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墨水化学概述
化学墨水系列趣味实验分类介绍

实验园地化学墨水系列趣味实验分类介绍□ 江 虹 陈 凯 王 林 张 凤江苏省南京晓庄学院化学系 211171 “隐形墨水”、“无字天书”是经典的趣味化学实验。
一般是利用无色酚酞试液在白纸上写字,再利用碱液使其显色。
另一方法是用淀粉溶液与碘溶液的显色反应。
对于初学化学的学生,这种显色实验趣味无穷,可极大地调动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我们对国内外各种文献中各种化学墨水实验总结归纳,并加以验证,介绍如下。
(1)酸碱型墨水酸碱溶液与指示剂的显色反应是最传统的化学墨水原理,适用于九年级化学“我们身边的酸碱盐”的教学。
①酚酞与碱液。
用酚酞作“隐形墨水”在白纸上写字。
传统实验中喷洒的氢氧化钠溶液腐蚀性较强,而氨水挥发性强,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所以建议学生操作时用碳酸氢钠或碳酸钠溶液喷洒在密信上,即可使字迹呈现粉红色。
②植物汁液墨水的指示作用。
柠檬汁及洋葱汁都是酸性的汁液,蘸上这种“墨水”写字,用具有酸碱指示功能的紫甘蓝的汁液作显字剂,可使字迹显现红色。
生活中还可以利用白醋做“隐形墨水”,其原理类似。
(2)脱水型墨水化学物质的奥秘之一是与水作用显示不同颜色,而控制温度的高低可以控制水分子的得失,这也正是“墨水”得以变色的一种原理。
①植物汁液中的有机物脱水。
柠檬汁及洋葱汁与纸张纤维素发生化学反应,使普通的纸张变得像玻璃纸一样,同时降低了纸张的着火点。
当加热这些植物汁液书写的“密信”时,字迹处会呈现棕色甚至呈现烧焦状,这是因为汁液中的有机物分子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会失水生成碳。
②明矾(K2S O4・Al2(S O4)3・24H2O)的脱水作用。
造纸工艺往往添加明矾充当施胶剂,主要是为了填塞纸张表面的间隙,减少纸张中的毛细管作用,提高纸张的抗水性。
但如今明矾由于其水解的酸性对纸质影响较大,所以逐渐被淘汰。
用明矾溶液作“墨水”在无酸纸上写字,等字迹变干后,用炉子烘烤,可见原来无色的字迹逐渐碳化而显现。
这主要是因为加热促进明矾水解,过程中使纸张的纤维素脱水。
墨水的化学成分

墨水的化学成分
墨水的化学成分多种多样,常见的墨水类型包括水性墨水、油性墨水、墨水胶等,不同类型的墨水化学成分也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墨水成分及其特点:
1. 水性墨水:水性墨水主要由水、染料和胶质等组成。
染料是水性墨水的主要颜料,可以溶于水中,呈现出明亮、鲜艳的色彩。
胶质是墨水中的稠化剂,可以使墨水吸附于纸张上,防止它们扩散开来。
水性墨水的优点是颜色鲜艳、易于清洗、对人体健康无害,但它也有易褪色、易水淋等缺点。
2. 油性墨水:油性墨水常用的有油墨和液态墨水等。
油墨的主要成分是有机溶剂和颜料,其中有机溶剂是一种带有油性的溶剂,可以溶解颜料并保持其在纸张上的稳定性。
油墨的缺点是干燥慢、容易沾染、烘干时间长等。
市面上的液态墨水除了有机溶剂和颜料外,还添加了水和表面活性剂等成分,它们可以快速干燥,不易褪色,但干燥较快,适合用于滚笔。
3. 墨水胶:墨水胶也称为凝胶墨水,是一种新型墨水,主要由水、聚丙烯酰胺、染料等组成。
它的特点是不容易流淌,可以控制笔画大小和形状,还有防伪、高粘度、不蒸发、防水等优点。
墨水胶是今后的一个研究热点,更多的聚合物、离子溶剂、离子掺杂剂、发光材料等将被加入到墨水胶的制备当中。
总的来说,墨水的化学成分是多种多样的,它们的特性也各不相同。
不同成分的墨水也适用于不同的使用场合,人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墨水来使用。
笔墨中的化学

笔墨中的化学摘要笔墨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无论读书、学习,还是标记、记录都离不开笔墨。
简单介绍了几种常见笔的结构、性质及其所用墨水的化学组成与使用。
