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隧道位置及洞口位置的选择

合集下载

隧道的勘察及位置的选择

隧道的勘察及位置的选择

隧道的勘察及位置的选择Tunnel and location choice survey摘要——我国公路隧道随着交通建设的高速发展而不断增加,目前国家将建设重点向我国西部地区转移,高速公路网的建设必须面临大量的隧道工程。

隧道勘测为确定隧道位置、施工方法和支护、衬砌类型等技术方案,对隧道地处范围内的地形、地质状况,以及对地下水的分布和水量等水文情况要进行勘测。

本文简单介绍了隧道的勘察及位置选择的工程中经常使用的一些方法。

Abstract——China's highway tunnel construction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traffic increase, the current national focu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western regions of China,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ighway network must face a large number of tunnels. Tunnel tunnel investigation to determine the location, construction methods and bracing, lining type of technology solutions, within the scope of the tunnel is located in the terrain, geological conditions, as well as the distribution and quantity of groundwater hydrology, etc. to carry out the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survey and location of the tunnel project selected some of the methods commonly used.关键词:隧道勘察目的调查位置选择洞口位置Keywords: Tunnel investigation Purpose Survey Selecting a Location Hole location正文隧道是修建在地下或水下并铺设铁路供机车动车辆通行的建筑物。

隧道工程复习2

隧道工程复习2

一、填空1、隧道净空是指隧道内轮廓线所包围的空间,包括公路隧道建筑限界、通风及其它功能所需的断面积。

净空所包括的其它断面中,有通风机或通风管道、照明灯具及其它设备、监控设备和运行管理设备、电缆沟或电缆桥架、防灾设备等断面,以及富裕量和施工允许误差等。

2、隧道建筑限界是指为了保证在隧道中的行车安全,在一定的宽度、高度空间范围内任何部件不得侵入的限界。

1、分离式独立双洞的最小净距,按对两洞结构彼此不产生有害影响的原则,结合①隧道平面线形、②围岩地质条件、③断面形状和尺寸、④施工方法等因素确定。

2、隧道内纵面线形应考虑行车安全性、营运通风规模、施工作业效率和排水要求,即确定隧道纵坡坡度时,主要考虑的因素为通风和排水。

3、隧道引线的平面、纵断面线形,应当保证进洞时的设计车速,有足够的视距,保证行驶安全。

引线分为进口引线和出口引线。

进口引线主要有两个功能:①视觉和心理反应功能,从而保证安全视距,有足够的时间判读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②保证进洞车速功能,主要是考虑隧道通风的需要。

出口引线的功能主要是完成视觉感应的适应问题,为了确保驾驶安全,在出口段,按设计车速计算,在3~5s内走过的距离,就是出口引线的长度,其线形应当保持与洞内一致。

4、复合式衬砌是由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及中间夹防水层组合而成的衬砌形式。

初期支护宜采用锚喷支护,即由喷射混凝土、锚杆、钢筋网和钢架等支护形式单独或组合使用,二次衬砌宜采用模筑混凝土或模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衬砌截面宜采用连接圆顺的等厚衬砌断面,仰拱厚度宜与拱墙厚度相同。

