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_1669-2019_城市-综合管廊智慧运营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2019年3月1日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标准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
城市环境规划标准
2019-3-1 2019-3-1 2019-3-1
替代 GB 50220-95、 CJJ 75-97(3.1,3.2 节)
5 GB/T 50298-2018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标准
2019-3-1 替代 GB 50298-1999
6 GB/T 50374-2018
236 政策规范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9 年 4 月第 4 期
2019 年 3 月 1 日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序号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实施日期
替代情况
国家标准
1 GB 51322-2018
建筑废弃物再生工厂设计标准
2019-3-1
2 GB/T 51327-2018 3 GB/T 51328-2018 4 GB/T 51329-2018
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
2019-3-1 替代 GB 50374-2006
7 GB 18218-20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2019-3-1 替代 GB 18218-2009
行业标准
8 CJJ/T 120-2018
城镇排水系统电气与自动化工程技术标准 2019-3-1 替代 CJJ 120-2008
9
CJJ 63-2018
聚乙烯燃气管道工程技术标准
2019-3-1 替代 CJJ 63-2008
10 JTG/T 3360-01-2018
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
2019-3-1 替代 JTG/T D60-01-2004
11 19-3-1
12 JTG 5421-2018
室内真空排水系统工程技术规程
城市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安防通信一体化解决方案-智慧线

城市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基于“智慧+”的物联网融合通信系统解决方案目录1.项目背景及建设目标 (4)1.1项目背景 (4)1.1.1城市综合管廊项目背景 (4)1.1.2城市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 (5)1.1.3基于“智慧+”的物联网融合通信系统 (6)1.2“智慧+”物联网融合通信系统建设目标 (9)1.2.1第一层次建设目标(基础网络) (9)1.2.2第二层次建设目标(业务应用) (10)1.2.3第三层次建设目标(应用拓展) (12)1.3建设原则 (13)1.3.1设计与建设原则 (13)1.3.2规范及标准 (13)2.建设方案 (15)2.1技术路线 (15)2.1.1“智慧线”技术简介 (15)2.1.2“智慧墙”技术简介 (17)2.1.3“智慧芯”技术简介 (19)2.2系统架构 (20)2.2.1“智慧+”城市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架构概述 (20)2.2.2“智慧+”城市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构成图 (21)2.2.3“智慧+”系统管廊安装示意图 (22)2.2.4“智慧+”系统节点工程覆盖示意图一 (23)2.2.5“智慧+”系统节点工程覆盖示意图二 (24)2.3系统功能 (25)2.3.1物联网通信平台 (25)2.3.2宽带接入功能 (25)2.3.3物联网融合通信平台建设 (25)2.3.4语音通信 (25)2.3.5出入口控制系统 (25)2.3.6工作人员精确定位及行动轨迹 (26)2.3.7入侵精度定位及视频联动 (26)2.3.8电子巡查系统 (26)2.3.9广播系统 (26)2.3.10移动视频传输 (27)2.3.11应急救援 (27)2.3.12智能 APP 应用(例一:在线巡查管理) (27)2.3.13与其他系统的联动与融合 (27)2.4设备选型 (28)2.4.1TSM(Tunne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oin)综合信息控制器 (28)2.4.2智慧线 (29)2.4.3智慧线扩展基站 FN (30)2.4.4移动基站(本安型) (30)2.4.5本安型标识卡 (31)2.4.6本安型手持终端 (32)2.4.7智能型手机通信模块 (34)2.4.8TSM 智慧线接入模块 (37)2.4.9快速连接器 (38)2.4.10语音通信服务器 (38)2.4.11语音通信网关 (39)2.4.12应用业务服务设备 (40)2.4.13联动平台服务器 (40)2.4.14部分专业配套设备(可选) (42)2.4.15.1. 智慧井盖 (42)2.5软件介绍 (43)2.5.1软件初始界面 (43)2.5.2入侵探测与视频联动模块 (43)2.5.3人员定位模块 (45)2.5.4电子巡查模块 (46)2.5.5话务台模块 (49)2.5.6系统设置模块 (49)2.5.7手机 APP (50)3.方案优势 (52)3.1通信、定位、安防一体化 (52)3.2微功率分布式通信 (52)3.3无线信号均匀无死角 (52)3.4永远在线的通信 (53)3.5高精度的定位 (53)3.6复杂环境快捷实施 (54)3.7智能监控极简维护 (54)3.8本质安全型产品 (54)3.9IP 防护等级高 (54)1.项目背景及建设目标1.1项目背景1.1.1城市综合管廊项目背景城市综合管廊(日本称“共同沟”、台湾称“共同管道”),就是城市地下管道的综合走廊。
建筑结构丨秒懂!综合管廊重要节点设计大全(内附详图)