关键词笔墨结构组成性质在文房四宝中“笔”与“墨”居前两位,可见从古至今笔墨对人类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新材料的不断发现,各种各样的写字用笔与书写油墨随之产生,例如生活中常见的铅笔、粉笔、毛笔、钢笔、圆珠笔、记号笔、荧光笔、白板笔以及蜡笔等等。
笔离不开墨,本文还介绍了与上述笔相对应的书写墨水的一些化学知识。
1 铅笔与铅笔芯世界上第一支铅笔出现在英国,当时是把一种黑色软矿石做成棒状或条状,直接用于书写。
由于质软易断,后来人们将其缠上绳子或镶嵌在2片木槽中,这样就形成了最早的铅笔。
因为黑色的软矿石外观极像金属铅,所以该笔被称为“铅”笔。
后来黑矿石主要化学成分被证明是石墨,众所周知石墨呈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距离较大,作用力较小,易于滑动,书写后可在纸上留下划过的痕迹。
由于石墨太软,容易断和磨损,所以目前所用的铅笔芯一般都在石墨中掺合一定比例的黏土。
根据铅芯中石墨的比例,铅笔芯主要有6H~1H、HB、1B~6B等规格。
其中H(Hard的首字母)表示硬度,代表掺入黏土较多,其前数值越大代表铅笔越硬越淡;B(Black的首字母)表示黑度,代表石墨的含量较多,其前数值越大代表铅笔越软越黑;HB软硬居中。
不同规格的铅笔用途不同,例如标有H的铅笔较硬,常用于工程绘图;标有B的铅笔较软,多用于画画;适于书写的是软硬适中标号HB的铅笔。
虽然铅笔芯主要化学成分是无毒的石墨而不是铅,但笔杆的油漆涂层常常含有铅,所以平时不要养成咬铅笔的习惯。
由于普通铅笔要消耗木材,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所以出现了非木材外壳的活动铅笔,因装在细长塑料管内的铅笔芯可随着书写的磨损来调节而得名。
活动铅笔用的铅芯分黏土型(C型)石墨铅芯和树脂型(P型)石墨铅芯2种,其中树脂型铅芯软硬适中,不易折断,书写性能良好。
速干墨水成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速干墨水成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速干墨水是一种特殊的墨水类型,可以快速干燥在纸上,以保证文件的整洁和避免涂抹。
这种墨水的成分与传统的墨水有着较大的差异,它的独特配方提供了快速干燥的效果。
本文将着重探讨速干墨水的成分以及其作用原理。
速干墨水的成分是由多种化学物质组成的。
首先,它包含了一种水溶性染料,用于提供墨水的颜色。
这种染料一般可以溶解于水中,能够均匀地分布在纸面上,形成清晰的文字或图案。
其次,速干墨水中还含有一种或多种溶剂,用于使墨水可以流畅地在纸上展开。
这些溶剂具有较低的沸点,使得它们可以在纸上迅速蒸发,从而促进墨水的快速干燥。
另外,速干墨水中添加了一种或多种化学添加剂,以提高墨水的稠度和黏度,从而使墨水能够更好地附着在纸面上。
这些添加剂还具有润湿剂的作用,使墨水可以均匀地渗透到纸纤维中,提高文字或图案的清晰度。
最后,速干墨水还常常含有一些抗褪色剂,以保证文字或图案长时间保持鲜亮不褪色。
总结而言,速干墨水的成分主要包括水溶性染料、溶剂、化学添加剂和抗褪色剂。
这些成分的协同作用使得速干墨水能够迅速干燥在纸面上,提供清晰、整洁的书写和绘画效果。
不过,在使用速干墨水时,我们还需要注意其特殊性质,避免因为干燥较快而导致的纸张浪费或书写错误的问题。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含对整篇文章的组织和安排进行说明。
在这个部分,您可以描述每个部分的主题和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对速干墨水成分的探讨。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本文的主题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其次,我们将进入正文部分。
在第一个要点中,我们将深入探讨速干墨水的成分之一——色素。
我们将介绍不同种类的色素在速干墨水中的应用,并讨论其对墨水干燥时间的影响。
接着,第二个要点将关注速干墨水中的溶剂成分。
