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茗安全设施计算软件常见问题整理

品茗安全设施计算软件常见问题整理
品茗安全设施计算软件常见问题整理

品茗安全设施计算软件常见问题整理

本次整理是针对品茗安全设施计算软件2013V9.7做汇总与整理。

1 安全软件中的工程说明能容纳多少字?

答:工程说明理论上应该可以存512K。(目前版本计算书中暂不支持写入计算书中,后续完善。)

2 安全计算软件安装好以后有个安全计算2013和珊瑚版,用哪个?

答:珊瑚版本是依据部分老规范的内容做的安全计算,因为新规范的发布到实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保留了珊瑚版供客户选择。目前用的基本是安全计算2013.

3 脚手架配件用量如何计算?

答:脚手架配件包括大小横杆、直角扣件、旋转扣件、脚手板等。在构选框里打勾后,“脚手架沿墙纵向长度”(一般按照建筑物外围周长计算)即显现,输入长度后即可在计算书中计算配件数量。

4 在钢管落地脚手架计算中,双立杆计算方法选择中按构造要求设计和按双立杆均匀受力有什么区别?

答:按照构造要求设置双立杆时,只将双立杆作为构造措施,副立杆不参与计算,起到加强安全性的作同时考虑两根立杆的受力,此时,副立杆参与受力计算。

5 在钢管落地脚手架计算中,地基参数中地基底面扩展面积如何设置?

答:地基底面扩展面积就是立杆下垫块的平均面积,有些客户采用的都是立杆下垫块长的钢板(槽钢)的方法,那么就可以用此块垫块的总面积除以垫块上立杆的数量即可得到。

5 风荷载没有该地区的怎么办?

答:风荷载是按照国家《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录入的,有些地市在荷载规范里是没有的,可以参照相邻地区的风荷载值、按照经验取值、或咨询当地气象部门当地的风速、空气密度等,点击软件中的基本风压按钮进行计算。

6 脚手架模块设计计算时,弹出以下错误报告:卸荷点水平间距必须为纵距的整数倍。

答:这个是因为脚手架钢丝绳卸荷计算时,钢丝绳卸荷点水平间距的搭设位置,必须为立杆纵距的整数倍。

7 脚手架搭在楼板上的情况在施工现场上是有的,软件中可以计算么?

答:脚手架模块中,有个脚手架对楼盖影响,可以计算出脚手架立杆对于楼板的影响。

8 脚手架风荷载中,风压高度变化系数里,计算高度如何取值。答:连墙件风荷载计算高度应取脚手架顶部离地面高度计算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应为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与风压高度变化成正比函数关系,架体顶部最大。

立杆稳定性风荷载计算高度,落地架应取离地面5M高度计算风压高度变化系数。虽此高度风荷载较小,但轴压力接近最大,综

合计算最大,悬挑梁取悬挑架高度。

9 扣件抗滑系数是如何考虑的?

答:铸铁扣件在使用一段时候后,或者扣件扭紧力矩不足都会导致抗滑力会下降,采用试验实测抗滑力和国家规定的8KN比较所得的数值,或者考虑一定的安全储备,是≤1的数值。

10 用钢丝绳卸荷时,只用一次卸荷,软件提示1次卸荷高度不能大于地面所承受的地面净高度?

答:当前的情况下,在进行钢丝绳卸荷的时候,从拉钢丝绳的位置算起,将脚手架分成2段。根据软件的要求,最下面的一段高度要最大。如果出现上面的段高大于最下面的段高时,就会有改提示。比如脚手架高36米,卸荷一次。软件要求钢丝绳拉的位置至少是要大于18米。比如在脚手架底面以上20米位置开始拉钢丝绳。第一次卸荷净高度为16米,余下地面高度为20米。这样软件就不会出现这个提示了。反之,如果钢丝绳拉在16米的位置,第一次卸荷净高度为20米,大于地面高度为16米。这样软件就会有以上提示了。

11安全计算2012的落地式脚架的钢丝绳卸荷中的“卸荷点水平间距”是指什么?卸荷系数Kf如何计算?

答:就是下面两个吊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卸荷系数Kf没有强制规定建议取0.8 。

12 如何在修改编辑软件自动生成的计算图形?

答:打开软件,生成计算书之后,软件会自动将计算简图保存为

CAD文件,保存在软件的安装路径下。如果要进行编辑,可以在生成的计算中,按下键盘的CTR键的同时,点计算简图图名,软件会自动超链接autoCAD程序打开保存在后台的CAD图形,在CAD软件中进行编辑即可。

13 悬挑脚手架主梁采用焊接与建筑物连接,怎么计算书里面没有计算焊接处钢筋验算。

答:悬挑脚手架焊接处采用高压螺栓连接主梁焊接,内部钢筋主要起构造作用,整个结构焊缝处是最不利状态,所以只需验算焊缝处抗拉和抗剪就可以了。

14 钢管式落地脚手架计算里钢丝绳卸荷栏怎么没有使用钢丝绳直径选项?"钢丝绳绳夹数量"是指钢丝绳的组数还是单组钢丝绳的绳夹数,为什么要限制在50以内

答:钢丝绳直径是软件通过计算确定的,你在计算书里钢丝绳卸载部分可以看到钢丝绳最小直径要求。绳夹是单组钢丝绳的绳夹数。绳夹数一般不大于6,要是大于50不是绳先断而是钢丝绳先断了,而且绳夹间距是有要求的,一般间距不小于钢丝绳直径,要是50那就是50*6*20=6000mm,光绳夹固定就要6M长。具体计算详见施工计算手册结构吊装部分内容。

15 模板计算中,反梁模板如何计算?

