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摩配行业专利预警分析报告.

汽摩配行业专利预警分析报告.
汽摩配行业专利预警分析报告.

汽摩配行业专利预警分析报告

第一篇换向器

国内部分

在对专利信息进行分析加工之前,对所获的国内85篇文献进行详细的阅读与筛选,最后确定了39篇文献作为分析文本。

专利类型分析:下图可知,在换向器领域,发明专利的申请是远多于实用新型的,说明换向器领域还是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的。

国内外申请量分析:换向器39篇申请中,国外的申请人的申请量有14篇,达到了36%,说明国外公司对该产品的中国市场十分看重,纷纷在我国寻求专利保护。

申请人类型分析:申请人中,有64%都是工矿企业,说明这些技术实施较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相当高。

前五名申请人情况分析:前四名申请人都是企业,只有陈四海是个人,进一步说明了在换向器领域,创新研究基本上是以企业为主的,个人在这方面能力有限。

前十名发明人情况分析:由于相当多的发明人为外国人,而同一外国人有翻译成几种中文名字的情况,分析系统又没有发明人合并的功能,因此,这部分的分析结果是不准确的。

主要技术构成分析:换向器的分类非常分散,不够集中,说明在该领域,可以创新的发明点还是相当多的。

申请列表

国外部分

这部分数据,我们拿到的05年第四季度和06年第一季度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国外部分的统计应该是不完整的,另外,翻译部分也仅仅是粗略翻译而非专业翻译。

换向器在美国的情况介绍(申请列表)

换向器在日本的情况介绍(申请列表)

换向器在德国的情况介绍(申请列表)

值得关注的2005年第四季度和2006年第二季度之间公开的他人专利申请简略分析(注:给出的数据未包括授权专利):

CN200480000247.8:名称“用于电机的换向器”

发明目的:提供一种长寿命且能可靠地抗干扰的换向器,它可用低的生产投入低成本地制成,与此同时特别优选地应能制成一种基本上与基本参数相同但不抗干扰的换向器尺寸相同的抗干扰的换向器。

技术方案及优点:在按此类型的换向器中,所述接触舌片设计为有弹性,以及分别在其根部与其接触点之间的区域内和与之相邻的换向器刚性结构部分分开,使得在此区域内能由于热膨胀改变各接触舌片相对于分别与之相邻的换向器刚性结构部分的位置。

因此按本发明的换向器第一项特征是,抗干扰装置没有包括环形的抗干扰盘,而是包括一些在数量上与导体段的数量相对应的单个抗干扰元件;这些作为多层电容器尤其可以有长方六面体形状的单个抗干扰元件,可以用多层金属-陶瓷板没有任何下脚料地制成,并因而成本特别低。此外,按本发明的换向器的特征在于,作为导体段整体的组成部分的,亦即与导体段的其他区域制成一体的接触舌片,用于导体段与抗干扰元件的直接触点接通;因此按本发明的换向器没有单独的、附加的、如按先有技术尤其以线和板簧的形式设置用于导体段与抗干扰盘触点接通的构件。在这里接触舌片与各两个相邻抗干扰元件接触极的“连接”,指的是任何导电的触点接通;尤其是并非必须采用单独的连接材料,例如焊料。整体地成形在导体段上的接触舌片与抗干扰元件直接和立即触点接通并且不对换向器的寿命产生有害的作用,在这里之所以可行是由于各接触舌片为了补偿各换向器构件不同的热膨胀特性可以变形。接触舌片的变形能力一方面源于其弹性的设计,其中,接触舌片与抗干扰元件在那里连接的接触点设在远离接触舌片根部的地方,接触舌片在根部被静态夹紧地过渡到导体段的相邻区内,以及另一方面源于接触舌片与相邻结构部分分开,所以相邻结构部分不妨碍自由的膨胀补偿。尤其是,在按本发明的换向器中,在这方面,令弹性的接触舌片在其沿径向的内表面处,相对于相邻的沿径向处于接触舌片内部的结构部分以这样的方式分开,即,使其离所涉及的结构部分的间距能由于热膨胀而改变。所述的弹性接触舌片相对于换向器相邻的其余结构部分分开,在这里尤其可以包括将接触舌片自由地安置在支承体相应的凹槽内部,使得接触舌片除了其根部和其接触点外均被空气围绕;当然也可考虑将弹性接触舌片全部或部分埋入一种弹性的材料内。由于弹性接触舌片与换向器沿径向在内部的相邻的刚性结构部分分开,接触舌片可以根据各结构部分当时的热膨胀,保持相对于沿径向在内部与它相邻的刚性结构部分,尤其相对于由模压塑料构成的支承体,或多或少大的径向距离。此外,由于接触舌片的这种可变形能力,使作用在接触舌片与抗干扰元件固定地连接的区域内的应力,减少到不可能损坏此连接的程度。因此,接触舌片尤其可借助简单的钎焊或导电的粘结,在接触点区域内与抗干扰元件持久地连接。

由此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由于将按本发明的换向器的特征与最低生产成本相结合,所以可以制成非常便宜、寿命长和紧凑的抗干扰换向器。按本发明的换向器第一项优选的进一步发展,抗干扰元件设计为长方六面体形状的多层电容器以及沿等边多边形的棱边绕换向器轴线排列,确切地说,恰当地分别布置在两个彼此相邻的导体段之间的空隙处。这有利于得到尤其工艺简单和因而成本低廉地制成的按本发明的换向器。按另一项

优选的进一步发展,在按本发明的换向器中弹性接触舌片沿周向计量的宽度小于导体段的宽度。也优选地接触舌片的长度比其宽度大得多,以及它的宽度又比接触舌片的厚度大。这一方面有利于接触舌片的弹性;此外以此方式抗干扰元件得到有利的安装条件,使接触舌片分别在巧两个彼此相邻的抗干扰元件的接触极之间耸起,以及与所属的接触极一起按如下所述构成一个相连的接触区,即,接触舌片分别跨接两个相部抗干扰元件接触极之间的空隙。

