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分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1)

合集下载

电工基础实用教程(机电类) 第2章 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

电工基础实用教程(机电类) 第2章 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

结点(3):
i4 i5 i6 0 回路(3): R2i2 R4i4 R6i6 0
第2章 22
支路电流法
(1) 选择支路电流i1,..., ib 作为未知量; (2) 根据KCL和KVL以及VCR, 建立电路变量方程; N个结点: (N-1)个独立的KCL方程; b条支路: (b-N+1)个独立回路KVL方程; b个VCR
R2
R4
Req
R2 ( R3 R4 ) Req R1 R2 R3 R4
2.1.1 无源一端口网络的等效变换
一、电阻的串联
i
1
u1 R1
u2 R2
un Rn
u
1' <一> 串联的特点:通过各电阻的电流相同。
<二> 串联的等效电阻 根据KVL可得:
u u1 u2 un
Y形联接与D形联接即非并联又非串联,如:
Req ?R1Βιβλιοθήκη R5R2R4
R3
1
1 i1
i1
R1
R3
3
i3
R31
R12
R2
i2
2 3
i3
R23
2
(a)为Y形或星形联接 <1> 对应电压u12,u23和u31相同;
i2 (b)为D形 或三角 形 。
' ' ' i1 i1 , i2 i2 , i3 i3 <2> 流入对应端的电流相同。即
例 2.1:
Req ?
2W
1W 2W
2W
4W
2W
2W
2W
2W
? ?

电路理论_02_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分析法

电路理论_02_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分析法

问题:
并联的计算方
R5
(1)如何计算?

R3
R4
(2)连接方式?
I
+
Us
R1
电桥电R路2 的关键:
△形Y形
R1
R2
R5
R5
R3
R4
R3
R4
I
+
Us
2020/5/7
△形Y形
I +
Us Y形△形
22
Y形和△形电阻网络
1 I1
1 I1’
R31
R12
I3 3
R23
I2 2
△形电路
R1
R2
I3’
R3
I2’
3
第2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分析法
解永平 2007.10.30
2020/5/7
1
基本要求
理解单口网络等效概念 熟练计算等效电阻 掌握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掌握简单电路的等效变换分析方法
2020/5/7
2
提纲
2.1 等效及等效变换的概念 2.2 不含独立源的单口网络的等效 2.3 Y形和△形电阻网络的等效变换 2.4 含独立源单口网络的等效
解:以与ab垂直的直线cd为对称轴, 会发现电阻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R1 = R2 R4 R3
2 R1 R2
3
d R4 4
R5
10 R3
6 c
(R1R3=R2R4)
a
b
那么R1,R2,R3和R4组成平衡电桥,c,d两点电位相等,所以Ucd=0,cd之
间等效为短路;对R5应用欧姆定律,得Icd=0,所以cd之间又可等效为开路。
I1’ R1
I3’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练习题及答案第2章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练习题及答案第2章

第2章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习题答案2-1 在8个灯泡串联的电路中,除4号灯不亮外其它7个灯都亮。

当把4号灯从灯座上取下后,剩下7个灯仍亮,问电路中有何故障?为什么?解:4号灯灯座短路。

如开路则所有灯泡都不亮。

2-2 额定电压相同、额定功率不等的两个白炽灯能否串联使用,那并联呢? 解:不能串联使用,因其电阻值不同,串联后分压不同,导致白炽灯无法正常工作。

在给定的电压等于额定电压的前提下,可以并联使用。

2-3 如图2-34所示,R 1=1Ω,R 2=5Ω,U =6V ,试求总电流强度I 以及电阻R 1、R 2上的电压。

图2-34 习题2-3图解:A 151621=++=R R U I=,V 551= V 111=2211=⨯==⨯=IR U IR U2-4 如图2-35所示,R 1=3Ω,R 2=6Ω,U =6V ,试求总电流I ;以及电阻R 1,R 2上的电流。

图2-35 习题2-4图解:总电阻为:Ω263632121=+⨯+=R R R R R=A 326=∴=R U I=由分流公式得:A 13633A 2363621122121=⨯++=⨯++I=R R R =I I=R R R =I2-5 电路如图2-36(a)~(f)所示,求各电路中a 、b 间的等效电阻R ab 。