建筑结构丨秒懂!综合管廊重要节点设计大全(内附详图)目前,随着我国综合管廊试点省和试点城市的确定,综合管廊建设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本篇文章以南京浦口新城核心区综合管廊工程和北京市朝阳区广华新城综合管廊工程为例,总结了城市综合管廊重要节点的设计方法,提出了监控中心与综合管廊的连接通道以及综合管廊之间单舱-单舱、单舱-多舱、多舱-多舱十字形节点的设计原则和思路。
综合管廊是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并设投料口、进风排风井、人员出入口、通风、监控等附属系统。
住建部于2019年5月22日发布了最新版《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9),对2019版规范做了诸多修订完善,使综合管廊的设计、施工更加规范。
综合管廊的一些节点(如监控中心与综合管廊的连接、综合管廊之间的丁字形及十字形节点)是综合管廊的重要部分,也是综合管廊设计中的难点。
最新版规范(及之前版本)只是对上述节点做了概括性的描述,因此,这些节点的形式、位置及具体设计方法仍值得探讨,以下结合南京浦口新城核心区综合管廊工程和北京市朝阳区广华新城综合管廊工程的设计及施工配合情况,对综合管廊重要节点的设计加以总结。
工程实例:1 南京浦-新城核心区综合管廊工程本工程新建综合管廊长约10.2 km,为环网状布置。
目前,工程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将于2019年年底前全面建成。
此综合管廊断面分为3种(见图1~图3),收纳给水管、江水源空调供回水管、电力及电信线缆(见表1)。
2 广华新城综合管廊工程该工程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地区,新建4条综合管廊,呈井字形布局,全长约4.2 km。
目前该工程土建部分已基本完成施工,预计2019年年底前全面竣工。
管廊断面主要有2种,均为双舱断面(见图4、图5)。
分为水信舱和热力舱,水信舱收纳给水管、再生水、电信线缆;热力舱内为热力供回水管(见表2)。
节点设计节点类型综合管廊工程设计中出现的重要节点在上述两个工程均有体现,如监控中心与综合管廊之间的连接通道、管廊之间的丁字形和十字形节点、人员出入口、进排风井及配电设备井等,结合上述两个工程实例,本文重点介绍监控中心与综合管廊之间的连接通道及管廊之间的3种十字形节点:①单舱-单舱节点;②单舱-多舱节点;③多舱-多舱节点。
整理地下工程设施的特点

地下工程设施的特点整理表姓名:职业工种:申请级别:受理机构:填报日期:A4打印/ 修订/ 内容可编辑UDCCJJ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P CJJ/T×-20××备案号J×-20××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标准Technical standard for operation,maintenance and safetymanagement of urban utility tunnel(征求意见稿)20××-××-××发布20××-××-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前言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标准》研究编制工作的函(建标标函[2015]158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起草编制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4 综合管廊本体,5附属设施,6入廊管线,7 信息管理。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安街7号,邮政编码:100176)。
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本标准参编单位: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厦门市政管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珠海大横琴城市综合管廊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冶综合管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杭州创博科技有限公司首安工业消防有限公司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广州大学城投资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北京荣科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北京京投城市管廊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启鹏工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华瀚管廊物业服务有限公司重庆澳海辉龙大数据有限公司青岛华高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新技术应用研究所广州市捍御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山东贝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主要审查人:目次1 总则 (1)2 术语 (2)3 基本规定 (3)3.1 一般规定 (3)3.2 运行管理 (3)3.3 维护管理 (4)3.4 安全管理 (5)3.5 应急管理 (6)3.6 安全保护 (7)4 综合管廊本体 (8)4.1 一般规定 (8)4.2 日常巡检 (8)4.3 监测与检测 (9)4.4 维护保养 (10)5 附属设施 (12)5.1 一般规定 (12)5.2 消防系统 (12)5.3 通风系统 (12)5.4 供电系统 (13)5.5 照明系统 (14)5.6 监控与报警系统 (15)5.7 给排水系统 (17)5.8 标识系统 (17)6 入廊管线 (19)6.1 一般规定 (19)6.2 给水、再生水管道 (19)6.3 排水管道 (20)6.4 天然气管道 (21)6.5 热力管道 (23)6.6 电力电缆 (23)6.7 通信线缆 (24)7 信息管理 (26)7.1 档案资料管理 (26)7.2 运行数据管理 (26)附录A 