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理论》复习资料(2018年山东省委党校研究生考试)

《政治理论》复习参考题型

一、概念

1.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是与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相适应的分配方式。按劳分配的基本要求是,以劳动为尺度进行个人收入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2.独立自主:是指国家的主权是独立的,不允许任何外来的干涉与侵犯,每个国家都有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独立地、自主地处理本国对内对外的一切事务。独立自主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正确处理国共关系的原则,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和活的灵魂之一。

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适用于处理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崭新的国际关系准则。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5.基本经济制度:是指国家依据社会性质及基本国情,通过法律对社会经济秩序中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做出明确规定的经济制度,是社会经济在生产关系中最基本的规定,即所有制。

6.民主集中制: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和组织建设中的运用。

7.商品:商品是用来进行等价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整个历史阶段。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新鲜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习近平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1.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

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

12.实事求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亊物,“是”就是客观亊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13.市场机制三要素:市场机制包括价格、供求和竞争三大要素。三者之间互为因果,相互制约,各自发挥功能,又共同发挥作用。

14.物质: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与抽象,有着实在的客观内容。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时空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物质、运动与时空二者不能分割。

15.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中国共产党为解决祖国内地和台湾和平统一的问题以及在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中国主权的问题而提出的基本国策。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内地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作为整个国家的主体,同时允许台湾、香港、澳门保留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政策以“一个中国”为原则,并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16.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答: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国内外的反动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把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中。为了战胜敌人,苏维埃政权一方面加强红军的建设,一方面实行了经济上高度集中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主要内容:

第一,实行工业国有化,剥夺剥夺者。

第二,实行余粮收集制,打破粮食垄断,禁止私人买卖粮食。

第三,限制市场和私人贸易,实行商业国有化。

第四,推行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生活差距

第五,实行劳动义务制和劳动军事化,贯彻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17.政策:国家政权机关、政党组织和其他社会政治集团为了实现自己所代表的阶级、阶层的利益与意志,以权威形式标准化地规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应该达到的奋斗目标、遵循的行动原则、完成的明确任务、实行的工作方式、采取的一般步骤和具体措施。

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9. 五大发展理念:2015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20. 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方式是生产要素的分配、投入、组合和使用的方式。一般是指通过生产要素变化包括数量增加、结构变化、质量改善等,实现经济增长的方法和模式。

二、辨析

1.按劳分配是与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相适应的分配方式。P171

正确。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这一制度,既与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也与市场经济的规则相适应。按劳分配是与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相适应的分配方式。按劳分配的基本要求是,以劳动为尺度进行个人收入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2.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P43

正确。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理解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钥匙。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第三,对立统一规律区分了两张对立的发展观。第四,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和诡辩法的试金石。第五,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方法论的基本原则。

3.改革开放前后的历史不能相互否定。

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

4.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是根本对立的。P111

错误。历史总是相互联系的。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决不是彼此割裂,更不是根本对立的,它们本质上都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因此,既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前一个时期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后一个时期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积累了重要条件,后一个时间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对前一个时期的坚持、改革和发展。

5.工人阶级已经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P153

错误。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主力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所以,工人阶级仍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

6.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放松管制。P178

错误。第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第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第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是放松患者、释放活力、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高投资有效性。

7.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P237

正确.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

8.经济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P85

错误。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思想政治工作既包括党内的思想教育,也包括党对群众的思想教育,本质上是群众工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

9.商品交换会产生剩余价值。P14

错误。根据价值规律的要求,商品是按照等价原则进行交换的,因此单纯的商品交换过程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产生的关键就在于资本家在流通中找到一种特殊商品,就是劳动了。

10.商品生产从产生到资本主义时期,经历了简单商品生产、资本主义商品生产。P10

正确。商品生产从产生到资本主义时期,经历了简单商品生产、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它们的共性是:商品生产者通过交换追求各自的经济利益;遵循等价原则;进行平等竞争;以货币为媒介;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

1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所有制基础是公有制。

错误。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12.剩余价值的生产不具有无限性。P17

错误。剩余价值的生产具有无限性。资本主义是一种发达的商品生产,生产的直接目的是追求价值增值,而价值本身没有质的不同,只有量的差别,而任何一个量都是一个有限量,这就决定了资本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无限度的。同时,激烈竞争的压力也驱使资本家不能不这样做。

13.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进行思想政治工作。P87

正确。思想政治工作是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的,因此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来进行,结合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一道去做。

14.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改变了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P264