作为本发明基础的这种设计方案可有利地在不同结构形式的换向器(滚筒式换向器、平面换向器)中实现,而当换向器设计为有圆柱形电刷接触面的滚筒式换向器的情况下采用本发明可获得的优点特别突出。尤其在按本发明的这种设计为滚筒式换向器的换向器中,按本发明的一项特别优选的进一步发展,接触舌片从导体段的内部径向面岔出。因此,在电刷接触面沿轴向超出抗干扰装置延伸时得到一种特别紧凑的结构形式。对于接触舌片与抗干扰元件在其接触极区域内的导电连接而言存在不同的可能性。特别优选的是将接触舌片钎焊在所属干扰元件的接触极上。但有利地也可以使用导电的粘结。在特别的前提条件下甚至可以设想,舍弃单独的连接材料,如焊料或胶粘剂,以及接触舌片与抗干扰元件的导电的触点接通仅仅基于接触舌片被预紧地支靠在杭干扰元件接触

极上实现。在连接元件的设计方面,本发明再一项优选的进一步发展的特征在于,连接元件设计为接线片,在换向器设计为滚筒式换向器的情况下,它们设在换向器与抗干扰装置处于相对位置的那个端侧的区域内。在这种情况下,在将转子绕组焊在接线片上的过程中破坏接触舌片与抗干扰元件连接的危险性最小。

为了持久地稳定它们的位置,抗干扰元件特别优选地分别装入支承体的一个沿轴向沉入支承体中的安装座内。这样一个安装座的界壁,为了支承所涉及的杭干扰元件,沿径向、沿周向和沿轴向与抗干扰元件的径向内和外表面、两个侧面和一个端面相对。在这里,安装座特别优选地沿径向在里面和沿周向分别以一个带肋环为界,以及沿径向在外面以支承体的模压塑料突起为界。然而抗干扰元件的侧面只是被带肋环的肋部分地覆盖,以提供足够的空间用于接触舌片在杭干扰元件上的导电连接。

上面说明的带肋环可尤其延长形成一带肋套筒,它在换向器配置抗干扰装置的那个端侧明显地从抗干扰元件伸出,其中,带肋套筒的径向尺寸等于或小于带肋环的径向尺寸。相应的带肋套筒构成用磁化材料制成的用于检测转子电枢角向位置的环形元件的支座,环形元件尤其用铁氧体、稀土元素或半钴组成。按本发明另一项优选的进一步发展,

取代一个带肋套筒,用磁化材料制的环形元件也可以装在一个沿轴向从支承体延伸出的定心突起上;这就允许环形元件按任意的转角位置固定在支承体上。

第二篇滤清器

国内部分

在对专利信息进行分析加工之前,对所获的国内89篇文献进行详细的阅读与筛选,最后确定了75篇文献作为分析文本。

专利类型分析:滤清器领域,发明专利占有相当高的比例,达到了47%,说明这一产品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具有可创新的发明点相当多。

国内外申请量分析:75篇申请中,国外的申请人的申请量有19篇,达到了25%,说明国外公司对该产品的中国市场十分看重,纷纷在我国寻求专利保护。

申请人类型分析:申请人中,有52%都是工矿企业,说明这些技术实施较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相当高。

前九名申请人情况分析:前九名申请人中有七名都是企业,进一步说明了在滤清器领域,创新研究基本上是以企业为主的,专利的实施转化率较高,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企业的申请是比较多的,这从后面日本本国的申请数量也可以看出来。

前十名发明人情况分析:由于翻译以及文字排版原因,而分析系统又没有发明人合并的功能,这部分的分析并不准确。

主要技术构成分析:滤清器的IPC分类相当分散,并没有集中在某几个分类上,说明在该领域,可以创新的发明点还是相当多的。

申请列表

行业专利预警报告

行业专利预警报告 第9期 温州市知识产权局编 2007年3月12日 (本期由瑞安市科技局合编) 第一篇换向器 在对专利信息进行分析加工之前,对所获的国内85篇文献进行详细的阅读与筛选, 最后确定了39篇文献作为分析文本。 专利类型分析:下图可知,在换向器领域,发明专利的申请是远多于实用新型的, 说明换向器领域还是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的。 国内外申请量分析:换向器39篇申请中,国外的申请人的申请量有14篇,达到了36%,说明国外公司对该产品的中国市场十分看重,纷纷在我国寻求专利保护。 第 1 页共 18 页

申请人类型分析:申请人中,有64%都是工矿企业,说明这些技术实施较多,科技 成果的转化率相当高。 前五名申请人情况分析:前四名申请人都是企业,只有陈四海是个人,进一步说明 了在换向器领域,创新研究基本上是以企业为主的,个人在这方面能力有限。 专利件数申请人发明人数 4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4 3 科莱克特集团公司 3

2 株式会社美姿把 9 2 中国北车集团永济电机厂 6 2 陈四海 1 前十名发明人情况分析:由于相当多的发明人为外国人,而同一外国人有翻译成几 种中文名字的情况,分析系统又没有发明人合并的功能,因此,这部分的分析结果是不 准确的。 发明人专利件数 竹部康弘 2 杨建华 2 岩下和男 2 小岛理规 2 第 2 页共 18 页 石关隆行 2 尚诗贤 2 上原修二 2 肉户充 2 乔泽?波托克尼克 2 南秀行 2 堀内秀基 2 矶田稔 2 陈四海 2 主要技术构成分析:换向器的分类非常分散,不够集中,说明在该领域,可以创新

专利分析报告

专利分析报告模板 一、检索策略的制定以及调整 (一)拆分技术点,确定关键词、同义词、上下位词,利用AND/OR对关键字进行灵活组合,如: broil* or grill* or ((double or two) and grill*)。 (二)通过对上确步定的关键词进行检索,找出相应IPC分类(可使用Chart中Top IPC来统计主要的IPC分类号)。 (三)也可结合Derwent分类(可使用Chart中Top Manual Code来统计主要的Derwent手工代码)。 (四)进行检索 利用所有关键和IPC、Derwent手工代码进行检索。关键词检索范围可以用原文标题、摘要和权利要求, 也可以用DWPI改写的42个国家的专利文摘, 同时使用两个检索范围亦可。 例子: (CTB=((TPMS or ((tyre or 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 and (low frequency or LF) and (high frequency or HF) and sensor and (receiv* and (emit* or transmit*) and stor* and (identif* or match*))) OR ALLD=((TPMS or ((tyre or 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 and (low frequency or LF) and (high frequency or HF) and sensor and (receiv* and (emit* or transmit*) and stor* and (identif* or match*)))) AND (IC=(B60C0023* or G01L0017* or