答:反梁的计算模型与普通梁一致,只是搭投构造会有不同,同于十字梁的问题,上下梁的截面按照各自的长宽计算,混凝土倾倒高度:下面反梁按整个高度,上面按上面的高度计算。

16 很多客户提出模板模块可不可以算高支模的方案?

答:凡高度超过8米、或跨度超过18米、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 /M、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承重支撑架,应采用钢柱,钢托架或钢管门型架的组合支撑体系,以保证其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模板国标新规范规定,可以采用扣件式钢管架支撑,但要满足计算要求以及一定构造要求。

17 粱两侧立杆增加剪刀撑后能否调整立杆的间距,即增大设计的立杆间距。

答:粱两侧立杆增加剪刀撑是规范中有要求的,尤其是对高支撑架,其作为构造措施,但不参与计算。因为无法比较设与不设支撑架的整体承载力的变化比较。

18 墙板模板计算中,其基本参数墙厚及模板高度怎么在计算软件中没考虑?

答:在墙模板中,模板的高度的设置在“新浇筑混凝土侧压力”里面设置。点击该按钮,即可弹出侧压力计算的窗体,关于墙厚的说明,在软件设置中,是没有墙厚的选项的。从规范上以及相关模板计算的参考资料上来看,墙模板的计算荷载主要为:新浇筑混凝土的侧压力值(水平力);倾倒混凝土荷载(水平力);振动荷载对垂直模板的影响(水平力)。

而这三种荷载中,都可以独立确定,和墙厚都没有直接联系。所以软件中无墙厚的输入项

19 模板中,斜柱的计算能否实现?

答:将斜柱看成斜梁,梁高取竖直面高度,架高取最高

20 梁侧模计算中,如何设置固定支撑。

答:软件中默认设置为对啦螺栓,固定支撑设置梁侧模中底部和顶部,即如需设置,将支撑设置里,距梁底距离更改为0以及梁高减去板厚即可设置两道固定支撑。

21梁模板(扣件式)中,为何每纵距内附加梁底支撑主梁根数为灰色不可修改状态?

答:梁模支架已经设置了梁底增加立柱,如果继续梁底增加支撑主梁,2种情况,增加的支撑主梁底部是否设置了增加立柱。如果未增加立柱,而原主梁底部有增加立柱,梁底支模计算时,不符合规范要求计算,受力不均。如果增加立柱,可以将梁跨方向立柱间距减半,可达到相同效果。

22 电计算中,电流超出数据库选择范围如何处理?

答:电流超出数据库选择范围的原因有多种,需要逐个检查软件参数的设置是否正确:

(1)需要系数取值不合理。按照软件默认的需要系数直接计算,通常会导致计算结果偏大,需要系数可以参照软件帮助文件中临时用电的需要系数表;

(2)检查各分箱中的设备组号是否分开。一般情况下,各分箱下的机械设备是需要分组设置的,具体分组含义请参照安全软件帮助文件;

(3)各分箱中设置的用电设备过多,一般情况下,分箱下设置

的用电设备在5台左右;

(4)可以在菜单栏上的用水用电参数设置中,增加电器元件,具体根据提示判断增加何种电气元件。

23 塔吊计算书中,倾覆力矩是按说明书的数据还是通过软件计算的结果?这两个数据要差好几倍呢。

答:关于倾覆力矩的确定,如果说明书给的比较准确,按照说明书给出的来计算也可以,但实际上,不同的塔吊在不同的使用环境,它的最大倾覆力矩是不同的。有些说明书给出的塔吊倾覆力矩不准确,可能偏小或者偏大,会造成基础设计不安全或者浪费材料。所以,可以通过不同的工况,重新对塔吊的倾覆力矩进行计算。计算的时候需要考虑引起塔吊倾覆力矩变化的各个因素的影响,以免造成计算结果不准确。比如:塔吊在何种工作状态下倾覆力矩最大,计算高度如何正确选取,风荷载对塔吊的影响等。

24 塔吊计算中:

1、矩形板式桩基础-基础参数-承台配筋选项中没有拉勾的参数输入窗口,但承台配筋图中显示有:HPB235 10@500,此项从哪里输入?

2、地基参数中的“土层名称、厚度等”是不是从承台底开始计算?

3、上部荷载-塔机自身荷载标准值中:塔身自重是指独立高度时的自重还是最高安装高度时的自重?距离RG1~RG4等在塔吊的说明书中不明确,应如何确定?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