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岩基础常识培训教材
攀岩入门知识汇总

攀岩入门知识汇总目录:1:攀岩入门ABC by:裂缝2:岩友会攀岩技术专题讲座(二)初级攀岩爱好者的训练3:[攀岩技术] 躯干力量4:抱石手指的保护方法5:腳的魔法 "Hot feet"6:抱石入门与进阶之“小学毕业作文”7:十種能讓攀岩實力進步的秘訣.....8:半年攀岩总结(二)--新手进阶的动作练习9:Use Your Feet--好好利用你的脚去攀岩10:Help!My Power is Leaking!--力量的浪费11:别有顾虑,出手吧!--信心十足地进行攀登12:人工攀岩攀登技巧之脚法13:意念抱石--无处不在的定线与攀爬[组图]14:半年攀岩总结(一)__给新人的一些建议[组图]15:新手写给新手----攀岩入门[组图]16:图示六招攀岩基本技术17:抱石保护技巧18:更安全更有力地使用指洞点19:攀岩的提高及定线技巧20:攀登技巧--- 基本踏足点踩法、把手点抓法攀岩入门ABCby:裂缝在抱石吧,常常见到一些爱好者,出于好奇想尝试一下攀爬的感觉,却不知道如何开始。
胡乱爬一会儿就胳膊酸涨,噼里啪啦往垫子上掉。
看旁边那mm也不见如何强壮,却爬的潇洒自如,怎么自己就做不到呢?心中不免丧气,很快就没了兴致。
要是能碰上耐心细致的嘉老师,或是热情爽朗的奥索卡、ricar,自然能带你入门;要是你初来乍到,谁也不认识,也没人搭理你,难道就没法玩了吗?我攀岩已经4年多了,没参加过正式的培训班,全是自己和几个朋友瞎玩。
开头是在首体,全凭本能在爬,有时碰到高手就学个一招半式的,进展十分缓慢,热情也不十分高,只是断断续续在爬。
回头想想,当初可以说走了不少弯路,我也非常能理解那种不得其门而入的感受。
因此想写点东西,给刚接触岩壁不到一星期的初学者。
我不打算讲具体的技术,这个动作如何做,如何训练指力等,我想告诉你如何开始,如何去学习,如何从一开始就能享受攀岩的乐趣。
用个学究的词汇,就是教你学习方法。
一级攀岩训练课程大纲

一级攀岩训练课程大纲********************************************** 1. 香港攀岩的历史和发展2. 攀岩的基本知识3. 安全注意事项a. 山野守则b. 安全规则c. 装备保护d. 紧急程序及处理4. 结绳a. 过手结(拇指结)b. 八字形结c. 双渔翁结5. 攀岩口号6. 装备的使用和保养a. 绳索b. 安全带c. 头盔d. 活扣e. 沿绳下降器材f. 防护(确保)器材g. 栓索带及栓索绳7. 基本攀岩技术a. 三点接触b. 挤塞法(拳头、足、手、手指)c. 手足反称法d. 把手点及踏脚点e. 沿绳下降法8. 使用防护环作间接式防护法-------------------------------------------------------------------------------------------------二级攀岩训练课程大纲1. 香港攀岩的历史和发展2. 攀岩的概含和态度3. 安全注意事项:a. 山野守则b. 装备保养c. 安全规则e. 紧急程序及处理4. 结绳:a. 称人结b. 双套结c. 双渔翁结d. 义大利半结e. 带结f. 收绳法g. 普鲁斯克结5. 攀岩口号6. 领攀装备7. 领攀技巧:a. 路线选择b. 领攀者和随攀者的责任c. 楔子的安排和携带d. 游动式固定点的位置e. 放置楔子8. 防护(确保)方法:a. 传统法b. 使用防护环c. 义大利半结9. 沿绳下降法:a. 使用8字降落器b. 用8字降落器制动c. 使用普鲁斯克给以确保安全10. 岩石表面辨认:a. 特性b. 等级--------------------------------------------------- -------------------------------------------------------三级攀岩训练课程大纲1. 香港攀岩历史和发展2. 攀岩的概念和态度3. 安全注意事项:a. 