知识产权分析报告

知识产权分析报告 一、xxxxxxxxxxxxxxx关键技术项目涉及的知识产权及其权属, 合法性与稳定性分析;

主要专注在XX技术,主要围绕技术特征采用开发的xxxxxxxxxxxxxxx关键技术,在半金属、低金属、非金属xxxxCCCCxx的制备方法、摩擦材料应用的工艺上突破,技术稳定,专利集中在企业核心骨干的职务发明,所有权都为公司所有,研发团队相当稳定,技术人员梯度合理和衔接顺畅,专利检索和文献查新过程中在所检文献以及时限范围内,国内外未见文献报道。 二、知识产权对相关经济活动的作用及影响分析; 公司以技术中心为主体,以项目小组为落实体,在研发阶段和生产、检测过程中提升知识产权的引导力。让项目的知识产权成为科技、经济和法律相结合的典型形式,促进和保障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法律机制,其内容和作用形式主要表现为激励机制、调节机制以及规范与保障机制。 为了有效地发挥知识产权机制促进和保障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作用,必须注意对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加以及时与合理的完善。知识经济的兴起使现有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在保护范围、保护期限、保护力度等方面都面临新的问题,需要及时作出调整和变革。但企业在完善时还应注意其合理与适度的问题,尤其要处理好鼓励知识的生产与促进知识的传播、利用的关系以及遵循专

利申报与适当保护技术机密之间的关系。 知识产权之所以是科技、经济和法律相结合的产物,客体主要是科技成果,其内容是法定权利,其核心是法律的确认和保护,其目的和后果是企业和团队获得经济利益,促进产业经济的发展。科技成果无疑是知识产权的核心部分,其在知识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龙头作用。 正如美国专利与商标局副局长卡森斯基所言:“科技发展的速度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而知识产权则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在现有的国际环境中,综合国力的增强日益突出地表现为以专利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发明,提高整体的创新能力。有人甚至提出知识产权问题是一个国家的经济主权问题,衡量一个企业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标志。 知识产权机制是促进和保障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法律机制。知识产权必然与法律联系在一起,知识产权机制实质上是一种法律机制。倘若产权未能得到界定和保护,则创新的积极性只能依赖于一点零星的自发性,但是,知识的创造需要巨大的智力和物力投入,并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尤其是现代高技术的开发需要付出更高的代价,如果别人可以任意地、无偿地利用他人的智力创造成果,那幺知识创造者的利益就得不到保护,其继续智力创造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抑制,最终会阻碍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首先,知识产权的激励机制在于知识产权法基于知识创造

中国汽车行业SWOT分析报告

中国汽车行业SWOT分析报告(一) 2010年04月29日星期四 16:19 【摘要】结合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现状,分析了其优势、劣势,针对该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主题词】汽车工业,零部件,企业 【引言】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由依靠国内资源的内循环型产业向国际性产业的转变,承接国际产业分工和转移带来自身结构的调整,结合自身优势来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已开始迈入小康水平,汽车进入家庭时代也随之到来,中国汽车制造业生机盎然。 ◆汽车行业概况 2007年,中国汽车行业继续呈现产销两旺的发展态势。其中:汽车生产888.24万辆,同比增长22.02%,比上年净增160.27万辆;销售879.15万辆,同比增长21.84%,比上年净增157.60万辆。其中,商用车表现明显好于上年,产销250.13万辆和249.40万辆,同比增长22.21%和22.25%;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提高6.96和8.02个百分点,高于全行业增幅0.19个百分点和0.41个百分点。乘用车产销分别达到638.11万辆和629.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1.94%和21.68%,产销增幅较上年有所减缓。 2007年,汽车行业重点企业利润利税保持了强劲增势,整体赢利水平显著。从利税总额看,截止11月重点企业集团共完成1156亿元,同比增长48%。 2007年,行业内重点企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其中销量排名前十位企业依次为:上汽、一汽、东风、长安、北汽、广汽、奇瑞、华晨、哈飞和吉利。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733.65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3%。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中国汽车工业蓬勃发展的同时,老问题依然未解决,新问题又出现了,因此,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高度重视。进口汽车发力抢占国内市场,油价高企、环境污染,汽车行业“大而全、小而全”、“散、乱、差”等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政府部门、企业管理者、市场经营者和广大消费者更多的思考,我们如何以更好的环境进入汽车生活时代。 目前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正处于明显的上行周期,2008年中国汽车市场仍将维持一个较快增长的局面。乘用车产销增长速度还会保持在20%的水平;而商用车产销的增速大约在18%左右。2008年,汽车市场还将继续快速增长,同时带动二手车市场保持高速增长势头。中央惠农政策,将使广大农民迅速富裕,本来对二手车就有很大需求的广大农村,会逐步将需求势能转化成实际行动。 ◆行业优势(strength) 1、良好政策和投资环境: (1)、我国汽车产业政策规定,汽车企业引进制造技术后,必须进行产品国产化,并提出了不低于40%的国产化率要求; (2)、一些政策和规定引导零部件产业进行结构调整、产品种类多元化生产等促进零部件企业的优化组合; (3)、由于我国参与国际化程度不断增强,外资在汽车和零部件产业投资的增加,国际许多著名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在我国设立了独资或合资企业,很多跨国公司还将我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纳入其全球采购系统并在国内设立采购机构或办事处,有些还在国内设立了技术中心和培训中心,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零部件产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零部件企业的快速发展。 2、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和广阔的市场潜力优势

