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军用核动力装置发展动态分析
各国核电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各国核电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核能发展一直是全球能源行业的关注焦点之一。
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和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各国开始更加重视和加快核能发展的步伐。
本文将针对各国核电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看目前全球核电发展的现状。
目前,核能在全球能源供应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许多国家都将核能作为其能源结构的一部分。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数据,全球有30多个国家拥有核电站,核能发电在全球电力供应中的占比约为10%。
然而,各国在核能发展上的态度和速度存在差异。
在一些国家,如美国、法国和中国等,核能发展较为迅速且规模较大。
例如,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核能市场,拥有近50个核反应堆,发电能力居世界第三位。
而在另一些国家,如德国和日本等,由于核能事故的阴影仍然存在,核能发展遇到了一些挑战,甚至出现了减少核能发电的趋势。
其次,我们来探讨一下未来核能发展的趋势。
未来的核能发展将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需求。
随着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不断增加,各国将更加重视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核能作为一种低碳能源,其发展前景将受到重视。
其次是技术的进步和创新。
在核能领域,各国在核反应堆设计、核废料处理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创新。
例如,有关第四代核反应堆和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的研发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将使得核能更加安全、高效,推动核能发展的可持续性。
此外,核能发展还将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
核电站的建设和运营成本相对较高,这是制约核能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验的积累,核能发电的成本正在逐渐下降。
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核能的成本竞争力正在提高,特别是与煤炭和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相比。
最后,应对核能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是至关重要的。
核能发展所带来的核废料处理、核安全和核扩散等问题,都需要各国共同努力解决。
同时,公众对核能发展的认知和接受度也是决定核能发展的重要因素。
国外舰船动力装置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_杜剑维

动力装置作为舰船的心脏 , 一直是各国海军发展的重 点 , 近 年来国外舰 船动力装 置在各 个领域 均发 摘 要: 展很快 。 本文针对柴油机 、燃气轮机 、综合 电力推进及传动装置 4 个领域 , 对国 外动力装置 发展现状 及趋势进行 了总 结 , 针对各项新技术对舰船动力装置发展的推动作用和影响进行了阐述 。
2006年 , M T U 公司在推出的改进型 M T U 4000 舰 艇柴油机上采用了第 2 代共轨喷油系统 , 该系统采用 高压直列式燃油泵和引入式喷油器 , 与第 1 代系统最 大的不同是每个引入式喷油器都配有燃油蓄压器 , 蓄 压功能由这些蓄压器来完成 , 共轨的功能缩减为仅向 蓄压器供油 。 蓄压器可在整个 功率范围内产生 180 M P a 的压力 。 2) 电子控制技术 柴油机电子控制技术包括增压系统和配气系统 等采用电子控制 , 以及电子调速 、气缸电子润滑和柴 油机电子启动等 。 换言之 , 即对柴油机的供油 、 进气 、 排气 、气缸润滑 、启动 、凸轮轴和动力传动系统 , 以及
图 1 MT U 4000 系列柴油机上采用的共轨喷油系统 F i g . 1 C o m mo nr a i l i n s e c t o r s y s t e mo f MT U4000 s e r i e sd i e s e l e n g i n e
舰船柴油机大多采用相继增压系统 ( S T C ) , 相继 增压技术的应用使柴油机在高转速时 2 台 ( 多台 ) 增 压器能一起工作 ; 低转速时 1 台增压器停转或部分增 压器停转 , 以提高其效率 , 从而增大低转速时的柴油 机功率 , 改善低负荷性能 。 这对舰船柴油机巡航工况 是十分有利的 。 M T U 8000 柴油机在增压系统中还采 用了排气泄放阀 , 以限制高转速时涡轮转速 , 使增压 器的匹配可以更好地兼顾高 、 低转速的要求 。 使柴油 机在整个转速范围内都有较低的燃油消耗率和相当 丰满的功率曲线 , 同时加速性能好 。 1. 3 未来发展趋势 1) 采用智能化技术 舰船柴油机难以在缸径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强化 系数 、提 高 功 率 和降 低 排 放 , 从 M T U 8000 和新 型 M T U 4000 柴油机的发展来看 , 高压共轨喷油和电控 等智能化技术可提 高柴油机的功率和效 率 , 降低排
国外舰船动力装置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S ud n t e e o m e t t nd t e d o o e g a i e po r p a e hn l g t y o he d v l p nts a us a r n ff r i n m r n we l ntt c o o y
外具有 代 表性 的舰 船柴 油机 主要 参数 见表 1 。 12 新技 术研 究及 应用 .