(a) (b) (c)(d) (e) (f)2-36 习题2-5图解:(a) Ω4.3)6//4()2//2(ab =+=R(b) Ω2)33//()66//4ab =++(=R (c)Ω2)]6//3()6//3//[(13ab =++)(=R(d) Ω2)6//1)6//3(ab =+)(=R (e) Ω7)10//10(}6//6//]2)8//8{[(ab =++=R (f) Ω6}6//]64)4//4{[()4//4(ab =+++=R2-6 求图2-37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和电压U 。

图2-37 习题2-6电路图解:图2-37等效变换可得:由上图可得;Ω8)816//)]}99//(6[5.7{=+++(总=RA 5.1812==总I 则根据并联电路分流作用可得:A 5.05.1)816()]99//(6[5.7)]99//(6[5.7=1=⨯++++++I则A 15.05.1=13=-=-I I I 总 I 3再次分流可得:A 75.0169999=4=⨯+++IA 25.016996=2=⨯++I所以I =0.75A ,U = U +-U - =9×I 2-8×I 1 = 9×0.25-8×0. 5=-1.75V2-7 电路如图2-38(a)~(g)所示,请用电源等效变换的方法进行化简。

电阻第共35张PPT)

电阻第共35张PPT)

性能参数解析
01
02
03
04
电阻值
电阻器的基本性能参数,表示 电阻器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小

精度
电阻器实际阻值与标称阻值之 间的偏差程度,精度越高,偏
差越小。
额定功率
电阻器能够长期连续工作而不 损坏的最大功率。
温度系数
表示电阻值随温度变化的程度 ,对于精密电阻器而言,温度
系数是一个重要指标。
选型依据及注意事项
节能减排要求
电阻器厂商需要关注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和 排放问题,积极研发低能耗、低排放的电阻器产 品。
绿色制造趋势
绿色制造将成为电阻器产业的发展趋势,包括采 用环保工艺、减少废弃物排放等方面。
未来发展趋势判断
01
市场规模扩大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新兴市场的崛起,电阻器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
大。
02
竞争格局变化
考虑电阻器的散热问题
对于大功率电阻器,应采取散热措施,如安装散热器或风扇等。
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合理布局和走线、采用高质量的元件和焊接工艺等措施,提高电 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实现电路的功能和性能优化
根据实际需求对电路进行功能和性能优化,如采用并联电阻器提高电 路的总电流承载能力、采用分压电路实现精确的电压调节等。
01
02
03
04
根据电路要求选择合适 的电阻值和精度。
考虑电阻器的额定功率, 确保其在电路中不会因 过热而损坏。
根据工作环境选择具有 合适温度系数的电阻器。
注意电阻器的尺寸和封 装形式,以便于在电路 板上安装和布线。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放大电路中,通过选用 高精度、低温漂的电阻器, 有效提高了放大电路的性 能和稳定性。

邱关源《电路》笔记及课后习题(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圣才出品】

邱关源《电路》笔记及课后习题(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圣才出品】

第3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3.1 复习笔记一、电路图论的基本概念1.图(G)图(G)是具有给定连接关系的结点和支路的集合,其中每条支路的两端都连到相应的结点上,允许孤立结点的存在,没有结点的支路不能称为图。

路径:从G的一个结点出发,依次通过图的支路和结点(每一支路和结点只通过一次),到达另一个结点(或回到原出发点),这种子图称为路径。

连通图:当G的任意两结点都是连通的,称G为连通图。

有向图:赋予支路方向的图称为有向图。

2.树(T)满足下列三个条件的子图,称为G的一棵树:①连通的;②包含G的全部结点;③本身没有回路。

树支与连支:属于树的支路称为树支;不属于树的支路称为连支。

基本回路:对于G的任意一个树,有且只有一条连支回路,这种回路称为单连支回路或基本回路。

树支数:对于有n个结点,b条支路的连通图,树支数=n-1。

推论:连枝数=b-n+1;基本回路数=连支数=b-n+1。

二、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KCL的独立方程数:对一个具有n个结点的电路而言,其中任意的(n-1)个结点的KCL方程是独立的。