错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15.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P190

正确。第一,先进文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思想保证。第二,先进文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第三,先进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16.一个国家的革命和建设只能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

错误。一个国家的革命和建设主要是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要把立足点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以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为辅。

17.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P78

正确。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事业中的领导地位,是由党的阶级性决定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也是由党的先进性决定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又是经过长期斗争考验形成的。

18.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固定不变的。

错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不是固定不变的。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

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9.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党的先进性决定的。P78

正确.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并且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和坚持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它广泛集中了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中的先进分子,并组织成为一个严密的统一整体,发挥着巨大的组织优势。它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的这种先进性,决定了它是全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

20.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P85

正确。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思想政治工作既包括党内的思想教育,也包括党对群众的思想教育,本质上是群众工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

三、简答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三个基本结论。P41

第一,认识对象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划清了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界限。

第二,世界上绝没有不可认识的东西,只有已被认识的东西和未被认识的东西之分。

第三,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划清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机械反映论的界限。

2.帝国主义的经济特征。P33

答:列宁指出,所谓帝国主义,它是资本主义的特殊历史阶段,是垄断的资本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它有五个基本特征:第一,生产和资本的集中造成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

第二,金融资本的形成和金融寡头的统治。

第三,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四,国际垄断资本同盟从经济上瓜分世界。

第五,最大资本主义列强把世界领土瓜分完毕。

3.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P233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全党的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4.价值规律的作用。P13

答: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其主要作用:

第一,推动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形成优胜劣汰的机制,推动技术的进步,效率的提高和生产的扩大。

第二,调节社会劳动在不同部门的分配。

5.简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适用于处理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崭新的国际关系准则。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6.简述列宁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思考。P54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第二、要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摆在首位;第三、应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存在,利用和发展商品、货币和市场;第四、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第五、及时地把改革提到日程上来。

7.简述列宁主义的建党学说。P48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是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基本条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列宁把马克思主义的建党理论同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阐述了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基本原理和原则,形成了列宁主义的建党学说。

第一、党是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先锋队组织;第二、党是一个有组织的高度集中统一的整体;第三、党内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第四、党是无产者的阶级联合的最高形式。

8.简述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P53

第一、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第二、工业企业停止推行国有化;第三、大力发展商业,建立工业和农业的结合点;第四、加强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交往与合作。

9.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P116

第一,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回答;第二、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么建设党的探索和回答;第三、对实行什么样的发展、怎么发展的探索和回答。

1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P127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含两层含义:1.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2.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处于初级阶段,既不发达阶段。

11.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内容。P14

劳动力作为商品,既具有一般商品的共性,又有本身独具的特性。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须的生产资料商品的价值所决定的。具体来说,劳动力商品价值包括三个部分,一是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二是维持劳动者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三是劳动者学习专门的劳动技能所必要的教育或训练的费用。

12.毛泽东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阐述。P86

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保证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正确方向;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为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提供精神动力;思想政治工作有助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保障经济建设和其他工作顺利进行;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提高人的思想政治水平,防止和克服各种资产阶级思想对革命队伍的侵蚀;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3.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P109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这三个方面互相渗透、互相依存、融为一体,共同构成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其中实事求是是基础,更为根本,贯彻于毛泽东思想的各个方面,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1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遵循的原则和新目标。P246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遵循的原则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目标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开提高

15.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P274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的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党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6.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P244

第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第三,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第四,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第五,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17.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P244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8.如何规范收入分配关系。P172

从制度方面讲,规范收入分配关系的基本政策措施有:1、依法保护合法收入。2、取缔非法收入。3、整顿不合理收入。4、调节过高收入。5、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19.如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P1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人间正道,只有这条道路而没有别的道路能够引领中国进步、实行人民幸福。对此,我们必须要倍加珍惜、充满自信、坚定不移。

第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必须头脑清醒,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第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第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必须始终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20.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P185

第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是清除原有政治体制弊病的需要。

第二,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化的需要。第三,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是适应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的需要。

21.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何处。 P61

第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第二革命领导权不同,不再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第三、革命的前途不同,它不造成资产阶级专政,而造成各革命阶级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统一战线的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在上述区分中,革命领导权是区别新旧民主革命的主要标志。

22.运用唯物辩证法应当注意的原则。P44

第一、坚持考察的客观性,客观地运用概念的灵活性。第二坚持联系的全面性,把握事物全部关系的总和。第三、坚持两点论基础上的重点论,把握事物联系中主要和次要、主流和支流之前的区别。第四、坚持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正确处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23.资本的特殊性质。P16