力传 动装 置 和综合 电力 系 统 4个领 域技 术发 展迅 速 。
本 文通 过跟踪 国外舰 船 动 力 装 置 重 大 技术 的发 展 脉
络 和发展 重点 , 实现 我 国舰船 动力 装 置 的 自主创新 为
第3 2卷 第 8期
21 0 0年 8月
舰
船
科
学
技
术
Vo . 2,No 8 13 . Au .,2 0 g 01
S I H P SCI ENCE AND TECHNOLOGY
国外舰船动 力装 置技术发 展现状及趋势
杜剑维 , 汤建 华 , 李 南
( 中国舰 船 研 究 院 , 北京 1 0 9 ) 0 12
r c nty a s o e g hi o rp a t r r wi g r p d y i a h fed. v l p n tt s a r n s o e e e r ,f r in s p p we l n s a e g o n a i l n e c il De eo me tsae nd te d f dis le gn g st r i e,n e r t d p we y tm n r ns iso e ie a e s m ma ie P o to fe t e e n i e, a u b n i t g ae o rs se a d ta m si n d v c r u rz d. r moi n ef c a d i fu n e o e tc n lge n s i o rp a t e eo me ta e e p tae . n nl e c fn w e h oo is o h p p we l n’ d v l p n r x a it d S
美俄战术核武器发展现状与影响探析

苟子奕美俄战术核武器发展现状与影响探析自冷战结束以来,美俄两国基于战略考量,在军控条约的规定下对战术核武器进行削减,战术核武器逐渐被常规武器所取代。
但随着近年来美俄关系的持续恶化和美国政府将“大国竞争”视为国际关系主轴,以美俄为代表的核大国为确保自身的核力量优势,均对自身核力量发展政策进行调整,强调战术核武器的研发和试验。
战术核武器在各国军事战略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不断提升。
从战术核武器的定义来看,战术核武器主要指由短程投掷载具搭载的低当量核弹头武器系统,其主要运用于攻击战场部队或各类设施,取得直接的军事效益。
战术核武器同战略核武器的根本区别体现在打击目标性质与对冲突潜在影响的不同,直观表现为核弹头的爆炸当量与运载武器的打击半径的差异。
战术核武器由于具备体积小、机动性能好、打击精度高、可分散掌管和操纵等特点成为美俄两国当前重点建设发展的方向。
美俄战术核武器的发展现状从当前发展现状来看,美俄两国正处于战术核武器的发展拐点。
两国的战术核武器库存在保持历史最低点的同时,两国均持续对既有战术核武器进行更新换代,并致力于研制新型战术核武器。
对美国来说,当前战术核武器库存相比冷战时期已经大大减少,数量从1989年的约9000枚下降至230枚。
根据其2018年发布的《核态势评估》报告显示,美国目前仅依靠F-15E和“双重能力飞机”(DCA)搭载B-61型战术核弹头执行战术核行动。
但近年来,美国正在通过多种手段强化其战术核能力,突出战术核武器的更新换代。
在天基战术核打击能力的提升上,美国将B61-12型战术核弹头视为发展重点,并将其搭载在第五代F-35A型战斗机上,以强化其战术打击能力。
B61-12型核弹头配有B61-4型核弹头的爆炸装置,该装置拥有空爆和地爆两种模式,有4个300吨至5万吨TNT的选择性当量,完成战术核打击任务。
2020年11月23日,桑迪亚实验室发布了美F-35A战机试射B61-12型战术核武器的视频,这表明美空军在发展战术核弹头的同时,也在致力于实现核武器战术投掷平台的现代化,且此种核战术打击能力,已具备实战能力并可列装于美国当前最先进的战机。
