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环保局年度环保大检查工作总结

区环保局年度环保大检查工作总结
区环保局年度环保大检查工作总结

区环保局年度环保大检查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环境保护大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根据XX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X市环境保护大检查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要求,从3月份起在全区范围内深入开展了此项工作,通过采取日常监察和专项整治行动相结合的方法,严厉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严肃整治了一批环境违法企业,截至目前共出动人员590人次,车辆305车次,检查企事业单位400余家次,取缔关停企业11家,移送公安机关4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此次大检查活动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针对今年环保大检查工作的重点,我区认真组织,积极谋划,成立了XX区环保大检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XX区人民政府区长马文刚同志担任,区环保、公安、发改、监察、司法、城管、工商、安监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环保局黄继武局长担任,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全区环保专项行动工作,并抽调相关科室人员处理日常事务,为大检查工作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强化舆论宣传,加强社会监督

自环保大检查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的同时,还十分注重加强舆论宣传,充分利用“6·5”世界环境日,“4·22”地球日等大型宣传日活动,采取广播、标语、宣传画等行之有效的宣传方法,

安排部署和大力宣传开展环保大检查工作的目的、意义,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广泛参与,提高了公民的环保意识。

三、明确工作重点,抓好落实

按照《XX区环境保护大检查工作方案》的整体部署和要求,我区今年环保大检查工作主要抓好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查各街镇环境监管情况。按照环保大检查细则的要求,重点检查了各街镇网格化管理体系建立运行情况,以及各网格对辖区内排污单位摸底调查情况,通过检查,XX区各街镇网格化管理体系运行正常,各街镇已按照要求对辖区内污染源进行摸底并及时上报。

(二)查全区所有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状况。按照网格化管理的要求,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分级责任制,充分发挥区与乡、乡与村环保责任状的作用。截至目前已对全区404家企业(三产)进行摸底统计,填报了《XX市XX区2015污染源清单》,对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状况进行了统计。对417家摸底企业均要求填报《一般污染源基本信息表》,现基本填报完毕,网上已基本录入完毕。

(三)查全区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清理情况。这次对污染源全面摸底的同时,在全区内对家具行业、保温材料行业、石材加工行业、汽车4s 店开展了专项整治,要求以上行业内的企业按照时间节点进行综合整治,限期补办相关环保手续,逾期未完成整治的将一律上报区政府进行关停,对检查出的石家庄宏远志达商贸有限公司等8家热镀锌非法企业进行了关停取缔。对1998年以前企业要求补办环评手续,对不符

合补办手续的企业一律上报区政府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关停。

(四)查一级水源地能违规排污口及违法建设项目情况。我区一级水源保护地主要在桃园镇,按照网格化管理要求区环保局、桃源镇政府已对水源地进行摸底排查经排查,一级、二级水源保护区内违章建筑及小作坊14处,其中一级保护区9家;二级保护区内有5家。此外,一级保护区内还存在1984年投建的河北省体育学院和射击训练基地2家单位以及红旗社区(包括原旧村和2006年建的新村两部分),旧村无下水管网,新村生活污水已排入学府路市政管网。截至目前,一级保护区内9家违章建筑及小作坊已全部关停和搬迁拆除。二级保护区内2个鱼塘、1个养鸡场已关停,1个橱柜加工厂、1个仓库已拆除。(五)查阻碍环境监管执法“土政策”清理废除情况。经查我区未有阻碍环境监管执法“土政策”。

(六)查渗坑专项整治行动开展情况。继续在全区内深入开展渗坑专项整治工作,对全区的水坑进行立标管理,已将全部标牌制作发放至各街镇。目前我区未发现渗坑排放情况。

(七)解决群众举报投诉重点案件或长期未解决的突出环境问题。对群众举报投诉重点环境案件进行后督察,对频繁举报的手续不全的玛钢热镀锌企业全部予以关停。对辖区内的2家“十五小”、“新六小”企业进行取缔,对新发现的“十五小”、“新六小”企业发现一家、查处一家、取缔一家,坚决杜绝反弹。

二、环保大检查中存在的问题

1、各镇均存在“十五小”、“新六小”企业反弹情况。在检查过程中接群众举报,凌透村北、西庄村北有非法小塑料企业进行生产,现场检查均为几年前取缔后又反弹的“十五小”企业,现已全部取缔。

