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学-次的概述
现代俄语(词汇学)(Лексикология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

3.词义的演变
1) 词义的扩大(расширение) 2)词义的缩小(сужение) 3) 词义的转移(перенос) 4.词义体系 1) 同音(异义)词(омоним) 2) 近音词(пароним)
3) 同义词(синоним)
4) 反义词(антоним)
自由意义和非自由意义
词用于某一意义,若搭配、运用范围不受限
多义现象(полисеми́я或многозначность)
多义词(многозначное слово)
песочный有三个意义:①沙的;②沙土色的;③酥的。 хлеб有如下意义:①谷物;②面包;③(口语)吃食;④(转)
生活资料。
直义和转义
根据称名方式即词与客观事物或概念间联系的性
质,词汇意义可分为直义和转义。如果词的意义是 直接反映事物,不需要任何中间环节就可以直接称 谓事物或概念并能够被正确理解的话,那么这种词 义就是词的直义(прямое значение)。若这种反映 是间接发生的、是利用比喻等手段升华、引伸出来 的,则就是转义(переносное значение)。词的 基本义或非派生义都是直义。词的派生义则有的是 直义,有的是转义。
第一节 词汇概述

11
2.语素的分类
语素可根据不同的标准分出各种类型。 (1)按音节多少为标准
单音节语素:天、地、农、士、啥、花儿(汉语语素的基本形式) 双音节语素:葡萄、参差、尼龙、沙发 多音节(三个或三个以上音节的语素):如萨其马、伊妹儿、巧克力、 法西斯、哈尔滨、乌鲁木齐
12
• 双声:流连、忐忑 • 联绵字 叠韵:玫瑰、唠叨 • 非双声叠韵:芙蓉、疙瘩 双音节语素 • 音译 吉他、纳粹、 拉萨、菩萨 • 叠音 猩猩、潺潺、娓娓、隆隆 •
白色的菜 (词)
他喜欢读小说。
白色的马(短语)
他(很)喜欢读小说。“他喜欢”是短语 他喜()欢读小说。“喜欢”是词 他喜欢(夜里)读小说。“喜欢读”是短 语 他喜欢读(古典)小说。“读小说”是短 语 他喜欢读小()说。“小说”是词
某些合成词在使用中往往可以扩展, 变成了词组。这种结合在一起时是词, 扩展后是短语的合成词,叫离合词。
6
• 空间范围 • 普通话词汇 ------狭义的现代汉语词汇
• 普通话词汇 + 汉语各方言的词汇 -------广义的现代汉语词汇
7
数量 《辞海》1979年版收词9万余条,1999版收词12万,其 中科技词条7-8万条。 《辞海·语词分册》1977年版收词38600条,《增补本 》收1.8万条,共56600条。 《现代汉语词典》1965试用本收词5万6千条,1996修 订本收词6万5千条。
17
• •
附:自由语素
自由语素
能独立成词 实语素
•
• 语素 •
不定位
不能独立成词
•
• •
不自由语素
位置
不定位
定位
• 自由语素有严格和不严格两种定义。后者指能独立成句的语素。 • 半自由语素指不能独立成词,但可以在不同的位置上自由构词的语素。
英语词汇学复习大纲整理

1 B a s i c C o n c e p t s 基本概念1.1 the definition of a word(: (1) a minimal free form of a language; (2) a sound unity ; (3) a unit of meaning; (4) a form that can function alone in a sentence 。
A word is a minimal free form of a language that has a given sound and meaning and syntactic function.)1.2 sound and meaning :symbolic connection is almost always arbitrary and conventional 。
A dog is called a dog not because the sound and the three letters thatmake up the word just automatically suggest the animal in question 。
1.3 sound and form : 1.4 vocabulary 1.5 classification of words 词汇分类 basic word stock 基本词汇nonbasic vocabulary 非基本词汇 by use frequency 按使用频率分: basic word stock and nonbasic vocabulary 基本词汇和非基本词汇by notion 按概念分:content words and functional words实义词和功能词by origin 按起源分: native words and borrowed words 本地词和外来词 all national character 全民性stability 稳定性 productivity 多产性 polysemy 一词多义 collocability 搭配性terminology 术语jargon 行话slang 俚语argon 黑话dialectal words 方言词archaism 古语词neologism 新词neutral in style 文体上中性frequent in use 使用频繁native words 本地词 borrowed words 外来词 denizens 同化词aliens 异形词translation-loans 译借词1. No enough letters: alphabet from Latin2. Pronunciation changed more rapidly3. Early scribes: change spelling for easier recognition4. Borrowing: different rules of pronunciation and spelling obviouscharacteristics明显的特点(Functional words do not have notions of their own and their main function is to express the relation betweennotions, words, etc.)2 D e v e l o p m e n tIt is assumed that the world has approximately 3, 000 (some put it 5, 000 ) languages , which can be grouped into roughly 300 language families on the basis of similarities in their basic word stock and grammar. 2。
次的部首-次的拼音-次的组词-次的意思

次的部首|次的拼音|次的组词|次的意思◎等第,顺序:次第。
次序。
名次。
◎化学上指酸根或化合物中少含两个氧原子的:次氯酸。
◎中间:胸次。
◎量词,回:次数(shù)。
初次。
三番五次。
◎旅行所居止之处所:旅次。
舟次。
次所。
◎姓。
反义词主英文翻译◎次hypo-详细解释详细字义◎次cì〈动〉(1) (形声。
从欠,二声。
本义:临时驻扎和住宿)(2) 同本义[stop]次,舍也。
——《礼记·檀弓上》注楚师伐郑, 次于鱼陵。
——《左传·襄公十八年》泰伯素服郊次。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王次于河朔。
——《书·泰誓中》(3) 指行军在一处停留三宿以上[stay for more than three days]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资治通鉴》(4) 又如:次止(驻止;止宿)词性变化◎次cì〈形〉(1) 第二,居其次[the next in order;the second]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孙子·谋攻》(2) 又如:次从(然后;接着);次后(以后;续后);次早(第二天早上)(3) 副,贰[second;vice]。
如:次车(副车);次介(副使);次相(副丞相)(4) 属于质量差的[subquality]。
如:次品◎次cì〈名〉(1) 顺序,等第[sequence;order]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史记·陈涉世家》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
——《资治通鉴》(2) 又如:二次曲线;次序(依次排列的顺序);次第(顺序,次序)(3) 按物体的地位或事件的先后作出的排列[order]。
如:圆锥是二次曲线(4) [量词]∶表示行动的回数[times]历险数次,遂达峰顶。
——《徐霞客游记》(5) 又如:我回去过三次;一次就借了五十块钱(6) 旅行时停留的处所[stopover]。
词汇学-SenseRelations

语义网络构建
01
语义网络是一种表示词汇之间语义关系的知识图谱,通过节点和边来表示词汇 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02
语义网络的构建需要大量的语料库资源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通过自然语言处 理技术对语料库进行分词、词性标注、句法分析等处理,提取出词汇之间的语 义关系。
03
语义网络构建有助于提高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也可以用于 信息检索、问答系统等领域。
05
Senserelations的深入研究
语义场理论
01 语义场理论是由德国语言学家特里尔提出的,他 认为词汇在语义上是相互联系的,可以根据语义 关系划分为不同的场。
02 语义场理论有助于理解词汇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语 义差异,从而更好地掌握词汇的意义和使用。
02 语义场理论的应用范围广泛,不仅适用于词汇研 究,还可以用于语言教学、翻译等领域。
面也有积极的影响。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和展望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化对词汇学Senserelations的理论探讨,探索其 与其他领域的交叉点,以推动学科的
发展。
未来研究可以拓展词汇学Senserelations的应用领域,如自然 语言处理、人工智能、语言教学等,
以实现其更大的价值。
未来研究可以加强实证研究,通过大 规模语料库、实验等方法深入探究词 汇学-Senserelations的内在机制和 规律。
词汇学Senserelations
目录
• 引言 • 词汇学概述 • Senserelations概念 • Senserelations在词汇学中的应用 • Senserelations的深入研究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主题简介
词汇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词汇的起 01 源、演变、意义和使用。
词汇学知识点总结

词汇学知识点总结词汇学是研究词汇的学科,它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了语言的构成、变化和使用等方面。