KVL的独立方程数:对一个具有n个结点和b条支路的电路而言,其KVL的独立方程数为(b-n+1)。

三、电路的分析方法1.支路电流法(1)支路电流法是以b个支路电流为变量列写b个方程,并直接求解。

其方程的一般形式为(2)支路电流法解题步骤①标出各支路电流的方向;②依据KCL列写(n-1)个独立的结点方程;③选取(b-n+1)个独立回路,标出回路绕行方向,列写KVL方程。

注:①独立结点选择方法:n个结点中去掉一个,其余结点都是独立的;②独立回路选择方法:先确定一个树,再确定单连支回路(基本回路),仅含唯一的连支,其余为树支。

2.网孔电流法(1)网孔是最简单的回路,即不含任何支路的回路。

网孔数=独立回路数=b-n+1。

网孔电流法是以网孔电流为未知量,根据KVL对全部网孔列出方程求解。

(2)网孔电流法解题步骤①局部调整电路,当电路中含有电流源和电阻的并联组合时,可转化为电压源和电阻的串联组合;②选取网孔电流,指定网孔电流的参考方向;③依据KVL列写网孔电流方程,自阻总为正,互阻视流过的网孔电流方向而定,两电路同向取“+”,异向取“-”。

电路基础第三章

电路基础第三章

基本回路具有独占的一条连支,
基本回路(单连支回路) 故列出的KVL方程相互独立
6 45
2
1
3
5 2
1
3
6
2
1
3
对于图G的任意一个树,加入一个连支后,一定就 会形成一个回路,并且此回路除所加连支外均由树 支组成,这种回路称为单连支回路(基本回路)
每一个基本回路仅含一个连支,且这一连支不出现 在其它基本回路中——连支数即为基本回路总数
2. 右方uSk为回路中第k支路的独立电源电压,当uSk与 回路方向一致时,前面取“-”号,不一致时,取 “+”号;
3. 独立电源电压包括电压源,也包括电流源引起的电 压(电流源与电阻并联)。
小结 (1)支路电流法的一般步骤:
①标定各支路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 ②选定 n–1个结点,列写其KCL方程。 ③选定 b – ( n –1 )个独立回路,指定回路绕行方向,
注意 Rkk: 自电阻(总为正)。
Rjk:
互电阻
+ : 流过互电阻的两个回路电流方向相同; - : 流过互电阻的两个回路电流方向相反; 0 : 无关。
uSli —— 回路i的所有电压源电压的代数和。
小结
(1)回路法的一般步骤: ①选定l=b-(n-1)个独立回路,并确定其绕行方向。 ②对l个独立回路,以回路电流为未知量,列写其
7I1–11I2=70-6=64
11I2+7I3= 6
(2)支路电流法的特点: 支路电流法列写的是KCL和KVL方程, 所以
方程列写方便、直观,但方程数较多,宜于在支路 数不多的情况下使用。
(3)支路电流法的应用条件:
b个支路电压均能以支路电流表示; 特殊情况: 无伴电流源需加以处理才能应用支路电流法(见后) 电路中若含有受控源同样需加以处理(见后)

第02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丘关源)

第02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丘关源)
(1-29)
(6)恒压源并联任何元件其两端电压不变;
恒流源串联任何元件其流出电流不变;
a a
+ us

+ +

对外等效
us

b
c
b c
对外等效
is
+

d
is
d
(1-30)
例1 用电源等效变换法求i R5
R1 u1 + R2 R3 i
+
i=?
解:
-u3
R4
is
R5 u3 — R3 i
应 用 举 例
一、理想电压源的串联和并联
1、串联 + uS1_ _ uS2 +
+ 注意参考方向
º uS=+uS1 …-uS2 i + uS _ º
等效
+
uS _
º +
_ º
2、并联
条件:uS=uS1=uS2 方向相同 º 恒压源中的电流由外电路决定。相同的恒压源才能并联 。
(1-21)
uS1_
u S2
+ _
i
º
3、恒压源与任意支路(非恒压源)并联的等效 i i + + + + 任意 uS 对外等效 uS _ u _ u 元件 _ _ 4、实际电压源的串联等效
+ i +
uS1 _
R1
_ uS2 + u
R2 _
等效
uS _ R + i +
u
_
uS=+uS1-uS2
R=R1 + R2
(1-22)
二、理想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