综合管廊本体专业检测内容及方法 (28)附录B 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巡检主要内容 (28)附录C 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维护主要内容 (31)本标准用词说明 (34)引用标准名录 (35)条文说明 (36)C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ns (1)2 Terms (2)3 Basic requirements (3)3.1 General requirements (3)3.2 Operating management (3)3.3 Maintenance management (4)3.4 Safety management (5)3.5 Emergency management (6)3.6 Safety protection (7)4 The main body of utility tunnel (9)4.1 General requirements (9)4.2 General inspection (9)4.3 Monitoring and detection (10)4.4 Repair and Maintenance (11)5 Ancillary facilities (13)5.1 General requirements (13)5.2 Fire prevention system (13)5.3 Ventilation system (13)5.4 Power supply system (14)5.5 Lighting system (15)5.6 Supervision and alarm system (16)5.7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system (18)5.8 Sign system (19)6 Utility tunnel pipeline (20)6.1 General requirements (20)6.2 Water supply and resurgent water pipeline (20)6.3 Drainage pipeline (21)6.4 Natural gas pipeline (23)6.5 Heat distribution pipeline (24)6.6 Power cable (25)6.7 Communication cables (26)7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7)7.1 Archive management (27)7.2 Data management (27)Appendix A Special testing content and methods of the body of utility tunnel (29)Appendix B Inspection of the Supervision and alarm system of utility tunnel (30)Appendix C Repair of the Supervision and alarm system of utility tunnel (32)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ard (35)List of qutoed standards (36)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错误!未定义书签。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石家庄市地下综合管廊运营管理办法的通知-石政规〔2018〕9号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石家庄市地下综合管廊运营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石家庄市地下综合管廊运营管理办法的通知石政规〔2018〕9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高新区、循环化工园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石家庄市地下综合管廊运营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2018年6月15日石家庄市地下综合管廊运营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运营维护管理,保障管廊设施安全稳定运行,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以及《石家庄市地下综合管廊管理办法》,结合本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范围内各县(市、区)地下综合管廊的运营维护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以下简称“管廊”),是指设置于城市地面以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
城市工程管线(以下简称“管线”),包括给水、污水、雨水、再生水、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天然气、热力等市政公用管线。
附属设施是指综合管廊的消防系统、通风系统、供电系统、照明系统、监控与报警系统、给排水系统和标识系统等设施。
第四条管廊运营管理应当遵循专业化、标准化、精细化、智慧化的理念,坚持统一管理、分类维护、安全运行的原则。
第五条市政府相关部门合理分工,互相配合统筹做好全市管廊运营维护管理相关工作。
市住建局是管廊运营管理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管廊运营管理工作的监督指导。
财政部门负责根据财力状况,分级安排管廊运营补贴资金。
市发改委、城管委、文广新局、通信办、消防、国网石家庄供电分公司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工作。
2020年11月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动态