我们将介绍常见的溶剂类型,并探讨它们在墨水中的作用和选择原则。
墨水的主要化学成分

墨水的主要化学成分墨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物质,它是用于书写或绘画的颜料。
在传统的书写和打印中,墨水被使用得非常广泛。
那么,什么是墨水呢?墨水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这篇文章将讨论关于墨水的主要化学成分。
墨水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普遍包含三个主要成分:溶液剂、色素或染料以及添加剂。
其中,溶液剂是将其他成分溶解在一起的成分。
色素或染料是增加色彩或用于书写或绘画的重要成分。
添加剂则用于控制墨水的黏度、流动性、干燥时间等参数。
下面是墨水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一、溶剂溶剂是墨水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它们被用于溶解其他成分,并确保色素或染料在书写和绘画中保持良好的流动性和稳定性。
常用的溶剂包括:1. 水:水是墨水中最常用的溶剂,特别是在普通家用打印机上使用的喷墨墨水。
2. 酒精:酒精可以溶解某些颜料和染料,通常用于特殊油墨和印刷用墨水。
3. 烃类:烃类溶剂可用于油墨和一些特殊印刷墨水,如柴油、醚、甲醛等。
4. 丙酮:丙酮可以用于某些特殊颜料或染料的溶解。
5. 甘油:甘油被广泛用于颜料和染料的稀释和保湿,常用于画家和美术工作者。
二、色素或染料色素或染料是墨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赋予墨水不同的颜色和色彩,让我们可以选择不同颜色的笔尖用于书写和绘画。
常用的色素和染料包括:1. 碳黑:碳黑是一种由天然气或石油裂解生产的高分子物质。
它是产生黑色颜色的最常用化学物质。
2. 钴蓝:钴蓝是蓝色墨水最常见的染料,它是一种合成化学物质,常用于文具和打印机用墨水。
3. 洋红:洋红是一种深红色或紫色颜色的染料,在墨水中常被用于书写和绘画。
4. 桔黄色和黄色:桔黄色和黄色墨水中通常使用的染料是偶氮染料。
这些染料结构简单,产生明亮的颜色,并有良好的稳定性。
三、添加剂添加剂是墨水的第三个主要成分,它们通常用于增加墨水的稳定性、黏度和流动性,从而使它们更适合于各种书写和印刷应用。
常用的添加剂包括:1. 防腐剂:为了防止细菌滋生和墨水变质,常常添加一些防腐剂。
墨水的原理 成分

墨水的原理成分墨水是一种用来书写、绘画或打印的液体,它具有一定的黏稠度和颜色,可以在纸上形成可见的标记。
墨水的原理涉及到多种成分和化学过程。
墨水的基本成分包括色素/染料、溶剂、树脂和添加剂等。
色素是墨水的主要成分,它决定了墨水的颜色。
常见的颜料包括碳黑、铁镍、三氧化二铁等。
良好的墨水应具有良好的色程稳定性、透明度和抗退色性。
溶剂是墨水的溶解介质,常用的溶剂有水、酒精、甘油和醚等。
水是最常见的溶剂,用于制造水性墨水。
酒精和甘油通常用于制造酒精墨水和油性墨水。
溶剂的选择取决于墨水的应用场景和需要。
树脂是墨水的粘稠剂,用于控制墨水的粘度和流动性。
树脂可以是天然的(如树胶)或合成的(如聚合物)。
树脂的添加能够增加墨水的粘度,使墨水能够在笔尖或打印机喷头上产生适当的流动性。
除了色素、溶剂和树脂,墨水中还可能添加其他的化学物质作为辅助剂。
这些添加剂可以改善墨水的稳定性、干燥性、防止结块和抵抗紫外线辐射等。
当墨水应用到纸上时,墨水颜料被释放出来。
墨水中的颜料通过各种化学反应相互作用,与纸张上的纤维结合,形成可见的标记。
色素的选择和浓度会影响墨水的颜色和鲜艳度,而树脂的粘稠度和溶剂的挥发性会决定墨水的干燥速度。
不同的墨水类型有不同的工作原理。
传统的墨水由水、颜料和辅助成分组成。
当墨水被应用到纸上时,水分逐渐挥发,颜料颗粒留在纸张上。
这种类型的墨水通常用于铅笔、钢笔和毛笔等传统的手写工具。
油性墨水包含酒精或油溶性溶剂,可以在纸张上形成不易褪色的持久印记。
油性墨水常用于印刷和打印机中,因为它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其颜色和清晰度。