航母动力装置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航母动力装置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航母动力装置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舰船动力装置作为舰船的“心脏”,其技术的发展一直受到各国海军的普遍重视。
近些年,无论是蒸汽动力装置、燃气轮机动力装置、柴油动力装置以及由上述动力装置组合的联合动力装置,还是核动力装置、喷水推进装置及电力推进系统等的科研与生产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舰船动力技术继续向多种形式特种动力装置领域拓展,并在深入研究基础上,开始逐步转入生产和使用阶段。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有两件事,一是功率为29000hp的中间冷却回热燃气轮机完成了3150小时的耐久试验,标志着WR-21舰用燃气轮机将很快装舰使用;二是综合电力推进系统已经计划在世界主要军事大国近期建造的多艘新一代舰艇上使用,这标志着舰用综合电力推进系统的研制已经进入成熟发展阶段,海军舰艇即将开始由长期采用机械动力推进装置向综合电力推进装置过渡。
(1)燃气轮机技术。
燃气轮机是大中型水面舰艇的主动力装置,目前,世界已有近30个国家的海军舰船使用燃气轮机。
其中美国、英国和前苏联使用的数量最多。
随着燃气轮机使用范围的扩大,使用方式由一轴一机扩展到一轴多机;由汽轮机和燃气轮机联合动力装置发展到柴油机与燃气轮机联合使用动力装置、柴油机和燃气轮机交替使用动力装置、燃气轮。
优点●启动加速快;●全负荷时燃油消耗低;●振动噪声小;●结构紧凑、重量轻;●辅机及系统简单;●操纵方便、维修性好●缺点●低负荷时燃料消耗高;●高温热源大、对环境温度敏感;●进排气尺寸大;●自身不能反转倒车;●造价高燃气轮机,代表:印度购买自俄罗斯的“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号”(2)柴油机技术。
目前,柴油机仍是排水量500t以下高速、机动性能好的舰艇的主要动力装置。
对于500t~3500t左右的现代护卫舰,无论吨位和类型如何,柴油机动力装置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现在整机功率1470kW~8088kW的大功率柴油机仍用作排水量4000t以下军用舰艇的主机。
由德国和法国研制的单机功率大的新一代高速大功率柴油机的出现使全柴油机动力装置有可能满足同等舰用功率(30000kW)的要求,同时这些柴油机与燃气轮机组成的CODAG动力装置,足可以满足6000t 以下舰艇的功率要求,另外高速大功率柴油机增压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解决了部分负荷下大扭矩的问题,简化了传动和控制系统,使CODAG动力装置有可能再次在护卫舰等舰艇动力系统中得到垂青。
军用核能技术及其发展第5章-苏俄核动力装置的发展讲解

军用核能技术及其发展
7
5 苏/俄的船用核动力装置
5.2.3 第三代潜艇核动力装置的特点
1963年开始研制,OK-650Б型反应堆 采用模块化结构 通用化程度提高,装备了通用型的蒸汽动力装置 具有良好的可维修性,可独立更换反应堆系统中所 有的主要部件,缩短了检修周期 反应堆自然循环能力提高,主泵的功率需求降低 重量、尺寸与第二代基本相同,但反应堆的功率提 高了一倍
1959 年 12 月 3 日,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破冰船“列宁” 号正式服役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研制采用液态金属冷却剂(铅 铋合金)反应堆,建造了PM-1型陆上模式堆