I协会标准I CECS Standards2020年11月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动态序号标准名称时间归口分支机构动态1后浇清水混凝土技术规程2020.11.1砌体结构专业委员会审查2双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标准2020.11.1建筑与市政工程产品应用分会启动3后张局部有粘结预应力装配混凝土框架结构技术规程2020.11.2建筑产业化分会启动4自行车专用路设计标准2020.11.3城市交通专业委员会启动5建筑结构抗倒塌设计标准2020.11.4混凝土结构专业委员会审查6盾构法隧道数字化技术标准2020.11.4城市交通专业委员会启动7城镇排水管网入流入渗检测与评定标准2020.11.4城市给水排水专业委员会启动8建筑产品认证标准编制导则2020.11.5认证与保险工作委员会审查9钢混凝土组合管结构技术规程2020.11.5混凝土结构专业委员会启动10沥青拌和站尾尘水泥流动材料道路应用技术规程2020.11.6城市交通专业委员会启动11装配式劲性混凝土剪力墙技术规程2020.11.6结构焊接专业委员会启动12装配式钢结构住宅防腐技术规程2020.11.6结构焊接专业委员会启动13高性能围护结构系统应用技术导则2020.11.6建筑环境与节能专业委员会征求意见14混凝土减水剂分子量测试方法2020.11.6混凝土结构专业委员会征求意见15混凝土缓凝剂2020.11.6混凝土结构专业委员会征求意见16预灌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2020.11.6混凝土结构专业委员会征求意见17市政给水工程建筑信息模型(BIM)设计信息交换标准2020.11.6建筑信息模型专业委员会征求意见18街区设计标准2020.11.6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征求意见19几何量测量实验室工程技术规程2020.11.6建筑环境与节能专业委员会征求意见20水泥混凝土自修复性能试验方法标准2020.11.6防水防护与修复专业委员会征求意见21建筑安全风险分类标准2020.11.6施工安全专业委员会征求意见22工程结构加固用特种混凝土抗压强度现场检测技术规程2020.11.6建筑物鉴定与加固专业委员会征求意见23铁路盾构法水下隧道设计标准2020.11.7铁道分会启动24铁路隧道明挖法技术规程2020.11.7铁道分会启动25铁路隧道支护变形自动化监控量测标准2020.11.7铁道分会启动26工业企业能源管理系统技术规程2020.11.9建筑环境与节能专业委员会启动27全装修建筑采暖散热器质量技术要求2020.11.9建筑材料分会启动28文化旅游工程设计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标准2020.11.10建筑信息模型专业委员会审查29核电厂建构筑物外观缺陷检测技术规稈2020.11.10冶金分会审查30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修复与防护技术规程2020.11.10建筑物鉴定与加固专业委员会审查31既有民用房屋修缮工程施工规程2020.11.11建筑与市政工程产品应用分会审查32全装修建筑门窗质量技术要求2020.11.11建筑与市政工程产品应用分会启动33绿色建筑数字化运维管理技术规程2020.11.11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区分会启动34钢框架装配整体式房屋技术规程2020.11.11建筑产业化分会启动35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性能现场快速测试方法标准2020.11.12建筑环境与节能专业委员会审查36城市道路工程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2020.11.12建筑信息模型专业委员会启动37硬卷帘外遮阳一体化窗工程技术规程2020.11.12建筑与市政工程产品应用分会启动38塑胶材料运动场地应用技术规程2020.11.12建筑与市政工程产品应用分会启动39装配式室内墙面系统应用技术规程2020.11.13建筑与市政工程产品应用分会审查40建筑外墙外保温材料的防火耐久性试验方法2020.11.13消防系统专业委员会启动41消防排烟通风天窗2020.11.13防火防爆专业委员会启动42轻质陶瓷装饰构件应用技术规程2020.11.13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区专业委员会征求意见43区域火灾风险评估技术规程2020.11.13防火防爆专业委员会征求意见44软土地区建筑技术规程2020.11.14地基基础专业委员会启动76工程建设标准化•2020年第12期协会标准ICECS Standards I(续表)序号标准名称时间归口分支机构动态45室内空气微生物污染控制技术规程2020.11.16建筑环境与节能专业委员会审查46城市综合管廊固定灭火系统技术规程2020.11.16消防系统专业委员会审查47建筑遮阳产品物理性能试验方法2020.11.16建筑与市政工程产品应用分会启动48建筑遮阳产品工程现场检测标准2020.11.16建筑与市政工程产品应用分会启动49绿色建筑被动式设计导则2020.11.17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区分会审查50氢气加注站消防系统技术规程2020.11.17消防系统专业委员会审查51洁净室节能评价技术标准2020.11.17建筑环境与节能专业委员会审查52建设工程试验检测管理信息系统技术规程2020.11.17检测与试验专业委员会启动53建筑外围护消防喷水阻火系统应用技术规程2020.11.18建筑与市政工程产品应用分会启动54燃烧器具用风机2020.11.19城镇燃气专业委员会审查55深井曝气工程技术规程2020.11.19城市给水排水专业委员会审查56钢骨架微孔硅酸盐芯材墙板应用技术规程2020.11.19建筑产业化分会启动57全装修建筑地面辐射供暖用塑料管材质量技术要求2020.11.19建筑材料分会启动58全装修建筑新风系统质量技术要求2020.11.19建筑与市政工程产品应用分会启动59全装修建筑采暖炉质量技术要求2020.11.19建筑与市政工程产品应用分会启动60螺栓连接多层全装配式混凝土墙-板结构技术规程2020.11.20砌体结构专业委员会审查61建筑门窗附框丄程技术规程2020.11.20建筑与市政工程产品应用分会审查62总承包管理信息化实施技术标准2020.11.20建筑信息模型专业委员会启动63超高层建筑用轻集料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