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腊八粥(教案)

2 腊八粥(教案)
2 腊八粥(教案)

腊八粥

腊八粥

冰心《腊八粥》阅读练习及答案

冰心《腊八粥》阅读练习及答案 语文阅读在平时测试、期末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所 以,多做一些阅读练习,不仅能熟能生巧,轻松应对考试,最重 要的,对于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以下是本站WTT为 大家带来的关于冰心《腊八粥》阅读练习及答案,以供大家参考! 冰心《腊八粥》阅读练习及答案 从我能记事的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 给我们煮腊八粥。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干果里大的有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栗 子、花生、葡萄干等等,小的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 分香甜可口。母亲每年都是煮一大锅,不但合家大小都吃到了, 有多的还分送给邻居和亲友。 母亲说:这腊八粥本来是佛教寺煮来供佛的十八种干果象 征着十八罗汉,后来这风俗便在民间通行,因为借此机会,清理 厨柜,把这些剩余杂果,煮给孩子吃,也是节约的好办法。最 后,她叹一口气说:“我的母亲是腊八这一天逝世的,那时我只 有十四岁。我伏在她身上痛哭之后,赶忙到厨房去给父亲和哥哥 做早饭,还看见灶上摆着一小锅她昨天煮好的腊八粥,现在我每 年还煮这腊八粥,不是为了供佛,而是为了纪念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1930年1月7日逝世的,正巧那天也是农历腊八!那时 我已有了自己的家,为了纪念我的母亲,我也每年在这一天煮腊

八粥。虽然我凑不上十八种干果,但是孩子们也还是爱吃的。抗战后南北迁徙,有时还在国外,尤其是最近的十年,我们几乎连个“家”都没有,也就把“腊八”这个日子淡忘了。 今年“腊八”这一天早晨,我偶然看见我的第三代几个孩子,围在桌旁边,在洗红枣,剥花生,看见我来了,都抬起头来说:“姥姥,以后我们每年还煮腊八粥吃吧!妈妈说这腊八粥可好吃啦。您从前是每年都煮的。”我笑了,心想这些孩子们真馋。我说:“那是你妈妈们小时候的事情了。在抗战的时候,难得吃到一点甜食,吃腊八粥就成了大典。现在为什么还找这个麻烦?” 他们彼此对看了一下,低下头去,一个孩子轻轻地说:“妈妈和姨妈说,您母亲为了纪念她的母亲,就每年煮腊八粥,您为了纪念您的母亲,也每年煮腊八粥。 现在我们为了纪念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周爷爷,我们也要每年煮腊八粥!这些红枣、花生、栗子和我们能凑来的各种豆子,不是代表十八罗汉,而是象征着我们这一代准备走上各条战线的中国少年,大家紧紧地、融洽地、甜甜蜜蜜地团结在一起......”他一面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张叠得很平整的小日历纸,在一九七六年一月八日的下面,印着“农历乙卯年十二月八日”字样。他把这张小纸送到我眼前说:“您看,这是妈妈保留下来的。周爷爷的忌辰,就是腊八!” 我没有说什么,只泫然地低下头去,和他们一同剥起花生来。 冰心《腊八粥》阅读题问题: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腊八粥》课时练及答案【新材料】

六年级语文下册《腊八粥》课时练 第一课时 一、文学常识。 1.本文的作者原名沈岳焕,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説《》《》、散文集《》等。 2.给多音字注音。 (1)蕃蕃咽()喉肿痛,什么食物都难以下咽( )。 (2)球场遇到劲()敌,反倒使他干劲( )更足了。 (3)他圈( )十亩地作为牧场,准备用来圈()养牛群。 (4)塞()外并不闭塞()。 3.看拼音写汉字。 (1)我最喜欢吃糖炒lì( )子。 (2)她把那丝chóu()般的秀发扎起来,开始喝妈妈为她熬的浓chóu()的粥。 (3)杯zhǎn()碗里chéng()放食物。 4.理解词语。 (1)嘟囔: (2)():没有办法;没有办法可想。 (3)( ):肌肉、皮肤或黏膜等组织由于发炎、瘀血或充血而体积增大。 (4)糊糊涂涂: 5.感知课文。 本文以“”为线索,写了八儿粥——粥——猜粥——粥的情节,表现了一家人的其乐融融。 二、品读达标。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第14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请赏析语句。

第二课时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油腻.(nì)嘟.囔(dū)腊.肉(là) B.肿.胀(zhǒng)沸.腾(fèi)孥.孥(nú) C.锅铲.(chǎn)搁.置(gē)栗.子(sù) D.唾.沫(tuò)焖.饭(mèn)奈.何(nài) 2.写出下列语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 (2)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3)你们想,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 3.写出下列语句运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1)“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 ) (2)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 (3)于是妈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 ) 阅读能力大提升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腊八粥 冰心 从我能记事的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给我们煮腊八粥。 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干果里大的