词汇学对于语言的理解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还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词汇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学科。
一、词的定义和分类词是语言中的最小意义单位,是构成句子和表达意思的基本单位。
按照在句子中的功能和语法特征,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它们能够表示具体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虚词包括代词、连词、介词、助词等,它们通常用来连接或修饰实词,没有明确的词义。
二、词汇的构成词汇的构成是指词的组成方式和形态特征。
在词汇的构成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常见的构词法,如前缀、后缀、派生、合成、转化等。
通过这些构词法,我们可以对词汇进行灵活组合和创造,丰富语言的表达能力。
1.前缀前缀是指加在词根前面的一个字,可以改变词的词义或语法特征。
比如,“un-”表示否定,“re-”表示再次,“pre-”表示在前面等。
2.后缀后缀是指加在词根后面的一个字,同样可以改变词的词义或语法特征。
比如,“-ing”表示进行时,“-ful”表示充满的意思,“-ment”表示名词化等。
3.派生派生是指通过词根和词缀的组合来创造和衍生新的词。
比如,“happy”是一个形容词,通过加上“-ness”后缀就可以派生出名词“happiness”。
4.合成合成是指两个或多个词汇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词。
比如,“blackboard”由“black”和“board”两个实词组合而成。
5.转化转化是指一个词汇的词类发生改变,但词形不变。
比如,“work”可以作为动词,也可以作为名词,它的词形都不发生变化。
词汇的构成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通过学习这些构词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词汇的形态特征,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词汇的语义特征语义是指词汇所携带的意义,它是语言交流和理解的基础。
次的古义解释

次的古义解释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次”字在古代汉语中有着丰富的涵义和用法,被广泛运用在各个领域。
在古代,人们对“次”的理解远不止是简单的物理或数量上的概念,更多的是体现了一种思维方式和文化观念。
本文将就“次”的古义进行详细解释,带领读者深入探索这个古老而神秘的词汇。
“次”可以表示顺序或顺次的意思。
在古代社会中,人们非常重视礼仪和规矩,讲究尊卑次序。
在宫廷或官府中,官员或臣子们严格按照次序行事,不可擅自越级。
这种次序上的尊卑关系也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亲属关系、友情关系等。
在宴席上,客人们要按照年纪或地位的高低坐次,以示尊重;在社交中,也要根据身份的次第,行事礼仪得体。
“次”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顺序词,更是一种文明和礼仪的象征。
“次”还可以表示程度、等级或差别。
在古代的儒家思想中,“次”常常被用来表示道德或品德的高低,表达对人物或事物的评价。
“贤者为身,不贤者次之”;“上智若愚,中良若否,在次若否,下贱而次之”等等。
这种用法中,“次”不再仅仅是一个次序词,而是带有了一种价值判断和评价意味。
在社会中,人们会根据“次”的程度来评价和对待不同的人或事,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道德伦理观念和价值取向。
“次”还可以表示限量或数量的概念。
在农业社会中,“次”常用来计量种子的数量,表示一定的面积或数量。
“一次田”、“二次”等等,都是古代农民常用的计量单位。
而在商业交易中,“次”也被用来表示货物或金银的数量。
无论是种子还是货物,人们都会按照“次”来进行计量和交易。
由于“次”牵涉到了金钱交易和土地耕作等生产活动,因此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次”在古代汉语中有着多重的涵义和用法,包括顺序、程度、等级、数量等方面。
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汇,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文化观念的体现。
通过深入了解“次”的古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生产活动,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古人对人生和世界的审视和思考。
词汇学名词解释2

词汇学名词解释21、英语词汇概述:(8%)(1)英语词汇的谱系关系及其历史发展:英语的谱系关系;英语的三个发展阶段。
(2)英语词汇的构成:基本词汇与专⽤词汇;英语词汇中的本族词与外来词。
(3)英语词汇的三⼤特点:数量⼤、来源⼴、变化多。