2020.11.20防水防护与修复专业委员会征求意见64超高层建筑用机制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2020.11.20防水防护与修复专业委员会征求意见65组合型桥梁减隔震结构技术规程2020.11.20抗震专业委员会征求意见66既有住区公共设施改造技术规程2020.11.20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区专业委员会征求意见67外墙外保温系统筑筋修缮技术规程2020.11.24建筑修缮改造与房地产专业委员会征求意见68地下建筑照明设计标准2020.11.25建筑环境与节能专业委员会审查69水处理气浮技术指南2020.11.25城市给水排水专业委员会启动70无机水性渗透结晶型材料应用技术规程2020.11.26防水防护与修复专业委员会审查71健康养老建筑技术标准2020.11.26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区分会审查72混凝土用化学锚栓2020.11.26混凝土结构专业委员会审查73建筑金属围护系统检测技术规程2020.11.26建筑与市政工程产品应用分会启动74建筑有机玻璃应用技术规程2020.11.26建筑环境与节能专业委员会启动75综合管廊防火盖板2020.11.26防火防爆专业委员会征求意见76物流仓储地坪技术规程2020.11.26建筑与市政工程产品应用分会征求意见77预置式全氟己酮灭火装置2020.11.26消防系统专业委员会征求意见78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工程总承包管理标准2020.1126工程管理专业委员会征求意见79装配式建筑工程总承包管理标准2020.11.26工程管理专业委员会征求意见80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户用计量仪表安全技术2020.11.26厨卫专业委员会征求意见81珍珠岩轻质复合保温墙体技术规程2020.11.27建筑环境与节能专业委员会审查82球墨铸铁聚乙烯复合管2020.11.27管道结构专业委员会审查83混凝土试验用振动搅拌机2020.11.27混凝土结构专业委员会启动84现浇改性石膏墙体系统应用技术规程2020.11.27建筑产业化分会启动85住宅厨房污染控制通风设计标准2020.11.28建筑环境与节能专业委员会审查86城市水体生态健康评价技术导则2020.11.30海绵城市工作委员会审查87多层机喷砂浆抹面系统应用技术规程2020.11.30建筑与市政工程产品应用分会审查88便携式危险气体监测仪2020.11.30防火防爆专业委员会启动89水泥基颗粒混聚轻质复合板应用技术规程2020.11.30建筑材料分会启动2020年第12期•工程建设标准化77。
智慧场馆(展馆)多媒体运管实施规范-2023最新

智慧场馆(展馆)多媒体运管实施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智慧场馆(展馆)多媒体运管实施规范的术语和定义、缩略语、总体要求、环境要求、展览项目、系统框架、系统运管要求、系统建设要求、系统验收、安全管理、保障管理、服务质量控制与改进。
本文件适用于智慧场馆(展馆)的多媒体系统的建设和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0052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T20271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GB/T2223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2240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GB/T25058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GB50033建筑采光设计标准(附条文说明)GB5003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附条文说明)GB5005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GB50055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GB5018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21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50231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附条文说明)GB50311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2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25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GB5034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GB50348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标准GB/T50526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标准GB5134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附条文说明)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智慧场馆smart venues以场馆空间为主体,应用BIM、云计算、物联网、5G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现代信息技术,形成即时感知、科学决策、主动服务、高效运行、智能监管等功能为一体的新型建设和运行管理模式的场馆。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的公告-2019年第14号

制定机关
公布日期
2019.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25
施行日期
2019.07.01