最新沈从文腊八粥阅读题及答案

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口上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合并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的装着,大匙大匙朝口里塞灌呢!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一个人出出进进灶房,看到那一大锅正在叹气的粥,碗盏都已预备得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他妈总说是时候还早。 他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锅里的粥也象是益发浓稠了。 “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 “要到夜里!”其实他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锅子中,有声无力的叹气正还在继续。 “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 “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 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你们想,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并且八儿所说的饿,也不可靠,不过因为一进灶房,就听到那锅子中叹气又象是正在呻唤的东西,因好奇而急于想尝尝这奇怪东西罢了。 “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们俩光吃甜的也行……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吗?” “是呀!孥孥说得对。” “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卜……”锅内又叹了声气。八儿回过头来了。 比灶矮了许多的八儿,回过头来的结果,亦不过看到一股淡淡烟气往上一冲而已! 锅中的一切,这在八儿,只能猜想……栗子会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罢,赤饭豆会煮得浑身透肿成了患水臌胀病那样子了罢,花生仁儿吃来总已是面东东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作多了,它会起锅巴……“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罢!”于是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

2019年精选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4灯笼练习题第二十八篇

2019年精选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4灯笼练习题第二十八篇第1题【单选题】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斡旋(wò)争讼(sòng)司马懿(yì) B、领域(yù)幽悄(qiǎ0)霍骠姚(biāo) C、静穆(mù)锵然(qiāng)熙熙然(xī) D、神龛(kān)犬吠(fèi)马前卒(zú) 【答案】: 【解析】: 第2题【填空题】 结合上下文,在横线处补写句子,使语意连贯。 在我看来,过年是一个机会,它提醒我们,岁月易逝,生命有限。这岁月不是别人的岁月,正是你的岁月;这生命不是别人的生命,______。你必须心疼你的生命,才会好生照料它;你必须怜惜你的昨天,______。 【答案】: 【解析】: 第3题【填空题】 选词填空。

①虽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______(焚/梵)身,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 ②假定是暖融融的春______(霄/宵),西宫南内有人在趁了灯光调绿嘴鹦鹉…… 【答案】: 【解析】: 第4题【填空题】 给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在路上轻易不提斡______旋着的情事,倒是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的掌故。 ②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mù______,是一辈子思mù______着的。 ③每每想起小时候在村里上灯学,要挑了灯笼走去挑了灯笼走回的事,便深深感到怅惘______。 ④仿佛灯柱上还照例有些松柏______枝叶做点缀______。 ⑤也有人在秋千索下缓步寻一脉幽悄______。 ⑥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liáo______原的一把烈火! 【答案】: 【解析】:

第5题【语言表达】 阅读全文,简析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 【答案】: 【解析】: 第6题【语言表达】 请依据语境,仿照画线句,补充一个恰当的句子。 除夕是一盏灯,一盏用亲情呵护的明灯。它穿越时空走来,点燃每一个黑头发黑眼睛的人心中的火苗,为回家照明,为乡愁照明……心灵,在除夕夜得以回归;祝福,在除夕夜得以实现;______,______;和谐,在除夕夜得以绽放! 【答案】: 【解析】:

(完整版)《腊八粥》教学设计

《腊八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重点词句、联系提示语、分角色朗读等感悟课文。 2、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课文内容,感受八儿的心理活动变化,体会八儿一家其乐融融。 3、学习文中人物对话的描写,通过读文及拓展阅读,感受亲情给人带来的温暖。 重点: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难点:感受八儿的心理变化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认字,说出带有生字的成语 2、回顾课文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2——19是按怎样的思路来写的?(板书) 二、精读感悟

过渡:美味的腊八粥会让小孩子、大孩子和老孩子馋涎欲滴,方家大院的八儿正是这众多喜爱腊八粥中的一员,那么面对甜甜、腻腻的一锅粥,他的表现如何呢?我们首先来学习盼粥这一部分。 1、盼粥 (1)默读2——8自然段,要求:画出描写八儿的句子,想想这些句子分别属于对人物的哪种描写,品读你画出的句子, 思考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学生汇报 ①“喜得快要发疯了”这属于对人物的哪种描写?你能换一种说法来表达八儿喜悦之情吗? ②“眼睛可急红了”说明什么?八儿真的饿了吗?从对八儿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此时此刻八儿一种怎么样的心情?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板书迫不及待) ③省略号有什么作用?指导朗读四五自然段的人物对话,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 ④怎样理解第八自然段的反问句?八儿对腊八粥虽是望眼欲穿但也只能苦苦等待(板书苦苦等待) 过渡:八儿多么想让妈妈早点给他端上一碗喷香的腊八粥啊,那么一旦粥煮好了,他想怎么吃呢?下面我们来学习想粥这一部分 2、想粥

(1)分角色朗读9——11自然段,思考:八儿开始计划粥怎么分?后来想怎么分?为什么变卦了?(理解八儿的讨价还 价、得寸进尺) (2)“孥孥”是什么意思?从妈妈的的话中你能看出什么?(3)再分角色读,要读出八儿的天真可爱和妈妈对他的宠爱。过渡:这让小小的八儿想吃三碗半的粥,在他的猜想中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们来学习猜粥这一部分 3、猜粥 (1)男生齐读第十四自然段,大家思考八儿想象中的粥是什么样子的 (2)粥里的栗子、赤饭豆、花生仁儿、枣都是什么样的?找出文中的关键词画下来。 (3)文章用了一个什么字来形容八儿的猜想?(板书奇妙)4、看粥 (1)师读第十六自然段,同学们思考:当妈妈把八儿抱起来,八终于看到了让他垂涎三尺的腊八粥,课文中用了一个怎样的词语来表现八儿的心理?(板书惊异) (2)妈妈煮的粥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女生齐读第十七自然段,画出相关词语