电路分析基础 张凤霞课件-第02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电路分析基础 张凤霞课件-第02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20 100 60
120 60
ab
20 100 60
40
2020/5/25
返回 上页 下 页
例5 求: Rab
5
15
6
a 20 b
7
6
缩短无 电阻支路
Rab=10
4
ba
15
10
20
5
a
15 b
7 6 6 4 a
b
15 7 3
2020/5/25
返回 上页 下 页
例6 求: Rab
iR
对称电路 c、d等电位
变量之间无控制和被控的关系,则称 N1和 N2为 单口网络(二端网络)。
一个单口网络对电路其余部分的影响,决定于其 端口电流电压关系(VAR)。
2020/5/25
返回 上页 下 页
二. 等效单口网络
a
i +
b u-
N
u f (i)
a
i +
b u-
N'
u f(i)
若网络 N 与 N 的VAR相同,则称该两网络为
等效单口网络。
将电路中一个单口网络用其等效网络代替(称 为等效变换),电路其余部分的工作状态不会 改变。
2020/5/25
返回 上页 下 页
2.1.2 单口网络端口伏安关系(VAR)的求取
将单口网络从电路中分离出来,标 好其端口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
假定端电流i 已知(相当于在端口 接一电流源),求出 u = f (i) 。或 者,假定端电压 u 已知(相当于在 端口接一电压源),求出 i = g (u) 。
返回 上页 下 页
• 三端网络的端口VAR
端口独立电流(例如 i1、i2 )与端口独立电压(例 如 u13 、u23 )之间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一、是非题1.图示三个网络a、b端的等效电阻相等。

2.当星形联接的三个电阻等效变换为三角形联接时,其三个引出端的电流和两两引出端的电压是不改变的。

3.对外电路来说,与理想电压源并联的任何二端元件都可代之以开路。

4.如二端网络的伏安特性为U=205I,则图示支路与之等效。

5.两个电压值都为U S的直流电压源,同极性端并联时,可等效为一个电压源,其电压值仍为U S。

6.左下图示电路中,如100V电压源供出100W功率,则元件A吸收功率20W。

7.对右上图示电路,如果改变电阻R1,使电流I1变小,则I2必增大。

8.图示电路中,节点1的节点方程为9.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当其相互等效时,意味着两种模型中的电压源和电流源对外提供的功率相同。

10.两个二端网络分别与20电阻连接时,若电流均为5A,电压均为100V,则这两个网络相互等效。

答案部分1.答案(+)2.答案(+)3.答案(+)4.答案(+)5.答案(+)6.答案()7.答案()8.答案()9.答案()10.答案()二、单项选择题2.在左下图示电路中,当开关S由闭合变为断开时,灯泡将(A)变亮(B)变暗(C)熄灭3.右上图示电路中电流I为(A)趋于无限(B)12A(C)6A(D)9A4.当标明“100,4W”和“100,25W”的两个电阻串联时,允许所加的最大电压是(A)40V (B)70V (C)140V5.电路如左下图所示,已知电压源电压U S=230V,阻R S=1。

为使输出电压为220V、功率为100W的灯泡正常发光,则应并联(A)22盏灯 (B)11盏灯 (C)33盏灯6.对右上图示电路,节点1的节点方程为(A)6U1U2=6 (B)6U1=6 (C)5U1=6 (D)6U12U2=27.左下图示二端网络的电压、电流关系为(A)u=105i(B)u=10+5i(C)u=5i10(D)u=5i108.右上图示电路中的电流I为(A)0.25A (B)0.5A (C) A (D)0.75A9.左下图示电路的输入电阻R ab(A)大于10(B)等于10(C)小于10的正电阻(D)为一负电阻10.右上图示二端网络的输入电阻为(A)3(B)6(C)5(D)311.图示为电路的一部分,已知U ab=30V,则受控源发出的功率为(A)40W(B)60W(C)40W(D)60W12.若图1所示二端网络N的伏安关系如图2所示,则N可等效为13.图示电路中,增大G1将导制()。