拉链行业专利预警分析报告

拉链行业专利预警分析报告 一、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拉链产业以连续保持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增长速度,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2004年中国拉链产量达280亿米,足足可以绕地球赤道700圈。去年全球拉链市场销售额约为500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国制造”占据了半壁江山。目前温州市大大小小的拉链生产企业约300多家,去年整个行业总产值为25亿元,加上桥头又是“中国拉链之乡”,温州的拉链行业让我们温州人引以为豪。应该说,我市拉链业的总体前景是好的。但是我们也看到,我们的拉链行业与国外拉链巨头相比,同质化现象严重,相互压价风气盛行;产品科技含量不足,附加值不高。 二、专利分析 由于各国对发明专利的最大保护期限是20年,因此,本次专利信息的时间范围是1985年1月1日以后申请并于2005年9月底前公开的中国、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瑞士、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欧洲专利局等“七国两组织”的所有有关拉链的专利。 (一)国内分析 1、专利类型及国家类型分析 国内拉链专利总数922件,其中发明257件占总数的28%、实用新型283件占总数的41%、外观设计382件占总数的31%。

其中各国在华申请总数301件,占申请总数的33%。 国外申请的发明216件占发明总数的84%、国外申请的实用新型5件占实用新型总数的1%、国外申请的外观设计80件占外观设计总数28%。 由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各国在华专利申请的总量虽然只占1/3,但是却占到了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的绝大部分,因此,我国有关拉链核心技术的发明专利大部分掌握在国外专利权人的手上。而国内申请人拥有的专利基本上是对拉链做小改动的实用新型专利和对外形做出新变化的外观设计专利。 2、申请趋势分析

汽车行业人才分析报告

2010年汽车行业人才分析报告 目录 招聘趋势 前言 2.行业招聘趋势图 3.从业人员薪酬现状 4.求职人群期望薪酬 二、薪酬调查 1.汽车行业薪资范围. 2.汽车行业热门职位薪资标准 3.行业招聘主要职位 4.行业人才求职热门职位 5.汽车行业薪资现状和未来薪资的趋势 6.汽车企业财富分配现状 7.解决的方法 二、人才流动 1.前言 2.汽车企业高管的变动 3.人才流失率 4.专业人才缺口 5.汽车行业热门岗位 6.汽车行业人才流动因素 7.人才流动主要趋向城市 一、招聘趋势: 1.前言 2010年对企业而言注定是不平静的一个年。在今年里,中国内地相继发生停工事件。 在本田、现代等整车企业的干预下,其上游零部件供应商答应为自己的员工增加一定的薪水。 2.行业招聘趋势图

汽车业总的招聘需求很大,2010年开始逐月上升。受国内汽车销售市场的火爆影响,明年预计仍将有较大的职位需求。 3.从业人员薪酬现状 4.求职人群期望薪酬

调 查 结 果汽车行业求职人群的期望薪金集中在 2000—4000 与 4000—6000 之间, 占到 53%的比例,与目前在职人员的平均工资比本吻合。这样也从侧面反映出汽车行业人 员流动主要集中在中底层职位人员。 二、薪酬调查: 1、汽车行业薪酬范围: 汽车行业年均总薪酬达39073元,其中,销售部门年均度薪酬为66862元据悉, 汽车行业生产部门的年均总薪酬为29842元,汽车行业物流部门年均总薪酬为43464元。 2、汽车行业热招职位年均薪资图

排名职位类别 1销售/经纪人 24S 店管理 3设计工程师 4项目经理/主管 5装饰美容 6装配工艺工程师 7发动机/底盘/总装工程师 8检验检测 9机械/电子工程师 零配件销售 1 排名职位类别 1机械/电子工程师 2物流采购库房类 3财务后勤类 4销售/经纪人 5设计工程师 6项目经理/主管 7发动机/底盘/总装工程师 8装配工艺工程师 9装饰美容 1 4S 店管理 6.汽车行业薪资现状和未来薪资的趋势 为了全面了解目前国内汽车制造行业各级别从业人员薪酬状况,一览英才网旗下网站汽车英才网记者分别对国内不同性质的15家整车制造企业以及11家零部件企业员工进行抽样调查。

2019年专利分析报告模板

专利分析报告模板 对于科技创新型企业而言,专利活动尤其是专利检索分析工作 始终贯穿于企业研发、生产、销售等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专利检索分析工作开展得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成效。以下是专利分析报告模板,欢迎阅读。 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在实务中做出一份好的专利检索分析报告,重点从准备阶段、检索阶段、分析阶段和撰写阶段这四个阶段为专利检索分析人员提供了一些具体而实用的建议。 一、引言 知识产权作为产权化的知识,是知识中最活跃、最前沿的部分,是工业的催化剂,是经济的发动机,是生产力的关键要素。从国际层面来看,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在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利益关注点,成为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竞争的重要工具,成为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家层面来看,知识产权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产权化的知识所形成的无形资产,构成了知识资本,将创新成果从科技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是创新型国家的有力支撑;从企业层面 来看,知识产权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战略资源,是企业生命力的体现,是在全球化进程中企业竞争的最高形式。 在各种知识产权形式中,无论从广义还是狭义角度理解,专利 都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对科技创新、经济发展推动作用最为明显的一类知识产权。而对于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企业而言,专利活动尤其是专利检索分析工作始终贯穿于企业研发、生产、销售等日常经营管理活

动中,专利检索分析工作开展得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成效,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整个经营发展状况。 二、定义 那什么是专利检索分析呢?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但万变不离其宗,以下是本文作者比较认同的一种定义方式:专利检索,是一个根据特定目的,通过检索式的操作,从专利数据库中萃取符合该特定目的之相应专利的过程;专利分析,是一个对专利说明书、专利公报中大量零碎的专利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加工、分析,并利用统计学方法和技巧使这些信息转化为具有总揽全局及预测功能的竞 争情报,从而为企业的技术、产品及服务开发中的决策提供参考的过程。 专利检索分析报告是专利检索分析工作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能够充分展示专利检索分析工作的成果。专利检索分析报告是一个统称,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项目目的,可以分为以下多种不同的报告类别:查新检索(新颖性检索)、专题检索(技术主题检索)、无效检索、防侵权检索、侵权分析、专利权稳定性分析、法律状态检索、同族专利检索、引文检索等。 三、建议 那在实务中如何才能做好一份专利检索分析报告呢?本文作者 将试着根据自己的从业经验,在本文中给出一些粗浅的建议,作抛砖引玉之用,供企业和服务机构的相关从业人员探讨和交流。