正确确定开挖断面时,除应满足隧道净空和结构尺寸外,还应考虑初期支护并预留适当的变形量。

预留变形量的大小可根据围岩级别、断面大小、埋置深度、施工方法和支护情况等,采用工程类比法预测。

复合式衬砌设计应根据现场围岩监控量测信息对设计支护参数进行必要的凋整。

5、围岩压力的确定目前常用有下列三种方法:①直接量测法;②经验法或工程类比法;③理论估算法。

道路隧道定位及洞口位置选择

道路隧道定位及洞口位置选择

隧道位置选择
隧道位置选择
隧道位置选择
隧道位置选择
洞口位置选择
4、洞口不宜设在滑坡、崩塌、岩堆、危岩落石、 、洞口不宜设在滑坡、崩塌、岩堆、危岩落石、 泥石流等不良地质及排水困难的沟谷或不稳定的 悬崖峭壁下。应遵循“早进晚出”的原则, 悬崖峭壁下。应遵循“早进晚出”的原则,合理 选定洞口位置,避免在洞口形成高边坡和高仰坡。 选定洞口位置,避免在洞口形成高边坡和高仰坡。 5、濒临水库地区的隧道,其洞口路肩设计高程应 、濒临水库地区的隧道, 高出水库计算洪水位不小于0.5m,同时应注意由 高出水库计算洪水位不小于 , 于水的长期浸泡造成库壁坍塌对隧道稳定的不利 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 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
总体设计一般规定
3、原则 、 确定经济合理的断面轮廓; 确定经济合理的断面轮廓; 隧道内外平、 (4)隧道内外平、纵线形应协调 通风方式的选择,通风、照明、 (5)通风方式的选择,通风、照明、交通监控等 机电设备的设置规模的确定 隧道内防排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 (6)隧道内防排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辅助通 弃渣处理、管理设置、交通工程设施、 道、弃渣处理、管理设置、交通工程设施、环境 保护等做综合考虑 当隧道与相邻建筑物有相互影响时, (7)当隧道与相邻建筑物有相互影响时,应在设 计与施工中采取必要的措施。 计与施工中采取必要的措施。
第三节 道路隧道的几何设计
1、概述 、
2、平面线形 、 3、纵断线形 、 4、与平行隧道或其他建筑物的间距 、 5、引线 、 6、净空断面 、 7、断面设计要点 、
几何设计概述
1、要求:安全、经济、适用(基本),通风、照 、要求:安全、经济、适用(基本),通风、 ),通风 安全设施、易于施工、 明、安全设施、易于施工、养护 2、隧道的两个特点: 、隧道的两个特点 (1)地质条件的影响大,地质资料不充分,动态设 地质条件的影响大,地质资料不充分, 地质条件的影响大 计 (2)受施工方法的影响大,钻爆法、先墙后拱与 )受施工方法的影响大,钻爆法、 先拱后墙对衬砌的影响

隧道洞口位置的选定、隧道路线设计

隧道洞口位置的选定、隧道路线设计
◆具体方法可参见铁路选线知识相关内容。
25
第 1 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小结
思考题: 1.隧道工程勘察的基本内容;地质调查后应提供的主要资料 2.越岭隧道选择时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3.隧道洞口位置选择的总原则与目的 4.隧道纵坡的型式、适用条件、限制坡度
26
5
1.3 隧道洞口位置的选定
1.3.2 洞口位置选定的原则和要求
6
1.3.2 洞口位置选定的原则和要求
2.洞口应尽可能设在线路与地形等高线正交处 线路与等高线斜交
无法避免时: ◆可采用斜交洞门,
但围岩类别应不小于Ⅲ 级。且斜交角度一般不 小于45
◆接长明洞 ◆采用台阶式洞门
7
1.3.2 洞口位置选定的原则和要求
24
1.4.2 隧道线路纵断面设计
5.坡段连接
◆为了行车平顺,两个相邻坡段坡度的代数差值不宜太大。 从安全的观点出发,坡段间的代数差值△ip不应大于重车方向 的限坡值 ,否则就应在两个坡段之间插入一段缓和坡段。
◆当相邻坡度差大于一定限值时,设置缓和坡段已不解决问 题,而应在变坡点处设置竖曲线,还要注意竖曲线不应与缓和 曲线重叠。这些规定与洞外明线的要求是一样的。
《隧 道 工 程》
第 1 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第2 讲
中南大学隧道与地下工程系
1
第 1 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1.1 隧道工程勘察 1.2 隧道位置选择 1.3 隧道洞口位置的选定 1.4 隧道线路设计
2
1.3 隧道洞口位置的选定 本节主要内容:
➢洞口位置选定的重要性
➢洞口位置选定的原则和要求
3
1.3 隧道洞口位置的选定
18
1.4.1 隧道线路平面设计