山野守则b. 安全规则c. 装备保养d. 紧急程序及处理4. 绳结:a. 称人结b. 临时制作的胸带c. 克林汉斯结5. 攀岩口号6. 人工攀登法:a. 装备b. 技巧7. 多节攀爬:a. 路线选择b. 领攀者和随攀者的责任c. 楔子的安排和携带d. 游动式固定点的位置e. 放置棋子8. 系绳种类:a. 间接法b. 直接法9. 沿绳下降法:a. 降落时连接绳索b. 通过绳结c. 使用各种装置:i.活扣ii.降落器iii.义大利半结d. 传统法10. 沿绳攀登:a. 普鲁斯克结b. 使用攀绳器c. 普鲁斯克结加扣11. 攀爬难度等级:a. 香港攀岩手册b. 不同国家攀岩难度等级制度的比较。
攀岩培训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攀岩培训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攀岩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巧;2. 掌握攀岩的基本安全知识和装备使用方法;3. 学会攀登不同难度的攀岩墙;4. 培养学员的体能和心理素质,增强团队合作意识;5. 培养学员对自然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攀岩基本知识a. 攀岩的起源与发展;b. 攀岩所需的基本装备;c. 攀岩的基本技巧和动作要领;d. 攀岩规则和安全知识。
2. 攀岩装备的使用与保养a. 攀岩绳的选择和使用方法;b. 攀岩保护工具的使用方法;c. 攀岩鞋的选择和使用方法;d. 攀岩帽、手套等辅助装备的使用方法;e. 攀岩装备的保养和存放。
3. 攀岩技巧训练a. 身体平衡与姿势训练;b. 上手与换手技巧训练;c. 脚法与迈脚技巧训练;d. 前进与后退技巧训练;e. 特殊情况应对和解决方法训练。
4. 攀岩墙实操训练a. 基础攀岩墙的攀登与练习;b. 中级攀岩墙的攀登与练习;c. 高级攀岩墙的攀登与练习;d. 不同类型攀岩墙的攀登与练习。
5. 团队合作与互助训练a. 组队攀岩,培养团队合作精神;b. 互相协助,培养互助精神;c. 挑战团队任务,培养团队凝聚力;d. 情景模拟训练,培养应急处理能力。
6. 自然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意识a. 介绍攀岩对自然环境的影响;b. 强调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c. 培养学员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d. 提倡低碳环保的攀岩方式。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法:通过教练员的示范,让学员了解正确的攀岩动作和技巧。
2. 讲解法:通过讲解攀岩的基本知识,让学员了解攀岩的起源和发展。
3. 实践法:让学员亲身体验攀岩的过程,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
4. 分组合作法:进行团队合作训练,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引入:简要介绍攀岩的概念和起源,激发学员的兴趣。
2. 讲解基本知识:讲解攀岩所需的基本装备、动作要领和安全知识。
3. 示范和练习基本技巧:教练员示范攀岩的基本技巧,让学员进行跟随练习。
康复体能-攀岩培训课件

Gottschall (2000)[3]; Jacob (2003)[4]; Heitkamp et al. (2005)[5]
• 运动基本要素(肌张力,肌力,肌 肉耐力,柔韧,协调等) • 较大的肌肉群,强支撑肌肉群的力 量(例如保持躯干稳定的肌肉群) • 一般运动难以训练的肌肉群(如菱 形肌,多裂肌) • 增减小消除肌肉的不协调性
•
•