专利分析报告

中南大学 专利信息实验中心 开放实验项目 实验报告 姓名:杨刚 学号: 01 日期:2015年11月27日 指导教师:刘强 实验名称:____钢术预应力_________技术专利信息检索与利用 一、实验目的:掌握重点技术领域中国专利检索与利用 二、实验原理:利用专业软件进行数据库建设及分析

三、仪器及装置:中南大学专利信息实验中心软硬件设施 第一章项目概述 项目技术背景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体外预应力钢束应力精确检测装置,包括多个用于检测预应力钢束的磁通量、输出与应力成比例的电压至磁感数据采集装置的磁感传感器;将各磁感传感器输出的数据进行放大和模数转换后进行数字处理、并输出至控制系统的磁感数据采集装置;用于测量所述预应力钢束在不同应力状态下的振动频率的振动传感器;连接振动传感器及控制系统、用于量化所述振动传感器的振动频率的振动数据采集装置和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磁感效应测试与振动测试结合,弥补了单独用磁感传感器和磁感采集装置测试分析时无法排除体外预应力钢束钢绞线应力松弛影响的弊端,有效提高了测试的精度。 项目目的和意义 本项目是收集、整理和分析与钢术预应力技术领域有关的专利信息,分析的内容包括对钢术预应力技术领域技术的专利信息进行宏观上的定量分析。通过对这些专利信息的分析和研究,充分了解相关技

术领域现有技术水平、发展趋势、主要竞争对手及研发重点,达到监视竞争对手技术发展动向、跟踪行业新技术发展动态的目的,充分利用专利信息进行技术创新,提高发明的品质,提升研发人员的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提升产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 第二章专利检索 检索步骤 1.建立专利数据 2.专利数据下载和整理 3.专利信息分析 检索主题及检索策略 1.检索技术主题:预应力钢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专利检索式:____摘要=(钢束 and 预应力)and 分类号=( B60 or B22) 第三章专利分析 .整体趋势分析

玄武岩纤维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玄 武 岩 纤 维 行 业 专 利 分 析 报 告2017.11.28

目录 1.概述 (1) 1.1背景及目的 (1) 1.2数据来源 (1) 2.玄武岩纤维专利态势分析 (1) 2.1“玄武岩纤维生产”专利检索结果 (1) 2.2“玄武岩纤维”专利检索结果 (7) 2.3检索结果对比分析 (10) 3.相关专利简介 (10) 3.1 连续玄武岩纤维生产中矿石熔化和熔融体调制方法及设备 CN20051008181.3 (10) 3.2连续玄武岩纤维生产工艺CN201610802161.0 (11) 3.3 一种玄武岩纤维生产设备CN201320426150.X (12) 3.4用于玄武岩纤维连续拉丝的漏板CN201620102453.X (12)

1.概述 1.1背景及目的 玄武岩连续纤维生产所需的原料为天然火山岩。火山岩为地球洋壳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储量巨大且可再生绿色资源。玄武岩连续纤维(CBF)是将天然火山岩矿石破碎后经1450℃左右的高温熔化后通过铂铑合金拉丝漏板快速拉制而成,它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基础性、功能性和结构性材料。玄武岩纤维应用领域广泛,例如航空航天、交通工程、海事工程、道路土建、防火隔热等。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玄武岩纤维优异的性能已被广泛关注,并名列国家战略性高性能“四大纤维”纤维材料,因此玄武岩纤维开发研究工作具有全面且深远的意义。数十年来,我公司积极探索玄武岩纤维生产技术,力争将玄武岩产业做大做强。在国家及政府的政策支持下,我公司飞速发展,取得了丰厚的成果。高速发展期后,我公司技术陷入技术瓶颈期,因此,想通过对行业专利技术分析,找到新的研发点、更专业的人才、更广阔的市场。 1.2数据来源 佰腾网(PATEXPLRER),https://www.360docs.net/doc/8b13940469.html,/。 2.玄武岩纤维专利态势分析 2.1“玄武岩纤维生产”专利检索结果 2.1.1专利申请趋势 “玄武岩纤维生产”主要是指玄武岩纤维生产所需的设备、工艺,以其为关键词进行专利检索,得到共27条专利。 图 1 专利申请量(国内)

专利服务发展中心知识产权预警工作总结

专利服务发展中心知识产权预警工作总结 20××年,我中心在市科技局、知识产权局的领导、关怀下,在国家、省知识产权局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化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着力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成功建立了××市专利服务发展中心知识产权预警机制(详见附件1);对××市汽车及其零部件产业展开长期预警工作并撰写了《阳市汽车及其零部件专利预警分析报告》;服务各类企事业单位169家;提供针对特定企业的定题专利预警分析报告20余份;检索专利信息9万多条;开展讲座5场,参与人次300余人次。 一、建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 为加强我市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充分发挥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在行业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促进企业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创新和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推动企业对知识产权的管理、保护和利用的能力,整合和运用知识产权信息资源,及时有效的防止和减少涉及知识产权的侵权纠纷的现象发生,发挥知识产权在保护创新成果、促进企业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本中心在参考外地经验,调研本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了知识产权预警机制。 知识产权预警机制主要包括了行业知识产权状况跟踪调研与战略研究、重大科研项目跟踪预警、企业专利信息检索服务、知识产权法律顾问与咨询服务、知识产权宣传与培训等。企业专利预警工作是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及知识产权信息服

务部门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市骨干企业主要产品和技术及相关技术领域的专利信息和国内外市场信息,掌握行业技术发展形势,了解竞争对手的动态,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专利侵权争端和可能产生的危害程度等情况向企业决策层和政府有关部门发出企业专利技术预警。通过发布专利预警通报,建立企业的专利战略,促进和帮助企业建立专利应急机制,使企业通过对专利信息的分析,及时应对可能发生的专利争端或市场紧急事件,控制或减轻专利危机可能造成的危害,找出企业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技术的空白点,合法地消化吸收已有技术并创造出新产品(新技术),发现已有的和潜在的竞争对手,争取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达到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企业效益。因此,企业建立专利预警机制将成为维护企业安全,有效运用知识产权手段保障企业健康、安全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预警机制指导下的工作 20××年,我们在预警机制的指导下,逐步为本地行业、企业开展专利预警分析研究。 1、行业层面预警工作 为了提升××市科技产业的整体实力,掌握各地相关产业的知识产权发展状况,我们撰写了《××市汽车及其零部件专利预警分析报告》。包含着丰富的技术信息、市场信息和法律信息。通过对专利文献进行全面地分析,可以揭示相关产业或企业的技术研发实力、研发方向、研发重点、市场发展策略等重要信息,充分利用这些信息,在提高自身创新和发展能力,进而提高整体竞争力的过程中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通过分析国内外汽车相关产业的专利信息,可以为××