2、城乡结合部以及滹沱河北岸河滩地(西兆通镇至南村镇段)一些非法企业利用违建、临建进行违规生产。

3、各街镇均存在未批先建、久批不验的企业。

4、个别街镇未能对其辖区内全部水坑实施立标管理。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1、继续深入开展环保检查行动。各街镇要发挥各自职能,对检查出问题按照具体整改要求督促落实整改,直到符合要求。

2、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建立联合执法长效机制。坚持和完善大检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各有关部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各街镇对检查出来的非法企业要及时上报,属于“十五小”、“新六小”的企业按照取缔的标准一律断水、断电、拆除设备。对拒不改正的违法企业通知供电部门进行断电,并按照新环保法的要求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3、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保审批手续。环保局要严把建设项目审批关,不违法、违规、违纪审批项目。对未经环保局审批的新改扩建设项目相关部门不予立项。督促久批不验的企业尽快完成“三同时”验收。抓好老企业环评补办工作,完善提高辖区内企业环评执行率。

4、继续深入开展渗坑专项整治行动。各街镇要组织人员对辖区内的渗坑、水坑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对发现的渗坑要及时上报并按照相关技

术要求进行处置,不得随意填埋。对普遍存在的水坑要立标管理,并坚决杜绝工业废水排入水坑内。

按照通知要求,现将我局20xx年环保工作总结如下:

一、20xx年工作总结

(一)持续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

1、跟踪落实污染减排计划项目。一是对滞后项目及时通报并上报市政府协调解决。二是联合市政府督查室对我市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进行检查,加快建设进度。三是提升现有污水处理厂的负荷。泉荣远东污水处理厂的负荷从年初的4.1万吨/日的处理水量提升到目前的4.5万吨/日,为我市今年减排作出重要贡献。

2、推进重点行业企业污染整治。一是根据省、市两级环保部门挂牌督办要求,严格督促福建省XX市如意食品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进行整改整治,目前均已通过复核并解除挂牌督办。二是督促可慕制革集控区和华懋电镀集控区对污水处理工艺及设备进行升级,定期对处理后废水采样送检,确保污水稳定达标排放。三是全市60家工艺石企业中,已有55家工艺石企业完成环评审批,4家完成竣工环保验收。四是加强对全市66家畜禽规模养殖污染监管,共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45份,对XX市英林镇裕兴养殖场违法养殖场进行立案查处,目前已有3家规模养猪场自行退出转型,指导农业局对33家养殖场(其中12家属于城建项目征迁范围)进行减排工作,已完成20xx年度减排任务核查工作。五是全市101家加油站、22家混凝土和25家液氨企业中,目前已

超过85%的企业完成环保“三同时”验收。六是督促建陶企业逐步拆除水煤气站,不断巩固陶瓷企业天然气替代成果,今年已拆除煤气发生炉的企业110家,拆除煤气发生炉107台。七是完成工业危险废物转移报批初审83家次,监督转移危险废物216批次,合计2916.68吨。八是通过设立市区禁燃区、停止审批中小燃煤锅炉,逐步推进市区中小锅炉的清洁能源替代工作。

3、做好排污权交易准备工作。一是做好我市排污权储备工作,完成我市排污权储备化学需氧量31xx.42吨,氨氮111.69吨,二氧化硫721.96吨,氮氧化物900.7吨。二是配合泉州做好我市排污权初始核定工作,共上报印染、造纸、制革、热电等行业44家,核定初始排污权。(二)持续推进水流域污染整治。一是20xx年我市重点流域(含近海水域)整治完成投资4.68亿元,完成整治项目27个。二是20xx年晋江石狮跨境整治完成投资1.29亿元,晋江南安跨境整治完成投资0.98亿元,共计完成18个整治项目。三是完成九十九溪上游下灶溪支流4.2公里的河道整治、侯厝溪1.7公里河道清淤、6家养殖场的全过程综合治理或关闭搬迁;落实4家工业企业的整改工作,取缔3家“三无”污染加工点,设置5个环保宣传牌。四是开展饮用水水源地及其上游的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行动,重点对饮用水源地“四库一湖一渠”保护区内的工业污染源进行全面排查及整治,委托专业测绘队对饮用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内建设项目进行测绘,依法查处保护区内的建设项目,委托编制《20xx年度XX市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自查报