1950~2003年,苏/俄共建造了 248艘核潜艇和 5艘水面 舰艇,装备了 468 座反应堆,至 2003 年仍在服役的核 动力舰艇大约60艘
另外设置了两个小辅助螺旋桨供机动使用
军用核能技术及其发展
11
5 苏/俄的船用核动力装置
V级的技术特点
采用改进型 VM4 型压水堆,单堆功率大,采用最佳 艇型,水下航速达33kn,机动能力强 采用各种先进降噪措施,浮筏减振,首次采用单一 推进轴和7叶螺旋桨,艇体表面装设了消声瓦,下潜 深度达400m,辐射噪声低,安静性好 动力装置大量采用遥控和自动化技术,控制系统自 动化程度高,减轻艇员劳动强度,艇员人数少
采用小分舱,艇员居住、生活、医疗有专门的舱室 ,居住性好,艇的自持力可达80天,在航率高
军用核能技术及其发展
12
5 苏/俄的船用核动力装置
5.2.5 “鲨鱼”级攻击型核潜艇
国外新型核武器研究与发展调研报告

国外新型核武器研究与发展调研报告
在国外新型核武器研究与发展方面,近年来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
各国在核武
器领域的研究与发展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
本报告将重点介绍几个国家在新型核武器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情况。
首先,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军事强国,一直处于核武器研究与发展的前沿。
近
年来,美国加大了对核武器现代化的投入,致力于开发更加先进、精确的核武器系统。
例如,美国已经研发出了低当量核武器,以及激光武器等新型核武器技术。
这些新技术的研发不仅提升了美国的核威慑力,同时也加强了美国在全球核武器领域的地位。
其次,俄罗斯作为另一个核大国,也在新型核武器领域有着重要的研究与发展
成果。
俄罗斯近年来加大了对核武器的投入,致力于提升核武器的精确度和杀伤力。
俄罗斯已经研发出了具有超高速飞行能力的高超音速核武器,以及具有核动力的巡航导弹等新型核武器系统。
这些新技术的研发为俄罗斯在核武器领域的实力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
另外,中国作为拥有核武器的大国之一,也在新型核武器领域有着重要的研究
与发展成果。
中国在核武器现代化的道路上一直在努力前行,致力于提升核武器的精确度和打击力。
中国已经研发出了多弹头导弹和核潜艇等新型核武器系统,为中国的核武器实力提升提供了重要支持。
总的来说,国外在新型核武器研究与发展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各国在核
武器领域的研究与发展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随着核武器技术的不断进步,核武器的威慑力和杀伤力也在不断提升。
因此,各国应该加强国际核武器的管控与监督,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愿核武器永远不被使用,让和平成为永恒的主题。
国际核电发展现状

国际核电发展现状核电自1951年12月美国实验增殖堆1号(EBR-1)首次利用核能发电,1954年6月苏联第一座核电厂首次向电网送电,到现在已有近50年的历史,大致经过了验证示范、高速发展和滞缓发展三个阶段。
现在处于复苏之前的过渡阶段。
验证示范阶段 1942年12月美国在芝加哥大学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证明了实现受控核裂变链式反应的可能性。
但当时正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核能主要为军用服务。
美国、苏联、英国和法国,配合原子弹的发展,先后建成了一批钚生产堆,随后开发了潜艇推进动力堆。