负荷控制:训练强度和岩点抓握时间长度,Lazik 2008
• Kraftausdauer力量耐力性:
– 40-60%: 40-60 Sekunden秒 – (60-120 Sekunden)
• Hypertrophie以肌肉纤维数量 和维度增加为基础的训练:
– 60-80%: 15-30 Sekunden – 80-90%: 8-15 Sekunden – 90-150%: 1-4 Sekunden
攀岩墙康复训练
主讲人:佘林
德国科隆体育大学康复硕士 科隆三圣医院康复中心运动康复师
课程大纲
1.导论 1.1康复攀岩墙的发展 1.2康复攀岩墙的功效 2.理论基础 2.1 神经传导 2.2 运动基础 2.3 运动心理 3. 康复攀岩墙训练的基本技术要领 3.1 认识康复攀岩墙 3.2基本技术介绍
3.3安全保护 3.4负荷控制 4 .适应症和禁忌症 4.1 神经内科 4.2骨科 4.3儿童及心理 5.其他
2.基础理论1
2.1神经肌肉传导通路
正确高效的运动模式建立的前提
身体姿势的控制(椎体外系统
等调控)
运动平衡感 身体空间定位能力 核心肌肉群协调收缩能力
掌握更复杂运动的前提
正确高效的运动模式建立得前提:
运动功能再获得的固有规律:
攀岩教程PDF高清版

攀岩教程第一章关于攀岩1.攀岩的起源将攀岩列为“登山”的一种,似乎有些怪异。
的确,攀岩的“山峰”出于人造,多设置在运动俱乐部,甚至就在自家门口也未可之。
攀岩的正式名称叫“徒手攀登岩壁”,英语写作“FreeClimbing”。
原本作“自由”解的“Free”,在此自然是"不使用任何道具"的意思。
当然,严格地说,“不使用道具”改为“不依赖道具”更为妥帖,因为,攀登时毕竟少不了保险绳等预防不测的安全设施。
尽管如此,对攀岩爱好者来说,挑战自我,挑战极限,攀登险相还生的十来米高的峭壁,其刺激和乐趣,或许不亚于翻越八千余米的喜马拉雅山?攀岩运动的来源有两个说法:一种说攀岩运动源自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在欧洲阿尔卑斯山区悬崖峭壁的绝顶上,生长着一种珍奇的高山玫瑰。
相传只要拥有这种玫瑰,就能获得美满的爱情。
于是,勇敢的小伙子便争相攀岩,摘取花朵献给心爱的人。
另一种说法是攀岩运动起源于50年代初的欧洲,70年代成为国际性的比赛项目。
从80年代开始,由于自然岩壁离我们越来越远,人们开始在城市里开发出了人工岩壁,用于休闲运动及专业训练和比赛。
从1989年开始,国际上每年都要举办一届“世界杯攀岩赛”和“世界攀岩锦标赛”。
近年,包括我国在内的国际登山联合会的60多个会员国也正在逐步成立区域性的“攀岩委员会”,统筹安排各地区的攀岩赛事。
亚洲的第一届攀岩锦标赛是在1992年11月于韩国举行的,而我国则在1987年就举办了第一届全国攀岩比赛,至今已举办了十几届。
攀岩运动正在以不可阻挡的速度向前发展。
攀岩运动的兴起,最早可追朔到18世纪的欧洲登山运动。
在此之前,人类是很害怕接近山区的,总认为那是魔鬼居住的地方,一直到18世纪,才开始有一些传教士为了宣教,不得不穿越山区,另外也有一些科学家开始走入山区,做一些自然生态的观察研究,除了这些人外,还有一些因为工业革命而产生出来的实业家、工程师、银行家等社会新贵,这些人有钱有闲,就开始以登山当成休闲活动,当时“首登”(某座山头被人类第一次登顶谓之首登),成为所有登山者追求的目标,当那些在阿尔卑斯山区中,比较平缓而容易到达的山头都被“首登”过后,剩下的就是那些有着悬崖绝壁的险峻大山了,当时的登山者,为了克服这些终年积雪的冰岩地形,进而发展出一套手脚并用的攀登技术,只是此时无论在技术或是器材上都还相当简陋。
小学教育ppt课件教案室内攀岩运动的安全和技巧指导

室内攀岩运动需要学员们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团队协作精神。建议学员们在未来的发展 中,注重培养自己的心理素质和团队协作精神。可以通过参加心理辅导课程、参加团队活 动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2