《腊八粥》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2.《腊八粥》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八儿的馋样儿。 ①腊八节那天喜得要发疯了,高兴里藏着对腊八粥的馋。 ②听妈妈说要到夜里才能吃粥急红了眼,装出要哭的样子,其实是一副馋像。 ③“你吃三碗我吃三碗”“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在这讨价还价中那副馋样再也藏不住了,已经完全挂在了脸上。 ④馋样还表现在八儿吞咽着口水想象锅中腊八粥的样子,吃一枚特别大的大枣时,吃饭时一碗接一碗狼吞虎咽的样子。 二、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情,说说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等粥这件事详写,喝粥这件事略写。详写等粥,略写喝粥是为了突出八儿苦苦等待吃妈妈煮的腊八粥的情景,可以充分表现出八儿对腊八粥的渴望与喜爱,突出文章中心。 三、“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儿。”像这样细腻描写腊八粥的句子,课文中还有一些,找出来读读,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 文中类似的句子还有很多,如“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这些细腻的描写,使腊八粥仿佛有了生命一般,从字里行间跳出来,香喷喷、甜腻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小练笔 作者笔下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再读读课文第1自然段,照样子写一种你喜爱的食物。 范例一 饺子是我最爱吃的,饺子馅有白菜猪肉馅、韭菜鸡蛋馅和三鲜馅等,但是我最喜欢的就是胡萝卜羊肉馅了,因为它营养丰富,口感极好。煮好的饺子圆鼓鼓、白胖胖的,十分惹人喜爱,把一个个美味的饺子捞在盘中,放些醋和香油等调料,闻起来就想流口水,咬上一小口,呵,唇齿留香,!这样营养而又美味的饺子,全家人坐在一起吃更是其乐融融! 范例二 我最爱吃的就是家乡的特色面——新野张飞板面。这种面一是面好,二是臊子好。新野臊子香而不腻、辣而不辛、咸而不涩,色如玛瑙,晶莹悦目,味道鲜美。板面面条宽窄有致、均匀好看,二两面,三根条,板拉扯直后可达四丈有余。入锅、起碗后的板面,放几根青菜,浇上臊子,真个是白面条、绿菜叶、红臊子,入口来“辣酥酥,香喷喷,筋道,爽口”,令人回味无穷。

腊八粥的制作材料

腊八粥的制作材料腊八粥材料配方大全 腊八粥的制作材料1: 糯米、小米、红豆、莲子花生米、红枣、栗子、芝麻、核桃仁、杏仁、瓜子仁、葡萄干、桂圆、桂花、糖等。这些原料品种,可增可减,没有统一标准,以合口味为宜。 制作:先将米和豆及花生米用清水淘洗干净,再用清水把豆和花生米浸泡2小时,然后将豆及花生米捞起加水(适量)放入锅中煮开。水沸后改用微火煮至七成熟,再放米类及莲子,要随熬随搅,防止锅底粘结。待粥将要黏稠时,再将准备好的枣、栗子(去皮)、芝麻、核桃仁、杏仁、瓜子仁、葡萄干、桂圆及糖放入,用文火煮。最后根据自己的口味,再加少量的桂花、玫瑰、椰丝、椰蓉等,以增添腊八粥的色、香、味。 腊八粥的制作材料2: 原料:黑芝麻30克、大米80克、糯米20克、枸杞10克。 配料:糖桂花1勺,冰糖1勺。 腊八粥的制作材料3: 糯米200克,栗子200克,粟米(小米)200克,青丝.10克,赤豆200克,桂花卤10克,花生仁100克,红枣200克,核桃仁25克,玫瑰卤10克,红糖500克,瓜子仁25克,清水1500克,葡萄干100克,粳米200克,红丝.10克,秫米200克,白糖200克,菱角200克 腊八粥的制作材料4: 原料:糯米、黑米、花生、白芸豆、赤豆、核桃。 怎么熬腊八粥