水性墨水是最常见的墨水类型,也是环保性能最好的一种墨水。
水性墨水主要由水、溶解染料和一些添加剂组成。
水性墨水可以迅速干燥,而且较容易清洗。
这种墨水被广泛应用于水笔、打印机和喷墨打印等场景中。
近年来,还出现了一种新型墨水——稳定性墨水。
这种墨水采用微胶囊封装颜料,可以稳定地分布在溶剂中。
当墨水被施加到纸上时,颜料微囊会破裂,并与纸张上的纤维结合。
日用化学杂品

(4)消字灵为什么能褪去蓝黑墨水字迹 蓝黑墨水的字迹主要由蓝色染料和黑色不溶的鞣酸铁 形成的。要消去这些字迹,必须将不溶的黑色鞣酸铁 变成可溶性化合物。鞣酸铁中铁离子是三价,如将其 还原为二价亚铁,就变成无色的。 消字灵的主要成分是草酸(乙二酸),有较强的还原 性,当草酸将三价铁离子还原为二价后,二价铁离子 又立即与草酸根离子形成稳定的可溶性离子,用清水 冲洗,字迹就消失。
日用化学杂品
1 文化用品
1.1 墨 旧时常将炭黑与胶混合制成固体墨,然后加水在砚台 上磨成汁,再用于书画。如著名的徽墨,属于文房四 宝中的一宝。现时大多制成墨汁或炭素墨水。这是用 烟灰或炭黑悬浮在溶有胶性物质的水中制成的。由于 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故字画可长久保存。 碳素墨水配方:
原料 炭黑 苯酚 组成 30 3
日用化学杂品
(4)消泡剂 中性墨水中包含了许多表面活性剂,如润湿剂、分散 剂、增稠剂等,它们都有起泡倾向。而在灌装过程中, 起泡将干扰灌装的质量,使书写中断。因此,中性墨 水中必须添加消泡剂。常用的消泡剂是易于在溶液表 面铺展的液体,其表面张力较低。一般起以下作用: 首先,降低液膜局部表面的表面张力,使这个局部位 置的液膜迅速变薄至破裂;其次,降低表面黏度,促 进液膜排气,从而缩短液膜的寿命,如磷酸三丁脂, 当它插入界面膜时,使界面的表面活性剂分子间的内 聚力降低。
日用化学杂品
(3)流变调节剂 选择合适的流变调节剂是墨水配方的重要环节。为保 障墨水有一定的稠度和黏度,具有触变性和较强的假 塑性;在低剪切速度时有较高的粘度,保证笔芯中墨 水不渗漏;在高剪切速度时有较低的黏度,使书写流 畅而不滞笔,都会用到流变调节剂。 用于调节墨水的流变行为的物质很多,以天然的胶质 物和有机合成物最常用。天然胶质物有淀粉、糊精、 动植物胶类;有机合成物有合成树脂类、聚丙烯酸类。
混合物与附合物-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混合物与附合物-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混合物和附合物是化学中常用的两个概念。
它们在化学反应、物质性质和应用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通过物理方式混合而成的,它们保留了各自的性质,并且可以通过物理分离方法进行分离。
而附合物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其生成的过程涉及化学反应,且具有新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混合物的定义与特点混合物是指由两种或以上的物质通过物理方式混合而成的物质。
在混合物中,各组成物质的粒子仍然保留其原有的性质,没有形成新的化学物质。
混合物的组成比例可以是任意的,而且可以通过物理分离方法,如过滤、蒸馏、沉淀等分离各个组分。
混合物的性质取决于组成物质的性质和比例,不同的比例可能导致不同的性质表现。
混合物的示例与应用混合物有很多实际应用。
例如,空气就是由氮气、氧气、水蒸气等气体组成的混合物,通过调整各个气体组分的比例,我们可以获得适宜的空气成分条件,以满足不同的环境需求,例如高海拔地区的氧气含量较低,需要提供适宜的供氧设备。
此外,许多食物和饮料也是由多种成分混合而成的混合物,调整各种成分的比例和配料可以制作出不同口感和风味的食品。
混合物的应用范围广泛,不仅包括日常生活中的物质,还涉及到工业、医学和环境保护等领域。
附合物的定义与特点附合物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物质。
在附合物中,各组成物质的原子或分子通过共价键或离子键相互连接,形成新的化学物质。
