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优秀教案教师版

高中化学必修一优秀教案教师版
高中化学必修一优秀教案教师版

- 1 -

实验安全是为避免受到意外伤害的保

障,要想我们的探究实验取得成果,我

们还必须遵守实验的有关原则、安全措施及正确的操作方法。

1、遵守实验室规则

2、了解安全措施

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淘金者是利用什么方法和性质将金子从沙里分离出来?如果有铁屑和沙混合物,你用什么方法将铁屑

分离出来?

(沙里淘金是从含金量相对较大的沙里淘金。根据金是游离态存在,密度比沙大的性质,可以用水洗

法将金子从沙里分离出来。

如果是沙和铁屑的混合物,可以用物理方法用磁铁吸取的方法将二者分离出来。)

以上我们用的都是较简单的物理方法,大多数分离与提纯需要我们进一步学习一些新的方法。

二、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

1、基本概念:

物质的分离:将混合物中各物质通过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把各成分彼此分开的过程。

物质的提纯:把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以得到纯净物的过程。

2、操作原则:

四原则:

(1)不增------提纯过程中不增加新的杂质

(2)不减------不减少欲被提纯的物质

(3)易分离------被提纯物与杂质容易分离

(4)易复原------被提纯物质要复原

三必须:

(1) 除杂试剂必须过量

(2) 过量试剂必须除尽(因为过量试剂带入新的杂质)

(3) 除杂途径必须选最佳

3、基本实验方法:

过滤与蒸发结晶、蒸馏与萃取分液

大家初中时学习了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方法有哪些?

(过滤、蒸发、结晶等)

过滤使用于什么类型的混合物的分离?

- 2 -

- 3 -

- 4 -

- 5 -

a.烧瓶内液体的容积不超过2/3,烧瓶要垫上石棉网加热,烧瓶中还要加入

沸石(碎瓷片)防止爆沸。

b.温度计下端水银泡应置于烧瓶支管处,测量逸出气体的温度。

c.冷凝水下口进,上口出。

d.实验开始时,先开冷凝水,后加热。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关冷凝

水。溶液不可蒸干。

[讲]锥形瓶中的液体就是蒸馏水,我们再用硝酸银溶液检验是否含有氯离

子。

[实验演示]蒸馏水加入硝酸银溶液

[投影小结实验]

实验1-3 实验室制取蒸馏水

实验现象

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自来水,滴入几滴稀硝酸和几滴硝酸银溶液。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且沉淀不溶解

2、在100 mL烧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自来水,再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如图连接好装置,向冷凝管中通入冷却水。加热烧瓶,弃去开始馏出的总分液体,用锥形瓶收集约10 mL 液体,停止加热加热,烧瓶中水温升高到100℃沸腾,在锥形瓶中收集蒸馏水

3、取少量收集到的液体加入试管中,然后滴入几滴稀硝酸和几滴硝酸银溶液加硝酸银溶液于蒸馏水中,无沉淀

[思考]

1、为什么冷却水通入方向与被冷凝蒸气流向相反

(为了使蒸馏出的蒸气与冷却水长时间充分接触,带走尽可能多的热量) 2、为什么温度计水银球的顶端要与圆底烧瓶支管下沿处于同一水平线?

(对于蒸馏来说,只有精确控制蒸馏的温度才能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而蒸馏烧瓶支管口的温度正是被蒸馏变为气体某组分的温度,故温度计水银球顶端要与圆底烧瓶支管下沿处于同一水平线)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用蒸馏的方法可以将海水淡化,或制造无水酒精。若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酒精和水的混合物,先蒸馏出来的物质是什么?

(酒精沸点低,先蒸出的是酒精。)

4、从这个实验中,大家可以看出蒸馏适用于什么类型的混合物的分离?[投](4)蒸馏的使用范围:

液态混合物中,沸点不同,除去难挥发或不挥发的物质。

[思考]蒸馏与蒸发的区别:

(加热是为了获得溶液的残留物时,要用蒸发;加热是为了收集蒸气的冷凝液体时,要用蒸馏) 思考与讨论研究,强化蒸馏的操作

- 6 -

[过渡]在日常生活中,有时我们的衣服粘了油渍,可以用汽油擦洗,这就是萃取的应用。接下来我们学习另外的一种分离方法,叫做萃取与分液。

[板书]2、萃取

[过]我们先来认识这个新的仪器:分液漏斗。

[展示仪器]分液漏斗的组成,分液漏斗的活塞、盖子同漏斗本身是配套的。

使用漏斗前要检验漏斗是否漏水。方法为:关闭活塞,在漏斗中加少量水,盖好盖子,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看是否漏水

[投](1)定义:利用某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在利用分液的原理和方法将它们分离开来。

[讲解+实验演示]我们通过实验来解释萃取的定义,我们知道碘单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碘水呈黄棕色。碘是溶质,水是溶剂。取10ml饱和碘水,倒入分液漏斗中。接着,按照萃取的定义,我们要用另一种溶剂加把溶质碘从碘水中提取出来,这另外一种溶剂的选择要符合一些条件,

[投](2)萃取剂的选择:

a.溶质在萃取剂的溶解度要比在原溶剂(水)大。

b.萃取剂与原溶剂(水)不互溶。

c.萃取剂与溶液不发生发应。

[讲解+实验演示]那么,我们根据这些条件可以选择了四氯化碳,由于碘在四氯化碳的溶解度比较大,所以我们加入4ml就可以了,进行振荡。请大家注意振荡的操作: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注意放气怎么(强调放气的重要性)。振荡后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

[讲解]静置后,大家发现漏斗中的液体分为两层,下层为紫红色,这一层为碘的四氯化碳的溶液。上层溶液颜色变淡了,证明碘水中的碘已经被萃取到四氯化碳中了,达到了碘和水分离的目的,这就是萃取。

[引导]大家想想,萃取后,如何分离?比如汤上面的油层是怎样弄走的?

(勺子舀,吸管吸,。。。。。)

[讲]我们试想一下,可不可以想办法使汤使下面流走,让油刚好留在容器中。容器下面有通道,汤从下面流走,在汤刚好流完时,关闭通道,这样汤和油不就分开了吗,这正好符合分液漏斗的结构。

[板书]3、分液

[讲解+实验演示]最后一步,就是把四氯化碳层和水层分开,这就是分液。

首先,打开盖子(塞子),为什么?(平衡大气压)将活塞打开,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漏斗下端口靠烧杯壁。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为什么?(防止上层液体混带有下层液体)

- 7 -

- 8 -

- 9 -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