1、隧道洞口工程施工原则与方法

1、隧道洞口工程施工原则与方法

端墙式洞门
端墙式洞门 端墙式洞门 无墙洞门 明洞式洞门 明洞式洞门 明洞式洞门 明洞式洞门
13
14
棚洞式洞门
框架式洞门
非受力式洞门
非受力式洞门
明洞式洞门
明洞式洞门
4.各类洞门设计形式
无墙洞门
当洞口阔、石质较稳定(Ⅱ~Ⅲ级围岩)的地区,隧
※2、洞口位置的选择
隧道洞口的确定是隧道进洞成败的关键。洞口位置选择的基本要求是: 结合路线总体布局,尽可能地将隧道洞口选择在地质地形条件好、坡体
稳定的坡面上,线路能够垂直或接近垂直地形等高线。
(1)洞口位置选择具体要求: 考虑洞口边仰坡不致开挖过高和洞口段衬砌结构受力,洞口位置宜与
地形等高线大体上正交。洞门宜与隧道轴线正交。若为斜交时,应尽可
日益扩大,人们不但重视隧道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还不 断追求艺术性,尤其注重隧道洞门的美学效应,使隧道不 单成为交通通道,同时又起着点缀周围环境的作用。隧道 洞门的外墙设计与周围的景观环境相协调,洞门的形式在 研究建筑的现象学基础上,结合地方民族特色,既美观又 经济。
福建机场二期魁歧隧道
厦门翔安隧道
环框式洞门
环框式洞门
翼墙式洞门
适用于地质较差的Ⅳ级以下围岩,以及需要开挖路堑的地方。翼墙式洞 门由端墙及翼墙组成。翼墙是为了增加端墙的稳定性,同时对路堑边坡
也起支撑作用。其顶面一般均设置水沟,将端墙背面排水沟汇集的地表
水排至路堑边沟内。
台阶式洞门
当洞门位于傍山侧坡 地区,洞门一侧边仰 坡较高时,为了提高 靠山侧仰坡起坡点,
厦门云顶隧道
宜昌季家坡隧道
昆明百花山隧道
法国Mont-Blanc隧道
在实际施工中,洞口工程又是隧道施工中最为困难的地段。 在以往的施工过程中,常常采用拉槽刷坡的方式寻求能正面沿 隧道轴线进洞的地点,为此需要削剥大量的坡面岩体,这将使 得洞口处的围岩稳定性进一步恶化,加剧了进口施工的困难, 甚至导致进洞失败。为摆脱正面进洞观念,在施工中我们须寻 找一种合理的隧道洞口结构形式和进洞里程,不仅能克服进洞

隧道洞口位置选择的总原则

隧道洞口位置选择的总原则

隧道洞口位置选择的总原则
在进行隧道建设或扩建时,隧道洞口位置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步骤。

选择合适的位置可以最大程度地优化隧道的使用效率、减少对周边环境和人民生活的影响,并提高通行安全和可靠性。

以下是隧道洞口位置选择的总原则:
1. 环境因素:隧道洞口位置必须考虑周边自然环境、气象条件、地形地貌等因素,确保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洞口位置不宜选在泥石流、滑坡、地震等灾害易发区。

2. 地质因素:隧道洞口位置应考虑地质条件,选择稳定的地质构造,以避免隧道围岩的滑坡、塌方等事故,同时避免对地质构造造成破坏。

3. 交通因素:隧道洞口位置应在适当位置,以便连接主要道路、街道和公路,使交通效率最大化,同时避免对周边交通和人民生活的影响。

4. 安全因素:隧道洞口位置应考虑安全因素,避免选在人口密集地区、商业区、学校等场所。

5. 经济因素:隧道洞口位置的选择应同时考虑项目投资的经济效益。

选择合适的位置可以减少建设和运营成本,从而提高项目回报率。

隧道洞口位置的选择需要根据具体的地理、环境、社会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公路隧道洞口选线及线形设计

公路隧道洞口选线及线形设计
式 隧 道左右 幅洞 口位 置 可 以根 据地 形 、 地质 条件 , 拉大 或 缩 小洞 口间距 , 用 不 平 行 布 线 方 式 。图 5所 示 隧 采
道为山西某高速公路为争取有利洞 口位置而采取 了拉 大洞 口间距 的处理方 式 。
图 1 基本与等 高线垂直 进洞的隧道
图 2 沿 沟 心 出洞 的 洞 口处 理
采用明洞接长及洞 口开挖及 防护措施 , 同时做好 洞 口 排水 , 终确 定如 图 3 图 4所 示 位置 。 最 、
公 路隧道洞 口选线 及线形设计 : 袁英 爽
6 3
图 4 沟 心 出洞 纵 断 面 线 形
3 2 分 离式 隧 道 洞 口位 置 的 设 置 .
受 地形 条件 控制 时 , 口位置 可 以灵活选 择 , 洞 分离
关键 词 公 路 隧道 洞 口 线 形设 计 文献 标 识码 : B
进洞 。
中图分 类 号 : 4 2 3 U 1. 2
1 概 述
近年来 , 随着高速公路 网不断向山区延伸 , 山区隧 道也 越 来越 多 。 由于 隧道 洞 口位 置 选择 的不 合理 导致 施工期 间的坍塌 、 开裂 , 在近年来高速公路隧道修建工 程 中成 为 了施 工处 理 最 主 要 的 问题 之 一 , 且 运 营 过 而 程 中由于 隧道 洞 口线形 的一致 性不 满 足规 范要 求而 导
3 洞 口选 线 实 例
很 多情况 下 , 受地 形及 其他 因素 的影 响 , 隧道洞 口
难 以避免 在 沟谷 出洞 时 , 采 用接 长 明洞 的方 式 , 应 避免
施 工爆 破 对人 身及 房 屋等设 施 的影 响 和采取 环 境保 护 措 施 。 隧道 洞 口位 置 的 选 择 应 与 隧道 前 后 构 造 物 协 调 。在 桥 隧 紧接 的情 况 下 , 综 合 考 虑 洞 口与 桥 跨 布 应 局 、 构处 理 的整 体性 , 免桥 隧 工程 施工 相互 干扰 。 结 避 隧道 洞 口的选择 主要 受地 形 和地 质条 件控 制 :