文号
2019年第14号
主题类别
工程质量安全监管
效力等级
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正文:
----------------------------------------------------------------------------------------------------------------------------------------------------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关于发布《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的公告
2019年第14号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编号为DB13(J)/T300-2019)已经本机关审查并批准为河北省工程建设标准,现予发布,自2019年7月1日起实施。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9年3月25日
——结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S93.020P 27备案号:69296-2020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T 1669—2019城市综合管廊智慧运营管理系统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telligent management system of urbanutility tunnel2019-12-25发布2020-04-01实施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基本规定 (2)5 系统架构 (2)5.1 总体架构 (2)5.2 技术架构 (4)6 系统功能 (5)6.1 一般规定 (5)6.2 综合监控 (5)6.3 维护管理 (5)6.4 应急管理 (6)6.5 资产管理 (6)6.6 入廊管理 (7)6.7 营收管理 (7)6.8 档案管理 (7)6.9 数据管理 (7)6.10 系统管理 (8)7 系统性能 (8)7.1 一般规定 (8)7.2 系统性能指标 (9)7.3 关键设备性能指标 (9)8 系统接口 (9)9 数据 (10)9.1 基础数据 (10)9.2 衍生数据 (12)10 系统安全 (12)10.1 一般规定 (12)10.2 系统信息传输 (13)10.3 内部系统安全 (13)10.4 外部接口系统安全 (13)参考文献 (14)前言本标准根据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京投城市管廊投资有限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市新技术应用研究所、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公联公路联络线有限责任公司、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未来科学城城市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北京荣科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京投轨道交通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欧阳康淼、米向荣、肖燃、曾国华、刘克会、史金栋、郭晓蒙、台启民、平晓林、刘忠良、王丽、张岩、孙东凯、王宁、王庆磊、李延超、曹蕊、施行之、康晓乐、姚嘉、彭怀军、党晓勇、李维山、赵欣、周春雨、岳墨涵、徐涛、王艳霞、刘棣、梁仕贤、宫大庆。
城市综合管廊智慧运营管理系统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综合管廊智慧运营管理系统的系统架构、系统功能、系统性能、系统接口、数据及系统安全的相关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综合管廊智慧运营管理系统的设计、实施、验收及维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239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 50838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T 51274 城镇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工程技术标准GB 51354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标准DB11/T 1576 城市综合管廊运行维护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运营管理 operations management对综合管廊本体、附属设施、入廊管线、人员、事件进行监测、控制、维护,并对综合管廊资产进行营运的管理活动。
3.2智慧运营管理系统 intelligent management system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建筑信息模型(BIM)、地理信息系统(GIS)、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具有设施设备管理、实时监测、应急管理、联动控制、分析决策等功能,提升运营管理无人化、自动化、精准化水平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3.3附属设施 affiliated facilities为保障综合管廊本体、内部环境、入廊管线稳定运行和人员安全配套建设的消防、通风、供电、照明、监控与报警、排水和标识等设施。
[GB 51354—2019,定义2.0.6]3.4DB11/T 1669—2019入廊管线 pipeline in the utility tunnel敷设于综合管廊内的给水、再生水、雨水、污水、天然气、热力、电力、通信、垃圾输送等各类管线。
4 基本规定4.1 智慧运营管理系统宜实现信息集成、数据共享、动态管理、管控可视、交互联动、分析决策等功能,满足综合管廊智慧化运营管理的需要。