从50年代初开始,美、苏、英、法等国把核能部分地转向民用,利用已有的军用核技术,开发建造以发电为目的的反应堆,从而进入核电验证示范的阶段。
美国在潜艇动力堆的技术基础上,于1957年12月建成希平港(Shippingport)压水堆核电厂,于1960年7月建成德累斯顿(Dresden-1)沸水堆核电厂,为轻水堆核电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英国于1956年10月建成卡尔德霍尔(Calder Hall A)产钚、发电两用的石墨气冷堆核电厂。
苏联于1954年建成奥布宁斯克(APS-1)压力管式石墨水冷堆核电厂后,于1964年建成新沃罗涅日压水堆核电厂。
加拿大于1962年建成NPD天然铀重水堆核电厂。
这些核电厂显示出比较成熟的技术和低廉的发电成本,为核电的商用推广打下了基础。
高速发展阶段 60年代末70年代初各工业发达国家的经济处于上升时期,电力需求以十年翻了一番的速度迅速增长。
各国出于对化石燃料资源供应的担心,寄希望于核电。
美、苏、英、法等国都制订了庞大的核电发展计划。
后起的联邦德国和日本,也挤进了发展核电的行列。
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阿根廷、巴西等,则以购买成套设备的方式开始进行核电厂建设。
美国轻水堆核电的经济性得到验证之后,首先形成核电厂建设的第一个高潮,1967年核电厂订货达到25.6GW;从1969年开始,美国核电总装机容量超过英国,居世界第一位, 1973年美国核电总装机容量占世界的2/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仍是海上最具活力的核心兵力,表现出超常的实战能力和威慑作用。
当今世界美、俄、英、法和中国等5个国家有核动力潜艇。除中国外,各国在役核动力潜艇143
艘,在役艇用反应堆共计187座。表一示出了国外在役潜艇核动力装置概况。
表一国外在役潜艇核动力装置概况
国别
潜艇类型
级别Βιβλιοθήκη 数量在役核动力装簧概况
弹道导弹核潜艇(SSBN)
法国 弹道导弹核潜艇(SSBN) 凯旋(LeTriomphant)
2 1 PWRKl5150MW双机单轴41500马力泵喷推进
总计
14(4)
-k包含2001年12月4日已入役的“猎豹”号核潜艇。
2.1 美国军用核动力装置的发展动态 由于冷战的结束,全面核战争的可能性已减弱,美海军的战略中心己从重视远洋深海区域作战
强军事力量作为维护自身安全和国家利益的重要途径,一场以发展高技术武器为先导的军事领域的
深刻变革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为适应新的形势并争取自身优势,许多国家纷纷调整国防政策和军
事战略,普遍压缩军备规模,更加注重质量建军。 在核动力舰船方面,在役的核潜艇大多为80~90年代的新装备,其吨位大、性能好,舰载武
转移到地区纷争和近海作战,80年代美海军开发研制的高参数、大潜深的“海狼”级已不适应新 世纪美国国防战略的需求。为此,美国防部缩减了“海狼”的建造数量,提出建造低成本、集先进技术 r一‘身、承担多种使命任务的“弗吉尼Ⅱ”级攻击型核潜艇,充分体现出适用性和先进性并举的方针。
“海狼”级攻击型核潜艇现已服役2艘,在建仅有1艘,预计2004年服役。“海狼”级艇妖107.6
结合以E S6W、S8G两型核动力装置情况,分析美国军用核动力装置特点和发展方向主要表 现在:I)在采用典型成熟的压水堆结构基础上,研制高可靠性、安全性、生命力的核动力装置。 而且,据报道美正在研制一种新型的能产生500~5000KW功率的采用热离子和热电系统的船用反 应堆;2)延长堆芯换料周期和使用寿命,使堆芯可在潜艇全寿期内持续使用,不必更换;3)提高 反应堆的功率密度,进一步缩小核动力装置的体积和重量;4)采用板状燃料元件,提高反应堆的 比功率、堆芯寿命;5)发展低噪声舰船动力装置,“弗吉尼亚”级核潜艇在自然循环工况下的最高 航速达到了20节,居世界先进水平;6)提高装置设备的抗冲击性能,保证潜艇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7)提高装置自动化水平。