攀岩运动基础知识
攀岩运动起源与发展
起源
攀岩运动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 最初是登山者为了克服自然障碍 而采取的一种技术手段。
发展
随着攀岩运动的普及和竞技化, 室内攀岩作为一种安全、便捷的 攀岩形式逐渐兴起,并受到越来 越多人的喜爱。
攀岩运动分类与特点
分类
室内攀岩主要分为速度赛、难度赛和 抱石赛三种形式,每种形式都有其独 特的规则和技巧要求。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践练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与安排
理论学习
介绍室内攀岩的起源、发 展及基本规则;讲解攀岩 装备的使用方法和保养知 识。
实践练习
分组进行攀岩体验,学习 基本攀爬技巧和安全防护 措施;组织学生进行攀岩 比赛,提高实战能力。
课程总结
回顾课程内容,分享学习 心得;鼓励学生将所学应 用到实际生活中,积极参 与攀岩运动。
使用方法
正确穿戴安全带,将绳索固定在安全带上,并确保绳索在攀岩过程中始终保持紧 张状态。攀岩鞋应紧贴脚型,提供足够的支撑和抓地力。
检查装备完好性及保养方法
检查装备完好性
每次攀岩前都应检查装备是否完好, 如绳索是否有磨损、安全带是否松动 等。
保养方法
定期对装备进行保养,如清洗攀岩鞋 、晾晒安全带、润滑绳索等,以延长 装备使用寿命。
学会了团队合作和 互助精神
攀岩教材-PPT课件

攀岩装备:主绳
如何保养:作为攀登者,应该明白绳子就是你的生命,
它的价值是不可低估的,一定要注意保管。 方法:将绳子存放于阴凉、干燥处。绝不要把绳子放 在有尘土的地方,这跟磨损一样,会降低它的使用率, 而且比UV射线更厉害,它会使绳子老化,变脆。在攀 岩场周围通常都是灰尘布满,你应该将绳子放在专用 的防水帆布上,用任何一种都比不用好,当然用一些 专业产品会更好。不能用脚踩或当坐垫。应避免接触 油类、酒精、汽油、油漆、油漆溶济和酸碱性化学药 品。保持绳索清洁,避免清洗,但万一弄脏了,就应 把它放在水中摆动绳索,将它冲洗干净,然后晾干, 不要将你的绳子放在洗衣机和烘干机里洗或烘干或爆 晒,以免损伤绳索。
攀岩装备:Static 静力绳
品牌: LANEX
产地: 捷克 颜色: 白色 重量: 类别: 绳索 绳套 ROPE, WEBBING, SLINGS 用途: 攀岩, 探洞, 溪降, 救援, 工程保护等运动 特点: 静力绳,有9mm,10mm,11mm,12mm四种 直径 每种直径都有白色与黑色(特警及军事专用)类型 11mm 12mm 最大工作载荷:40KN 44KN 重量:79g/m; 90g/m 延展性:3.2%(负载50~150kg) 2.8%(负载 50~150kg) 通过UIAA CE认证
攀岩装备:主绳
6)当绳子的任一端变得毛糙,就剪掉这一节并继续
使用剩下的部分绳子,但应记住:这短了一截的绳子 看起来像新的,可它与被截掉的部分一样已经承受多 次下降的考验。所以使用起来一定要谨慎,同时确保 它在线路上放下时仍足够长。 使用绳子时,应注意保护绳子:当你在攀登线路时脱 落或下降后,应在重新攀登前让绳子休息几分钟,这 几分钟能让绳子恢复一些弹性和承受压力的性能。因 为当绳子与安全带打结系紧时,同样吸收能量,所以 应该养成习惯,不用时将它松开,使其得到充分休养。 然后,当你每一次降落到地面时,再把它扣回原处, 或者用劲甩动末端的绳子,不让绳子缠在一起。
攀岩培训教材

攀岩培训教材目录1、攀岩运动简介1.1起源2.1定义3.1历史4.1攀岩运动的特点5.1运动形式2、技术装备2. 1安全保证2.2装备介绍3、绳结3.1基本结3.2连接安全带3.3连接固定点3.4绳子间的连接4、保护技术4.1保护点的设置4.2保护方法4.3操作程序5、攀岩技术5.1基本技巧5.2攀登技术5.3下降技巧5.4攀岩的体能训练5.5攀岩的心理训练6、女子攀岩训练7、小结攀岩运动简介相传在欧洲阿尔卑斯山区的悬崖峭壁上,生长着一种珍奇的高山玫瑰,只要拥有这种玫瑰,就能获得美满的爱情。