我国汽车产业知识产权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汽车产业知识产权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汽车产业知识产权纠纷越来越多,知识产权问题日益成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同时,随着加入WTO,我国汽车产业在知识产权保护上面临重大挑战。文章在分析了我国汽车产业知识产权的现状,尤其是存在的突出问题后,结合国内汽车企业的自主创新的道路选择,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汽车产业自主知识产权全面构建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汽车产业;知识产权;现状;对策 一、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贸易一体化的趋势加强,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为我国汽车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同时,发达国家的跨国汽车企业利用其知识产权的优势,不断加强其垄断地位,扩大市场份额,又使我国汽车企业的发展面临更大挑战。因此,如何在入世后加强我国汽车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是中国汽车产业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通过我国目前汽车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现状,提出入世后知识产权保护对策。 二、我国汽车企业知识产权现状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汽车知识产权纠纷越来越多,我国汽车企业的知识产权问题也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涉及仿制、测绘等侵犯知识产权的案例在我国汽车工业领域不断出现,知识产权成为了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目前我国汽车企业知识产权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由于地方政府不惜以各种优惠政策,争相引进合资汽车

项目,全国2/3以上的省区市把汽车当成“支柱产业”。从销售数据来看,国内销售的轿车大部分都是采用国外汽车厂商的技术生产。 但是,合资模式并不支持中国汽车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合资企业普遍存在着严格的技术限制条款,外方会通过多种方式防止中方得到核心技术。汽车企业更为关键的是研发能力,即使得到一些国外汽车企业的先进技术,但并不表明有了自主研发的能力。事实上,在一汽、上汽、东风、北汽等几个国内最大的合资企业中,合资品牌仍占主导地位,也是其主要的盈利点。合资企业推出的车型,也基本上全是引进的外资品牌。事实上,至今没有一个跨国汽车公司将汽车任何一个核心技术引进中国,合资高潮也并没有带来“市场换技术”的效应。市场被大量的外资品牌占领,核心技术却仍牢牢掌握在外方手里。 2、拥有专利数量少。第二届中国零部件企业家年会公布的中外汽车零部件企业专利调查报告的结果显示,全球汽车零部件专利地理分布依次为日本、美国和欧洲,日本国内集中了全球汽车零部件专利总量的一半;而中国国内仅占全球汽车零部件专利总量的2%,与中国目前汽车消费大国的市场地位不相符。而从中国内地的专利分布来看,外资企业已经占据了中国国内专利总量的四分之三,在中国形成了优势的布防。有关专家警告,随着中国企业出口份额的逐步扩大,出口结构逐步优化的过程中存在着专利诉讼的隐忧,中国企业应马上制定相应的对策。 从专利情况来看,以中国人比较熟悉的日本本田公司为例,它的专利总数高达2807项,每年投入占销售总额8%、相当于20亿美元的研发资金。与本田相比,我们国内的整车企业是什么状况呢?比较好的公司中,中国重汽的专利总数是393个,一汽集团的专利是239个,奇瑞集团的专利数是192个。在研发

锁具行业专利预警分析报告定稿版

锁具行业专利预警分析 报告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锁具行业专利预警分析报告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中期,温州锁具生产以集体企业为主导,形成产值达3000万元的产业群。80年代末期锁具企业就发展到了200多家,目前发展到300多家企业,年总产值50多亿元,锁具产品约占全国份额的65%以上,其中出口交易值16亿元,产品远销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3年,温州被授予“中国锁都”称号。最近的“中国十大锁王”评选我市企业都占据半壁江山。 但是,我市锁具行业涉外纠纷近年频频发生,对行业发展形成危害。为了使我市的制锁业更健康迅速的发展,建立健全我市锁具的专利预警机制势在必行。 二、专利分析 由于各国对发明专利的最大保护期限是20年,因此,本次专利信息的时间范围是1985年1月1日以后申请并于2005年9月底前公开的中国、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瑞士、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欧洲专利局等“七国两组织”的所有有关锁具的专利。

(一)总体分析 1、申请趋势分析 (限于各国从申请到公开需要2至3年的时间,因此最后2年到3年时间内的申请量不是最终的数据) 由上面分析可以看出,锁具的申请量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并在2002年达到最高的2035件。 2、地域分布分析

由上面分析看出,中国申请有关锁的专利数量9838件,占38%,日本申请数量5299件,占20%,德国申请数量4346件,占17%,接下去依次是美国、欧洲、国际申请、法国、英国、瑞士,分别占9%至0%。 3、各国申请趋势分析

拉链行业专利预警分析报告

拉链行业专利预警分析报 告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拉链行业专利预警分析报告 一、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拉链产业以连续保持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增长速度,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2004年中国拉链产量达280亿米,足足可以绕地球赤道700圈。去年全球拉链市场销售额约为500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国制造”占据了半壁江山。目前温州市大大小小的拉链生产企业约300多家,去年整个行业总产值为25亿元,加上桥头又是“中国拉链之乡”,温州的拉链行业让我们温州人引以为豪。应该说,我市拉链业的总体前景是好的。但是我们也看到,我们的拉链行业与国外拉链巨头相比,同质化现象严重,相互压价风气盛行;产品科技含量不足,附加值不高。 二、专利分析 由于各国对发明专利的最大保护期限是20年,因此,本次专利信息的时间范围是1985年1月1日以后申请并于2005年9月底前公开的中国、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瑞士、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欧洲专利局等“七国两组织”的所有有关拉链的专利。 (一)国内分析 1、专利类型及国家类型分析