公路隧道位置及洞口位置的选择

公路隧道位置及洞口位置的选择

公路隧道位置及洞口位置的选择对公路隧道位置以及隧道洞口位置的选择基本原则、具体规定进行了初步介绍,力求在实际工程中,选择最好的隧道总体位置及合理的隧道出入洞口,取得良好的经济技术目标。

关键词:公路隧道隧道位置洞口位置1 概述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网不断向山区延伸,山区隧道也越来越多。

由于隧道位置选择的不合理导致经济的浪费,线路运营安全受到威胁,交通事故频发;由于隧道洞口位置选择的不合理导致施工期间的坍塌、开裂,在近年来高速公路隧道修建工程中成为了施工处理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因此,选择合理的隧道位置及洞口位置,不但利于施工和运营安全,同时有利于自然环境的协调和保护。

2 隧道位置的选择2.1 一般原则首先应综合比选隧道各轴线方案的走向、平纵线形、洞口位置等,提出推荐方案。

地质条件差时,特长隧道的位置应控制线路的走向,以避开不良地质地段,而中小隧道的定位应服从线路的走向。

2.2 方案比选的内容方案的比选应结合隧道与线路两个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内容十分庞杂,不能简单轻易的下结论,其主要方面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适当的线形,平面顺适、纵坡均衡、横断面合理。

(2)经济的路线长度,舒适的运行条件,长大隧道方案的运行条件一般较好,但隧道开挖运营通风费用较高。

(3)合理的用地,对环境的破坏少,与环境相和谐。

(4)施工难度小,便于就地取材。

(5)建设投资小。

(6)运行费用与养护费用少,对于长大隧道的通风照明及养护费用均较高。

(7)安全性好,隧道作为封闭空间,事故救援十分困难,近年来长大隧道的火灾救援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8)在高寒地区,应特别注意隧道的冻害和洞口风积雪问题。

(9)隧道内外线形的一致性。

近年来隧道洞口事故频发,隧道洞口的线形一致性十分重要。

隧道方案的比选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应充分考虑到各个方面的不同,充分论证。

有时候几个方面不能同时满足,甚至充满矛盾的地方,应该综合考虑,选出相对最佳方案。

2.3 隧道位置选择的具体规定(1)应修建在稳定的地层中,尽量避免穿越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极为复杂以及严重不良地质地段;必须通过时,应采取合适的辅助工程措施保证工程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隧道位置及洞口位置的选择
摘要:对公路隧道位置以及隧道洞口位置的选择基本原则、具体规定进行了初步介绍,力求在实际工程中,选择最好的隧道总体位置及合理的隧道出入洞口,取得良好的经济技术目标。

关键词:公路隧道隧道位置洞口位置
1 概述
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网不断向山区延伸,山区隧道也越来越多。

由于隧道位置选择的不合理导致经济的浪费,线路运营安全受到威胁,交通事故频发;由于隧道洞口位置选择的不合理导致施工期间的坍塌、开裂,在近年来高速公路隧道修建工程中成为了施工处理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因此,选择合理的隧道位置及洞口位置,不但利于施工和运营安全,同时有利于自然环境的协调和保护。

2 隧道位置的选择
2.1 一般原则
首先应综合比选隧道各轴线方案的走向、平纵线形、洞口位置等,提出推荐方案。

地质条件差时,特长隧道的位置应控制线路的走向,以避开不良地质地段,而中小隧道的定位应服从线路的走向。

2.2 方案比选的内容
方案的比选应结合隧道与线路两个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内容十分庞杂,不能简单轻易的下结论,其主要方面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适当的线形,平面顺适、纵坡均衡、横断面合理。