当然只有那些强壮而勇敢的小伙子才能攀上岩壁,将花朵献给心上人,据说攀岩就由此而来。
事实上,这仅仅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而已。
1.1 起源攀岩是从登山活动中派生而来的一项运动,起源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欧洲。
由于登高山对普通人来讲机会很少,而攀爬悬崖峭壁相对机会较多,且更富有刺激和挑战。
1.2 定义攀岩运动是利用人类原始的攀爬本能,借以各种装备作安全保护,攀登一些岩石所构成的峭壁、裂缝、大圆石以及人工岩壁的运动。
1.3历史1948年原苏联举办了世界上第一次攀岩比赛。
1976年原苏联举办了首届国际攀岩比赛1985年,法国人弗兰西斯.沙威格尼发明了可以自由装卸的仿自然人造岩壁。
1987年国际攀登联合会(UIAA)规定,国际比赛必须在人工岩壁上进行。
1989年首届世界杯攀岩赛分阶段在法国、英国、西班牙、意大利、保加利亚和原苏联举行,运动员参加各地的比赛。
然后根据每站的比赛得分进行年度总排名。
总成绩最好者为世界杯得主。
每年举办。
1991年1月,亚洲竞技攀登联合会(ACC)在香港正式宣布成立。
1999年中国首届极限运动大赛在浙江湖州举办。
每年举办一次。
4.1攀岩运动的特点惊险刺激是攀岩最根本的特点,而其能充分满足人们要求回归自然、寻求刺激,并从中挑战自然、挑战自我的欲望,这是她深受人们喜爱的根源。
参与攀岩,会让你在与悬崖峭壁的抗衡中学会坚强,在与大山的拥抱中感受宽容,在征服攀登路线后享受成功与胜利的喜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中国青海高原世界杯攀岩赛志愿者培训材 料
1
一、攀岩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攀岩运动的起源
攀岩运动是从登山运动中衍生出来的竞技运动项目。50年代起源于 苏联,是军队中作为一项军事训练项目而存在的。1974年列入世界 比赛比赛项目。进入80年代,以难度攀登的现代现代竞技攀登比赛 开始兴起并引起广泛的兴趣,1985 年在意大利举行了第一次难度攀 登比赛。1988年6月国际竞技攀登比赛在美国举行。1989年首届世界 杯分阶段在法国、英国、西班牙、意大利、保加利亚和前苏联举行。 运动员参加各地比赛,最后累计总成绩,进行排名。世界杯攀登比 赛每年举行一次。
13
三、攀岩比赛
攀岩比赛的类型
难度赛 速度赛 抱石赛
速度赛
速度赛的路线难度相对比较简单,在无失误的情况下每名选手皆能顺利完 攀,因此考验的是选手攀爬的速度。比赛时是由两名选手分別在两条难度相 当的路线上竞速,谁先到顶即谁获胜,规则与跑步或游泳十分类似。
抱石赛
与难度赛类似,抱石赛亦是依攀登的高度来决定比赛成绩。但抱石赛是在 高度4米以下的岩壁举行,无需绳索保护,而是以安全护垫作为确保。抱石赛 每场赛事皆有4~6条路线,每条路线则设置了“中继点”与“完攀点”,计 分是依完攀或抓到中继点的数量与次数来评断,规则较为复杂。而抱石赛由 于线路较短,因而主要是考验选手的爆发力。
1990年在怀柔国家登山队训练基地的人工场地上第一次举办了攀岩比 赛。
1993年,攀岩比赛被国家体委列入正式比赛项目,此后每年都举行一 次全国锦标赛。同年9月,第一届全国攀岩锦标赛在长春举行;10月 在武汉举行了国内首届国际邀请赛;12月在长春又成功地举办了第二 届亚洲锦标赛。
到目前为止,全国攀岩锦标赛已经举办了10届。
19
四、攀岩相关技术
5. 脚上手点:
脚上手点是指当一些手点高度在腰部附近时,把同侧脚也踩到此点,身体向 上向前压,把重心移到脚上,发力蹬起,手伸出抓握下一支点,这期间另一手 用来保持平衡。