国内拉链专利总数922件,其中发明257件占总数的28%、实用新型283件占总数的41%、外观设计382件占总数的31%。 其中各国在华申请总数301件,占申请总数的33%。 国外申请的发明216件占发明总数的84%、国外申请的实用新型5件占实用新型总数的1%、国外申请的外观设计80件占外观设计总数28%。 由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各国在华专利申请的总量虽然只占1/3,但是却占到了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的绝大部分,因此,我国有关拉链核心技术的发明专利大部分掌握在国外专利权人的手上。而国内申请人拥有的专利基本上是对拉链做小改动的实用新型专利和对外形做出新变化的外观设计专利。 2、申请趋势分析

专利侵权与专利预警分析报告撰写基础

专利侵权与专利预警分析报告撰写基础 作者:B P Nagori and Vipin Mathur 专利侵权与分析预警分析报告是由专利律师按照客户指示,针对客户是否侵犯他人专利权而出具的客观法律意见。该报告代表了专利律师从法律角度对客户的目标产品、方法或技术是否侵犯他人专利所持的意见。专利侵权分析与专利预警分析撰写的方法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专利预警分析需要专利律师对现有专利技术做详细的检索,而专利侵权分析仅需对客户提供的一个或多个专利进行分析。一份合格的专利侵权或专利预警分析报告需要专利律师对每一个相关专利的权利要求进行逐条对比分析,这个过程叫侵权对比分析。侵权对比分析是依据专利法的相关判断原则的,基于相关判断原则,专利律师来确定客户的的目标产品、方法或技术是否存在侵权风险。由于专利侵权与专利预警分析对例如发布新产品、收购并购、外包生产以及制定R&D策略这样的重大决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所以现在很多公司都将专利侵权与专利预警分析报告作为一种商业战略工具经常使用。 专利权是一种在一定期限内禁止他人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和进口受保护的发明创造的权利。侵犯专利权是指,任何侵犯专利权人对该专利所拥有的上述垄断权利的行为。换句话说,在该专利的有效期内,任何侵犯该专利权人在权利要求中描述的范围或领域的行为都被视为侵权行为。专利侵权与专利预警分析是由专利律师为客户出具的,如何避免侵犯他人专利(有效期内、有效、可执行的)的专业意见。本文探讨了专利侵权与专利预警分析报告的意义,并阐述了专利律师撰写一份合格的专利分析报告时所遵循的原则。本文内容主要是关于专利实务而非专利法本身,因此本文中描述的各种专利实务信息主要是从网络资源中收集。 尽管本文所提及的相关法律和案例是基于美国的法律环境,但是本文中所阐述基本原则和撰写专利侵权与专利预警分析报告的方法同样适用于那些经常使用专利侵权与 专利预警分析的国家地区,例如:加拿大、中国、瑞士、德国和新加坡等。这些国家地区在制药、医疗设备、机械工程等领域经常会使用到专利侵权与专利预警分析报告这样的专利分析报告。 专利侵权与专利预警分析意见的目标 专利侵权分析与专利预警分析两者间略有不同但又密切相关。典型的专利侵权分析是针对客户已知的一个或多个专利的,经过专利侵权分析,客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

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趋势分析_谢志明

收稿日期:2015-06-15修回日期:2015-09-21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BJY143,11AJL008);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4GXS4D13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3YJA790127,13YJC790160) 作者简介:谢志明(1972-),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新兴产业的技术经济及管理。 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趋势分析 谢志明1 ,张 媛1,贺正楚1 ,张 蜜 1,2 (1.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114;2.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湖南长沙410015) 摘要:新能源汽车各项技术的成熟度存在较大差异,导致业界对产业发展方向的定位不甚清晰。本文按照情 景分析、专利分析以及TRIZ 技术进化路线分析所构成的技术分析及其技术预见流程,对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市场需求、 产业发展目标和研发基础进行定性的情景分析;利用技术专利地图,对中国的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这三种主要类型新能源汽车的专利技术信息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TRIZ 技术进化理论,预见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进化路径,得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关键技术以及预期的实现时间。关键词:新能源汽车;专利技术;专利地图;TRIZ 理论;技术预见中图分类号:G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9753(2015)09-0127-15 Research on Patent Trend of New Energy Vehicles Industry XIE Zhi-ming 1,ZHANG Yuan 1,HE Zheng-chu 1,ZHANG Mi 1, 2 (1.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 ,Changsha 410114,China ;2.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Hunan Investigation Corps ,Changsha 410015,China ) Abstract :The big difference among the maturity of various kinds of new energy vehicles technologies results in the ambiguity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rientation.According to the technical analysis and technology foresight process of scenario analysis , patent analysis and TRIZ technology evolution path analysis ,this paper makes a qualitative scenario analysis on the market dem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goals and R&D infrastructure of new energy vehicles industry.Then , it makes analysis on patente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of hybrid vehicles ,pure electric vehicles and fuel cell vehicles.Based on these analysis ,the paper makes a foresight on new energy vehicle technology evolution path by using TRIZ technical evolution theory ,which exports our new energy vehicle industrial key technologies and their expected achievement time. Key words :new energy vehicles ;patented technology ;patent map ;TRIZ theory ;technology foresight 一、引言 新能源汽车区分于使用汽油、柴油发动机的能源汽车,它采用非常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者使用常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 电池汽车、 氢能源动力汽车、燃气汽车、生物燃料汽车、太阳能汽车、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虽然种类较多,但以其中的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这三种类型的汽车为主, 本文的研究对象,也主要集中于7 21

专利评估报告(范本)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报告书摘要 北京同力和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受泷泰芦荟生物研究所的委托,对史秀生先生的发明专利——“一种芦荟白酒”进行价值评估。根据国家有关评估的规定,本着客观、独立、公正、科学的原则,按照公认的评估方法,进行了评估工作。评估人员按照必要的评估程序,根据委托人提供的资料,经过市场调查与分析,我们的评估结论意见如下: 发明专利——“一种芦荟白酒”在评估基准日的评估价值为; 人民币 5186 万元 以上内容摘自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报告书,欲了解本评估项目的全部情况请阅读评估报告书全文。 机构负责人:赵兵项目负责人:屈维明 评估人:赵雪峥 审核人:郑彬 北京同力和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 二零零七年四月三十一日