告》。五是开展xx条重点流域工业污染整治,建立工业污染源台账和污染源治理销号制度,经查共有287家涉水工业企业,已销号248家。(三)持续推进生态创建工作。一是推进国家生态市创建。20xx年11月28、29日,国家环保部生态市技术评估组对我市开展国家生态市技术评估,同意我市通过国家生态市技术评估,待环保部验收及命名。二是推进国家生态镇创建。目前我市紫帽镇已获环保部国家生态镇命名,其余12个镇除池店镇外均已通过省环保厅考核验收,正报送环保部,等待复核并正式命名。三是配合全市“美丽乡村”工作,推进生态村建设。督促指导各镇、村严格按照市级生态村申报材料要求,认真做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工作。目前,全市共有241个行政村获得市级生态村命名。四是起草《XX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20xx年-2016年)实施方案》。作为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工作小组牵头兼联络单位,根据市委市政府《20xx年全市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方案》和市委《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重要部署,组织市直相关部门研究、探讨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和方针政策,总结了许多利于晋江生态发展、可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并起草《XX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20xx年-2016年)实施方案》,为晋江生态文明建设各个环节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

(四)持续推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2013年11月委托华中科技大学和华侨大学环境保护设计研究所联合编制《XX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

模范城市规划》,目前规划已完成编制,送福建省环保厅申请规划评审。(五)持续推进环境风险防范。①加大环境监管执法力度。今年来,累计现场监督检查次数8400余次,下达行政处罚案件文书168份,罚款887万元,入库649万元(含往年案件今年缴交),移送法院强制执行126件,配合法院强制执行185家次,追缴罚款476万元,协调电力公司对xx4家违法排污企业实施断电措施,上报166家环境违法企业作为商业银行信贷工作的依据,责令34家违法排污企业在《泉州晚报》、《晋江经济报》实施“环保登报承诺”,共上缴国库排污费2000.11xx 万元,已依法向公安部门移送案件39起(其中刑事案件36起),目前已有10起13人已被判刑,8起8人被行政拘留,共受理环境举报投诉件xx29件(含一诉多投、时限内反复投诉件),环境信访工作形势总体平稳,无环保群体性事件。②开展打击取缔非法生产点专项整治。在2013年专项整治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20xx年继续开展专项整治,今年以来,全市共组织668次检查,出动执法人员4225人次,累计排查污染环境非法生产点326家,先后开展241场次打击取缔行动,打击取缔非法生产点326家,捣毁各类生产设备263台,查封电表254个。③推进环境应急工作。抓好18家国控重点企业和10家较大及以上环境风险企业的应急预案备案、修订和评估等工作,其中23家已通过专家评审并报各级环保部门备案、5家经上级环保部门同意缓编。(六)持续推进项目把关与服务。①加快审批服务。共受理审批环评材料535件,其中报告书75件、报告表376件、登记表84件,办理

土地预审56宗。②严格规范企业环保核查。共办理“上市”、“名牌产品”等守法证明83份。③严格执行排污许可制度。规范排污许可证发放和管理工作,共发放排污许可证405份。⑤实施总量控制。充分发挥“控制阀、调节器、杀手锏”的作用,严把总量调剂关,共完成总量调剂xx6家。⑥开展竣工环保验收工作。指导各中队认真开展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工作,共办理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93家。

(七)持续推进环保宣传工作

1、广泛开展“六·五”宣传活动。主要活动包括:一是开展法律咨询、宣传活动,成立XX市环保志愿者队伍。二是与环保志愿者一起深入企业宣传环保法律法规。三是在《晋江经济报》刊登纪念世界环境日环保宣传公益广告及主要领导的专访,在《晋江侨乡电视台》播放“六·五”世界环境日宣传公益广告片和环保滚动字幕宣传。四是刊发“六·五”世界环境日《晋江环保》专刊2000份订购环保挂图55套,寄发给企业、学校及相关单位。五是编发环保主题宣传信息4万条。六是举办生态文明建设和环保知识讲座。七是与XX市人民法院合作,在安海法庭对环境刑事案件现场开庭并组织企业主、人大代表、相关村委会人员旁听,等等。

2、宣传贯彻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一是组织我市主要新闻媒体刊(播)发专题报道。二是在晋江经济报、晋江电视台多次刊(播)《致企业界朋友的一封信》,在局网站内开辟新《环境保护法》专栏。三是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发表新《环境保护法》解读,掀起宣传高潮。

四是开展新《环境保护法》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活动,利用多种形式深入开展法规宣传。五是举办培训班,组织全局人员参训。

3、充分利用媒体宣传环保工作。与新闻媒体形成良好互动,紧扣环保中心工作进行宣传报道,今年来,共在晋江电视台、晋江经济报、泉州晚报、福建日报、中国环境报等报刊做宣传报道70余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