脚上手点时一般岩壁上的支点较少,且身体上升幅度大,做此动作 时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若支点较高,应打身体稍侧转,面向支点,腰部贴墙向后顶腰,腾出空 间抬腿,不要面向岩壁直接抬腿。
11
例片
抱石 (室内)abssor3.mov (户外) cp-11point.mov
自由攀登 dg-psycho.mov
注:需要使用 QuickTime&超级解霸3000来播放
12
三、攀岩比赛
攀岩比赛的类型
难度赛 速度赛 抱石赛
难度赛 此为攀岩最主要且历史最悠久的比赛形态,通常在高度15米以上
的人工岩壁举行。比赛前,每名选手有六分钟的观察路线时间,观 察路线结束后,选手须回到隔离区,再依抽签顺序依序出场比赛。 隔离制度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著选手在出场前不得观看其他选手攀爬,以维持比赛 的公平性。比赛时,选手必须采用先锋攀登的方式上攀,每名选手 仅有一次攀爬的机会,至于时间限制则是6~8钟鐘不等。最后,比 賽结果将依每名选手攀爬的高度来计算成绩。难度賽所强调的是耐 力与判断路线的能力。
21
四、攀岩相关技术
7. 手与脚的配合
凡优秀攀岩者,上、下肢力量是协调运用的。对初学者或技术还不熟 练的队员来说,上肢力量显得更为重要,攀登时往往是上肢引体,下肢蹬 压抬腿而移动身体。如果上肢力量差,攀登时就容易疲劳,表现为手臂无 力、酸疼麻木,逐渐失去抓握能力,失去抓握能力后,即使有好的下肢力 量,也难以维持身体平衡。所以学习攀岩,首先要练好上肢力量,上肢又 要以手指和手腕、小臂力量为主,再配合以脚腕、脚趾以及腿部的力量, 使身体重心随着用力方向的不同而协调地移动,手脚动作的配合也就自如 了。
9
二、攀岩运动的分类
按攀登方式分类
抱石(bouldering)
抱石赛的路线是由problem决定的,就是由定线员人为设置的难点,考 量运动员对此难点的通过能力,规则是在规定时间里可反复尝试,直到通过 难点或时间到。
抱石运动与传统攀岩的区别是不用设置绳索保护,只是在所攀岩壁下方 所一张海绵垫以防脱落,除了地垫、攀岩鞋、镁粉以外不需要绳索、安全带、 快挂等其它装备,也是最容易找到场地,从而少受场地、装备限制,更容易 被攀岩爱好者所接受和得到普及。
15
三、攀岩比赛
国外攀岩比赛介绍
亚洲杯攀岩比赛
亚洲杯已有十年历史,我国每年皆会由登协组织参加比赛。今年的亚洲杯 将于十月在日本举办。除了正式的锦标赛,每年亚洲还有一些国家会举办公 开赛或邀请赛,提供各国选手更多彼此切磋的机会。如:香港公开赛、新加 坡公开赛及中国公开赛皆已有多年的历史。
亚洲极限运动会
按攀登方式分类
抱石(bouldering)
抱石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才在全球攀岩界风靡起来的一种攀 岩类型。抱石(Bouldering)的原意是大圆石,指攀登者在无绳索保护状态下 攀登不超过六米的石壁,经过长期实践和总结,形成攀岩赛中继难度赛、速 度赛后第三种比赛形式,其比赛规则也与前两种赛事有了较大的区别,而其 在比赛中运动员在通过难点后观众及运动员的兴奋通常全产生一次次迭起的 高潮,这也是攀岩赛在增加观赏性方面所得到的提高。
4
二、攀岩运动的分类
按攀登方式分类
传统攀登(traditional climbing)
自由攀登 (Free Climbing) 辅助攀爬(aid climbing) 徒手攀爬(solo climbing) 运动攀登(sport climbing) 抱石(bouldering)
按保护方式分类
16
四、攀岩相关技术
1. 手法:
攀登中用手的根本目的是使身体在岩壁上移动和贴近岩壁。岩壁上的支点 形状很多,常见的也有几十种。攀登者对这些支点的形状要熟悉,知道对不同 支点手应抓握何处,如何使力。根据支点上突出(或凹陷)的位置和方向,有 抠、捏、拉、攥、握、推等方法。但也不要拘泥,同一支点可以有多种抓握方 法。
脚踩实后,另一脚和双手发力,把重心前送,压到前脚上,单腿发力顶 起身体,出手抓握下一支点,另一手固定不动调整身体平衡。