(A)U A增大,U B增大 (B)U A减小,U B减小(C)U A不变,U B减小 (D)U A不变,U B增大14.图示二端网络的输入电阻为(A)4(B)2(C)3(D)15.图示二端网络的输入电阻为(A)(B)(C)(D)答案部分2.答案(A)3.答案(B)4.答案(A)5.答案(A)6.答案(C)7.答案(B)8.答案(A)9.答案(D)10.答案(D)11.答案(C)12.答案(C) 13.答案(C)14.答案(B)15.答案(D)三、填空题1.当测量电流时,电流表的阻越___越好;当测量电压时,电压表的阻越___越好。

2.部分电路如图(a)、(b)所示,要使,则R a=___,R b=______。

3.左下图示二端网络的等效电阻为____。

4.右上图示二端网络的等效电阻为____。

5.左下图示二端网络的等效电阻为____。

6.右上图示网络A、B端的等效电阻R AB=________。

7.在平面电路的每个___________中环行的假想电流叫做网孔电流。

8.在建立电路方程时,选网孔电流或节点电压为求解变量是因为网孔电流和节点电压具有_____________性。

9.节点电压为___________电压。

对具有n个节点的连通电路,可列出__________个独立节点电压方程。

10.在电工测量中,应用________的方法来扩大电表测量电流的量程,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扩大电表测量电压的量程11.电路如左下图所示,试求A、B间的等效电阻R AB=____。

12.右上图示电路中,2A电流源的电压U =______________。

13.图示电路中,2A电流源并不影响______的电压和电流,只影响_________。

14.由4A电流源、2V电压源、3电阻组成的串联支路,对外电路而言可等效为一个元件,这个元件是__________。

15.左下图示电路中,2A电流源吸收的功率为_____。

16.右上图示电路的电压U与电流I的关系为(A)U=33I (B)U=3+3I (C)U=1+3I (D)U=13I17.受控源在电路中也能提供能量,但受控源提供的能量不但决定于___________支路的情况,而且还受__________支路的影响。

18.左下图示网络端口的电压电流关系为u =______。

19.电路如右上图所示,已知电压U ab=7V,则电流I=______。

20.图示电路中,网络N的部结构不详。

电流I1为______A,I2为___A。

21.左下图示电路中,节点1的电压为_______V。

22.右上图示网络a、b二端的等效电阻为_________。

23.图(1)、(2)、(3)、(4)所示各电路的伏安特性曲线依次分别为图____、____、___、___。

24.对含受控源支路进行电源等效变换时,应注意不要消去_______。

25.图示网络A、B两端的等效电阻R AB=________________。

答案部分1.答案小,大2.答案7,4.53.答案11.784.答案5k5.答案256.答案17.答案网孔8.答案独立性和完备性9.答案电路中各独立节点对参考点的n 110.答案表头与电阻并联,表头与电阻串联11.答案2012.答案6V13.答案2电阻,10V电压源的电流14.答案4A电流源15.答案12W16.答案17.答案受控,控制18.答案u=9i19.答案20.答案3,21.答案5 22.答案0.523.答案(D)(A)(B)(C)24.答案控制量25.答案2四、计算题1.求图示网络a、b端的等效电源。