用于潜艇的动力推进。因此,本文主要讨论潜艇核动力装置的发展动态。核动力潜艇是先进国家海
军兵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核大国核威慑力量的重要支柱。核动力装置是核潜艇的心脏,提供推
进潜艇航行所需的动力和电力。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心脏”,才使核潜艇具有隐蔽性好、水下续航
力大、自持力强、突击威力强等突出特点。尽管冷战己结束十余年,但核动力潜艇在现代局部战争
2.3英国军用核动力的发展动态 英国的“机敏”级攻击型核潜艇首艇已于2000年10月开工,将于2005年服役,第二批2艘
“机敏”级也已纳入建造计划。“机敏”级是始于1999年4月的“未来型攻击潜艇”(FASM)概念 研究,主要着眼于2010年替代现役的“特拉法尔加”级。“机敏”级攻击型核潜艇艇长97米、艇 宽10 7米、吃水10米、水下排水量7200吨、水下最高航速29节、艇员98人。该艇采用l座PWR*2 压水堆,热功率为110MW,2台Alsthom蒸汽轮机,单轴,轴功率为27500马力,采用泵喷式推 进器。PWR-2压水堆堆芯寿期25年,堆芯与艇同寿期。在降噪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如降低了主 泵的功率消耗和转速.改进了泵壳设计,极力提高静音性能。第二代PWR-2压水堆G、H型堆芯 是充分利用陆上模式堆STF-2开发出的,使模式堆的利用率和研究开发效果大为提高,体现了英国 发展军用核动力稳步前进、利用一座陆上模式堆发展多型堆芯的经济有效发展模式。
俄亥俄(Ohio)
鲟鱼(Sturgeon)
美国 攻击型核潜艇(SSN)
富兰克林(Franklin) 洛杉矶(Los Angeles)
海狼(Seawolf)
台风(Typhoonl
18 1 GE S8G PWR 215~230MW双机单轴60000马力 1 1 WH S5WPWR 85MW双机单轴15000马力 1 1 WH S5WPWR 85MW双机单轴15000马力 5I 1 GE S6G PWR 130~150MW双机单轴35000马力 2 WH S6WPWR250MW双机单轴52000马力泵喷推进 2 2VM.5 PWR 380MW双机双轴81600马力
l 2 Vlvl一5 PWR 195MW单机单轴47500马力
罗
攻击型核潜艇(SSN) 斯
扬基(Yankee)ex.SSBN 维克多3(Vietor-lII)
l 2VM.4PWRl55MW双机双轴37400马力 6 2 VM-4PWR 150MW双机单轴31000马力
阿库拉(Akula)
9 2VM.5 PWRl90MW双机单轴47600马力
“弗吉尼亚”级多用途攻击型核潜艇计划建造6艘,现已在建4艘,首艇预计2004年服役。“弗 吉尼亚”级艇长114.9米、艇宽10.4米、吃水9.3米、水下排水量7800吨、水下最高航速28节、 艇员t34人。该艇的动力装置采用通用公司的S9G型压水堆l座、2台蒸汽轮机,单轴,轴功率为 24000马力,采用泵喷式推进器。S9G型堆为自然循环反应堆,热功率为98MW,采用二氧化铀和 锥-4板型燃料,U.235富集度为93%一97%,堆芯有效满功率为500天,换料周期为30年,与艇同 寿命。由于采用许多新技术,与以前的反应堆相比,整个S9G反应堆系统中各种泵和阀的使用量 减少了40%,从而降低了反应堆的噪音。采用新概念的屏蔽层(钢和加有铬酸盐的水作为屏蔽层), 减少了铅的用量,节省了空间和重量。同时,动力装置的所有设备都安装在高性能的减振机座、弹 性支座或弹性减振器上,主机和辅机等艇上的重要设备均采用了整体双层减振基座,振动较大的设 备采用缓冲振动的覆盖层和空气夹层以减少机械振动的幅度,使艇的安静性大大提高。在装置控制方 面,一·、二回路系统均采用了计算机信息处理、监测报警及与系统之间的数据通信,并实施人—机对话。