20
四、攀岩相关技术
6. 线路规划:
一面岩壁安装着众多的支点,选择不同支点可以形成多条攀登线路,各人 身体条件不同,都有各自不同的最优路线。练习时可以先看别人的攀登路线, 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选择一条最优路线,并锻炼自己的眼力发现、规划新的线 路,在正式比赛时,是不能观看别人路线的,必须自己规划。这就要对自己的 身高臂长、抬腿高度、手指力量等有较要的了解。在练习当中,一面岩壁,在 已经能够登顶后,往往还有不尽的利用价值。可以通过规划不同的线路来增加 难度,一般是自觉地限制自己,放弃一些支点。
必须指出的是,抱石运动对攀爬能力、手指耐力的要求很高。如果安全 问题没有解决,抱石还很容易造成受伤。在我国攀岩者中就发生过此类事件。 所以,抱石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以免发生意外。
例 片:hefinal.mov
10
二、攀岩运动的分类
按保护方式分类
顶绳攀爬(top rope) 先锋攀爬(leading)
身体要尽量贴近岩壁,通常重心调节主要由推拉腰胯和腿平衡来达到。 腰是人体中心,它的移动直接移动重心,较大的移动往往形成一些很漂亮的 动作,把腿横向伸出,利用腿脚的重量来平衡身体也是常见的做法。
18
四、攀岩相关技术
4. 侧蹬:
侧蹬是一项很重要的技术动作,它能极大地节省上肢力量。使一些原本困 难的支点可以轻易达到,在过仰角地段时尤其被大量采用。其基本技术要点是 身体侧向岩壁,以身体对侧手脚接触岩壁,另一只腿伸直用来调节身体平衡, 靠单腿力量把身体顶起,抓握上方支点。以左手抓握支点不动为例,是身体朝 左,右腿弯曲踩在支点上,左腿用来保持平衡,右腿蹬支点发力,右手伸出抓 握上方支点。
17
四、攀岩相关技术
3. 重心:
攀登中,应明确地意识到自己重心的位置,灵活地控制重心的移动。移动 重心的主要目的是在动作中减轻双手负荷,保持身体平衡。避免一心只想一升高 度,初学者最好不要急于爬高,做一段时间的平移练习,体会重心、平衡、手脚 的运用等基本技术。
在最基本的三点固定,单手换点时,一般把重心向对侧移动,使手在没离开 原支点之前就已经没有负荷,可以轻松地出手。横向移动时,要把重心向下沉, 使双手吊在支点上而不是费力地抠拉支点。一般情况下,应把双脚踩实,再伸手 够下一支点,而不要脚下虚踩,靠从手上拉使身体上移。一定要注意体会用腿的 力量顶起重心上移,手只是在上移时维持平衡。
14
三、攀岩比赛
国外攀岩比赛介绍
虽然攀岩在中国仍是个新兴的运动,但在欧美早已如同其他运动, 有正式的世界杯及亚洲杯比赛,且正积极筹划将攀岩列入奥运正式比赛 项目。目前这些国际比赛皆由国际登山联盟攀登委员会、亚洲攀登委员 会及ESPN极限运动频道等国际组织负责筹办。
世界杯攀岩比赛
自从第一届世界杯于1989年在美国举办后,现在每年皆会有十余场的世界 杯巡回赛及每两年一次的锦标赛。目前,这些巡回赛皆区分为难度、抱石、 速度赛在欧洲各国举办,如:法国、意大利、斯洛文亚亞等。从去年起,世 界杯正式开始于亚洲设站,如2001年的吉隆坡、2002年的新加坡世界杯,中 国曾派代表参加,而明年的世界杯亚洲站预计在深圳举行。
运动攀登的出现:
1987年在欧洲举行的一次攀岩比赛中主办者革命性地把比赛场地移到人工 岩场上;至此,一种更富竞技性的攀岩形式——运动攀登(sport climbing)出 现了。
3
一、攀岩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攀岩运动的发展——国内
1987年中国登山协会派出8名教练和队员去日本长野系统学习攀岩, 回国后,于当年10月在北京怀柔大水裕水库自然岩壁举办了第一届全 国攀岩比赛。
侧蹬动作有以下方面应当注意:
身体侧向岩壁,踩点脚应以脚尖外侧踩点,不要踩得过多,以利换脚或 转身。发力前把腰肋顶向岩壁,体重传到脚上,千万不能松垮垮地坠着, 这点在攀仰角时尤应注意。