附合物具有新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其性质取决于组成物质的性质和元素之间的化学键类型和强度。
附合物在形成过程中常常伴随着化学反应的进行,因此是研究化学反应和物质性质的重要对象。
附合物的示例与应用附合物在化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附合物常用于催化反应中,通过金属的活性中心促使化学反应的进行。
此外,许多药物和化学物质也是由附合物构成的,通过调整附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可以改变其药效和化学活性,从而实现药物的设计和开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墨水化学概述1.1墨水的概念与分类1.1.1 墨水的概念只要提到墨水,一般人首先想到的是钢笔墨水,甚至有人把墨水的概念完全局限于钢笔墨水,这就有点坐井观天了。
实际上墨水的含义广泛的多,从组成上看,墨水是一类含有颜料或染料的液体,此外还含有各种助剂;从功能上讲,用来书写文字、绘制图案、标记符号或印刷材料的一切液体都可以称为墨水。
在生活领域,墨水是人们在一切社会活动中所必须的功能材料之一,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1]。
我国有时把溶剂为水性的、粘度较小的墨水类产品称为墨水,溶剂为有机溶剂的、粘度较大的墨水类产称为油墨。
但也并不是如此严格,如以水为溶剂的印刷墨水有人也称为油墨,而以有机溶剂为溶剂的彩色墨水也称为墨水。
实际上墨水和油墨都属于墨水类产品,并没有严格的界限。
在英文中,墨水和油墨统称为Ink(墨水)。
《中国制笔》1997年第4期的“制笔技术词典——书写材料”中写到[2]:“Ink是各种颜色的液体或糊状物,通常多为黑色或深蓝色,用于书写和印刷,由一种或几种染料或颜料溶解或扩散在液体介质而成。
”新型墨水类产品是典型的精细化学品或专用化学品,产品更新快,附加值高,技术秘密性强。
在日本,将具有专门功能,研究、开发、应用技术密度高,配方技术能左右产品性能,批量小、品种多、附加值高的化工产品叫精细化学品,现代墨水就是这样一种精细化学品。
欧美国家则把日本所称的精细化学品再分为精细化学品和专用化学品,销售量小的化学型产品称为精细化学品,它们一般成分单一,可用化学式表示,如颜料、染料、试剂等;销售量小的功能型产品称为专用化学品,它们常常是若干化学品组成的复合物,为最终使用的产品,制造方法各厂家互不相同,产品有差别,生产生命期短,产品更新快,附加值更高,技术秘密性强,如涂料、胶粘剂、催化剂等。
现代高科技的墨水产品如中性笔墨水、光敏水解墨水、绘图墨水、中油笔墨水、喷墨打印墨水、电子墨水、导电墨水等都是典型的专用化学品。
1.1.2 墨水的种类墨水的种类很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分类。
从使用功能上可分为书写墨水、印刷墨水、电子墨水、导电墨水等;从色料的来源上可分为天然墨水和现代合成墨水;从着色材料的性能上可分为颜料型墨水和染料型墨水;从溶剂性能可分为水性墨水和溶剂型墨水。
在书写墨水领域,根据色调分为黑、红、蓝、绿四大主色系,此外还有其它颜色,一般无味、无毒、无害。
根据笔的种类又分为自来水笔墨水、圆珠笔墨水、记号笔墨水、白板笔墨水、签字笔墨水、水性液粉笔墨水、光敏水解笔墨水等。
自来水笔墨水主要有纯蓝墨水、蓝黑墨水、黑墨水、红墨水、碳素墨水和绘图墨水等。
圆珠笔墨水从溶剂性能上分为水性圆珠笔墨水、油性圆珠笔墨水、中性圆珠笔墨水和中油性圆珠笔墨水等;从颜色上又有黑色、蓝色、红色、绿色等颜色。
中性圆珠笔墨水从光泽上还有珠光、闪光、荧光等各个品种;从气味上有葡萄香、哈密瓜香、薄荷香、柠檬香、蓝莓香等香型。
记号笔墨水的色谱更为齐全,有12色、24色、48色等色型。
印刷墨水领域也有许多种类,本书主要对书写墨水进行讨论。
1.2墨水的产生和发展墨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使用的天然墨。
1980年,陕西临潼姜寨村仰韶文化墓葬中出土了一套完整的绘画工具,有石砚、研石、水盂和黑红色氧化铁矿石。