评估报告书目录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报告书摘要 (1) 一、委托方及资产占有方 (1) 二、评估目的 (2) 三、评估对象 (2) 四、评估基准日 (7) 五、评估原则 (7) 六、评估依据 (7) 七、评估方法 (8) 八、评估过程 (8) 九、评估说明 (8) (一)市场分析 (8) (二)芦荟酒的市场定位 (11) (三)荟酒市场需求分析 (11) (四)芦荟酒需求量的预测 (13) (五)生产企业收入及成本分析 (14) (六)评估参数选择 (16) (七)评估计算 (17) 十、评估假设前提及限制条件 (18) 十一、评估结论 (18) 十二、特别事项说明 (18) 十三、评估基准日期后重大事项 (19) 十四、评估报告法律效力 (19) 十五、附件 (20)

“一种芦荟白酒“发明专利评估报告书 编号:同评报字[2007]第042号 北京同力和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同力和公司)受泷泰生物研究所的委托,对史秀生先生的发明专利“一种芦荟白酒”进行价值评估。根据国家有关评估的规定,本着客观、独立、公正、科学的原则,按照公认的评估方法,进行了评估工作。评估人员按照必要的评估程序,根据委托人提供的资料,经过市场调查与分析,提供评估报告如下: 一、委托方及资产占有方 本次评估的委托方为泷泰芦荟生物研究所 企业名称:莱州市泷泰芦荟生物研究所 通讯地址:莱州市南苑路836号 注册时间:2002年4月 注册资金:9万9千元 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私营独资企业 资产占有方为专利发明人史秀生先生 史秀生先生为高级工程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亚太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发明人近15年来专心研究芦荟,在芦

芯片行业专利分析及专利组合质量评价报告-Questel

芯片行业专利分析及专利组合质量评估报告 作者:高杨SEAN 高级咨询顾问 来源:法国QUESTEL公司亚太区咨询部

摘要:本文通过ORBIT专利数据库和专利分析系统,统计了芯片行业的专利数据,对申请的该领域专利技术进行多种指标的分析,并对在中国申请公开的专利做了进一步的分析,筛选了45个度量指标对国内领先企业的专利组合进行专利质量评估,并与国际企业进行了对比,从而揭示了该技术领域中一些非常有价值的情报信息。为国内企业的发展、战略制定,以及科研立项、课题选择、产品攻关、建立知识产权预警制度等提供参考。

1引言 集成电路是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涉及国家信息安全,做大做强集成电路产业已成为国家产业转型的战略先导。本文通过ORBIT专利数据库和专利分析系统,统计了该行业的专利数据,对申请的该领域专利技术进行多种指标的分析,并对在中国申请公开的专利做进一步的分析,然后筛选了45个度量指标对国内领先企业的专利组合进行专利质量评估,并与国际企业进行了对比,从而揭示了该技术领域中一些非常有价值的情报信息。对于国内企业的发展、战略制定,也为科研立项、课题选择、产品攻关、建立知识产权预警制度等提供参考。 2专利分析策略 检索范围以ORBIT专利数据库收录的99个国家及组织的专利数据为数据源,检索截止2016年4月6日的数据。检索策略是使用芯片行业四大技术领域(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和设备材料)的技术相关关键词,同时参考国际专利分类号,在ORBIT专利数据库中共检出该行业专利族*570219个,其中在中国申请公开的专利族327658个。 *引入了专利族的概念,这种方式能很大程度上避免等同专利及专利文件由于处在不同阶段形成不同的专利号,提高了分析的准确性。 3芯片行业专利分析 3.1 投资趋势 专利申请优先权项中的申请日是最早申请专利时间,对优先权申请日进行排序,以统计年度专利申请量,并得到芯片领域的年申请数量分布图。由于专利从申请到公开一般需要持续一段时间,甚至可能长达18个月,如果申请人通过PCT 程序提出国际申请,则进入国家阶段的周期还可延长到30个月。因此,2014年及以后的专利申请有部分还没有被公开,为保证分析质量,仅对2014年之前的

DI对企业知识产权服务需求分析报告

企业对知识产权人才及服务需求分析报告 序言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成为重要资产,是企业乃至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我国政府对知识产权高度重视,2008年发布《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各地方政府积极出台各种相关政策保护知识产权,激励知识产权的开发。我国商标以及专利的年申请量居世界第一,从申请数量上表明我国企业对知识产权已经很重视,但是笔者作为知识产权服务人员切身的体验并非如此,企业大都知道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却对知识产权服务的需求不高。这种现象引人深思,企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知识产权服务?企业需要什么样的知识产权人才?为此笔者展开了专项调研。2010年9月14日午时在中华英才网主页(https://www.360docs.net/doc/8b13940469.html,/index.htm)左上的“搜索职位”栏目选择“职位”,输入关键词“知识产权”进行检索,检索结果显示1292条。每页20条,笔者选取前10页总共200条招聘信息(最终分析的数据只有199条,因未知原因缺失1条信息),将每条招聘信息中的各项要求作为一个参数一一输入Excel表格,运用Excel的筛选功能和运算功能进行数据分析,提出报告如下: 一、知识产权人才需求分析 (一)需求方分析 199条信息分别由112家单位发布,其中包括代理公司27家,发布信息85条,律师事务所7家,发布信息9条,企业(含两家事业单位)77家,发布信息105条(猎头公司发布15条信息全部为企业招聘,将其发布的信息列入企业)。各单位发布招聘信息比例如图1:

图1 从图1可以看出企业发布的招聘信息达到53%,已经超过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和律师事务所的需求总和,成为知识产权人才的主要需求方。进一步分析发现对知识产权人才需求最大的是人数超过1000人的企业,几乎占到总需求量的50%。另外,对知识产权人才需求的企业已经呈现多元化,各种规模的企业都发布了需求信息,其中一家人数在49人以下的企业发布了2条信息。 (二)需求量分析 199条信息,9月份发布的有180个,其中9月13日发布52条,9月14日发布81条,2010年8月份发布的只有11条,还有极个别信息在其他月份发布。各时间段发布招聘信息的比例如图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