4.2 智慧运营管理系统架构层级与功能等级应根据综合管廊的建设规模、所在区域、入廊管线种类、运营管理模式等确定。
4.3 智慧运营管理系统应实现与综合管廊的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通信系统等的关联协同、统一管理、信息共享和联动控制。
4.4 智慧运营管理系统应根据综合管廊运营管理需求,预留与各专业管线配套监控系统、入廊管线单位相关监控平台及相关政府管理部门管理系统联通的信息传输接口。
4.5 智慧运营管理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维护、网络安全,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及本市相关标准的要求。
5 系统架构5.1 总体架构5.1.1 城市综合管廊智慧运营管理系统从功能上宜划分为城市级、公司级、项目级,总体架构见图1。
DB11/T 1669—2019图1 总体架构图5.1.2 城市级智慧运营管理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a) 宜具有对全市综合管廊的分布、规模、入廊管线、建设时序、运营成本等提供综合显示及分析统计等功能;可具有可视化显示与查询的功能;b) 宜具有对全市各综合管廊运营单位的安全运行及经营等情况进行监控及考核等功能;c) 宜具有对全市综合管廊的重大突发事件提供信息上传下达,跟踪监控等功能,对全市可用应急资源的协调可提供分配等功能,可具有对相关应急单位的联动协调等功能;d) 可具有对全市综合管廊国有资产的使用、收益、处置进行监督、协调等功能;e) 可具有信息咨询、审核管理、投诉监督等行政服务的功能;f) 宜具有对全市综合管廊的重要基础数据、衍生数据进行记录、存储的功能,可具有数据的统计分析及预测,并为行政管理提供决策支持与运营优化建议的功能。
5.1.3 公司级智慧运营管理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a) 宜具有对经营范围内的综合管廊的运行情况进行集中显示的功能;b) 宜具有对综合管廊的运行、维护、服务等的相关指标进行监督与考核的功能;c) 应具有对综合管廊突发事件进行实时查看、位置跟踪、指令下传等功能;d) 宜具有对综合管廊的备品备件及应急物资等进行资源分配、审批等功能;e) 宜具有对综合管廊的固定资产的移交、使用、报废等提供记录、审核、审批等功能;f) 宜具有对入廊管线的里程及费用等情况提供记录、统计分析等功能;g) 应具有与城市级智慧运营管理系统对接的功能。
行政服务档案管理 数据管理 系统管理 综合展示 运营监管 应急管理 资产管理 城市级 数据上传 指令下传 营收管理 档案管理数据管理 系统管理 重点监控 运维监管 应急管理 资产管理 公司级 数据上传 指令下传 入廊管理 档案管理 数据管理 系统管理 综合监控 维护管理 应急管理 资产管理项目级DB11/T 1669—20195.1.4 项目级智慧运营管理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a) 应具有对运维范围内的综合管廊的本体、附属设施、内部与周边环境以及入廊管线进行在线监测,并对相关设备进行控制的功能;b) 宜具有对维护作业提供计划编制与记录的功能;c) 宜具有对综合管廊设施设备的采购提供计划编制,对设施设备的验收、保管、发放提供记录的功能;d) 应具有根据应急预案对综合管廊突发事件进行应急响应的功能;e) 非综合管廊运营单位进入和使用综合管廊时,应具有为其提供申请、审批,并对入廊作业及活动进行记录与协调的功能;f) 宜具有与公司级智慧运营管理系统对接的功能。
5.2 技术架构5.2.1 智慧运营管理系统应以物联感知层、网络通信层为基础,具有支撑平台层、应用服务层,其技术架构见图2。
图2 技术架构图5.2.2 物联感知层应具有信息采集的功能,并与综合管廊的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通信系统等进行信息对接。
5.2.3 网络通信层应包含数据交换与网络管理的功能。
行业管理部门 管廊运营管理单位 入廊管线单位运营管理各项业务功能应用服务层 支撑平台层 衍生数据 基础数据 数据服务 业务服务 地理信息服务 WEB 服务 接口服务DB11/T 1669—20195.2.4 支撑平台层应具有存储基础数据和衍生数据、对外提供数据和业务服务的功能。
5.2.5 应用服务层应具有为行业管理部门、管廊运营管理单位、入廊管线单位提供业务服务的功能。
6 系统功能6.1 一般规定智慧运营管理系统的功能应满足综合管廊综合监控、维护管理、应急管理、资产管理、入廊管理、营收管理、档案管理、数据管理、系统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6.2 综合监控6.2.1应对综合管廊的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通信系统、入廊管线监测系统等所采集的数据进行集成显示,显示宜采用GIS方式,且应按GB 50838与GB/T 51274的要求与综合管廊的监控与报警系统各子系统进行远程联动与控制。
6.2.2可具备将综合管廊运行数据与廊内环境、廊外环境、入廊人员等状态信息进行关联分析,发现潜在故障或危险源并进行预警报警的功能。
6.2.3可具备对长期积累的综合管廊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建立设施设备维护的全生命周期模型,进而预测设施设备的故障、预估其使用寿命的功能。
6.2.4 应具备对隐患信息进行记录、存储、查询、统计等功能,并宜对其处置情况进行动态跟踪监控。
6.2.5应对预警、报警信息进行优先显示、重点提示、通知及上报。
显示、提示通知及上报的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位置、类型、等级等信息。
6.2.6可具备采用GIS、二三维切换、关键字查询、动态更新等方式对预警、报警信息进行定位、显示等功能,并可将异常位置的监控画面进行实时显示。
6.2.7可根据职责、权限自动向有关人员、部门及单位发送已确认的预警、报警通知。
6.2.8 可具备通过通风系统、照明系统与入侵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人员定位系统、GIS的联动,对温湿度、照明等廊内环境进行自动调控的功能。
6.3 维护管理6.3.1 宜具备为综合管廊的日常巡检、定期检测、维修保养、大中修及更新改造等工作的计划制定提供编辑记录、修改查询、统计与分析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