腊月初七晚上,先把食材拣好洗净,最好将难煮的豆类提前浸泡。煮粥时,应注意分批次放入食材,先煮难煮的食材,另外,水要一次加足。煮粥时先用旺火,等米快开花了再改用文火煮。一边煮一边搅拌,注意不要糊锅,煮到粥体粘稠浑然一体为好。 如今,人们更注重养生,腊八粥的原料也更加丰富多彩。中国吃网提醒大家可根据个人口味增减食材,或加入些药食两用的食材。 特殊人群腊八粥材料 儿童: 人们在制作传统腊八粥时,一般都会选用大米、薏米、粳米、小米、黑米、赤小豆、豇豆、绿豆、豌豆、蚕豆等为主料,再加花生、松子、葡萄干、核桃仁、莲子、栗子等。孩子消化能力较弱,可以适当加入大枣、莲子、山药、薏仁等健脾益气、温中健脾的辅料。如果孩子积食,可以加入助消化的新鲜山楂。由于薏米、花生、燕麦等易引起孩子过敏,如果给一岁前的孩子食用,煮粥时不宜放入。 糖尿病人: 糖尿病人吃腊八粥常担忧粥更容易吸收,食用后血糖会升高。专家提醒,糖尿病及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腊八粥中适当增加燕麦、山药就能解决这个问题,食用燕麦可减慢血糖上升,也可加入山药等补脾益气的原料。但不要放大枣、柿饼等含糖量较高的原料,而且喝粥时不要放糖。如果想吃甜食,可以放些甜味剂。另外,糖尿病患者喝粥时要适当减少主食的摄入量。 心脑血管患者: 薏米有利水渗湿、健脾、补肺、清热作用,加入粥中可降压。红豆有利水渗湿、补血作用,黄豆富含蛋白质、粗纤维和微量元素,绿豆可辅助降压,都比较适合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食用。 另外,年轻人吃腊八粥可多放栗子、莲子等富含淀粉的坚果。肥胖人群喝腊八粥可多放燕麦、荞麦和大豆、豌豆等。为老人准备的腊八粥应粗细搭配,增加肠蠕动。爱美的女性可在腊八粥里加黑米、黑豆、核桃仁、松子。

《腊八粥》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腊八粥》课堂实录 一、脉络:蓄势的饱满味 师: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作家沈从文笔下的一篇小说——《腊八粥》(师生齐读)。让我们再一次走进那一幅细腻独特的腊八风俗画,请同学们打开课文,快速浏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了解到了哪些内容? 生:我了解到了那里的人都喜欢吃腊八粥。 师:哦,那甜甜腻腻的腊八粥让老老少少都垂涎欲滴。你还了解到了什么? 生:我还了解到,课文分别是写了盼腊八粥、分腊八粥和看腊八粥。 师:你关注到了文章的脉络。就在这一天,小小的八儿他是一心盼着腊八粥,思考着怎么分腊八粥,也是看到了腊八粥。(板书:盼,分,看)为了这腊八粥,谁来读这一句? 生:(朗读)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三个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师:我不仅听出了喜,还听出了急呀!同学们,就为了这腊八粥,住方家大院的八儿—— 生:(齐读)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二、盼粥:细节的精确味 师:那么,在一个又一个场景中,作者是如何通过文字将八儿的这一份喜,这一份急传递给我们的呢?我们先来看“盼”这一部分,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2到8自然段,边读边体会。 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已经有同学读好了,那先请黄同学,你来说—— 生:我从“一个人出出进进灶房,看到那一大锅正在叹气的粥,碗盏都已预备得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他妈总说是时候还早”可以看出,八儿非常想吃这个腊八粥,所以他一直进出想看腊八粥有没有好。然后,从“碗盏都已预备整齐了”说明八儿非常着急,他一早就把碗盏预备好了,就等着腊八粥新鲜出炉了。还有,从“摆到灶边好久了”,可能并没有那么久的时间,只是因为他非常想吃腊八粥,他比较着急,所以他觉得等的时间很久了。 师:真好!你从字里行间看出了八儿的这一份喜,这一份急。同学们,我们看这一部分的词很有意思——(课件出示:出出进进)生:(齐读) 师:平时咱们习惯说的是—— 生:进进出出 师:这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我认为他这里写“出出进进”是写八儿一次又一次地去看正在透气的腊八粥,他就是想闻闻味道,就是想急着吃腊八粥。 师:那这里也可以用“进进出出”嘛,为什么非要用“出出进进”呢? 生:因为如果说“进进出出”的话,那只能表现八儿看完腊八粥之后出去了,但“出出进进”更表示八儿出去了心里还盼着腊八粥,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2.腊八粥 课内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2.腊八粥课内阅读专项训练 一、阅读理解。 腊八粥(节选) 花生仁儿脱了他的外衣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整十围了锅边成一圈儿。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没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 “怎么,黑的!”八儿还同时想起染缸里的脏水。 “枣子同赤豆搁多了。”妈妈解释的结果,是捡了一枚大得特别吓人的赤枣给了八儿。 虽说是枣子同饭豆搁得多了一点儿,但大家都承认味道是比普通的粥要好吃得多了。 1.八宝粥的颜色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八儿看到如此颜色的粥,心里想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做的八宝粥好吃吗?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用“___”画出来。 3.结合课文想一想,作者详写的是什么,略写的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他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一大锅粥正在叹气,碗盏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妈妈总是说时候还早。 他妈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了。 “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 “要到夜里!”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 “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 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你们想,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并且八儿所说的饿,也不可靠,不过因为一进灶房,就听到那锅中叹气又像是正在嘟囔的声音,因好奇而急于想尝尝这奇怪的东西罢了。 4.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与“搅和”的“和”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大中小班二十四节气教案:腊八节教案(附教学反思)