使用时用研石压住黑红色氧化铁矿石在砚上兑水研磨成墨水来使用。
人工墨的最早文献记载是《尚书》,《尚书·伊训》中提到:“臣下不匡,其刑墨”;《礼记·玉藻》篇中说:“史定墨······扬火以作龟,致其墨。
”这里都提到了墨,并有着不同的用途,说明人工墨的起源,始于甲骨文时期,即我国的商代。
1937年,美国化学家曾对甲骨上书写的红字和黑字的颜料作了微量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文字颜料的红色材料是朱砂,黑色材料是碳素单质,即我们现在制墨的原料,并将其记录在《工业及工程化学》(分析版)上。
化验还证实朱砂和墨创始于殷代,即在公元前十二世纪以前,它们已用于书写甲骨文字。
在古代,为了携带方便,一般把墨模制成棒状,让它自然风干而成墨锭,需用时加水在砚中研磨成墨汁,后来又出现了商品墨汁,它们都属于书写墨水的范畴,在英文中称为中国墨水(China Ink)。
墨锭和墨汁的着色材料都是碳黑,属于颜料型色素,碳黑的原料取自松烟、油烟,颗粒极细。
古人不仅学会了制备微小的颜料粒子,而且学会了利用植物胶、动物胶等对颜料进行分散和稳定化,可以说这是人类最古老的碳素墨水,也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应用最古老的书写材料。
染料型墨水的出现晚于颜料型墨水,最早可以追述到公元前1200年的古埃及[3],当初是用植物的各种颜色汁液和悬浮液作为书写用墨水,其中有茜素、靛蓝、浆果、胭脂和乌贼的墨汁等。
当时,埃及人从浆果、植物和矿物中提取天然染料制成黑水,笔杆是采用埃及和波斯湾一带所产的芦苇管,经过一些简单工艺制作而成的,也称芦管笔,这种书写材料仅适宜书写结构简单的文字。
公元400年左右,许多文明社会发明了性能更加稳定的墨水,它是用铁盐、橡树树瘿和阿拉伯树胶混合而成,这一基本配方使用了几个世纪。
鞣酸铁墨水是中世纪西方国家主要使用的墨水,起初这种墨水使用的是兽皮中的鞣酸,故称鞣酸铁墨水;后来发现没食子也可以被应用,又制出了没食子墨水。
西方国家的大多数旧式文件都使用了没食子墨水,在美国革命时期,由于供不应求,又出现了其它一些墨水,如在Albanny.NY地区出现的紫红色月桂墨水[4]。
1848年苏木素墨水开始投放市场,并开始流行,这是因为苏木可以产生鞣酸。
1856年出现了淡紫色的苯胺墨水,苯胺由煤焦油制得,1867年水溶性苯胺墨水被大量生产。
1870年德国科研人员通过对天然没食子酸铁墨水进行研究,提出了新配方,随后便在全世界广泛使用。
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还出现了一些墨水,如快干墨水、新型超铬墨水等。
19世纪末期又出现了一些由合成色料制成的墨水,如淡红的曙光墨水、黑色的硫化苯胺墨水、含有茜草色素蓝和苯胺在内的茜草素墨水等。
目前,上述墨水的使用成为过眼烟云,已被性能更好的墨水所淘汰。
圆珠笔(ballpen)中最初使用的是能迅速变干的印刷油墨,由于油墨的质量不过关,书写时经常弄得一手油污,产品严重滞销。
1944年美国永利公司的老板雷诺请加里福尼亚的化学工程师费兰茨基对油墨进行了改良,加入乙醇等化学物质使它完全克服了原来的缺点,很快生产出第一批笔。
由于这种笔的顶端有一个金属小球,所以雷诺命名它为“ballpen”,意为球笔,后来大家叫它圆珠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圆珠笔迅速在全球被使用开来。
二十世纪以来,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书写墨水、印刷墨水,书写工具、印刷设备等都有了快速的发展,其具有的功能特性和使用材料的环保理念,使书写材料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和过去的墨水相比其科技含量已不可同日而语。
碳素墨水的出现融合了表面化学、胶体化学、高分子化学的许多处理技术,其特点是使用了耐光性、耐水性、耐化学腐蚀等性能俱佳的色素碳黑作为着色材料,同时酸度适宜,避免了蓝黑墨水、纯蓝墨水等由于酸性过大对纸张引起的腐蚀,使得文字档案材料的长期保存成为可能。
粉笔是传统的教学工具,廉价方便,但粉末飞扬,严重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5]。