第一,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唯一动机、目的和本性就是追求剩余价值,实现价值增值;第二,资本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马克思指出,资本不是物,而是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资本的特殊社会本质是通过物体现着的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第三,资本是一个运动过程。资本只有在不断的运动中,才能生产和实现剩余价值,达到保值和增值。一旦停止运动,资本的生命就完结了。

四、论述

1.“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内涵和特点。P13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第一,五位一体的实质是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生产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前提。生活富裕,使全体社会成员共享发展成果,人类文明才能不断进步。生态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文明才能得到持久永续发展。

第二,五位一体总布局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经济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物质基础,政治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政治保障,文化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动力,社会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有利社会条件,生态文明建设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基本的自然环境。

第三,五位一体总布局反映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是科学发展的鲜明体现。只有坚持五位一体建设全面推进、协调发展,才能形成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立足点和战略部署。P241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部署:第一,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第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第三,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第四,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第五,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第六,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3.如何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P235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就是要准确把握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在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上不断取得的实实在在的成效。

第一,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思想上的统一是全党步调一致的重要保证。

第二,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要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第三,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党的作风建设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重要体现。党风一头挑着政风,一头挑着民风,直接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

第四,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第五,加强党的反腐倡廉建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文化水平,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建设廉洁政治,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4.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P19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及其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深刻地反映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局限性,也体现出了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首先,从生产社会化的本性要求来分析。生产社会化意味着生产资料使用方式的社会化、生产过程的社会化和生产成果的社会化。这些社会化发展到一定的高度时,特别是随着资本主义世界贫富两极分化及其造成的社会病态现象达到不能容忍的地步时,必然要求用社会公有制代替私有制。

其次,从阶级产生和存在的经济原因来分析。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能够生产出极大丰富的产品来充分满足所有的人全面发展的需要时,不仅阶级存在的理由完全消失了,而且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这时,社会要向前发展,就必然要求消灭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制度。

再次,从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的变化趋势来分析。随着生产越来越社会化,资本的形式也越来越社会化。从最初的独资企业到合伙企业,到股份制企业,到垄断资本,到国家垄断资本,最后发展到跨国公司和国际垄断资本。此外,还有很多形式的社会投资机构。所有这些变化,虽然没有改变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性质,但确实在一定意义上显示了历史发展的趋势;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不断地向着消灭私有制、建立新的公有制的大方向运行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不是单纯的逻辑推理,而是客观存在的趋势。

5.实现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P228

历经革命、建设、改革,我们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党。

第一,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

第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既深刻反映了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对党的建设的新要求,也是我们党以及世界上其他执政党成败兴衰的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第三、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由我们党的性质所决定的。党的先锋队的行政,体现在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各个方面,体现在对党的组织和成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各个环节,要保持党的性质,必须全方位地加强对党的管理。

6.试述坚持和拓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的原则。P112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坚持社会全面进步。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不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坚持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立足中国,又坚持面向世界。

第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述的机械应用,也不是对别国发展道路、发展模式的模范照搬,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具体实际相机和过程中所进行的独立自主的创造,是既适合中国国情又体现时代特征、既体现社会主义共性又凸显中国特色的创新发展道路。

7.试述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P251

第一,坚定理想信念。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

第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也是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的根本保证。

第三,坚决维护党的中央权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全党令行禁止,是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所系,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目的。

第四,严明党的纪律。纪律严明是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的重要保障,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第五,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要求。

第六,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的重要制度保障。

第七,发扬党内民主和保障党员权利。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是党内政治生活积极健康的重要基础。

第八,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的组织保证。

第九,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党的组织生活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形式。

第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额锐利武器,也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

第十一,加强对权利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监督是权利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举措。

第十二,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建设廉洁政治,坚决反对腐败,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任务。

8.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P124-12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之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它具有如下鲜明特点和独特优势: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在经济领域,它保证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性质和活力,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促进共同富裕;在政治领域,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保证了国家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在文化领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形成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社会领域,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侯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委会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以人文本,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保了人民当家做主的实现;基本经济制度能够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有利于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有效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保障人民的主人翁地位,提高了群众的民主素质和民主管理能力。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既能充分反映人民意愿又有利于形成全体人民的统一意志。民主集中制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原则,也是其不可割的组成部分。

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扎根实践沃土,是我们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具体条件和特点,也是对人类制度文明成果的丰富和发展。

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