大中小班二十四节气教案:腊八节教案 (附教学反思) 腊八粥的故事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反思等内容,了解腊八节的来历,了解民俗腊八节的常识,认识腊八粥的材料,学习制作腊八粥,提高幼儿的生活能力,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腊八节活动课。 活动目标 1.了解腊八节的来历,了解民俗腊八节的常识。 2.认识腊八粥的材料,学习制作腊八粥,提高幼儿的生活能力。 3.愿意与同伴合作,体验劳动的快乐。 4.激发幼儿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对老人的尊重的理解。 5.学念儿歌:腊八粥,感受过节的快乐。 6.体验节日的快乐氛围。 7.了解节日中应注意的安全和卫生,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幼儿认识制作材料,以愉快的心情制作腊八粥 活动准备 1.课件《腊八粥》、 2. 腊八粥制作材料(实物):大米、小米、红枣、红小豆、绿小豆、莲子、花生米、红糖,成品腊八粥。 3. 腊八粥制作工具:电饭煲或者普通锅、火、水等等 4. 识字卡片:米、腊八节、枣、红糖、豆、莲子、花生 活动过程(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一、观察图片,激发兴趣

1. 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过腊八节,让幼儿了解腊八节的由来。 二、认识腊八粥的制作材料 1. 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材料,解说腊八粥是由大米、小米、红枣、红小豆、绿小豆、莲子、花生米、红糖等很多种材料熬成的。 2. 展示实物材料,让幼儿从视觉、触觉认识这几种材料。 3. 分组合成材料。每组一份材料,互相看看是否合适。 三、我做腊八粥 1. 认识电饭煲,清洗材料,学习使用电饭煲。 2. 引导讨论制作腊八粥的方法,熬制腊八粥。 3. 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成品粥。让幼儿了解腊八粥的多样性。 四、品尝腊八粥 1. 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品尝腊八粥,让孩子们说说课件里的小朋友们们在做什么?他们高兴吗?为什么?你们做的腊八粥分给谁一起品尝?(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姐姐还有小朋友们),培养幼儿对老人的尊敬和关心。 2. 学念儿歌: 腊八粥 小孩小孩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炸豆腐。 二十六炖羊肉。 二十七杀只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煮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腊八粥》教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腊八粥》教案 教学目标 1.会写“腊、粥”等15个字,会写“糊涂、搅和”等9个词语。 2.朗读课文,想象八儿的馋样儿。 3.了解课文的内容,说说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想想这样写的好处。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 4.找出文中描写细腻的句子,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在上节课中,我们跟着老舍先生一起去看了北京的春节,其中提到了一种腊八那天会吃的食物——腊八粥。民间有句俗语“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这说明在腊月天气很冷。于是,产生了一种民俗,在腊八这一天要喝腊八粥,把下巴粘牢。这就是腊八粥的由来。 2.在你的心目中腊八粥是什么样的?谈谈你对腊八粥的印象。 3.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跟着沈从文一起去品尝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 4.板书课题,介绍作者和作品。 二、检查预习,扫清字词障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唾沫(tuò mo) 孥孥(nú nú) 2.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腻、灌、褐、筷”,并且在黑板上方格中示范。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围绕“腊八粥”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本文围绕八儿等着吃母亲熬煮的腊八粥的经过,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表现了一家人的其乐融融。) 2.通读课文,你认为整个小故事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能否用小标题概括故事情节?(盼粥—想粥—猜粥—看粥—喝粥) 3.说一说哪一部分写得详细。(等粥)哪一部分写得简略?(吃粥) 4.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小组内读一读,谈一谈你的感受。 四、课堂小结。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八儿天真、可爱、嘴馋,腊八粥香甜诱人、惹人喜爱。) - 第二课时 -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作家沈从文笔下的文章——《腊八粥》(师生齐读)。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这一幅细腻独特的腊八风俗画。 二、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一)品读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1.请一位同学朗读文章第1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作者写腊八粥时,为什么要花费那么多的笔墨去列举腊八粥的原料?(写出了腊八粥的材料丰富。)我们在上节课也曾经提到过关于腊八粥的句子,回忆一下。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腊八粥》教案

1.会写“腊、粥”等15个字,会写“糊涂、搅和”等9个词语。 2.朗读课文,想象八儿的馋样儿。 3.了解课文的内容,说说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想想这样写的好处。体会作者是如何 详写主要部分的。 4.找出文中描写细腻的句子,体会其表达效果。 - 第一课时 -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在上节课中,我们跟着老舍先生一起去看了北京的春节,其中提到了一种腊八那天会吃的食物——腊八粥。民间有句俗语“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这说明在腊月天气很冷。于是,产生了一种民俗,在腊八这一天要喝腊八粥,把下巴粘牢。这就是腊八粥的由来。 2.在你的心目中腊八粥是什么样的?谈谈你对腊八粥的印象。 3.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跟着沈从文一起去品尝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 4.板书课题,介绍作者和作品。 二、检查预习,扫清字词障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唾沫 ..(núnú) ..(tuò mo) 孥孥 2.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腻、灌、褐、筷”,并且在黑板上方格中示范。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围绕“腊八粥”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本文围绕八儿等着吃母亲熬煮的腊八粥的经过,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表现了一家人的其乐融融。) 2.通读课文,你认为整个小故事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能否用小标题概括故事情节?(盼粥—想粥—猜粥—看粥—喝粥) 3.说一说哪一部分写得详细。(等粥)哪一部分写得简略?(吃粥) 4.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小组内读一读,谈一谈你的感受。 四、课堂小结。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八儿天真、可爱、嘴馋,腊八粥香甜诱人、惹人喜爱。) - 第二课时 -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作家沈从文笔下的文章——《腊八粥》(师生齐读)。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这一幅细腻独特的腊八风俗画。 二、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一)品读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1.请一位同学朗读文章第1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作者写腊八粥时,为什么要花费那么多的笔墨去列举腊八粥的原料?(写出了腊八粥的材料丰富。)我们在上节课也曾经提到过关于腊八粥的句子,回忆一下。 从中你可以感受到腊八粥吃起来一定如何?(美味可口)