米、艇宽12.9米、吃水10.9米、水下排水量为9142吨、水下最高航速39节、艇员134人。该艇 的动力装置采用西屋公司S6W型压水堆1座、2台蒸汽轮机,单轴,轴功率为52000马力,采用 泵喷式推进器。S6W型堆为自然循环反应堆,热功率为250MW。采用二氧化铀和锆-4板型燃料, U.235富集度为93%.97%,堆芯换料周期为25~30年。美国海军为了验证“海狼”级核潜艇的耐 冲击性和安全性,对超过97%的设备进行试验(其中对保证核装置安全性的设备是100%),提高潜 艇的抗冲击性能。
国外军用核动力装置发展动态分析
吕襄波李兆俊钱永柏伍克波
海军装备论证研究中心舰船所
[摘要】
率文从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军用核动力的发展现状,全面研究分析国外军用核动力装置的发展动态 分析在新的战略形势下国外军用核动力装置的发展动向。
[关键词】
核动力装置发展动态。
¥
十
1.概述
目前,世界各国的军用核动力主要用于潜艇和航空母舰等大型舰船的动力推进,其中绝大多数
器数量多、种类齐全,因此具有强大的打击能力。目前,先进海军国家逐步减少核动力潜艇的数餐,
强调精兵精装备,注重利用高新技术提高核潜艇的技术性能,期望未来核潜艇的综合性能完全跨入
一个崭新的境界。近期国外核动力潜艇建造项目情况见表二。
表二国外核动力潜艇正在建造(计划建造)项目概况
国别
潜艇类型
级别
数量
在建核动力装置概况
总计
数量
在役核动力装置概况
4 I PWR-2G IIOMW双机单轴27500马力泵喷推进
7 1 PWR-I Z60MW双机单轴15000马力泵喷推进
5 1 PWR.I B60MW双机单轴15000马力泵喷推进
2 1 PWRPTA 85MW双机单轴16000马力电力推进
2 1 PWRKl5 150MW双机单轴41500马力泵喷推进
弹道导弹恢潜艇(SSBN)
得尔塔4(Delta.Ⅳ) 得尔塔3(Delta.1II)
7 2 VM--4 PWR】80MW双机双轴37400马力 6 2VM-.4PWRl 80MW双机双轴37400马力
得尔塔1(Delta-I)
2 2vM一2PWR 155MW双机双轴37400马力
俄
塞拉2(Sierra-II)
阿库拉(Akula)
2★ 2 KTP-6 PWR 190MW双机单轴47600马力
多用途型核潜艇(SSGN) 奥斯卡2(Oscar-J1)
1 2VM.5 PWR 380MW双机单轴98000马力
英国 攻击型核潜艇(SSN)
机敏(Astute)
3(2) I RRPWR-2双机单轴27500马力泵喷推进
2.2俄罗斯军用核动力的发展动态 由于近几年美俄军事形势的变化和俄罗斯经济危机的影响,导致俄罗斯海军的核潜艇逐步从大
型到中型规模发展。虽然俄罗斯的经济处于十分困难的时期,但一直没中断核动力装置的研制工作, 在研制能力和技术水平方面仍然是美国的强劲对手。进入新世纪后,俄罗斯开始控制核潜艇的数量 和规模,走质量建军的道路。而且经历“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事故之后,俄海军更加注重质量 建艇,缩减了许多在建潜艇的计划,提高潜艇的整体技术水平及其管理、指挥、后勤保障水平。
美国 攻击型核潜艇(SSN)
海狼(SeawolO 弗吉尼亚(Virginia)
l 1 WH S6WPWR 250MW双机单轴52000马力泵喷推进 4(2) 1 GE S9G PWR 98MW双机单轴24000马力泵喷推进
攻击型核潜艇(SSN) 蛾罗斯
北德文斯克Severodvinsk l 1 KTP.6 PWR 195MW双机单轴43000马力泵喷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