了,乐乐想买一件新衣服。他在商场和专卖店发现同 一款式的衣服,但价格不同。商场里的原价是240元,现在按 85%出售,且按降价后的价钱满200元送20元现金。专卖店现在 标价220元,并且全场商品一律降价20%出售。乐乐很犹豫,你 能帮他想想去哪个店购买更划算吗? 商场:240×85%=204(元) 204-20=184(元) 专卖店:220×(1-20%)=176(元) 答:去专卖店买更划算。
100
2. 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3. 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是在分子后面加上“%”来表示,
读作“百分之······”。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百分数(一)整理与复习示范教学方案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百分数(一)整理与复习示范教学方案人教版本节课,我们将复习单元六中的百分数知识。
我会带领学生回顾百分数的定义和基本性质,包括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以及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之间的关系。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百分数的理解和运用,特别是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之间的转换。
我会通过详细的讲解和大量的练习来帮助学生克服这个难点。
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已经准备了相关的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PPT等教学工具,以及学生用的练习本和答案。
在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部分,我认为本节课的讲解和练习都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概念和运用。
但在下一步的教学中,我还需要更多的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帮助每一个学生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概念和运用。
同时,我也会寻找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方案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百分数的定义和基本性质是学生理解和运用百分数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详细讲解百分数的意义,包括百分数的定义、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以及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之间的关系。
我会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概念。
百分数的应用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
我会通过具体的例题来讲解如何用百分数表示数据、如何进行百分数的比较和转换等。
我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
同时,我会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概念和运用。
百分数的理解和运用,特别是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之间的转换,是本节课的难点之一。
我会通过详细的讲解和大量的练习来帮助学生克服这个难点。
我会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之间的转换规律,并通过实际的练习题来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百分数的理解和运用。
对于这些重点和难点的讲解和辅导,我会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也会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给予每一个学生足够的关注和指导,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概念和运用。
人教版六年级《百分数一》 整理和复习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几分之几)
方法: 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 例如 男生有20人,女生有15人,女生人数占男生人 数的百分之几? 列式:15÷20= 3/4 =75%
举一反三:男生人数占女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2、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几分之几)是多少
方法: 单位“1”已知:单位“1”的量×对应分率=分率对应量
250÷(1+10%)
=240÷1.2 =200(万吨)
250-200=50(万吨)
答:今年比去年增产小麦50万吨。
某机关精简机构后有工作人员167人,比原来工作人员
少68人。精简了百分之几?Biblioteka 精简前的人数 是单位“1”
少的人数÷精简前的人数=少的百分之几
68÷(167+68)
=68÷235 ≈0.289 =28.9%
出勤率=出勤人数÷总人数×100% 发芽率=发芽数÷种子总数×100% 成活率=成活数÷种植总数×100%
这些百分数都表示部分量占总量的百分之几, 所以不可能超过100%。
解决实际问题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几分之几) 一个数÷另一个数
2、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几分之几)是多少
单位“1”已知:单位“1”的量×对应分率=分率对应量
3600是单位“1”
(实际产量-计划产量)÷计划产量 (4500-3600)÷3600 =900÷3600 =25%
答:实际产量超过计划25%。
天乐农场今年收小麦250万吨,比去年增产20%,今年比
去年增产小麦多少万吨 先求出去年收小麦的质量。
去年收小麦的质 量是单位“1”
(1+10%)×去年收小麦的质量=今年收的质量 去年收小麦的质量=今年收的质量÷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