2018-2019-家乡的腊八粥阅读答案-推荐word版 (1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家乡的腊八粥阅读答案 篇一:难忘家乡的腊八粥 难忘家乡的腊八粥 老家的大年时间比较长,从腊月初八开始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后结束,前前后后 要持续一个多月的时间。过大年的整段光景里一幕一幕的美好,在童年的印记 里留存至深,而最让人难以忘怀的,还是那艰苦岁月里醇香甜美的腊八粥了。 每每想起,犹如畅饮一杯醇醇的红酒,醉了我的童心,也醉了悠悠乡梦,暖暖 乡思。 腊月初八,在我的老家叫腊八节,这一天要煮腊八粥,就是用豌豆、豆子、红豆、绿豆、花生、高粱、小麦等各种五谷杂粮混合再加上红枣一起熬煮的八宝饭,有时为了增加一些甜度可以加点儿红薯进去,吃起来又香又甜。 小时候,每到腊八这天,常会听到老辈们说起腊八节的来历和明太祖朱元璋的 故事。据说,朱元璋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度日,便给一家财主放牛。有一天 放牛归来时牵牛走过一座独木桥,牛一滑跌下了桥,将腿摔断了。老财主气急 败坏,便把朱元璋关进一间房子里不给饭吃。朱元璋饿得够呛,忽然发现屋里 有一鼠洞,扒开一看,原来是老鼠的一个粮仓,里面有米、有豆,还有红枣。 他把这些东西合在一起煮了一锅粥,吃起来香甜可口。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 又想起了这件事儿,便叫御厨熬了一锅各种粮豆混在一起的粥。吃的这一天正 好是腊月初八,因此就叫腊八粥。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朱元璋,也为了记住挨饿的滋味,每年的腊月初八这天就 煮八宝粥吃,渐渐地沿袭至今,形成了乡间年俗里的一个开场节日——腊八节。 长大后又听说关于腊八粥的另一个传说: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见众生受生老 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六年 苦行,每日仅食一麻一米,最后于腊月初八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后人不忘他 所受的苦难,于每年的这一天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传说中的故事在幼小的记忆里总是难以忘怀,因此,在清晰地记下了这些美好 的故事的同时,也记住了那年那月的腊八粥的诱人甜香。 别人煮的八宝饭我吃过,但感觉总不如母亲做的好吃。母亲的手艺巧,精心挑 选搭配的各种杂粮豆,经过充分的熬煮,再加上火候把握得恰到好处,盛在碗

腊八粥制作方法

腊八粥制作方法 腊八粥制作方法做法一 【材料】:圆糯米150克,绿豆25克,红豆25克,腰果25克,花生25克,桂圆25克,红枣25克,陈皮1小片,冰糖75克 【做法】: 1、先将所有材料用水泡软,洗净, 2、粥锅内注入水,加入所有材料煮开后,转中火煮约三十分钟, 3、放入冰糖调味即可食用。 【特点】:甜爽可口,营养丰富。 【厨师一点通】:此粥凉食、热食均可。 做法二 【原料】大米50克,黄小米50克,粘黄米50克,糯米50克,秫米(粘高粱米)50克,红小豆100克,莲子100克,桂圆100克,花生米100克,栗子100克,小红枣100克,白糖适量。 【制作方法】 1、先将莲子去衣去心放入碗中加水浸没,再放入蒸笼,用旺火蒸约1小时,蒸熟取出备用。 2、将桂圆去掉皮、核,只要肉;将栗子剥掉壳及衣。 3、锅内放入适量的水,然后把秫米、红小豆、花生米、小红

枣洗干净倒入锅内煮,待煮成半熟时,再将大米、黄小米、粘黄米、糯米洗干净倒入锅内一起煮,待锅开后,再用微火煮。将粥煮熬到七八成熟时,把蒸熟的莲子倒入粥内搅拌均匀,开锅后再煮一会移下火来,盛入清洁消毒的锅内,撒上白糖。如今超市里有配好了的腊八粥原料,但您也可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以及身体状况选择腊八粥的配料,熬出的腊八粥会独具特色。 做法三 【原料】红枣、核桃、黑米、香米、玉米、葡萄干、红豆、小米(根据自家人口配比即可)。 【制作方法】 1、红豆,玉米提前泡3-4小时。 2、其他材料混合洗净。 3、所有材料混合放入锅内,加足量水,烧开小火熬成粥即可。 用紫砂煲或其他煲粥工具,煮三小时后最好!腊八粥简单又营养,喜欢甜的就放些冰糖一起熬,也可就菜吃。 做法四 咸法中有豆制品、肉丁或腊肠。 【材料】:小米、玉米、黄豆、绿豆、红豆各2汤匙;配料:碎猪肉约100克,莲子、栗子数粒,盐少许。 【做法】: 先把各种豆类在冷水里浸30分钟,滤干;莲子去心,栗子去皮;水烧滚,先将豆类放入煮约15分钟,再放入其他材料,水再滚后用慢火煮约45分钟即成。 腊八粥的由来典故一