‘Indo-European’印欧语系With Vikings’ invasion, many Scandinavian words at least 900 words of Scandinavian origin have survived in modern English. Old English has a vocabulary of about 50,000 to 60,000 words. It was a highly inflected language just like modern German.1. Word词--- A word is a minimal free form of a language that has a given sound and meaning and syntactic function. 2.Vocabulary词汇—— Vocabulary is most commonly used to refer to the sum total of all the words of a language. It can also refer to all the words of a given dialect,a given book,a given subject and all the words possessed by an individual person as well as all the words current in a particular period of time in history.3. basic word stock 基本词汇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vocabulary accumulated over centuries and forms the common core of the language. Though words of the basic word stock constitute a small percentage of the English vocabulary, yet it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of it. These words have obvious characteristics.(1)All national character全民性. Words of the basic word stock denote the most common things and phenomena of the world around us, which are indispensable to all the people who speak the languag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词的概述
Ⅰ.词的定义
语言学家对词下定义时说法不一,措词不同,但涉及的基本内容不外乎是音和义的问题。
有的说,词是语音和意义的统一体,语音是词的物质外壳,意义是词的物质内容。
有的认为,词具有固定的语音形式,代表一定的意义,属于一定的语法范畴,体现一定的句法功能。
概括起来说,词是语音、意义和语法特点三者统一的整体。
词又是语句的基本结构单位,因为通常说的一句句话总是运用一个个的词构成的。
例如:
He ran up the hill.
这一句中每个词都具有一定的语音形式、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如ran一词的发音为/raen/,表示"奔跑"的意思,是动词run的过去时态,句中起谓语作用。
句中的每个词又是作为意义解释和语法分析的基本单位使用的。
这一句是由He等五个结构单位构成的。
Ⅱ.词的语音与意义
关于音与义之间的关系问题,历史上是有争论的,主要有两派:一派叫自然派(the Naturalists),另一派叫习惯派(the Conventionalists)。
前者认为,音与义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对应关系(an intrinsic correspondence between sound and sense),即音与义之间有着一种必然的自然联系。
后者认为,音与义不是同一的东西,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某个词的意义用一定的语音形式来表现,这是在长期的语言交际过程中固定下来的,是社会约定俗成,也可以说是语言领域中"一种社会契约"(a kind of linguistic social contract)。
大量语言事实证明,习惯派所持的观点是正确的,而自然派的论点是站不住脚的。
第一,代表同一意义的词在不同语言中具有不同的语音外壳。
如英语单词meat,汉语是肉(汉语拼音为ròu),法语是viande,意大利语是carne,瑞典语是kōtt,俄语是MяCO。
第二,代表不同意义的词可以具有相同的语音外壳。
如 sight,site,cite 这三个词发音相同/sait/,但表示三个不同意义:"视力"、"场所"、"引证"。
又如 vain,vein,vane分别代表"徒然的"、"静脉"和"风向标"三个不同意义,但
三者只有同一个语音外壳/vein/。
由此可见,语音与意义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Ⅲ.词的词汇意义与语法意义
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语法意义不同,往往会引起词汇意义的某些改变。
例如:
He tore down the hill.
Three enemy planes were downed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第一句中down是介词,其词汇意义只表示方位:"沿着……往下",而第二句中的down是动词,表示"打下"的意思,具有动作色彩。
有的词在大多数场合仅作某一词类使用而在特定的语境中可转为另一种词类,这种词常常带有语体色彩。
最明显的例子是But me no buts.第一个but
是动词,第二个but是名词,这句的意思是:别老跟我说"但是,但是"了。
在一般场合下,but多半作连接词用。
再试看以下两个例句:
The proposal was fathered by John.