(2)经济的路线长度,舒适的运行条件,长大隧道方案的运行条件一般较好,但隧道开挖运营通风费用较高。

(3)合理的用地,对环境的破坏少,与环境相和谐。

(4)施工难度小,便于就地取材。

(5)建设投资小。

(6)运行费用与养护费用少,对于长大隧道的通风照明及养护费用均较高。

(7)安全性好,隧道作为封闭空间,事故救援十分困难,近年来长大隧道
的火灾救援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8)在高寒地区,应特别注意隧道的冻害和洞口风积雪问题。

(9)隧道内外线形的一致性。

近年来隧道洞口事故频发,隧道洞口的线形一致性十分重要。

隧道方案的比选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应充分考虑到各个方面的不同,充分论证。

有时候几个方面不能同时满足,甚至充满矛盾的地方,应该综合考虑,选出相对最佳方案。

2.3 隧道位置选择的具体规定
(1)应修建在稳定的地层中,尽量避免穿越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极为复杂以及严重不良地质地段;必须通过时,应采取合适的辅助工程措施保证工程安全。

在服从线路走向的条件下,地质条件是隧道位置选择的主要因素,如果必须通过地质不良地段和灾害地质地段,则应减小其通过距离,有时宁可增加隧道长度来减少隧道在不良地质中的距离,同时应采取必要的合适的工程手段措施,确保隧道施工安全及长期运营安全。

(2)越岭隧道
对于特长及长隧道而言,应该进行大面积的地质测绘和综合地质勘探以确定线路走向和平面位置,当穿越垭口时,应拟定不同的越岭高程及其相应的展线方案,结合线路线形及施工、运营条件等因素,进行全面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3)傍山隧道
河谷地形,由于长期受到地质构造和水流冲刷等影响,地形和地质情况复杂,对称或者不对称的台地和陡峭的山坡,并伴有一些不良地质现象,同时可能出现洞壁过薄、偏压、浅埋、洞口深基础等现象。

傍山隧道总体原则应该是向山体内侧移动,同时应对长隧道方案和短隧道群方案或桥隧结合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3 隧道洞口位置的选择
3.1隧道洞口位置的选择原则
隧道洞口位置的确定应遵循“早进洞、晚出洞”的原则,注意边坡及仰坡的稳定。

应与周围自然环境相协调,隧道洞口应避开居民点,当不能避开时,应考虑施工爆破对人身及房屋等设施的影响和采取环境保护措施。

隧道洞口位置的选择应与隧道前后构造物协调。

在桥隧紧接的情况下,应综合考虑洞口与桥跨布局、
结构处理的整体性,避免桥隧工程施工相互干扰。

当线形与洞门位置出现矛盾时,地质条件是确定洞门位置的决定性因素。

3.2 洞口位置的具体选择
(1)隧道洞口的中线宜与地形等高线接近垂直。

条件困难时,宜以大角度斜交进洞,避免与等高线平行进洞。

隧道洞口轴线与地形的关系一般可分为五种:坡面正交型、坡面斜交型、坡面平行型、山脊突出部进入型、沟谷部进入型。

而坡面正交型即隧道轴线与坡面等高线正交的形式是最理想的形式。

(2)隧道洞口应选择在山坡稳定、地质条件较好处,不应设置在偏压很大及严重不良地质地段。

沟谷和山凹往往是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汇集之处,地质构造也多较为软弱破碎,洞口位置应避开沟谷和山凹的中心,尽量在凸
(3)层面不稳定的岩层,开挖后容易引起顺层滑动或坍塌的地段,宜提早进洞。

当隧道避开堆积层进洞有困难时,不宜采用清方的办法缩短洞口。

应维护山体的稳定和洞口施工的安全,采取接长明洞或采用洞口大管棚及洞口地表注浆加固等工程措施。

4 结语
隧道位置和洞口位置选择是一项系统的工作,需要在大量资料和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线路走向,进行综合对比选择。

隧道位置选择与洞口位置选择,隧道位置选择与线路走向,洞口位置选择与线路走向之间,相互影响,甚至有时候会出现矛盾的地方,这时应该在服从线路基本走向的前提下,主要根据工程地质情况进行隧道位置和洞口位置的选择,以尽量避开不良地质地段,确保隧道施工和后期运营安全。

参考文献:
[1]王毅才. 隧道工程[M].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2]洪开荣等. 山区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关键技术[M]. 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5
[3]许佑顶.隧道线路方案选择原则[J].中国勘察设计,2007(10),62-64 .
[4]袁英爽.公路隧道洞口选线及线性设计[J].铁道勘察,2011(1),62-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