《腊八粥》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第十三课腊八粥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汉字学习。 通过比较或分析汉字等多种学习汉字的方法,学习本课的13个生字,要求会读、会写、会用。 重点掌握“粥、掺、搜、俭、凑、馋、洽、叠”8个生字。 2.词语学习。 通过查字典练习已学过的词语学习新词语。通过同义词比较,词语例释等多种方式学习本课的35个新词语,要求会读、懂意思。 重点掌握教材列举的“清理、正巧、搜集、节俭、赶忙、融洽、搜集”7个词语,要求会读、会写、会用。 3.句型学习。 学习本课的“从……起”、“动+起来”、“可……啦”、“一面……一面……”4个句型,要求能结合语境使用。 4.课文学习。 掌握课文的内容和结构,理清课文的脉络,能够用自己的话叙述课文。 课文——《腊八粥》。 课内自读——《筷子漫谈》。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方式,理解并掌握词语和句型;利用关键词语、句子,把握课文内容和结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我国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意义,教学生继承我国优秀文化遗产,并不断发扬光大。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1.掌握本课句型的用法。 2.理解课文一和课文二的主要内容。 3.了解腊八节悠久的传统和历史。 (二)难点: 1.引导学生就本课主要内容进行相关的话题的讨论。注意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成段表达能力。 2.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懂得亲情、理解亲情、珍惜亲情。

教学建议 (一)教学内容 1.教学中,要给学生充裕的阅读时间,让学生将课文认真细致地阅读一遍。 2.引导学生深入细致地品味课文。 3.质疑误读:鼓励学生就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怀疑和观点。 4.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以学生为中心,教室起指导作用。 (二)教学时间 本科教学的时间建议为四课时。 1.第一节课听课文录音,初学课文;重点讲解课文词语及句型,做听力练习。第二、三课时深学课文,第四节课学习自读课文。在完成课堂练习的基础上,就本课主要内容进行相关话题的讨论。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成段表达能力。 2.词语和课文应提前预习,以自学为主。课堂教学侧重检查预习的情况,解难答疑、交流体会。 3.教具使用。利用多媒体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照片;准备听力教学的有关设备。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阅读理解课文 一、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自读理解、讨论交流、归纳完善,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课文的结构、叙述顺序和表达方式,理解疑难句型并能模仿造句。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词的预习情况。(请3~4名学生解释本课重点词语并造句) 2.检查课文的预习情况。(先请3~4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再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提问) 三、初学课文 1.方法与任务: (1)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课文。 (2)分小组朗读课文,并交流初读感受。 2.预设问题 (1)第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怎样做腊八粥? (3)说一说腊八粥的来历。 (4)母亲为什么年年做腊八粥? 3.教学提示:

第2课 腊八粥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第2课腊八粥教学设计 1.学会本课“腊、粥、腻”等生字,理解“糊涂、搅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重点词句、联系提示语、分角色朗读等感悟课文。 3.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课文内容,感受八儿的心理活动变化,体会八儿一家其乐融融及亲情给人带来的温暖。 4.体会课文详略得当写法的好处。 1.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2.感受八儿的心理变化 3.学习课文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 搜集“腊八粥”的童谣、文章等资料以及各地过春节的民风民俗。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导入新课。 俗语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多冷的天啊,于是人们便在腊八这一天用小米、饭豆等原料熬粥,用黏糊糊的粥把下巴粘牢。大家想不想知道,这是怎样的一种粥呢?我们今天就一起跟着沈从文,去品尝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 (板书课题:2腊八粥) 2.简介作者 沈从文(1902-1988),男,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人,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代表作品《边城》《湘行散记》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范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强调“腻、栗、褐”的写法,注意“煮、稠、脏”等字的读音。 2.默读课文,把课文按照“总——分”的结构方式分成两大部分。 (1)总写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之情。 (2)具体写八儿等着吃腊八粥的经过。 3.再读课文,并思考: (1)围绕“腊八粥”,在第二部分中作者写了怎样的一个故事?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写八儿等着吃母亲熬煮腊八粥的经过) (2)你认为整个小故事写了哪几件事?能否用小标题概括故事情节? (等粥、喝粥两件事) 三、品读课文。 请一位同学朗读文章的第一部分,其他同学思考:1.作者写腊八粥时,为什么要花费那么多的笔墨去列举腊八粥的原料? (写出了粥的材料丰富。) 我们在上节课中也曾经提到过关于腊八粥的句子,回忆一下。(《北京的春节》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从中你可以感受到腊八粥吃起来一定如何?(美味可口) 2.那么作者是如何描写腊八粥的美味呢? (用了一组排比,选取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腊八粥的态度——喜爱,以点带面,说明了腊八粥所有人都喜欢。然后用了拟人手法写了腊八粥在锅里煮的状态——“糊糊涂涂”的“叹气似的”,还有腊八粥的香气,形象地把腊八粥的熬制过程再现出来,那情形,如在眼前,那香气,如入五腑六脏,真忍不住要尝上一口呢。) 3.写腊八粥的材料和煮的状态除了能够衬托腊八粥的香甜可口,还有什么作用? (闻腊八粥的香甜诱人、美味可口。吃的时候痛快淋漓;调动人的视觉,嗅觉。同时在内容上为后文的故事情节做铺垫。) 四、精读感悟。 默读第二部分中2—19自然段(等粥),思考:是按怎样的思路来写的,请拟定出小标题来。 (盼粥→想粥→猜粥→看粥)(同时板书) 五、课堂小结。 美味的腊八粥会让小孩子、大孩子和老孩子垂涎欲滴,方家大院的八儿正是这众多喜爱腊八粥中的一员,那么面对甜甜、腻腻的一锅粥,他的表现如何呢?我们下节课来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方家大院的八儿已经等不及了,要喝上香甜的腊八粥,走,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表现吧! 回顾一下等粥这一件事,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盼粥→想粥→猜粥→看粥) 二、走进课文、品读感悟。 (一)等粥 1.盼粥。 (1)默读2—8自然段,要求:画出描写八儿的句子,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2.腊八粥(含答案)部编版