They are leafletting the outgoing shop shift.
第一句中的father和第二句中leaflet作名词用的场合居多,而这里均作动词用,分别表示"提出"和"向……发传单"的意思,带有明显的文体色彩,适用于口语或新闻语体。
Ⅳ.词的意义与概念
词义与概念有密切联系,概念是词义的基础,词义是概念在语言中的表现形式,两者是互为依存的。
词是通过概念来反映客观事物或现象的,这可用图表形式来说明:
word → concept → referent
referent一词在这里用来指称客观事物或现象。
但是,概念和词义并不是一个东西,而是有明显的区别的。
词义属于语言范畴,概念是思维单位。
两者虽然均有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概括性,但是词义的内容要比概念广得多。
第一,概念是从无数同类事物现象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它只表示一般的普遍的东西,不表示个别的。
而词义除能概括和表示一般的以外,在一定的场合下具有指物性,也就是说,词不仅能标志某类事物,而且能指称某个具体事物。
例如:
... some have begun to realize that the automobile is a mixed blessing.
The automobile was stalled in a snowstorm.
第一句中 automobile 泛指一般的汽车,表示类概念,而第二句中automobile 特指一辆具体的汽车,表示个别概念。
第二,词义在语言中具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和文体色彩,表示说话人对某事物的看法、情感和态度等等,对所表示的概念作了附加说明。
例如:英语中用cop来指称policeman,汽车司机采用民用波段(CB = Citizens Band)俚语smoky 来指称警察,这里cop和smoky均带有鲜明的口语色彩。
试比较:
sellout - betrayal shake-up - re-organization
build-up - concentration pullout - withdrawal
letdown - disappointment break-up - disintegration
sellout,skake-up等词是由来源于盎格鲁萨克逊语的短语动词构成的,往往用于非正式场合,而betrayal, re-organization等词来源于罗曼语,多半用于正式场合。
这两种不同语源的词均带有文体色彩,但表达的概念却是相同的。
Ⅴ.词与词项
词是构成词汇的基本要素,词项是词典的组成单位,词用word来表示,词项用lexical item来表示。
John Lyons在他所编的New Horizons in Linguistics 一书中提到 lexical item时说:"Lexical items are often referred to,loosely,as'words'."(P. 322)词项常常用来泛指词。
词典中每个词项包含读音、词性、词义等内容。
例如用区别性特征表明该词项的音位表现,用名词(N)、动词(V)等范畴标志表明其句法特征。
此外,词项还有语义特征。
第四章中将重点讨论语义特征的问题。
Ⅵ.词与词汇
词与词汇(vocabulary)之间的关系是个体与总体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词的总和构成语言的词汇。
但词汇这一术语不仅指语言中所有的词,而且指诸如方言(dialect)、使用域(register)或术语(terminology)等某一语言变体中使用的词和短语。
英语的全部词汇估计有一百多万个。
英语词汇由本族词(native words)和外来词(borrowed words)组成。
本族词是英语中的基本(核心)词汇。
这些基本词汇表示全民族活动共同的和基本的概念和情境,它们是语言中使用得最多、生活中最必需的、意义最明确、生命力最强的基本词的总和。
例如:有关自然界事物的词: wind, frost, snow,sun
有关季节的词: spring, summer, autumn, winter
有关人体各部分的词: head, foot, arm, hand
有关亲属关系的词: father, mother, son, daughter
有关植物、水果的词: oak, pine, apple, pear
有关动物的词: dog, cat, horse, cow
有关颜色的词: red, white, green, black
有关动作动词的词: go, come, run, work
除了上述词以外,基本词汇还包括常用的助动词、介词、连接词、代词和数词等。
基本词汇在语言中所占的比率不大,但在日常交际中的使用频率却相当高。
英语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词。
英语中不少词如不追根溯源,人们不会意识到它们原是外来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