粉笔的更新换代的途径是变干性书写为湿性书写,即研制可擦性黑板用墨水。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国外出现了一种取代粉笔与黑板的新型书写材料——白板与白板笔(彩色书写笔)。
白板笔的笔尖为特制纤维,核心是白板笔墨水。
它是可以在表面光滑的非吸附性硬质板上(如白板、瓷面、玻璃等表面)书写,而又容易擦除的新型书写墨水。
用白板笔墨水书写具有线条流畅、色彩鲜艳、版面色调柔和、墨迹可用普通干布或软纸擦除而不留痕迹、长时间观看眼睛不易疲劳、无粉尘等优点,因而在学术交流、教学等领域得到应用。
白板笔墨水最初只有日本、美国、德国和英国等国相继生产,我国的研制起步于八十年代初,1984年曾有试制品投放市场,但没多久便因质量问题而停产。
九十年代后期,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普通粉笔的环境污染日益受到重视,白板笔墨水的研制又得到重视。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以山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董川博士为首的课题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利用有机光化学反应和水解反应的原理,将光化学反应和水解反应原理耦合在一起,经大量实验,制得了不同颜色的环保的新型光敏水解褪色墨水,书写后只要用湿板擦一擦,字迹就分解为无毒、无味、无色的物质,在绿色教学方面填补了国内外的空白。
在书写工具领域,具有重大影响的是1984年日本樱花株式会社推出中性圆珠笔,它的性能介于油性圆珠笔和水性圆珠笔中间,用的是胶状的中性墨水(gel-ink),如今已成为风靡世界的书写工具。
与传统的油性圆珠笔相比,问世时间虽还不长,投放市场至今才二十多年的时间,但因中性圆珠笔书写流畅、手感轻捷舒适、字迹清晰、色泽明亮,且具有书写字迹耐水、耐晒、保存期长等特点,所以迅速地被消费者所接受,成为新一代书写工具的流行指标。
另外,由于中性圆珠笔使用的墨水已趋多种多样,所以用途日趋广泛,除主要用作书写外,还可做标志符号、美工、绘画等用。
近年来,中性圆珠笔处于持续、快速的发展中,国内外的市场需求量不断地上升。
现在在人们的手中,油性圆珠笔、钢笔已逐渐淡出日常生活,有媒体惊呼:“中性笔清纯登场,钢笔即将谢幕”。
在喷墨打印领域,喷墨打印墨水由过去的黑白打印发展到彩色打印。
特别是随着电子技术和墨水制造技术的进步,电脑彩喷墨水有了长足的发展。
日本一家公司研制出一种用可食颜料印制高清晰度数字照片的技术,用这种可食用彩墨可以在八平方厘米的巧克力上印制照片。
在电子材料领域,使用导电墨水不仅可以印制RFID的电路,还可以印刷天线,具有与传统铜线圈同样的性能。
比传统的压箔或蚀刻等印刷电路制作工艺更快捷,也更便宜。
导电墨水雏形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是为了解决电子产品特别是RFID的成本问题。
韩国业界预测认为,RFID器件的市场规模有望在2010年达到100亿美元,并取代现有的条形码和磁性防盗设备。
与此同时,适用于导电墨水的FPCB的市场规模也将大增,市场份额有望达到1.8亿美元。
在此背景下,导电墨水市场前景可观。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因特网的普及,通过计算机等媒介浏览“电子出版物”已成为一种新的阅读方式。
但电子出版物无法取代日常的报纸和图书,因为前者很不方便,也不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
2000年以来,由美国马塞诸塞州(麻省)的E-Ink公司开发出一种电子纸(e-paper),它是一种用电子墨水显示的超轻、超薄的屏幕装置,像报纸一样可以折叠起来而不扭曲变型,如今已有商业化的产品出现。
电子纸张屏幕透过无线科技,可呈现黑白与彩色的文本,依现有格式,已可以在显示器屏幕上接收影像和阅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