2.腊八粥 1.下列加粗字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掺和 B.搅和 C.暖和 D.柔和 2.认真拼读,准确书写。 腊八粥是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搅和到一起,糊糊涂涂煮成的粥。粥áo( )得很nóng chóu( ),单是闻那香味,就够yàn( )口水了,何况是看到那煮得zhǒng zhàng( )的饭豆,更想dà chí( )朝嘴里塞灌了。 3.查字典填空。 “腻”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____,再查_____画。“腻”的解释主要有:①食物中油脂过多;②润泽细致;③腻烦,厌烦;④污垢。在“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中,“腻”字选第_______种解释;用第②种解释,“腻”可组词为_____。 4.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选取一种情感,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们俩光吃甜的也行……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吗? ①这段话写的是八儿对腊八粥的提前__________。 ②段中省略号的作用是表示( )。 A.说话吞吞吐吐 B.语意未尽 C.语言的省略 ③整段话表现了八儿__________的形象。 (2) A.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B.桌上那大青花碗中的半碗陈腊肉,八儿的爹同妈也都奈何它不来了。 ①这两句对腊八粥的描写方式属于( )描写。 A.正面 B.侧面 ②这两句话都体现了腊八粥的__________。 6.课文综合回顾。 《腊八粥》的作者是__________。本文运用详略得当的写法,详写主人公__________急切地__________粥的情景,略写全家人幸福地__________粥的情景,生动形象地向我们展示了我国__________的传统习俗。 7.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吃来总该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

2021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腊八粥》含PPT课件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腊八粥》含PPT课件 一、观看视频,激发兴趣观看动画视频《腊八节》,让幼儿了解腊八节的由来。 二、认识腊八粥的制作材料 1. 观看PPT课件,解说腊八粥是由大米、小米、红枣、红豆、绿豆、莲子、花生米、红糖等很多种材料熬成的。 2. 展示实物材料,让幼儿从视觉、触觉认识这几种材料。 3. 分组合成材料。每组一份材料,互相看看是否合适。 三、我做腊八粥 1. 认识电饭煲,清洗材料,学习使用电饭煲。 2. 引导讨论制作腊八粥的方法,熬制腊八粥。 3. 观看课件图片—成品粥。让幼儿了解腊八粥的多样性。 四、品尝腊八粥 1. 观看课件中的—品尝腊八粥,让孩子们说说课件里的小朋友们们在做什么?他们高兴吗?为什么?你们做的腊八粥分给谁一起品尝?(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姐姐还有小朋友们),培养幼儿对老人的尊敬和关心。 2. 学念儿歌:腊八粥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煮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3. 全体幼儿品尝制作的腊八粥,感受劳动的成果,感受腊八节的快乐 五、认识卡片上的字(打印教具)。以游戏的形式和孩子们一起学习识字:米、枣、红糖、豆、莲子、花生、腊八节。 ppt课件活动设【 ___ 】计背景: 在寒冷的冬天,让孩子一边看《腊八节》的故事一边品尝美味的腊八粥,让孩子深切的体会中国的传统节日与文化。活动目标: 1、了解腊八节的来历,了解民俗腊八节的常识。 2、认识腊八粥的材料,学习制作腊八粥,提高幼儿的生活能力。 3、愿意与同伴合作,体验劳动的快乐。 4、激发幼儿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对老人的尊重的理解。 5、学念儿歌:腊八粥,感受过节的快乐。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幼儿认识制作材料,以愉快的心情制作腊八粥配套课件:中班语言课件《腊八粥》ppt课件下载地址: kj./ppt/1789.html 活动准备: 1、ppt课件《腊八粥》、《腊八节》动画视频 2.、腊八粥制作材料(实物):大米、小米、红枣、红小豆、绿小豆、莲子、花生米、红糖,成品腊八粥。 3、腊八粥制作工具:电饭煲或者普通锅、火、水等等 4、识字卡片:米、腊八节、枣、红糖、豆、莲子、花生活动过程:(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