2.在网孔方程中,什么叫做互电阻?什么情况下互电阻为正值?4.试通过计算证明图示两电路中的I是相等的。

5.图示电路中,当R L=时,电流表读数为I1;当R L=R时,电流表读数为I2。

设电流表阻为零,试证明R x可由下式确定:6.左下图示部分电路中,已知AB端的等效电阻等于R,且I R=I0/K,试求R1和R2(用R和K表示)。

7.右上图示电路中的电压源输出功率为400W,试求R x。

8.求左下图示网络的等效电阻R AB。

9.电路如右上图所示,试求a、b二点之间的等效电阻R ab。

10.电路如左下图所示,求电流I。

11.试求右上图示网络A、B间的等效电阻。

12.电路如图所示,求图示电路中的电流I。

13.将图示各网络等效变换为一个电压源与一个电阻相串联的组合。

14.将图示各网络等效变换为一个电流源与一个电阻相并联的组合。

15.电路如图所示,试用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法求电流I。

16.电路如图所示,试用电源模型等效变换的方法求电流I。

17.试用网孔分析法求图示电路中流过6电阻的电流。

18.试用网孔分析法求图示电路中的电流I。

19.左下图示电路的节点方程是否正确?如不正确,予以改正。

(1)(2)20.试用节点分析法求右上图示各电阻支路电流。

21电路如左下图所示,试用节点分析法求电流I3。

22.电路如右上图所示,试用节点分析法求电流I。

23.电路如左下图所示,试用节点法求电流I。

24.电路如右上图所示试用节点分析法求电压U ab及各支路电流I1、I2、I3。

26.试求左下图示电路中的电压U和电阻R。

27.试求右上图示电路中12V电压源和3I受控电压源的功率。

28.试求左下图示电路中的电流I x。

29.右上图电路,已知U S=10V求I=?若已知I=4A,则此时的U S等于多少伏?32.图示部分电路中,如流过R1、R2的电流之比为23,试求R1、R2。

33.一个220V、15W的电灯和一个220V、40W的灯泡能不能串联起来接到电压为380V的电源上去?说明理由。

34.电源经线路向负载供电,电源电压为220V,输电线电阻为0.2,电源输出总功率为5kW。

求负载的电压及线路电阻的功率损耗。

35.图示部分电路中,R1、R2的电压之比为23,求R1、R2。

36.图示电路,左边电流源电流I S为多大时,电压U0为零?(节点法求解)。

37.左下图示电路中,已知:R1=R4=5,R2=1,R3=10,U S1=10V,U S2=6V。

试求各支路电流。

38.列出右上图示电路的节点电压方程组。

39.试求左下图示电路中电阻R之值,使得100V电压源向网络提供的功率等于5A电源提供的功率。

41.试求右上图示电路的电流I1。

(结点法)42.试用节点分析法求图示电路中的电压U1和U2。

43.左下图示电路中,I S、R2、R3、为已知,求节点电压U a、U O。

44.试用节点法求右上图示电路中的电压U x。

45.试求:(1)图(a)电路受控源吸收的功率;(2)图(b)电路中的电流I1。

46.左下图示电路中,要使ab端的输入电阻R ab=0,问K值为多少?47.试求右上图示二端网络的输入电阻。

48.左下图示网络中受控源2U AB表示为U AC时,=__________。

受控源0.4I1表示为I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求右上电路中各电源的功率,并用功率平衡来验证答案。

50.电路如左下图所示,(1)试求电流I1和受控源的功率;(2)若将受控源电流改为4I1,求受控源的功率。

51.试求右上图示电路中的电流I1和I2。

52.试求左下图示电路中的电流I。

53.电路如右上图所示,试求。

54.试用回路分析法求电路中的电流I(适当选择独立回路组,使求解简单)。

55.电路如左下图所示,试求比值。

56.右上图示的梯形网络中,3电阻的电流为7.5mA,试求电压源电压U S。

答案部分1.答案2.答案两网孔的公共电阻称为互电阻。

当通过互电阻的两网孔电流参考方向一致时,互电阻取正。

4.答案(a)图(b)图5.答案证明:R L=时,I1=I S R L=R时,分流,6.答案7.答案设总电流为I,总的电阻为R。

则400=200I,I=2A而400=I2R所以R x=R[25//(50+50//50)]=(10018.75)=81.258.答案9.答案10.答案I=1A11.答案R A B=512.答案将原电路等效为所以I=30A13.答案14.答案15.答案16.答案17.所以I1= 1 18.设中间网孔电流为I1(顺时针方向),其余的网孔电流为电流源电流,则(2+1+3+4)I121+12+2314=1057+12解得I1= 1.2A所以I=I1+2=0.8A19.式(1)中G1去掉式(2)中G4、G5为串联,不应相加,而应为G4G5/(G4+G5)20.答案,解得U1=6V,U2=2V,I=6A,I2=1A,I3=2A121.答案取o点为电位参考点,则解得U a= 1.16V,U b= 3.68,22.答案设0为电位参考点,则解得U1=22.353V,U2=23.529V所以23.答案设0点为电位参考点24.答案U ab=50I2+48=14826.答案25=5U,U=5V,27.答案如图12=9I+3II=1A P12V=12I=12WP3I=3I I=3W28.答案如图有40=10(I x+0.8I x)+6I x+16I x解得I x=1A29.答案设电流I0、I1、I2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